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中华文明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30 12:07 作者:博史君 围观:

每日科普:中国历史上远古神话的传说,给孩子们必听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博史君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华文明的故事有哪些1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千年历史,是一个拥有着5000年美丽文明的国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价值观崇高,充满活力,足以让全世界学习。在我国历史中,不同时期出现在我们人类祖先身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中华文明远古神话传说,在我们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人文化,让心灵在平静中渗透和升华。在这里,我们将一起重温过去的典故。

在我国5000年的文明史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神话故事,其中不乏有记载的,但也有些是没有被记载下来的。5000年前的远古时代,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也有神话故事流传至今。如:盘古创天地、女娲创人、神农尝药、黄帝战蚩尤等经典的神话故事传承到今天,让我们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神话传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盘古开天辟地,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地未开之前,宇宙只是一片混沌的气息,没有光亮,没有声音,就像一个封闭着的鸡蛋。就在这时,巨人盘古的慢慢浮现改变了这一切。在盘古沉睡了18000年之久,当他醒来之时,他发现周围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他一声怒吼,用他的神斧将黑暗一斧劈开。之后,轻的气逐渐升空,化作天空;沉重的气渐渐下沉,成为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每当他身体成长的时候,这片天地也随之变化,开始了相对应的分离。后来,当盘古成长为巨人时,天地也就成型了。

在盘古死后,他肢解了身体,分散各部位成为了这片天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右眼变化成了太阳,左眼成为月亮。他的血液变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山川湖泊,头发变成了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他的呼吸变成了清风,就像慈祥的父亲在抚摸你的脸庞;他的声音变成了一片震颤宇宙的雷声;当他开心时就会微笑,天空一片晴朗。当他阴沉的时候,天空就会阴云密布……

这就是盘古创作的故事。

这位神话时代的巨人,他用自己的牺牲为后人们创造了生存的空间,正因如此,才会有现在生命的延续。盘古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面对重重困难,我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要有勇气和胆量面对,绝不轻易言弃。

盘古沉睡18000年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两百万到一百万年前出也陆续出现了三个伟大的故事,他们就是中国人的祖先,他们是我们的皇帝。

“三皇”是古代传说中的皇帝,“三皇”的称号出现在《史记·秦始皇传》中。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李斯说古代有三皇,分别是:天皇、地皇、泰皇,其中地位最尊的是泰皇。但关于三皇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如出自《尚书大传》中的燧人、伏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中的伏羲、女娲、神农;出自《风俗通义》中的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中的伏羲、神农、共工;出自《古微书》中的伏羲、神农、黄帝;出自《史记》中的天皇、地皇、泰皇;以及民间传说中出现的天皇、地皇、人皇。


三皇五帝


娲皇的出现,补天和造人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娲皇造人的传说并不全是虚构的,早期在血缘时代女性占据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最好的体现,她造就了早期的母系社会。她优雅地创造了生命,勇敢地保护着这些生命免受自然灾害。


女娲造人


相传昆仑山脚下有女神。这位女神很厉害,一天能变身几十次,还能爬山。不过,当她在环游这片宇宙时,她感觉到了孤独和寂寞,总觉得缺少什么,慢慢地她发现,这片世界缺少生机。于是娲皇就效法她,用泥水造就了一个人的身体,当她造出来的第一个人出现时,她欣喜如狂,很是开心。但之后,她觉得这个方法太慢了,于是便将法杖浸在泥土中,开始了大批量造人。这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女娲造人。她还有许多的功绩,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资料看看。接下来我们便说说女娲是如何治愈这片天地的。


女娲补天


相传,在远古时代,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不断交战,互相残杀。最终,祝融打败了共工,共工不甘心他的失败,带着屈辱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不周山是这片天地的撑天之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它被共工撞断后,天开始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面也塌陷成了一道大裂纹,山林着起了大火,洪水喷涌出来,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娲皇看到人类遭受如此巨大的灾难,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她决定修复被破坏的窟窿。

但是要修复被破坏的窟窿,需要有红、黄、蓝、白、青这五种颜色的,于是女娲在世间便开始了寻找之路,经过了各种艰辛,她终于找齐了补天的石头。她便架起锅,用神火将这些石子熔炼成了五彩石,便开始了她伟大的补天之路,她飞到天上,开始了补天之旅。

