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沈从文写的民俗的文章

2023-05-05 07:28 作者:长了鹿角的兔子 围观:

世代“接童媳”习俗背后,沈从文揭开底层庶民难以启齿的人性挣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长了鹿角的兔子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沈从文写的民俗的文章1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鲁迅

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几个穿着样式相同衣服,腰缠红布的唢呐汉子,

就能吹吹打打地抬起一个被铜锁锁在花轿里,

只有一天才能穿好衣裳的小女孩,

离开家里,接到那个:

“要同一个陌生男子汉在一个床上睡觉,做着传宗接代的事情。”

这群小女孩里,大些已有点晓人事的,会照例哭几句;

小点的,如萧萧这般没爹没娘,不知羞也不知怕,刚“成”就被大伯送走的,

只知道以后要去过“有意思”的日子了,

“因此到那一天,这女人还只是笑。”

与一般习惯满纸透出苦大仇深的作家不同,

惯喜欢把小地方的别样风景,小人物的另一面,一种风俗的侧面用朴素语调直白展现“背面”的沈从文,

对当时的很多事,很多人,很多风俗传统,

报以不是高高在上的辛辣讽刺,也不是幽默反讽的谴责,

更多是站在TA一方看到的,大多难以启齿,不知该怎么说的底层庶民的人性挣扎。

所以,在面对当地就今人眼光看起来,

一定会批判的黑暗的“接童媳”封建习俗,

在他的眼中却能站在这些底层庶民的一边,

看到另一面——能让女性活下去的是什么?

因为在偏远山区,一个人,一个家族,赖以生存的东西是“劳动力”。

让人可以吃饱穿暖的一切“活”,都需要劳动力去做,

农耕文明之中,可以稳定输出劳力,养活家族的男人,就是家族必须需要的。

于是,生产这些劳动力的女人,就成了一个家族最不可或缺的“资源”。

而资源不论在什么时代都是稀缺的,

所以世代传承的“接童媳”习俗俗就成了一个难以启齿的人性挣扎后妥协的产物。

笑着被接到这家做媳妇的萧萧,按着规矩在圆房前的使命,

就是照顾着这个小她九岁的“弟弟”长大。

每日就是抱着弟弟去柳树下玩,去溪边玩,

饿了,喂;

哭了,用亲亲嘴哄;

闹了,你扯我头发,我挞你几下;

做点能动手就动手的杂事,

就这么天晴落雨日子混下去,

好像是比原来在大伯家不那么受苦:

“这只看她一年来身体发育就可明白...大枝大叶,日增茂盛。”

可懵懂间,看着怀里断奶不久的弟弟,

越长越大的萧萧,

总觉得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慌和被灌进脑子里的惶恐。

是因为老祖父说的那句“你长大了,将来也会做女学生!”

还是让大家哄然笑起来的那句“前天又有女学生过身。”

为人并不愚蠢的萧萧,模模糊糊知道一点,但并不甚清晰。

因为,听来的乡下奇闻——女学生

在“大人物”老祖父的口中,是活在另一个世界岂有此理的“笑料”。

“她们穿衣服不管天气冷暖,吃东西不问饥饱;

晚上交到子时才睡觉,白天正经事全不做......

男女在一处上课读书,人熟了,就随意同那男子睡觉,也不要媒人,也不要彩礼......”

而听过之后,存在萧萧脑子里的,

却成了一种并不可怕的模糊愿望。

可以让她想着就笑很久,连梦里都是:

“同这些人并排走路...仿佛也坐过那种自己会走路的匣子...里面还有小小灰色老鼠,眼珠子红红的,各处乱跑......”

