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敦煌博物馆观后感(参观敦煌博物馆的观后感)

2022-08-15 05:51 作者:光明网 围观:

看新疆博物馆让文物重焕“青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敦煌博物馆观后感(参观敦煌博物馆的观后感)1

118件(套)珍贵文物得到修复

看新疆博物馆让文物重焕“青春”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在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的小楼里,纺织组办公室偌大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刚刚修复好的四件长衣,有丝制的,毛制的,还有麻制的。长衣上美丽的花纹,精致的工艺,令人印象深刻。

楼上的金属组办公室里,六件制作精良的锁子甲,穿在模特身上,让人想起了武侠小说里身穿软甲的黑衣人。

民俗组的办公室里,工作台上一具具色彩鲜艳的泥塑人俑、动物俑,在工作人员的手里,再现出它们曾经的辉煌。

…………

3月23日,经过文物修复师们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新疆博物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得到来自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专家评审组专家们的同意,顺利结项。118件(套)珍贵文物,达到可以展陈的效果。

暗花绮袍己经修复完成。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残”不忍看的珍贵文物

见到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纺织组组长马叶桢和她的伙伴时,她们正坐在工作台边,一针一线地修复着一件暗花绮袍。马叶桢还记得三年前她看到这件暗花绮袍的样子。“当时我们到和田地区于田县博物馆时,看到它被叠成一个大包,放在一个袋子里。打开这个袋子时,看不出它是什么东西,只看到标签上写着是件长衣。”马叶桢说。

当她们缓缓打开这件长衣时,发现它竟然是如此美丽:长及地面的衣料上,布满了暗色的花纹,两个小臂处,是红色凤纹的漂亮布料所缝。

金属组组长石亮办公桌上放着一件鎏金铜佛,铜佛安详地端坐着。可有谁想到,这件来自塔城地区博物馆的文物,最初头身异位。

民俗组关懿看到的泥塑更令她心疼。这20件新疆博物馆里的泥塑文物因为经常拿到各地巡回展出,残破了、褪色了,有的甚至断胳膊断腿了。

牛功青正在修复锁子甲。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万洁说:“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里的文物,有些是民间征集来的,有些是公安机关破获案件后送交来的,还有些是因为前期保护条件有限,出现问题的,都到了必须要加快保护修复的地步。启动这五个项目就是为了抓紧时间抢救它们,让它们尽快地鲜亮起来,重新与大家见面。当然,我们保护修复的原则很明确,必须是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

马叶桢说:“一些珍贵的文物从我们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觉得它破损得太厉害了,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最终还是无法把它们修复好。甚至不知道它们当初是个什么?是件上衣还是条裤子?但因为它们原来的花纹特别美丽,拿到今天也是十分时尚的,所以我们用尽所有办法,将它们清洗干净,等待以后再有新发现时,再做更好地修复。”

怀着对文物的热爱与珍惜,这些修复工作者克服一切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让破损的文物重新焕发“青春”。

精心耐心的修复过程

看到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金属组工作人员牛功青时,她正伏身在工作台上,一点点地在锁子甲上做着修复。这六件锁子甲来自塔城地区博物馆,是十分罕见的珍贵文物。牛功青正在修复的这件锁子甲是这六件锁子甲里带头盔,有领子的锁子甲。

只见她小心地在这件锁子甲的领口处处理着锈斑,手上的功夫轻柔又坚定。她说:“这件锁子甲就这个领口处难处理,身体部分我们能一次性用化学方法处理锈斑,但因为领口处有纺织物,用化学方法处理就会伤到纺织物,所以只能用手工方法对铁锈斑进行处理,工作进度就很慢。”

评审组专家正在查看修复好的文物。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摄

马叶桢手里的那件暗花绮纹长衣,之前因为太过于受损,一些部位外面的丝织物已经破成了大片大片的洞,原来的丝织物早已不见了踪影。怎么办?马叶桢与同伴们商量的结果是在外料的下面,给它铺一层底料,而底料的颜色绝不能与外料的色彩相差太大。为此,她们一次次地试验,最终找到最佳的色彩,为大家展现出一件制作精良又华贵的暗花绮纹长衣。

