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唱给有故事的人的手势舞

2022-11-30 12:11 作者:中国新闻网 围观:

“红色小小故事员”上海掀起“红色声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唱给有故事的人的手势舞1

获奖代表受表彰。 中福会少年宫供图

获奖代表受表彰。 中福会少年宫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记者 陈静)“从星火燎原,到万里长征,无数革命英雄,用手中的火种,心中的信仰,脚下的力量,书写了一段段不可忘却的峥嵘岁月……”1日,“红色小小故事员”们稚嫩而响亮地讲述着与革命精神、抗疫先锋、科学攀登等相关的生动故事。

在“红色声浪”中,“致敬百年时代‘童’行”——上海少年儿童‘红色声浪’情景讲述展评活动”总结表彰会在中福会少年宫举行。

孩子们的表演声情并茂。 中福会少年宫供图

此次活动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福利会共同主办。今年3月,“红色声浪”情景讲述展评活动正式启动,吸引了众多少年儿童和家庭积极参与。截至4月底,组委会共收到了500多份征集作品,百名“红色小小故事员”在评选中脱颖而出。

现场,在“行进式”观演模式中,百名“红色小小故事员”跟随着主持人切换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场景间,分享着充满时代感的经典故事,人、景、情交融中,一幕幕历史再现,直击心灵。

每一个英名,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上海小学顾清岚讲述的“金色的鱼钩”,带领听众穿越到漫漫长征的峥嵘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每个孩子都诵读得格外响亮。

少先队员深情讲述。 中福会少年宫供图

当革命胜利的号角吹响、天安门上的白鸽飞翔之时,还有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在不懈努力斗争。嘉定区真新小学杨佳慧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绣红旗”的故事,现场同龄人瞬间被带入到阴暗潮湿的渣滓洞。

改革开放是什么?亲子家庭代表陈瑜、李陈静依母女在“改革新风”中这样讲:“让我们的每个日子,都像飞轮似的旋转起来,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最大的能量!”当天,一场场沉浸式的穿越之旅酣畅淋漓,却让现场听众意犹未尽。

“红色声浪”情景讲述展评活动是对上海青少年红色文化品牌的有益探索。 中福会少年宫供图

据介绍,作为2021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的青少年活动项目之一,“红色声浪”情景讲述展评活动是对上海青少年红色文化品牌的有益探索。上海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方面表示,采用“孩子讲给孩子听”的党史教育创新学习方式,让讲好讲活百年党史成为少年儿童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最有说服力的现实教材和精神养分。

“红色巴士”巡讲少年团同日正式成立。全场百名“红色小小故事员”共展歌喉,跃动手势舞。据悉,今后,逢节假日,百名“红色小小故事员”将参与红色巴士巡讲、岗位实训和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少年儿童中播下信仰的种子,燃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的精神力量。(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唱给有故事的人的手势舞2

武汉苗栗广场舞线上交流活动现场 张畅 摄

武汉苗栗广场舞线上交流活动现场 张畅 摄

中新网武汉6月10日电 (马芙蓉 石柏安)“舞动精彩·情暖两岸”——武汉苗栗广场舞线上交流活动,10日晚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在湖北武汉与台湾苗栗同步举行,两地民间广场舞团体、相关专家、社区民众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歌舞《这里是湖北》中拉开序幕。随后,两地多支民间广场舞队轮番上台献演。苗栗会场上演了《苗栗山水好风光》《泥水妹》及抖音热门手势舞《师傅我坚持不住了》;武汉会场则演出了《中国大武汉》《洪湖岸边是我家》和《外婆的澎湖湾》。最后两地共舞《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亲相爱》。

武汉会场广场舞演出 张畅 摄

活动过程中,还邀请多名在武汉的台胞讲述汉台文化交流故事,并穿插城市形象展示、方言歌曲学唱、特色美食竞猜等互动环节。

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主办,由武汉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承办。

湖北省台办主任程良胜表示,近两年,湖北与苗栗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了数十场涉及文化、经贸、基层等领域的交流活动。广场舞是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期待两地乡亲在舞技交流中舞出精彩、舞出健康、舞出快乐。

武汉会场广场舞演出 张畅 摄

“这次广场舞交流虽然是通过视讯方式传达,但是大家热情依旧。”苗栗县县长徐耀昌说,两岸本是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期盼两地能够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城市交流的力道,共促两岸和平稳定发展。

苗栗会场以视频连线方式演出 张畅 摄

武汉市与苗栗县之间的城市交流已有16年。多年来,从经济、文化到社区建设,两地交流领域不断拓展,经贸合作日益紧密。苗栗路、地铁6号线苗栗站、苗栗酸柑茶、文旦柚等苗栗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武汉市民生活;而在苗栗,也有众多武汉特色和武汉人留下印迹。(完)

唱给有故事的人的手势舞3

「西瓜视频」上,有一位拥有400万粉丝的妈妈,她叫小一姐姐。


网友们熟悉她,是因为她将古典诗词与形象的手势结合起来,创作出一首首优美、形象的手势舞。


她的视频,不仅妈妈们在学,还在许多幼儿园、学校的课堂上播放。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大人们在视频下的留言。


