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100字)

2022-08-15 05:53 作者:孔夫子旧书网 围观:

看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有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孔夫子旧书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100字)1

作者 | 书非旧不能品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刚才看了一部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我也记录:

一、我觉得企鹅作为群体,比猿猴更近乎人类,它们走路的姿势,远远望去正是一群风雪出行人。

二、企鹅实行一夫一妻制,且不需法律约束,在道德层面比人类先进很多很多年,当然,它们私下有没有异心,我不得而知。

三、在极寒之地,它们自发结队,非成百上千不足以相依存活,暴雪来时,团抱成一个巨大的取暖圈,谁都有义务挺在最外层抵挡怒风,谁都有权利躲进最内层暂尝温热,勾心斗角在此似乎没有生存空间。

四、它们繁育后代,采取夫妻互孵的办法,蛋夹双脚之下,毛皮之中,期间,你孵一阵我孵一阵,在交班之际,小心翼翼把蛋塞给配偶,蛋的抗寒能力很差,一旦不慎从双脚之间滚出,会瞬间冻裂。

五、一次只生一个蛋,生多了孵不过来,生下后,雌鹅减重三分之一,到了一定阶段,雄鹅接替,雌鹅远出觅食,雄鹅要苦等破壳,四个月不吃东西,等幼鹅生出后,它还能忍着饥饿吐出一些乳状液给幼鹅吃,如果几天后,雌鹅再不回来,雄鹅只能遗弃幼鹅,自求活路。

六、等雌鹅们吃得一肚子满满回来,它们通过叫声,辨别丈夫,一问一答,像对暗号。现在到雄鹅出去找吃的,雌鹅照顾幼鹅,如此循环,归去复来,直到幼鹅长大,辞亲远游,相忘于海天。

七、有时,照料不周,幼鹅冻亡,雌鹅会神智恍惚,去抢别家的幼崽。

八、雌雄企鹅每一趟觅食,都有可能一去不回,或回来时,其子已夭,百唤不醒。

九、幼鹅的体毛近于灰色,且腹色深,背色浅,而成年企鹅是白腹黑背,活在我们印象里的,原来都是其成年的模样,幼年之姿,罕为人知。

十、有些企鹅走着走着就摔了,滑倒的,它们要么很快站起来,要么干脆趴下来,四肢拍地用圆嘟嘟的肚子溜冰滑雪,而还有些企鹅走着走着也摔了,却再也站不起了,因为,它们是老死的,风雪无情亦有情,呼呼迎它来,呜呜送它走。

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100字)2

《地球脉动》剧照


艺术史上,从早期画作开始,“自然”的形象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优美符号,是东方山水画派的淡雅,是西方印象画派的宁静致远。


但随着摄影机的出现,纪录片天生具备的报道、揭露、真实呈现的使命,打破了这种“自然界皆是美好”的梦幻泡沫。


从工业革命开始,对资源的掠夺与城市无节制的扩张,使得地球生态系统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这个时候,纪录片所具有的“复刻”“重现”的功能,得以冷静客观地关照地球发展的变化。


《迁徙的鸟》剧照



从宏大到微小


纪录片作为“迟到的在场者”,首先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承认自然万物存在的意义,并在更广阔的生命区间进行价值批判。


BBC科普频道耗时5年拍摄的《地球脉动》,详实地描绘了地球的自然景观,既展现绮丽动人的美景,也没有漏下人迹罕至的荒凉景象和人为过度开发后的残败画面。


当那些曾在人类中心视角下被忽视的景象呈现在眼前,人和自然的关系得以再次被思考:地球在纪录片中是被拟人化的角色,是一个有脉搏的生命主体,是人类可以对话和联系的对象。


《地球脉动》剧照


另一部宏观视角的纪录片《海洋》,则聚焦地球表面3/4的神秘领土。刚刚过世的导演雅克·贝汉,耗时5年探索波澜壮阔的海洋世界的奥秘,成就了这部史上投资最大也最卖座的纪录片。


在《海洋》的镜头中,各类生物原本悠然地在海中徜徉,但随着鲸鱼跃出海平面,远处陆地工业的场景开始让人不安——环境的变化,正慢慢靠近所有海洋生物。捕鱼翅的巨网、成千上万的塑料废品、工业废水等,都在以一种慢性暴力的形式破坏着海洋,人类的贪婪和残掠在其中显露无遗。


《海洋》剧照


《海洋》所建构的环境意识,是先由影像勾勒海洋的自然之美,进而透过反差,呈现海洋生物生命的改变,凸显其创伤、哀愁,使观众在视觉感官上形成前后对照,迎面感受未认真思考过的环境浩劫。