你看,在沈从文的眼中看到的另一面里,我们印象中听闻这种风俗里的丑恶,其实放在真实的现实里,并不全是腐朽而肮脏的。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没有那么多没来由的恶意与磋磨,只不过是一群为了求吃饱穿暖活下去的底层庶民的合适选择。

自己也是很小就送到这里,做媳妇长大的婆婆,也会惯性地为自己的儿子找一个童媳。

一来,怕长到该娶媳妇时,找不到合适的;

二来,自家养大的,教老实的,才放心。

而这种世世代代传下来,让家族得以长久持续繁衍生息的“规矩”,就是合适当地人在那片土地生存的合适方式。

于是沈从文写这么一个带着温情滤镜的《萧萧》的态度就很明确,他很认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底层庶民来说,所谓人的尊严,恋爱自由,觉醒反抗等,都需要建立在能“吃饱穿暖”的生存必须之后。

而对这里的人来说,无法得到超越劳动力的可替代先进工具前,那些只能激起一时本能人性挣扎的批判、讽刺和唾弃,都只是“何不食肉糜”的苍白怜悯。

他们并非都那么可恶,他们要的也不多,只是活下来,得到温饱而已。

乡下人与外面的人不同,

不会把日子糟蹋在“软绸衣服、精美饮料”上,

只会吝惜着日子,在一个夏天女性绩十多斤细麻,男性椽二三十担瓜。

就连萧萧都在照顾丈夫之余,绩了四斤细麻。

可这么充实自然的日子也会有变故,

23岁,长得不很正气的帮工花狗就很怪,

总是借着丈夫给萧萧捣蛋——

一会儿抱贪玩的丈夫去打枣子;

一会别有用心地逗丈夫唱羞人的山歌:

“天上起云云重云,地上埋坟坟重坟,

娇妹洗碗碗重碗,娇妹床上人重人。”

还会别有用心地试探着已经有点懂事的萧萧的“底”——

一面用女学生习体操唱洋歌的事情,岔开她快想明白花狗的目的;

一面又不断用各种成人山歌和话语去挑逗她。

他说这叫做“自由”,你也可以有。

几次降霜落雪,几次清明谷雨。

十五岁的萧萧已高如成人,只是心还是糊糊涂涂的。

能做的事一多,也就有私房可攒。

而婆婆有了新儿子,五岁的丈夫也就像归萧萧独有了。

可得到后,这小尾巴似的,对他又爱又怕的丈夫,

好像变了,

他不再总是黏着她,而是会唱歌招花狗来玩。

而花狗早就对萧萧生了另外一种心,

这时的萧萧有点明白了,却常常觉得惶恐不安。

以前不明白时不觉得,现在看花狗:

“凡是男子的美德恶德都不缺少,劳动力强,手脚勤快,又会玩会说。”

于是,越发晓事的萧萧,在麦黄四月,得到花狗对天赌咒的保障,就这样一切尽他:

“给花狗把心窍子唱开,变成个妇人了。”

等到六月,李子熟了。

感觉身体有点特别的萧萧找花狗拿主意,

他曾说过她也可以有自由的。

可惜,这家伙个子大,胆子小。

半个月后就不辞而行,逃了。

肚子在长大,试了很多办法,吃香灰,喝冷水等,都弄不掉后,

萧萧想过死:

“可是为什么要死?

她还很高兴活下去。

愿意活下去。”

那么逃吧!

就像拥有自由的女学生那样,去了那条上城路就能活。

可事与愿违,

萧萧被发现了,捆起来,饿了一天。

“为了这件新事全弄乱了,

生气的生气,

流泪的流泪,

骂人的骂人,

各按本分乱下去。”

害怕的萧萧,恍惚中想了很多不好的下场,

可现实是归“结什么果”决定的:

读过“子曰”爱面子的族长,照规矩的沉塘不算,

养她十几年的大伯,选的赔给婆家再嫁萧萧的钱作补偿不算;

最后,被照料地好好的十月满足,坐草生出了个团头大眼,声响洪壮的儿子才算。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接下来,好似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萧萧依旧和丈夫圆房,又生了儿子毛毛,

牛儿在12岁时,家里又接了长六岁,长成了的媳妇来......

你看这命运的轮回,何其坚不可摧?

