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不识字的老师照片文章文章

2023-05-15 11:48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围观:

三尺讲台 一生耕耘——记我的语文老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教育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识字的老师照片文章文章1

人们常说人生有三幸:出生遇到一位好父母;上学遇到一位好老师;上班遇到一位好领导。而我更幸运,父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我的父亲当时是一名民办教师,他对工作极其热忱,早出晚归。每到周末,父亲总是抽出空来教我认字读书,数学启蒙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和同龄的孩子相比,我似乎比别人聪明些,知道的多些。后来我渐渐长大,父亲总是教导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从此我喜欢上了读书。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父亲正式成为我的语文老师,父亲读课文并不是很标准,如:课(ke)他会读成kuo,白(bai)他会读成bei,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文字的理解,我们最大的收益是父亲的作文教学。以前上学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作文书,唯一的范文就是书上的习作例文,父亲会引导我们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让我们在生活中也去多观察,并写出自己的收获。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让我们写作文《大公鸡》,大公鸡对于农村的孩子并不陌生,但是让我们具体说说公鸡的脚和耳朵的样子,还真写得是想当然。于是老师就让我们回到家观察公鸡的样子以及公鸡在不同情景下的动作神情,比如它们在抢食的时候、和别的公鸡搏斗的时候、悠闲自在地在草堆里吃虫子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父亲留给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观察、写日记,然后再让我们把每天记录的内容综合起来组成一篇文章。同学们在赏析作文的时候,那公鸡的样子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现在想想确实是受益不少。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很幽默,常常用身边的生活举例,课堂上经常充满笑声。我们的语文成绩在学区名列前茅。

父亲不仅在学习上影响了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家里的板凳、桌子、橱柜等都是他自己用锯子、斧头、刨子做出来的,他经常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父亲很爱钻研业务,他现在还经常和我说起他作为全县唯一一名民办教师到县里讲公开课的事情。作报告、教学就是他的爱好。

后来,我初中毕业,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我没有选择上高中,而是想考上中专毕业后就业减轻家庭负担。在中考报志愿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他这一生最敬佩的两种职业,一是医生,治病救人;二是教师,教书育人。我选择了后者。如今我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24个春秋。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父亲就告诉我:和同事要和谐相处,教育需要合作,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各方面的考核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得到家长和领导们的认可。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父亲已是80岁高龄的退休老教师了,满头银发的他每天仍坚持劳作,闲暇之余,读书看报,写毛笔字。他说每天这样过才更充实!我很骄傲!我有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我很自豪!我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实验小学集团西校区教师 曹赫琳)

作者:曹赫琳

不识字的老师照片文章文章2

有一家人,请了一位老师来教孩子,老师来了以后,主人说:我们家里穷,有失礼的地方呢还需要老师多多担待,老师说:哎呀,您真太谦虚了,我呢就是来为您服务的,不挑剔、不讲条件,很好伺候。主人说,我们平时呢只能吃些吃素食喽,没有荤菜的呀,行不行,老师说:行。主人又说:我们家也没有仆人,平常打扫打扫庭院、开个门、关个门的,还需要麻烦老师您啊,老师说:好的。主人又说:家里孩子老婆买个零东碎西的,也需要老师跑跑腿呀。老师说:没问题,主人说:太好了,成交!老师开口说:在下也有一言,望您不要惊讶。主人说:您请讲。老师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恨自己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呀!主人说:老师过谦了、过谦了!老师说:实不相瞒,我大字不识一个,我就是一文盲!

原文

原不识字

有延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师曰:“何言之谦,仆固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曰:“家无臧获,凡洒扫庭除,启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曰:“可。”主人曰:“或家人妇子欲买零星杂物,屈先生一行,可乎?”曰:“可。”主人曰:“如此,幸甚!”师曰:“仆亦有一言,愿主人勿讶焉。”主人问何言?师曰:“自愧幼时不学耳!”主人曰:“何言之谦。”师曰:“不敢欺,仆实不识一字。”

不识字的老师照片文章文章3

家中保存了近七十年的大姐一张参加识字运动扫盲毕业证书,己变黄发皱,一直被精心保存着。

毕业证是1953年12月30日,市政府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上面写着大姐“参加识字学习己识到1500个汉字,合乎扫盲标准,准于毕业。”虽然,这样的文化程度在现在看来,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可在当时确是一件很不简单,值得称道的事。

解放前,大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碲下,人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忍饥挨饿,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根本谈不上念书。父母亲没念过一天书,常说自己是“睁眼瞎”,大姐也由于家中的困苦,没能上过学校,只能跟着大人捡煤渣、讨饭,成了文盲。大连解放了,拨开云雾见睛天,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可是,许多在旧社会受苦受难,没有读过书的人,饱尝不认字,看不懂报纸,写不了信的困扰。

此时,市政府提出开展识字运动,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的号召,并派出了扫盲教师深入街道,组织识字班或夜校,动员居民积极参加,开展扫盲活动。我家当时人口多,家庭生活拮据,而且姐姐己过了学龄期,所以大姐便成了扫盲重点对象。

父母亲积极支持识字运动,加之母亲当时又是街道的义务干部调解委员,亲切地对姐姐说:“扫育是件大事,咱们要积极响应,可不能像父母这样当‘睁眼瞎’了。” 大姐积极响应,当了召集人。没有教室,母亲主动腾出家里的前屋,父亲做了几个小板凳,还做了小黑板和黑板擦,由此炕头识字班开学了。姐姐是个积极分子,每当学习日,使早起清扫,擦桌椅板凳,备好开水。冬日天冷,就聚在我家炕头。父亲提前生好炉子,学员们炕头上课,火炕火炉,学习文化热情高涨。我记得,当时识字班老师还教唱了一首《夫妻识字》的歌:“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放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 夏日天热,学员们就在家门前的大树下上课。

识字班自1950年11月开学以来,学员越来越多,一个“不做睁眼瞎,要当文化人”的口号,在邻里间传开了。经过三年多的业余扫盲学习,大姐勤学苦练,识到1500个汉字,率先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在姐姐的带动下,许多邻里也都先后拿到了扫肓毕业证。后来,姐姐参加了工作,还当上了西岗区人民代表,读书看报写信,十分顺达。

岁月如梭。如今,大姐八十八岁了,己具有中学以上文化水平,还订了份报纸,每天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每每回顾起这段经历,她总是深有感触地说:“是当年的识字运动,摘掉我这个文盲的帽子。” 姐姐虽然没念过正规学校,但是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女珍惜今天,努力学习,为国家多做贡献,她鼓励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留学的两个外孙女,说:“姥姥没念过大书,是旧社会造成的,解放后的识字班帮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现在你们能出国留学,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的,要多学本领,早日成才,报效祖国。”

作者简介:本名:田俊明, 笔名:田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连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投稿邮箱:haijiao424242@qq.com

壹点号 书卷文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