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农村有哪些致富的故事

2022-10-27 22:22 作者:吉林广播电视台 围观:

骨头坏死 13次拄拐杖带乡亲致富:土专家李端仁入选央视“了不起的中国农民”,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吉林广播电视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农村有哪些致富的故事1

“我上山剪枝,去的时候比较好,回来就走不了。这是我最难过的,我老伴说背着我走,我说你也背不动我,200多米我就能走40、50分钟。我的成功有我老伴的一多半。”这是李端仁在20年创业路上最难忘的瞬间。

李端仁被称为“榛子大王”,他的腿脚有些不灵便,黝黑的皮肤看上去结实且憨厚,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却带领整村人靠着种榛子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9月22日,首届“了不起的中国农民”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农人盛典隆重开播。此次盛典以10位农人嘉宾感动奋进的致富故事为主线,表达亿万农民“丰”景如画的喜悦。随着盛典大幕的拉开,“榛子大王”李端仁捧着全村的希望,第一个走上了舞台。

自强不息 练就一身“榛”本事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宋家村地处丘陵地带,过去村民主要种植甜玉米,但由于气温差,产量和品质都跟山下的没法比,辛苦一年也卖不上个好价钱。究竟该如何致富?李端仁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李端仁自1999年股骨头坏死导致身体行动不便之后,他的这个愿望就更强烈了。他进行过多次尝试,种土豆、种紫薯,但由于没有冷库,收获之后,卖不了几天就都腐烂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端仁了解到“平欧大果榛子”。这种抗寒、耐潮湿,适合家乡山区环境种植的榛子让他动了心。于是,他自掏腰包,先后13次拄着拐杖到吉林省农博会参观,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辽宁省本溪市实地学习考察。经过反复论证,他下定决心在本地区栽培“平欧大果榛子”。

说干就干。2012年春天,李端仁东挪西借了50余万元,率先购买了2.1万株榛子幼苗和800株5年生的大苗,在本地进行种植试验。栽培是引种成功与否的关键,但是懂技术的人不愿意传授,他就先后4次到辽宁本溪市等地榛子基地“偷艺”,整天蹲在山坡上细心观察当地人的栽种手法,实在不懂的就学着当地人的口音去询问,经历种种才终于把核心栽培技术学到手。

就是这样的学习过程,加上他不分日夜地亲自剪枝、施肥,照顾榛子树苗,不仅让李端仁种植的70多棵榛子树当年就挂了果,也让李端仁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吉林省首批“林农乡土专家”。舞台上,面对主持人拿出的榛子种,李端仁脱口就说出:“这个叫254,现在这60多个品种数它最好。”扎实的基本功让主持人赞叹不已。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得大家都富了才算

学到了技术还不够,在李端仁看来,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老百姓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富。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李端仁带领村民组织成立了永吉县仁利榛树栽培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村民们提供苗木购买、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信息,帮助大家一起种榛子。

在李端仁的带动下,合作社的榛子种植总面积超过了500公顷,加入合作社的500多户村民都摆脱了贫困。而且由于榛子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销路也不用愁,村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现在每户每年最少收入十几万元。

创业永无止境,谈到未来,李端仁坚定地表示,“我要把榛子这个产业继续干下去,领着村民多挣钱。”如今,他不仅拓展了种植品类,还谋划出冷藏榛子错季销售的新思路,计划打造自己的绿色品牌。

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 京东奔富计划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李端仁的故事只是个开始,在“了不起的中国农民”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农人盛典舞台上,还有其他九位农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在场观众深刻感受到农民的勤劳与伟大。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农人盛典的致辞中也为农民们带来了好消息,他表示:“京东人在乡村振兴中也有一个自己的‘奔富计划’:‘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这个目标绝不是说说,截止2021年底,京东已经带动广大农村实现产值6200亿元。

