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聊斋神话传奇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08:03 作者:暗盒子 围观:

中国三大神话体系极简史:这个世界远比人类想象的拥挤得多,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暗盒子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聊斋神话传奇的故事有哪些1

每到周五下班高峰,对有车一族来说简直就是噩梦。道路修得再宽,似乎总不够用,短短10多公里,走走停停要花一个多钟头。这时,不少人感叹:人太多,交通太拥堵了。但别急,如果你了解到中国的三大神话体系,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拥挤得多。好在,神话中的神仙、妖魔鬼怪等,绝大多数都不屑与人类抢道,当然也不会开车。

中国有哪三大神话体系?

简单地说,就是上古神话体系、中古神话体系和文人神话体系。

神话的创作,总是与远古人类争取生存权,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如果说,做梦是一个人的神话,那么神话就是一个民族的梦。

1

先说上古神话。

话说在太古时期,虚无的太空中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圆球,里面一个叫盘古的巨人。他不停用斧头开凿,想把自己从圆球里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的努力,他终于把圆球劈为两半,头顶上的一半化为气体,上升成为天空,脚下的一半化为大地,下沉成为地球。宇宙就此开始有了天和地,盘古成为开天辟地的大英雄。

这就是盘古开天的故事。为何是盘古?原来,盘是盘问的意思,古是以前存在的事物,可以理解为早就存在的道。盘古,就是不断追问、探索宇宙运行的大道。

上古神话体系,就从这里发端。

后来,水神共工为了与颛顼争帝位,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空倾斜,山林起火,洪水泛滥。女娲眼见人类面临的灾难,开始收集五色采石,融化为浆补天,才消除了人类的危机。从此,人类繁衍生息,进入“三皇五帝”时代,也是一个神人辈出的神话时代。

据《山海经》、《淮南子》等先秦著作,上古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神共处,山川草木日月星痕皆可为神。有文字记载的神有上百位,每位神之间或多或少都有联系。大体来说,这个时代的神可分为三大家族,即黄帝、炎帝和帝俊及他们的后代。

其中,黄帝的家族人丁最兴旺,因此家谱树也更枝繁叶茂。在大树顶端的,自然是黄帝和他的妻子嫘祖。嫘祖为黄帝生了儿子昌意,昌意又有儿子韩流。韩流娶蜀山子的女儿阿女,生了著名的上古五帝之一颛顼。

颛顼的后代比较多,也分为若干支。首先就是儿子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太子长琴是有名的乐师;老童还生了两个儿子:重和黎,天帝命重向上举天,命黎向下压地。然后是颛顼的儿子驩头,驩头生苗民,还有伯服、季禺、淑士、三面之人。

黄帝家族还有四个分支,每一个都主政一方,成为神灵。其中第三支是苗龙。《大荒南经》中写道: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

相比于黄帝家族,生长在南方的炎帝家族,就比较寒碜了。最顶端的当然是炎帝,还有他的妻子赤水氏的女儿听沃。

炎帝的后裔只有三支,但其中一支很有名望,那就是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生方颠,是复土穰,以处降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后土还有一个儿子叫信,信又生了夸父。

其中,祝融是火神(一说祝融是黄帝后代),共工是水神,后土是幽冥之神,夸父就是那个追赶太阳半路上渴死的家伙。

第三大家族就是帝俊家族了。很奇怪,《山海经》对帝俊的著述并不多,但其家族却十分庞大。家谱的顶端肯定是帝俊,以及三个美丽的妻子:羲和、常羲、娥皇。

羲和为帝俊生了十个太阳;常羲为帝俊生了十二个月亮。《大荒南经》中写道: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事,使四鸟。三身又生了义均。

帝俊家族另外还有四个分支,其中一个甚是有名,那就是后稷。后稷为了播种百谷从天而降。后稷的弟弟叫台玺,台玺生了叔军。叔侄俩一起播种百谷,从而开启了农耕时代。

2

再看中古神话,也就是西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开始,逐渐形成的道家神话体系。道家神话体系完美吸收了上古神话体系,并将之改造形成更为庞大的体系。要想理清这个神话体系,我们可以从《封神榜》和《西游记》中寻找答案。

第一位神仙是创始元灵。与上古神话一样,在宇宙诞生之初,有一个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他没有形象,也没有肉体,经过漫长的修炼,终于功德圆满,收了四个小生灵做徒弟,各教一门法门。老大老祖修“玄清气”,老二混鲲祖师修“玄灵气”,老三女娲娘娘修“玄空气”,老四陆压道君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

