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山里有巫师故事的小说

2022-10-26 23:45 作者:爱看小说的子安啊 围观:

灵异玄幻言情小说合集 | 尾鱼大大的新文《枭起青壤》完结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爱看小说的子安啊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里有巫师故事的小说1

今日五本!

No、1《枭起青壤》(古代)

封面

作者:尾鱼

简介: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深夜,徐福赴东瀛访仙求药的宝船鼓帆入水,但很少有人知道,同一时间,一队黑巾缠头军,秘密进入了莽莽苍苍的南巴老林……

一晃千年,黑暗的传说仍在黑暗里慢慢滋长。

内容标签: 恐怖 三教九流 异想天开 异闻传说

搜索关键字:主角:聂九罗,炎拓 ┃ 配角:很多人 ┃ 其它:很多很多人

看法:

男主炎拓,被养母抚养长大,亲生母亲却在养老院,还有个妹妹不知所踪。养母用了男主亲生母亲的名字活着,几十年样貌不改,男主无意拿到了亲生母亲留下的日记,知道了当年的一些事,本来一个和睦的四口之家死的死,瘫的瘫,为了查看究竟,还想找到妹妹下落,一直在养母身边装“乖乖仔”。

女主聂九罗,表面小有名气的雕塑家,还有个身份是缠头军后代,刀家的人。男女主刚开始算是不打不相识。初见端倪,身边总是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还有长得奇怪,受伤了可自愈的“人”,也就是地枭,故事一点点打开……

PS:结尾有点仓促,感觉很多埋的线没有梳理出来。

经典语录

你能自己发光,用不着做任何人的影子。


No、2《半星》(现代+未来)

封面

作者:丁墨

简介:

苍茫的星空下,绿树连荫。

高大的男子,黑衣黑裤,剑藏腰间,眉眼如锋。

赫然是一个古代侠士,却和她站在21世纪的都市街头。

他的唇畔泛起笑,眼里映着光,与之前每一刻的冷傲、克制、凶狠都不同,此时的他,温暖、散漫而不设防。

宇宙浩瀚,弹指光年。唯有一人,星河难阻,至今不忘。

陆惟真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会记得,他站在树下,看着她笑的这一幕了。

这是一个都市幻想爱情童话文。

看法:

又美又丧大魔王vs硬汉忠犬捉妖师,相爱相杀

女主表面是一个懦弱的职场新人,在别人介绍相亲时认错人,结识了男主,这是他们的初遇。结果女主的相亲对象竟然是一个妖怪,当天晚上就想把女主给吃了,男主是一个捉妖师,救了女主之后俩人有了纠葛。

但其实女主是这个区域维持秩序的妖怪大头目,还设计盗走了男主的法宝,差一点就害死男主,两人结仇。

结果两人坠入危险秘境,解决各种危险的同时互相救赎,终于和解。两人出来发现世界变了,又携手拯救世界,后来还涉及星际星球的设定。

本文最特别的是多次反转,世界观很庞大,涉及奇幻、星际、末世!结合得还不奇怪~

经典语录

她不是作恶多端的妖,她是从宇宙深处流浪到我眼前的半颗星。


No、3《巫师》(现代)

封面

作者:暴躁的螃蟹

简介:

巫渺渺是巫族最后一任巫师,她的师傅在她两岁的时候给她找了一个未婚夫,十八岁那天,她觉得自己该去见见这个未婚夫了,于是背着书包,坐火车进了城。

“相公,跟我回山里吧。”

季朗乐了,他遇见的鬼里头,居然出了个来抢亲的。

“那我们是不是该先洞房?”

巫渺渺歪了歪头,觉得有理,跟相公回了家。

=

季朗是梦魇转世,据说只要他觉醒,就拥有可以让全人类都沉浸在噩梦中的能力。他可以进入到任何人的梦中,查阅任何人的梦境,刺探任何人的秘密。

因为这个能力,二十年来季朗没有睡过一个好觉,被迫在各种噩梦中沉沦,直到遇见一个巫族女孩。见面的第一天,他就睡在了她的床上。

季朗:你说你是我媳妇?(终于可以好好睡觉了(#^.^#))

=

玄学界的人无比忌惮梦魇的能力,时刻提防着他觉醒后毁灭世界,他们在梦魇的身边安插了卧底,只等季朗一有觉醒的迹象,就要出手杀之。然后……

巫渺渺:听说你们要欺负我相公,诅咒你哦~~~

季朗:(#^.^#)

玄学界众大佬:你们什么时候离婚?

季朗:想死吗?

内容标签: 豪门世家 甜文 爽文 玄学

搜索关键字:主角:巫渺渺,季朗 ┃ 配角: ┃ 其它:

看法:

现代玄学文。

单纯、本领强大的女巫师vs脾气不好、每天进噩梦的梦魇

女主是寨子里出来的巫族巫师,去城里找师傅给她从小定下娃娃亲的未婚夫(男主)成亲,结果发现未婚夫是还未觉醒的梦魇魔。

梦魇魔可以入梦,看每个人的噩梦,因此男主写了很多现实题材的刑侦小说,还帮警方破了很多刑事案件。因为男主力量失控后会毁灭世界,所以玄学界对男主很是忌惮,甚至一度想把男主抓起来。

男主过得很是孤单,女主久居深山,比较单纯可爱,各种护夫,总想着赚钱给男主用。男主因为女主变得更加温暖,身边也有了一群朋友。

作者文笔还行,全文写得诙谐幽默。玄学也从不同角度出发,是诅咒娃娃的巫族术法,而不是常规的玄门正统。男女主也有点甜,实力互宠。

经典语录

我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养你呢。


No、4《撞邪》(现代+前世今生)

封面

作者:白羽摘雕弓

简介:

冷情冷性的盛君殊前半生顺风顺水:正统玄学门派大师兄,暴力碾压妖魔鬼怪,未来掌门,一个即将嫁给他的温柔师妹。

虽然毫无悸动,但身为师兄,衡南和师门都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二人循规蹈矩,谈着相敬如宾的老年恋爱。

直到师门倾覆,衡南带着未出口的深沉暗恋,护天书而死。

赶鸭子上架的光杆司令掌门的盛君殊,忙于复兴门派,顺带找回从容淡静的未婚妻。辛辛苦苦找了千年,惊诧地捡回了一个被怨灵追着的全新师妹:

超凶。自闭。哭包

关键是,记不得他,好像还有点讨厌他。

……顾不上挑,盛君殊把人哄着,扯了证,护在眼皮底下之后,长舒一口气,老僧入定。

本打算这么凑合一辈子算球的。直到晚上,衡南为了一只虫搂着他的脖子不撒手,哭得差点背过气去时,事情开始不太对了……

内容标签: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衡南,盛君殊 ┃ 配角: ┃ 其它:

看法:

都市灵异,沙雕治愈系,今生佛系霸道总裁、前世清冷正直大师兄vs今生性格障碍冷酷哭包黏人精、前世温柔柔弱小师妹

前世俩人是师兄妹,已经订了婚约的那种。女主是掌门的闺女,为了保护天书牺牲了,全门派就剩下男主还活着,一直活到现在成为霸道总裁,他的钱全用来帮助师弟师妹们的转世。

故事就从他终于重新遇到转世的小师妹开始,男主为了信守前世婚约,就和女主住在一起了。小师妹因为天书的缘故从小可以看到鬼,变得超级自闭,一言不合就哭唧唧,还凶巴巴,男主属于百鬼不得近身的玄学体质,于是女主就超粘他。

单元案件,每个案件都挺有意思的,不是很恐怖,男女主还时不时沙雕,互动蛮搞笑。

作者的《黑莲花攻略手册》、《强制沦陷》也很不错!

