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关北大博士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09:04 作者:燊边故事 围观:

2008年,天涯“爆帖”《北大博士殴打岳母,6次惊动110》始末…,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燊边故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关北大博士的故事有哪些1


原创

博士打岳母,惊动110(此案中所用人名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63岁的退休教师李太平和妻子张秀敏育有一儿一女。2002年,大女儿李燕从中央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中国银行北京总部工作。

同一年,李燕与北京大学佛学博士孟同结婚。

有女儿如此优秀,有女婿这般出色,这本应该是一件令父母欣慰且倍感自豪的事儿。一大家子知识分子,相处起来也该是知书达礼、相敬如宾。一开始也的确是这样的。

但所有的故事,我们通常只看见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孟同、李燕好强上进,结婚那年就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北京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03年李燕怀孕,母亲张秀敏来北京照顾。2004年4 月,外孙出生,张秀敏留下来专职照顾孩子。为了给闺女省钱,张秀敏辞退了5任保姆,自己承担起照顾孩子以及家里家外的杂务、琐事。

母亲日日辛劳,女儿女婿也看在眼里,常跟母亲表示:会在北京买一套房子,让她和老伴儿安度晚年。

150平挺大了,为何不住在一起呢?

关于这一点,孟同夫妇其实是有顾虑的:毕竟是两代人,生活习惯也有差异。孟同夫妇5次雇保姆,五次被岳母辞退。究其原因,钱固然是一方面,其他方面的因素恐怕也是有的。孟同也曾在后来的采访中透露,岳父母常把一段话挂在嘴边说给李燕听:

“你就像一棵树,小时候我们给你浇水施肥,树长大了之后一切都应该是我们的。”

这话让孟同觉得,他们不是能够一起生活的人,追求不同,三观也不一致。

2005年5月,张秀敏回了一趟老家,再回来的时候,就带着老伴举家进京了。

张秀敏张口说买房子的事儿,女媳也想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就这样,买房子的事儿被提上日程了。

两年中,孟同夫妇带岳父母看过了很多房,他们的买房预算是50万。但张秀敏也想买150平米的房,50万元,150平米,在北京这样的房子哪里有呢?更多的钱,孟同夫妇也拿不出来。购房事宜就这样进入了停摆状态。

2006年发生了一件事儿,孟同产生了“防备”意识。

那年春节,岳父母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把他们的儿子接到家里住了两个月,这让女婿孟同接收到了“微妙”的信号,这个家仿佛只有那个“儿子”重要。但自己又拿不出更多的钱买房,怎么办呢?
7月1日,孟同夫妇与岳父母商量,在外面租房给他们住。张秀敏听了以后,火冒三丈,当即表示如果让他们从家里搬出去,就和女儿李燕断绝母女关系!

岳父母反应如此激烈,租房一议就此搁浅。

2007年3月30号,张秀敏又要求女儿女婿买房。吵红了眼,张秀敏甚至动手打李燕。

李燕当时怀里正抱着孩子,孟桐本能地上前阻拦岳母。

结果,张秀敏的拳头落在孟同的左眼上。

4月4号晚上,孟同再向岳父母提出租房住的事情,双方又吵了起来。

李燕为丈夫助阵,再次激起了母亲张秀敏的极度愤怒,从屋内追到屋外要打女儿。

孟同自然是要住妻子的,就和岳母厮打起来。李燕赶紧反过来拉架。

岳父李太平见闺女帮着外人,拎起两把菜刀就要砍她,一家人在过道上撕扯扭打,被邻居拦了下来。

打架过程中,孟同曾3次拨打110。警察赶到后,矛盾不但没得到解决,孟同一家三口还被岳父母关在了门外。

无奈,当晚孟同夫妇只好向邻居借了钱,住进了宾馆。第二天,三口人租住在小区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

家丑 要不要外扬?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提刀喊杀的就已经超够难看了,要是再闹到法院,当事人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事儿传出去可真是丢脸丢丢大了。可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能怎么办呢?

