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农民过年的农村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10:38 作者:中国日报网 围观:

“曲靖老村长”“滇西小哥”“云南小花”……他们这样为家乡添砖加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日报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农民过年的农村故事有哪些1

近日

新华社点赞

云农学子自主创业

“曲靖老村长”的基层创业故事

据报道

赵朝鹏是云南曲靖人

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

他选择了自主创业

疫情期间

他用通俗易懂

诙谐有趣的方言

通过农村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

而被人们称为“曲靖老村长”

此后

他帮助疫情下

受困的农民售卖农产品

助力乡村振兴

也成了云南电商平台带货新秀

他用经历告诉学弟学妹

每个人都有机会

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请跟随观察君

一起来了解下“曲靖老村长”的故事

永不止步的热爱与坚持

“曲靖老村长”的基层创业故事

赵朝鹏,2009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创业,先后成立小鸟工作室、云南小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之前,他的公司一直主营音视频制作业务。2020年疫情期间,他用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农村的大喇叭为当地群众宣传防疫知识而被大家熟知。

新冠疫情以来,随着在农村生活时日的增多,“老村长”赵朝鹏发现了新问题。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很多优质的农产品仍然存在滞销、产业链不完善等情况。随着他名气的提升,很多农户希望“老村长”能帮助推荐家乡的农产品。

2021年5月21日,曲靖市陆良县芳华镇的一个农户给他打电话:由于疫情原因,田地里的洋芋滞销,卖不出去。他当天晚上就赶到了陆良县芳华镇的洋芋基地,详细了解了情况。第二天,“老村长”赵朝鹏就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洋芋直播带货,没想到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帮助农户售卖洋芋共计400多吨。

这次帮助陆良县芳华镇售卖洋芋后,他借助前期影视创业公司基础,拓展营业范围,创立云南相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曲靖老村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助力乡村振兴为首要宗旨,推广和服务优质农副产品,让云南省的优质农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直播间里,他用幽默搞笑的直播风格,吸引了大量粉丝,在高质量的选品、过硬的售后服务的加持下,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现在,“曲靖老村长”赵朝鹏已是拥有100万粉丝的省内知名带货主播了,公司的运营产品除了直采的果蔬类产品,还有省内知名的老字号品牌。

每收到一次邀请函他都带上团队义无反顾的奔赴,忙碌在田间地头、基地果园和物流打包现场,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云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能够在农业战线上出一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一点力量,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其实

除了“曲靖老村长”

云南还有很多这样的榜样

比如大家熟知的

“滇西小哥”

“云南小花”

“云乡小丽”等

……

“滇西小哥”

云南版向往的生活

“滇西小哥”真名董梅华,虽然叫“小哥”,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云南妹子。作为一名美食博主,在她的镜头里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也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更没有那些搞笑逗趣的场景;有的只是小山村里的一块菜地、一盘美食,甚至一级石阶、一声鸡鸣。但正是这些淳朴、温暖的画面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粉丝,每次看完都会被里面的美食和风土人情治愈。澳大利亚媒体AWOL说,滇西小哥的频道让世界迷上了云南。

今年1月26日,滇西小哥用16道菜还原云南地图的视频走红网络。滇西小哥平时受到老人们的很多照顾,现在他们年纪大了,一辈子都生活在村里。临近春节,滇西小哥便做了云南16个市的当地特色菜,并摆成云南地图,请老人们吃了一顿特殊的团圆饭。

云南小花

扶贫电商新模式带头人

“云南小花”本名马玲敏,身穿白族服饰、笑容甜美朴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小花,是一个全网有1600万粉丝的网络达人。她甜美的长相下,还有着一颗助乡亲脱贫、建设家乡的心。

小花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带动云南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被央视评为扶贫电商新模式的带头人。仅2019年一年的时间,这个来自大理的“95后”姑娘,和团队的年轻人一起,走了云南边远的30余个乡村,帮助农户销售了上百吨蔬果。

今年3月4日至5日,共青团巧家县委、巧家县热区产业发展中心函请共青团云南省委牵头,携手云南省青年创业协会、青创云品商城邀请姜来无忧公司、云南共青团宣传推广大使“云南小花”助力巧家红糖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走出大山。

