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杂交水稻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9 19:57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 围观:

深切忆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扬州情缘,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杂交水稻的故事有哪些1

来源:扬州发布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母亲是扬州人

他曾多次表示:“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

袁隆平母亲。资料图片

袁隆平的母亲叫华静,生在江苏扬州的大户人家。华家的家境十分殷实,因此从小就被父亲送到英国教会学校读书。毕业之后,她被安排到了芜湖的一所小学当英语老师,也就是在此期间她认识了袁父——袁兴烈。经过长久的相处,袁父对华静暗生情愫,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袁隆平的一生中,受到母亲的影响最多。

虽然华静出生在富商家庭,但是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反倒是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仁慈。袁兴烈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非要和华静结婚。

1930年9月7号,袁兴烈和华静的第二个孩子出生,这就是袁隆平。袁隆平从小被父亲袁兴烈和华静寄予厚望,当时父亲袁兴烈并不希望孩子学农种地,但他偏偏就走上了农业的道路。袁隆平回忆:小学春游的时候,看到五颜六色的植物和绿油油的庄稼,顿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学农的种子。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常常因一口流利的英语“惊艳”年轻人。其实,袁隆平今天飙的英文,是他母亲80多年前打的底。他的母亲华静早年在江苏镇江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袁隆平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我们家自曾祖起,就有一个重视教育的好传统。我生长在这个家庭中很幸运,是这一传统的受益者。”

袁隆平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妈妈,稻子熟了》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

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袁隆平院士是南师附中1949届校友

扬州教育家黄泰是袁隆平老师

昨日,扬州教育史研究专家李友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扬州教育家黄泰是袁隆平当年在南师附中的老师。

2002年,袁隆平曾回到母校南师附中参加百年校庆,并与学生亲切交谈。李友仁为记者查找了当时的相关文字资料,资料显示,袁隆平回母校南师附中时,特向老师询问一位教过他的“黄泰老师”。黄泰老师1946-1951年期间曾在南师附中任教,1951年后回扬州筹备苏北师专,为扬州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友仁介绍,黄泰先生教育造诣深厚。1931年他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本中学教材,1934年出版的《初中代数》被评定为“国定教科书”。一生培养了数千学子,其中有百位成为教授学者,院士就有十余位,袁隆平是其中之一。

11年前全国两会期间,袁隆平和扬州晚报记者聊“家常话”——

“乖乖隆地咚,我是扬州滴!”

2010年《扬州晚报》的报道。

袁隆平去世的消息,令人感到无比惋惜。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扬州晚报》记者包闻军、周正兵、马进现场采访了袁隆平。昨天下午,周正兵也深情回顾了采访一幕。

“那是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去会场采访。当时全国政协委员里有不少明星,明星委员们一出现,就有很多媒体围上去。但我们那时就想采访一些在各自领域最有建树的专家,比如袁隆平,比如梅葆玖等。”周正兵说道。

周正兵回忆,当时正处于界别讨论期间,记者们在大厅等候,这时候袁隆平正好出来。他立刻走上前,介绍自己,说是《扬州晚报》的记者,并递上了名片。袁隆平知道这是来自扬州的记者后,非常开心,开口就来了一句:“乖乖隆地咚,我是扬州滴!”说完之后,像孩子一样仰头哈哈大笑,又偏头问记者:“怎么样啊?标准吗?”随后,袁隆平告诉周正兵,现在还在开会期间,要等到休息的时候,才能和记者聊一会。

于是,在休息期间,周正兵就得到了这份特殊的“礼遇”。袁隆平说,自己母亲是扬州人,他当时回忆说:“我外婆是扬州的,家在老城里,街道特别窄,只够两辆黄包车会面。现在扬州还有黄包车吗?扬州街道现在应该变宽了吧,我小时候经常去扬州玩,因为我妈妈在扬州长大,她就讲扬州话,我也会说扬州话呢。”

在和周正兵聊完这些“家常话”后,其他媒体记者才蜂拥而上围住袁隆平。袁隆平对待记者的提问,也是和蔼可亲,对答如流。

“在采访之前我们并不知道,袁隆平和扬州还有这种缘分,他当时还说对扬州瘦西湖有印象,也很关注扬州这些年的发展,包括提到和扬州程顺和院士的交往等,以及高度评价了扬州的农业科研水平。今天他的去世,令人非常惋惜。”周正兵说道。

