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励志的英雄故事

2022-10-25 22:56 作者:光明网 围观:

青春是一首奋斗的歌: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3名官兵的强军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励志的英雄故事1

青春是一首奋斗的歌

——聆听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3名官兵的强军故事

近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举办“九天鲲鹏·全域砺剑”故事分享会。来自该部不同岗位的几名官兵走上讲台,讲故事、谈见闻、说感悟,分享强军路上的奋斗经历。

“用身边故事激发胜战力量,在感同身受中达到育人效果”。今年以来,该师结合主题教育创新“分享式”教育模式,用故事鼓舞人,用精神激励人,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官兵心田,激发奋进力量。在官兵的讲述中,有激昂的战斗,有平凡的坚守,也有无私的奉献。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温暖又充满力量,触动官兵的心灵。

青春是一首奋斗的歌。我们向读者推荐3名青年官兵的故事,一起感受强军洪流中朵朵浪花的奔涌。

(解放军报记者杨明月、特约通讯员刘书推荐)

我伴“鲲鹏”腾云起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 冯玮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正如歌曲《传奇》唱的那样,当我第一次在航展上看到运-20时,就被它庞大的身躯、流畅的线条深深吸引。没想到,后来我竟参与了它的改装,见证了它的成长。

2015年5月,空军启动首批运-20飞行员遴选工作。作为一名成熟的轰-6K机长,我主动报名参加选拔。2个月后,获准参与改装运-20的消息传来,我兴奋中又有了顾虑。当时,妻子已经怀孕,参与改装,意味着我难以兼顾家庭。

一头是事业,一头是家庭。已过而立之年的我,一时间难以抉择。

“不要多想,就想想你当初的梦想、现在的使命!”我拨通了初教机教员的电话,他这样激励我。另一通电话的那一端,妻子的鼓励让我安心:“家里你放心,我和宝宝在家等你。”

换装就是换脑。运-20是一个“跨代”机型,改装过程艰难复杂。老机长们都说:“许多观念被完全颠覆,改装运-20不亚于重修一个学位。”

研究航理、改装训练……那段时间,我张嘴是程序,闭眼是座舱,伸出手就能摸到电门,连做梦都是在飞行。

2016年1月,妻子即将分娩,我面临着关键的阶段考核。组织允许我延考,妻子主动做我的工作:“考出好成绩作为孩子的出生礼,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事有巧合。完成改装当天,女儿出生,妻子为她取了个小名叫“虫虫”。我们的家在湖北武汉,武汉方言中,“虫虫”和“鹏鹏”同音。妻子希望女儿能像“鲲鹏”运-20一样,破茧成蝶,展翅高飞。

运-20还有一个昵称,叫“胖妞”。历经300多个日夜,我们终于盼来“胖妞”的起飞。总师唐长红满怀深情地说:“‘胖妞’就像咱闺女,现在我们送她‘参军’!”

“胖妞”参军,实现了几代航空人和空军人的梦想。科研人员用9年时间把它从概念变成了装备,展现了“中国速度”。作为首装部队,更要把国之重器飞出战斗力,彰显“中国力量”。

如今,运-20列装我部已经6年。6年来,我们和“胖妞”一起上高原、越戈壁、飞远海,完成了伞兵空降、远程投送、受阅飞行等任务,甚至飞出国门,执行了一次又一次重要任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2月13日,我们驾驶运-20执行紧急空运任务,经过数小时飞行,穿越黑暗,迎来黎明,于上午9时许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跑道上。

“鲲鹏”展翅,使命必达。这是运-20运输机首次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国之重器,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作为一名“鲲鹏人”,那一刻我的自豪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奋斗目标更加坚定。

古人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和“鲲鹏”一起,飞得更高更远,去完成伟大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创造属于我们的传奇。

写下无悔的诠释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机械技师 蒲帮明

坚毅、担当、奉献……这些词语常用来形容中国军人。我想用3段亲身经历,谈一谈自己对军人的理解。

我有一份病例,上面这样写着:患者腰椎爆裂性压迫性骨折,右脚踝关节面粉碎性骨折。

2014年7月,我在工作中不慎摔伤,在医院里整整躺了105天。躺在病床上,我问医生以后还能不能跑步,医生这样回答:“跑步?你能站起来正常走路就不错了……”

出院后,组织安排我评残。拿到残疾军人证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当时,年幼的女儿正在学走路。看着她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我的心里仿佛也有什么东西被点燃。

我开始和女儿一起学“走路”。慢慢地,她学会了走路,我的腿脚也变利索了。我又想起医生的那句话,“跑步?你能站起来正常走路就不错了”。我真的再也不能跑步了吗?

