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类似中华少年的诗歌(类似中华少年的诗歌朗诵)

2022-10-28 17:15 作者:红网 围观:

红网专访丨《中国少年》词作者刘铁芳:中国少年当脚踏泥土,志向远方,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红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类似中华少年的诗歌1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珉颖 长沙报道

“一条大河滚滚波浪,一条大江源远流长”,道的是我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皇皇央央。

“一轮朝阳出自东方,一代少年茁壮成长”,望的是我中国少年继往开来,自信从容。

这首对祖国充满依恋,对文化充满自信,对孩子们充满期许的《中国少年》,在5月31日晚“六一”专题课《童心中国梦》首发。中国少年该是如何?少年的未来又是怎样?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红网时刻新闻邀请《中国少年》词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刘铁芳讲讲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聊聊基础教育中大家关心的话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

我们给孩子们的精神财富太少

记者:您为什么创作《中国少年》?

刘铁芳:我从2017年开始做中国少年培育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我想突出的是人的精神、胸襟、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整合。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强大,对人的这些素质于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曾经,我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当然也无法有更高的要求。但现在,经济社会发达,物质生活丰富,就该更多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给自己的中国少年培育路径总结了六句话:“立健康身心,赏人间万物,游六艺五经,涵古今中西,养精神气魄,成中国少年。”这是我多年来从事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心得,也是我对咱们下一代成长秩序的中国想象。直白地说,这并不是我的主观建构,我自以为是把个体成人的中国秩序经由我的口说出来而已。

这其中,隐含着我对中国少年成长的期许,其间的要求也许偏于高远,但我想理想总是要有的,是为个体成长树立一个标杆。纵观我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有如唐、宋那般鼎盛辉煌的文化,100多年当世界都以为我们将没落时,依然有人能救民族于水火,让东方巨龙再次腾飞。这些都证明,我们的血液中有这样的血性和韧性,而对于孩子来说关键在于培育与引导。

对于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放眼当下,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充足了,但精神生活还不够。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适合孩子们的图书,有多少适合幼儿的绘本,大部分都是老故事或从国外引进,尽管老故事和引进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不能止于此,我们需要立足时代与儿童发展的创造。流行音乐如此发达,我们却十分缺少适合孩子们唱的歌,很多都是以前的老歌。大家现在都喜欢旅游,除了游乐场,还有多少地方是适合孩子们去的,寓教于乐的场所不多。就连我们的教材都有很多问题。

大概在四年前,我去了一趟井冈山,看到很多红军标语,让我深受启发。那些标语,表达直白,好懂,直抵心灵又朗朗上口,在那个民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年代,有效宣传了我们党的思想和理念。从那时起,我就在想是不是也可以用更简单、有趣的方式来传达我的教育理念。

去年11月的某天,我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在小聚中一拍即可,大家都想为下一代做点事情,于是就决定创作这首歌。

中国少年当脚踏泥土 ,志向远方

记者:您写这首歌的时候,脑海中是否有“中国少年”的模样?

刘铁芳:去年的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那群少年,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自信、昂扬、朝气蓬勃,他们了解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想法又有对未来的担当。我想他们就应该是当代中国少年的典型代表。我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感觉,当时的反响也很热烈。

《中国少年》中有一句歌词:古今中西,滋养青春梦想。我们的孩子无疑要有开阔的襟怀,积极拥抱世界,但拥抱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是有自己的根。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了解我们的过去,只有有根有魂的人才能拥有发自内心的自信,才能以昂扬的姿态拥抱世界。我们现在的孩子聪明、能干,能走进世界级名校的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对自己文化的了解与自信,他们很容易迷失人生的根本方向。

我们看现在高校的招生情况就能知道情况不容乐观。很多高分考生会选择经济类等更赚钱的专业。去年某地的文科状元选择考古还引发全社会范围内的大讨论。这些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优秀的中国少年不能仅以富足的生活为目标,还应有超越性价值。我们今天的教育更多地停留在一般性价值启迪层面,缺少超越性价值的浸润,不足以唤起个体生命的内在信仰,这是我们今天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现在提倡劳动教育,绝不仅仅是简单让孩子在家洗洗碗,扫扫地。我们应该带他们到大自然里去。比如春耕、秋收之时,带孩子到农村,踩踩田里的泥土。暑假、寒假,带孩子们去感受祖国的广袤大地,感受天地自然。只有最直接的亲身体验,才能生发源自内心的感受。

