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美院的说说

2022-10-06 17:58 作者:亞丰文化 围观:

清华美院仅仅雕塑洋化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亞丰文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美院的说说1

最近,清华美院的洋化雕塑被曝,颠覆大家对传统人物的认知,以及对清华美院的西化下限再刷新。


它们说这玩意是后羿射日?


魏小明

清华的高材生

设计雕塑的艺术让人大开眼界

原本以为是一件赞美外国人的作品

没想到看到标题名后却大跌眼镜。

中国人什么时候卷发了?

中国人什么时候不顾文明,裸体出在外了?

衣冠楚楚与裸体在华夏文明体系中是分辨人畜的直接分界线,甚至发展出一套穿衣的制度和礼仪。


《易》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盖取诸乾坤。」


不仅如此,还面目狰狞丑恶,露生殖器,这真的是在体现「英雄」吗?


相信是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认同。别扯什么艺术是开放多元的,歪曲文明和历史,匍匐在洋大人脚下,这能叫多元否?毒教材的翻版同类事件而已。


以上这些不再赘述,来说说它的另一大错误。


如果是普通人弄不清也就算了,作为自诩中国数一数二的学府,混淆历史,对自家历史不了解,对洋人崇拜得很,着实不应该。


取名「后羿射日」本身就是错误。这个词的叫法也是错误。


因为历史上有两位出名的「羿」,一位是神话传说中射日的羿,或称大羿,另一位是夏朝时篡位夏王的有穷国国君羿,夏朝君主称「后」,只有他才被称之为后羿。


《尚书》云:「大康(太康)尸位以逸豫。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孔安国云:「羿,诸侯名。」杜云:「有穷君之号」。


碰巧的是,这位后羿也是善射的。《孟子》:「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逄蒙,夏朝人,向后羿学射,后来又杀了后羿。


《史记》:「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失国:《集解》引孔安国曰:「盘于游回,不恤民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


就是太康在位时,被有穷国羿篡位夺取了夏朝,所以才有「后羿」之称。


夏朝实际上是中断了后来复国,中断的历史大概有四十年,这段历史就是后羿、寒浞取得了夏政。


比后羿更早的羿,是尧帝时期的人。

《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

《山海经·海内经》:「帝夋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淮南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尧乃使羿上射十日。」高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在神话传说中,尧帝之时,十日并出,尧帝(或帝夋)让羿去解决这个事,并迎娶了帝夋之女嫦娥(汉朝之前称姮娥,避讳汉文帝刘恒改为嫦娥)为妻,这位羿才是射日故事中的羿,不能称后羿,可以称大羿。


名号

大羿

后羿

时代

尧帝时

夏太康时

职业

神射手

有穷国国君,亦善射

身份

帝夋女婿

有穷国国君

事件

射日以扶下国

篡夏为夏后


清华美院不但雕塑洋化,对自家历史神话更是混淆,误导学子,此等错误深矣。

美院的说说2

贾又福画语录


◎关于山水画发端

黄宾虹的山水画,表现的并非某山某水的自然景观,因之他的画画什么地方不必去加以分别,也分别不出。他着意在大自然天地山水间的万化玄机和自我心灵的冥合,创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浑厚华滋的未知世界,蕴涵着大道在心,众美合流的境界。

先成就笔墨,后成就风格,厚积薄发,传统学养( 深参道与艺),发造化玄谛。删去山川表象,直探大道真质。形成独到、浑厚华滋、乱中不乱,龙蛇自在的谜团画风。

董其昌是先成就笔墨,厚积传统学养,薄发笔墨禅意。形成墨明,意空境清的画风。笔冷,山川的灵光。禅意。

石涛山水是发山水之机敏于活力。龚贤山水是发山川之深沉宁静。

大岳朴玉图 360cm×95cm 1987 年

大岳雄风 340cm×120cm 1985 年

李可染发的是为山河立传,才有峨眉秀色,漓江览胜。我们应明确自己发哪一方。我发山川之精神,凝聚典型、概括。(每人侧重一方,但又不是机械的断层)

黄老的画如一团元气,贯彻始终,但其作画的程序并非一气呵成,而多采取画一画,放一放,看一看,想一想;再画,再放,再看,循环往复。但,气脉不断。

龚半千画诀中说:“凡物之下面黑的是阴,上面白的是阳。”龚半千遵循的是自然光,所以画中少了一点心灵之光,和万物本身的灵光。龚半千用光的变化较少。

1998 年

燕赵雄风图(局部) 32cm×100cm 1987 年

燕赵雄风图(局部) 32cm×100cm 1987 年


美院的说说3

作者:陈运成

周建明,祖籍广东五华,现居广州。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外骋教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广州一画院院长。

看画家周建明的山水画,的确有一种平实的力量和直入人心的艺术魅力。

《云行水流,游戏自在》 纸本设色 周建明

《云阔烟深树,江澄水浴秋》 纸本设色 周建明

《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 纸本设色 周建明

他的山水画以传统的笔墨语言和勾皴点染的笔墨程式,表现岭南植被丰厚的地貌特征,画面树木葱郁,山石秀润。以元人笔墨和情趣,抒写宁静幽雅的闲逸情怀,无论水乡野景,云山雾水,都描绘得情趣盎然,在真山真水中寄情达意,具有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

“写意”是指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精气神,抒发作者的个人意趣。无论是顾恺之“以形写神”思想,还是谢赫等人理论,都是把“意”作为画家创作情感,来阐发画者的审美取向。郭熙在《山水训》中说:“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览者又当以此意求之。”这要求艺术家要对审美对象进行写意式的观照,从而发现山水之美。