“鸟木”“小明”

全网最有民族风的博主

鸟木,出生于1999年,现在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出生在云南边境临沧的一个白族家庭,被奶奶带大的他,从小就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

小明,出生于2000年,来自云南保山。和鸟木一样是在校大学生,两人来自同一所大学。因为同样对互联网和云南民族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两人成为搭档,致力于用更受年轻人欢迎的方式,介绍云南,展示家乡。

他们除了大学生,还是“百万博主”、农产品“带货”主播、非遗刺绣推广大使……鸟木和小明不断涉足新的领域,成为拥有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让未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李香兰

以花之名回报故乡恩情

红河开远姑娘李香兰没有童年,历经苦难以后,她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童话:140元创业,被误解,被忘记,被孤立,最后靠卖花成名,如今,带着小时候帮助过她的乡亲,种下千亩玫瑰花田。为了感谢这位姑娘,她的故乡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花香兰。

2016年,阿里巴巴淘宝大学在开远开课,李香兰报名成了学员。学以致用,李香兰注册了一家淘宝店,将食用玫瑰花上架到店铺里。市场上十多元一斤的食用玫瑰,她在淘宝店售价120多元。李香兰成为开远第一个在淘宝卖可食用玫瑰的人。

2017年,云南各地愈发重视农村电商,地方政府在找电商创业典型,开远和弥勒的媒体发现,有个叫李香兰的女孩,利用淘宝把弥勒农户的玫瑰花都卖光了。开远电视台将她作为创业典型,对她做了报道。

2017年,李香兰的淘宝店一天可以接上千单,成为整个云南卖可食用玫瑰花最火的店铺。也就是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决定,“既然食用玫瑰花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那干脆带着家乡的乡亲们一起种植,也算报百家饭之恩。”

2018年,开远花卉种植面积6.58万亩,花卉农业产值5.64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0%。吃百家饭的李香兰,成长为当地有名的企业家,而故乡开远,也从一个将电商误解为传销的地方,依靠电商成长为鲜花之乡。

2020年阿里巴巴集团在全国的首个县(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落户开远。李香兰的花香兰农产品经贸有限公司,也成了开远知花小镇数字农业基地的14家鲜花企业家之一。

“云乡小丽”

下得了地 带得了货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处都能取景;一家老小、左邻右舍谁都能当“演员”;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柴米油盐锅碗瓢盆都被拍成“剧情”……这就是罗平网红——“云乡小丽”每天的生活。

罗平县钟山乡大地坪村委会补衣村村民吴丽琴和丈夫柴专小两口从2019年开始,靠着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场景、憨厚朴实的形象、诙谐幽默的话语,在多个网络平台上迅速拥有了破百万的“粉丝”,而他们在迅速走红后,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而是通过视频直播带动周边村民走向致富之路。

……

以上“新农人”博主们的的故事

让观察君想起了

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努力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

而是帮家乡摆脱贫困

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

“新农人”们在乡村振兴的篇章里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常年住在各类短视频APP

的观察君发现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外出务工人员

纷纷选择回到家乡基层创业

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农人”博主

对于这现象

观察君也有些自己的思考

观察君有话说

在国家扎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态势和创业环境今非昔比,返乡创业自然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明智选择。

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所说:“如今,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开始多元化,乡村价值正在回归,大美乡村已具备吸引人的条件。城市动能正在激发乡村潜能,提升了乡村在市场中创造财富的能力。”

而写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云南篇章”,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是绕不开的重要落脚点。发展农村电商也绕不开短视频宣传、直播带货等重要环节。

随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增长,“三农”内容已经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初见规模,成为了内容领域的新生力量。整体来看,“三农”题材兼具流量、电商、经济多角度的商业价值,能够为下沉市场提供新增量,打开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从而缩减交易成本。内容的社区化与公开属性,也能够实现文化输出,传递丰富的区域性风土人情。

相比美妆、美食、搞笑剧情等其他赛道,“三农”内容创作者尚处于流量洼地,相关领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各大视频平台对于三农领域的百亿流量扶持,对于那些身怀技能、选择回到乡村创业的“新农人”博主们,也是不错的机会。

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返乡创业不失为一条另辟蹊径的职业发展选择。大学生群体、都市返乡人员们,如果能认清现实、及早规划、发挥所长,将发展家乡经济与自身成长结合起来,争做“新农人”,个人圆梦亦能造福乡梓,何乐而不为?

