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父母不认可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9 18:50 作者:兰妈谈育儿 围观:

“只投资、不懂得欣赏孩子”的批评教育,是父母最大的失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兰妈谈育儿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父母不认可的故事有哪些1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兰妈谈育儿

自从为人父母之后,教育孩子里的批评,几乎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常见教育手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批评,根本认识不到错误的严重性,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就是一天不打、上房揭瓦,如果一天不批评管教,那么第二天就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可能在草地里翻滚、也可能在屋檐边行走…

可见,批评教育对孩子是起到提醒的督促作用!

教育,是父母最大的失败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三口之家,爸爸晓东和母亲翠花是在一家零件厂打工,他们有一个非常活泼聪明的儿子叫志远,正如父母取的名字一样,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厚望、志高持远

为了将小志远从小培养成材,晓东夫妇一直省吃俭用,为儿子报辅导班、钢琴课,甚至在日子本身就过得拮据的情况下,还专门为钢琴弹得不错的志远买了一台钢琴,而志远也是一个特别争气的孩子,钢琴从小就弹得不错,在学校还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这大概就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吧”!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苗子”总是得不到父亲晓东的满意,他总觉得夫妻两个人从小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太多,昂贵的辅导班、和钢琴都满足了,而志远怎么也要达到把“这份钱”花得物有所值,可是金钱和孩子的学习努力又怎能相提并论呢?你越是觉得花了钱,对孩子的要求就会越高。

可是,我们也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花钱的时候心疼,孩子刻苦的时候怎么不心疼呢”,有时候比起物质上的满足和帮扶,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安慰和认可,如果只是一昧地用金钱投入,去要求孩子应该回报、或者学会多少知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孩子越学越疲惫、越学越叛逆、越学效率越差…

志远家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最开始的时候,晓东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声训斥,邻居就能经常听到震耳欲聋的批评责备,很多人觉得:“家教太严了,孩子会受不了”,果不其然,随着志远的年龄逐渐增长,晓东的训斥也慢慢不起效果了,遇到不甘心的事情还会大声反驳顶嘴。

当晓东觉得小志远越来越不受控制时,就生气地把斥责改为棒打教育,有一次,因为逃学、不思进取、打架,晓东把志远用绳子吊起来打,母亲怕小志远被打出事儿,趁着晓东没注意的时候偷偷放走了志远,那天之后他们就没有了志远的消息,等到再次有了志远的消息便是身处监狱。

最后,夫妻两个人去探望志远,可是志远说什么也不见,而志远的母亲也不原谅丈夫晓东,他们两个人也是以离婚收场,而本应该其乐融融、本应该可以志高远大的孩子,也就这样渐渐被吞没、直到失去人生方向感,其实教育里最怕的就是“我花多钱,你就要学会多少知识”,最失败的教育也是“只投资、不懂得欣赏孩子”!

批评孩子一直都不是为了“分胜负”

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里,批评教育几乎是每一位父母都曾经使用过的方法,可是批评教育所带来的教育策略很容易被人忽略,资深教育工作者詹大年认为:“批评的最多目的是为了唤醒更好的教育方式”,浅谈这件事,不难发现其中的意义非凡,我们每批评孩子一次,其实从内心当中都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这件事改变得更好。

可是,我们在批评教育所运用方法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分胜负”,在批评中唤醒的也是孩子的“抬头”而不是“低头”,懂得在批评中激励、懂得在激励中唤醒孩子的自信,就会慢慢地发现,批评教育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纠正错误,传递善良、建立关系…

举个例子:

火车上,爸爸上厕所久久还没有回来,女儿在车厢里跑来跑去哭着闹着要“找爸爸”

敲了敲门,爸爸才慢悠悠地从厕所走出来,而我们也闻到了爸爸身上浓浓的烟味

当时我对爸爸说“你在厕所抽烟了吗”,爸爸迟疑了一会,然后点点头

紧接着我告诉他“你在厕所抽烟是对的”,爸爸听到后明显一愣,大概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