经典语录

“师兄”

“等我拿剑,我为你死”


No、5《鬼使神差》(现代)

封面

作者:落漠

简介:

为了还钱,快死了的唐恬不得不把自己卖给了鬼媒,跟死人结了阴亲。

一只无意中得到的奇怪手机,一段只在深夜寂静时分出现的午夜电台,“冥道殊途”“轻颜美鬼”各种神奇莫测的APP,一个个诡谲恐怖无比真实的鬼故事……正不断刷新着她坚守唯物主义的三观。

唐恬:我姓唐名恬,你莫不是真以为我人如其名傻白甜了?关门,死鬼给我上!

死鬼众:……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乖乖听老板(婆)的话了。

这鬼使的,可是神差?

内容标签: 女强 都市异闻 异想天开 玄学

搜索关键字:主角:唐恬 ┃ 配角:溺死鬼、吊死鬼、各种鬼 ┃ 其它:午夜诡话

看法:

女主癌症晚期还剩下不到一个月,被专门介绍冥丨婚的人盯上。女主原本严词拒绝,但是某天晚上竟然梦见了一个男人,第二天问媒人要了那个想结阴亲的男人的照片,发现就是梦里那个人,也就是男主。

女主直觉男主入梦肯定是有事找她,想着自己确实也没几天活,孤苦无依也没什么后顾之忧,就答应了媒婆,去了男主的老家。

在男主老家的老宅里,在男主的指引下发现了一个黑色笔记本。通过那个笔记本,女主发现男主生前有阴阳眼,并且生活中莫名其妙多出一个丢不掉的手机。在奇怪手机的设计下人、鬼、机绑在了一起,由此开始了拯救超度各种鬼魂来换取生命点数的升级之路。

一共讲述了7个故事,感情线不多,直到最后也没说他们是怎么突破生死在一起的,但总归是在一起了。

PS:晚上看还是略微恐怖(个人意见)

经典语录

无论再漫长的黑夜,终有过去的一天。


往期:轻松灵异的言情小说合集 | 一切都是注定,归宿是你 ;

奇幻灵异甜文小说合集 | 世间山河之广,愿你如愿以偿 ;

灵异奇幻系列小说合集 | 你身上有一根线,牵着我不能远离你(更多请去主页搜索~)

今天的小说就推荐到这里啦,欢迎留言点赞关注!!!

明天七点见!~

山里有巫师故事的小说2

今晚向您推荐《小说月报》2017年中篇专号3期选载的小说《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分享作者于怀岸创作谈。

于怀岸,1974年生于湘西农村。做过农民、打工仔、流浪汉、报纸记者、期刊编辑、自由撰稿人等。1995年开始小说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巫师简史》《青年结》,中短篇小说集《远祭》《一粒子弹有多重》《骨肉》等。现供职于湖南某县文化馆。

写着写着,有些人就不见了,或见不着了

——《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创作谈

文│于怀岸

大约半月或一月前吧,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条朋友圈,文章大意是说有些朋友在朋友圈里不见了,其实我不在乎你天天发广告、晒美食,还是秀恩爱,能看到你在,我就心安。文字是鸡汤类的路子,有点煸情,但也有点感伤。扫一眼就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里又何尝没有表达这种伤感呢?文中万年青出走后,“我”与乔麦连个喝酒的人也没有了,这种伤感,想必很多小地方或本来朋友就不多的人都曾有过吧?

我就是一个在小地方写作的作者。刚刚写作时,我还在做农民,犁田耙地,种稻子,栽烟叶,间或外出务工。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写作上的朋友,经常可以坐下来,一起喝酒论“道”。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都年轻,可以说少不更事吧,也因为无知者无畏,指点江山,藏否人物,想说就说,想批就批,只呈一时嘴快,无所谓对错,更没有心机与城府。大家都只是纯粹地爱好文学,爱好写作,相互鼓励,“日读三万,夜写三千”,真诚地为朋友的文字变成铅字欣喜和自豪,但真的也说不出来有什么野心。个人的野心和文学的野心,都没有。好像也不知道有。

后来我出去了好些年,在外面的世界转了一大圈,长沙,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做编辑,做自由撰稿人,开过一些笔会,参加一些所谓的培训班,自然也就结识了一些写作的朋友和作者。毕竟,大城市的人事比我们小地方要复杂得多,套路也要深些,这时我才知道一些人是有文学野心的,譬如他们制定了计划要冲刺哪些大刊,要得什么类的奖项,就是朝着这个目标阔步奋进,继而从文学的野心转化成个人的野心,一心要做文学或曰文化官员,并且付诸行动,竟然也一步步地得以实现。我向来并不反对一个作家(或写作者)要具有文学的野心,但会对那些一心想通过文学实现个人野心的人保持必要的距离。但是,无可否认,恰恰是这些既具有文学野心又具有个人野心的人,他们都成功了,而那些纯粹的写作者,很多人反而坚持不下去,把兴趣和爱好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渐渐地远离了文学,直至在文学圈里销声匿迹。

我似乎从来就不是文学圈里的人,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具有文学野心的人,更不具有个人野心吧,只是一直在坚持写作,写得好与坏姑且不论,自己也论不了。就这样,一二十年下来,包括当初在老家结织的那些志同道合者,那些朋友们,写着写着,很多人,就不见了,或者是见不着了。不见了的,是我找不到他们了,或者是都没有相见的心劲了。我向来能够理解,生活不仅仅就是文学,生活中有很多比文学和写作更重要和更有趣的事,譬如养家糊口,譬如旅行钓鱼,甚至喝酒胡侃,写作并不比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更高贵,只是个人的喜好而已,既是喜好,当然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离开写作,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很多个晚上,我看着那些还在我QQ界面上,已很多年没联系的朋友亮着的头像时,想说一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好,默默地注视一会儿后,还是关掉了对话框。人家都不写了,能跟你聊什么呢?有种话到嘴边却无从说起的感觉。至于那些当官了的曾经的朋友,不管是行政官员或文化官员,已不屑于像当年那样亲密无间跟我坐而论“道”了,像大多数官员一样,只会给你“布道”,我也打心底里不想见了。还有极少的几个曾经非常好的朋友,是真正的见不着了,他们已经远足去了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要相见只能等来生碰运气了。若真有来生,谁又能认出谁呢?难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圈子,这个圈子会随着生活的进行不断地淘汰一些人,进而添加新的“同道者”,有些人会是终生的同路人,在一条小道上行走到老,到死,而有些人注定只会跟你同一截路,下一个路口,人家可能连声招呼也不打就拐上另一条大道了,但人非草木,有时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景,会不由得生出一阵阵伤感来。我想把这种伤感表达出来,于是就写了《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这个小说。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但那些青春梦想,那些挣扎和坚守,又不可避免地带进一些我自己和朋友们的影子。别的我就不多说了,既然小说写出来了,发表了,就交给读者去理解和评判吧。

最后,感谢《江南》杂志予以刊载,感谢《小说月报》予以转载。谢谢!