编辑:邱敏整合

来源:云南网

农民过年的农村故事有哪些2

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赶大集

作者 崔洪国

我家里也有一幅卷轴的《清明上河图》,是有一年我从英雄山文物市场买的,很古旧,下面盖了不少的印章,打开来,上面描述的那些宋代京城民风民情瞬间扑面而来。小区后面正好是小汉峪集,我去了集市,正是人声鼎沸,赶集的,小商小贩云集的高光时刻,倘若有一双妙手,描绘出来,就是一幅现实中真实的、无处不在的《清明上河图》。

——题记

前几天给家里三哥打电话,说又和三嫂忙着四处卖菜了。入秋前后下市的菜品多,丝瓜、茄子、青椒、西红柿集中下市快,菜蔬又新鲜,所以赶集卖菜的生意特别好,每个集上早晨早点去,上午第一波八点左右就卖完了。然后再到批发的地方批发一部分,中午散集的时候也都能卖出去。剩下不多了一打包减价,很快有人就过来买走了。这农村的集市实在是实惠方便了乡人,让很多赶集做生意的乡下人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我住的小区后边是汉峪片区的一个集市。汉峪片区是原来济南东部城郊结合部的几个村在城市改造中合并建设的社区,还没有改造完的村庄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社区5-6公里的周边,那都是些人口较多的村子,最少的村也有1000多口人,当时最大的港沟村据说有4000多口人,不远的村子还有西坞,东坞。村子的村民每逢集日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赶大集,一是图个热闹,二来买东西便宜,方便,新鲜,再就是近村和远房平时见面少的亲戚能在集上见个面叙个家常。当然了,也会有小伙子大姑娘赶集也是去为了寻觅自己心仪的另一半心上人。所以每个汉峪集市和港沟集市都是人碰着人,前后摩肩接踵,整个集市热闹非凡。

我老家是农村的,从小在农村长大。在记忆的深处,农村赶大集是自古就有的一种民风传承,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农村的集市不同于现在城市里的商超,去商超买东西,购物找不到农村赶大集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民情,乡情,风情,亲情的杂糅和非物质文化的集萃。在农村赶大集,不管是平时,还是过年赶年集,那是很让人留恋忘返的去处,是很能留住人记忆的场域。

我很小的时候,村子周围的集市很少,我记忆里就是乡镇政府的驻地小张村有,离我们家也就是5公里的样子,周围聚集了小张、梨园、郝家庄、东西柳、东西堡、南北赵和我们崔刘村等十多个村子,小张集的每个集市是逢十和五,十多个村的人都涌了去,每集的人都不少。再就是离家很远的广饶县城了,那个时候叫城关大集,我印象里是三和八,每个集市的云集了四面八方的赶集客。城关大集的东西全,集市又大,人又多,全县很多的乡人都趋之若鹜。

童年那会,赶小张集每次都是跟着姐姐和哥哥一起去,有时爹和娘也会带着我去赶个集。爹和娘家里和队里平时事多,所以赶集的机会很少。哥哥和姐姐那时都正好是在外面跑蹿的年龄,在家里待不住,所以一到赶集的日子就带了我到集上去。每次出门,娘也嘱咐,“跟着你姐,别到处乱跑跑丢了。有背孩子的,小心让人背了去。”有时来不及应和人就跑没影了。四五里路,到处都是村庄连着村庄,田野连着平畴,我们那里都是大平原,一眼青绿能够望出去很远,所以一路小跑着,用不了多久就到小张集了。

小张集集中在中间和北边两条街,中间那条街是正集,北边那条街买卖的人也不少。当时的集市也都没有固定的摊位,有的是约定俗称的大户和常客占的位置好,零打碎敲偶尔赶集卖点东西的,一般也就占个边角。那个年代的物资还匮乏,每个集可卖可买的东西不多,主要是赶集凑热闹的多。去了你都会看到穿着朴素的乡人们在人流中挤来挤去,这个摊位看看,那个摊位问问,最后快散集了,从口袋里掏出点零钱,卖点菜呀,瓜果啥的喜滋滋回家去。