纪录片的另一种在场,是从微观角度去面对自然生命,赋予动物主体性。摄影机作为观看的工具,也逐渐从俯视转换为平视。


在制作这些纪录片时,导演通常会以拟人化的手法、诙谐的故事编排,搭配有想象力的旁白,让动物成为主角。


《帝企鹅日记》剧照


虽然几乎没有语言对话,但就像在纪录片《微观世界》中,观众同样能看到昆虫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它们的喜怒哀乐;在《帝企鹅日记》中,看似笨拙可爱的帝企鹅为了养育后代,不惜长途跋涉9个月;在《白色星球》中,全球暖化让北极的冰层逐渐减少,北极熊一家缓慢地在没有冰层支撑的冰面上前行,眼神中充满不安和彷徨。


《微观世界》剧照


透过这些纪录片,观众惊觉,动物世界原来与人类世界一样——能理解爱与恨,拥有相似的知觉和记忆。



巨星的社会关照


从商业片转型到纪录片,往往意味着收入上的巨大落差,但还是有不少人选择走这条自己所热爱的路。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在拍摄《迁徙的鸟》时,为了让鸟对他们放松警觉,团队第一年几乎都不拍摄,只为了和鸟“培养默契”。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在拍摄《迁徙的鸟》


导演吕克·贝松从小梦想当一名潜水员,但一次事故意外打破其与海为伴的梦想,于是他执导自传式电影《碧海蓝天》后,又拍摄了纪录片《亚特兰蒂斯》——这部没有任何旁白的纪录片,让人看见他对海洋真挚的热爱。


《亚特兰蒂斯》剧照


这些以地球为主角的纪录片,在或宏观或微观地让我们观察和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承载的是极为严肃的主题:不再狭隘地关照人类自己,跨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藩篱,认识到人类和其他生物是命运的共同体。


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废水排放、森林砍伐、核辐射等,是在日积月累下悄无声息地发生着质变,待视觉察觉其变化时已经太晚。于是,纪录片需要另一种叙事,去直面大地之殇,更具警示意味地呈现人造景观背后的问题——人类已处在同一个共犯结构下。


《洪水泛滥之前》剧照


好莱坞男星莱昂纳多,在纪录片《洪水泛滥之前》开头,提到自己儿时天花板上悬挂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尼米斯的名画《人间乐园》。这幅画从左往右分别是展现伊甸园、人间和地狱,体现的是山雨欲来之际,人类无节制的疯狂和欲望。莱昂纳多形容,此刻的地球是“洪水泛滥之前”。


超现实主义画家罗尼米斯的名画《人间乐园》


影片跟随莱昂纳多去往世界各地考察。人类活动确实改变了陆地、海洋和大气的状态,地球生物的命运会被人类这一物种重新定义和改变,进入“人类世”这个充满不确定的、危机四伏的新地质时期。


摄影机拍下的画面,仿佛是正在死亡的“自然”过程。莱昂纳多从飞机上俯瞰被毁坏的雨林。他感慨,这不是电影《魔戒》中魔君的居住地魔多吗?可是眼前满目疮痍的土地,确实是摄影机所捕捉到的真实画面,而不是一部魔幻电影的虚构画面。


《洪水泛滥之前》截图



人造风景


随着拍摄技术的提高,纪录片能抵达的风景更加多元,也带给人类一些遥远的警讯。同样旨在梳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是由曾任美国副总统的阿尔·戈尔参与制作拍摄的。


《不可忽视的真相》利用资料和数据,解释了地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呈现出全球气候变暖下地景地貌的改变。与此同时,影片也揭露了经济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隐性的生态暴力。


戈尔在影片中强烈谴责美国面对气候危机的不作为:美国只拥有世界上5%的人口,却排放出世界上近25%的温室气体;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孟加拉国的200万人因海平面上升失去家园,成为气候难民。


《不可忽视的真相》截图


透过纪录片的呈现,一场看似是蝴蝶效应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其背后有更大的指向意义:地缘政治与环境的关系。资本主义将土地变成商品,国族主义将土地变成领土和国界,可是地球却无疆域之分。人类文明系统面临环境问题的挑战,文化霸权和殖民主义却依然延续。


一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拍摄的纪录片《人造风景》,则勾勒出第三世界国家的世界工厂中人和环境的关系。


《人造风景》剧照


影片最为人惊叹的是片首的8分钟,在中国的大型工厂,镜头横移,数不清的工人和流水线缓缓展现,工厂里重复的机械声隆隆回荡。


这也是《人造风景》的特殊之处,它凝视了环境生态改变的背后,人的面孔:为何人被安排在这样的流水线上?为何手指在一遍遍重复同样的动作?为何世界工厂是整齐划一的颜色?这是地球环境改变的原因,也是结果。


另一部聚焦生态环境正义的纪录片,是由导演鲁西·沃克执导的《垃圾场》。影片拍摄了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郊区,人们每天都要倾倒7000吨废弃物;这里的居民在其中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赚取生活费用。艺术家在这片“废墟”中作画,一边创作一边了解在全球环境产业链的末端,这些拾废品者的生存故事。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垃圾,成为了穷人赖以生存的“宝物”。