小说月报微信专稿

中篇小说《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作者于怀岸,原发《江南》,《小说月报》2017年中篇专号3期选载

给庄主画像:于怀岸印象

文│努力嘎巴

我欣赏那些内心里有着故乡的人,这跟我盲目崇拜那些没有根基的灵魂的态度不一样,如果那些内心有着故乡的人我并不了解,那我的欣赏就是人品问题。于怀岸不仅是我的朋友,而且还是我的高中同学,他的长篇《巫师简史》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是虚构的,可对我而言,猫庄却只有一小时车程。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些典型的山民,心胸和学识皆有限度,在某种程度上,写作之于我们的意义如同农民之于锄头,但求温饱,或者说坦然。想起有个词叫“灵魂饭”,很光鲜漂亮,可是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饥饿的人可藉由地下埋藏着的成吨的英特网络刷新境界,为了生活东奔西走的山民能提供什么呢?在我们知识界,农耕情节的文化布道与某种返回式的哲学诉求不都是在干着自欺欺人的勾当吗?没有人到山里去,除了观光客。相应的,故乡的沦陷与底层叙事只是两道亮丽的风景。

小人怀土,君子怀德。事实也是如此,故乡和母亲总是连在一起的,没有人敢欺负。故乡在,母亲在,故乡安全,母亲安全。文学里的情况更是大同小异,看这样的作品,通常好比吃饱了饭再请去喝碗粥。可是看《巫师简史》,我却没有丝毫的饱胀感,洋洋洒洒三四十万字,看到深处,人影绰绰,鬼火闪动——倒并是不说它如何生动以至引人入胜,而是它奇迹般再现了我——那种自大且顽固的湘西人想象中的湘西乡村世界。可以说,从物质到心理,猫庄是书面的湘西世界最具现实色彩的代表,而这现实的核心正是现代的和谐湘西社会有意忽略或遗忘的人心世道。猫庄所具备的人性常温,是对人皆神往的世外桃源的嘲弄,它虽自成一隅却并不求心灵归宿,就连它的神神道道,它的向生往死,也都是莫可奈何,可看成随时代这洪水猛兽裹挟而去的动物本领。而最让我感佩的,在这片仅供活命的不毛之地,于怀岸凭借不可思议的力量制服了久远的时空与丰富驳杂的民俗地理掩映之下的故乡,实现了猫庄作为一个平凡的乡村之于现代世界的现实意义——这现实眼下是多么的大逆不道,它用卑屑粮食和土地的性命观站出来单挑宏大到不可阻挡的历史;这意义是多么的可悲、无力,如同死去之人再活过来时发出了哀嚎:像对待一个人那样对待一个村庄是注定要失败的。然后他再次死去,不复再来。

我喜欢《巫师简史》的芜杂与阔大,但更钦佩它的诚实与无畏。立足于湘西乡村世界的变迁,若要精彩好看,巫、傩、蛊术稍事点染就足以要人老命,还无须改朝换代的沧桑变化。而且我发现,猫庄的民俗扎根于方圆十里之内,与笼统的湘西民俗文化相比,它甚至无关传说中的湘西风貌,然而它闭塞的特点却并非有意为之,倒是应了一句老话:十里不同天。这对我这个读者来说是非常赞赏的,姑且不论孰真谁假,单是打卦、扶乩,上刀梯、下火海这些名堂就足以让人心烦意乱了。我觉得这里的巫术与任何一处的巫术也都并不神秘。我们这里大凡跟巫师打个交道的都知道,仪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牢固的世界观,是诚实与信赖回报的力量。我见过的巫师都是因为悲苦到绝望然后通灵的人。这给了我一种想象,是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在茫茫人海中听见了他们的叫喊才把他们捞了起来。是神的眷顾?其实我并不肯定。我肯定的,巫师一直也清楚: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无视他人的性命。

《巫师简史》第七章的一段,赵天国的表亲彭学清拖部队回到了村里,以剿匪的名义处决犯人,要时任族长的巫师赵天国前往观赏,几番争执后,赵天国说:“你说得也对,我是巫师,心里头住的是神,不像你们军人,心里头住的是魔鬼!”

巫师的身份其实并不重要。在我的阅读过程中,重要的是猫庄的人。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如同一缕缕的光,在我想象中,在我驻进猫庄的那一时刻起,我就担心他们很难活出来——不是同情,而是这种人我听过也见过,深知其命运暗藏的代价。谁都不能保证,一些如同草芥的事物,他们在消亡的一瞬是否真的照亮了历史,甄别了真相与谎言。然而虽其如此,之所以并不为之感到悲哀,甚至体会到一丝温暖,是因为我觉得庄主于怀岸是明了于心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巫师简史》绝不单是一个湘西色彩的现代寓言。

我一直觉得猫庄就是列夕,也就是于怀岸的老家。这个常年在外奔走讨活路的作家很少回家。他老家里有一把靠师椅,坐在上面,他可以每天写一两万字。他十年前的长篇处女作《在风中掉落》(后改名《青年结》,2010年10月金城出版社出版)就是坐在上面写的,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处女作目前也出版了。然而十年前,没有出版社相信那种人:个子不高,走路极快,脸上一副不怕挨揍的神色永不消失。

少年董静良从猫庄出发到县城读高中,在高三据说要被保送到武汉大学读中文系之际不知去向,后来成了于怀岸。那时的董静良因为写诗,我们叫他“董骚人”。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个地方,受由来已久的土匪政治的影响,男子汉们读书只是给家长做做样子,更不必提用诗歌一类的手段俘获同桌的芳心。记得他有首名为《昨夜》的诗:

昨夜,我第一次吻了一个姑娘

是在梦中

醒来后

我还吻着周围的空气

诗就这两句。他也写过长的,那是他不知去向之前,某年国庆前夕,老师要我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贴上庆祝祖国的生日心得笔记。他没有写。在全班师生以祖国的名义狠批之下,他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埋头写了十来页的稿子,又是诗,那诗的开头我有印象,第一句是“打开中学历史课本”,第二句的原句我忘了,意思是大江南北到处都听得到枪声。

在我们同学阶段,平素我们这些男子汉很少跟他交流,因为在他看来不必要。记得当时他嘴角留着一根长约十来厘米的胡须,吃饭时比较谨慎。但他走路却是横冲直撞,脸上的表情我说过,是那种不怕挨打的神色。他仗着文学我行我素,目中无人,因而他高三那年不辞而别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但因为不怕打的人都是汉子,所以我偶尔会想起他,顺便也想起他的诗。直到多年以后,听说他在南方打工,烧锅炉,种地——种过蔬菜还养过蘑菇。他也进过厂,皮鞋厂,被打过,被扣掉过三百块的月薪。显然是背了时。我隐隐觉得他背时与他的性格相关。但也觉得一个诚实无畏的人并不怕背时,因为这种人迟早要背时的,所以也作好了背时的准备。

古人有训:自诚明,性也,自明诚,教也。然而看古书,诚实之于我们千来年的文官体制下的苟且生活来说是个要命的笑话。这次看《巫师简史》,我感觉诚实对这个庄主于怀岸,似乎是一个根本,或者说宿命。回想起辍学的少年于怀岸,以及他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活命哲学,我对古人的话又多了些信赖。确实就是这样,一个诚实的人不需要学习也会变得明白通达,而更多大学里的精英走上社会后反倒难以获得诚实的力量。而做人的诚实之于一个作家的诚实,才只是一个起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于怀岸已经走了很远。因而单用诚实来管总他的小说是不可能的了。无论于怀岸还是猫庄,纯朴的愿望因为坎坷的命运,已经跟冰冷的世道和狡猾的寓言打成了一片。在赵天国,读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无论如何强大都敌不过时代或命运,在于怀岸,看《巫师简史》则可以从他那里证明小说除了是一门耐心的技术,更是性命攸关的政治——那真正的智慧。

我面临着挑战。给庄主画像,我闭上都可以画出他不屈的眼神,并点染出眼神中的悲伤和忧郁,却画不出里面的智慧。因而我也想,一年发表三十多个小说才能勉强吃上饭的人,他真的有智慧吗?