关懿手里正在修复的是一件唐代的泥塑人俑,只见她用手里的工具仔细地扫着泥塑表面的灰尘,小心地观察着泥塑的破损情况。突然,她指着这个人俑右手小臂处说:“快看,这里有个指纹。看它的情况绝不是后来印上去的,而应该是当初制作这个泥塑时就有的。应该是塑这个人俑的那个师傅的手纹。这可也是个文物啊。”说完,她自己也笑了。

就是靠这样一点一滴的努力,三年时间,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把118件(套)珍贵文物一个个地修复成功。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彩绘戴面具舞蹈泥俑的颜料层进行加固。新华社发

亟待提升的保护意识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干部黄建利再一次来到新疆博物馆,也再一次看到了自己曾经修复过的文物。这次于田县博物馆有14件纺织品文物得以进行保护修复,她也随着这批文物在2017年10月来到新疆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保护中心,从头学起,参与了2年多时间的文物修复工作。

说起这段经历,黄建利说:“过去我没有接触过文物修复工作,刚来时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需要学习的太多。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要求严,意义重大,对我们这些在一线的文物工作者来说,对待文物要轻拿轻放,更要提升保护意识。这是我在这里工作最大的收获。”

此次新疆博物馆所承担的五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中保护修复的这118件(套)文物,涉及新疆青铜、泥塑和纺织品类文物的本体保护及研究工作,文物种类丰富,年代从青铜时代、两汉时期、唐代、宋元时期到晚清民国,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更是西域与中原不断交流、融合、发展的重要实物标本,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新疆文博院副院长于志勇说:“新疆博物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立项后,我们就明确一点:以新疆博物馆为主,集中新疆所有修复人员的力量,统一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这五个项目中有四个项目涉及新疆地州市县博物馆,我们就要求他们派学员到新疆博物馆来,全程参与保护修复的各个环节。通过以干代训的方式,积极为地州市县培养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增强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力量。现在看,这个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广。”

评审组专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感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在发展,过去曾经认为最好的保护修复方法现在可能已经落后了,但我们看到这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很规范。从这一点能反映出新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发展、提升得很快。”

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修复宝花凤纹锦袖暗花绮袍。新华社发

于志勇表示,五个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顺利完成,不仅使这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文物相关制作工艺、病害机理、保护方法与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深入细致的进展,极大地提升了新疆博物馆可上展线的藏品数量,为文物保护修复利用闯出一条新路。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4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敦煌博物馆观后感(参观敦煌博物馆的观后感)2



通过读《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时,看到书的简介上面写着由樊锦诗口述,再由顾春芳整理撰写。口述史是现今最受重视的写作方式,真实展现了樊锦诗这一生的经历(包括:个人命运、个人经历、还涉及到敦煌的历史、艺术、学术、以及敦煌保护管理等各方面),樊锦诗与顾春芳合作的这本书,樊锦诗说,“顾春芳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二人一见如故,结下忘年之交,成就了樊锦诗这部唯一的自传体著作,这本书对于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是非常难得的历史和艺术研究资料,这就要感谢本书的二位作者。

  读这本书也让我深度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书中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全面展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并且详细讲述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向大家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敦煌莫高窟还被称为千佛洞。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洞窟内的壁画是珍贵的历史遗存,是用画笔记录的历史,满壁风动,天衣飞扬。敦煌壁画是集大成、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它厚博的历史艺术是无可比拟的。壁画有墙上博物馆的美誉。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这些伟大的杰出的贡献者,他们一生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他们的名字也会载入史册,而樊锦诗便是其中的一位。被称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从事文物保护近六十年,这近乎一个人的一生,而敦煌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她止步,大半辈子的光阴,荒野大漠里的735座洞窟,文明需要守候,文化需要传承,而樊锦诗做到了。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口述自己一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和艰难困苦的生活及工作,她原本是一个吴侬软语的南国闺秀,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可以选择的人生路有很多条,可她却选择了最艰难最困苦的一条路走,在大漠戈壁深处,守护国宝。她从青春少女到如今的满头华发,她无愧于敦煌,却有愧于家庭、有愧于自己的孩子,确实“感动中国”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这种奉献精神无比伟大,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守护着艺术瑰宝五十多年,如果没有这样的守护者,也就没有今天完整、完美、完好的莫高窟。  