打架事件发生后,居委会出面开展调解工作。

女儿女婿要求:

父母搬走,夫妻俩一次性给他们3万元,然后每月支付1000元生活费。如遇到大病,再摊钱治疗。张秀敏不同意,他们的条件是,除非女儿给自己买一套住房,或者给他们170万元。这170万,是他们抚养女儿成人及多年来照顾他们的回报金。


双方的条件,差额如此巨大。为此居委会调解了十多次,毫无成效。

在调解工作持续的一个多月里,孟同夫妇还是向岳父母支付了1万多元的生活费和药费。并请邻居向父母转告,

他们不会不养老,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他们都接受,还可以立字为据。对方没有回应。

2007年6月起,张秀敏夫妇开始了废品拾荒生活。

150立方米的房子,就那么堆满了捡来的各种废品垃圾。对此,张秀敏的解释是:“我和老伴儿身体不好都有病,每个月的药费加起来就要2000多块,没有能力支付只能捡垃圾。”

事实当真如此吗?

李太平是退休教师,张秀敏是退休工人,老家的房子也在出租中。

孟同告诉记者,老两口的退休工资保守估计:一年有三万多块。他们的拾荒举动,主要是想让孟同两口子难堪。

逃不过 对簿公堂

2007年8月14日,女儿李燕拟写起诉书。

起诉书有了,但和对簿公堂还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必须提交法院才能生效。

在这一步的距离里,李燕始终心存侥幸,或许父母可以就此转变心意呢?于是李燕提笔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若回老家,愿支付生活费,若继续留京,愿承担房租费。

对于女儿的提议,张秀敏夫妇的反馈中有这样一项:

假如我们离开,女儿也要先回家和我们住上一段日子,并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

张秀敏能打李燕,父亲怒火之下还可以提刀追打李燕,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李燕回老家暂住“不是将妻子置身于危险之中吗?所以孟同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双方继续“拉扯”了几个月之后,李艳最终将父母告上法庭。

2008年1月25日,张秀敏夫妇接到了法院的传票。那张《北大博士殴打岳母,6次惊动110》的帖子,就是张秀敏夫妇发给网友的一封公开信,也是他们的声讨书。

其实2008年,老人们对网络的认知还是十分有限的,能想到用发帖的方式引发关注,引爆网络,引起话题,张秀敏的身后应该还有人。

帖子网上曝光后,确实反响热烈,博士夫妇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互联网有个特点,它凝聚力量的速度很快,瞬间就能点、线成网;但一个支撑点受损,那张网便也可以“一秒”倾覆。

在网友谩骂孟博士的同时,知情人士开始透露:

不是博士打岳母,是岳母打女婿。

并非驱逐父母,而是自己被逼一家三口挤住10平米出租房。

2008年2月15号上午10点,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奥运村法庭审理了此案。开庭当日原告李燕并未出庭,由丈夫孟同代理。


亲生母女对簿公堂本就是十分尴尬的状况,李燕的回避也算是人之常情,但张秀敏夫妇却不这么认为,一到法庭就和女婿发生了激烈争吵,直到法官出面制止。

开庭之后,孟同向法庭控诉:

被告为达到独占原告住房的目的,不惜使用暴力手段对原告进行威胁。原告一家被迫搬出,至今挤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孟博士要求被告立即腾房。

在法庭上,孟同还声称,张秀敏夫妇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其意图的终极目的是“给儿子占房”。自己的妻子因为此事如今已经重度抑郁,甚至产生了自杀的行为,

而被告张秀敏夫妇则认为:

这不是腾房的问题,而是一起由逃避赡养义务引起的家庭纠纷。原告自行搬走,是骗取同情心的苦肉计。抑郁都是装的……

原本和睦的家庭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一套房产,真的就能让亲人反目成仇吗?