此后半年里的每一个夜晚,我都出现在足球场。一步一颠、三步一摔,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摔倒,我成了足球场上的一道“风景”。100米、400米、3公里、5公里,再到营区的环场路,我拖着一条被医生判了“死刑”的腿,跑了下来。

去年年底体能考核,3公里跑课目我的成绩是12分05秒,总成绩是403分。我想告诉大家,军人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3个字,只要有信念、肯坚持、敢拼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我终于又回到战鹰身边。2019年夏天,我随队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的训练。期间有一件事,我至今想来都很感动。

一个夏日午后,我们一个机组在外场加班排除故障。突然间,狂风大作,从雨滴到冰碴、再到冰雹,从天而降。当时,我们正在飞机机背上工作,口盖来不及扣上。为了避免冰雹砸坏飞机内部设备,一名战友直接趴在口盖上方,任凭冰雹砸在身上也纹丝不动。

冰雹下得突然,我们来不及给所有飞机盖蒙布。正着急时,战友们乘坐大巴赶来。车门一开,他们如潮水般涌出,人手一床自己的被子,爬上飞机铺在机背上。等到冰雹停了,大家相互一看,禁不住都笑了——每个人不是头上一个包,就是脸上一块青,所幸均无大碍。其实,冰雹来袭时,我们并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保护战鹰,没有考虑个人安危。

那一刻,虽然身上被浇个湿透,但我心里却是暖烘烘的。这就是我们机务兵,战鹰就是我们的命。

去年,我跟机前往某地域执行任务。恰逢“七一”,兄弟单位组织了一场演出,其中播放了一段他们执行任务的视频。通过视频我才知道,他们来自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所在部队。在雪域高原执行任务,因为没有固定营房,他们有时就在1米高的石壁下和衣而眠。大雪封山物资补给困难,他们曾经用3天的物资坚持了10天……雪峰耸立,大河冰封,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面对严峻斗争考验,他们却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望着大屏幕,我转身问身旁的一位战友:“这么苦,你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笑了笑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守界碑。我们有多拼命,祖国和人民就有多安心。”

不同的战位,不同的姿态,每一名中国军人对“军人”二字都有自己的理解,都在用无悔的选择和坚定的行动写下属于自己的诠释。

战位在哪里就奋斗在哪里

■西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医院卫生员 杨宗雪

站上讲台前,单位的战友们曾打趣说:“杨班长,你在那么多岗位工作过,该怎么介绍自己呀?”

参军十多年,话务员、护士、文书,这些岗位我都干过。我一直认为,无论岗位在哪里,我都是一名冲锋的战士。就像入伍之初我许下的心愿,要成为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好兵。

刚入伍时,由于记忆力较好,我被分到话务连,同时也迎来军旅生涯第一个挑战——学习标准普通话。我的家乡口音比较重,战友们两三遍就能读准发音,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勉强跟得上学习进度。

话务员业务对耳功、脑功、手功要求很高,要背记大量的电话号码、番号和代号,还要一一对应单位、人名和职务。起初,我不能按时完成训练,急哭了好几次,所以只要一有时间就抓紧背记,厕所、浴室都成为我的“学习场所”。后来,我被推荐参加全军话务员比武,被原济南军区空军司令部评为“优秀话务员”。

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后,我从话务员转岗成为卫生员。卫勤业务和话务工作“八竿子打不着”,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一次,在没有培训人员共同训练的情况下,我试着给自己扎针训练。战友看到后很心疼,后来一有空她就陪着我训练。

长期从事话务工作,我的腰椎出了问题。可卫勤工作除了久站久坐,还需要搬运伤员或物资。我一边进行理疗,一边适当开展力量训练。战友送给我一条腰带帮助缓解疼痛,只要工作时我就戴着。那条腰带如今已经磨损得不像样,但我仍然珍藏着,当作自己拼搏的见证。

随着业务能力不断精进,我不仅能单独完成值班任务,参加抗震救灾等大项任务的医疗救护保障工作,还考取了主管护师资格证书。

前不久,我毛遂自荐担任单位的文书。与战友的交谈中,我学到很多新知识。不同岗位的磨砺,让我从一名新兵逐渐成长为复合型骨干。正如母校原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的校训所言,“热忱负责、精益求精”,就能在平凡岗位成就精彩人生。

(文字整理:李超、黎家汝、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刘书)

作者:杨明月 刘书等

来源: 解放军报

有励志的英雄故事2

编者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平阿山区这片红色沃土上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烈士,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了一曲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红玫赞歌。昨天是少年英雄秦培伦烈士牺牲75周年的日子,让我们再次重温他的故事,让我们再次向烈士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英雄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在平阴有这样一位以英勇机智闻名的地下交通员。在六七年的时间里,他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被“还乡团”逮捕后宁死不屈,牺牲时年仅15岁,被誉为“比肩刘胡兰的少年英雄”,他的名字叫秦培伦。

