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清洁能源的发展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09:00 作者:环球网 围观:

安吉尔:中国企业为马耳他带来绿色能源,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环球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清洁能源的发展故事有哪些1

来源:新民晚报

安吉尔:中国企业为马耳他带来绿色能源,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 |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55)

继去年《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境内外播放量突破16亿之后,“老外讲故事”迎来第二季——《海外员工看中国》。

100位不同国度的海外员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讲述自己在中国央企和上海企业海外分公司的见闻,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

第55期邀请的是来自希腊的安吉尔·基修,她为国家电投上海电力马耳他公司D3电厂工作。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第55期

视频加载中...

姓名:安吉尔·基修

国籍:希腊

职业:国家电投上海电力马耳他公司D3电厂人力资源经理

安吉尔是一名希腊人,2016年3月加入国家电投上海电力马耳他公司D3电厂,担任人力资源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子公司在当地的相关事务。她说,能加入这家中国公司很幸运,因为公司做的是有意义的事。

绿色能源改变当地生活

“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绿色能源公司。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员工团队。”安吉尔说,他们已成功将发动机从使用重油转化为使用天然气,这不仅带动了发电厂的快速发展,还为减少废弃物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作出了贡献,并促成电价下降。

原来,马耳他人一直以来有件烦心事,这里夏天炎热,但电价贵,并且经常停电,当地居民和商家苦不堪言。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家电投上海电力将目光投向了马耳他。2014年11月,国家电投上海电力马耳他公司在当地注册成立。紧接着,2014年12月,公司分别以33.3%股权和90%股权入股马耳他能源公司和D3发电有限公司。

入股D3电厂后,公司就着手改造电厂内的8台燃烧重油的机组,将之转化为燃烧天然气和轻油的双燃料机组。如今,能源效率提升后,发电站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周围空气质量不断改善,中国企业在当地赢得了信赖。更让人欣喜的是,马耳他的电价下降了,也很少停电了。“曾经,停电一直困扰着当地民众。”安吉尔说,电力的稳定和电价的下降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非常直观,现在马耳他很多家庭开始装空调了。

作为当地最大的境外投资运营商,公司在帮助马耳他建设清洁能源体系的基础上,还在推进“零碳岛”示范项目建设。不仅如此,国家电投上海电力马耳他公司还“漂洋过海”,积极在欧洲大陆开发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

中国企业的员工相互尊重

安吉尔对中国印象很好,“因为他们通过在希腊投资项目,在经济危机期间帮助了希腊”。她还记得有一次,她和一位商业伙伴参加某个会议,他们对中国高管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中国人在贸易中是公平的、信守诺言的。

能在中国公司工作,安吉尔也感到很自豪。“在过去的6年里,我们成立了D3电厂的人力资源部,将当地的法律法规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纳入了公司的政策中。”安吉尔说,如今D3团队的成员积极投入工作,对工作和公司都感到很满意。在工作中,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成为彼此的榜样,营造了积极的工作氛围。希望这种氛围能持续下去。

“我们在公司为外籍员工开设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大家很高兴学习汉语,包括我自己。”安吉尔说,汉语不是一门容易学的语言,想要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她希望能继续学习。公司还经常举办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2017年,安吉尔和同事参加公司培训,来到了上海电力的总部。“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国,非常感激能有这个机会,也非常难忘。”安吉尔回忆道,他们参观了漕泾发电厂和漕泾热电厂,学习了解公司的先进技术。此外,他们还参观了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豫园、上海博物馆、世博园以及环球金融中心等。

现在,安吉尔更加关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关注它们产生的国际影响,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安吉尔展望道:“希望疫情好转后,我能再次去上海,拜访我在工作中结交的朋友。他们有些曾经在马耳他工作,现在已经回到上海总部。我可以诚实地说,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中国人,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善良的人。”