9月7日,京东发起首届“京东农特产购物节”,助力全国2000多个农特产产业带、超30万款高质量农特产商品的销售,万千农特产好物尽在京东、买农特产好物就上京东农特产节。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京东一直不遗余力的布局农业板块,近年来,京东已帮助黑龙江五常大米、江苏宿迁霸王蟹、福建宁德大黄鱼、贵州修文猕猴桃、新疆伽师西梅和库尔勒香梨、宁夏盐池滩羊等众多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帮助近百万农户做到大幅度收益增长。

农村有哪些致富的故事2

央广网温州9月10日消息(记者 魏炜 姜頔)松柏傲然挺立,瀑布飞流直下,在小小的苔藓盆景中,丘壑之趣掩映在这微缩的世界中。提起苔藓,在普通人看来毫不起眼,几乎无用。而对于浙江藓然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常大军来说,这些都是他的心头好。

常大军培育的苔藓盆景(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两年前,因朋友引荐,热爱苔藓和盆景园艺的东北人常大军来到温州文成,好山好水的文成让他陶醉,同时文成气候还特别适合苔藓的生长,常大军当即决定在文成开展他的苔藓事业。如今,走进位于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常大军的藓然“共富工坊”里,犹如进入了苔藓的王国。

央广网记者采访常大军(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文成的苔藓资源很丰富,也十分适合移植到室内培育,能在室内越长越浓密,越长越鲜绿。”以前从事生态景观的常大军,对培育苔藓就颇有心得,文成优质的天然水资源,也让人工培育苔藓难度降低了很多。

常大军培育的苔藓景观(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常大军的公司通过在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第三方平台上以“功夫物种”“藓然”等账号,开展一天4场的线上苔藓直播带货,实现网上销售额800余万元,粉丝量累计超200万。本地农户得知苔藓还能赚钱,纷纷上门学习取经。

直播正在进行苔藓微景观直播带货(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如今,常大军通过直播带动苔藓微景观产业发展,同时发挥直播龙头作用,创新“共享直播间”为广大农户提供直播培训、直播带货,带动农户共同富裕。目前,已组织本地村民60多人开展苔藓制作培训,线下完成2场60人次的直播培训。

如今,“共享直播间”已成为本地农户直播、培训、学习的首选地,常大军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对本地农户进行直播、短视频等技术培训,孵化具备现代营销思维“新农人”。此外,还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电子商务等专业对口的学生提供实习平台。

藓然公司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直播间(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县里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对我们的直播设备进行了大力支持,还出台各项政策,促进我们创新创业。”今年6月,常大军和14家本地企业联合申请成立文成云端电商产业园,与西坑畲族镇300余家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盘活抛荒耕地,建设苔藓培育基地大棚;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发动周边低收入农户种植苔藓,公司进行兜底回购,促进当地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探索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藓然微景观产业链在农户家门口落地,实现“户户有工坊、人人是员工”,以市场化运作带动藓然产业链“本土化”,形成共同富裕的闭环效应。

常大军培育的苔藓景观(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目前,常大军正在建设打造国内首家以苔藓为主题的苔藓创意馆,创建苔藓展示、培育、研学为一体的基地,通过体验、观光、教学,丰富青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了解,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有力推动文成当地旅游接待规模,进一步提高文成旅游业的效益和层次,带动当地苔藓的全产业链提升。

策划:夏倩

记者:魏炜 姜頔

校对:尚天宇

农村有哪些致富的故事3

驻村工作队员正在为仔兔更换垫草。

毛绒绒的种兔膘肥体壮、活泼可爱。

红网时刻记者 王新凤 实习记者 高嘉康 通讯员 谢彬 益阳报道

“小兔子乖乖,把‘致富门’打开”,虽然像是儿歌,但其实这是发生在安化县柘溪镇梨坪村的真实故事。

2021年5月,安化县雪峰湖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选派了以李冬来为队长,喻胜权、刘慧娟为队员的3人帮扶工作队奔赴安化县柘溪镇梨坪村,开展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

暮去朝来,转眼就到了2022年10月份。在驻村工作队倾力倾情倾智帮扶下,如今的梨坪村变了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夯实,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了!

