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

2022-11-09 18:50 作者:洞见 围观:

杨绛《我们仨》:最好的生活状态,释然,淡然,坦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洞见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1

2003年,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下了回忆录《我们仨》,记述了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之间的点点滴滴。

前半生,他们一家三口在动荡的岁月中颠沛流离。

行至暮年,终于苦尽甘来,却在命运捉弄下历经生离死别。

可不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伤,他们始终把日子过得熠熠生辉。

走进他们跌宕起伏的一生,便会明白:活着,就是一场充满未知的修行。

我们无法掌控命运,只能管好自己的心。

以平常心待无常事,才能活出最好的状态。

1

失意时释然

杨绛在书中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患。”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新婚不久,便一同前往英国留学。

钱钟书以公费生的身份入学牛津,杨绛却要自付费用。

她本想就读牛津大学文学院,但学费、导师费太过昂贵,只好选择当旁听生。

每每看到其他同学穿着统一的黑布背心学生装,坐在旁听席上的她,有些许自卑失落。

她常常宽慰自己,比起按照课程要求读不感兴趣的书,不如从容自在地多读好书。

她给自己定下课程表,每天按时到图书馆读书,毕业时竟比钱钟书的收获还要多。

女儿钱瑗出生后,因国内外战事紧张,他们提前回了国。

历史的剧变,社会的动荡,让他们长期居无定所、四处奔波。

为了维持生计,杨绛当过家庭教师、小学代课老师,写过剧本,钱钟书也收过拜门的学生。

他们一家三口借住过亲戚家,挤过破旧狭小的办公室,还曾在钱瑗孤寒阴冷的学校宿舍里过冬。

然而,不管处境多么落魄,他们的生活充斥着欢声笑语。

一有时间,一家人去逛公园、动物园,讨论动物的习性。

偶尔外出下馆子,也会在等待上菜时观察其他桌上的食客。

钱钟书和钱瑗还饶有兴趣地从食客们的对话中,想象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边吃饭边“看戏”。

三人因下乡、出差、出国访问而分开时,也会各自记下所见所闻,并称之为“石子”。

聚在一起时,他们就拿出大把“石子”欣赏把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即使一次又一次陷入低谷,他们也不抱怨,不气馁,活得乐观又从容。

正如丰子恺写下的一段话: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活一辈子,难免会遇到沟沟壑壑。

但决定生活状态好坏的,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自己的心境。

经得起波折,熬得过困境,笑对眼前山重水复,终会遇见柳暗花明。

2

复杂中淡然

作家海明威曾说过:

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大道至简,真正灵魂丰盈的人,往往都活得很简单。

杨绛和钱钟书生性淡泊,将名气、地位、财富都视为身外之物。

他们不在乎荣誉,只关心自身成长。

当年,钱钟书拿到牛津大学学士学位后,只要再待两年就是硕士,待四年就是博士。

可这样一来,为了获得学位,他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读不必要的功课。

比起名牌大学高材生头衔,钱钟书更在意有没有真才实学,便果断放弃了学校课程。

人人都忙着上课、考试时,他和杨绛扎扎实实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读书。

他们不追求物质,只想丰富精神世界。

有段时间,钱钟书和杨绛蜗居在年久失修的储藏室里。

房子的外墙裂出大缝,内部空间狭小,他们用铁书架隔出卧室,睡在两张行军床上。

办公的书桌也非常局促,刚好够容纳稿纸和一本书,杨绛只能将翻译所用的大词典摊放在床上。

冬天供暖不足,房间里需要烧蜂窝煤,他们有一回被煤气熏到,差点危及生命。

上级领导多次提出要改善工作和居住环境,都被他们拒绝了。

理由是这里离文学所的图书资料室很近,方便借阅书籍,还能跟外文所的年轻人交流学习。

就在这样一间陋室中,钱钟书翻译了毛主席的诗词,完成了《管锥编》初稿,杨绛则翻译了《堂·吉诃德》。

他们也不渴望名声,只专注于做学问。

1990年,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拍成了电视剧,他一夜之间变成了名人。

各界人士都慕名而来,要求一睹他的风采。

夫妻俩并不享受众星捧月的风光,而是苦恼无法安心读书。

杨绛在《我们仨》中感慨:“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她常常为钱钟书挡客,夫妻俩在满室书香中静静地工作。