“老外讲故事”第二季

《海外员工看中国

百集融媒体产品

现已上线

持续100天

请继续关注

文字:裘颖琼

视频:戴天骄 李永生

翻译:张书言

照片:采访对象提供

海报:刘玉萍 陈莉

清洁能源的发展故事有哪些2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在大连市沙河口区,绿树环绕的大花坛后,立着一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门牌(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将所区与城市的喧嚣隔绝开来。院内是别有洞天,依山而行,山脚是催化基础国重楼、能源基础楼,山上可见化工楼、能源楼、分子反应动力学国重楼、生物技术楼等,蝉声响彻,宿鸟幽鸣。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连化物所成功开发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技术,为我国石油工业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国家之所需,一代代科技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出。催化科学先驱者之一的张大煜先生、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存浩先生,以及20多位两院院士先后“隐居”于此。

新时代,我国提出了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发展的新命题。大连化物所新一辈的科学家们,组织实施“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和低碳化多能融合战略三条主线,集合了中科院20多家能源领域研究所及大学优势研究力量,至今已突破55项关键技术,完成29套工业示范装置开工建设,带动投资1500多亿元。

他们从方寸实验室到万亩工厂,以能源技术革命推动了能源革命。他们,是破解能源变革难题的新一代。

燃“煤”之急

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1999年,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丁云杰在30多岁时就找到了自己的使命。那一年,他担任了碳化学与精细化工催化研究组组长,从事合成气转化和精细化工催化等领域的研究。

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我国能源的印象还停留在石油大会战的盛况。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工人们,喊着口号,“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一代人用铁人精神,结束了“洋油”时代,基本实现自给。

“石油资源短缺,原油主要依靠进口。我国存在‘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形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说。

面对这样的国情,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要打响一场可行的煤炭清洁利用的技术革命。丁云杰团队的“秘籍”是,掌握以钴基催化剂和以其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实现“煤变油”的科技突破。

攀登科学高峰,从无捷径可走。深夜11点之后,丁云杰办公室的灯还常常亮着。“基础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从大量研究信息中鉴别真伪,获取和理解基础理论中的概念和精华。”丁云杰感慨,虽身处宏观世界,但要把研究视野钻进微观世界,从原子、分子水平上理解化学反应。

其中的技术难题常人难以理解。用1992出生的青年科研人员赵子昂的说法是,这是一项能源转化研究,能够化解国外对石油封锁的危机。这项研究从实验小试、中试再到工业化已历经20年。

这足以跨越一个科学家的中青年时代。

科学接力

破解燃“煤”之急的难题,需要几代人的接力。

1999年,潘秀莲赴德国弗朗和费界面工程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展无机氧化物膜和金属膜的制备和催化研究工作,4年后完成博士后工作,她回到大连化物所,加入包信和院士团队。在这场能源技术革命中,他们走出了一条合成气制烯烃的能源技术创新之路。

2007年,他们就提出采用双功能耦合催化剂体系,探索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构想。这是一个让人激动万分的科学构想,如果能够实现,对传统工艺路线是一个颠覆性变革,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也具有深远意义。

这项研究,耗时近10年。

其间,团队憋着劲向着最初的构想进发,探索路上充满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团队不懈努力下,终于开创了煤基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新途径。就像包信和院士说的那样:“科学研究,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再冷的板凳也能坐热。”

2016年3月,《科学》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并同时发表了一篇以“令人惊奇的选择性”为题的专家评述文章。专家称,这一原理上的突破“将带来工业上的巨大竞争力”。

一位从事费-托制烯烃技术研究20多年的德国专家听闻后,沮丧地说:“这个点子为什么不是我们先想到的?”

包信和自豪回应:“这一次也该轮到我们了。”

这期间,团队在该研究方向上,除了申报多件中国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外,没有公开发表一篇相关研究的文章。

“功成不必在我”是难得的科研胸怀。

大连化物所的科学家们展开了一代代的科学接力,研究所的前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推向工业化

从榆林机场驱车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合作的化工厂,从2019年开始,戴着安全帽,身着灰白色工装,潘秀莲,这个身形瘦小的女科学家带着团队往返于大连和榆林工厂之间,2020年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时间住在这里,和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蹲守”在工厂,从催化剂装填,到现场各种试验方案,不断讨论研究。

2019年,全球首套煤经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的千吨级工业试验装置顺利建成,9月份单反应器试车一次投料成功。2020年9月完成了全流程工业试验。

