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我和我的家乡有几个小故事

2022-10-24 19:34 作者:tigerWong 围观:

芈月的前男友开凿了黄浦江?—那些我家乡的趣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tigerWong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和我的家乡有几个小故事1

近期,一则我家乡1000年多年古桥下河滩发现古钱币的新闻上了热搜。有点疑惑,我老家哪座桥有1000多年,经老同学群里确认,之前被拆的县城南北城之间唯一纽带,民间模糊称作老大桥的那座桥确实是1000多年前就有了。

愤懑于家乡政府乱作为乱拆乱建的同时,不禁对家乡究竟有怎样的历史产生了进一步的兴趣。

我的家乡,是豫南鄂豫皖三省交界的一座小县城,既无先进的经济生产,亦无强大的文化宣传,甚至连个像样的可以引用的故事都没有,以至于初上大学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时候,我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竟想不到哪一个典故、哪一个名人、哪一段历史,可以让同学们快速代入我家乡的特点。你难以想象一座中原豫楚之地先民辛勤耕耘数千年的地方,没有留下成体系的历史记载,没有足以刻进历史进程丰碑的伟大人物,没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数千年烟波浩渺,沧海桑田,竟如从未来过一样。

可历史终究客观存在,蛛丝马迹的信息也足以证明先人们确实来过。

春申君(公元前314年-公元前238年),本名黄歇,楚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战国四公子之一。

对,这位知名的楚相春申君,芈月传里芈月的深情前男友黄歇,就是我们家乡人。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而这12县正是以我们家乡为中心,黄相亦宅居于此。


虚构的芈月传

而同是这个春申君,因业绩突出,影响巨大,后被改封江东吴地,治理太湖流域,包括苏州、无锡等地,包括尚未开埠的吴淞江流域,也就是后来的上海。而这个春申君,显然是个勤政利民的好官,治理期间,清淤疏浚,大兴水利,治好了患民多世的水灾。于是被百姓尊为水神,在多地立庙供奉用以镇压水怪,并将多处水域江河命名带“申”以念其功绩。

这许多庙宇和带“申”字的村落、江河,至今还存在着。其中,名为黄歇浦、春申江的一条河,便是这其中的流传至后世最为知名的一条。而它现名,叫黄浦江。

另外,上海的别称“申城”的“申”也来源于春申君。2002年,上海世博申请成功庆祝晚会上,第一个节目,就叫“告慰春申君”。


黄浦江日景


黄浦江夜景

21年前,我一个楞头小子只身来上海读书的时候,显然并不知道我那落后的家乡与繁华的大上海竟有这般渊源。

历史,只会被尘封,并不会消逝。打开一本史书,探访一处遗迹,也许就能发现一段历史,或浩荡壮阔、或悲戚惨烈,抑或幽默诙谐。是的,没错,就是这个春申君,把自己怀孕的小妾献给了楚考烈王,梦想做王上王,结果楚王死后,被小妾的哥哥圈养的勇士伏击暗杀灭口。就此,一代六国联盟抗秦的实际盟主(名义盟主为楚王)幽默的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也是历史打开的一种形式。

对了,我家乡的名字,叫潢川。


家乡县城

我和我的家乡有几个小故事2

味觉与嗅觉是记忆的器官

记着游子们深刻的美味感受

最喜怀念一家人在月圆下的餐桌

《我和我的家乡》

导演:宁浩(总)、徐峥、陈思诚、闫非、彭大魔、邓超、俞白眉

类型:剧情、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

语言:中文

适合人群:12岁及以上

片长: 153分钟

影片简介

该片通过五个故事单元,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乡故事。

剧情简介

《北京好人》

张北京续集,镜头对准在北京漂泊的异乡人。从《北京你好》到《北京好人》,张北京的这顶奥运纪念帽始终没有摘下,去年还盼着在奥运开幕式上张艺谋能“给咱扫个镜头”,如今竟潇洒放话没接艺谋拍戏邀约。

《天上掉下个UFO》

中秋之夜,贵州黔南的阿福村惊现神秘UFO,距离中国天眼只有15公里,刹那间轰动全村,爆炸性新闻甚至惊动了北京的记者。《再进科学》节目组的记者老唐和小秦深入村中调查,回乡加入UFO调查队伍的还有科学家董科学。村长王守正和商人王出奇热烈欢迎三人的到来,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几人又似乎“各怀鬼胎”。事件中的关键性人物,外表木讷、内心狂野的农民发明家黄大宝亦惊喜现身 。

《最后一课》

伴随一通国际长途电话打来,望溪村全村陷入了忙碌之中,为参照老照片恢复出1992年的一堂课,全体村民齐心协力,甚至模拟还原当年那场瓢泼大雨。望溪村全体村民要帮老范解决什么问题 。