《垃圾场》剧照


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纪录片的目的乃在于彰显事实和表达观点,但其深层意义是想展现纪录片制作者的意图,去鼓励观众注意或改变影片中所描述的现状。


回到《迁徙的鸟》,纪录片里有一片茂密宁静的庄稼地,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在它羽翼还未丰满时,忽然撞见巨大的收割机轰隆隆开过来。这如同电影创造之初,卢米埃尔兄弟拍下人类文明的火车遥远地从远方驶来。生物的生存和文明的发展,冥冥之中有了许多影像的重叠和回应。


《迁徙的鸟》剧照


所有珍贵的画面,都闪现一种相同的灵光,像是一个警世的提醒,更是写给所有人类的备忘录:在轰隆隆的灾难面前,地球上的万物,不应做一只束翼无策的小鸟。




作者 | 若宇

特约编辑 | 姜雯 jw@nfcmag.com

南风窗旗下国际新媒体

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帝企鹅日记的观后感100字)3


南极洲最寒冷的冬季,气温可达零下五十多度,帝企鹅却能以集群化的方法熬过寒冬。美国和法国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为我们详细展现了帝企鹅的生活。帝企鹅是一种有冬眠特性的极地生物,每到冬眠时节,为了避免为其他食肉类所猎食,它们要逃离海岸数十公里,到极度低温和大风的险地去过冬。在零下五六十度的低温下,在不吃不喝体能极度消耗的条件下,要熬过几个月的长冬,如果它们不是选择群居群聚而是单只独处,几乎没有任何个体能够存活。然而,它们却采用抱团取暖的聚居方式,并且创造性地发明了外围受寒最重的个体依次移动,轮流替换的方式,不仅度过了严寒,而且将怀中的卵完成了孵化。可以说,帝企鹅所以能在极地的险境中生存,其所发明的群化群聚越冬的方式,起了决定性作用。

个体作为物种的个要素,不能离开种群的群体性而独存,即其个性只有存在于种群的共性中,才具有物种延续上的意义。根据生物学的一般规律,生物正常生存和繁衍,需要一定的种群数量为保证。但直到目前,生物学家对于物种安全所需要的种群数目,并无统一的标准。有动物学家认为,种群数目少于200时为濒危物种,此种标准一提出就遭到多数人的质疑;因为,即使大型哺乳动物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这样的标准也太低了。应该说,东北虎和华南虎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类的滥捕滥杀,其种群数急剧减少的事实说明,其数百年前即已属于濒危物种,而其目前的数量和处境,则已属于行将绝灭的险境。对于鱼类而言,即使已有数万条的种群数目,也依然不能摆脱濒危的处境,对于植物类而言,则更是如此。但无论何种标准,种群安全需要一定的种群数量作为保证,则是人们的共识。

无论何种生物,濒危的种类都是种群数目稀少,而基因多样性丧失,即处于近亲繁殖状态的物种。而繁盛的物种,则是种群数目较大,基因多样性较高的种类。我们知道,任何生物之所以具有无限生殖的趋向性,其实质都是为了种的存在的安全性。而种的安全即其存在的稳定性,既取决于个体,又取决于种群;这是因为,前者是要素,后者是系统,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而且二者互为存境的缘故。由此不难理解,摄食本能的本质既是维护自体的生存,是对个性的肯定,又是为生殖本能,即对种的群化或者说为种的数量的增加奠基。摄食本能和生殖本能都是为种的存在服务,是由其生物性所具有的天性决定的最核心的本能。摄食本能具有将环境物质同化为自体的无限可能性,而其最终的趋向则不是指向自性,而是指向种性,指向由摄食本能将环境物质同化为自体以后,其产生新个体的无限的可能性。

为了生存,任何生物都具有惊人的贪婪性,而此种贪婪性既表现为摄食亦表现为生殖。相对而言,高等生物因其生存和生育的高效率,每次生殖的个体数量相对较低,如人类、黑猩猩、猴类、大象以及牛马等等。狗、羊、狮虎略高;兔鼠则更多,而且每胎之间的间隔也较短。鸟类由于飞翔需要减重的要求,虽然每次只产一卵,但却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持续高密度的甚至是天天产卵。鱼和虾蟹等更低极的种类,由于其生存生育效率较低,其产子率动辄上万甚至数万。这种情形在植物界也可见到,乔木类产籽率较低,成活率较高,较低等的草木类产籽率较高。狗尾草、蒲公英等等一株多蘖多花,产数百甚至上千籽实都是常见的。真菌类如蘑菇等,以孢子的方式向空中散播,其数目远过于虾蟹。

不难理解个体与群体即个性与共性存在的统一性、相融性平衡性,是物种生存即生物性实现的充分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