看着爸爸傻呆呆的样子,我认真地对他说:“你看,知道车厢里抽烟是不对的,这一个人躲在厕所里抽烟,是觉得不会影响到别人吧?可是在厕所里抽烟,空气很不好,这样对你的身体也特别不利”

爸爸听到后露出轻松的表情,然后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了,老婆大人,以后都听你的”

那一刻,我明白了,其实批评的方法有很多种,不止是扯着嗓子就开始大吵大闹,用对方能够接受,而又不会影响自己糟糕心情的认可、指出错误、分析错误…你会发现,原本很糟糕的一件事情,经过这系列操作后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同时这件事情带来的也是皆大欢喜中和影响,错误得到了纠正,而我们的关系也得到修补和改善!

如何以“纠正错误”为目的去批评教育?

首先,我们要明白批评不是让孩子认错

遇到某件事情时我们为什么要批评孩子?答案很明显,无非是为了纠正错误、孩子成长得更优秀一些!

可是,批评的方法是有很多种的,需要找到适合孩子、适合自己、更适合家庭的教育方案,就拿爸爸在火车的厕所里抽烟来说,当妈妈得知这件事情发生后,心里面肯定是充满愤怒的,可是当众批评或者责备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反的是,如果我们把“批评”解读为希望形成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事情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妈妈为什么要“批评”爸爸在厕所抽烟?一方面是担心健康问题,另一方面无非是希望多照顾到宝宝。

既然我们的目的是清晰的、需求也是热切的,那么就应该说出“让爸爸容易接受的话”去感染他们,令这件事在“舒服”的话影响下慢慢发展得心甘情愿

所以,当孩子产生错误、或者正在做错某件事情时,先不要急着批评,首先要明白:“我们批评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认错”,而大声吼骂、斥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再去教育孩子,接下来的发展才不至于越来越糟糕。

其次,整理好自己的思路、让目的更清晰

教育孩子其实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复杂,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没说几句话就开始激烈争吵,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彼此之间说话未讲究方式,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初心都是希望孩子接下来的路越来越好,不会一次错误接着好几次去重蹈覆辙,把握好这一点信息才能避免陷入误区。

为了更好地避开“批评是为了让孩子认错”,建议大家在批评孩子之前给自己一些调整情绪的三连问:

1、“我们为什么要批评孩子”

2、“我们希望孩子怎样去做”

3、“这条路上我能做些什么”

很明显,以“纠正错误”为目的去批评教育?这个过程必须要思路、和目的清晰,只有清楚地意识到“批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认错”,而是让他们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承担、自我发展,这份批评也是善良的、健康的、建立关系的…

最后,说出能够让对方“舒服”的话去批评

当我们特别希望孩子去纠正某一项错误时,想要孩子欣然接受错误、纠正错误,家长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尤其是和孩子所说的话直接会影响他们的认错体验,孩子需要在鼓励中成长,也需要“舒服的话”接受建议、采纳建议、乃至运用建议。

其中,说出能够让对方“舒服”的话去批评,为了就是让孩子能够真实地接纳自己,批评不是为了让孩子认输、而是让他们学会去尊重错误,批评也是可以用沟通来化解,这是因为,事实上我们的孩子没有错,但也没有绝对的对错。

假如,我们可以用“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旁观者态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或所存在问题,那么就更容易在问题中获取到孩子的需求帮助,其中“帮助”孩子的态度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帮助孩子分析对错原因的时候,能够让亲子关系在协作发展方面更亲密、更有交流价值!

---------------------

我是兰妈,专注于育儿领域解析作者,以亲身事例、各种家庭教育实例,来记录育儿感触的瞬间,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兰妈谈育儿一起学习共成长!