破解煤化工能源变革难题,就不能让成果“躺”在实验台上。

有些年轻人不能理解,“为什么院士如此厉害了,还比年轻人更努力。”在实验室里,他常常在深夜还能看到包信和。潘秀莲研究员除了出差,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改论文到深夜甚至凌晨是家常便饭,第二天早上又早早出现在实验室。在这里,没有“996”“007”的概念。他们一直在思考:基础研究如何突破?基础研究取得突破后,他们又在思考如何推向应用。

一处化工厂的装备架上,高挂着一条横幅:创新引领科教报国,产研融合高端发展。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朱何俊深有感触,“身为国家队,唯有瞄准难题,迎难而上,在工业化上实现技术突破,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国家队。”

他曾带领青年科研人员,前往榆林另一个化工厂展开工业化试验。榆林的冬天,室外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半夜开车返回住所,车窗上结了一层冰。

困难在现实中被放大。在实验室,他们展开试验需要1000多个小时,当催化剂转运到工厂,试验时间则要延长到8000多个小时。

催化剂一旦达不到指标,丁云杰、朱何俊就要带着团队分析温度、压力、工艺参数。团队四五个研究人员跟着工人们爬到装置上,钻到反应器里查找问题。最终,他们历时近一年,成功实现催化剂放大生产。

2020年,新一代煤制油技术的炭载钴基浆态床合成气制油示范装置实现100%负荷运行。今年5月,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急国家所急

昔日,时任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副所长张大煜,在1950年时大刀阔斧地开始重组改革,面对国家的石油危机,毅然将石油研究作为研究所首要的科研方向。

昔日,身在美国的张存浩回国,跟随张大煜连夜乘坐火车来到大连。当时石油稀缺,水煤气合成燃料技术势在必行,却遭遇种种挑战。他们历经3个月,从流化床小试到中试,再到工业试验,油产量超过美国。此后张存浩3次转变科研方向,他说:“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新时代有了新的能源命题。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要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中科院领命出征:到2025年,突破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汇等关键技术;推进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综合示范,支撑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刘中民院士团队于2006年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工业性试验,成功开发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成套工业化技术,之后还实现了世界首次煤制烯烃工业化应用“零”的突破,为我国烯烃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

国家所急就是科学所急。丁云杰在团队里定下了两项课题标准:一要做国家所急需的技术;二要做国外已有但对我国封锁的技术。这两条标准影响着一届届年轻人的科研方向。包信和也常常提醒年轻人,不要一味地追热点,不可唯论文,要心怀“国之大者”,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卡脖子难题,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肯下苦功夫,做出对国家有贡献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现在,一批批80后90后浸润在此,他们在这里自由生长,努力破解煤化工能源难题。

进出之间,每一个人都能看到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所题字的院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另一段故事是,郭沫若曾到大连化物所考察,提笔写下《水调歌头》,以示嘉勉,其下阕云:出成果,驱虎豹,御熊罴。赶超任务,重担争挑乐莫支。攻破尖端堡垒,满足国民经济,接力把山移。永蓄愚公志,长颂冬云诗。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从科教救国到科教兴国,这里的科学家精神永不落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清洁能源的发展故事有哪些3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作出最新战略部署。

过去十年,我国低碳转型成果显著。“现在的蓝天不再靠‘等风来’。”北京市民魏先生说,前几年雾霾天气较多,大家都盼着刮风吹散雾霾后的蓝天白云,并成为微信朋友圈常见的素材,但现在早就不足为奇,蓝天已经由奢望变成常态。

作为第一个治理PM_2.5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用不到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空气治理进程。据生态环境部披露,十八大以来这十年,北京的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截至9月中旬只有2天;74个重点城市PM_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

空气质量好转肉眼可见,与此同时,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也都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我国地表水优良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这十年,降碳和减污协同推进。我国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绿色多元的能源体系加速建立。

十年前,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的“生态文明”已在全国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当年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等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受访专家表示,绿色转型是我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这是涉及生产和生活系统性变革的一项重大工程。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性与系统性,在行动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

