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周国平的有关孤独的文章

2023-05-05 07:14 作者:热爱文史哲的小编 围观:

周国平: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灵魂空虚的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热爱文史哲的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周国平的有关孤独的文章1

1.独处的寂寞中有一种充实,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

2.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是灵魂空虚的人。

3.独处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灵魂深度和对自己的真正感觉。

4.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的意义,而不是它们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5.一切美好的经历必须转换为内心的体验才能成为幸福。

6.爱的给予既不是谦卑的奉献,也不是傲慢施舍,它是出于内在的丰盈的自然而然的充溢,因而是超越道德和功利的考虑的。

7.要从承受苦难的方氏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

8.读书的书单本身是在自己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

9.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出他的精神品级。

10.世界本无定向,对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11.虽然美感的发生有赖于感官,但是感官的任何感受未能使心灵愉悦,我们就不会觉得美。所以,美感本质上不是感官的快乐,而是精神性的愉悦。

12.一棵树不会太关心它结的果实,它只是在它生命汁液的欢乐流溢中自然生长,而只要它的种子是好的,它的根扎在沃土中,它必将结好的果实。

13.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把必要劳动时间到最低限度,以便每个人从事创造活动腾出充足哦哦自由时间。

周国平的有关孤独的文章2

《人生因孤独而丰盛》

周国平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国平亲选全新散文集《人生因孤独而丰盛》由磨铁图书日前推出。新书延续了“周国平三十年文集”(新版)一贯的文学风格理念,从独特的哲学视角出发,对如何学会与孤独和平相处、怎样获得恰到好处的爱情等六大人生主题进行解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人生路上拨云散雾

曾经的大学校园中一直流传着:“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从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中便可看出周国平在当代文学上的重要影响力。

1967年,周国平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又就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在周国平的学生时代中,哲学思辨一直都是他的主要学习研究方向,周国平曾说:“在我迄今为止的全部生涯中,再也找不出这样一个时候,我从哲学哪里获得了如此有益的帮助,为此我对哲学满怀感激。”

正是周国平前期对哲学的不断探索,才有了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的文字才可以简单有分量,直击一个人的内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说“丰盈的灵魂总是倍感孤独,可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集结三十年沉淀之作

这本书由周国平亲选审定,集合了三十年沉淀之作和流传甚广的经典文章,深刻阐释人生的智慧与孤独的哲学。全书包涵了如何让生命回归单纯、怎样去寻求智慧的人生、如何做到简单的生活、如何学会与孤独和平的相处、怎样获得恰到好处的爱情和怎样保持自己灵魂的高贵六大人生主题,所有孤独而丰盈的灵魂都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成长就是一次又一次和自己撕裂的过程:拥有爱的人担心着失去,困惑如何保持高质量的爱情?单身的人在怀疑,到底什么是真爱?年轻人惧怕着老去,老去的人拒绝去回忆……周国平说,幸福和苦痛,虽然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都直接与灵魂相关。每一个经历成长的人,都在追求着成长的赠予,也都品尝着成长伴随的苦痛。

周国平的有关孤独的文章3

作者:洞见·薛笨笨

一个真正的孤独者,恰恰可能是一个丰富有趣的人。

01

大学毕业那年,我在西安工作,初入社会异地漂泊,孤独感经常汹涌而至。

也是凑巧,就看到了那句:孤独是可耻的,然后我就对号入了座。

旧友同学亲人没一个在西安,认识的同事也就是工作交情;

下班后自己一人去吃麻辣烫,周末一个人在城墙下晒太阳;跟朋友聊电话也都是嗯啊挺好的……

那个时候,孤独于我而言,再深刻不过。

想说的话不知能对谁说,想做的事没人陪着一起疯,想去的地方找不到人和我一起出发…

于是我开始“反孤独”,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热闹、欢腾。

可越折腾,越拧巴,孤独感没有减弱,反而还更强烈了。

然后我认真问自己:孤独,真的可耻吗?

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思考孤独时,那么,他就已经推开了享受孤独的大门。

从那以后,我怎么顺心怎么来。

一个人泡在图书城里尽情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儿;

憋在厨房大半天,就为研究一道美味菜肴;

二逛三逛博物馆,去了解一座城市背后的故事……

我惊讶地发现,孤独哪不好了?