  在大西北的沙漠地带,石窟并不只有莫高窟一处,为何莫高窟的关注度更大呢?仔细想想,是不是由于藏经洞的存在,在那个纷争的年代,藏经洞里众多的宝物被外国人采用欺骗的手法窃取,遗存在国内的经卷都是被外国人所淘汰下来的。众多珍贵经卷遭此劫难随之分散至世界各地,这些经卷是当时社会遗留下来的宝物,是记录当时社会的见证,从中可以了解佛教、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壁画和雕塑也越来越多的遭受破坏,如何保护成为研究者的课题。也幸而有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世界各地收藏的经卷,可以上传在敦煌研究院的专业网站上拱各国学者参考学习和文化交流。正由于有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再结合画师的临摹艺术,这些艺术得以多种形式方式留存于世。对数字化技术,作为参观者还是有些抵触的,想第一时间就亲眼观察到实物,然而认真想想也正由于如此的管理手法,让莫高窟可以迎来更多的参观者,不尽也就欣然接受。

  说起敦煌艺术,有些还是存有模糊的认识,阅读此书,可以让我有了清晰的认识。比如莫高窟分为南区和北区,北区因是朝拜者居住生活之地,并未向参观者开放,仅仅只有五窟有壁画的,而其中之一却发生过壁画盗窃事件,这也让众人遗憾不已,幸而四幅被窃取的壁画被及时追回。再有,壁画有佛教众神像、释迦牟尼故事画(佛的本声故事和因缘故事)、中国传统神仙画、经变画(佛经)、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和装饰画等七类,通过作者简单的语言,知晓了这些壁画的类别。南区则大多都有精彩的壁画和雕塑,因为保护的需要对游客有序开放,只能开放部分的洞窟作为参观。  

  樊锦诗是我国文物永续利用、有效保护的科学探索者和实践者,她长期扎根大漠戈壁,几十年潜心研究石窟的考古工作,陆续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工作,分出北朝、隋朝、唐代前期和中期的洞窟。并且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除了一条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说实话作为一个女人,要干事业,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很不容易。与家人团聚,这是维系一个家庭的基础。可是樊锦诗在彭老师的理解下,选择了事业,选择了一个人在戈壁滩坚守艺术的瑰宝,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她说,其实我也想过离开,然而,她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还是选择留下来。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为我们留下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的传奇故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的动人故事。

敦,大也,煌,盛也。历史的文明在这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很多人精心的守护。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莫高精神,这是最为准确的一个描述,因为那里人迹罕至,那里气候变幻莫测。那里留下最多印记的或许只有飞鸟了。樊锦诗将一生奉献给这片土地,将一生奉献给敦煌,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樊锦诗说“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是啊,一个大家闺秀,北大高材生,她所有的光阴都在这里。樊锦诗的一生不只是敦煌的一部分,也是见证了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家中父亲的影响让她对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选择了没多少人愿意去的考古专业,在那样的一个动荡的年代她选择了敦煌,有离开那里的机会阴错阳差的错过了,从此一生交付于此。

  在这本自传中,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对于敦煌的见证,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樊锦诗的自述中我们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了这座人类的魁宝,了解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载的人文史和它的意义所在。

  我们跟着她的脚步走进敦煌,跟着她的脚步去认识敦煌,了解敦煌,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是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最为重要的的体现敦煌很美,它的美是具有不同意义的,在摄影师孙志军老师的镜头下我们可以感受的到,而若能真正的走到那里去看一看或许更会有所感受。

  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得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