《回乡之路》

故事发生在陕西的毛乌素沙漠,这片曾经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已是绿树葱葱。“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帮助家乡致富寻找买家,却遭到电商闫飞燕的嫌弃,两人因回母校参加校庆而被迫共同踏上回乡之路,一路波折不断、摩擦不停。

《神笔马亮》

出生在东北山村的马亮感慨“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做点事情 [8] 。所以放弃了去重点美术学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为了不让秋霞发现,所以和所有村民共同防止被秋霞发现所发生的事。

影片评价

《我和我的家乡》描绘了小康生活的画卷,讴歌了脱贫攻坚的成就,是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双赢,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影片的成功为主旋律创作带来诸多启示:一是爱国主义永远是电影创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电影创作永恒的原动力,三是在以小见大中不断创新艺术表达,影片才能赢得观众的共鸣与共情(《人民日报》评) 。

《我和我的家乡》和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相比,该片的“切口”更小了,但不变的还是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葛优、邓超、沈腾、王宝强、雷佳音这群“欢乐喜剧人”一出现,观众就不愁没有笑点。“北京好人”张北京和二舅联手上演的双簧、雷佳音“憋”出来的大头、沈腾和马丽之间的“网络延迟”,让影院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电影里有欢乐,更有感动。正因为有笑有泪,大家甚至都没有感觉到本片的“主旋律”色彩。如此宏大的主题,却没有让影院里的观众感到一丝一毫的枯燥、乏味,这不光得益于主创艺术的表达方式,更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电影在表达上也没有了生涩和僵硬(《光明日报》评)。

《我和我的家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结构。它由5个有“我”及“家乡”元素的小故事串联而成。五个小故事,是思乡之情,也是返乡之旅。表面是引人发笑的轻喜剧样子,深层则是出于各种动机的善意“谎言”,它们给各个故事单元制造冲突和笑点,却又让观众的眼泪频频在笑声间隙流淌出来,构成了节日期间观演观众的感动与欢颜。 该片创作者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观众的喜好,没有悬空创作,而是脚踏实地地反映了一系列的社会民生问题。该片选取小人物小视角,立足乡土情结,虽然像个“拼盘电影”,整体的情绪流露却是流畅的,它带给观众的泪与笑,是时代发展的真实折射,也是影片的骨与肉,冲这点而言,该片已经站在了每一个“我”的位置上,让每一个个体观后都有回味和思考(《江西日报》评)。

《我和我的家乡》的大部分故事设计得都有点“土”,表面上看起来事情都不那么“大”,葛优饰演的张北京,黄渤饰演的农民发明家,范伟饰演的乡村教师,邓超饰演的小企业家,沈腾饰演的基层干部,都是平凡人。但是,国与家从未分离过,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里的国与家也从未分离过,只不过,《我和我的家乡》更注重细微温情,微言大义,细微温情也是家国大义。该片五个单元故事各具特色,在喜剧的题材之下,兼具“科幻、爱情、动作、探案”等元素,一部电影带来多重惊喜,满足全民观影需求。在国庆中秋档期,这样的喜剧表现形式非常得体。家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该片用家乡这样一个题目,承载了医疗、教育、扶贫、支教、基层干部等众多的主题,这些主题和家乡息息相关,水乳交融(《齐鲁晚报》评)。

我和我的家乡有几个小故事3


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官网上的院址变迁中写道:1966年山东省卫生厅拨款12万元建院(蓬莱县医院——作者注)。县委、政府把新建医院选址在城东、群众称 “鬼子楼”处,建门诊、病房1880平方米,并调给与其毗邻的老车站旧房77间做职工宿舍。1967年11月,从下窪、万寿宫迁至新建的县医院。


据此可知,我跟着母亲住的第一个家,便是“老车站旧房77间”中的两间,这也解释了我心中多年的疑惑,当年的蓬莱县医院家属区,一排排砖瓦平房,分布很没有规律,中间还间隔着或大或小的空地,原来是车站的旧房。


资料图


走出县医院南北大走廊的北门,斜着向东北方向穿过大院子,再向北走二三十步,然后拐过右手边一排平房的西山墙,向东,走过一片纵深约五六十米的小开阔地,就是另一排平房的西山墙,那个西山墙里面的房子,就是母亲安在县医院家属区的家。


我记忆里,房子有东西两间,看起来是那种并排的单间打通中间的一小半间壁之后连起来的两间。因为这两间房子都有南向的通户外的门。母亲似乎也说过,原本就只有东边的那间,后来,西边的邻居搬走了,母亲便去医院要来了。母亲是军属,家里孩子多了之后,再申请一间房子,似乎也顺理成章。


