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守土有责的故事

2022-10-25 06:19 作者:中国军网 围观: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丨杨富祥:守护青藏线的15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军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守土有责的故事1

杨富祥:守护青藏线的15年


■中国军网记者 王旭 向晓昕

通讯员 郭紫阳 史彦宾


2006年7月1日,两列火车分别从格尔木和拉萨车站缓缓驶出,标志着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宛若巨龙盘卧西北大地,横贯雪域高原。


也就在同一天,武警青海总队官兵开始担负守护青藏铁路的重任。作为第一批官兵的一员,杨富祥走上了青藏铁路的执勤哨位,开启了他守护这条天路的军旅生涯。


15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富祥把生命里最旺盛最蓬勃的时间献给了雪域昆仑,献给了青藏线。


巡逻青藏线


2021年7月,杨富祥在昆仑山隧道沿线带着战士巡逻。杨浩摄


也许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有一个热血的决定。


24岁的杨富祥,正当意气风发的年纪。当得知总队要担负守护青藏铁路的任务时,杨富祥主动报名提出申请,“到青藏线,去守青藏线。”


海拔,赋予了这里独特的魅力,国内外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的神奇壮美;海拔,也赋予了这里独特的残酷,驻守在这里的武警官兵,常年承受着缺氧的折磨。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海人,这片广袤的土地给了杨富祥健壮的身体,也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去挑战近五千米海拔的高原无人区。


他知道那里条件艰苦,但男儿带吴钩,就要到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他相信自己,就像是跑障碍时跨越的矮墙,身高腿长的他一跨就能过去。


在雪域高原执勤,身体受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供氧不足。在这里站两个小时的哨,体力消耗相当于在山下站4个小时。因为氧气不够,身体就像随时负重20公斤。


仅有海平面60%的含氧量,让第一次执行巡逻任务的杨富祥就感受到了这里环境的残酷。眩晕的脑袋,无力的四肢,都在告诉杨富祥,这才是真正的高原。


带着几分不甘,杨富祥一夜未睡。他重新审视这里,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


火车轰隆隆地经过,仿佛要把床板掀翻,他感受着大地的震颤,他想起离家前父亲和他说的话,滚烫的字句仿佛烙印在他心中,“当兵就要当个能打仗的好兵,咱杨家的人没有孬种!”


四天后,杨富祥再次走上执勤岗位。他要征服高原,征服自己。


海拔4050米的三岔河特大桥、4533米的沱沱河大桥、4868米的昆仑山隧道……


每上升一个高度,都意味着氧气更加稀薄,而这每一个哨位,都有杨富祥走过的足迹。


2014年夏天,一场突降的暴雨致昆仑山隧道北洞口山体发生严重滑坡,巨石和泥沙将铁路轨道掩埋20余米。此时距离下一趟列车经过还剩下不到1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情况万分紧急。杨富祥浑然不顾可能被落石砸伤的危险,带领官兵肩扛手抬,徒手清理沙石,拼命与时间赛跑。


这是一场静默的抢救,没有人大声说话,没有人站起身休息。高原缺氧,他们需要蓄满全身的力气,才能尽快地挪动石块。


20分钟后,险情排除。杨富祥和战友们瘫在了地上,他们大口地呼吸,汲取着微薄的氧气,看着火车顺利驶过。


15年,杨富祥能在脑海中清晰地数出每一个弯道需要走多少步,可以清楚地掌握每一步的节奏,怎么走可以让肺部不那么难受,怎么用力可以走得更快一点。


15年,杨富祥带领官兵累计巡逻3万多公里,排除各类险情100余次,守护15万多趟列车安全通行。


15年,青藏铁路依旧横卧高原,杨富祥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这雪域昆仑,仍保持着一颗纯朴而滚烫的心。


当列车驶过,汽笛声响起,杨富祥和战友们静静举起右手,敬礼。


没有人看得清他们的面庞,甚至把他们的身份也认错,但杨富祥相信,“忠于祖国,祖国会知道。”