鸿钧老祖收了三个徒弟,也就是“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盘古),灵宝天尊(通天教主)。太上老君天纵奇才,在师父鸿钧老祖指导下,竟修出了“太玄清气”、“玉玄清气”、“上玄清气”三种境界,凭此创立了道教。且说太老君创立了道教之后,主修炼丹,因法门独特,传人难寻,只有一个门徒,就是度厄真人,后人尊称为玄都大法师。

元始天尊主修“玉玄清气”,一手创立了阐教,弟子无数,尤以“玉虚十二门人”为最。其门下徒弟有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南极仙翁、云中子、姜子牙、申公豹等。

通天教主则修出“上玄清气”,创立了截教,门下弟子有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等。

再说混鲲祖师修“玄灵气”,弟子无数,什么牛鬼蛇神,只要是生灵可谓来者不拒。其中最得意的两个弟子,大弟子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唤准提道人。两人一手创立了西方教。后来西方教没落,接引道人学太上老君之法,化身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准提道人则隐居西方,化名菩提师祖,收了孙悟空做弟子。后来,接引道人还受邀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回忆起,共破通天教主的诛仙阵,从而与太上老君达成协议,将佛教东传到道教的地盘。

女娲娘娘主修“玄空气”,素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曾捏泥人造人,也曾用五色石补天,虽然没收什么徒弟,却用补天石创造出了孙悟空。

陆压道君更是不堪,作为创始元灵的小徒弟,生性胡闹打浑,行踪飘忽不定。但他手中两件宝贝却是厉害:其一是斩仙飞刀,在破了万仙阵后,赠送给了姜子牙;其一是月光宝盒,曾被紫霞仙子偷出,大玩穿越,一会儿至尊宝,一会儿孙悟空,牛气的不要不要的。

最后说下玉皇大帝。在中古神仙体系中,玉皇大帝是三清的化身,属于第四代神仙。但在《西游记》中,他却是众神之神。这是为何?原因就在于蟠桃园。

原来,在道教的世界里,无论你神通如何广大,每隔500年就有一劫,轻则痛不欲生,重则形毁神散,这就是太上老君要不断炼丹的原因,为的就是渡劫。而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结出的蟠桃,也有此功效,且产量很高,基本可以满足所有神仙的需求。因为这个缘故,只要玉皇大帝每隔500年举办一次蟠桃大会,大家自然也都尊他为“天帝”,成为众神之神。

3

文人神话体系是指有别于上古神话和中古神话,由文人创作神怪小说、诗歌所搭建的神话体系,这个体系比较松散,不像前两个体系那么完整,以《聊斋志异》、《搜神记》、《天平广记》以及唐传奇小说、明清话本小说为代表,甚至包括民国时期的《蜀山剑侠传》以及近年来的网络小说等。

虽然不如前面两个体系完整,但由于加入了文人的想象力和创造,这个神话体系的想象力惊人,神话人物的形象也更加丰满、多元,因此在民间的影响极大。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早年曾想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好教书为生。从40岁开始,他利用业务时间创作《聊斋志异》,为搜集素材,特意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都可以用一个故事来代替茶钱,以此收集了大量离奇的鬼怪故事。

《聊斋志异》里的神话体系比较扁平化,这里面到道士、有和尚,有大量的狐狸精、女鬼、蜜蜂精、树精等各种精怪,却没有更高级的诸如玉皇大帝、三清这样的上仙,并且各路妖怪也有七情六欲,可与人类通婚、谈情说爱,因此与真实世界的距离相对来说更加接近。

蒲松龄就运用这个便利,借助神话传说、鬼怪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辛辣的抨击,同时通过花妖孤魅和人的恋爱传奇,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聂小倩、燕赤霞、黑山老妖、辛十四娘……一个个鲜活的鬼怪道神形象,让《聊斋志异》的神话体系虽然没有那么系统性,却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除了三大神话体系外,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度,中国还流传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神话体系,比如哈尼族的创世传说、苗族的云雾说,新疆蒙古族的女神麦德尔,瑶族的《盘王大歌》、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等,一起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而又庞杂繁复的神话传说,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聊斋神话传奇的故事有哪些2

中国的神话故事种类繁多,有导人向善的也有借喻讽今的。在神话故事中有各种样的神仙,也有各种各样的精怪。而在这些精怪之中狐妖无疑是最多的,其实早在上古时期就有狐仙的传说了。传说大禹曾在涂山遇九尾狐,有人告知在此娶妻将会儿孙满堂,大禹听信此言于是娶涂山女为妻,涂山氏就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氏族。