母亲2016年金秋时节离我们远去,有些事父亲也不太了解,我也就只能靠猜测了。


打我记事起,我就跟着母亲住在这两间房子里。


东边的那间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边是一铺炕,不像招远老家,炕都横在东西里间的南窗下,占满一面墙的位置。我们的炕,没有老家的炕那么大,短边靠着北墙,长边靠着西墙,炕的东边是一溜空地,有半个炕那么大吧,供进出上下炕用。炕的南边紧挨着一堵差不多跟炕等宽的墙,墙南边便是锅台和煤炉子的位置。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和冬季的取暖,都在这里解决。吃饭的小长方桌和小板凳就放在锅台南边的空地上。


资料图


父亲告诉我,这个小长方桌还是他的战友来家里时,看到他和母亲就着锅台吃饭,自告奋勇帮忙做的。这位战友应该是会点木匠活,从木材厂买来几块木板子,因陋就简,拼凑成桌面,桌面上还有疤坑,用水泥填上抹平,再钉上四条桌腿,刷上油漆,便成了家里的第一张饭桌。


这个房间的南墙让入户门和南窗占去了大半,窗在西,门在东,一进门,门后,房间的东南角,紧靠墙放着一张窄窄的单人床,父亲说是给来家里帮忙照看我们的保姆住的。当时我太小了,记不住保姆住过这里。这张小床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是因为唐山大地震之后,位于胶东北部沿海断裂带的蓬莱有那么一段时间开启了防震模式,母亲带着我和弟弟,有时就睡在这张小床下面。床本来就窄,床下就更逼仄了。母亲和弟弟睡一头,我睡另一头。真挤啊,倒头就睡一觉天亮的年纪,我在小床下面辗转难眠,既害怕地震突然来了不敢越床底半步,又挤得伸不开腿翻不了身,那个难受劲啊,似乎现在还能感觉得到。


这间房的西南方向的空间就连着西间了。西间的南门南窗跟东间的应该是对称的,因为我记得西间的门在房间的西南角,门边的墙角常年堆放着东西,冬天的时候,门那里还会摞两个柳条编的大苹果筐,里面装满了小国光苹果,是全家人一个冬天的水果储备。两个大苹果筐还可以起到挡门的作用,因为西间的门外面没上锁,只是从室内插着插销,不走人。


资料图


这个地方我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和弟弟从这里跑了出去。那天母亲不在家。母亲不在家的晚上,要么在医院值夜班,要么是去学习,要么是排节目。母亲特别爱唱歌,并且识简谱,嗓音清亮,是文艺骨干。我的记忆里,有我在礼堂(或是一间大房子)门口探头探脑寻找母亲的片段,好几排人整齐地站立着,正在练习合唱,母亲个子不高,但腰板笔挺的,就在第一排最边上的位置。我的学龄前,正是“文革”如火如荼的年代,大人们经常排节目。最高指示来了,还连夜组织学习。那天晚上吃完晚饭,母亲安顿我和弟弟睡下,锁上家门,就去医院忙去了。


可能睡得太早,睡得不踏实,我和弟弟陆续醒了,等了一会不见母亲回来,便蚂蚁搬家一样,把西间门口堆放的东西,一点一点挪开,打开门插销,从西间门跑出去找母亲。在小孩子心里,母亲在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母亲不在,家里的那些角角落落就会隐藏着吓人的妖怪,所以,才会发生这种从最安全的家里,跑到夜幕笼罩的外面去找母亲的事情。


后来母亲是不是把西间门上了锁,我不记得了,总之我和弟弟胜利大逃亡这件事,母亲经常当故事念叨。弟弟胆大调皮,有一次,我偏头疼又犯了,母亲带我去做检查,正在午睡的他一个人被锁在家里,醒了,见家中无人,便爬到南窗的窗台上向外张望,那时候他最多三岁吧,路过的邻居看到玻璃窗里面他的小脸,赶紧捎话给母亲,让她快点回家。


母亲总是把这些当笑话说给长大的我们听,现在想想,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半大皮孩子,又上班又忙家里家外的一摊子事,多么不容易!