守护无人区


2021年6月,杨富祥替身体不适的战士站哨。


杨富祥记不清这是自己多少次带队巡逻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又目送了多少趟列车平安穿行这片无人区。


这条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柏油公路,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昆仑山口到五道梁约109公里,由于弯道多,交通事故频发。


杨富祥在青藏公路旁巡逻时经常会遇到出车祸的地方车辆。有几次,司机因为救助不及时,生命永远留在了昆仑山。


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杨富祥向支队建议,在青藏线沿途竖立助民牌,上面用大字标识“有困难找武警”的字样以及求助电话。


绵延的青藏线上,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助民牌,每一个电话都可能是一场生命的救援。


2018年1月,春节临近,昆仑山口突降大雪,300多辆车被困。车里仅存的食物耗尽,司机们又饿又渴,天气又冷又缺氧,衣服结了冰,手脚冻麻了,几个人只能抱成一团相互取暖。有司机看到了助民牌,拨了电话过去。


接到求救电话,杨富祥迅速带领官兵将山上的高原药品、补给食品全部拿了下去,来回跑了近20公里路,挨个车地送。


大雪封山,一封就是3天2夜。临别之时,获救的群众与杨富祥深情拥抱,不停地说着感谢。


无人区内常年刮10级以上的大风,助民牌经常会被吹坏。杨富祥和战友们已累计制作了15块助民牌,“坏了就赶紧补上一块新的”。“有困难找武警”,是他们郑重的许诺。


很多经常跑109国道的司机把杨富祥和官兵当成朋友,有时路过还专门给送来瓜果蔬菜。驻地营区挂满了锦旗,每一面都是一次救援,一份真挚的感谢。


这里的生存条件是如此的苛刻,但大自然也给予了这里更多美丽的生命形态。


巡逻路上,杨富祥曾看见数不清的藏羚羊、黄羊、牦牛……它们是这里的生灵,是大自然对这片无人区最珍贵的馈赠。


一次沿线巡逻途中,一头受惊的野牦牛突然撞破护栏,发疯似地在铁轨上四处乱窜,而此时一列货车正从远处疾驰而来。杨富祥迅速带领战士冲过去与野牦牛周旋,轰了好几次,才及时将这头倔强的野牦牛赶离铁道。而杨富祥却因供氧不足,晕倒在地。


随着打卡观光可可西里的游客逐渐增多,杨富祥还常常带领官兵在沱沱河的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站,帮助驻站志愿者们制作和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带着官兵一起在海拔4500多米的长江源特大桥附近捡拾垃圾。


广袤的无人区,很多故事在这里温情上演,一茬茬官兵用青春守卫着这片净土。杨富祥说,他很幸运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守土有责,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生命的绿色


2021年6月,杨富祥同战士一起美化营区环境。


15年间,杨富祥从未放弃过种树。


这个被各国学者和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绝境之地,万物难生长。


在昆仑山哨所的第一年,杨富祥和战友种了108棵树,悉心照料,但无一成活。“夏天发了芽,等到了冬天,风吹雪打,就又死了。”


第二年他们总结经验,请教专家,在夏天就挖好树坑,用废弃的门板和塑料做好保暖,又种了80棵……连续种了4年,终于成活了2棵,挺立在昆仑山哨所旁,是生命在这苦寒之地成活的见证。


今年,在营区门口,杨富祥带着战友们又种下了一批树苗,杨树、榆树、红柳……他一遍遍地去浇水,看着发出的嫩芽,在心里不停地期盼着能多活几棵。


在这里,蔬菜大棚也有了别样的意义。种出的菜,结出的果不是为了吃的。“舍不得吃,就这么点颜色,得放在眼前好好地看着。”