在先秦两汉时期,狐狸其实是与龙,凤,麒麟并列的四大祥瑞之一,但随着朝代的变更,信仰的变化,汉代以后狐狸的地位急剧下降,由最早的图腾之一沦落为只会魅惑他人的妖怪。今天小编讲的就是几位狐妖或者狐仙,其中之一曾统治一个帝国。

一、妲己

这位的大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封神演义》中的重要配角,如果没有她,相信大商不会败落的那么快。功成身退之后这位九尾妖狐逃到了扶桑也就是如今的日本,改名换姓之后竟然也闯出了诺大的名头。扶桑国集全国之力也只是能把她封印却杀不死她,本领在封神之中如此低微在异国他乡却大放异彩,也算是为国争光了。哦,对了,改名之后其名九尾天狐——玉藻前。

二、心月狐

中国神话中有四方二十八星宿之说,心月狐是东方七宿之一的心宿,《镜花缘》中上天察觉大唐虽然秉承天命立国,但立国之初杀戮过重,且太宗皇帝为登大宝杀兄弑弟罪孽深重,于是派心月狐下凡暂掌大唐江山。这位心月狐的凡间人身就是鼎鼎大名的女皇武则天了,以女子之身掌大唐国运二十年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三、婴宁,四、辛十四娘,五、小翠

这三位小狐仙都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人物且性格类似,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堪称狐妖集大成者,书中各种各样的妖怪精灵尤以狐妖居多,而且大部分的狐妖都是聪明善良,重情重义,而婴宁,小翠和辛十四娘则是典范中的典范,尤其是辛十四娘最后更是位列仙班,也算修成正果了。

当然中国神话故事中出现的狐妖还有很多,《搜神记》、《聊斋志异》、《三遂平妖传》、《太平广记》中都有记载,这些书籍都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也值得我们用心品读。虽然这些都只是几则故事,但作者的寓意是什么更值得我们思索。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要请告知删除

聊斋神话传奇的故事有哪些3

南宋时,武夷山来了一位学者,他在幽静的山林间建造了一座书斋,一个人勤学苦读。

过了不久,当地的村民发现,书生的房间,每到傍晚就有一位女子来访。此女衣着整洁,人物标致,常常到夜半才离去。

有人说,这是书生找来的伴读侍女。至于每晚“伴读”时都发生了什么,自然也会有些风言风语,嘀嘀咕咕。久而久之,书生也听到了村民的议论,笑笑不以为然。

一天,书生有事,独自到平林渡渡口乘船过河。撑船的是个面容苍老的船夫,舟行水上,二人攀谈起来。

老船夫说道,听说常有一位仙女去您的书斋,服侍您读书,是吗?

书生点头说是呀,心想,难道老船夫要开始“八卦”了吗?

老船夫说,这女子没说她是哪里来的吗?

书生说,她自称是邻村胡家之女,一日偶遇,互论诗文,说慕我才学,愿来服侍左右。我念她十分聪慧,就应允了。

老船夫呵呵一笑说,先生差矣,此女非人,乃是一只狐精。

书生皱眉道,何以见得。

老船夫说,我在此地土生土长,这里谁家有什么人最清楚了,就连山林间的精怪,我也是清清楚楚。普通人家女子,岂有半夜来去的。狐精不是羡慕先生的才华,而是欲取先生的元气精华。

书生听了半信半疑。

老船夫又说,不只是人有元气精华,其实这种长久修炼的狐精也一样有元气精华。先生的元气精华好比盛在一只玉碗里,狐精的元气精华好比是一双玉筷,她就是要用玉筷将先生的元气精华全都夹干净呢。

书生这才恐惧起来,向船夫深深作揖道,老丈救命。

老船夫道,这也好办。你也不用怕她,也不用躲她。既然她能取你的元气精华,那么你也可以取她的元气精华。我来教你个办法。下次你一定先要养足精神,等她来了,一定要精神百倍,一起谈诗论文,熬到她困倦了也不要让她离开。然后如此这般就行,保你不但学问超凡入圣,还可益寿延年。

书生听闻此言,不由跪拜施礼,称谢不已。

回到书斋之后,书生依照船夫的指教行事。

傍晚,胡家之女如期而至。二人还像往常一样,才思奔涌,讨论学问,不时也有卿卿我我亲昵之举。夜半,胡家女子说,我倦了,想与君告辞。书生却说, 莫急,我还有一篇诗文即将做好,望卿评点之后再走不迟。