在庭审过程里,为了证明对方的问题,双方都准备了录音,照片等各种各样的资料。

不知道他们在收集这些证据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那些日子里,他们也曾有过母慈女孝,儿孙满堂的其乐融融以及笑语欢颜……

庭审的部分细节在这里就不展开了,法庭上的硝烟在开庭当日就没有散开过。双方始终争执不下,法官也难下判决,建议他们再次和解。

孟同的解决方案如下:

若被告同意搬走,原告每月支付1000元生活费,每年医疗费超过2万元的部分,原告承担50%。这个方案遭到被告的反对,被告张秀敏当庭表示:

“同意搬走,但是老家房子已经出租,所以原告必须给我们在北京解决住房问题,并解决房子的日常生活用品。”
最后,双方还是拒不同意对方的解决方案,无奈之下,法院只好宣布择日再审。

庭审结束第二天,天涯社区又出现了一张热帖,名为《博士女婿细说“驱逐岳父母”实情》

发帖者自称就是孟博士,这起亲情纠纷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发帖者自称就是孟博士,详细地叙述了事件的前后经过……

这起纠纷,在当年的关注度颇高,大家曾一度十分关心最终的结果。

其实,事情本身的结局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外,谁买的房子肯定还得归谁,该有的赡养也肯定会承担,但破裂的亲情是无法修复的,其实所有的家务事纷争中,根本就没有赢家。那些被撕裂的伤口不肯完全愈合,那些累累伤痕也会一直历历在目。

疫情之下,生活更是艰难。失业、倒闭像家常便饭一样。那么曾经的夫妻还能风雨同舟吗?血浓于水的亲情能接受住现实的考验吗?

其实,咱们中国有很多古话、老话:

有大难临时各自飞的决绝和无奈;也有家和万事兴,忍气家不败的宽容与守护;

关键还是在于咱们自己的选择。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坚持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刻吧。

感谢阅读,这里是燊边。

有关北大博士的故事有哪些2

刘颖。北京大学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29岁时,她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博导”,去年,一篇文章突然在网络上刷了屏。刘颖这个名字,突然成了不少网友和媒体关注的对象。

2013年,29岁的她来到北大,在燕园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博导。如今,她是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是不少科学类颁奖典礼上的常客。但在课堂与实验室之外,她的身影还活跃在各个“舞台”:学校合唱团里、长跑队伍中、科普镜头前……

“我从小就梦想当一名科学家,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实验室,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好奇的科学问题。”刘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颖从小就对自然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年幼的她喜欢观察蚂蚁搬家、分食,还爱读《十万个为什么》。在中学的实验课上,她第一次尝试从香蕉中提取DNA。神秘的基因,竟然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就能够获得,这令刘颖惊奇而又兴奋。从此,奇妙的自然在刘颖的心上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她逐渐认定自己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后来,她在高考时填报了南京大学生物专业,并坚定地勾选了“不服从专业调剂”。

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对生物这一领域的热爱也愈发浓厚。在这个领域做得越多,认识得越多,越发让她觉得“生命太神奇,而我们知道的太少了”。

研究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刘颖回忆,这就像是爱迪生一遍遍地试灯丝材料,每一个结果都提供了信息。“我不断地修正假设和重新设计实验,终于在博士二年级下半学期有了突破。”

她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紧接着就开始寻找,到底是什么蛋白质导致这样的现象。在寻找这个蛋白质两个多月后,她终于发现了它。这个研究突破也顺利地发表在了国际顶级期刊上。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就要保持对研究的‘最纯粹的好奇心’。”刘颖说。

29岁时,刘颖来到了北大,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实现了自己的儿时梦想,她主要研究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

刘颖表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元。理解每一个细胞内发生了什么事,对于理解整个生命体的运作至关重要,而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内部的状态又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的。

