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关包拯的小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21:27 作者:七一客户端 围观:

中华优秀家风故事|包拯:家门不容贪腐者,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七一客户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关包拯的小故事有哪些1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这句话乃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遗训。大意为训诫后世子孙,如果为官一定要清廉自守,违者生时要逐出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中。如果后世子孙不遵从这条遗训,那么就不是我包拯之后!

与那些篇幅颇有规模的家训相比,包拯的家训可谓短之又短,而且只论述了一点——清廉。

在后世传说中被神化为“包青天”的包拯,为何只留下如此一句家训?是否与他所经手的那些贪腐案件有关?还是家风传承使然?

举世皆浊我独清

包拯出生那一年,正碰上辽军大举南侵。当时北宋第二代帝王宋太宗刚刚去世,继位的宋真宗还没怎么熟悉情况,辽军趁机来犯,骑兵长驱直入,北方宋军大多只能退守城中,任其铁蹄蹂躏大地。

辽军兵锋一度深入山东济南一带,离包拯的故乡庐州并不太远,如果继续打下去,那么包拯有可能小小年纪就夭折于战火之中,也有可能离乡背井成为一个流民。

幸好这场战争结束了。包拯五岁时,宋辽缔结澶渊之盟,此后一段百年和平降临。包拯遇上了一个太平时代。

虽然澶渊之盟的本质就是给人家付钱消灾,对于大宋王朝而言,这种方式很有些伤颜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宋辽两国的老百姓确实因此逃过了战祸之苦。

太平时代与战争年代的区别,太多太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总的来看,当然是太平远好过战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些都是太平年代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凡事有利有弊,封建王朝的太平日子过久了,也会有一些毛病,比如社会风气会逐渐变得奢靡浪费,官员队伍的腐败指数也会有显著上升。尤其是喜好享乐、手拿高薪的北宋官员,更是很快就变成了遍地的贪官污吏。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包拯,可以说自小便接触到了繁华,也看到了繁华之下的污秽。

包拯的家世还算显赫,祖上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仕途经历,但比较有钱,算是中等规模的地主。到父亲包令仪时,便开始出入朝中,在多个职位上干过,其中包括敏感的钱粮财政事宜,为官当是颇为清廉,让出身大户人家的包拯并未生来骄矜,而是深受父亲的言行熏陶,很小便有了明确的善恶判断。

包拯家教也十分优良,在四书五经上的训练也早就展开,故而天资不错的包拯得以在二十九岁时便一举考中进士,还是名列前茅。仕途的第一份官职就是差不多等于六品的县令,在当时算得上罕见,前途不可估量。但包拯却因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而暂时放弃了这段锦绣前程,回去侍奉他那多病的双亲。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拯根本就非贪图功名利禄之辈。

这一暂停就是十年。七年之后,父母离世,包拯按礼守孝三年,之后,他再度踏入仕途。

在这十年时间中,看似远离仕途的包拯,其实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的官要怎么当,并写下一首诗来明鉴自己的思考结果,其中便有“毋遗来者羞”一句,意为做官不能留下骂名让后人蒙羞。已有几分开篇那句家训的精神。

包拯做了差不多二十六年官,地方、中央都干过,一度还做得颇大,到了副宰相级别。虽然后世各种传说中,他化身为一个能断各种疑难案件的神探,但在历史上,断案其实并非包拯的主要工作,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一个类似魏徵的谏臣而存在。

当时北宋皇帝乃是宋仁宗,治国也不能算是无方,各方面都很有成绩,从他死后那一长串谥号就看得出来: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全是好词儿。在历史上,他所在位的时间也被称为“仁宗盛治”,真是一个太平盛世呢。甚至还有记载称,这位太平明君的威望让那辽国皇帝都极为仰慕,听闻其去世的消息,辽国皇帝痛哭流涕,不仅为其在遥远的北方修了一个衣冠冢,还遗令后代辽国皇帝都要将这位宋朝皇帝当祖宗一样供奉……