他们这一生低调、朴素、淡泊名利,却活得比谁都满足。

正如杨绛自己所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世间浮躁又喧嚣,但越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越要做一个简单而淡然的人。

欲望越多,烦恼就越多,最终困于俗世中挣扎不得。

懂得删繁就简,保持心境平和,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3

无常间坦然

历经人生坎坷和世事变迁后,“我们仨”终于有了一个真正的家。

1977年,杨绛、钱钟书和钱瑗搬进了宽敞舒适的三河里寓所。

每天,钱钟书和杨绛在起居室各据一书桌,专注地读书工作。

工作之余,他们会去附近或院子里来回散步。

等钱瑗下班后,他们就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遇到的趣事。

然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4年,钱钟书患上膀胱癌、右肾萎缩坏死,身体每况愈下。

次年,钱瑗又被查出了肺癌晚期,手术也无力回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杨绛强忍悲痛,表现得异常坚强。

她白天为丈夫送饭,晚上又去陪伴女儿,在两家医院间来回奔波。

只可惜,她竭尽全力,却依然留不住他们的生命。

1997年,钱瑗撒手人寰;一年后,钱钟书也与世长辞。

本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接连遭遇丧女、丧夫的打击,命运对杨绛是何等的残酷。

她没有被凄苦孤寂击垮,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明媚灿烂。

她笔耕不辍,不辞劳苦地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篇》,写就了《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

她一头扎进书堆,花了13年时间,夜以继日地整理出了钱钟书所有的学术遗稿。

她还注重养生,坚持饮食清淡、锻炼身体、规律生活,以便有精力完成工作。

当外界误以为她很孤独时,她也风趣地回应:

我现在要做的事很多,那么多的事只有我一个人来做,我现在是“绝代家人”,这个“家”是家庭的“家”,不是“绝代佳人”,我没有后代,我不去做就没人能做了。

坦然接纳双亲的离去,洒脱面对命运的无常,她充实而安然地度过了晚年。

想起作家田维在《花田半亩》中所说:

遗憾是常常的,孤独是常常的,生来是品尝苦味,生来便是看尽无常变幻。

人这一生,像一场无法预料的冒险,有太多无能为力的时刻。

用平常心对待无常事,以豁达胸怀包容世间险恶,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等岁月揉碎了苦难,时间带走了伤痛,你会发现自己早已比从前更强大。

4

杨绛先生在书中说: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纵使一路走来坎坷曲折,他们始终简单从容。

失意时不抱怨,再苦的日子也能品出甘甜;

复杂中不浮躁,再多的干扰也能守住初心;

无常间不屈服,再长的寒夜也能等到黎明。

努力把自己活成黑暗中的一束光芒,喧嚣中的一片净土,歧路中的一处风景,所有的美好自会纷沓而至。

点个赞吧 ,在漫漫人生中,看开得失,扛住苦难。

作者:洞见·许朝暮

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2

1997年3月4日,杨绛送走了女儿钱媛。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先生去世了。

从此,"我们仨"走散了,家不成家,只是临时的客栈罢了。

那个留在客栈收拾残局的人怎么办呢?她"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于是有了《我们仨》。

一、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对孩子而言,梦可能是童话,是幻想,是插上翅膀在云端飞翔。

可对老人而言,梦却是珍惜,是不舍,是离别之际的执手相看泪眼。

1.万里长梦缘何起

那一天,杨绛先生做了一个梦——她和先生钱钟书走散了——正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在荒无人烟的旷野。

老人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西方心理学说,梦是人的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梦虽是虚幻的,可是梦中的分别是那么突然,比起现实,梦中的焦虑却更深切,环境更深沉,心境更孤凄。于是,她"惶急中忽然醒了",看到先生"睡得正酣"呢。

虽是恍然一梦,可那痛太深切,虽醒来,亦久久不能释怀。她讲给先生听,钱钟书先生却之说"那是老人的梦",原来"他也常做"。"老人的梦"是人生步入黄昏,对即将到来的夜幕的恐惧吗?或许更多的是害怕再见不到眼前人吧。