父母不认可的故事有哪些2

哈佛大学教授玛丽亚·塔塔尔潜心研究格林童话多年,她的《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是一本向成年人介绍格林童话的专著。童话故事的内容并不取决于创作者的一时兴致或突发奇想,而是由永恒有效的思考过程来决定,反映了稳定不变的人类心灵结构,其中“名门幻想”即被看做那些心理现实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写给大人看的书》 [美]玛丽亚·塔塔尔 著, 吕宇珺 译 ,守望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文|玛丽亚·塔塔尔

那句我们熟悉的“很久很久以前”是大部分童话故事的开场,也是童话最典型的特征;随着这句“很久很久以前”,那个驱使主人公离开并前往奇异世界的具体家庭情况也在我们眼前展开。家,这个通常让人感到稳定和安全的地方,成了敌意和邪恶势力居住的场所。童话故事从稳定的状态(核心家庭环境)开始,迅速切换到失衡的状态。其中一名家庭成员打破最初的平静,搅得大家无法忍受家里的生活。主人公离家的原因各有不同:或许是给贫困潦倒的父母带来了金钱上的负担——多个人就多张吃饭的嘴;或许是因为天生愚笨而令人生厌;或许是成了母亲或父亲愤怒情绪的发泄对象;或许是因为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害怕被惩罚。在这些故事中,孩童主人公是父母恶意的受害者,被父亲或母亲忽视、责骂、抛弃。就像每个遭遇“虐待”的孩子,他幻想着逃离。逃离家庭成了他唯一的希望,成了他仅有的安慰。然而最终成功逃离之后,孩童主人公来到的并非每个梦想均能实现的魔法王国,而是满是反派的世界,这些反派的力量远比他刚刚摆脱的家中的反派力量可畏得多。

不过他在家中并没有盟友,而来到奇幻森林和魔法王国之后,虽然有骇人的恶魔敌手,但也有善良的人道帮手。一方面,他的敌手(不管是诡计多端的女巫、阴谋满腹的继母,还是奸诈狡猾的女仆)常常保留着明显的人的特征,而另一方面,他的盟友则往往是不同的物种:或是辛勤劳作、不知疲倦的蜜蜂,或是应有尽有、慷慨给予的大树,又或是耐着性子、热心助人的狐狸。当牧鹅姑娘离开母亲踏上前往未婚夫所在国度的路途之后,陪伴她的是不忠的侍女和忠诚的马儿。侍女篡夺了女主人的位置;忠诚的马儿法拉达则帮助女主人恢复了王室身份。灰姑娘虽然遭受了继母和两位姐姐的羞辱,自然界却给她带来帮助。鸟儿们帮她做家务,亲生母亲的坟墓上长出的大树给她提供参加皇室舞会的华丽服饰。

弗洛伊德在他那篇《名门幻想》的非凡研究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借鉴某类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精神生活,来了解儿童想象世界的运作方式。这些患者随着自身逐渐成熟(或者更准确来说,随着年岁渐长),不但没有告别孩童时期做白日梦的习惯,反而将童年白日梦保留下来并进行加强和夸大。尽管这些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所谓名门幻想并不能随时读取,但弗洛伊德发现,我们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治疗法,使这些幻想的某些片段浮现并将其拼凑起来。

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名门幻想最初成形于儿童开始想要从父母权威中解放出来的时期。由于感到被怠慢或被忽视,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情绪不断增加,这种不满足感驱使孩子开始产生自己肯定不是亲生的这种想法,而是继子女或是养子女,以此来缓解这种不满足感。甚至过了青春期,孩子的脑海可能还会被脱离自己现在的父母、找到社会等级更高的新父母的空想所占据。他幻想自己真实的父母是著名政治家、百万富翁,又或是贵族地主——总之现在的父母最缺什么,想象中的父母就具备什么。弗洛伊德指出,此类白日梦起到了“满足愿望”和“修正现实”的功效。此外,弗洛伊德还指出,虽然幻想中地位高贵的新父母有着现实中地位卑下的旧父母的各种特征——说明孩童的名门幻想反映了他们对孩童时期父母似乎是世界上最为尊贵之人(因而自己也沐浴在他们的光辉之中)那段岁月的怀念——但他还是从这些年轻空想者的头脑中辨认出了一丝报复之心。怀旧和反抗,赞美和贬低,和解与复仇:正是这些因素成对地激发着名门幻想。