后来日子逐渐好了,放开了,集市上的售卖品日渐丰富。联社最早的时候还在大柜台后边卖,后来集市逐渐活跃了,每个集联社也会出来占了最好的位置把新进的布匹,日用品摆上,联社的摊前和联社的柜台一样,经常是挤满了抢购的人。大家心理上还是相信公家联社的东西品质好,价格也不贵,可选的商品多,自然很受喜爱。联社平时的柜台上就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布,村里的大闺女小媳妇经常见了那些漂亮的花布就挪不动步。集市上摆到外面的阳光下,颜色更加艳丽光鲜,更是吸引了无数艳羡的目光,每次都会看到和姐姐同龄的那些姐姐,嫂子和婶子在布摊前驻足着。

小张集后面那条街上卖小吃的多,日子好了后,有推着小车卖冰棍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葱花油饼的。我每次去都要缠着姐姐和四哥到小张村炸油条的王老五的油条摊前给我买根油条吃。现在想想那时的油条都是如麻花一样缠在一起,炸出来两根缠绕着,又长又酥软,而且都是用花生油炸的,老远就闻着喷香,每次姐都会给我买一根,吃着过下瘾,那时就想,啥时能天天吃油条,想吃多少吃多少,一次吃个够多好。从来没有一次吃个够,人也过了这么多年了。现在的油条香酥依旧,但更多是用来做煎饼果子等的配料了。

那时到现在的集上除了卖瓜果蔬菜和小吃的,每个集都会有唱戏,踩高跷和下象棋的,有卖鸟卖花卖古董的。唱戏和踩高跷需要场地。小张集唱戏踩高跷的大都集中在后街上,因为后街有几处空场院,旁边就是绿色的麦田和棒子地,场地宽,人也好分散和集中。有喜欢看高跷和演戏的,每个集都会跑到高跷队和演唱队前看个够。高跷和演戏一样,也是都有角色分工和故事情结,我那个年龄看不懂,就挤在人群中凑个热闹。看到高兴处也会跟着手舞足蹈,也会和看热闹的人一起大声起哄“好”。

那些高跷和演戏的就是个爱好,那个年代还真不图企什么,后来这些队伍在各个集市之间赶场,出了名,村里的娃娶媳妇,闺女嫁人都要雇了去吹拉弹唱,好不热闹。高跷队和演出队也都成了专业的,每次雇佣的人家都会给不少的赏钱,到如今成了一种很时兴风光的职业。有时家里孩子结婚雇高跷和演唱班子还要提前预定才能排上档,这生意红火着呢!

岳父一生最爱下象棋,每个集市都要到集市上棋盘前下上几局,这下象棋的都是些熟悉面孔,下象棋的地方都是和卖花的,卖鱼的,卖古董的隔不远,它们都气场相近,下着棋,看着花,听着卖古董的人天花乱坠的介绍,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下棋投入的时候,精力是很难分散到这些事情上的。因为下棋需要动脑筋,下棋讲究的是韬略。岳父跟我讲过,下棋有棋局,有攻守,有计有谋,下棋的过程就如同人这一辈子,有起承转合,有山穷水尽,有柳暗花明,但最后也是最好的结局是与对手和自己和解。想想也是,人这一辈子,穷富也好,官民也好,名利也好,最好都会走到和解这一步。前不久我在散文《闲敲棋子落灯花》中说到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去对照和对比。

日子日复一日前行着,这些年的农村和农人的生活和光景也在人们的亲历中如同赶集和赶场一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来老家就是小张集和广饶城关集。前不久回老家,正赶上张郭和梨园大集。回到村里一问,才知道,现在人们手头钱活泛了,地里产的菜和瓜果又多,特别是各个村都上了不少的蔬菜瓜果大棚。不少的村庄在新农村建设中又都新建了不少的街和路,都宽敞明亮,有的是地方。所以很多村都想法上了集市,有的三八,有的五十,有的二七,村民一个月中几乎每天都有集赶。妻子老家梨园村和邻近的张郭都有了自己的大集。