但事实上,在这位明君治国期间,北宋官吏队伍的腐败问题极其严重,最严重的问题则是他对严重的贪腐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乃至索性听之任之——随便你们混,反正这是太平盛世,不缺钱让你们贪。

太平盛世的富裕能不能填饱天下贪官之胃口?宋仁宗或许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有一个人觉得很有问题。这人就是包拯。

包拯做监察工作时,多次就一些贪腐问题直接向宋仁宗发起建议乃至批评,有时这种批评强烈到了“逆龙鳞”的危险程度。如当时有一个贪官名叫王逵,所到之处不仅横征暴敛,还用残酷手段对待起来反抗的百姓,乃至激起了武装暴动。王逵一调走,当地老百姓就张灯结彩,欢呼送走了瘟神。对此,上级不但不予以查处,反而还让王逵连连高升,甚至将多个重要官职都弄给他来兼任。

王逵显然朝中有人。此前也有人检举揭发他,但都是不了了之,到了后来“识趣”的人也学宋仁宗,听之任之了。包拯对这个土匪一样的官员连续发起七次控告。之所以次数如此多,就因为那王逵也不知哪里来的本事,找了一个什么样的神秘后台,每一次被控告后,宋仁宗都是打哈哈了事。实在是糊弄不过去,就草草地撤两个职了事,不久却又给他添加上更多的职务。

按照北宋官场的规矩,如此一个明显很有来头的官员,包拯你就不要继续纠缠下去了。但在包拯看来,正因为你是一个如此有来头的贪官污吏,我才非要将你告下去。但最终还是没有告下去,包拯应该灰心了吧?不可能。

包拯之所以留下那样一番家训,就因为他对清廉的看重,让他不会因为帝王的昏庸而封起自己的嘴,他要尽到他对清廉的那份责任和义务。此后他依旧是本性不改,屡屡向宋仁宗“发难”,甚至有时争论到君臣二人面红耳赤,口水都喷了人家一脸。

在监察工作之外,那些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更是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浑身不爽。包拯过得清廉俭朴,两袖清风,行贿送礼通通不管用。对于同僚那些“生财之道”,则是深恶痛绝。须知当时官员贪腐严重到了一些压榨百姓的事情,竟然都变成了一种公开的制度在施行,如名为科配的杂税,就是地方官员在征收常税时可以随意加派,流入自己腰包。包拯不收这种民脂民膏,也容不得那些贪残官吏收。在成功劝说宋仁宗罢免几个地区的科配杂税后,进而要求罢免全国范围内所有此类贪污项目,引得朝野震动,贪官污吏无不咬牙切齿。

当这位清正严明的官员出任相当于首都市长的权知开封府时,更是以雷厉风行的手段给那些为非作歹的权贵好好地上了一课。天子面前权贵多,开封便是如此,这些人喜欢附庸风雅,便在城内河流上修起不少亭台楼阁,以在那里嬉戏打闹、吟诗作对,结果多到了堵塞河道的程度,一来大雨,河道便形成洪水,祸害极大。

这些违章建筑因为主人的身份高贵,历任首都市长都很“识趣”。等到不“识趣”的包拯一来,立马拆了个干净。知道这是个连皇帝都敢批的棘手人物,便有权贵想“依法办事”,拿出地契称这是朝廷批了的。不拿出来还好,一拿出来就被包拯识破真伪,还进而直接告到了皇帝面前去,吓得生事者赶紧跑到宫中求饶去了。

其为官如此,其所经历的北宋官场又是如此腐败,也难怪他会在家训中严厉告诫子孙不得违背清廉二字。他担忧子孙在这种环境下沦为贪官污吏啊!