事实上,不独在我们这个时代,作家的命运一直都是这样,他既要通过作品来接受读者的裁判,也必将在最为黑暗的时刻赤裸裸接受来自内心的判决。这样一个时代,要承认,最好的小说一直没有出现。那些不可逾越的经典依然无法逾越。即便连作家这个身份,这时代的良心也有共谋者立下了门规:从作家的德行去谈论作品是没有见识的。而作家和作品之间的鸿沟也不能算是伤口,它是活人与时代和谐相处的祖传秘方。这方子的主要成分是学术、专业与金钱、权势和安全感,它的主要疗效是对生而为人的麻醉跟遗忘。这个药铺子的外面,于怀岸行色匆匆,他日晒雨淋,行走江湖……

随着年事的增加,生命的减少,偶尔回想起少年于怀岸那首短短的《昨夜》,才能体会其中绝对非关文学的真义。总觉得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他活在这个时代就是一部经典。他也随时可以写得更好,短篇超越卡佛,长篇超过高尔基。

我希望他梦中所爱的姑娘也爱他。因他的文字对卑微的存在是一个安慰,因他的存在对世道人心是一个考验。也因他这些年来,无论在他破碎的故乡还是任何藏身之所,他没日没夜地,并不光是写作,很多时候,他是将瘦小的身子趴进草丛,拉枪栓,开枪。

然而胆小鬼们无须害怕,他不是进攻。不过他绝对也不打算撤退。他只是越来越熟悉地拉枪栓,继续开枪。弹壳掉进草丛,生了锈。他走进村是取子弹,走出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原载《湖南文学》2012年6期

《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精彩预览

秋天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前几天还是炉火般散发出巨大热能的大太阳,经过昨日的一场透雨,今天再出来就绵软无力了。秋天来了,天空高远了,河流清澈了,大地空旷了,树木也斑驳起来。秋天是农人们收获的季节,也是城里人出游的大好时节,但整个十一长假我都宅在家里,网上看看电影,打打游戏,哪里也不想去。老婆已经不止一次地骂过我,说我整个人都已经生锈了。我觉得也是,除了对季节变化敏感之外,我的其他感觉系统和神经末梢已麻木和氧化。正统一些的说法是,我正在对美好生活一点点地失去热情,对这个世界也正在失去热爱。岂止是正在失去,而是早已丧失了。这种丧失的证明就是我已经很久没有读书,更没有写作了。我已经忘记我曾是一个作家。好几年来,我就这样萎靡不振、得过且过地活着,除了每天上班,自由支配的时间里我不是在上网玩游戏,就是跟狐朋狗友们在小酒馆里喝酒,经常喝得烂醉如泥。

是什么使我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世界的热爱呢?

我不知道。

我知道自己已然滑向世俗、庸常的小市民生活,再不是当年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的小青年,也不是那个怀抱理想可以熬夜通宵写稿的年轻人了。翻年我就四十岁,就是一个标准的中年人了,也许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这样消极、怠惰,聊以卒岁。好几年前,我就放弃了写作,一方面是生存的压力,另一方面感觉写作没有出路。最主要的原因,我想还是曾经的写作圈里的朋友们如今早已四散,有的当官了,有的调走了,有的出门闯荡了,没有了相互交流和鞭策的氛围。曾经,酉北的文学圈在全州、全省甚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如今这一切都成过眼烟云,有些人我已不知他们流落何处了。

十月五日这日是个风轻云淡的好天气。一大早我就起了床,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大片大片的鱼鳞形的白云布满了大半个天空。昨晚老婆陈琼跟我说好了,今天我们带女儿小凡回乡下老家玩几天。前天母亲打来电话,说老宅后院那株梨树上的阳冬梨黄澄澄的,小凡再不回去就要熟透得掉下枝头了。

陈琼做好早餐,摆上餐桌喊我和小凡吃饭,我从洗手间出来,刚刚坐下拿起筷子,放在桌上的手机响了。我看了一眼,显示屏上是一个陌生号码,摁下接听键,立即传来一串沙哑的男低音:“老叶,你在干吗呀?”

老叶?我愣了一下,刚要说你打错电话了,突然想起老叶就是我本人。我写作时用的笔名叫叶寸,只有以前搞写作的朋友或外地的编辑约稿时叫我老叶或叶寸。至少已有好几年没人这样叫过了。这人是谁呢?从他的口气听,应该是很熟的人,我既没存人家的号码,也没有听出他的声音,贸然问人家是谁好像不太够意思,因此我就跟他打哈哈:“没忙什么,正准备吃早餐呢。”

他“哦”了一声,依然用老熟人的口吻说:“诺奖快公布了,你预测谁拿?听说莫言在英国一家博彩公司赔率很高呢?”

我吞吞吐吐地说:“我现在没太关注这个了。”

他用不相信的口气说:“不会吧,你不是一直在写大部头吗?我希望托马斯·品钦能拿这个奖。不过从民族感情上说,莫言能拿诺奖更好。”

我知道他是谁了。他是乔麦。当年在酉北写作的朋友圈里,只有他和我是写现代小说的,我最喜欢的是“垮掉的一代”代表性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而乔麦最崇敬的作家是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拍卖第四十九批》这两部天书我都记不清他跟我谈论过多少次。乔麦五年前从《酉北报》停薪留职去了省城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前几年他还约过我给他们杂志写稿,但那时我刚刚接手局办公室工作,每天忙得焦头烂额昏天黑地,没有给他写,后来联系就少了,几年前彻底失联了。

我问他:“你不是在省城吗,这手机号好像不是省城的。”

乔麦说:“我两年前就到北京了,在一家影视公司里写剧本。”

陈琼和小凡一直冲着我打手势,催我快吃早餐,我正准备说有空再聊时,乔麦突然问我:“万年青回老家了你知道吗?”

我吃惊地说:“他不在《武陵文艺》做编辑了吗?我有好几年没跟他联系了,他那个手机号好像早就不用了。”

乔麦说:“早就不做了,两年前就回老家了,我跟他也没怎么联系,听说他在养鸡,养了好几千只。两个月前他曾给我打过电话,叫我回老家后邀你去他那儿玩,哪时你有空,我们一起去?”

我随口应承道:“好的,等你回酉北来了打我电话,我们一起去看看他。”

挂了电话,回到餐桌上,我的那碗面不仅凉了,也坨了。匆匆扒完了它,我就带着老婆和女儿去汽车站赶班车。汽车出城后,满眼秋色扑面而来,青山绿树夹红叶,赏心悦目,但我的心情不仅没有愉快,反而沉重起来。

我想起万年青了。

我认识万年青的时间很早,大概要追溯到十五年前的深秋时节。那时我是酉北市群艺馆一名年轻的文学专干,万年青则比我更年轻,他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在我们酉北市民族中学做教师还不到两个月。

他是学历史的,教的却是初二语文。

我是通过乔麦认识万年青的。那时的乔麦还不叫乔麦,叫彭家富,在酉北林业局人事股工作。当然,那时的我也还没有叶寸这个名字。就在我们认识万年青的那晚,彭家富变成了乔麦,我也从符其名变成了叶寸。不过,现在在酉北城已经没人再叫我叶寸或者老叶了。

那天是个周末,我不记得是谁做东请的客,也许是我,也许是当时还叫彭家富的乔麦。反正,那天我、乔麦、张光华、向晨曦和曾成这几个酉北的文学小青年早早地就聚在了一家叫作大叶溪的小酒馆包厢里。这顿饭局是我们蓄谋已久的一次聚会,我和乔麦、张光华已经策划了近一个月,为的是等在三十公里外的葫芦镇中学教书的向晨曦和在七十公里外的小河乡政府财税所上班的曾成能赶到市里来。我们这次聚会的主要目的不是吃饭喝酒,我们是要成立一个组织,文学组织。成立组织是张光华最先提议的,据他自己说灵感来源于当时他正在阅读的一本介绍苏俄白银时代作家的书。他说文学要有圈子,像我们这样的散兵游勇成不了气候,更形成不了影响,我们酉北的写作者必须要抱团,形成一个圈子或团体,若能形成一个派别,那就更好。像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苏俄白银时代就有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主义等等,这些派别的主将们如今都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甭管他们写得好或写得坏,反正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他说我们要是也能成立一个派别,别说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名,至少会在本省的文学史上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章。张光华说得我和乔麦频频点头,我们都非常认同他的观点。最后他总结性地说:“我们在文学上要有野心,没有野心的写作注定会是平庸的写作,也是不可能有出路的写作。”