我的家在益阳桃江的一个小村子。小时候经济远不如现在,大家都不富裕,物资也相对匮乏。但我记忆中的童年依然充满了温暖。当时,有人路过我家,饿了,渴了,不管认不认识,我的父母与家里的长辈都会送上吃的,喝的。我们邻居家以种水果为生,但也总会在收获的季节留下一部分送给周边的邻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是我们的孩子需要的东西。

所以我所创作的《中国少年》这首歌特别强调“中华文明皇皇央央”“中国少年央央皇皇”,就是要重建我们民族从容、大气的个性。我们今天活得太匆忙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心整体上来说还处于一种比较粗糙的阶段,我们必须找到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心灵滋养方式。

当内卷成为必然,该思考卷在何时

记者: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学校也在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教育方式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您觉得基础教育还有哪些可提升的空间?

刘铁芳: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一代的家长,不管是在经济、文化、见识、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了不错的基础,因此会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能有比自己更好的未来。这无疑是件好事。

但我们看到,现在的家长们,普遍都过于紧张,就像网上流行的说法,“鸡娃”的太多。在我看来,随着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的压力必然是有的,卷也是无可避免的,否则我们如何立于世界之林?现在的孩子,就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当然会承受一些压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卷是必然,我们就要卷在关键处。

比如小学,更主要的是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这时就可以轻松一些,更多的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寻找学习的成就感。他们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总觉得自己是为了老师而学,为了家长而学,等遇到真正的压力就容易失去信心。从初中开始学业慢慢多了,到了高中达到某个阶段的顶峰,这时候的卷在所难免,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都是如此。而此时,为什么而学变得至关重要。

其次,家庭应该成为个体成人的基石,是孩子成长中的避风港,作为学校教育之外的重要基础与补充。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更多的从爱出发,帮助他们面对挫折,认识失败,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引导。一味的给孩子报课外班,不断的给孩子加码,并不等于重视孩子教育。真正的教育该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从爱出发。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该进一步提升融合的能力。我们现在很多的教育理念是从外引进,但没有与我们自己的文化很好的融合。我们在一边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理念的同时,还在强调传统文化的赓续和传承。但我们似乎忽略了如何将两者很好的融合,一股脑的给了学生,势必让他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负担越减越重。

“少年中国,蓬勃气象。中国少年,不负厚望。”这是我们对中国少年的期许,更是少年们自己继往开来的青春之梦,是中华民族蓬勃气象的希望所在。这朵梦想之花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各界共同浇灌方能成真。

类似中华少年的诗歌2

2022年9月8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云南信托作为支持企业、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作为支持机构的第五届【界面资本论坛】秋季论坛在昆明中维翠湖宾馆圆满落幕。界面新闻高级副总裁郭为中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开场致辞。

以下为郭为中演讲实录:

尊敬的李帆常委、尊敬的各位专家、尊敬的各位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朋友们,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人杰地灵的地方来举办活动。来到昆明感觉心头一爽,我大学是学中文的,特别喜欢历史,然后来到了昆明五华区,按照时髦的话说就像“跟网友见面一样”。早年看过很多书,发现很多的故事、中国很多少年史、近代史,很多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思想都发生在这里,包括年轻时仰慕的沈从文、陈寅恪、梁思成都在这里有很多的故事,或者说他们形成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

界面新闻的定位是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在这个时代我们确实要保持和传承这份独立思考的精神。在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是类似于少年中国的时代,到了现在又到了壮年中国或者叫青年中国的时代,那么现在我们如何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如何把这种理想发挥下去?所以,我们很希望在这样一个非常有历史意义的地方继续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