我们邻村的东柳、西柳和我们村也联合开了集市。这三个村的大街都连通着,所以每次集市从我们村的大街向西一直到东西柳两个村的大街,大街两侧摆摊的排成长长一溜,场面壮观,商品也是琳琅满目,赶集的人络绎不绝。不用出门,三哥三嫂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摆摊卖菜了。这么多年,三哥三嫂人实在,做生意厚道,卖菜的回头客很多,有的卖菜的也愿意从三哥这里批发,两人卖菜之余又做起了蔬菜批发,天天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特别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据记载: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习俗,就如同今天的节日集会,也就是农村的赶大集。图上有正慢行的骆驼队,负重累累的毛驴,有行走江湖的老马帮。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有序分布在树丛中,几棵高树上还有几个雅雀窝。打麦场上闲置着几盘石磨,好像在等待着麦收的时节。图上还有一队接亲娶妻的队伍,新郎官骑着枣红马,跟着新娘乘坐的“花轿”,轿子后面一挑夫挑着一担鱼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贵有鱼。《清明上河图》集萃了当时市民生活无数丰富的元素,充满了跨越地域和时空的烟火气息,成为研究宋代民俗最鲜活生动的素材。

我家里也有一幅卷轴的《清明上河图》,是有一年我从英雄山文物市场买的,很古旧,下面盖了不少的印章,打开来,上面描述的那些宋代京城民风民情瞬间扑面而来。前几天回到家里,我又从书架上取下来,打开画卷,就如同穿越一般,仿佛回到了彼时的场景中去。小区后面正好是小汉峪集,我去了集市,正是人声鼎沸,赶集的,小商小贩云集的高光时刻,倘若有一双妙手,描绘出来,就是一幅现实中真实的、无处不在的《清明上河图》。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散文《济南的桥》获“第二届齐鲁晚报青未了散文奖”三等奖。

壹点号 风过林梢

农民过年的农村故事有哪些3

口述人:文心民,男,三十岁。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

我与二舅最亲近,虽然他得了小儿麻痹症,虽然我还有另外两个身体健全的舅舅,但是在我的眼中,得了小儿麻痹症的二舅,却是我眼中最健康的人。

母亲一共有四个姐弟,她是老大。母亲出生的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村子里饿死了很多人,外公家也很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好在都熬过来了。小的时候,外婆经常跟我们讲那段历史。外婆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很平静地跟我们诉说着那段岁月,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只是,每次讲完,外婆的眼角都会充满泪水,外婆用干枯的手把眼泪擦干,然后又向我们露出她的笑容。

母亲出生后,外公外婆就一直没有再生养,一直到了母亲八岁的时候,二舅才出生。一个男娃娃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意味着各种希望,于是外公外婆给二舅取了一个寄予厚望的名字:富生。

二舅很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村子里的大人都很喜欢这个小娃娃,母亲也很喜欢他。自从二舅出生之后,家里的好吃的好玩的基本都是二舅的了,虽说家里很穷,但是二舅得到的关爱,明显比母亲要多。不过二舅却是早熟得很,从三岁开始,他就知道将父母给他的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给母亲,母亲也能够通过带好二舅而得到一些“奖励”。

之后,三舅和老舅出生,家里的孩子就瞬间多了起来。那时候的农村,每家每户的小孩都很多,像母亲和舅舅他们只有四个小孩的家庭,都算是少的了。

2

二舅出生的那一年,刚好是母亲上学的那年,母亲很喜欢上学,不过后来两个舅舅陆续出生,母亲就辍学了,因为要带这几个舅舅,所以,母亲只上到四年级,小学都没有毕业。母亲为此哭了好几天,那段时间,都是二舅在安慰他,那时候二舅只有四岁。

二舅上学后,母亲天天带着两个弟弟去接他放学,而二舅也会将每天学到的知识讲给母亲和两个弟弟听。母亲说,每次二舅都讲得很好,就像教课的老师一样,所以,每次考试,二舅都是满分。