我们能理解张光华这话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我们要奔着出名去写,哪怕作品出不了名,也要拉杆大旗来出名。我们理解他,是他跟我们的境遇有很大的不同。张光华当时是在我们市畜牧局办公室上班,但他不是正式的工作人员,是聘请的打工人员。他也是我们五个人中年纪最大的,那年他三十岁,比我大四岁,比乔麦和曾成大五岁,比最小的向晨曦大了六岁,年纪上是我们的老大哥。张光华没有上过大学,据他自己说他参加过两次高考,都名落孙山。他的经历非常复杂,做过农民,在沿海城市打过几年工,回酉北后又做过地板砖生意,亏得一塌糊涂,走投无路时求到了做市畜牧局局长的远房叔叔,在畜牧局里打工,搞文字材料。张光华以前主要写诗歌和散文,在外面发表过一些作品,像《武陵文艺》《五溪日报》《诗歌论坛》等,这两年来改写小说,已经写有三四个中短篇小说了,目前一个都还没有发表出去。这让他很苦闷。张光华是那种非常热爱文学的人,可以说是拿写作当作生命的人,而且他交际和组织能力特别强,在高中时就办过文学社,高考落榜之后,他在家里做农民时还一个人创办过一份铅印的《五溪作家报》,他从州文化局、市文化局等单位拉赞助,自己组稿,跑到州城去印刷,然后给外面的杂志社和报社以及名作家们寄送。这份月报他坚持办了整整三年,出了三十多期。他曾以报纸的名义办过一届散文大赛。我和乔麦都曾得到过他颁发的奖金,我就是那次领奖时认识他和乔麦的。记得乔麦得的是一等奖,奖金一百元,我得的是二等奖,奖金五十元。我那时是高三学生,乔麦才上高一,那时我们真的很佩服张光华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所以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

坐下后我们没有急着点菜,而是开始议事。我们一致认为,不仅要成立一个文学组织,还要筹资办一本刊物。但在打什么旗号时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张光华主张组织就叫“五溪文学社”,杂志叫作《五溪作家》。我和乔麦明白张光华这个主张无非是想把他以前办停刊了的《五溪作家报》延续下来,乔麦第一个反对用五溪的旗号,他说我们酉北虽然在古时被称为五溪蛮,但五溪既是我们的州名也是张光华那个村的名字,又说用“文学社”格局太小,像个中学生的文学组织。乔麦这样直接否决张光华的提议,张光华脸色绯红起来,但他并不生气,而是笑呵呵地说:“不满意大家可以再议嘛。”后来我们又提议了几个名号,譬如乔麦提的“大宇宙文学社”,我提的“五人行”,曾成和向晨曦提的“武陵风”“五溪潮”等等,都不甚理想。直到一小时后,服务员来催我们点菜时,依然没有争论出什么结果。

点完菜后,乔麦突然说:“我还有一个搞文学的朋友,是我的小师弟,在民族学校教书,把他也喊来吧?”

大家都说好。

于是乔麦就去外面街上找公用电话打那个人的CALL机。

我们坐的小包厢临街那面不是墙而是一块大玻璃,看得到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大约二十分钟后,喝第三杯酒时,我一抬头,看到马路上一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骑着一辆破旧的载重自行车摇摇晃晃而来。他在窗外的一棵白玉兰树下停住,下车,锁车。他个子很矮,应该不足一米六,穿着一件皱巴巴的西装,头发很长,乱糟糟的,在晚风中飘荡。这时乔麦也看到了他,站起身往外走去。一会儿,乔麦领着这个年轻人进来了,他给大家介绍说:“这是万年青,前两个月刚刚在《天下》杂志上发表过一个短篇小说,很厉害的角儿。”

搞文学的我们都知道《天下》杂志,在全国省级刊物里是相当有分量的。这个杂志也是我们这两年暗下决心要去冲刺的刊物之一。

万年青红着脸,很谦逊地跟大家点头问好。他在坐下后,拿起曾成给他倒满酒的酒杯给我们敬了一杯酒,说初来乍到,请大家多多关照。他人腼腆,喝酒也很斯文,每次敬酒都要站起来,碰杯后先咂摸一小口,再用手遮住酒杯一饮而尽。万年青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好,我很喜欢他的腼腆和豪爽。这两种个性很难相融在一个人身上,但在万年青的身上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从聊天中我们得知万年青不是酉北人,是邻县酉南人,这年二十三岁。他说他复读了两届,才考上我们州城大学。他跟乔麦是大学时认识的,那时乔麦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刚好是他高中时的同班同学,因此就熟了。乔麦说:“万年青挺厉害的,大二就在《二十世纪月刊》上发表过研究鲁迅的长文,是真正的科班出身。”

万年青说:“我只是喜欢鲁迅的作品,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都喜欢。”

张光华喝得有点多了,大着舌头对万年青说:“我们刚好在研究成立一个文学团体,你也加入吧?”

万年青兴奋地说:“能在酉北一下子找到这么多爱好文学的兄长们,我很高兴。以后多跟哥哥们学习。”

就这样,万年青算是正式加入了我们还未来得及命名的文学组织。

喝完酒吃好饭后,我们移师乔麦的单身宿舍里继续讨论文学组织事宜。事实证明那天乔麦把万年青喊来是一个明智之举,喊得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那晚万年青给我们的文学组织起的旗号太漂亮,太奇特,太有内蕴了。直到如今,我和乔麦还一致认为那是万年青的一个杰作,简直绝妙到了不可言说的程度。后来我曾一再想过,假若当年没有万年青给起的这个响亮的旗号,也许我们的团体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就很可能不会有那么大的改变,张光华一直会是个打工的农民,做不到省作协副主席,乔麦不会流落异乡,曾成也只会是个小干部,向晨曦得吃一辈子粉笔灰吧,但现在他俩一个是常务副市长,一个是市教育局局长,可以说是酉北举足轻重的人物了。就是万年青自己,也不会有那么跌宕起伏的命运。

一开始,万年青并没有参与我们的争论,他在静静地听,等他终于听清原委之后,说:“文学团体的起名其实跟作家起笔名一样,第一格调不能低,要有内涵,有韵味;第二要有新意,不能跟别人重名;第三要抓人眼球,让人好记,别人一听就忘不了。你们知道一九八六年《深圳青年报》的现代诗流派大展吗,展示的什么主义、流派和团体有好几十个之多,现在我们能记住的还有多少呢?”

张光华说:“我还记得好多呢,非非主义、莽汉派、撒娇派……”

向晨曦对诗歌流派不太了解,笑出声来了:“什么玩意儿,格调不高啊!”

张光华一直还想坚持用他提议的“五溪文学社”,说这个名字既有地域性,又朗朗上口,无奈没有一个人赞同,包括曾成和向晨曦。我们又提出一些名字,也都不如意。这时万年青突然说:“就叫‘北纬27°’吧?”

北纬27°。这么怪的名字,大家听得有些懵懂,一开始谁也没有反应过来。张光华问万年青是什么意思,万年青解释说,第一,我们酉北刚好在北纬27°上;第二,不是都说北纬27°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吗?我们就是要打这张神秘性的牌。

经万年青一说,我就想到了百慕大三角、马里亚纳海沟、神农架这些位于北纬27°线上的神秘地域,我刚要大声说好,只见乔麦一拍大腿,比我还兴奋地高声大叫起来:“就这个,特别好!”

张光华一脸茫然,还没品咂出好在哪里,看着我,问:“怎么样,你觉得?”