以一个家庭为代价来颂扬另一个家庭,同样也是童话故事的一大特征。由孩童般想象编织出来的名门幻想,似乎复制了由大众想象创造出来的家庭童话的重要主题特征。两者皆在平常家庭环境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做着名门白日梦的幻想者想象自己为继子或养子,臆想出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在这里,他的出身不再卑微;在这里,他有着高贵的血统。用编造关于自己出生时特殊情况的神话这个方式,白日梦幻想者或摆脱了自己在社会上不被接受的父亲,或摆脱了自己不称职的母亲,又或者摆脱了自己有其他缺陷的不完美的父母。然而,童话故事的情节设定在一个关键方面与名门幻想有着不同之处:名门幻想者是自己拒绝承认父母,用编造出新父母的方式摆脱父母;可在童话故事中,主人公并没有机会拒绝父母,而是被父母拒绝了。在童话故事中,父亲总是赶走儿子,母亲总是将女儿排除在家庭亲密圈之外。名门幻想的主角不过是客观环境的牺牲者(身份混淆、出现父亲去世或母亲去世等情况),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却是父母明显恶意的受害者。

当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提到某些童话故事的“妄想狂结构”时,他肯定想到了《魔鬼的三根金发》这类故事。此类故事反复将孩童描绘成遭遇恶毒父母或冷漠父母伤害的受害者。在《金山国王》这则故事中,主人公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出卖:父亲没有考虑后果就跟魔鬼达成协议。多年后,儿子以他国君主的身份回到家,结果却因违反商人父亲的着装规范而再次被赶了出来。除了父亲,母亲甚至是阿姨等角色也完全可以让名门幻想这台机器运转起来。《鸟寻得》的同名主人公正是因为母亲的疏忽而沦为无人照管的孩子:他的母亲在大树底下打起了瞌睡,这时一只正在四处掠食的鹰飞过,将孩子从她大腿上方叼走,放到了某棵大树的树梢上。一位守林人收养了这个弃婴,并将其抚养长大。在《三只小鸟》这则故事中,王后诞下的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女儿都被王后的两个妹妹扔进河里,所幸他们被一名渔夫救起才免于被淹死;渔夫和妻子将这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总的来说,有恶就有善来平衡,每出现一位迫害者,往往都会出现另一个角色与之对应:这个温顺又好心肠的人会破坏迫害者狡猾的谋害计划。

名门幻想构成了不少古典童话故事的框架。不过,虽然年轻幻想者的愿望和幻想或许能为那些故事提供基础,但想要进入民间传说这个公众领域,还要经历很大一番调整和修改。孩子对父母的恶毒敌意(以不承认父母和同父母断绝关系的形式出现在童年幻想中)在民间传说中展现的形式是父母对孩子做出的恶行。为了消除因心中可怕想法而引起的强烈愧疚感,挑衅者会使出一种任性的花招、一种狡猾的手段。他把自己塑造成无辜的受难者,并把他的那些可怕想法(这种想法令他感到愧疚)中的受害者塑造成极其恶毒的反派角色。这里起作用的心理机制,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投射”,弗洛伊德在他那个“我恨他”变成“他恨我”的句法转换中就已经清晰明白地做出了阐释。将实际情况进行显而易见的颠倒,往往发生在私人幻想进入公众领域之前。寻衅的幻想者在不知不觉之中扮演受害者的角色,编造出讲述他受苦受难的一则童话故事。毫无疑问,奥托·兰克的看法很有道理:成年人在讲述民间故事的时候,将自己童年时期的各种经历和细节添加到故事主人公身上,因此他们借助于倒退的童年幻想打造出童话故事的基本内容。

(摘选自《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写给大人看的书》)

父母不认可的故事有哪些3

4岁儿子是“坏种”?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发了个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她说自己4岁的儿子为了不被逼着写字,能痛痛快快看电视,趁着她去收衣服的功夫,把她关到阳台上。


一开始,她以为儿子只是跟自己开玩笑,马上就会给自己开门。


谁能想到,任凭她用手砸门、用衣架敲打晾衣架,儿子跟没听见一样,就坐在屋里看电视。


要知道,外边天气非常热,一个人被晒十几分钟都会汗流浃背,这位妈妈被关在阳台整整一个下午,渴了只能对着水龙头喝水。



更让她心寒的是,孩子的奶奶问了三次:“妈妈到哪里去了?”