刘颖的工作正是研究细胞如何感知变化,并调整自己来适应环境。这一课题与一些常见的代谢疾病、衰老相关疾病和癌症都密切相关,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

2019年,在北大工作近6年的刘颖凭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科学探索奖”的首届获奖者之一,这是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奖励计划。

在刘颖看来,这是对她科研方向选择的一次肯定。“至少在选择课题的时候,我就会放弃那些能较快地发文章,但研究意义没有那么大的课题,而真正地去专注于一些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更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的课题上。”

在科研之外,刘颖同样热衷于科普教育事业。

五年前,刘颖参与录制了一系列小学生命科学课和生活中的实验课。这系列视频至今仍常常被播放,刘颖偶尔会收到家长来信,向她分享孩子的学习热情,也会请教一些科学问题。这种被认可的感觉令她备受鼓舞。

在这之后,刘颖还为乡村孩子带来阅读与科普课,她还参与了电视台科普类节目的录制,翻译过外国科普书籍。

“做科普这个事情,就是你可能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也许之后某一天它就会发芽,会开花,会结出果实。” 刘颖说。

科研中的刘颖严谨较真,但在课余时间,她又像个亲切的邻家姐姐,喜欢和学生们聊天,偶尔聚餐吃饭。

不久前的开学季,刘颖每天都会和一名同学单独吃一顿饭,借此机会和学生有更充分地沟通。“虽然我们就是在办公室吃个盒饭,但这种安静又轻松的方式,可以很好地了解同学们的近况和思想,也可以了解到他们现阶段对于科研和人生的困惑。我比他们年长一些,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刘颖爱好多多,她认为兴趣爱好对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是对生活很好的调剂。

来到北大之后,刘颖参加了教职工合唱团。合唱团的排练令她十分快乐,“我喜欢唱歌,也喜欢认识其他专业的人,这是一举两得。”作为合唱团的一员,她时常参加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一展歌喉。去年的毕业典礼上,刘颖穿着导师服为毕业生们演唱《燕园情》,以自己的方式赠予毕业生们临别祝福。

不仅如此,看起来单薄的刘颖还是一位经验颇丰的“马拉松老将”,刘颖也经常将自己的科研道路、人生经历与马拉松联系起来。

“跑马拉松和做科研很像,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认准了一个目标就坚持下去。其实是在和自己竞赛,更重要的是突破自我、享受过程。”刘颖说。

回过头来看,刘颖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那么下一步的目标在哪里?“我想,人都是不满足的,如今,我希望在科研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发现探索一些以前完全没有人涉足的问题和领域。”

去年,刘颖与一些科学家一起完成了为期两天的沙漠戈壁徒步。在沙漠里行走,她想起《一代宗师》的经典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于刘颖而言,科研是“见自己”的过程。她在科研的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兴趣、目标,这给了她很强大的内在力量,让她觉得人生每一天都有意义。“见天地”是做科普和参加社会上的公益活动,因为她需要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然后理解人生。而教育则是“见众生”,在理解了自己、感悟了人生之后,她将自己的所得所想传授给下一代的学生。

责任编辑:原春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有关北大博士的故事有哪些3

不管在什么年代,大学生都是对每一个莘莘学子的肯定,特别是名牌大学,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张进生的故事,一个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有一个梦幻的开始却因为教育的缺陷最终饮恨半生的故事。

张进生,1966年6月出生于湖南常德的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作为家中独子,从小就被父母给予厚望,而他也不负厚望,从上学开始一直刻苦努力,成绩优异,1984年更是以状元身份考入了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一切都看似进行的顺风顺水,可是这次北京求学之行却在专业选择上改变了张进生的一生。

张进生本来对土木工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父母却坚持让他选择医学,因为在老人们看来,当一个医生不但可以收入稳定,而且作为医生以后也可以帮着村里的人,脸上有光。

在大家的劝说下,也是为了满足含辛茹苦的父母的愿望,张进生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坚持选择了妥协,进入了北京大学医学专业。