【界面资本论坛】已经办了5年了,今年很高兴在秋天这个即将收获的季节来到了昆明,来到五华。五年,恰是能做好、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因为现在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短平快,期望很多事情要立竿见影和立马见效。从我们开始创办【界面资本论坛】开始我们就定下了我们的核心理念,那就是要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我们认为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金融机构,还是整个生态链,都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状态与精神,持续为整个生态提供服务。我作为一个金融的初学者、门外汉,作为一位老媒体人,也非常愿意在今日来学习各位专家分享的见解。

回到当下,我们也是第一次在云南昆明举办论坛。五华区曾经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也可以说是现在云南的政治中心,也是一个有旧、有新,不断在城市更新的区域,让我们在快节奏当中能够慢慢的品位整个中国的历史,并与整个现代也有非常好的融合。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界面新闻,我们一直专注于做原创的公司报道,希望把自己产生的内容源源不断地更新给关心整个商业进步的人,让从事商业的人、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有所收获。我们希望传媒体能够传承学堂的精神,把好的建设者、好的思想者聚拢在一起,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

最后非常感谢在这个美好的季节相聚,希望今天是一个美好的论坛、美好的活动。非常感谢大家,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往届回顾,请进入:

2022【界面资本论坛】专题>>>

2021【界面资本论坛】专题>>>

活动详情垂询,欢迎联系2022【界面资本论坛】组委会:

会务组:

顾女士 18601704491,gurenyi@jiemian.com

邵女士 13661562929,shaoyifei@jiemian.com

媒体组:

程女士 13636511963,chengxinyuan@jiemian.com

类似中华少年的诗歌3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的《诗经》,大约是儿时爱看的小说中常有截取它的三五片段,从此便对《诗经》有了朦胧的好感。

在《少年与爱永不老去》一书中,作者夏葳选取了诗经中比较经典的40篇诗来进行赏析。在每一篇鉴赏文中,不仅有对诗本身的理解,还穿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故事,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诗经之外有更多对类似情与景的了解。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00多年前的先民在情感上是真挚而大胆的,还没有被儒学束缚的男男女女对于心思并没有太多的遮掩。或许也因为诗中的这些人儿年岁还不大,所以没有沾染上世俗的“邪性”。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没有其后世战国的累年战争,也没有那么多的纵横家往来于各国之间,虽然不乏征战,但各诸侯大多时候还是有所克制的。因此这段时期中编纂形成的诗经中虽然不乏战事,但更多是平常儿女可爱的小欢喜、暗藏的等待或是清浅的忧愁。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讲的大概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暗恋。作者夏葳读《周南·汉广》时,就想起了马尔克斯写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想起书中十八岁少年对一个女孩的迷恋,但是直到五十一年后依旧不变。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每每读到《鄘风·桑中》,总认为最是朗朗上口,是那种快要飞起的欢快感情。夏葳用“雀跃”来形容,我觉得真是贴切不过。原来,诗中的美孟姜、美孟弋、美孟庸,全是对心上人的爱称,这些小细节瞬间拉进了古今的距离。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鲁庄公是个美少年呢。《齐风·猗嗟》讲的这个少年诸侯,高大英俊、精于骑射,还礼数周全、待人和善。不愧是春秋版的偶像!追星之风都刮到了齐地!后世那个“曲有误,周郎顾”大概也就是这般的风流人物了。

当然,也有悲剧性色彩的。

《卫风·硕人》中的美丽女郎,尽管出身显赫“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尽管风华绝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依然躲不掉被冷落的命运。作者夏葳认为这首诗是百姓对卫侯的不满,对这位齐女的同情。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迎春,但也许这是错的,也可能是她不喜欢卫侯,是这位出身高贵的姑娘对一场她无法掌控婚姻的无声反抗。我更希望她会是后者。

“宁有古人,可以相忘,曾不心中眷藏?”这是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中文的一版翻译,在一篇短篇小说中被演绎,后面有一句“我将酌彼兕觞”,大约就来自于《周南·卷耳》中的一句“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很喜欢那版翻译,所以《卷耳》也成了我最早接触的诗经中的诗之一了。小时候只觉得这诗念着很美,如今才知道,《卷耳》的背后是疲惫不堪的兵卒,是望穿秋水的家人,是战乱,是艰辛。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