子孙代代传美名

包拯有子二人,不过长子包繶早逝,继承者乃是其次子包绶。

包绶乃是包拯老来得子,包拯去世时,包绶年不过五岁。虽然家中人丁不旺,但包家门户颇大,按照当时的风俗,过继一两个子嗣给包拯不成问题,但事实却是包拯死后丧事都很清寒,未见有亲戚好友前来帮衬的记载。大约与包拯的这些亲戚曾经仗着包拯的名头在家乡为非作歹,却被包拯严惩有关。看来不仅包拯立下的家训并未被这些人所接受,甚至连起码的亲人之情都没留住几分,真是遗憾。

但包拯有一个好儿媳。包拯儿媳乃是崔氏人家,在自己的夫君也就是包拯长子早逝后,她并不缺少改嫁的条件和机会,但她似乎不忍见如此一个清廉好官孤独终老,自愿留于包家,更将年幼的包绶视若己出,辛苦抚养,更悉心教导其不能忘了父亲的教诲。

不过包绶并未有饥寒交迫的童年。因为宋仁宗前来吊唁这位老臣之时,发现其虽然位高权重,却是那样清贫,留下孤儿寡母,更加显得可怜,于心不忍之下,便厚赏了许多财物,还直接让小小年纪的包绶享受他哥哥的官职待遇。

与同龄人相比,不用考试便能自幼当官的包绶,可算是“官二代”了,但他却不会长成当时许多腐化堕落的“官二代”那样,因为他那监护他的嫂母,一直以他父亲的精神特别是父亲的家训,在训诫他、指引他。

北宋取才,注重科举,像包绶这般直接继承而来的官员,其实并不为朝廷所看重,只是在经济上、名誉上的一种特殊待遇。但包绶得到了父亲生前好友、宰相文彦博的帮助。这位文彦博是历经四朝、为官近五十年的资深朝廷人士,有精深的从政智慧和广泛的人脉网络,特别是性情谦和,待人接物很有贤者风范,对于包绶更是指点甚多,是他的一位良师。而成人之后得以出任地方官员的包绶,在真正踏入仕途时,也没有让人失望,一到任上,便展现出清廉严正的包氏风范,既不会摆“官二代”的架子,也不会对人逢迎,在干出了一番政绩的同时,也为自己博得了一番好声名。

在多人推荐之下,包绶又调入朝中为官,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再度外放,多有政绩,清风所至,无不赞叹这是“名臣之后”!遗憾的是,这位颇有其父之风的好儿子,却在四十七岁时就匆匆离世,当时他还在赴任的路上。遗物除了朝廷任命的文书和一些书籍外,钱财部分竟然只有四十多枚铜钱!

当时北宋官员普遍腐化,史称“廉吏十一,贪吏十九”,也就是十个官员九个贪。连区区一个小县的县令,搬家都要大船七八艘装上金银财宝。死前掌管一州钱粮事宜的包绶,却只随身带了如此少得可怜的铜钱。

这样一位好儿子,死后却未能归葬父亲身旁。他没有违背家训啊!正是因为他严格遵循,甚至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了包拯的家训,才穷到死后家人无钱财将其遗体送回故乡归葬!直到其子孙长大成人之后,才凑得钱财,将父亲葬回故乡。

包拯的孙子包永年,也是深得家训精神的一位好子孙。虽然这位子孙并未做什么大官,都是县级左右,但清廉美名却是广为人知。由于对地方百姓多有造福,其调任之时,百姓自发起来送行,拉住其车马,依依不舍,这一幕经典的古代百姓送别好官场景,会发生在他身上,就是因为百姓都觉得此人真不愧是包拯之后:“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贤孙也!”令人叹息的是,这位包家子孙走得也颇早,四十来岁就离世而去,否则以他的才干和清廉,在北宋政坛当有进一步的发展。

包永年去世之时,也是极为清贫,史称“了无遗蓄”,其丧葬事宜,还是亲朋好友襄助才得以归葬。此后,包氏子孙历代皆有出仕为官者,且世代清廉,一直牢记先祖的遗训,贪腐二字在这个家族找不到半点生根发芽的空间。延续到今天,这股精神已经化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的一部分,包拯也从一个主管监察的官员,演化为家喻户晓的正义代表。

‍(内容授权节选自《中华优秀家风故事》,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出版)

有关包拯的小故事有哪些2

他是铁面无私的代言人,他是历史上清官的杰出代表,他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各种关于包拯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频繁上演,把他神话成了“中国版的福尔摩斯”,荧幕中的包拯可“日断阳,夜断阴”,给我们留下的都是一个断案如神的高大形象。

那历史上真实的包拯真的是个神探么?又究竟是哪些案件呢?

