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黄河上的革命故事有哪些

2022-11-09 18:50 作者:齐鲁壹点 围观:

聚焦治黄故事、红色资源、传承创新 齐河深挖“黄河故事”三篇章,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壹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黄河上的革命故事有哪些1

记者 杨璐

10月31日,由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黄河河务局、大众报业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话黄河•走在前”大型系列对话专访第三期开播,主题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如何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节目中,德州市齐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光春介绍说,德州地处黄河故道,黄河古称“德水”,德州之“德”既来源于此。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享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近年来,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深入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资源,积极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示范区,叫响了“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作为德州唯一的沿黄县,齐河因河而名、依河而兴,千百年来,黄河从齐河流经、黑陶在齐河出土、晏婴受封于齐河,“一河一陶一贤人”是齐河历史文化的写照。近代以来,厚重红色文化、先模道德文化,浓缩了“大义齐河”的历史文脉。“我们深度挖掘、整理,讲好齐河的三篇黄河故事。” 陈光春说。

讲好齐河黄河故事•治黄篇

黄河流经齐河63.4公里,占山东段的1/10。迂回曲折,河窄弯多,有“开了豆腐窝,华北剩不多”之说。齐河人民在保障黄河安澜、自强不息发展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治黄故事。

陈光春说,特别是1971年,国家为黄河防洪防凌,决定修建黄河北展区。齐河人民响应号召,实施了县城迁建;数万人告别故土,搬迁到黄河大堤房台之上。当时全县人民人挑肩扛,修建了37.7公里的北展堤、106平方公里的北展区,以奉献牺牲守护了黄河岁岁安澜。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齐河县黄河北展区全面解禁,允许开发建设。齐河人民抢抓机遇,艰苦创业,建设了黄河国际生态城,用十余年的发展让黄河北岸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段坎坷波澜、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印刻着一辈辈齐河人治黄的奋斗剪影。

齐河以此为切入点,挖掘传承黄河号子、柳编等治黄技艺,拍摄人文纪录片《大河》和舞台剧《红心一号》,精心打造治黄文化地标——红心广场,描绘好黄河奉献、奋斗、创业“三部曲”,用以彰显治黄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红心一号》舞台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奋斗,今天我们秉承治黄精神,厚积薄发、蓄力前行,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陈光春动情地说。

据介绍,齐河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位居第7位,同步获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生态文明、现代流通等5个十强县。

讲好齐河黄河故事•红色篇

齐河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之城,1924年就建立了鲁北第一个党支部,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时传祥、“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等先模人物,“大义齐河”精神声名远播。

齐河整合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启用了山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阵地,每个点提炼一个主题,形成一套体系,串点成线、集沙成塔,打造了具有齐河特色的“红色教育矩阵”。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

讲好齐河黄河故事•流域篇

为促进黄河文化在新时代保护、传承、弘扬与创新,齐河投资120亿元建设了黄河文化博物馆群,复原武则天明堂、北魏永宁寺塔等历代沿黄经典建筑,储备各类藏品3万余件,打造二十个不同文化类型的主题博物馆,从时间轴、地域轴两个维度,再现黄河数千年、上下游的历史人文风采,入选了中宣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

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齐河)

“明年建成后,天下黄河,齐聚齐河,游客沿着黄河的历史脚步,从古典建筑中瞻仰唐风宋韵,从文物展示中触摸悠久历史,深刻感受黄河文化的气势恢宏、博大精深。” 陈光春说。

陈光春表示,下一步,齐河将在培养文艺人才上再发力。在省文旅厅的大力支持下,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齐河将积极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培育人才,输送更多“文化文艺新鲁军”。在挖掘非遗传承创作上再突破。深入挖掘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以晏婴为代表的齐文化,以康熙、乾隆南巡诗词、《老残游记》为代表的清文化,以黄河号子、绣球灯舞为代表的黄河民俗文化,做好齐河黄河治河技艺等申遗工作,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文化载体建设上再提升。用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等阵地,发挥好黄河文化博物馆群、晏婴祠、大清河水系景观等重点文化项目作用,实施文化“两创”工程,打造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典范区。

晏婴祠

黄河上的革命故事有哪些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太原1月20日电 题:“黄河故事”在山西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刘小红

山西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民俗民间文化资源异彩纷呈、旅游资源富集、特色浓郁,是中华文化展示、弘扬的重要承载地。对此,如何通过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就成为山西近年来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河流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县,共965公里。目前,山西黄河流域共有A级景区193家,黄河沿线4市具有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地约有140多处。

基于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及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得天独厚的条件,山西按照黄河流域的文化特征和地理分布,欲打造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廊道、汾河—涑水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廊道、沁河流域农耕—手工业文化保护传承廊道三条黄河文化旅游带,将古渡古镇商贸文化、黄河水利文化、独具东方特色的沁河古堡群等串联起来。

围绕上述三条文化旅游带,山西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实践。

记者20日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以黄河流域为主干,山西相继出台《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规划,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提供有力的法规保障;并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模式路径,首创并大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推动山西全省黄河流域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近年来,山西围绕黄河文化题材的精品文艺创作和活动不断,如舞蹈史诗《黄河》、交响组曲《黄河壁画》等,同时通过举办“山西旅游发展大会”“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塑造黄河文化的“根”和“魂”。

一直以来,山西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挥旅游载体作用,要把深植于黄河文化的晋商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充分融入山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黄河旅游板块的锻造过程中。

在推动黄河流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方面,山西自2016年以来,先后有2市18县(绝大部分地处黄河流域)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且在2019年山西获批成为全国第8个省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在锻造黄河旅游板块方面,山西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这条公路贯穿该省忻州、吕梁、临汾、运城四个市,串联老牛湾、西口古渡、壶口瀑布等60多个景区景点,同步设计了步道、观景点和慢行道,每条主线、支线上都有驿站和接待中心,方便游客观光旅游、住宿停车,实现“城景通,景景通”,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