为了让天空更稳固,女娲还从东海找来一只巨大的龟,砍下它的四条腿,用来树立在大地的四方。这四根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一样支撑起来,成为了擎天柱。从此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了,做完这一切,女娲累得是筋疲力尽,可是抬头望去,天上还有一个大窟窿,没有补好。灾难仍在肆虐,但补天的五彩石已经用完了。于是她下定决心,拼尽最后一口力气飞向了那个窟窿,娲皇用自己的神魂补了天,而她的身体分化,孕育造福着各方生灵。(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华文明的故事有哪些2

作者:魏兴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深化古代文明研究。以下在简要回顾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史的基础上,就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略抒己见,盼能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良渚古城遗址老虎岭遗址公园。新华社发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内的环形浮雕墙。新华社发

考古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历程

古代中国为世界主要文明古国之一的观念始自近代,1900年梁启超指出地球上有四个古文明国家,其一即为中国。在西方列强纷纷侵扰之下,这在中国近代知识界属于令人振奋的一大学术观点。然而,一些西方学者却坚持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种是西方起源的,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派兴起之后更是根本怀疑由历史文献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因此,恰在这时诞生的中国考古学从一开始就被寄予探究中国历史、追溯古代文明的厚望。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证实存在发达的“中华远古之文化”。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以考古学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河南郑州商城的发现,揭示出年代早于殷墟的商代前期都城。1959年徐旭生在豫西发现“很像古代一大都会”的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则更早。20世纪70年代后期,考古界明确提出了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20世纪80年代关于文明起源的热烈讨论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大景观,夏鼐、苏秉琦分别提出重要见解。接着,龙山时代城址的普遍发现深化了对史前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严文明指出,“在龙山时代,每个考古学文化大概都已走进文明社会的门槛”。

进入21世纪,随着多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文明起源研究持续深化。王巍指出,“对文明起源的研究,应当以对权力形成发展过程的考察为重点”;赵辉特别强调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历史过程。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发布: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当前,在国家科技和文物管理部门支持下,参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各重要地区的科研机构大多正在或计划运用多省份联合的方式开展各地区文明化进程的深入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建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完善多重证据链。

由上可知,考古学探索中华文明起源走过了以殷商文明为基点向前追溯至商前期、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时代中晚期包括良渚文化等文明阶段的基本历程。

考古学深入开展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的努力方向

文明形成是长期复杂的宏大过程,中华文明起源应继续向前追溯。文明的肇始、诞生之前必然有一个社会复杂化文明化逐渐萌芽、产生、发展的演进历程,在确定五千多年文明史之后,追溯文明的形成基础、起源过程应是中华文明历史研究的一大重要内容。

以距今约5800年为起点往前追溯,在距今约6500年前后的史前文化中已经出现一些社会分化现象。如中原地区距今7000年至6000年为仰韶文化早期阶段,尽管从陕西临潼姜寨等遗址看仰韶早期多是凝聚式、向心式相对平等的聚落形态,但在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有距今约6500年前四组沿子午线方向等距排列的大型蚌塑龙虎图案和特殊墓葬,龙形象已十分成熟,说明当时至少存在驾龙驭虎的大型墓主、小型墓葬一般平民和作为特殊墓葬被截去双腿骨者的人员身份差别。冯时更解读其为中国最早的天文宗教祭祀遗迹,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农时意识、宗教和王权制度。在河南灵宝城烟遗址、山西夏县师村遗址新近发现了仰韶早期的城墙和城壕,防御色彩已较浓厚,与早年发掘的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年代基本相当,可知距今约6500年前在黄河长江流域都出现了城址,在城乡分野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从而表明这一时期一些地区已率先出现城址与一般聚落差别,社会成员开始阶层分化。

其实再往前,在更早的距今约8500年(个别地方早至9000多年)至7000年前,一些区域一些遗址已经出现不同寻常的经济技术、文化成就和文明因素。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取得一系列考古发现,如原始栽培稻实物为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猪骨和祭祀用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东亚最早的家畜;渔网与集中捕捞印证水产业的初期形态;米酒和丝类残留物为最早的酒精饮料和可能制丝的证据;锲刻符号是汉字起源的重要材料;随葬成组龟甲与龟鳖奠基成为原始宗教的物化证据;绿松石瞑目类遗存为玉敛葬的滥觞;最早的随葬鼎罐壶组合证实东亚礼制的萌芽;二至七孔骨笛是世界最早的成批管乐器,堪称史前音乐史奇迹。而西平谢老庄遗址发现了年代最早的水井。这些遗存代表了裴李岗文化的最高发展水平。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9000多年前定居聚落和水稻遗存,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东亚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和早期彩陶器,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有8组刻划在鹿角器和木算筹上的符号和中国最早的独木舟。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发现大型祭祀场和刻划精美图像的白陶器等重要祭祀遗存。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用红褐色大石块堆摆的中国年代最早的巨龙形象及一批聚落“中心墓葬”。据上可知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多区域多遗址发现了与礼乐、占卜、祭祀等中华文明特质密切相关的遗迹或遗物。这一时期已经出现较为先进和复杂的技术知识、音乐艺术、风尚礼仪、思想观念、宗教意识以及人们行为与社会习俗的传统趋向。韩建业认为,裴李岗文化已成为早期中国文化圈雏形的中心,迈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步。王巍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下一步在时间维度上再向前,探寻距今约8000年中华文明起步阶段的农业初步发展、精神文化和社会变化等面貌。