其实这一泛着脉脉温情的结局,在后来是引起过很大争议的,因为很反常识。

但或许这才是沈从文的笔力所在,他永远看到的不只是事物的表面,以及这些在当下眼光和理解里,视为糟粕的风俗、传统和人事物的表象,而是藏在内里的各异众生相。

他理解这群人难以启齿的选择和人性中挣扎无果后的妥协。

吃人礼教和落后风俗该不该反抗、破除?

这个答案放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身上,必然是不同的。

就像故事里的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反人性的吗?真的没感觉这样不好吗?真的没有一点觉醒和反抗意识吗?

不,他们只是在那时做了最能“活下去”的选择。

而这就是沈从文一直秉持的:

“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

#头条创作挑战赛#

沈从文写的民俗的文章2

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满满的民俗意趣和文学情怀,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名家笔下的各色端午——舌尖、指尖、心尖上的端午。舌尖上的端午:端午的吃食,不同地方不同味道

汪曾祺说: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已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梁实秋说: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指尖上的端午:端午的乐趣,不同年龄不同感受

林海音说:

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的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

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串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钮绊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

这样的端午节,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曹雪芹说:

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袭人又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说着命小丫头子来,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蒲艾簪门,虎符系臂”,插艾草、亲手为小孩子系上辟邪护身的虎型护身符,是到了今天我们仍然会在端午节这天做的事情。

而赠扇,如今确是很少有人做了。不如我们这就挑几把好扇,在端午节这天送给亲朋?

动起手来的人儿,才更能享受端午的乐趣啊。

心尖上的端午:端午的风俗,不同时代不同体验

沈从文说: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施耐庵说:

盆栽绿艾,瓶插红榴。

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

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

食烹异品,果献时新。

弦管笙簧,奏一派声清韵美;

绮罗珠翠,摆两行舞女歌儿。

当筵象板散红牙,遍体舞群拖锦绣。

消遣壶中闲日月,遨游身外醉乾坤。

(郎世宁《午瑞图》,瓶插蜀葵、榴花、菖蒲,盘内是樱桃和杏,边上还散落着几个粽子)

宋朝的端午节,盛大壮观。书中所说的绿艾草和红石榴,在端午时节必不可少。有的还将艾草编为“人形”,挂在门上。

(古人“悬艾人”)

不管生活在哪个朝代,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都是一样的。

转载自中国知网大众知识服务

制作:黄启哲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沈从文写的民俗的文章3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



01没有情节,则无看点吗?

有学者考证鸭窠围就是 现在湖南怀化市沅陵县的鸦角洄。为什么会用宝贵的时间来阅读呢,是眼睛会忽略一些嘴巴念出的部分,多年以来我们习惯了速读,一眼看去,好,景物描写,

就是写个停船呗,以前我们阅读最关注的是什么呢,情节。

稍微改换一下阅读的角度

我们不仅关注他写什么,还要关注他怎么写,怎么写停船,怎么写天将雪未雪,即将有大风雪的傍晚,空气中的温度,我们怎么把它写出的来,我们甚至可以尝试自己写一写可我们一旦试着表达马上就会知道我们和那种文字感染力表现力都特别好的人比如沈从文,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哪里,之后呢,我们就可以照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的表达才会越来越精准,这是阅读的目的之一。

阅读名家名作,并不是因为我们未来要当作家,要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不是我们阅读,动手写,我们比较,用心想,这样就能更加理解好作品的好,也能让自己的思考和写作变得更好。

沈从文的表达和我们熟悉的当代散文,哪里有点不一样对吧,语言有点生涩,我们读了一个句子的上半句,但下半句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一段有几个别扭的句子,让人有陌生感。雪子,很多同学不明白是什么但是南方的人一看就懂了“雪子”是极细小的雪粒,不是北方漫天飘飞的轻盈的雪片,也不是沉重的冰雹,体积极小,细腻又有一定质感的冰冷的颗粒,雪子很能够表现当时又湿又冷的环境,北方下大雪的时候,因为特别安静,人反而会有一点温暖的感觉,南方就不一样了,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那种旅途中的清冷,那种 想上岸烤火的心情,都在这句话中了。