他们说,如果早点看到小一姐姐的视频,小时候就不用哭着背古诗词了。


五年前,女儿出生,秦一开通「西瓜视频」账号,一开始,她只是为了让女儿更加容易地学习诗词,记录亲子生活。


意外的是,这个账号的粉丝竟然一路增长超过了400万,秦一还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在网络世界,秦一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小一姐姐”,她将生涩的国学经典用形象易懂的手势舞蹈演绎出来,开启新的国学启蒙方式。但流量之外,“小一姐姐”似乎更像是秦一成为母亲的副产品。



秦一34岁,成为“小一姐姐”之前,她的人生路中规中矩。在四川长大,到江浙读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进入体制上班。


2016年,女儿小团子出生,她希望将自己最爱的、最美好的东西全都给女儿——诗歌的纯粹和美。


诗词曾影响过秦一漫长的学生时代。


她喜欢古诗词间抑扬顿挫、长短相间的的韵律感。童年时代里,她常去眉山、三苏祠,听苏东坡、苏小妹的故事,日后读起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更加能理解这位传奇词人。


但作为母亲,她有更多考虑,选择什么诗歌,她在传递的方式、孩子的兴趣上一一斟酌。最终,她放弃了婉约派的宋词,放下了复杂的歌形体,选择简单易懂的唐诗作为小团子的启蒙读本。



那时流行早教班,小团子一岁时,她带着孩子去体验,觉得效果并不好。


秦一决定自己教她。最开始,她带着小团子玩简单的手指游戏,模仿山水云雨,鱼虫鸟兽,到了古诗教学上,她会和小团子一起打鼓,踩着节奏来朗诵古诗词,但还是传统而经典的诵读方式。


2018年母亲节,她正在教小团子《游子吟》,她突然灵光一现,将“慈母穿针引线、游子穿衣”几句,通过手动作、手势表达出来,展示给小团子看。她发现,小团子很快将这首诗背诵下来。



原来,手势动作能与关键词义对应,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语言能力,让古诗词更容易入脑入心。


两年时间里,秦一将二十四节气、重大的传统节日排列下来,中间穿插相关的民风民俗,按这个思路,她教给小团子上百首诗歌。


秦一将这些生活片段记录下来,上传到「西瓜视频」上,很快受到一些宝妈的追捧。



2018年,秦一路过一所学校,听到教室里老师教孩子们唱《千字文》,童声清脆,声声入耳。她被那种广阔深邃打动,想要为此创作手势舞。


念头一发不可收拾。她在上班路上、在午休间隙里思考,洗衣服做家务时,也构思着每一个动作,几乎不需要实地训练,脑海是她天然的排练场,她来来回回演练过上千遍。


2018年10月,秦一一家从上海返回时,路过朱家角古镇,她一时起意,试着录了一段《千字文》的手势舞,当时穿着带有汉元素的服饰,温婉却不突兀,衣袖飘飘。



第二天等她再次打开手机,观看人数让她些惊讶,却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喜欢。


粉丝迅速增长到百万,在这其中有孩子、有老师,更多的是与她年龄相仿的宝妈。许多人看了视频之后惊讶于这种创新,很多人留言“居然可以这样学古诗”,“如果我小时候看到这条视频,就不会被老师罚站了!”


这些留言让她欣喜,她形容这个过程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启蒙自己孩子的同时,帮助到有同样需求的母亲和孩子。



两三年时间里,凭借着一支支视频,“小一姐姐”迅速走红。在「西瓜视频」上,秦一有超过400万粉丝,300多万点赞量。


“每一个粉丝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班级。”她收到许多私信和留言,有宝妈说,学校老师让孩子背古诗,孩子每天回来都哭着,宝妈觉得秦一的视频能帮到孩子。


还有的家长看了秦一的视频,赶紧买了相关的书籍,和女儿一起学习。视频下,秦一也收到过些“调皮捣乱”的留言:“恭喜你,你的视频成功进入我们老师的视线”。原来,手势舞表演成为许多班级汇演的压轴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秦一说,她和粉丝就是这样的关系。《千字文》的视频爆火之后,曾有机构模仿“小一姐姐”的作品,有许多粉丝自发去留言:“这不是原创,这是在学小一姐姐”。秦一在那时突然体察到那些粉丝对她的维护与信任。


秦一知道自己的绝大部分关注者是宝妈,在直播间,她常常与粉丝交流育儿经验、生活与情绪。那是一种女性间的亲密和理解。古诗词的兴趣、「母亲」的身份让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分享相似的苦恼与欣喜。


她常常鼓励忙碌的宝妈,只要条件允许,要让自己有一点独处的时间。去看展、阅读、追剧,偶尔休息,刻意的放空。“只有自己放松了,别人才能感到舒适。烦恼哪里都有,最终,我们要用生活去治愈生活。”