如果所有事情都像童话一样走下去的话,故事将会非常的完美,二舅也将会成为外公外婆家的骄傲,同时也会成为村里的骄傲,因为以他的成绩,将来是肯定能够考上大学,吃公家饭的。

不过,在二舅读五年级的时候,一场高烧让二舅的人生彻底改变。

二舅当时在读五年级,10月份,上课时突然发高烧,老师以为是感冒发烧了,就喊来外公将二舅接回家去看医生。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医疗条件不足,村里的医生也认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两个礼拜之后,舅舅就成了左边上肢和下肢都不怎么灵便的少年了。

外公背着二舅走了三十多里的路来到镇上的医院,医生说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不是普通的发烧,而是病毒引起的骨髓灰质,现在已经过了最佳的治疗期限了,回去吧。

听了医生的话,老实巴交的外公就背着二舅走了三十多里的路,从镇上回来了。而且还知道二舅得的这种病叫小儿麻痹症,没得治了。

3

从镇上回来之后,二舅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母亲说,那段时间,好怕二舅会突然跳进村里的水塘里去,因为有好多人因为各种事情,都跳进了水塘,然后再也没能活着走上来。

那段时间,外公外婆交代母亲,不用去打猪草,也不用去放牛,所有的农活都不用干,她只有一个任务:一天到晚陪着二舅,甚至去茅坑都要站在外面看着。

好在二舅挺过来了,只是,他再也没有进过学校。

出事两个月后,二舅有一天突然开口对母亲说:姐,你陪我到学校去一下吧。

于是母亲陪着二舅到了学校。不过,只是远远地站在了学校门口。

母亲说二舅站在一处农家的拐角屋檐下,那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学校的大门,屋檐上的瓦片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在寒风的吹刮下,结成了一条一条很大的冰棍。刚好下课铃响了,里面的学生一窝蜂地冲了出来,用各种方式在鼓捣这这些冰棍。

母亲和二舅站在远处,呆呆地看着这群撒欢的伙伴们,如果不是家庭的原因和这场突然的变故,此刻,二舅也应该和这群小伙伴一样,在一起撒欢!

母亲说她和二舅在那里站了很久很久,直到上课铃响了,确认没有人看到之后,她们才从那里走出来,二舅大声地对母亲说了一句:姐,咱们回去吧!

4

二舅没有再去上学了,一直呆在家,每天和母亲一起放牛,割猪草,手脚不便,他就更加勤快地练习,叫母亲一遍一遍地教他。

春天插秧的时候,二舅其他的活干不了,但是田里插的秧基本都是二舅拔的。割稻的时候,二舅干不了重活,但是家里晒稻子的重任,都是二舅担任的,每一项农活,二舅都想办法学会,母亲说,有些活计,她都没有二舅干得利索。

二舅变得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了,和村里那些没读书的年轻人一样,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只是有的时候,学生们上下学结伴而行的时候,或者走过小学门口的时候,你二舅会走得特别慢,有时会望着校门发呆。”

三舅和二舅只相差两岁,所以上学的年级也只相差两个年级,三舅读的书,二舅每一本都读过,只是,二舅没有老师教。

5

为了给二舅将来寻一份营生,在二舅十六岁的时候,外公想送二舅去学一门手艺,因为像二舅这样的情况,干农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在那个时候,裁缝,木工,竹篾匠是农村最吃香的手艺了,外公想让二舅也去学其中的一行,但是,看到二舅的情况后,每一个师傅都摇头,没办法,情况摆在那里。

最后,外公不知从哪里打听到,有一个独居的风水先生会收徒,条件是要给他养老送终。

就这样,二舅成为了那位老先生这辈子唯一的弟子。

老先生六十多岁,无儿无女,老伴早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得病去世了,当时一个人生活。当得知二舅的情况后,非常激动,认为是老天让他们爷俩相逢的,一个苦于手艺无法传下去最终埋葬于故纸堆,一个苦于自身条件找不到营生的手艺,如今爷俩相逢,谁也不用瞧不起谁,这是老天的缘分。