南方的战士背回来的芭蕉,北方的战友背回来的小番茄,在这里发芽生长。前年种下的一棵芒果树,今年结出了三个芒果,一串绿色,珍宝般压在枝头。


植物的光合作用让这里的氧气更充分,成为了天然氧吧,满目的绿色也让人心旷神怡。


大棚四周的墙上,挂着战士们自己拍的照片、画的石头画。正如墙上的几个大字,“记录点滴生活,凝聚美好时光”。


杨富祥偶尔会拍一些小视频、照片,欣喜地给远方的家人和战友们展示着今年新栽的树苗、蔬菜大棚里翠绿的瓜果,他想告诉每一个人,他们在高原很好。


业余时间,杨富祥会和战友们打篮球,但也只是慢慢地传来传去,“动作幅度太大或者太快,会出现供氧不足”。入伍前能跑满场的杨富祥,玩球的手法变得越来越生疏,很简单的一个传球,眼睛和脑袋都很清楚,但手接起来却变得吃力。他开玩笑说:“和发际线一样,都退化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杨富祥要面对身体机能的衰老,日益紫红的脸庞,渐渐后移的发际线。


每次到大城市开会学习,杨富祥不需要开口,一眼就能被看出“是高原上来的”。杨富祥也不着急,说自己头发少了没有关系,“担心年轻的战士,还没对象。”


新来的战士大多是“网生一代”,杨富祥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跨越年龄上的“代沟”。但他坚信一个道理,“如果在这里吃了两年的苦,以后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只有荒凉的无人区,没有荒凉的人生。15年,杨富祥带的兵没有一个主动申请离开。他们在这雪域高原,把自己站成了一棵棵挺拔的大树。


杨富祥和战友们特意捡了很多石头,一点点地堆满营区门口的山坡,涂上红色的油漆,摆出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模样,地图的中间写了几个大字,那是他们最想说的一句话——“祖国在我心中”。



牵挂在远方


2021年7月,杨富祥陪家人在昆仑山玉珠峰下。杨浩摄


结婚十余年,杨富祥的妻子张小红一直珍藏着俩人的蜜月相册。里面没有美丽的婚纱,没有山清水秀的背景。荒芜的雪山戈壁,蜿蜒盘旋的铁路隧道,一位穿着军装的新郎和一位脸蛋冻得通红的新娘正携手相笑。


杨富祥在27岁的时候,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次休假回家,杨富祥在街上听到有人在喊“抓小偷!”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男子抢夺了一个女孩的皮包后正夺路而逃。杨富祥迅速冲了上去,将歹徒制伏交给了赶来的民警,并将被抢的皮包送还给了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张小红。


“英雄救美”的浪漫最终促使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起。2009年2月,杨富祥与张小红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正当俩人兴致冲冲地从各个旅行社的广告上遴选着自己的蜜月旅程,一个电话打断了美好的计划。单位临时有任务,只得紧急召回在家休假的杨富祥。


向妻子说明了原因,杨富祥准备当晚就动身返回。贤惠的妻子理解丈夫,提议把昆仑山作为他们的蜜月旅行地。当天晚上,两个人一起登上了开往格尔木的列车,开始了他们的昆仑蜜月之旅。


尽管这里缺少氧气,但这里爱意正浓。简陋的营区,战士们将接待室布置一新,就连氧气瓶上也贴上了亲手做的大红囍字。


可命运又是如此捉弄人。婚后一年,张小红不幸因车祸失去了左腿。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仿佛就被老天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杨富祥紧紧抱着以泪洗面的妻子,哽咽不已。他一边默默地鼓励妻子,一边尽心尽力地照顾她。背她上下楼、给她做爱吃的饭菜、为她擦身、换洗衣服……


杨富祥的不离不弃让张小红拥有了再次站起来的勇气,她装上假肢,开始重新练习走路,脸上也开始渐渐有了笑容。


2012年,三十岁的杨富祥迎来了自己的新身份——父亲。


儿子杨浩宇出生之时,杨富祥正在执行任务,只能遗憾错过。


青鸟殷勤,寄托着远方的牵挂。当杨富祥回到家,第一次抱起襁褓中的儿子,他觉得就像抱着青藏线上飘着的白云,暖暖地贴在胸前。


和众多军人父亲一样,杨富祥没能给儿子一个完整的童年。他缺席了儿子第一次爬行、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走路……以及很多很多的第一次。