通过一块屏幕,与遥远的人建立真切联系,她常常觉得不可思议,车、马、书信都很慢的时代结束了。“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上开辟出一块自己的天地。平台提供着彼此看见的可能。”



秦一觉得,自己只是打开经典的一把“钥匙”。“手势舞是一个影子,一个兴趣的由头,不能代替全部,我觉得还是开卷有益,去真正的解每一句诗词背后的含义更加重要。”



你很难想象,“小一姐姐”的“团队”,仅有三个人。秦一的丈夫负责拍摄,女儿小团子偶尔客串,而秦一承担了从策划、文案、编排、出镜、剪辑的所有工作。每日一推的视频几乎全都是利用周末时间完成。


“功夫在诗外”在十几秒的视频之外,是一家三口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旷日持久的耐心。


刚刚尝试视频创作时,一家三口没什么经验,拍视频还是手机,视频剪辑依赖一些简易教程。后来才入手一台佳能相机。秦一的先生没有学过摄影,有时拍摄角度不佳,拍成“死亡光”,有时,手的动作没能完全录入镜头,效果不好。摄影的用光、调光、构图都要一次次摸索。


后期,拍摄地点也成为他们考量的要素。秦一的标准是「美」,在杭州,西湖原是个理想之地,但去了才发现,一做手势舞,围观的人太多。有人走来走去,容易分散注意力。之后,他们选择远一些的公园、景点。


拍摄《中国字·中国人》时,一家人驱车前往孔庙拍摄,镜头中的秦一身着宽袖红裳、黑色裙裾,与身后孔庙的黑瓦红门相互呼应,她舞动手臂,以不同姿势表达着诗词的含义,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支视频收获千万播放量、转载超过6万次。



而在秦一的记忆里,那一日,天气阴沉,淅淅沥沥下着秋雨,秦一的丈夫拿着相机,架起三脚架,站在不远处的雨中为她拍摄,婆婆则一边给秦一的丈夫的撑伞,一边照顾小团子。她感叹,家人才是自己的全部支撑。



进入拍摄,秦一穿上汉服,有了诗词和音乐,一切都不一样了。她的丈夫形容她“是天生适合舞台的人”,一到特定的场景,秦一能立刻进入到角色之中。


被更多人认识之后,秦一收到许多邀约,主持抖音国风合伙人典礼、出席湖南台抖in长沙之夜、参加茶艺大赛……舞台上的秦一自信从容,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并帮助到许多人,这成为她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秦一那里,“小一姐姐”更像是她成为母亲的副产品。


“育儿即育己,你要成为妈妈的话,你先要做好最好的自己。”在「西瓜视频」的母亲节栏目《中国妈妈young》中,秦一说,成为母亲,是她的一次觉醒,在与女儿的相处和教育中,她探索出更加广阔的一片领域,也激发着自己学习的本能。



在“鸡娃”、“内卷”日益激烈的当下,孩子的教育让家长们异常敏感。80后,90后成长的一代推崇“短板理论”,但秦一说,她更推崇“优势教养”,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去不断引导放大。


这一些优势能够决定孩子走多远。为了《中国妈妈young》节目,她特意创作了一支手势舞,“和鸡娃、焦虑说拜拜。”



秦一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琢磨出的教育理念——“留白教育”,这源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一种表现手法。一幅经典的作品,常常会刻意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留白正是作品的美感、完整性的点睛之笔。


她说,要给孩子一定自由空间,世界上没有两朵一样的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父母应该做的事是 “静待花开”。比如小团子爱画画,她尽力保护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生活里,她常给予孩子决策权。


学龄前,她没给小团子报兴趣班,周末就是女儿的玩耍时间。“孩子独处、思考、甚至是发呆的时间都是重要的。”秦一面对《中国妈妈young》主持人说。


于秦一而言,生活本身即是美,是诗,教育也时刻融入生活之中。



春天散步,刚好走到柳树下,她教小团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遇到夕阳西下,她教“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等到小团子有了一定的诗词量,秦一要带着她玩飞花令。



最早秦一给女儿地理启蒙,教她背省份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如今出行时,她指导女儿提前做攻略,用思维导图做旅行计划,闲暇时间和她聊天,锻炼女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方式。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告诉女儿所经之处的位置。


去年清明,他们一家去安徽旅行,春日阳光和煦,油菜花开了一片,他们站在田野上玩诗歌游戏。


小团子朗诵完一首诗,转身对秦一说:“我觉得如果没有古诗词真的是很无聊。”


秦一被这样的话惊艳到,她看到她种下去的“诗心”已经在人小鬼大的女儿身上萌了芽。



母亲节就快到了,除了小一姐姐和另外两位创作人,「西瓜视频」还邀请了明星妈妈秦海璐、刘敏涛、奥运冠军吴敏霞、著名主持人王小骞……一共6位不同领域的优秀女性。


她们将分享从不同职业身份、经历中收获的独特感悟,来解答一道问题“如何成为更好的妈妈、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希望每一位妈妈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你是妈妈,也是自己”。


#女硕士用手势舞传播国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