推荐“扬稻6号”,在扬州巧解“饭”字

“杂交水稻之父”的扬州情缘

曾任扬州大学植物生物技术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现已退休的潘学彪教授于2018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袁隆平定了“调”后,才有人跟进尝试做亲本选育和杂交种测配试验。此后,通过技术改进,我国实现了杂交稻稻谷产量大幅提高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

1987年,潘学彪跟随全国著名的水稻科学家、曾任扬大校长的顾铭洪教授加入杂交水稻863计划。“如果没有先生的毅力,就没有杂交稻的成功。”潘学彪回忆当时与袁隆平共事的场景说,“试验田就是他的中心,他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这里,不得不提及里下河农科所的“明星”——“扬稻6号”。出自原里下河农科所所长、扬大兼职教授张洪熙之手的“扬稻6号”,经袁隆平推荐,成为我国第一个水稻基因测序材料,并成为世界上两个最有影响的基因测序材料之一,这也是我国两系杂交水稻最好的“父本”。它“养育”出了“扬两优1号”“两优培九”“丰两优1号”“Y两优1号”。这四大品种,位居我国杂交籼稻年推广面积中的前列。

“中国人造字很讲究,左为食,右为反”这是袁隆平来扬州时的一段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扬州日报》副总编拾景炎在扬州大学工作时,曾采访袁隆平,专访稿件题为《袁隆平巧解“饭”字》,这个标题的来由令拾景炎印象深刻。“当时袁隆平应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合并组建院校之一)农学系邀请前来作讲座,讲座结束后接受了采访,开口第一句话就说,‘中国人造字很讲究,左为食,右为反,有了充足的食物,天下太平,否则天下大乱。’通过多年推广杂交水稻,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老百姓吃饱肚子,这是他最引以骄傲的事。”

记者 刘冠霖 王鑫 楚楚 向家富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杂交水稻的故事有哪些2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我们得知了一个非常沉重的消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对袁老表示沉痛哀悼,也感谢袁老无私的贡献,才让我们这些后辈不再为粮食发愁。今天为大家介绍袁老一生的科研成就与他的故事,让我们共同记住他的奉献。

袁隆平

“杂交水稻”

提起袁隆平这个名字,所有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杂交水稻,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杂交水稻到底是什么。

所谓杂交水稻,就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方面有差异,优良性状能互补的水稻进行杂交,也就是“混血儿”。其结合后生产出的带有杂交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叫做杂交水稻。

而袁隆平所做的,就是将杂交水稻里最难找到的雄性不育株筛选了出来,并且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法的配套育种。可能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打个比方,你就能明白袁老所做的事有多么伟大了。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理论很早之前就被提出过,但从未有一个国家可以大规模研制出优秀的杂交水稻。这就好比爱因斯坦已经告诉人们火箭该怎么做了,可不懂的人就算看着图纸都造不出来是一个道理。而这也不是仅靠着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做出的成就,而是袁老和他的团队一起努力,秉承着国家意志,并且投入数以万计的工程师、科学家才取得的成就。

而这一成就,其根源就在袁隆平的顽强意志上,他从年轻时便开始研制中国杂交水稻,不屈不挠,勇于探索,为的就是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杂交水稻的研制并没有那么顺利,直到一株特殊的种子出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梦终于开启了第一步。

“杂交水稻的开端,野败”

1970年,对于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一场与日本学者交流会中,袁隆平确定了自己想研制中国特色杂交水稻的决心。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源头是自然突变的,因为杂交高粱的研究就是这么开始的,所以水稻也有可能存在这种天然形成的雄性不育株。于是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开启了探寻野生原始雄性不育株的道路。

野败

同年秋天,袁隆平和他的学术李必湖、尹华奇踏上了海南岛的一个农场,他们一边繁殖之前培育的杂交水稻,一边考察野生的原始雄性不育株。

他们如同一支探险队,渴了便用大号缸子舀水喝,饿了就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食。没有现代科技,也没有生活必需品,他们的背包里只有一株有一株崭新的稻谷。

就这样,事件来到了11月中旬,袁隆平准备去北京向遗传学专家请教问题,于是他安排了自己的两个学生继续寻找野生稻。就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袁隆平以后的研究道路。