敦煌对我们而言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而走到那里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樊锦诗做到了,用她的一生,奉献着她的一切。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真正的了解樊锦诗,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的古往今来。发现樊锦诗是个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自我约束的人,也许这就是她在她父亲那里学会了谦虚和果敢,继承了父亲的温柔敦厚的文人气质,以及在决定任何事情之后,永不更改的决心,在母亲那里学会了安静慈悲以及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她的老师苏秉琦和苏白力等先生那里,她懂得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在社会和整个的人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摒除任何娇弱之心,她也在敦煌的前辈那里学会了意志的坚定,懂得了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坚持和隐忍,懂得了依赖自己的真心,懂得了要有大的作为,必定要经历大的磨难,以艰苦求卓越,在任何的艰苦和痛苦镇定如常,如如不动。我也要向樊锦诗和老一辈莫高人学习,学习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种精神是敦煌研究院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也将薪火相传。

敦煌博物馆观后感(参观敦煌博物馆的观后感)3



对于博物馆的喜好很大的原因是,看到那些历史文物,一件件带有它自己故事的文物时,自己的内心会得到很好的平复。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安排时间去博物馆看看,即使每次看过的东西都不会记得,但是那种在博物馆转悠的感觉会被记住,带给自己的那份激动、安静会被记住和保留下来。

想要去莫高窟的最大动力就是之前成都博物馆有一场关于莫高窟的展览,整个展览用到了第一层临时展厅的二分之一,但是整体看下来的感觉不是很好,整场展览很好的做了还原和展现,关于洞窟、关于留下来的壁画,还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这些壁画、洞窟、画面的历史,可是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自己对于神秘莫高窟的好奇。



2019年8月底来到了莫高窟,一路上好激动,哈哈哈,有种去见到自己偶像的感觉,每次去博物馆都很激动,没有任何由来的激动。也许是潜意识里面会对那些沉睡了千万年的古迹的敬仰、敬畏之情让我每次来到博物馆都很激动和小心翼翼。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敦,大也

煌,盛也

下车来到了莫高窟,取了票开始去排队,外面的建筑就是非常寻常的建筑,跟随着人来依次去展厅观看影视作品,3D环绕、洞窟场景再现,历史简述,非常系统、完美、震撼的开启了莫高窟之旅。当然都来到了这里,影视作品肯定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和激动之情,结束了影视观看立马坐车去往莫高窟,对,真正的莫高窟,一直向往的莫高窟。

车子往外开,最开始还有树木绿草,随着车子的开动,绿色的树木开始减少,稀少的植被,不见边际的黄沙。实际上车子开了30分钟,在我当时只感觉到开了10分就到了。



一直以来对于莫高窟的印象就是美丽的壁画,历经千年任然保留完好的壁画,下车引入眼帘则是满眼的窟窿,黄沙中可见的一排排小小的窟窿,不知道这是什么,为甚会这样的不美观,对于一心只想看到壁画的我还是有点点小小的失望。进去看到那红色高耸的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一尊弥勒大佛。

对于远看的一排排的黑漆漆的窟窿,走进去发现原来是一个个的洞窟,里面都存放着宝贵的文物,那些神奇的壁画的所在。

导游开始依次带领我们参观,实话说,洞窟里面是没有影视作品里面看的那么的详细和清晰,因为很多顶上和很小的壁画,肉眼的确不是很好看到,但是一如洞窟里,被四周彩色、姿态各异、文化各异的画所震撼,这份震撼是独一无二的,是只有身处在洞窟里面才可以感受到的。四周的壁画,屋顶上面四角的壁画,那份宏伟磅礴相信是我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震撼的一幕。

被外国人洗劫,华尔纳将壁画切割下来,对这些古代人的艺术结晶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臭名昭著的王道士卖掉了窟中的珍贵的文卷;

自然灾害对于洞窟的掩埋,差点让这些瑰宝永埋于黄土下。

同时洞窟的很多文化也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作品的最初来源,比如:九色鹿、飞天。



每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壁画都是侥幸,我们能够看到都是万幸,因为这份瑰宝历经沧伤,历经波折,差点毁灭,多亏各位爱好文物、爱好历史的人士花钱修缮莫高窟,我们今天才得以窥见这瑰宝,揭开瑰宝的面纱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历史,了解古代中国,了解各个朝代的文化。

再次想起那次经历,虽然只有一个上午,但是一想到磅礴的艺术瑰宝,还是激动不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