驻村为助村 当好产业“向导”

产业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何因地制宜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是一项难题,更是驻村工作队的“必答题”。

为了拓宽群众致富路子,壮大村集体经济,2022年3月,驻村工作队在与村委反复商讨后,决定发展肉兔养殖产业。

“安化有养猪的、养牛的,但养殖肉兔很少见。如果我们尝试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队员们认为,兔子养殖周期短,市场需求大,可当作肉兔和宠物兔销售。且梨坪村早已有腊制品加工基础,商品兔如果销路受阻,可以制作成腊兔,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

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下藏着一幢现代化兔舍。

但养殖兔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工作队与村干部花费了几个月时间,先后到贵州、四川和湖南邵阳学习肉兔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

产业发展方向定下来后,最重要的是找到技术带头人。在邵阳洞口考察学习时,队员刘慧娟认识了湖南农大毕业生黄向。黄向有十多年的商品兔养殖经验,在工作队的多番邀请下,他决定来到安化,为梨坪村肉兔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支持。

在不间断的调研与探讨中,工作队逐渐打开思路,措施接连落子。

刚出生十来天的仔兔。

租场地、筹资金、建厂房、购设备,共投入150多万元。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占地4983平方米的养殖基地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村里的脱贫户谌铁山在基地当起了饲养员。

基地建在山上,山上的土壤、温湿度、光照和气候等条件都很适宜肉兔养殖。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梨坪村在兔舍之上又安装了光伏发电板,不仅节约了兔舍用电费用,还可以额外获得光伏发电收益。“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创收8万余元。”队员喻胜权说。

整齐划一的兔笼。

10月13日,记者来到梨坪村肉兔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下藏着一幢现代化兔舍。整齐划一的兔笼里,毛绒绒的种兔膘肥体壮、活泼可爱,技术员黄向正往料槽里逐一添加饲料。在母兔的旁边,一窝窝刚出生的小兔正蜷缩在一起,嗷嗷待哺。“兔子的肠胃比较脆弱,所以它们现在吃的饲料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天然又健康,人都可以吃。”黄向笑着说。

刘慧娟告诉记者,基地养殖的是伊普吕肉兔,这种兔子75天就可以出栏,每只母兔每年可产8窝仔兔。目前,基地里共有600只母兔、2000余只仔兔。待兔子全部出栏后,预计可为村集体年创收15万余元。

思路决定出路,工作队驻村一年多来,丰富了村里的产业结构,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也在这个小山村一步步演变成现实。

倾情换亲情 守护民生冷暖

梨坪村的改变,是工作队秉持服务基层群众的初心,脚踏实地为群众干实事的缩影。除了为村民谋产业,工作队还和村支两委一起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刚来到梨坪村时,由于村上前期基础建设较多,经费特别紧张,李冬来经过反复思索,他建议在村部楼顶建设一个小型发电站,并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想法有了,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经过一个多月努力,李冬来自筹7万元,无偿捐建了14千瓦光伏电站,彻底解决了村委办公用电难题。

梨坪村原是益阳市人大扶贫点,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接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重大,驻村工作队丝毫不敢懈怠,到任的第二天就对全村农户进行了入户走访。

一圈走访下来,工作队发现,茶叶滞销是村民的共同难题。“种茶是梨坪村的主业,今年行情、销路不好,大伙的日子不好过呀!”队长李冬来看在眼里,也急在心上,决定把销售茶叶作为头等大事来办。

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自制的肉兔饲料。

经过村支两委、工作队商议,李冬来带领村干部和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化零为整”先行收购130户农户6万余斤茶叶,确保了农户收益稳定。为了打开茶叶销售市场,工作队和村干部通过利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网络直播带货,仅用了5个月,梨坪村茶叶销售额突破70余万元。

今年5月至6月,为群众解决茶叶滞销难题,李冬来又积极联系外面的茶商,带领村干部和工作队收购群众采购的新鲜茶叶,为群众创收27万多元。

如今,工作队驻村已经一年半了,500多个日夜,彷如一瞬。李冬来说,目前工作队的很多工作都是在打基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相信梨坪村将迎来更大的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