此次进京之旅让袁隆平得知了一个消息,日本的一个教授已经实现了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不过由于杂交优势不够明显,暂时还没有大规模投入生产。在北京询问完专家问题后,归来的袁隆平深刻感到了形势已经不容乐观了,如果不能加快速度,那中国的杂交水稻就无法在世界上推广。强大的爱国之心让袁隆平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美国和日本之前,抢到杂交水稻领域的先机,为祖国争光。

不止袁隆平,他的两个学生李必湖和尹华奇,也在加快脚步寻找野生的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和学生

海南岛的天然环境让这里的野生稻资源变得十分丰富,当地人也知道各种各样的野生稻分布在哪里,于是李必湖和尹华奇找到了当地人询问关于雄性不育株的事。

1970年11月23日,李必湖跟着一位熟知当地环境的技术员来到了一块沼泽地里。他学着自己老师的样子,在沼泽中不断巡视,仔细观察每一株野生稻。这里生长着很多野生稻和野草,乍一看很难辨认出来什么。可有着6年研究经验的李必湖一眼就看到了一株特殊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长有三个形态各异的稻穗,李必湖仔细端详后,当场断定这就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他和那名技术员小心翼翼地把这株野生稻连根挖了出来,用衣服包裹住,带回了试验田。回到实验室后,李必湖立即给还在北京的老师袁隆平发去了一封贺喜电报。

袁隆平接到这封来自学生的捷报后欣喜若狂,当即决定乘火车连夜赶回海南岛。

袁隆平和学生

当袁隆平回到南红农场时,已经是次日的凌晨了,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就和李必湖一起去看那株野生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采集了这株野生稻上的3个小稻穗,把它们放在100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发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经过反复辨认,他确定这就是一直要找的原生雄性不育株。

他当即就为这颗原生雄性不育株起了名字。

“野败”,其代表的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

两年来,袁隆平一直在寻找野生雄性不育株,为了这颗“野败”,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发现它之后,袁隆平就像找到了杂交水稻之梦的突破口,也为我国杂交水稻科研的发展带来了转机。

在“野败”被发现后,袁隆平开启了他的杂交水稻科研之路。从1970年到现在,他从这株“野败”身上培育出了无数成功的杂交水稻案例,而有一种杂交水稻,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水稻的认知,那就是海水稻.

“海水稻”

大家第一次听到这名字可能以为,“海水稻”,是在海里种植用海水浇灌的。实则不然,利用海水浇灌虽然是科学家们要研究的方向,但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海水稻只能在浓度为3-8‰的盐水下生存,而海水中的盐分高达3.5%,所以现在的海水稻并不能直接用海水浇灌,更不能在海里种植。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能在海里种,为什么要叫海水稻呢?

其实啊,海水稻的正式名称叫耐盐碱水稻,也就是说,它适合在盐分没那么高的盐碱地里种植。而中国的耕地面积十分有限,20亿亩的耕地里,有15亿亩盐碱地,袁老和他的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可以在其中2亿亩的盐碱地里种植,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研制成功,如果海水稻可以大范围推广,则可以多养活接近上亿人口。

2016年,袁隆平来到了青岛,开启了他与海水稻的故事。

当时的他计划着,三年内要把海水稻种满整个齐鲁大地。如果可以成功,按照每年1000万亩的增产,就可以有200万吨的粮食收入,这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

袁隆平在青岛研发总部确定了三个研发方向,第一个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出来可供大规模推广的海水稻。第二个是研发出超级杂交水稻,这种超级杂交水稻是袁老毕生追求的目标。第三个则是高光效应用的研究,通过杂交等方式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这样长出来的水稻既高大又饱满。

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

确定了目标以后,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超级水稻”的攻坚战。

2020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袁隆平收到了来自青岛和潍坊的水稻测量结果。城阳种植基地的专家们给出的结果是青岛耐盐碱水稻亩产为542.5公斤,超优千号亩产为739.7公斤。潍坊的耐盐碱水稻亩产为625.3公斤。

这些数值代表着什么呢?要知道,在2018年青岛的亩产只有261.3公斤,而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带来的耐盐碱水稻在两年内实现了亩产翻倍,可以说这项科研成果已经十分成功了。

在得到各地传来的好消息后,袁老当场用了一首《悯农》来呼吁大家节约粮食,他认为即使我们的水稻已经有所小成了,但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节约,另一方面要增加产量。