我们先来聊聊影剧中包拯善断疑案的形象从何而来。嘉祐(1062年)七年,包拯突然病逝,终年64岁,在包拯去世后不久,宋代的话本小说中就出现了三篇包公断案的故事,《合同文字记》、《三现身包龙图断案》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由于宋代的小说形式较为简单,对于包拯形象的塑造也比较苍白。

到了元代,杂剧开始兴起,关于包拯断案的故事也丰富了起来,在元代的公案剧本中,包拯就占了一半,比较出名的有“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演绎的也是包拯不附权贵、为民伸冤的故事。明清时期,也有关于包拯公案小说的延续,如《龙图公案》、《清风闸》等。关于包拯断案如神的故事也是经久不衰,种种案件都把包拯推到了一个“神探”的位置,结合影剧中的渲染,自然给人们留下了这种破案专家的形象。

文学虽然是来源于现实,但大多数作品也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加以虚构和想象的,史料上对包拯的记载多见于为官清廉、敢于谏言、立朝刚毅等方面,关于断案的记载少之又少,主要还是归根于后代小说戏曲的功劳。民间流传最多的《狸猫换太子》《铡美案》《乌盆案》等,都是后人加工出来的,正史中关于包拯断案的史实,仅仅只有《审牛舌案》《匿金案》和《和尚清白案》这样的小案件。其中《审牛舌案》在史料中是记载最多的,虽然是一件小事,倒是也展现了包拯的断案手段与智慧的。

不仅仅是在断案层面,就连包拯的长相都被后人神话了,一个白面书生给被塑造成了“包黑炭”,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归根到底还是封建社会的老百姓地位很低,经常遭到权贵或当地官员的压制、剥削,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日子过得并不美好。历朝历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都渴望得到一个清正廉洁,并且能够为百姓声张冤屈的好官,而包拯为政恰好又是敢于得罪权贵、体恤民情的正面形象,在这方面极大的迎合了老百姓的需求。所以包拯就慢慢走进了民间小说,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就慢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包青天”。

名气大于实力?其实不然,虽然断案如神的有些过于浮夸,但在为政与执法方面却是毫不含糊,对外不卑不亢,对内主张改革。在外交上,不畏于契丹强大的军事力量,敢于谈判,始终秉持国人的气节。在官场上,以身作则,大力整治吏风,秉公执法,真正的大公无私。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朝,也不论在何种职位,我们始终都需要树立一个如“包青天”一样的正派榜样,始终鼓舞着我们激流勇进,始终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有关包拯的小故事有哪些3

作者: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没读过《包公案》,相信大家至少也应该看过电视剧《包青天》吧!

这里的包青天就是包拯,他已然成为百姓心目中清正廉洁的化身,也正是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包阎罗。

影视、小说里的形象,包拯一直是黑人黑面额。

后来读了历史才发现,包拯不但不黑而且额头上并没有月牙,更像是一个帅哥!

所以关于黑脸这事,虽然不符合历史事实,但时至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成为公正廉洁的象征,人们用这种方式永远的纪念了受人爱戴的包公包青天。

不知为什么独有这位被欧阳修称为"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的包拯,从宋元至今在戏曲舞台甚至民间,一花独秀,大显威风,经久不衰,撒播千年。

包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比较正派清凉的好官,曾做过一些有益于公民的好事,对这样一个前史人物,其前史位置是应该必定的。

为什么人们把他神化了呢?