但又和所有的军人父亲一样,杨富祥给了儿子无可比拟的骄傲。当6岁的杨浩宇探亲来到驻地,看到父亲训练、守卫的地方,他兴奋地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分享:“我爸爸是军人,可厉害了!”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杨富祥觉得这是他收到的最高认可。


在遥远的可可西里无人区,在遥远的青藏线,杨富祥把这份幸福深藏心间,这是他的牵挂,更是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底气。


2019年,电影《我为你牺牲》上映,影片以杨富祥的家庭故事为背景,展开了一段朴素的叙述。网友的评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感动”。


杨富祥也特意看了电影,当看到网友的留言,杨富祥灼热的心既酸涩又满足。


人生有多少个15年,不好衡量。当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留下,每个人迟早都会向这里告别。但不管身在哪里、担任什么职务,杨富祥说:“都会尽好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军人的责任。”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向晓昕

编审:任旭

守土有责的故事2

三附院的医护人员勇敢“逆行”,把成绩写在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黄达摄

□本报记者赵同增李晓星本报通讯员杨秀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也是普通百姓,本为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可一旦穿上白大褂,瞬间就成了超级英雄,变得“刀枪不入”能救人于“水深”“火热”——我们把他们尊称为“白衣天使”,他们是最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三附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省直属三级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是河南省按病种付费试点医院,是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也是多家保险机构定点医院。

疫情袭来,三附院全面取消休假,广大职工义无反顾地回到工作岗位,全力投入战斗,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党员干部要冲在最前方!”三附院党委书记朱森林说,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敢打敢拼的精神擦亮胸前的党徽,让党旗高高飘扬。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三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翁孝刚说,全体医护人员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用医术、用意志、用身体为群众防住病毒挡住病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领导率先垂范,员工奋勇向前。三附院的医务工作者们,用一个个最美“逆行”故事,生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三军用命

共同构筑“铜墙铁壁”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普通的群众都即将开始轻松快乐的假期生活,忙着置办年货喜迎新春。

深夜11时,三附院的会议室气氛却是格外凝重。当天,泌尿外科一位来自武汉的患者各种体征与新冠肺炎高度相似,而与他接触的医护人员不在少数,万一病毒因此扩散传播,后果不堪想象!二十几位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展开紧急会商,经过彻夜研判病情、分析,最终决定启动应急流程,第一时间把患者转到专门的收治医院,立刻对16位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隔离。

后来,从市疾控中心传来消息,该患者被确诊,成为全市最早的确诊病例之一。因为三附院措施到位、行动果断,成功遏制住了疫情在医院的蔓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月21日,三附院就开始了紧急部署,火速成立疫情防控指挥小组,紧急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全面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三军用命,责任到人。

疫情防控指挥小组每天召开例会,各专项小组汇报工作和存在的问题,研判疫情形势的走向,推进工作有力开展。

医疗组根据疫情防控最新指南,及时修订完善各项诊疗规范,同时对各科室诊断和救治工作进行技术支持、指导和督导。防控组开展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疫情监测、流调、报告管理,同时开展医疗废物回收、污水处理等工作。保障组负责协调物资储备、安保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宣传组对上级疫情防控精神及时进行传达,宣传报道医院疫情防控一线的先进事迹,同时组织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协调组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综合协调工作,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

各小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三附院上下一条心,任务落细落小、层层压实,犹如一台高端设备精密运转,出色地完成各项指令,没出半分差错,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争赴前线

胸前党徽熠熠发光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1月24日,三附院党委向全院发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动员令》,号召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临床医护技党员医疗队,做好应急准备,随时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或奔赴支援武汉等疫情防控第一线。