另外,让我们的阅读有陌生感的可能还有几个单音节词比如“皆”比如“凡”

在寒气中一切仿佛结了冰;

其余地方黛色如屋的大岩石;

我们皆希望寻觅得到一个能作小船风雪屏障,同时要上岸又还方便的处所。

凡可以泊船的地方早已被当地渔船占去了。

这就是沈从文的语言风格,沈从文用语雅俗并存,既富丽又朴素,在《湘行散记》的语言里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骈俪的诗赋痕迹,但已经过滤掉了艰涩,有文学干脆叫它“沈氏笔法”就是以现代语汇为砖石,以古典句式为框架,我们看现代文学作品,要把熟悉的阅读习惯放下,判断作品的好坏,不要以“我是否读的惯”“我是否读得懂”为标准,而是要回到历史语境中,努力理解作家选词造句的用心。在已经出版的沈从文作品中“皆”比如“凡”反映出沈从文的语言特点读书,尤其是读名家要尽最大可能对得起作家的苦心。

有本文学经典理论著作《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作者乔治斯坦纳开篇就写到“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一个人真正理解了塞尚画作的真谛之后,就不会再用原来的眼光去观察一个苹果、看待一个椅子了。

我们看得出来沈从文写到吊脚楼用了深情,他对民居形式本身有感情吗?

我们先不聊沈从文的吊脚楼

我们聊聊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在小说第三卷雨果像个建筑专家,对圣母院做了恢弘而细致的描写,人民文学出版社陈敬荣译

本,这一卷整整占去了27页,没有 任何情节。好多同学就跳读了,提醒大家,读名著,情节

固然重要,但并非唯一重要,甚至往往不是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看作者说了什么,

也要看作者怎么说。

雨果在写巴黎圣母院建筑这一卷中说,(截图)白天是巴黎在说话,夜晚巴黎在叹息,而教堂

的钟声,则是这座城市在歌唱。巴黎圣母院是城市的灵魂。

总之,沈从文写吊脚楼不是从一个建筑学家来写,也不是从民俗学家的角度写,他关注的是吊脚楼里边的人,水手,旅行者,过路人。

02光与声音,小羊鸣叫,“吃荤烟”与“不吃荤烟”

写了一个全景,写到河边停泊的船只以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木筏,特这别写了木筏上的菜园,养的猪,养的鸡还有 女眷,有孩子,笔调一点一点柔和起来,然后就出现了两个特别温暖的事物,一是光,二是声音。沈从文是一个特别会写光的作家,其实古今中外好作家大多擅长写光,光很神奇,有光亮处就有美。然后写声音,说话声唱小曲声,笑嚷声,还有小羊的叫声。

忧郁不等于矫情。坚硬的对面不一定是柔软,还可以是通达,人类 过年小畜生会死,这是小羊的生命,也是小羊的命,作者和我们一起接受了这些,但不会忘却。

我心中想着,“这一定是从别一处牵来的,另外一个地方,那小畜生的母亲,一定也那么固执的鸣着吧。”算算日子,再过十一天便过年了。“小畜生明不明白只能在这个世界上活过十天八天?”

明白也罢,不明白也罢,这小畜生是为了过年而赶来,应在这个地方死去的。

此后固执而又柔和的声音,将在我耳边永远不会消失。我觉得忧郁起来了。我仿佛触着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的很。

下面的文字传统作家可能不会写

不是批判,不是揭露,不是粉饰,不是怜悯,那么是什么呢

他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视苦难,正视死亡,是受戒中没有的

为什么写小羊,为什么写吃荤烟,写红白名片上一个个或许死掉的人。沈从文的笔触和其他作家都不一样呢,因为对这条河上的人来说,沈从文从来不是局外人。他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继续读就更能体会这一点。