自此开始,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增产行动。由原来的2万亩扩大到了10万亩,山东、新疆、宁夏、黑龙江等等地方的亩产都超过千斤。袁隆平的海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改良,产量不断增加,在原本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丰收。

袁隆平在田间

今年年初,青岛海水稻研发基地正式启动了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这代表着袁老年轻时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他终于可以看到中国自己的水稻不仅可以满足国人需求,还能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市场。

而潍坊的十万亩海水稻成功融入了市场,建立了全国首个百亿级海水稻综合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了专属海水稻的品牌“种福田”,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

内蒙古的百万亩盐碱地种植也取得了良好开端,由40万亩地增值到了80万亩地,开启了河套地区“海水稻+N”的盐碱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陕西、甘肃、青海等黄河流域地区都加入了改善盐碱地计划,大大提升了我国西北地区的粮食产量。

海水稻

不仅这些,袁隆平的海水稻团队打算在10年之内在全国1亿亩里都种上海水稻,利用现代互联网、云计算等科技完成农业数字化,不仅能够增加产量,也能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发展现代特色化产业链,真正实现中国的“粮食梦”

细数这些海水稻的成功,其背后总是会出现一个名字,那就是袁隆平。是他倾注一生心血才换来了我们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回忆60年代的饥荒,袁隆平所做的事情就是国家命脉。

丰收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而他只留取三尺卧榻,却梦成万千稻香。

现如今,袁老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而他所留下的精神以及科研成果将会牢牢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杂交水稻的故事有哪些3

1968年5月,袁隆平将从广东南海试验带回的种子播在试验田里,刚刚长成嫩嫩的小秧苗时,在一切看似有条不紊进行的试验过程里,一天夜里,却突然发生了一起惊天大案。

这一天是星期六,袁隆平到妻子邓则所在的农技推广站。没想到有人却趁机破坏,在夜间把秧苗全部拔光,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袁隆平心里惦记着弱小的秧苗,生怕它们经不起雨水的冲刷。第二天一早,袁隆平就急着赶回学校,直奔试验田去查看。田里的秧苗全部不见踪影!

那段时间里,袁隆平每天到田里看水稻试验秧苗,像照顾小孩一样的精心培育。一下全没有了,被人拔掉了!他当时脑袋一片空白,非常痛心。千辛万苦找来的不育株,就这样被毁掉了,袁隆平忍不住在试验田里嚎啕大哭起来。

袁隆平天生是个乐观的人,可是这一次的打击太大,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家里。当他痛苦地和邓则诉说不幸遭遇的时候,邓则还没来得及安慰袁隆平,就听外面传来“砰砰砰”试探性的敲门声。邓则开门一看,门外站着袁隆平的两个学生,一个叫李必湖,一个叫尹华奇,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性格耿直。两人说道:“袁老师,那些不育株,可是您的心血,我们陪您一起去找回来!”

于是袁隆平带着学生们找线索。接连3天都杳无音信,直到第4天,袁隆平在实验田旁边一个水井旁走过时,他看到水上浮起几根秧苗,看上去与他们的秧苗差不多。于是顾不上其他什么,袁隆平奋不顾身跳进井里。他一心只想捞起更多的秧苗。但那口井有两丈多深,仅能捞到几根秧苗出来。后来学校领导下令抬来抽水机,把井水抽干,但那时已经晚了,沉落在井底的秧苗已有3天,全部沤烂了。事发后尽管多方调查,但终未能查得结果,“5.18”毁苗事件至今还是个未破的悬案。

万幸的是,袁隆平及时抢救出的五株秧苗成活了下来,保住了研究材料,总算没有“断后”,还可以继续下去。假如没抢救出来,断了“后”,前四年的工作就全部废了,因为从1964年到1968年的每一年每一代之间都有关联。没有这五株秧苗,后面的研究就继续不了了。吃了这一次大亏,他们后来在工作中不得不注意防范。

杂交水稻之路困难重重,有天灾也有人祸,袁隆平知道这条路真的不好走。一是没有经验可借鉴,二是没有捷径可走。摆在眼前的,只是一路的心酸。每当此时,袁隆平就会想起还有很多吃不上饭的穷苦人,想到他们对粮食期盼的眼神,袁隆平就充满力量。

(选送单位:洪江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