老先生当场决定收二舅为徒,而且一分钱师父钱都不要。因为在那个年代,学艺至少需要三年,每个行当有每个行当的规矩,但三年学艺这个期限,基本每个行当都是一样的。

于是,在之后的岁月里,二舅就跟着老先生走遍了周围乡镇大大小小的地方。

老先生人很好。当时去哪个地方,基本都是走路去。二舅撑着两根拐杖,走得很慢,但老先生从来没有因为二舅走得很慢就责骂他,反而都是配合着二舅的脚步行走。

6

因为二舅的原因,母亲嫁得很晚,其实在二舅去学徒的那一年,就有很多媒婆来家里提亲了,但是都被母亲给回绝了。母亲将事实摆开来给媒人说,我家的情况就是这样,二舅残疾在跟人学徒,三舅四舅都在上学,父母种田还得帮衬,缓几年吧。

那时候,父亲就是当时的追求者之一。爷爷家当时也不富裕,但是比外公家却强了很多,家里没有生病的,爷爷还是村上的干部,父亲又有一门正经的手艺,可以说条件非常不错了。

二舅学徒的那一年,爷爷也请人来说媒,母亲的回复也是一样,可父亲听了之后,非但没有放弃,反而越发爱上了这个负责有担当的女子。

所以后面母亲家里不管是农忙还是家里有什么大事,父亲都第一时间前去帮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要拿一些到母亲家中去。

虽然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定亲。

7

二舅十八岁的时候,外公因为生病去世了。这样,家里的生活就更加艰难了。三舅在读高中,老舅在读初中,二舅又是残疾,只有外婆和母亲是劳动力。

外公葬礼的时候,父亲也去了,帮忙张罗着,母亲对父亲说,家里的光景就是这样,你家条件好,咱们也还没有定亲,你完全可以找一个条件好的,没必要在我这里守着。

父亲跟母亲说,你就定下心来吧,家里的情况会变好,等你什么时候想嫁了,咱们再结婚,几年的时间,我等得起。

这一等,就是三年。

二舅十六岁学艺,十九岁本可以出师,但是,二舅还想继续跟着师父学艺,因为在二舅的心中,早已经把他的师父当成了父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二舅和他师父之间的关系,早已经跨越单纯的师徒关系,上升到父子情分了。

于是,二舅继续和老先生一同出门做手艺,只是,更多的时候,老先生在自己家里住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外婆家住的日子越来越多了。回来之后,老先生就和二舅住一个房间,母亲和舅舅们也改口叫他伯父,因为在这么些年的相处中,两家人早已经成了一家人,而我,也多了一个大外公。

之后不管是帮人家挑选红白喜事的日子,还是乔迁帮人家挑选福地,大外公都是更多地让二舅操持,自己只是做做参谋。

8

母亲是在三舅考上大学后才嫁给父亲的,那一年,母亲二十八岁,是她们那一帮姐妹结婚最晚的一个。

母亲出嫁的时候,给大外公和外婆磕头,大外公非常高兴,额外包了二百元的大红包给母亲,说母亲是她见过的最孝顺的女儿。那一天,全家人非常高兴,个个都热泪盈眶。尤其是二舅,姐姐嫁出去了,他就成了家里的老大了,以前什么事情都有姐姐顶着,如今姐姐嫁出去了,他的担子就重了。

不过,之后的几年,外婆家的大小事情,母亲和父亲都会及时过来帮忙,不管是三舅上大学的学费,还是他结婚,还是老舅结婚,父亲和母亲都是做主张罗的那一个。

9

后来,三舅大学毕业后分配了工作,在外地成了家。老舅读完初中后,就没有再读书了,在家种了几年地之后,跟着村里人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只剩下了二舅,大外公和外婆。

家里的地是种不成了,二舅就请人帮忙种地,特别是插秧和收割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是必到的一个。

平常有人请的时候,二舅就和大外公去帮人看看日子。没事的时候,二舅就在家看看地里的庄稼,外婆负责地里的活计,二舅负责田里的活计,自己干不了的就请人帮忙。

另外,二舅还练得了一手好毛笔字,虽然二舅左手和左脚残疾使不上劲,但是右手右脚却在常年的锻炼中练得异常粗壮。

跟着大外公学手艺之后,因为免不了要毛笔字书写,所以只要一有空,二舅就照着字帖练习毛笔字,几年下来,竟然能和村里的其他老先生相比,加上对红白喜事的专研,二舅也成了上下三村绝少的年轻先生,谁家的红白喜事,都会请二舅去帮忙,“司翰”或者“先生”的这个角色,基本都是二舅来担当。二舅也没有架子,只要有人喊帮忙,都非常热情替人家周全,所以没有几年的功夫,竟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了。