动员令一经发布,各个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纷纷响应,数百名党员主动递交请战书,自愿加入到队伍中去,医院工作群内广大医务工作者“请战书”“决心书”瞬间刷屏。大家纷纷表示,时刻准备着,全力以赴,共同抗击疫情。

1月25日下午,医院党员“请战宣誓仪式”在党员之家进行。基层党组织代表在“请战书”上签字,一个个鲜红的手印,表达了党员的赤诚之心,铿锵有力的誓词诠释着党员的担当使命:“我们已经做好准备,若有战召必上!”

根据新乡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安排,三附院负责为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救治病房2间,为每间病房配备医护人员和医疗辅助设备。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短短几个小时,驰援所有相关工作准备就绪。1月28日,6名应急医疗队队员出发去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同一天,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6名队员,5名都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常隽华则再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2月2日早上6时,三附院接到上级通知,要求紧急支援湖北,争赴前线的感人场景再次出现。不到一个小时,团队人员到位,上午11时,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正式启程。截至目前,医院抗击疫情派出医疗队员已达20人。

不避凶险争向前,三附院广大党员主动“请战”加入到一线防控、应急救援、医疗救助和后勤保障等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柔肠铁骨

把功绩写在“战场”上

2月11日,三附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慧出征武汉。而就在前一天的下午3时,他的爱人、三附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邢学勇,刚刚前往新乡市传染病医院统筹负责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因为无法前来送行,邢学勇视频连线李慧,两人相互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照顾好身体,约定每天工作结束都要在家里的微信群互报平安。平日不善言辞的邢学勇,鼓起勇气说出了“我爱你”!李慧再也忍不住泪水,轻声回答“我也爱你”。 两人共同奔赴“战场”,一句“胜利归来时便是我们最美的重逢”传为佳话。

生离也有可能是死别,李慧说,为了这次出征,他俩安顿好老人和孩子,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一切准备。

最长情的告白已不再是陪伴,而是同在国家的抗疫战场,你在支援武汉,我在守护家乡——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疫情面前,三附院的医务工作者把柔情柔肠化成铮铮铁骨,把忠诚和功绩写在了抗击疫情的“战场”上。

1月28日,6名医护人员组成应急医疗队,向新乡市传染病医院进发。

2月2日,重症医学科的张亚枝、申成芳和急诊科的李瑞云、耿德胜,三附院的“4勇士”奔赴武汉。

2月9日上午,三附院延津县中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奔赴前线。

2月11日,三附院接着派出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慧和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郭浩,目的地依然是武汉。

对口支援济源示范区,助力该市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一批又一批三附院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向疫区,以白大褂为盔甲,以注射器为武器,在“战场”上留下了最美的身影。

战斗洗礼

三附院队伍变得更强

到战斗一线去,是每个三附院人的愿望。但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后方”,守护好身边的每一位病人、每一个病区,在与疫情的战斗中保卫健康的领土不受侵犯,同样意义重大。

三附院把医院当成“练兵场”,通过应对疫情让每个科室经历战斗洗礼,整个队伍再次得到锻炼,战斗力变得更强。

门诊部设立预检分诊台和体温监测点,切实把好入口“第一关”,按时给诊室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擦拭,切实保证广大患者安全。特殊时期,保洁人员因故不能上班,工作人员就主动承担起环境清洁的任务。

由于医院发热门诊不适合疫情防控布局要求,后勤保障部工作人员在大年三十彻夜奋战,在寒风中撸起袖子,将一处长久无人居住的公寓进行改造,不影响第二天的使用。

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的防护服按要求四小时需要更换一次,中途一旦脱下需要重新更换新的,在防护用品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不喝水不上厕所。医护人员经过数个小时值班,摘下手套,手已经捂得发皱发白。层层叠加的防护衣,成为医院疫情防控战场上最美的白色“战袍”。