秦培伦(1932-1947),乳名秦三,山东省平阴县洪范池镇丁泉村人。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出生在贫穷人家,秦培伦从小就拾柴、放羊,帮大人干活,非常懂事儿。秦培伦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调皮爱闹,也不太爱说话,黑黑的面庞上常挂着一丝忧郁的神情,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总像在思索什么。论起干活来,他却是踏踏实实,比一般大人都利索,邻居的叔叔大娘们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秦培伦烈士故居

立志革命

秦培伦的父亲名叫秦子玉,在村公所当炊事员,后来任通信员,常给当时的共产党地下组织送信。他在平阿山区因送信跑了很多地方,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受到领导的信任。1941年夏,秦子玉到河南送信,回来时带着上级油印的材料准备散发,但路过东阿城东北时被敌人逮捕,在东阿城受尽酷刑,始终未暴露组织。后被抓到日本国当苦工,日本投降后回国,在家务农,现已病故。秦培伦经常跟父亲在村公所玩耍,父亲有事忙不过来,觉得秦培伦是个孩子,不易引人注意,就把一些容易送的信让秦培伦试送,结果每次他都完成得很好。后来,区领导认为秦培伦小小年纪却勇敢机智,有着同龄人少有的成熟,就正式让他承担起了区里的通讯工作。这时他才刚满9岁。

藏匿情报

担任通讯员后秦培伦的活动范围就扩大了,平阿山区、黄河北岸和毛铺一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工作中,秦培伦机智大胆,能够随机应变,经常化险为夷。比如有时他装作拾粪,把信藏在筐底粪内,越过敌岗哨;有时把信夹在指缝里,遇到敌人就立即埋掉。耳朵眼、鼻孔、鞋帽、衣缝都是他藏信的地方。如果是鸡毛信,那更是十万火急,他会想尽一切办法火速送达。经过地下党员的教育,秦培伦知道每一封信都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关系着父老乡亲的身家性命,重如泰山啊!想到这些,他总是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拼上命也要闯过去!秦培伦小小的年纪就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无比信任,敌伪人员也知晓他的大名。1941年,我情报人员得到了东阿城内敌人要“扫荡”山区的消息,为了保存抗日力量,急需把情报报告给驻在任庄的县政府和县大队。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秦培伦的肩上。从丁泉村到任庄必须经过敌人石碑子碉堡,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聪明的秦培伦把信用柳树条子别在粪筐底,上面盖了一层粪,背着粪筐装作拾粪的安全越过了敌人的碉堡,及时将信送到目的地。县机关马上转移到大寨一带,避免了日、伪军的突然袭击。这一年他刚满10岁。

智斗鬼子

日军对山区根据地进行围攻后每两村就设一个据点,碉堡林立,壁垒森严,妄想把人民的抗日斗争镇压下去。可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敌人封锁得再紧、再凶,也挡不住人民的抗日烈火。

1943年3月20日,一区区长让秦培伦到谢庄通知行政助理员速到大寨开会。在不到5公里的路途中就有两处敌哨,尤其是杨河大桥,是敌人控制山区的咽喉要害,当地群众宁绕5公里远也不从这里走。要完成这一任务既困难又危险,可是任何困难都挡不住勇敢的秦培伦,虽然他才刚刚12岁!他换了件干净的上衣,提了一小篮馒头装作串亲戚的,手拿急信就出发了。出村不远,经过石碑子敌哨时,他坦然地左手握着信和篮子提手,右手掀起蒙布,露出馒头,让敌人检查,敌人抓了两个馒头塞入口袋,让秦培伦走了。一到杨河大桥,秦培伦见气势汹汹的敌人在注视着他,知道不好骗过,就佯装小便,到沟里将信看过后一口吞掉。敌人早知秦培伦的名气,对他起了疑心。秦培伦一走过来,敌人当头就唬他一声:“你是不是姓秦?”秦培伦看穿了敌人的把戏,装作愣了一下,像根本不认识秦培伦似的说:“不是,俺是大寨村的,到纸坊村看姥娘去。”敌人反复检查也没找到把柄,气得打了他几个耳光,捣了几枪托子就放了他。秦培伦凭着记忆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秦培伦作为一个小小少年,以他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机智勇敢,六七年中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既为革命事业避免了重大损失,又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不幸被俘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平阴县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和机关都转入黄河北岸。因环境恶化,部队流动性大,组织上考虑秦培伦年幼,离不开家,就把他留了下来。但是,丧心病狂的地主“还乡团”连小孩子也不放过,这年8月19日,秦培伦从村南挑着绿豆往家走的时候,被周贵庆带领的“还乡团”逮捕了。秦培伦被捕后敌人如获至宝,用尽甜言蜜语劝他投降,秦培伦严词拒绝。敌人又以金钱引诱他,得到的却是秦培伦的痛骂。敌人觉得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对秦培伦施以酷刑,先割下他的双耳,又割掉他的鼻子,逼迫他说出共产党员名单。秦培伦满脸鲜血,昏了过去。敌人用冷水把他泼醒,大声吆喝:“快说出来!”秦培伦低沉而坚定地说:“我死也不说!”敌人用尽酷刑也没从秦培伦嘴里得到一点信息。