不过,随着年纪不断增长,二舅的婚事也成了家人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外婆,她知道,如果没有结婚,她百年之后,二舅肯定会成为一个老光棍。所以那段时间,外婆和大外公到处给二舅张罗婚事,凡是有点可能的消息,她们二老都会去张罗。

不过,每当有点苗头的女方在看到二舅的情况之后,那点星星之火都会急速熄灭。

二舅的婚事没着落,老舅的婚事倒是很快来了。

老舅出去打工了几年之后,在工厂里遇到了舅妈,谈了一年的恋爱后,两人就结婚了。

老舅结婚时,二舅比外婆还高兴,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二舅帮忙张罗,特别是那几幅对联,村里人说,那是他们见过写得最好的对联了。

10

老舅结婚之后,家里的经济大权就掌握在舅妈手里了。看着二舅、外婆和大外公的情况,舅妈闹起了分家,因为他们三个不是老了就是残疾,用舅妈的话说,就是三个拖油瓶。

无奈之下,老舅和二舅分家了。分家那天,母亲他们四姐弟都回来了。所有家产分为三份,二舅一份,三舅一份,老舅一份。三舅因为有单位又在外面安家了,就将他那份分为两半,一半给了二舅,一半给了老舅,家里的东西他什么也不要,但是有个条件,将来外婆和大外公不管跟谁,两个舅舅都必须悉心照料。

大家都没意见,签字画押,还请村里左右邻居及宗族长辈见证确认。

不过,分完家之后,舅妈就不是这么说了,在家没呆两年,一家三口就全部出去打工了,一年到头也没个消息,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几天,还基本都是呆在她娘家,我们过年去看望外婆和大外公,也都是二舅来招待,打电话给老舅和舅妈回来相聚,基本也是借口有事回不来。

所以,家里两个老人都是由二舅来照顾。好在两个老人的花费,三舅会每月定期寄来,虽然大外公跟三舅没有任何的血缘和养育情分,但是三舅也仍然会每月寄钱回来,只不过赡养的任务就交由二舅代理了,从刚开始的每月五十、一百,到后面逐年增加,到现在每月三舅都会寄一千块钱给外婆。

11

大外公一直活到82岁才去世,那一年,二舅刚好36岁,也就是从二舅相识大外公的第一年算起,一直到二舅给他养老送终为止,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里,二舅与大外公从陌生人到师徒关系,再到外公去世之后的“父子”情分,再到后来的养育之情的亲人关系,他们的情分早已不是世人眼中所谓的“师徒”情分了,剩下的是相偎相依的亲情,不管是母亲、外婆还是三舅,甚至于父亲和我们兄妹,早已经把大外公当做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因为每一次去二舅家,大外公都是一个慈祥和蔼的外公形象,我们从来没有把他当外人。

大外公去世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后辈都披麻戴孝给他老人家送终,即使小舅妈十分不情愿地不肯戴孝,也在众人的劝说之下最终戴起了孝布,算作是我们晚辈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大外公走的时候,二舅哭得最伤心,二舅虽然残疾,但很聪明,哭丧的时候,他将如何与大外公相识,如何跟着他老人家学艺,如何从最初的师徒情分变成了最后的“父子”情分,甚至超过了原来与外公的情分,如泣如诉,肝肠寸断,所有在场的亲朋们,无不落泪掩涕。

大外公一走,家里就只剩下二舅和外婆了。

二舅还是会被人请去看日子,选福地,只是后来的他,只能孤身一人去了。

12

如今,二舅已经五十多岁了,外婆她老人家也八十多了。两个人守着农村的老宅,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每次去看外婆和二舅的时候,总是看到二舅坐在老房子的门廊边,望着远处的山峰,那座山上,埋葬着我的两个外公。

本文为@邹光头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