可见,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就应更向前推溯研究,以寻根追本、究根求源。

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一体化进程路径特点、模式机制研究。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在考古学文化方面,苏秉琦提出中国古代文化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式的。学术界很快认识到在文化背后,各地社会发展应各有特点,多元一体遂成为文明起源研究的主导思想。中华文明探源也是先分头专题研讨各重要区域的文化发展和文明化道路,再整合汇总。这是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必由之路,因为深刻剖析局部才能更好认识整体,只有究明各个区域的文明化进程,才能深刻认识中华文明起源这一重大课题。

尽管已经认识到文明起源阶段各地相对独立发展,并彼此间相互交流借鉴结成一个巨大“丛体”,形成相互作用圈即早期中国文化圈。然而从总体上看,在中华文明一体化研究方面,诸如各地区早期文明交流互动具体状况、各早期文明发展去向、以哪些方式途径参与以二里头为代表的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在中华文明起源总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中华文明起源总进程道路选择的背景原因和机制特点等,或尚鲜有涉及,或还需继续深化,都亟须引起重视并倾力探讨。当前学界甚至连二里头文化来源和形成等基础问题却尚未能取得共识,更何况复杂得多的二里头文明出现的背景、过程等问题。而这恰恰是探讨夏文化及其如何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核心与引领者所必须解答的问题。

因此,在继续深入开展中国各个区域的文明化演进和文明起源过程探讨的同时,还需着重深化中华文明起源一体化进程的研究,方能整体认识中华文明这棵参天大树从根系到主干的基本面貌,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宏大发展历程。

加强中华文明延续历史和传承发展研究。纵观考古学关于中华古代文明的研究,以往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溯源,“追流”方面则显得用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这要求我们对于伟大的中华文明,在继续做好探寻来源的同时,还要努力揭示其形成后经过数千年、诸多朝代长期流传逐步演进壮大的基本历史进程,阐明其所具有的永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及其优秀基因得以传承至今的根本原因。

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中,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强化、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发展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加强,是一个大课题在不同领域、不同语境的分别表述,三者紧密联系。研究中华文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演进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于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的一大重要价值。除了史前文明起源阶段,历史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各朝代国家疆域的经略与拓展,国家历史观、家国一体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至今文明的强大生命力等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不绝的文化基因和社会认同,由中华文明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等各方面,应当是今后必须着力加强的重要内容。

唯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明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凝聚力、向心力起源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必然性、合理性,认知当代中华文化的坚固根基,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才能完整认识理解中华古代文明,把握中华文化基因的发展走向,顺应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才能使中国考古学关于古代文明的研究成果真正服务国家社会,为推动鉴古知今、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作出应有的贡献。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6日0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华文明的故事有哪些3

视频加载中...

纵横四万里,跨越两千年。在中国北方辽阔大地,起始于荒漠戈壁的万里长城,在山峦间蜿蜒前行,直至与山海交融。

这条“巨龙”为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它如何见证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如今,我们又该如何珍视历史、传承文明,让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夏日的陇原大地,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屹立在茫茫戈壁之上,它就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美称的嘉峪关。嘉峪关凭借其严密的布局及常驻守军,曾为维护西北地区安全发挥巨大作用。

长城墙体修筑历来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修建。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以后,在原有长城基础上修筑墙体并加以连接。

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硝烟散尽,古老城砖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珍视历史,才能更好开辟未来。近年来,我国不断壮大长城保护员队伍,并采取一系列保护举措,让古老长城焕发新活力。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林欣、姬杨

记者:郭刚、马莎、周梦蝶、曲澜娟、徐伟

包装:夏勇

海报:叶静(实习)

部分素材来源:

河北省迁西县融媒体中心

山西省灵丘县融媒体中心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