我说:“非常好,特别好,简直好绝了。”

见张光华还是一脸懵懂,乔麦说:“好到妙不可言。”

我们都认同了,张光华只好说:“那就定这名吧。”

接下来我们商量怎么办出《北纬27°》刊物,我主张杂志由我们群艺馆主办。说实话,这个提议掺杂了我个人私心,因为我是群艺馆的文学专干,办刊物可以算进我的年终考核成绩。张光华强烈反对,他反对的理由很充足,群艺馆肯定拿不出一分钱,钱还得我们自己筹,何必要挂群艺馆的羊头呢?张光华说的是实情,那几年我们群艺馆在修新办公大楼,楼修到一半时没资金了,我们馆连办公的地方也没有——付不起租房子的租金,馆里人员基本上等于放长假,只拿财政工资,其余补助福利一律没有,馆里要是有很重要的事,梁馆长就把大家喊到他家里去商量。张光华一反对,曾成和向晨曦跟着就反对了,只有不明就里的万年青说:“群艺馆主办有什么不好吗?还可算符大哥的工作业绩。”

乔麦说:“我们还是办成同仁刊物吧,别掺进来官方色彩,自己受束缚不说,到时这样那样的名堂也多。”

最后大家一致商定,《北纬27°》办成同仁刊物,半年刊,六十四个页码,所谓同仁,就只是我们六人,再不掺杂外人了。我们算了一下办刊经费,一期印两百册,不开稿费,仅打印稿件、请人设计封面、排版、印刷、邮寄,包括跑州城印刷厂的车旅费等等费用——当年的酉北只有打印店,还没有能印刷杂志和书籍的印刷厂,每期约需两千到两千五百元。在二十世纪末期,两千五百元无疑是笔大数目,当时我们的工资才有三四百元一月,出一期刊物比我们所有人的月工资的总和还要多。我们商定先找赞助,不够的钱由我们六人平摊。接着又商定了《北纬27°》主编由张光华担任,我和乔麦任副主编,所有的编务,包括统稿、选稿、校稿、排版、印刷等等,主要由在城里的我、张光华、乔麦和万年青四人负责。我们说好每人务必在一个半月后的十一月下旬至少要交一个中篇或短篇小说,还要一到两篇散文或一组诗歌,以供创刊号选稿,争取在当年年底或下年元月把第一期刊物印出来。

议事期间,我们喝掉了乔麦宿舍里两热水壶开水。大约十一点左右,正准备散时,万年青说:“我觉得,大家要想真正发展得好的话,光有旗号和刊物还不行,我们每个人得搞一个笔名才好。”

已经走到门口的张光华一听,又把门关上了,说:“讲得对,我们是得有个笔名才行,这才像个正儿八经的作家。”

曾成问万年青:“万年青是你笔名还是本名?”

乔麦替万年青答:“他本名叫万长青。”

乔麦边说边起身去简易书架上掏出他那本破旧的《现代汉语词典》,放在我们围坐的小茶几上。大家又马上进入给每个人起笔名的状态。

最先敲定笔名的是向晨曦,就用晨曦做笔名顺理成章,他自己也很认同。第二个敲定的是我的笔名,大家帮着我起了几个,我都不满意,最后我自己说就把“符”字拆开,取名叶寸。第三个敲定的是乔麦的笔名,万年青说彭家富的小说他读过几篇,写得有点现代派的味道,但他的名字家富是人间烟火味的现实主义,笔名最好后现代一些,一定要解构一下。大家想了很久,一直没有合适的,张光华出了一个主意,他让我把桌上翻开着的那本《现代汉语词典》合拢,然后再随便翻开一页,以那一页的字组词,我随手一翻,翻到了1020页,最前面的三个字是“橇”“幧”“缲”,组不了词,第四个是“乔”。大家都说就用这个字组词,乔峰,是《天龙八部》里的大英雄,不行;乔羽,是个著名词作家,也不行。万年青突然说:“乔麦,你们看行不行?既有乡土味,又有后现代的感觉。”

马上就要变成乔麦的彭家富很喜欢这个笔名,他说:“我是个乡下出来的孩子,我们老家的山上就种过荞麦,大片大片的,一开花,美极了。我就用这个笔名,在纸上种荞麦,让它在全国的刊物上开花结籽。”

乔麦的笔名定下来后,我们又给张光华和曾成取,同样以翻开词典的办法,忙乎了近一个小时,也没取出他俩喜欢大家也认同的笔名。时间过得飞快,窗外传来了第一次嘹亮的鸡鸣声,我第一个打起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接着乔麦也打了个哈欠。张光华看大家都有了困意,就说不想了,回家睡觉吧。后来张光华和曾成也没有笔名,他俩一直用本名在《北纬27°》发表作品。

那晚我们回家时,天空下起了小雨,秋风吹起,很凉,我们裹紧外套迎风而行,但内心里却是火热的,似乎我们很快就要成为声名卓尔的大作家了。特别是万年青,我记得很清楚,他推着那辆载重单车,跟我一直从城南走到城北,到了我家那条小巷时,他才跟我挥手拜拜,跨上单车飞驰而去。

那时我们多么年轻啊,心中有理想,行动有激情,目标和任务定下来后我们说干就干。特别是张光华,办事能力果然名不虚传,是有两把真刷子的。几天后,他就给我们打了电话,说他跑了趟州城,在新闻出版局办好了《北纬27°》内部准印证。几天后,他又给我们说他已经拉到一千块钱赞助费,旅游局给了五百,畜牧局给了五百。既然张光华都拉来了一千,我和乔麦也不甘落后,加紧行动起来,到十一月下旬我们第一次统稿前,我从文化局里要到了五百块钱赞助,乔麦跟他们林业局办公室主任软磨硬泡,又找主管财务的副局长签字,也弄来了一千块,再加上向晨曦弄来了三百,我们的启动资金一下子就有了两千八百元,出一期《北纬27°》绰绰有余。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在加紧写稿。我们相互督促,相互监督,以确保《北纬27°》年底能按时出刊。

收稿的日期很快就到了。

十一月下旬周末那天,我们按时赶到大叶溪酒馆聚餐,每个人都把稿子带来了。那时我们都还没用上电脑,稿子是手写稿,每人都有厚厚一沓。我们需要交换看稿、选稿,然后把选定的稿件拿到打印社去打成电子稿,保存进光盘里,以供印刷厂排版付印。饭前我们就把稿子分好了,我有意抽出万年青的稿子,因为其他人的水平我都知道,从万年青献计献策上看,他对文学是非常内行的,我想看看他到底写得怎么样。

那天的碰面是中午,我请的客,但我们都没喝酒,很快就散了,各自回家看稿子。我们收集来的稿子摞起来有半人高,《北纬27°》一期只有十万字左右容量,所以要选。吃饭时我们已经达成统一意见,杂志每一期都是我们六人的专辑,但不搞平均主义,稿子次的话,这一期可能你只能上两篇千字散文,别人就能发一个几万字的中篇。我从饭馆里拿了万年青的两个短篇,还有曾成的一个短篇和乔麦的一组散文。我躺在床上先看万年青的小说。他的两个小说都不长,用三百字的方格稿纸誊写,每个大约只有二十多页,算起来也就是六七千字,是标准的短篇小说。这两个小说我很快就看完了,但我的感觉是它们跟万年青这个人对不上号。没读他小说之前,我以为他应该写比较先锋或后现代的那一类小说,这两个小说却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农村题材。但一点也不让我失望,这两个小说都写得很扎实,故事好,结构布局也不错,一看就是写小说入门了。其中一个小说叫《落日》,写一个孤寡老人的一生和他的死亡,以落日来象征老人之死的悲壮,我认为特别好。当时我就把这个小说定稿了。另一个小说我认为结尾太突兀,而且主题深化得不够,我跑出去给他打了一个传呼,他回电话说他刚好也看完我的一个短篇,想和我谈谈。我约他到我家里来吃晚饭,他说我家里有老婆和孩子,没有他单身宿舍安静,不如我去他那里,好好聊聊。

我吃过晚饭才去民族中学。从两次聚会看到万年青穿的是同一件皱巴巴的西装,我猜测他经济条件可能不太好,所以我没打算要他请我吃晚饭,当然我也不能跑到他那边去请他吃饭,因为中午我刚刚请过一次,再请会让他感觉没面子。我赶到民族中学时天快黑了,万年青在校门口等着我,锁好单车后,我们沿着校园外的河道走,边散步边聊天。校园外的河道通往市委党校,铺了水泥路,装有路灯,六点就会亮,回来时不用担心天黑。深秋时节的河道上风很大,吹得我们的头发和衣服翻动飞扬,哗哗作响。但一走动,就不冷了。这是我第一次单独跟万年青接触,也是第一次跟他长聊。我们沿着河岸走了近一个小时,直到路灯亮了很久才往回走。回到他的单身宿舍里,我们还谈了两个多小时,晚上九点多我才骑车回家。