然而,在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及旅游高质量发展期间,山西也遭遇挑战,如黄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适应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匮乏、文旅融合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沿黄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一直制约着黄河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在机遇与挑战共存之际,山西当前正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山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黄河文化旅游带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六区”共建,互促互进,推动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文化创新与旅游创新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完)

黄河上的革命故事有哪些3

肖怀远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黄河南岸,有个名叫红光村的小村庄,红光村以前叫赞卜乎村,这是一座由红军战士修建的村庄。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一部遵照党中央命令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执行作战任务,史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西路军与数倍于己的马家军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缺乏弹药、粮食补给,西路军作战失利。

1939年,军阀马步芳将400多名被俘的红军战士组成“工兵营”,押解到循化赞卜乎村,强迫他们沿黄河南岸从事伐木、垦荒、修路、建房等苦役。

被俘的红军战士帮助撒拉族群众改进耕作技艺,制作劳动工具,建设基础设施,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并以通婚等形式逐渐融入到撒拉族当中,深刻而又长远地影响了撒拉族人民的生活和命运。

西路军战士身处逆境,在敌人的刺刀和枪口下,遭到了严密的监视,但他们坚信,革命一定能胜利,斗争一定能成功。据红光村的老人回忆,那时候西路军战士经常给老百姓演节目,每次节目开始和结束时,舞台上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造型:一位战士手持镰刀从舞台一侧跑出来高喊:“我手持一把镰刀。”接着,另一位战士拿着一把锤子从舞台另一侧跑出来高喊:“我手拿一把锤头。”然后他们两臂相交,组成了镰刀和锤子交叉的图案。大家看到这些战士用生产工具还能演节目,生动而有趣,不禁开心大笑。这个舞蹈造型和清真寺屋脊上的“镰刀”“锤头”的砖雕遥相呼应,以此传递革命信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才明白,镰刀和锤子象征着工人和农民,组合在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党徽的图案。1980年,赞卜乎村的老百姓维修清真寺时,发现了有这些符号,悉心加以保护。

修建赞卜乎清真寺需要烧制砖瓦和砖雕。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利用敌人疏于监视的时机,把中国工农红军的符号“五角星”“镰刀”“锤头”和工农的“工”字等图案刻在花砖上,烧制后巧妙地安放在清真寺的礼拜大殿屋脊上,至今仍保存完好。这些神圣的符号,凝聚了红军战士的心血和智慧,表达了红军战士心中革命必胜的信念。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赞卜乎清真寺等组成的“循化西路红军革命旧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这些挂着红星的建筑,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镌刻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身处逆境的西路军战士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受尽凌辱,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垦荒地1700多亩,修建水渠7000多米,建设民宅60多处、围墙5000多米、学校1所、清真寺1座,为赞卜乎等地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红光村的西路红军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几十种红军战士制作或改良的农具。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红军战士修建了两化地区(循化、化隆)最大的油坊,修建了三盘大型水磨。红军战士把先进的农具、水利设施、耕作技艺带给了撒拉族群众,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面对这样一群为当地带来幸福的外乡人,撒拉族群众冒着危险,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保护红军战士的行动中。战士们则与当地群众相濡以沫,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有一位红军战士叫刘一民,大家称他“刘连副”,还有一位老红军叫刘仕斯,他们两位与撒拉族姑娘相爱成亲,在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他们的带动下,红军战士陆续与当地群众结婚成家。我们在红光村的纪念馆里,看到了流落到循化地区的部分西路军老战士的照片和简要信息:苏贵莲,女,1922年生,四川巴中县人;黄家娌,女,1916年生,四川苍溪县人;李仁贵,男,1908年生,四川巴中县人;赵玉成,男,1918年生,四川广元县人;蔡元祯,女,1920年生,四川巴中县人;李秀英,曾用名韩阿乙霞,女,1910年生,四川巴中县人;王泰春,女,曾用名张乙米娜,1911年生,四川巴中县人……

岁月流逝,这些老战士相继作古。望着照片上这一张张饱经风霜的面容,笔者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想当年,他们正值青春年华,大部分来自天府之国,都是共产党教育出来的革命战士,他们被俘来到撒拉族之乡后,同这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撒拉族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2021年7月,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白春礼主任委员带领调研组来到这里,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马乙四夫给调研组一行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80多年过去,赞卜乎村面貌早已今非昔比。1987年,根据撒拉族人民的愿望,赞卜乎村改名为“红光村”,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近年来,红光村的特色经济发展很快,利用公伯峡水库建起了冷水鱼养殖基地,水库里养出的虹鳟鱼,味道鲜美。利用本村丰富的西路红军遗存发展红色旅游,兴办特色农家院,提供水上旅游服务。2021年前几个月,已有12万多人到红光村接受红色教育、观光旅游。红光村的拉面产业发展迅速,不仅是红光村,在循化几乎村村都有外出务工人员在全国各大城市开拉面馆,据不完全统计,红光村外出从事拉面产业的每户年均收入约20多万元,成为撒拉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马乙四夫书记介绍说,外出从事拉面产业的群众挣了票子,创了牌子,换了脑子,下一代的眼界已不再局限于眼前这条狭长的山沟。西路军战士修建的西路军红军小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一代撒拉族人才,撒拉族人民正在以豪迈的步伐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美好的未来。

在红光村调研的时候,笔者一直在想,西路军老战士是一群特殊的红色基因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汉族与撒拉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的精神意志、对信念的执着、对人民的热爱,值得我们永世铭记!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