资料图


西间靠西墙摆着一个深紫红色油漆的小柜,上面摆着当年家属区的家居标配,比方说领袖石膏像,瓷茶壶茶杯,小闹钟什么的。柜子的顶面下面是两个抽屉,家中的重要物件,比方说户口本,粮票,照片,等等,都在这几个抽屉里。再下面是两个对开柜门。小件的衣物都放在这里。大件的衣物和厚重的毯子之类的,则放在大木头箱子里。木头箱子上还放着母亲特别珍爱的一口紫红的带弹簧锁扣的厚帆布箱,父亲说那是他们结婚时,父亲的战友趁着到上海接一艘登陆艇时,帮忙置办了一红一蓝两口箱子,红的放在家里,母亲用,蓝的他放在军营的宿舍用。这两口箱子算得上是他们的结婚纪念了。后来我带着母亲的紫红箱子上了大学,还跟着我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宿舍火灾,箱子的一头留下了烧灼的痕迹。现在这口箱子还在我的珍藏之列。


小柜是家里的一个大件,它那闪着幽光的深紫红的色泽,我现在还能想象出来,后来我特别喜欢这个色调的衣饰,不知是不是对这个小柜的怀念。母亲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收拾家,又或者她并不擅长做这些,小柜的顶面上,常常蒙了一层灰,每到家里来客人了,母亲便临时抱佛脚,当着客人的面拿抹布擦去小柜上的浮灰。等到我长得踮着脚尖可以够到柜顶,我便隔三差五去擦一下小柜顶上的灰。


西间没有土炕,空间显得宽敞一些,除了小柜,大木头箱,帆布箱,还有待客的高板凳,水缸(那时候自来水还没有通到家里)等,一一靠墙摆放着。一张东西向安放的木板床靠着北墙,在冬天靠煤炉子取暖的年代,木板床在家里不受欢迎,只有老家来了人,比方说前来帮忙照看我们姐弟的姥姥、小姨、小姑姑,比方说退休后短暂地来住了一阵子的姥爷,这张床才会派上用场,而我和弟弟一直跟母亲一起睡在东间的火炕上。那年传染上了百日咳,半夜坐着咳得掏心掏肺是在这铺火炕上。那个凌晨,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母亲去开门,医院里的夜班同事把姥爷去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哭得直不起身,好半天才佝偻着腰回到里间,我被惊醒,从被窝里坐起来,跟着母亲一起大哭,也是在这铺火炕上。


我记得,那个晚上,家里只有母亲和我,父亲照例在军营,弟弟在老家的奶奶家。等到天蒙蒙亮,母亲便去赶长途车回老家了。我那时候还没上小学,那天也没跟母亲回老家,我去哪儿了?我不记得了。应该又去母亲的哪个同事家里寄住了吧?


为了解决没人帮忙看孩子的问题,我六周岁半就上了小学,家里的小饭桌又成了我的学习桌。如今的孩子们放了学,家长们接过接力棒,监督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或者去特长班兴趣班。我上小学时,放了学自己走回家,家里通常一个人也没有,写作业是自己的事。


如果你也曾经住过蓬莱县医院的家属区,恰好在1975年到1977年的某些个冬天的傍晚,路过一排红瓦平房最西头的两间房,看到一个小姑娘,在露天里,背对家门,面朝南,坐着小板凳,在一张木头小饭桌上,埋头写作业,那你不要好奇她冷不冷,也不要问她为啥不在家里写。因为她不会告诉你,她不是不怕冷,她只是不敢一个人在家。


资料图


而只要母亲在,只要姥姥、小姨、小姑姑来了,这两间房的家,就成了温暖的避风港,许多暖人的画面,以这两间房为背景,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那里,有苗条、秀气、慈眉善目不笑不说话的我的小脚姥姥,久居内陆乡村的她,能把父亲从船上带回来的大鲅鱼,熬出鲜了半个世纪的味道;门前树阴下,我那比母亲小十几岁比我大十几岁的鼓鼓脸嘟嘟嘴的小姨,在带着我们玩耍;长睫毛圆眼睛的小姑姑,年纪比小姨大不了几岁,帮着母亲忙里忙外……更有母亲在西北风呼呼刮个不停的大冬天,烤在煤炉子周围铁丝架上的地瓜片、馒头片,烤在炉盖子上的海蛎子。那海蛎子可是母亲穿着水鞋,趁着退大洘,用赶海专用的那个生铁小铲子,从抹直口海边的礁石上刚刚赶回来的。烤熟了的海蛎子壳自动张开了嘴,鲜汤冒出来,流到煤炉盖上,烤出咝咝啦啦的声音,变成丝丝鲜气,氤氲在我们两间房的家里。这炉盖子上烤的海蛎子可是人间至鲜,微波炉烤出来的根本没法比,更鲜的是海蛎子壳里泛着奶白色的热乎乎的原汤,喝得顺着下巴往下流,下巴上的皮肉都杀得隐隐做疼……


如今,除了小姑姑还健在,姥姥、小姨和母亲,都先后离开了我们。那两间平房也早就不在了吧。可是,在这样的打捞记忆和书写文字的过程中,她们笑意盈盈,款款而来,成为我生命最初的色彩、温度与慰籍。


#童年#​#地理#​#平房#​#母亲#​#蓬莱县医院#


徐绍磊近照

徐绍磊,毕业于山东大学。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多年从事报纸专副刊编辑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协会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