与万年青交谈中,我知道了他的老家在我们邻县酉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其实他那个小山村距离我的老家也不远,不过几十公里路,中间隔了一条我们的母亲河——酉水河。但他跟我不同的是,他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兄弟姊妹多,条件差,穷,不像我,父亲是乡干部,母亲是半边户,家里只有我和姐姐两个孩子,经济条件要宽裕很多。万年青说他有好几次差点失学了,一次是初三那年,母亲生病,父亲要他辍学回家,幸好他考上了他们县里最好的高中,母亲坚决不同意父亲的主张,他才得以继续上学。另一次是他第一次高考落榜,父母都不同意他复读,是在广东打工的姐姐和弟弟支持他连续复读两届才考上大学。上大学的几年也是姐姐和弟弟资助他的学费和生活费。万年青说到他连复两届时,眼圈有些红了,他说他高一时成绩都是中上的,若是不爱好文学,不偏科的话,他不可能连复两届,两年前他就应该大学毕业了。他说他在高中时就是酉南一中文学社的社长,在《中学生》《武陵青年》《少年故事报》《中国青年报》都发表过散文和小说故事,是当时省里中学生中小有名气的少年作家,高三那年差点作为特长生保送进我们省城的重点大学,但人家学校招生的人来了一看他的成绩,只肯把他做推荐生招,也就是高考时给他减六十分。但他应届那年高考成绩只考得四百多分,距重点本科线差了八十多分。我问万年青为什么那么喜欢文学,他回答得很直爽:“我就是想通过写作出人头地!”他毫不讳言地说,他想成为名作家,甚至大作家。他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我也相信万年青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名作家,因为他有那个潜力,我说他至少目前是我们“北纬27°”六个人中间写得最好的。我说张光华的小说写得太实,而乔麦又写得太跳,至于我自己,我就是纯粹的爱好文学,只能算票友阶段,只有他写小说是入门了。万年青说他很认同我对张光华和乔麦的小说的看法。接下来,我就跟他谈那两个短篇,我告诉他《落日》写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又谈了一点对他另一个小说的看法,让他再斟酌一下结尾。他也跟我谈了他对我那个短篇的意见,我觉得他说得很中肯。万年青是一个直爽的人,这一点非常适合跟我打交道。从那晚起,我正式把他当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

万年青很快就把修改后的小说给了我。

几天后《北纬27°》的定稿会只有张光华、乔麦和我参加,按张光华的意思万年青、曾成和向晨曦不是刊物的领导层,没有定稿权,不通知他们。会上,我特别推崇万年青那两个短篇,建议发在一期头条。我说《落日》无疑是本期分量最重的一个稿子,哪怕就是发在省级的大刊上放头条也不为过。乔麦和张光华也看了他的那两个短篇,乔麦支持我的提议,他也认为《落日》是本期最好的小说,应该放在头条。张光华一直不做声,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第二天他给我打电话,用征求意见的口吻说他觉得刊物的头条还是要发中篇,才能压得住。我明白了张光华是想把他自己的那个中篇放在头条,因为那一期只有他的《山洪来了》是中篇。我想了想,觉得刊物是他承头搞起来的,资金也是他拉来得最多,他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头条,于情于理,也不算太过分,于是说:“你是主编,你说了算。”

张光华没在意我讽刺的口气,说:“你给乔麦讲一下,看看他什么意思?”

我给乔麦打电话,乔麦听后沉吟了一会儿,反问我说:“你觉得放头条可以吗?”

我说:“我认为他那个中篇写得太实了点,而且题材也不新,放头条我觉得压不住,但我们毕竟是同仁刊物,他既是承头人,又是主编,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扯皮,不然大家就玩不下去了。”

乔麦说:“他那个小说写法老套点关系都不大,关键是我觉得他是模仿八十年代的一个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的《那一片洪水》,从叙述结构到人物设置,到最后结尾主人公在洪水中救人而死,都太像了。”

乔麦说的那个小说我没有读过,没有对比,不知道张光华的那个小说模仿到了什么程度,模仿得高不高明。我知道乔麦的心里很反感张光华这样做,但我还是小心翼翼地劝他:“让张光华再改改吧,若让他换另外一个的话,那个更差,我都读不到两页纸就想塞进火炉子里。”

创刊号《北纬27°》没有如期在当年年底或第二年元月出刊,一直拖到三月底才印出来,很大的原因是张光华的那个中篇拖了后腿。初创的《北纬27°》承载着我们六个年轻人的文学梦想,收容了我们的青春呓语,更是展示我们雄心和抱负的一个平台,我们都心里清楚,这是我们团体的第一次亮相,无论从开本、四封、版式、插图,当然更包括稿子质量,务必要做到尽善尽美,没有遗憾。酉北是个小地方,距离文学的中心太远太远,我们想借这期刊物一炮打响,打不响也想拉近与文学中心的距离,哪怕拉近一点点。张光华自己也说,只要每期能拉近五十公里,我们出四期就能进入州城的文学圈,出到十期就能进入省城的文学圈,十期也就是五年时间,那时我们也还非常年轻,还可以大有作为,还可以冲进京城,甚至全国文学中心。所以,这一期的稿子,我们六个人每个人通校了一篇,把错别字和语句不通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版式调整了好几次,我还请了群艺馆美术专干配了十来幅钢笔速写画。我们在每个人的专辑后面附上了作者简介和通信地址、电话,为的是把刊物寄给外面的报刊社后,若有编辑看上了里面的文章可以方便他们联系到作者。当拿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第一期《北纬27°》,我们的内心里很激动。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头条张光华的那个中篇,虽然他听了我和乔麦的意见后,又修改了两稿,不仅拖迟了出版时间,但那个稿子现在看起来,还是不尽如人意。

《北纬27°》从州城印刷厂拉来的第二天,张光华、万年青、乔麦和我就一次性拿了一百本,每人怀抱着厚厚一沓杂志去邮政局邮寄给外面的杂志社。这一百本杂志就像天使一样飞向了全国各地的文学杂志编辑部。只要是我们能找到地址的全国的刊物,不管大小,一律都寄,几乎囊括了全国绝大多数地市级以上的公开刊物。有些大刊,我们寄双份,既给主编寄,也给编辑寄。

我一直记得那天是一九九八年四月十六日,那天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好日子,那天我们把梦想放飞,就像农人把种子播下,等待秋天的收获。

……

阅读全文请关注《小说月报》2017年中篇专号3期选载

《小说月报》2017年增刊3期

中篇小说专号

李治邦 修旧如旧

选自《芙蓉》2017年第3期

于怀岸 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

选自《江南》2017年第3期

朱文颖 听见天使唱哈里路亚

选自《青年作家》2017年第6期

文清丽 姑姑艳传

选自《红豆》2017年第6期

李西闽 孤独旅行家

选自《福建文学》2017年第4期

马金莲 三个月亮

选自《芒种》2017年第5期

叶 周 布达佩斯奇遇

选自《北京文学》2017年第6期

张天翼 花与镜

选自《山花》2017年第4期

洪 放 柏庄谋杀

选自《山西文学》2017年第5期

刘鹏艳 假言

选自《鸭绿江》2017年第5期

孙 瑜 我不是植物人

选自《中国作家》2017年第3期

《小说月报》2017年增刊3期中篇小说专号,2017年7月出刊

小说月报2018年征订启动,微店独享优惠

敬告读者:2018年期刊征订全新开启。《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大字版》2018年起将调整为每期12元。原《小说月报》中篇专号将扩容为中长篇专号,每年4期,每期20元。目前在百花微店下单订阅,将享受独家优惠。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