于是,书生开始磨磨蹭蹭地写诗,眼睛却看着女子。女子托着腮眼睛半睁半闭,过了半晌,终于伏在书案上睡着了。

书生等了一会儿,听到女子均匀而细细的鼾声,知道她的确睡熟了。这才凑到近前,举灯照向她的面庞。

只见她那一翕一张的鼻孔中慢慢有碧玉色的鼻涕流出,且越流越长,凝结成两根像碧玉一样的小管子。

一般情况下,人们见到鼻涕的第一反应是恶心,可是书生此时却感到惊奇。一来眼前的景象着实奇特,二来老船夫早已经告诉了他眼前的这一幕。老船夫还告诉他,那凝结成碧玉色管子的鼻涕,就是狐狸精的元气之精,若想“入圣而延年”,就要大胆将其吃掉。

书生早已下定决心,此时顾不得许多,立即伸手将女子鼻孔边的两支“碧玉管”拾起,吞入肚中。

这一下也惊醒了女子,女子顿时明白发生的一切。她那艳丽的容颜骤然失去了光泽,一双美目充满了凄凉哀伤,她惨然说道,君这么做,一定是船夫告诉你的吧。

书生望着女子,不知所措,只好一言不发。

女子又说,妾来此,并没有害君之意。不错,妾确实是山中之狐,你知道那船夫又是谁吗?他是本地山涧中的一只乌龟精,之所以如此狠我,是因为他曾经调戏过妾,妾没有依从。

女子长长叹了口气道,唉,没想到,我会被他置于死地。说罢,吐了口气,闭上眼睛,化作了一只死狐狸。

第二天,书生带人来到山脚下,掘了一座小坟墓,将狐狸的尸首埋葬。又找来人,在坟墓前树起了一座碑,他亲笔写下“狐夫人墓”令人刻在碑上。

这下,村里的人都知道了,女子是狐精所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都为书生感到庆幸。

书生却怅然若失,一个人在山间徘徊。忽然,他又想到了平林渡的老船夫,于是信步走到渡口,却怎么也找不到昨天的那个船夫和渡船。

这位书生,就是南宋著名的闵派学者——朱熹。


这个故事出自武夷山地方志《狐夫人》,白话文基本忠实原文,略有演绎。

民间传说向来喜欢把乡野怪谈附会在名人身上,这次为什么会将朱熹和狐仙联系在一起呢?

朱熹曾做过这样一首诗:

人言毛女住青冥,散发吹箫夜夜声。却是邮童解端的,向侬说是野狐精。

这首诗的标题是《二十七日过毛山铺壁间题诗者皆言有毛女洞在山绝顶问之驿吏云狐魅所为耳因作此诗》,这标题太长了都超30个字了,应该说是备注还差不多。这是朱熹在途经赣南一处叫做“毛女洞”的神奇之地而写的诗。神话传说中,毛女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姑,而当地人却说,什么仙姑呀,毛女就是野狐精。

此外,在《朱子语类》这部由朱熹弟子记录的书中提到,朱熹曾说:“野狐能人立,故能为怪。”

还有这样的文字:

“兽中,狐最易为精怪。”


“狐性多疑,每渡河,须冰尽合,乃渡。若闻冰下犹有水声,则终不敢渡,恐冰解也。故黄河边人每视冰上有狐迹,乃敢渡河。又狐每走数步,则必起而人立,四望,立行数步,乃复走。走数步,复人立四望而行。故人性之多疑虑者,谓之狐疑。

这些文字,差不多都是专门探讨狐狸成精的内容。

狐狸性情多疑,冬天渡河之时,必须冰面特别结实,它才过去。所以黄河边上的人,冬季冰封河道时,只有看到冰面上有狐狸的脚爪印记才敢过河。

狐狸,可以像人一样站立起身,所以能变成妖怪。它每走数步,就会站起来四下观望,然后再接着走。所以才有“狐疑”这个词。

武夷山

在我们的观念中,原本以为大学者的书一定都是探讨宇宙和人生大道理的,其实也挺好玩的,杂七杂八,连狐狸成精的事也要聊一聊。

也许,正是朱熹这些和“狐狸”有关的谈资,成了民间传说绝佳的“素材”。武夷山又是朱熹重要的游学讲学之地,就这样,他和狐狸的缘分在民间慢慢变成了更接地气的“聊斋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