因为那一句埋怨"怎么不声不响地撇下我自顾自走了",于是有了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怎舍得"不声不响"?怎么能"自顾自"……

2.舟船驿站话别离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这一场漫长的别离,地点选在了古驿道,那名字"如灞陵道、咸阳道等",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尚是生离,"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已是死别。

在第二部分《我们仨走散了》中,处处都是象征的意象。

在这场漫长的梦中,钟书接到一通毫不客气的电话"开会"去了。他选择了"没人要的水道"。那水是什么河?别人走了什么路呢?如果这一切隐喻着生命的告别,水或许就是忘川吧。别人都走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而他独独选择了乘舟摆渡。传说忘川上有一个摆渡人,只渡有缘者。乘渡船过忘川的人可以不忘前生。不知道杨绛先生是否也知道这个传说呢?然而"作者不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九微宁愿作此理解,许他们三生三世不忘前尘的情缘。

这一路上,钟书乘船,"我"住客栈,日落前必须返回。是不是很像"阴阳两隔"?而那舟行的目的地是人生的"永宅",生者不过是人世间的过客,一切的居所不过是客栈。

阿圆的人生最先走到了重点,于是她的"病好了"。钟书叫她"回家去",不是三里河,也不是西石槽,"回她自己家去"。于是女儿拉着娘的手,说:"娘,你曾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

"这一路上长亭短亭都已改建成客栈了"。长亭连短亭,何处是归程?

3.梦中幻影照现实

一梦已隔山河,再梦恍若隔世。情深自是无语,情炽反见心伤。——温左琴教授的论文《题记》

有人说杨绛先生感情克制,能够用平和的笔触书写女儿和丈夫的先后离世。可我却分明看到痛彻心扉的哀伤,和不愿面对的痛苦。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为引子,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多是回忆的甜蜜日常,唯独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触及那痛彻心扉的别离。可是在此部分的开头,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她用梦给这段痛苦包裹了糖衣,完成了自我保护的隔离。

1994年,钱钟书先生生病住进医院,梦中则是一个恼人的电话将他叫去"开会"。钱钟书先生缠绵病榻,梦中则是卧在船上,多半时间都是昏昏入睡的。后来女儿也病了,于是在梦中他们脑门"热辣辣的"。"钟书手背上有一块青紫",也是长期打吊针的痕迹。后来女儿也病倒了,奔波于两个病人之间的杨绛在梦中化作一个"梦中梦",女儿和先生一天天病重,杨绛先生从一个轻灵的梦,一天天变成了沉重的噩梦。一直到女儿"回家"了,艄公艄婆摆渡着钟书走了……

还记得梦中的船号吗?311,那正是钱钟书先生的病房号。

二、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如果幸福的家庭有个模范的话,钱钟书先生一家应该可以算是了。对于这一点,杨绛先生很自豪,他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1.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

一个家庭幸福的秘诀,被杨绛先生一语道破:"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世俗总以为,男人要当家里的顶梁柱。可是钱钟书先生偏偏是个除了做学问,生活能力极差的人。在妻子生产住院期间,他常常"做坏事",打翻墨水瓶,弄坏门轴,砸坏点灯……杨绛先生总是一句话,"不要紧,我会修",让他放下心来。

如果以为钱钟书先生事事要靠妻子,则又走入另一个误区。杨绛先生怕鬼,走夜路总要钱先生陪着。做菜如果有活虾,需要剪掉须和脚,也只得钱先生出手。杨绛先生生产期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钱先生还学会了炖鸡汤,"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她吃。

多数时候,女儿总是最需要保护的一个。可是当钱钟书先生因为工作要"住到城里"的时候,却嘱咐女儿"好好照管妈妈"。于是懂事的女儿会细心地把煤球里猫屎抠干净,因为妈妈怕触摸猫屎。

三个人,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真心地为"我们"付出。这才是"我们仨"。

2.好的生活需要经营

钱钟书先生曾经评价杨绛先生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要赢得这样的赞誉并不容易。所幸本书是杨绛先生的第一视角,可以管窥她经营家庭生活之道。