订阅小说月报微信

小说,就是小声地说小说月报微信 刊物最新动态,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创作感言,读者阅读心得,文坛潮流脉动,随时随地向您报告。

山里有巫师故事的小说3

推荐一些有文笔有情节还不小白的精品小说,基本都是一些老文,新书都比较水

1《上品寒士》作者:贼道三痴

简介:寒门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严等级中步步攀升,与顾恺之为友,娶谢道韫为妻,金戈铁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东晋第一书。

2《贩罪》作者:三天两觉

简介:每当时代变迁,逆十字的旗帜由他祭起,成则王侯将相,败则蛆蝇粪秽,平乱世,麾下四方辐辏,钟灵毓秀,隐市井,此生睥睨天下,唯有一人。

3《朱雀记》作者:猫腻

简介:该小说的讲述的是一个非著名少年妖怪神仙成长史,一个小红鸟成长过程中减肥的故事。

4《一品江山》作者:三戒大师

简介:这部小说讲述了大宋朝的范文正、杨文广、富弼、滕子京、苏东坡等聚集在一起的故事。

5《回到过去变成猫》作者:陈词懒调

简介:郑叹莫名其妙回到2003年,变成了一只黑猫。他被焦家从垃圾堆中捡走收养,取名为“黑炭”,自此展开了在焦教授家中的生活。

6《史上第一混乱》作者:张小花

简介:我叫萧强,外号小强,在一家冷冷清清的街道上,经营着一家冷冷清清的当铺,整天....无所事事,可是只要一遇到事,就能让人遇大刺激,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叫刘老六的老头,自己声称是神仙,还莫名其妙的和他做了一笔交易。

7《巫师世界》作者:滚开

简介:穿越到异世界成为普通的小家族子弟,一个叫做安格列的转世者,带着具有分析能力的生物芯片开始强大之旅.....

8《隐杀》作者:愤怒的香蕉

简介:小说讲述的是一位杀手重生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9《佛本是道》作者:梦入神机

简介:天纵奇才周青横空出世,机缘巧合,在天地人魔之界,道佛仙妖之门任意穿梭,游刃有余,扶摇直上。

10《孺子帝》作者:冰临神下

简介:三位皇帝接连驾崩,从来没人注意过的皇子莫名其妙地继位,身陷重重危险之中。太后不喜欢他,时刻想要再立一名更年幼、更听话的新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不喜欢他,认为他夺走了本属于自己的皇位;太监与宫女们也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像真正的皇帝……孺子帝唯有自救。

11《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作者:崔走召

简介: 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崔作非死后去到半步多拜师学艺,习得三清书而后受师傅魏凤娇指导得以复生,之后回到都市围绕着鬼神、五弊三缺、三清书等神秘奇妙的事物,展开的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

12《人道天堂》作者:荆柯守

简介:这是一个未来世界,梦想的起源地,科技的进步,使人类消灭了沉重的体力劳动,第一次由人类内部压迫中开始解放出来。黄金时代的来临,过去数百万年的业力却纠缠不息,消灭或者解脱,一切都在人类自己选择。

13《全球进化》作者:咬狗

简介:小说讲述了五亿多年前,地球的单细胞生命突然发生了类似于异变的进化,各种绚烂的生物“凭空”诞生。

14《高手寂寞》作者:兰帝魅晨

简介:此书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以中国武侠文化为背景,一个有着极为悠久历史,有着无数古文明神话的伟大国度。

15《宋时行》作者:庚新

简介:宣和六年,来到东京汴梁城!距离靖康之耻尚有两年,玉尹站在五丈河畔,茫然不知所措。东京梦华,真邪?幻邪?大厦将倾前的醉生梦死,市井之中繁花似锦……

16《茅山后裔》作者:大力金刚掌

简介:该小说讲述了张国忠、张毅城父子运用茅山道术踏足天下的故事。

17《弹痕》作者:纷舞妖姬

简介:这是一群悍不畏死的绝密尖兵,原始丛林、高原戈壁、冰山雪地、荒凉大漠是他们与死神决斗的战场,咸水鳄鱼、孟加拉猛虎、毒蛇野猪、密林蟒蛇时常如影相随的军旅冒险生涯就此展开。

18《篡唐》作者:庚新

简介:讲述了一个现代人的隋唐故事,有恩怨情仇,有金戈铁马,还有那数不尽的风流。

19《历史的尘埃》作者:知秋

简介:在历史的天空下,不管你爱与不爱都只是其中的尘埃。无论是谁,所能把握的不过也只是自己而已。

20《重生成妖》作者:蛇吞鲸

简介:讲述一个倒霉的物理学博士,穿越到了西游的世界,重生在灵台方寸山上的一只普通的乌鸦身上,正赶上孙悟空初来灵台方寸山学艺,然后,跟着猴子偷师, 这是一个妖怪的故事,这是一段妖族的传奇!

21《纳妾记》作者:沐轶

简介:现代法医杨秋池偶然穿越至明朝,凭借自身聪明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顺利升职、加薪,实现屌丝逆袭的故事。

22《我当鸟人的那几年》作者:崔走召

简介:俗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不也怕变成鸟,只要能飞就行。这貌似是废话,二十多岁的张是非这般想想到,此刻的他正望着自己这身花里胡哨的羽毛无语凝噎,他无比的抱怨自己变啥不好为啥要变成鸟,而且还不咋大。也许他并不知道,正当他慷慨激昂昂首骂街时,一场名为命运的悲喜剧,已经再一次悄悄拉开帷幕。

23《知北游》作者:洛水

简介:主要讲述了,十六岁少年林飞,已知命不久矣,继而开始了抗逆天命,修炼历程的故事。

24《死亡开端》作者:zhttty

简介:小说主要讲述主角裴骄死后变成灵魂体,在世界末日来临,裴骄快速变强以守护着亲人的故事。

25《禁典》作者:键盘的灰

简介:年仅十八岁,在上海市一家孤儿院苦等亲人来寻他最终却被一场蓄谋的车祸夺取性命的林小凡,正是来到了这个禁典的世界。

26《贾似道的古玩人生》作者:鬼徒

简介:该书主要叙述了一个青年贾似道突然拥有特殊能力后所发生的故事。

27《善良的死神》作者:唐家三少

简介:小说讲述从小以偷盗为生但却纯朴善良的阿呆,在一次行窃之时被强大的炼金术士哥里斯因为某种目的带走,后又拜杀手欧文为师,学习了一身绝世武技,最终拯救世界的故事。

28《神游》作者:徐公子胜治

简介:在现实社会中,究竟有没有修真,神游将会给你以启示。其中也有深刻的哲理,能引人深思。

29《灵山》作者:徐公子胜治

简介:小说讲述了穿越者梅溪成为一代神君的过程,同时也交代了总主角风君子的前世清风的命运。

30《地师》作者:徐公子胜治

简介:讲述一代地气宗师的传奇故事。地师是自古对风水术士的尊称,但它还是一种称号与传承,号称地气宗师。本书讲的是北漂一族游方曾不信真传,却屡屡蒙骗得手,被尊为年轻一代风水奇人。

31《天枢》作者:徐公子胜治

简介:阿蒙站在古老的神像遗迹前,听一位老者对过往的行人讲述久远的阿蒙神传说。没有人知道,这默默无语的年轻人就是阿蒙,眼前倒卧沙丘中残缺不全的遗迹,曾是供奉他的神像。这宏伟的神像,在漫长的历代战乱中饱受摧残,争杀的人们都宣称这为了信仰他,他在人间已有很多名字——阿蒙、阿罗诃、弥赛亚、摩柯末德,今天的人们或已忘却,人间曾有一位叫阿蒙的少年。

32《人欲》作者:徐公子胜治

简介:当白少流意外的救回了一名受伤的蒙面女杀手,随后他成为了世上最幸运也是最倒霉的男人。纯真小白终于学会在虚伪中成熟,如果能看透他人的欲望,你就可以实现心中所想。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