孩子都回答:“妈妈在房里睡觉。”



讲真,一个孩子对妈妈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过分。


很多网友看了帖子,都说孩子太不懂事了,更有甚者用天生是“坏种”来谴责孩子。


就在大家以为这位妈妈会严厉教育孩子一番时,她后续的做法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她说即使儿子是天生的“坏种”,她也要用自己的爱“感化”儿子。



后来,儿子果然跟她承认了错误,还安慰了她一阵子。


知错能改是好事,她就顺势“谅解”了儿子的行为。


但孩子爸爸认为“子不教父之过”,不能这么简单放过儿子,就让妈妈把自己跟儿子一起关到阳台晒,让儿子体验妈妈当时的感受,长个记性。



事情到这就结束了。


可这对父母截然相反的做法,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大家纷纷赞扬爸爸的做法,对妈妈的做法口诛笔伐:



有一说一,妈妈的做法确实欠妥,但这并不意味着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


惩罚孩子,弊大于利


我想先问两个问题:


孩子跟爸爸一起被关到阳台上暴晒,他就不会再干类似的事吗?


孩子在爸爸的强迫下接受惩罚,他是真的理解了自己过分的行为,还是仅仅出于无法反抗?


网友们的想法不难理解——


4岁就敢把亲妈关在阳台暴晒一下午,长大了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呢。现在不给个教训,以后就得走邪路。


看似颇有道理,实际上是在用成人的标准,评判孩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4岁左右的孩子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在这个阶段,孩子自己的喜好才是他们判断对错的标准。


在孩子眼里,“我开心就是对的、好的;我不开心,就是错的、坏的”,他们不会考虑做事的后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4岁孩子把妈妈关在阳台,只能说明他认知水平和道德发展水平不够成熟,但十分正常,并不能验证什么“天生坏种”“极度自私”之类成人世界的价值判断。



在我看来,爸爸的惩戒手段,其实是在暗示孩子:“你把妈妈关在阳台暴晒,是个坏孩子。坏孩子要接受惩罚,你也去阳台暴晒吧。”


而且这种手段似乎也隐含着:“我跟孩子一起受罚,已经履行了养不教父之过的职责,以后不要再怪我了”的味道。


你看,一片叫好的惩戒手段,其实是坐实了孩子“加害者”的身份,孩子依旧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惩罚,以后要怎么做才是对的。


那从孩子的视角看,惩罚意味着什么呢?


直白地说,爸爸的做法跟打骂孩子一顿,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利用父母的权威让孩子顺从。


即便孩子乖乖认罚,也不是因为真心认错,而是因为自身弱小无助,没有能力跟爸爸抗争而已。


这种恐惧感和挫败感,很可能会让孩子形成“我是坏孩子”“我不能做让自己高兴的事”的认知,这可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


当然,这不是说眼睁睁看着孩子犯错不管。父母要做的,是尽到提醒的义务,同时当好孩子的安全基地。


用自己的意志压迫孩子的意志,短期内效果显著,实则后患无穷。他们总会在某一天,以更激烈的方式“报复”回来。



满足了自己,忽视了孩子


我们再来说说妈妈的做法。


很多网友说她现在这么纵容孩子,以后有她后悔的。


后不后悔暂且不知,但她的做法算不得“纵容”。


首先,她是孩子的“监督者”。


我们回想一下孩子把妈妈关在阳台一下午的原因:不想写字,想痛痛快快看电视。


孩子这么做肯定不对,可也说明之前妈妈对孩子看电视的管控有多严重。


代入孩子的视角,如果我是孩子,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看电视,但妈妈不仅不让我多看一会儿,还给我布置了枯燥的练字作业,我也会找机会看电视看个够。