正是由于包拯能为民请命,不畏强权,所以被后世当成廉洁的化身,民间甚至视包公为神明,也就演绎出很多关于包公的传说故事。

由于长期以来公民群众受尽赃官酷吏、权豪势家的欺压凌辱,期望能有为民伸冤的"清官",再加上前史上清官寥寥无几,人们在失望中期盼,呼唤"彼苍大老爷";封建统治者为其长治久安,也期望有保护其封建次序的"良吏",作为榜样,所笼络民意。

不过,虽然包拯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神,职业也不是天天断案的法官,但他的人生依然是开了挂一般精彩。

后世称包拯为包青天,除了廉洁无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为民做主,严厉打击不法权贵,这在古代是非常不容易的。

包拯,字希仁,北宋时期庐州人(即今安徽合肥人),父母都是普通公务员。北宋仁宗天圣年间他高中进士。在《铡包勉》《包公赔情》等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其实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28岁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在他28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被分配到建昌当县长。

包拯拒绝了这份工作,原因很简单:离家太远,爸妈年纪大了,我要留家里照顾他们。

上级领导调整了岗位,让他去离家两百多里的地方上班。看到父母不舍的神情,包拯上班第一天就办理了辞职手续。

没过几年,父母双双离世。包拯就在墓园搭个草棚,整整守了三年孝都舍不得离开。

老村长苦苦相劝,包拯啊,你是俺们村唯一的希望,你不能这样宅在这里,你要走出去,为村里争光啊,包拯看着满脸沧桑的老村长,或许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包拯背起行囊去吏部报道,那一年他38岁。

包拯医生经历父母离世、发妻早亡、独子过世、官途不顺。所谓的伟人,并不是说本事能有多大。而是经历一系列打击后,仍然能坚守本心。

包拯终年63岁,前史上的包拯当然没有传说或舞台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他既有政职、军职,亦有文职,甚至有闲职,还做过谏官。包拯能名垂青史,恐怕首要在于他的刚直清凉,高风亮节。

包拯确实破获过一些案件。这里找一件看看,那是在包拯担任天长县县令的时候,也审过一个比较有趣的案子。春耕时节,东村这两个农民王某和张某在田里耕作累了后便坐在田岸边休息聊着天,突然他们两家正在坡上吃草的牛抵起角来。

当时他们俩也没太注意,没想到王某的牛竟然把张某的牛给抵死了,张某便告到衙内要求王某赔牛,那时前任的白县令不知如何才能判得公平,并将两人都收在狱中。

包拯上任后,觉得他们两个本来是一对好朋友,不应该为了这段偶然的事情而反目成仇。于是便写了一行字,劝他两人修好。这四行字便是:二牛抵角,不死即活,活牛同耕,死牛同剥。没想到这两个农民听到后感觉到很合理,便携手走出了公堂。

上面的案子只是包拯事业的冰山一角,这就已经让人们对包拯的这个才智过人而感到折服。其实像这类的案子数不胜数,因此包拯才一直在人们心中留有很高的地位。一个包青天就足以说明了包拯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包拯担当过多种官职,但从史料记载来看,他一生的主要精力并不在决狱断案,事实上,包拯做开封府尹只有不到2年,包拯在开封府的这短短时光里,却给人们留下很深的记忆。

他惩治奸庸,为民做主,整治市容,任人唯贤,铁面无私,享誉京师。

以至于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就是说有两个地方没法通过关系『活动活动』,一个是阎王,一个是包公,在这想走后门、打点送礼,试想阎王是什么反应。

包拯大部分时候包拯担任的职位是"中纪委员":主要负责怼人。据统计,因受包拯弹劾而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少于30人,包拯也因此被时人称作“包弹”!

历史上很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人品虽没问题,能力却不见得优秀,而包拯牛就牛在既有品格,办事能力也妥妥的,还比较有思想,在朝廷时能够常常规谏宋仁宗,使朝廷避免了许多决策失误。

只是,包青天的故事愈加美化,那个时代便愈是糟糕。寄望青天出世的人治,终究是短暂而美好的泡影吧。

总之,包拯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官场的黑暗、百姓的无奈,照出了人们对刚正不阿的清官的希望。换句话说,包拯已经成了正义和智慧的象征,和真实的历史人物已经相去很远了。

包拯一生峭直耿介,无论多传奇之故事,他都担当的起。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