具体到艺术创作上如何来看待写意,周建明表示:中国画的写“意”性,强调意蕴、意境、意象、意趣,“意”源于内心,画家通过“物象”的描绘,表达的是画家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表白,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绘画在反映自然山水的同时,体现出的是人文的精神。我们不能把写意简单地理解为逸笔草草,写意更多的是情感的抒发,是人性的关怀,是返璞归真的心灵书写。作品在抒情达意之间蕴涵了精神的指向,就可以说具有写意精神。

近年来,周建明深受重彩绘画的启发,画面常常以矿物颜料泼彩,以积墨形成干湿浓淡的墨韵的相冲撞形成氤氲深邃的意境,因为材料本身的质感和色彩元素的变化,在画面中有了构成的因素,使他的绘画在视觉上有了现代性的表达。在意境营造和视觉表达上有了独特的个人感悟。

由于常年的书法训练,周建明对于线条的控制可以在笔法使转上轻松表现物象的特征,曲尽其妙。他的线条和他的性情相吻合——不温不火,温厚滋润。他的作品没有为片面追求苍劲而出现剑拔弩张的做作,一切为表现林木山石、溪流雾霭的自然形态,有着由心而发的舒缓。周建明把书法的审美取向带入山水画创作中,希望在绘画中体现出书法用笔,即用笔的书写性。

周建明的山水画,有静谧的气质,白石老人说过:“画中要有静气。骨法显露则不静,笔意躁动则不静。要脱尽纵横习气,要有一种融合之气浮动丘壑之间。”只有这种由心而发的心性流露的书写性,才能感知他对绘画的真诚而非刻意为之的心态。画到妙处生静气,画有静气则生灵。周建明在水墨氤氲中彰显文静淡雅的平和以及平淡天真的韵致,具体在绘画上, 静气可以说是一种弦外之音,以笔墨为载体,表现出一种超乎形外的韵味,使观画者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诗要孤,画要静”,这是传统的艺术观念,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审美理想与精神境界。绘画成为周建明内心的世外桃源,实现人生乐趣和自身价值的载体。周建明的状态可能正如苏轼所云:“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

【对话】

广州日报:您对国画的兴趣缘于何时?

周建明:小时候只是对绘画有兴趣,至以什么画种当时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后来考入了广州美术学院以后,才对中国画有了清晰的了解,也是基于对中国文化背景和中国哲学思想的不断学习和了解中,感觉中国画的审美体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毕业之后我就选择了中国画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

广州日报:你的山水画创作在笔墨语言和绘画程式上可以看出根植于传统山水画,但在意境营造、赋色以及材料运用上又有独特个人感悟,这是否和你的求学背景和经历有关?

周建明:是的,在广州美院的教育体系里,对传统中国画的教学有系统的学习机制,所以,自然而然我的中国山水画也就根植于传统中国画的审美体系当中并呈现出来。同时,我在美院读的是美术教育系,教育系的特点就是什么专业都要有所涉猎。因而,在我的中国画创作中,在画面的表现上可能就自觉不自觉地融合进了不同画种的一些元素,包括颜色、材料、构图、意景营造等方面,我希望在画面中体现自己的感受和绘画语言。

广州日报:你的绘画上有一个特点就是根据画面需要能洋洋洒洒大段落款,这种自信来源于你长期的书法训练?

周建明:是的,我从小就学习书法,现在一直在坚持。我们常说“书画同源”,我常常在中国画的题跋中,使用大量的书法作为构图的重要一部分,增加画面中的美感意蕴。石涛有云:“字与画者,其具两端,其功一体。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石涛在他的《画语录》里面专门有一章论述书法与绘画之间的重要关系。

广州日报: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上看,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具有学院背景的画家进入中国画创作有什么优势,同时有什么需要警醒的地方?

周建明:进入专业艺术院校接受过系统绘画训练的画家,他们的造型能力比较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绘画美学有较深的理解。对美学的深入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画家的艺术生命和艺术道路的深度和广度,对画家影响深远。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诟病一个人“眼高手低”,但这对于绘画来说,“眼高手低”反而才是一种合理现象,“眼高”就是说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思想,眼界高,创作立意比较高;“手低”而技法表达较低,还没达到表现自己的思想境界,这是一个画家常常面临的问题。反之,如果“眼低手高”,那就没救了。

广州日报:你近期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周建明:近期有可能会画一些带有禅意韵味的一些作品吧。同时也在听一些交响乐,也许某一时段会思考怎么把音乐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在绘画中糅合音乐元素,边思考边尝试。

广州日报:中国山水画有一套完整的审美价值观,作为长期山水画的实践者,你如何坚定自己的这种创作方向?

周建明:每一个画种都有它自己独立的审美体系和评判标准。中国画当然要以在中国画的审美体系框架内进行,中国画可以有很高的精神表达和哲学内涵,这就需要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坚守。

广州日报:你现在的艺术态度是怎样?如何避免所谓的自娱自乐以及在绘画上功利性的追求?

周建明:如果说一个画家能坚守自己的艺术思想,坚守自己的艺术风格,不随波逐流,不受市场引导,“自娱自乐”也许是一件好事,当然,前提是方向正确,在美术史上很多伟大的作品、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这样成就的。所谓功利,说的就是迎合市场吧!通常情况过于迎合市场,会拉低艺术水准,而纯艺术,常常又会失去市场,就是所谓曲高和寡的意思吧!这是一个普遍矛盾的现象,怎么掌握这个度。只能画家自己选择,自己把控了。

来源: 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