公共卫生科每天对门诊记录、隔离病房、发热门诊的病例进行严密监控,同时监测全院职工体温。有的工作人员没法照顾自己年幼的孩子,就把孩子送回老家。有的工作人员狠下心来,不管孩子生病在家哭着喊妈妈,坚持完成当天的工作,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感染管理科主任常常加班到深夜,常常无暇顾及吃饭,身体疼痛到颤抖。

医院党委以四个党总支为基础,建立一支全部由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疫情防控应急队,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后备队,负责全院9个体温检测点、医疗保障、后勤服务等工作。

“前线的工作交给你们,你们的后方交给我们。”医院党委、行政和工会看望慰问医疗队员家属,并提供各项保障,让医疗队员在外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医院还大力弘扬防控一线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在第一时间发出最强音。“请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防疫前线成立‘临时党支部’”、援鄂一线人员母子对话视频、战“疫”伉俪等新闻报道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卫视等媒体广泛报道,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疫情没有结束,战斗还在继续。朱森林、翁孝刚表示,三附院上下不敢有丝毫懈怠,将勠力同心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救治患者,不负国家和社会的重托,不负群众的期盼。

守土有责的故事3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27日电题:流动的界河水,坚守的夫妻哨——“界河夫妻”30年守河护边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研、何军、胡虎虎、张啸诚

初春的早晨,军武哨所前的红旗披上阳光,迎风抖擞。哨所边的阿拉克别克河水声淙淙,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蜿蜒奔流。一老一新两座瞭望塔屹立在白杨树群中,它们接续见证了马军武夫妻30年的守边岁月。

马军武爬上哨塔,登高远眺,中哈边境的炊烟、人踪、树影一览无遗。“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旁牧羊牛。”这是他生活最生动的写照。

(小标题)一个30年也没兑现的承诺

“我耳朵一听就知道水大了。”马军武讲起自己的经历,故事的源头就是他常年守护的阿拉克别克河。

军武哨所,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10师185团中哈边境,这里人迹罕至,只有阿拉克别克河四时呜咽。

1988年4月,中苏阿拉克别克河遭遇融雪性洪水,洪水改道冲垮了185团灌溉引水的桑德克龙口,夺路喀拉苏自然沟涌入额尔齐斯河。

马军武提起当年说:“根据当时的国际法惯例,中苏国界位于界河中心。如果任凭界河改道,界河以东、自然沟以西有55.5平方公里的领土就会丢失,那我们真成了千古罪人。”

国土神圣,守土有责。185团的弟兄们并肩奋战,终于让洪水重回故道。19岁的马军武也经历了这场抗洪洗礼,他下定决心,以后在这里护边守水。

从此,祖国最西北的荒漠升起一缕孤烟,在阿拉克别克河岸边的土坯房哨所里,多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马军武白天沿着界河巡视,夜里枕着水声入眠,巡边的同时他给桑德克河龙口配水,保障下游农业灌溉。原本哨所和龙口同名,也叫桑德克哨所,大伙儿叫着绕口,就叫成了军武哨所。

1992年初,马军武经人介绍结识了妻子张正美,张正美直言第一眼没相中他:“大眼睛双眼皮长得是不错,就是个子不高。”小马也不吭声,光在干活的时候下苦力。还是老丈人一锤定音:“这小伙踏实肯干,嫁了没错!”从此军武哨所成了夫妻哨,孤寂的荒漠里多了家长里短的欢笑,柴米油盐的絮语。

结了婚,马军武和张正美本打算回到团部,他母亲已经在城里买了一套旧房。谁料第二年开春就发了洪水,从三四月份发到五六月份,洪峰一过又该农忙了,到了给农民配水的季节,实在走不开。

阿拉克别克河的洪水周而复始,马军武跟老婆说的那句“明年再走吧”的话,年年说,30年也没兑现。

马军武说自己从来也没想过要在这待这么久,从来也没人要求他待这么久,可不知不觉30多年过去了。张正美却知道原因所在,她说:“他这个人做事太认真,他总说自己走了别人还得重新再来。”