众所周知,最初钱钟书先生的父亲并不满意这桩婚姻,后来因为看了二人的通信才接受了这个儿媳妇。但婚后如何经营才是家庭和睦最关键的地方。

首先,从巴黎回国的杨绛经常带着女儿去婆婆家"做媳妇"。也就是"带些孝敬婆婆的东西,过去看望一下,和妯娌、小姑子说说话"。杨绛先生是很爱惜时间的人。在英国的时候,钱钟书先生来客人害她"牺牲三两个小时的阅读,勉力做贤妻"都会让她"心里暗暗叫苦"。想必"做媳妇"于她而言也不是什么轻松差事,可那是她的"本分",她并没有"暗暗叫苦",只是本本分分地做了。

其实,杨绛先生的经营之道与家教是分不开的。当时,钱钟书先生正在清华教书,父亲大人却向让他到蓝田当英文系主任。杨绛认为从道理来讲,在清华尚不满一年,应该教下去。她想为此事争执一下,将这打算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父亲用"沉默"的方式引启了她的深思——"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师,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这或许是二人恩爱多年的秘诀吧。

3.知识分子的坚守

钱钟书和杨绛先生是纯粹的知识分子,有着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坚守。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许多人逃跑了,他们却不。并不是没有去处,也不仅是舍不得父母亲人,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工作中,有人在背后"捅刀子",钱钟书先生总是豁达地说,"不要愁,他也未必能随心"。杨绛曾经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诗《生与死》: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都不屑(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或许这句诗诠释了他们的心境。

三、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甜蜜的回忆中,杨绛先生又重温了"我们仨"温暖。但是回到现实,我们仨"那么轻易地失散了"。面对死神,人是如此渺小无力,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人间也没有永远,那忘川彼岸才是"永宅"。

"以前当作家的寓所,成为旅途的客栈。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在杨绛先生的心里,"我们仨"何尝分开过?这一场离别不过是一场梦。

(作者:九微喵喵;图片均为拍摄杨绛先生所著《我们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

参考文献:

1.杨绛.我们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温左琴.一梦已隔山河,再梦恍若隔世——论杨绛先生《我们仨》的文本结构与解析空间之一[J].名作欣赏,2017年第14期:30-33.

杨绛我们仨经典语录3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封笔之作,也是他老人家对钱钟书先生及女儿的回忆,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真情实感,满满的爱意在她的笔尖流淌。

以前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寻寻觅觅未能如愿,直到2018年在上海的一个图书馆偶遇,如获至宝把它捧回家。

杨绛先生这本书是在92岁高龄时为,为了回忆钱钟书先生和他女儿的一一媛媛的追思录,也是封笔之作。

杨绛先生说过;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道,一路都是离情。--------我们仨。

杨绛先生在书中详细描写了她与钱钟书先生同甘苦共患难,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的日日夜夜。还有就是对女儿的慈母之心与感人肺腑的怀念。

在她的回忆录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一边看一边流泪。

巜我们仨》的写法平实细腻,从书中能感受到一家仨口享受着幸福美满的小日子。正像她在书中写到一一“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杨绛先生92岁高龄的封笔之作-----------我们仨


这样的小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她的女儿于1997年的春天去世了,上演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一幕,那是“朝如青丝暮成雪”写照,也是一个令人悲恸的场面。

1998年末钱钟书先生去世,这接连的变故让这个耋耄老人的心已经支离破碎。但是杨绛先生并没有垮。正像一一巜老人与海》中所写到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别人打败的,你尽可能消灭掉,就是打不败。”杨绛先生没有被打败,她勇敢地站了起来,用手中的笔作武器,用笔去记录已经失去的点点滴滴。用自己的笔记录他们的生活片段。对自己,对挚爱的钱钟书先生,对亲爱的女儿也是一个园满的交代。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自己。

杨绛先生的一一巜我们仨》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聊天。我们仨第一部一一巜我们俩老了》第三部写一一巜我们仨失散了》一看书名就可以揭示结局比较凄美,一个八九十岁的老者在承受着女儿离她而去了天堂,而后是挚爱也与她离别了。这是一个人的悲哀,千斤重担她一个人扛了起来。她的最后一部是一一巜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