就像尹建莉老师讲过的一个故事:


妈妈怕三四岁孩子吃太多糖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


孩子呢,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吃糖了,经常是在吃完当天限额后,继续缠磨妈妈想要吃更多。妈妈坚持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桶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妈妈发现糖桶里的糖急速减少。观察之下才发现,原来是孩子爬上柜子偷偷拿糖吃。


算算糖的数量,孩子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


如果孩子的一切都由家长定,还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做事,那孩子是不可能生长出真正的自觉意识,他内心生长最多是叛逆和无力。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把妈妈关在阳台并对奶奶说谎的行为,其实是妈妈严格管控下的反弹。



其次,她是孩子的“操控者”。


我们再来看妈妈事后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她先是:


“我在他面前哭得很伤心,我希望他知道,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妈妈如此伤心。我想让他哭,看到他安慰我,看到他知道自己错了,而不是狠狠地打到他哭。”



而在孩子认错后:


“我跟他说,电视和妈妈要哪个?他说要妈妈。我说,那明天没有电视看,他说好。”


这是纵容孩子吗?


明明是想要唤起孩子的内疚感,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


“妈妈为我付出了一切,她这么难过,都是我害的。”


当这个观念深植孩子的内心时,为了不再体验“伤害”妈妈的痛苦,他也只能压抑自己的渴望,学会讨好和满足妈妈,以此减轻自己的内疚感。


而妈妈看到孩子如此听话,把自己放到了第一位,“心里感觉好了很多”


你看,孩子在整个事情中,只是扮演了一个接受“爱和谅解”的道具。而真实的孩子,他的需求是什么,可能一直都没有被妈妈看见和满足。



如果孩子一直被这样对待,会不会变成“熊孩子”我们不知道,但他肯定是个不敢让自己快乐、无法忠于自己感觉的孩子。


先关注自己,再关注孩子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在日常生活中,到底该怎么做呢?


▶ 觉察到自己的无力


我要先说句公道话,父母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无限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而且是人就会有焦虑、伤心、疲惫、有心无力的时候。


忽视这个情况,一味要求父母包容孩子、满足孩子需求,是不现实,也不公平的。


当父母过得不开心,无力爱孩子时,是正常的;

当父母能量很低,无力陪伴孩子时,是正常的;

当父母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满足孩子物质欲望时,也是正常的。

……


每个人的人生多多少少都可能会因为无力产生遗憾、挫折、丧失,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是,觉察自己的无力,接受它,不要觉得这是错的。


唯有这样,才能给自己、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心理空间。



▶ 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关怀自己


回想一下,当我们一直关注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常常会陷入到自我否定和谴责之中?


怪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恨自己无能自私,责备自己对孩子有了怨气……


然后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


而当父母有了足够的心理空间,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才有机会去关怀自己。


心理学者李雪老师说:


“对孩子啊,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欢,它需要有个前提:父母过得挺开心的。当你过得开心,自然就会有这种爱满溢的感觉。”


关怀也是一样的。


我们先对自己抱有关怀之意、理解之情,才能发自内心地、充满能量地去关怀孩子。


▶ 看见真实的孩子,才能真正涵容他


其实,孩子每一个“坏”行为的背后,都潜藏着想要被父母看见的渴望。


他们渴望被深爱、被抱持、被满足……


且只有当他们被父母充分看见,依恋和抱持得到满足时,所谓“坏”的行为才会真正消失。


因为感受被父母看见,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感受;

因为被父母重视,他也懂得体贴他人;

因为被父母回应,他也愿意倾听他人。

……


这并不容易,但如果你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无力、懂得关怀自己,你就会用更加松弛的态度涵容孩子。


这对你,对孩子,都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最后,我想用黄仕明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送给你: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爱;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尊重;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不改变也是被允许的……


在这有连接的空间里,真正的改变会慢慢地发生。


祝我们都跟孩子有一段流动且充满爱意的亲子关系。



作者介绍

晴川,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编辑,育儿学习者、观察者、分享者。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