孤独让我变得安静、开心和满足,让我远离了焦虑、沮丧,还让我学会独处,人生增值。

02

网上有个段子是这么说孤独的:

触不到的朋友、戒不掉的依赖、停不住的时间、定不了的未来,都让我们孤独。

现代人似乎越来越孤独。

据调查,近80%的人至少偶尔会感觉到孤独;超过70%的人认同,“我们都在各自忙各自的,孤独是一种常态”。

所以,我们总认为,孤独是被动的、消极的,进而也对“孤独”产生误解,常以为“孤独者”是一个无趣乏味的人。

事实正好相反,一个真正的孤独者,恰恰可能是一个丰富有趣的人。

被称为“孤独的行者,温暖的写字人“的陶立夏,不论是写作摄影,还是周游各国、穿行世界各地,始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孤独的背影。

她有着南方女孩子特有的迷人气质,是大家印象中的乖乖女,但她却将“君子慎独”做到了极致:

选择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出国留学,一个人摄影,一个人旅行…

在接受采访时,她说,她不怕孤独,因为要做太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还说,孤独于她而言,是一种清醒剂和催化剂,如果要写作或者专注地做一件事,你必须独处,或者将周围的杂音屏蔽。

胡歌说,孤独让人变得冷静,也不会被更多事项所干扰,让自己变成一杯清水,这个时候,你的内心是透彻的。

所以,真正的孤独者,他的孤独,是他自行选择的消遣方式,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独处。

03

曾看到过心理咨询师若杉的一个小测试。

给你一周的假期,在这一周,你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儿,但条件只有一个:你只能独立完成,不能呼朋引伴。

如果你是受测者,你将有怎样的心情?

兴奋难耐,早早开始为自己安排行程?

觉得有假期挺好,但一个人略显孤单?

已然开始心慌不安,一周的时间,一整片的空白,要如何捱过去?

这三种情况,大概表明了一个人对于孤独的态度。

有人在孤独里可以自得其乐,有人闻之丧胆,仓皇而逃。

周国平说,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庸人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

那么,不禁想问,人们对待孤独,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

原因就在于:孤独,是一个不断探索内在需求的外在形式。

换言之,当一个人真正清晰自己想要什么,他就会心有所定,不被外界绑架、束缚,自然就能与孤独相伴相处。

反之,则一味地想逃离。

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Anthony Storr,在著作《孤独:自我的回归》中写道:

“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强调联结,是的,这很重要。但很多时候,人类最深刻、最基本的精神体验,都是发生在内部的,是需要借助孤独与独处的。”

作家梭罗,曾孤独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才终找到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最后写出了《瓦尔登湖》 。

美学家蒋勋,经常像少年一样,背起背包各处游荡,在孤独里和自己对话,由此才得以让心灵一次次“出走”。

文学家木心,曾抛弃荣华富贵,跑去人烟稀少的莫干山,于孤独中恪守内心审美,终为后人留下无数直抵内心的作品。

他们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孤独之于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适度远离群体,实现独处并享受其中,在自由中实现自律,我们将变得更加出众。

04

学生时代看金庸的武侠剧,每每看到那些武林高手,动辄要闭关修炼七七四十九天、九九八十一天,我就很是担心:他们要怎样才能熬过那么多天啊?他们,不害怕孤独吗?

等到长大后,才明白,一个人从离开母体的那刻起,或多或少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孤独。

一个人越能直面孤独、不回避,越能抵达心中向往的地方。

那些高手是如此,普通你我亦是如此。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于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奖(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在领奖台上谈起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得谢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

幼年时因为孤独,培养了画画的兴趣,以及对建筑的一种懵懂概念;毕业后因为孤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以后的很多设计灵感都来源于那个时期……

还有香港著名词作人林夕,经历无数月夜的孤独,用一支笔,写尽了痴男怨女们的万般深情。

甚至有人戏言,谁毁了林夕的孤独,谁就毁了林夕。

孤独,是出众的必经之路。

只有孤独能让一个人摒弃喧嚣、静心思考和领悟。

就像武林高手闭关修炼、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打坐冥想,就是最好的例证。

专栏作家宁远在《远远的村庄》中说: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叔本华也说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这世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存在,它不可怕更不可耻。

相反,正是孤独,才让我们区别于他人,才让我们变得更优秀、更出众。

人生路上,成功没有捷径,但也无需畏惧孤独。

在一切如愿前,你要做的就是,珍惜孤独,学会独处,充实自己、磨练自己。

岁月蹉跎不改心智,孤独更能磨砺才华。

愿每个人都能走过孤独时光,积蓄能量,实现人生的惊艳绽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