英勇就义

敌人一无所获,决定杀害秦培伦。那天正是洪范大集,刑场就设在集市上。敌人押着秦培伦进刑场时,他怒目圆睁,紧盯敌人。临刑前,刽子手要捂上他的眼睛,但是秦培伦不让,他说:“我要亲眼看着你们这些凶狠的魔鬼是怎样对我下毒手的!”秦培伦英勇就义,年仅15岁。

写在最后

作为与刘胡兰生长在同样的年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震撼人心的少年英雄,秦培伦同样无愧于这8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平阴党史方志

有励志的英雄故事3

作者:盛咏

近年来,不少主旋律电影以精良的制作水平和鲜明的价值导向,赢得了观众口碑和市场表现双丰收,为主流文化传播和主流价值引领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今年国庆期间上线播出的网络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以精致光影再现红色经典,以真挚情感致敬英雄先烈,正是对这一题材、类型的延续和接力。

毫无疑问,对于创作者来说,战争片有着很高的行业门槛。一方面,这一题材、类型的影片往往需要兼顾多个叙事角度,如敌我双方、大小人物等,在多数情况下叙事结构庞大、线索纷繁。另一方面,相关战争场面的拍摄在技术上有着相当难度。因此,无论是叙事还是影像,战争影片的创作,即便是对于电影产业发达的国家而言,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同时,作为讲述历史故事的影片,与史学教科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史诗兼具的艺术品格,需要寓情于史,才能打动观众。

限于网络电影的投资体量,《特级英雄黄继光》无法像院线大片那样,通过多条故事线全面展现宏观战争场面,但影片巧妙地聚焦在黄继光参军前后的故事上,以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的具体任务为叙事中心,用日常真实的对话场景和小体量的战争场面,在由宏观到微观的起承转合中,真切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当影片镜头来到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的敌军发起反击,虽然多次与敌军对战,却依旧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离天亮只有不到一小时了,时间就是生命,站在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看着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毅然提出:“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这一场景,精准交代了黄继光完成英雄壮举的大背景,构成了影片史诗合一的叙事基础。

拍摄战争片的最大难度,是要尽可能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使观众产生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这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和高概念的影视技术加持。《特级英雄黄继光》把精力用在了局部战场这个“刀刃”上,黄继光牺牲前的一系列战争场景,采用升格慢速镜头,以远景和特写镜头两极之间的无缝衔接,以及后期制作的整体统合,实现了对“舍身堵枪眼”前激战场面的充分渲染,使得叙事极为紧凑,形成了层层递进、密不透风的戏剧效果,也使战争场面的表现更加“硬核”,把观众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核心事件、关键场景,为重现红色经典作了充分的画面语言铺垫。

故事的高潮部分,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与两名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向敌军的火力点冲去。在距离目标只有三四十米时,一名战友牺牲,另一名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忍着伤痛一步不停地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对方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又受到了阻拦。这时,黄继光负重伤再次倒下,眼看天就要亮了,身边已无多余弹药,千钧一发之际,黄继光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刹那间,敌军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这永远刻印在中华民族烈士丰碑上的经典一幕,在影片画面语言的精心调度下鲜活重现,升华为可知可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由于战争片场景、主题的特殊性,在该类影片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对任何创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特级英雄黄继光》虽然以黄继光作为主要线索人物,但是在全片的人物塑造上却做到了对志愿军队伍的“群像式”讴歌。六连的每个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象,并不是某些外国战争片中为了配合“主角光环”如零部件一样的配角,而是被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生动具体的“人”。在战斗不同阶段的叙事展开过程中,影片以单元式的结构,分别塑造了战士肖登良、李旭、赵克春等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战士形象。他们虽然经历各异、个性鲜明,但都能在决断时刻毫不犹豫、不怕牺牲,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特级英雄黄继光》在国庆假期上线播出后,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高度认可,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相信在观众的激励下,会有更多制作机构、播出平台精心投入,用视听精品把更多打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英雄故事讲给今天的人听。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9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