03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

作为和他笔下的人物,有共同经历和共同命运的作家,作者船上怎么把远处的光,声音,我到船头上去眺望了一阵。河面静静的,木筏上火光小了,船上的灯光已很少了,远近一切只能借着水面微光看出个大略情形。

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份。

把远处的场景想象得那么逼真呢,沈从文写了这句令人动容的话: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有有份。

这就是沈从文,他对家乡的河,河上的人都“十分温暖的爱着”一方面他与他们极其熟悉,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一个中国人对他们发生特别的兴味,我以为我可以算第一位,但另一方面他又与他们那么陌生,永远无法和他们过日子。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沈从文接着写到,看他们在哪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

羊还固执的鸣着。远处不知什么地方有锣鼓声音,那是禳事酬神巫师的锣鼓。声音所在处必有

火燎与九品蜡,照耀争辉,炫目火光下有头包红布的老巫独立做旋风舞,门上架上有黄钱,平地上有装满了谷米的平斗。有新宰的猪羊伏在木架上,头上插着小小纸旗。有行将为巫师用口把头咬下来的活公鸡,缚了双脚与翼翅,在土坛边无可奈何的躺卧。主人锅灶边则热了猪血稀粥,灶中火光熊熊。

这是一个祭祀场面,别人写不出来的,或者说生长在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留过洋的作家谢步出来的,只有在凤凰看过城头上挂死人耳朵的人能写出来。

邻近一只大船上,水手们已静静的睡下了,只剩余一个人吸着烟,且时时刻刻把烟管敲着船舷。

也像听了吊脚楼的声音,为那点声音所激动,忽然按捺自己不住了,只听到他轻轻的骂着野话,擦了支自来火,点上一段废缆,跳上岸往吊脚楼那里去了。

十五年前自己的事。在这样地方温习起来,使人对于命运感到惊异。

沈从文的写作对象和他自己的经历是重合的,我们更加理解了为什么文中的“我”虽未上岸,

却能想象岸上一切细节。

仿佛鼓声,也仿佛汽油船马达转动声,声音慢慢的近了,可是慢慢的又远了。这是一个有魔力

的歌唱,单纯到不可比方。一切光,一切声音,到这时节以为黑夜所抚慰而安静了,只有水面上那一份红火与那一派声音。那种声音与光明,正为着水中的鱼与水面的渔人生存的搏战,已在这河面上存在了若干年,且将在接连而来的每个夜晚依然继续存在。我弄明白了,回到舱中以后,依然默听着那个单调的声音。我所看到的仿佛是一种原始人与自然战争的情形。那声音,那火光,皆近于原始人类的武器!

读到这里我们看到了蓬勃的生命力,只有沈从文这样的作家,才可以展现出如此有力量的文字,而且毫不空洞。

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落了很大的雪。我心想,第二天我定可以看到邻船上那个人上船时节,在岸边雪地上留下的那一行足迹。那寂寞的足迹,事实上我却不曾见到。因为第二天到我醒来时,小船已离开那个泊船处很远了。

小小的遗憾,我们不知道上岸的小伙子回来没有,是留在妇人那里了吗?还是在某个临街铺子烤火。

文章就这样结束了。

这就是《鸭窠围的夜》,你还觉得这是一篇纯写景的文章吗?它可以用来当湘西旅游点的宣传文字吗?我想读完全文,大家都会有个共识,除了沈从文,没人能写出《鸭窠围的夜》,因为他认识他们的哀乐,沈从文笔下的一切,他自己都有一份。对比《湘行书简》的相关部分,我们在《湘行散记》里看得到沈从文先生精心结撰的部分,或许有虚构,但合理的虚构实现了本质的真实。沈从文曾说,一看到这些人说话,一同到这些人接近,就使我想起一件事情,我想好好的来写他们一次。我相信若我动手来写,一定写得很好。沈从文做到了,他确实写的很好,没有人可以超越。

04写给三三的信

一本历史书除了告我们些另一些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

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

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分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分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这四时交递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

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

所以,请大家多读沈从文吧。

他把人生解释得更庄严更透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