(小标题)冬天啃冰馍咽雪水,夏天抹柴油驱蚊虫

山川萧条极边土,军武哨所周围,自然环境恶劣,185团党建办主任刘锦安笑着形容:“春天被洪水吓死,夏天被蚊虫咬死,秋天被风沙刮死,冬天被冰雪冻死。”

陪伴马军武和张正美的只有白杨树的树影,黄沙的流纹,雪山的褶皱,界河的水声。

实在闷得发慌,马军武就跑到戈壁滩上吼两声,听一听自己的回音,就当和别人对话了。

张正美笑着说:“在这里,我们俩吵架都没有拉架的。”

一入冬,夫妻俩买上半年的白菜、洋芋、萝卜和面粉,都放菜窖里。巡边路20多公里,马军武就带上馍馍,饿了啃两口,渴了就地喝几口河水。冬天馍馍被冻得发硬,马军武一口馍一口雪硬往下咽,满嘴都是冰碴子。

“夏天最难熬,夜里有蚊子,白天有小咬,它俩倒班。”马军武笑着说,夏天哨所外的蚊虫达到1立方米1700多只,30多年里,养的狗就被叮死了4条。他自制了一种驱蚊剂,在户外每15分钟就得涂抹一次,“来苏水、柴油、驱蚊剂、薄荷油、花露水,反正能用的东西都用上,就跟做那个鸡尾酒一样,用的时候晃一晃。”嫁过来之后,张正美从未穿过裙子。

每年五六月份,夫妻俩雷打不动地订报刊,早期每年600块的工资,在报刊上要花一两百,《故事会》《婚姻与家庭》……张正美谈起这些刊物如数家珍,只要有文字的东西都被翻烂了,油墨香满屋,让两口子有一份和外界保持联结的安稳。

订报舍得花钱,只是费眼睛,马军武回忆:“平时都点马灯,冬天煤油灯把鼻子熏得黑黑的,过年时候才舍得点蜡烛,蜡烛5毛钱一根,舍不得。”

后来夫妻俩有了个诺基亚手机,但移动电话得固定着拨,“就是用钉子钉住,挂在门框上,就这个地方能收到信号。”张正美说。

(小标题)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日子过得清苦,马军武却总是很乐观,他对张正美说:“条件会慢慢改善的。”

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中工作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6年,夫妻俩告别土坯房,搬进新哨所,种上了花草,吃上了新鲜蔬菜;

2008年,新的20米瞭望塔建成,守边夫妻更上层楼,看得更远了;

2010年,军武哨所前通了水泥路;

2017年,哨所配备了新一批护边员,两个人的相依变为一群人的坚守……

马军武感叹:“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啊!”2010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天,马军武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7月1日,张正美也成为党员,在党旗前,马军武郑重地为张正美戴上党徽。

如今位于185团境内的白沙湖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雪山映着蔚蓝湖水,大漠里写下守边豪情,185团打造出红色旅游的靓丽名片,迎来了更多游客的身影,马军武当起了边防知识义务解说员。

“你看,这是中国,这是外国。”马军武家屋后建起了一座抗洪守土纪念馆,纪念馆里,马军武夫妻哨的事迹也成为重要一章,他常抱着小孙子进入其中,让孩子从小感受红色气质。脚下玻璃通道里的彩灯标识出中哈国土的界线,马军武踩着标识清楚的地图,宛如自己33年的守边生涯的微缩图景。

观察堤坝水情,检查树林植被,维护标志设施,劝阻沿边违规活动人员,30年来马军武夫妻守护地段无一起涉外事件。

每天早晨,马军武和张正美在简单而又隆重的仪式中升起国旗,胸前的党徽在晨光中映着国旗的红色,熠熠生辉,马军武说:“有了这面旗,无论巡逻走多远,都能找到方向。”(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