初入北大,落入怪圈: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周全的选择却为张进生的人生打开了另一个与幸福背道而驰的大门,刚刚入学的张进生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满脑子空白,根本不知道说什么,看见他变现的如此不自然,老师和同学们也以善意的理解化解了尴尬,但是在他看来这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也是自己暴露弱点的地方。

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脆弱和渺小,张进生每天埋头苦读,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学习好的孩子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和追捧,就这样,四年的大学生活,张进生基本没什么人际交际,在大家眼里他就是只知道学习的机器,努力终究还是有了成效,最终张进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且被分配到了天津的一所医院,成为了一名医生,拥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也幻想着自己未来的美好。

可是命运好似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样,作为一名医生,他却拥有的严重的晕血症,这简直断送了他在医生这条路上的任何可能,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可以做一些除了手术等方面的其他工作,一样还是可以有一份收入稳定且名声好听的工作,这个时候他的另一条软肋就暴露出来了,就是与人的交际和互动。

步入社会,显得那么不适应:

作为只会学习的张进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基本像个小白,他不但无法很好地融入与同事们相处之中,更是因为看不惯主任等领导贪婪的做派多次与领导发生冲突,如此行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张进生如愿的下岗了,初入社会的打击让他接受不了现实的残酷,他依旧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好的出路,于是他又继续努力,考入了北大的内科学的研究生,这让他很快从这场失败阴影中爬了出来,他觉得是那些排挤他的人没有眼光。

面对生活的不顺,再次选择躲进舒适区:

回到学校的张进生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让他很是开心,每天沉醉于努力学习中的他甚至想象着一辈子就这样多好啊,于是他在读完研以后又继续读了北大的博士。

凭借着努力和刻苦,张进生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肯定,甚至英国皇家学院也抛来了橄榄枝,希望张进生可以到他们那里继续深造,可是高额的留学费用并不是他那样的家庭可以支付的起的,于是他只能放弃。

这样机会失之交臂的打击让他久久不能释怀,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不得不休学在家。

再后来的故事确实有些让人唏嘘,北大博士最后不得不被迫退学,户籍也被迁回了天津,身为医学专业的博士却因为严重的晕血症无法正常的在医学方面大展身手,最终在兰州一家小医院找了个一月1000元工资的营生勉强度日,也曾想要努力过好生活,甚至还找了个护士的女朋友,但终究还是因为现实的窘迫与性格的缺陷宣告分手。

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苦后,曾经的北大学子只能回到家乡龟缩在家里,靠着姐姐的接济和低保维持生存,勉强糊口。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选择的游戏,作为能以本省状元步入北大学府的张进生不可谓不优秀,可是就是在人生的几次选择上,他都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都是一次次地把自己拽入人生低谷,比如刚进入北大的专业选择上,就算是为了孝心和期望放弃了自己的喜爱,但是当发现自己有严重的晕血症的时候完全可以再从新选择专业。

甚至到后来步入社会的时候,也完全有从新选择的机会,凭借着北京大学毕业的招牌完全可以再选择一个不错的工作从头来过,但是张进生都没有,他不是在逃避,就是在逃避的路上,一次次为自己的软弱买单。

教育的问题:唯分数论到底造就了什么?

通过张进生的例子不难看出目前国内教育上存在着的问题,对分数的执着让教育完全忽略了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高分低能的“高材生”们到底凭什么能够肩负起国家的责任,如此下去教育能不能育出人才着实是一个引发人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肩负使命,可以担负委托,可以适应社会的全方位人才,而不是只会学习的学习机器。

张进生的人生只是当下教育的一个缩影,因为是考入北大而变得更加具有代表,那么看不见的万千角落里有多少张进生呢?他们的人生难道不想要幸福嘛,只是现实的教育没有教会他们如何幸福而已。

今日探讨话题:教育到底是为什么而教?何为优秀的人才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