【变化】

蓝天绿水越来越多,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

回首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生态保护、低碳举措及成果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蓝天保卫战”让蓝天从奢望变成常态、数千万居民享受“煤改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不到1%升至约20%……

“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10月21日举行的二十大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说道。

他带来了多组数据印证成效:2021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2年下降34.4%。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_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

一边是减污,一边是降碳。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这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超额完成了自主贡献目标,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

作为碳排放大户的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快马加鞭。据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十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到25.5%,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规模超过10亿千瓦,能效和排放水平全球领先。

我国还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贡献,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生效和顺利实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以及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等。

【转型】

产业结构加快转型,运动式“减碳”被纠正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

事实上,从“十二五”(2011年-2015年)开始,我国已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分类确定省级碳排放控制目标并对省级政府进行考核。在执行层面,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诸如关停落后煤矿和钢厂、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举措都是转型的缩影。

煤炭大县可以转型做什么?许多地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路子。

位于金沙江畔的云南丽江华坪县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2013年时地方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源自煤炭产业。彼时华坪县一年四季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县城的人们不敢穿白衬衣,怕被飘浮的煤灰染黑。

粗放式开采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阻碍了地方发展。为了转型发展,当地居民对污染土地进行复垦后,在煤矸石上种上了芒果树。从2013年起,华坪县陆续有20多家煤炭企业投资10亿多元转型发展绿色产业,数万多名煤矿从业人员种植芒果、花椒等绿色产业,新产业带动全县农村群众脱贫致富。

根据发改委披露,十年来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退出过剩钢铁产能1.5亿吨以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1%,比2012年增加5.7个百分点;“三新”产业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达到17.25%;新能源产业全球领先,为全球市场提供超过70%的光伏组件。

不过,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运动式“减碳”等问题开始暴露。在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去年有地方出现了对高耗能项目“一刀切”关停的行为,去煤化过快甚至导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及相关部委先后发声,纠正运动式“减碳”。

多位专家学者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的发展要先立后破,因为新能源不稳定,有“靠天吃饭”的特征,今年夏天,水电大省四川因高温少雨流域干涸出现电力紧张就是一个例子,而且新能源占比还小。此外,传统能源带动了大量的劳动就业,不能立刻退出,所以要与新能源协调发展,不能说谁完全替代谁。

【实践】

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举手之劳就能减排

低碳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要通过一个个项目、一点点改变来落地的具体行动,公众的参与也至关重要。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多年宣传普及,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线上缴费等低碳生活方式已蔚然成风。

“以前请客吃饭,觉得多点些菜有面子。现在服务员都会提醒适量点餐,我们也都以‘光盘’为荣。”顾客严先生说。还有不少餐厅或平台推出小份餐并降低价格,鼓励消费者节约。

节约粮食与减碳有怎样的关系?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等机构的研究,以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螺蛳粉为例,一份重约700克,碳排放大致为2.6公斤,其中食材和运输的碳排放占比超过70%,烹饪阶段的碳排放约占10%,厨余处置约占6%等。如果用户选择小份螺蛳粉并且全吃完的话,可以减少碳排放约800克。

如今,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绿色低碳有了更多新玩法。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提交旧衣回收申请,邮递出去或者回收机构上门收取,绿色行动变得愈发方便高效;多地上线碳普惠平台,用户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转换成碳积分,减碳行动可以被记录和量化,对个人来说不再抽象。

许多城市还开通了网上监督平台或举报热线,畅通公众发声渠道,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据某地方政府官网通报,今年8月受理的投诉举报事项按涉及环境要素分,占前两位的是大气(55.8%)和噪声(31.4%)。大气污染方面,主要反映餐饮油烟、移动源尾气、企业废气和异味。例如一家餐馆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产生的油烟通过一台小型排风扇直排外环境,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当地有关部门接到投诉后,责令该餐馆拆除排风扇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展望】

双碳行动或影响未来40年

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作出最新战略部署,其中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要求“积极稳妥”,并明确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两年多来,成绩突出,不过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目前还需要弥补一些不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例如我国西南部和西北部地区生产的绿电比较多,在双碳背景下,一些高附加值但是耗费能源的工业产业近几年由东部地区转到了西部地区,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育,也有利于推动工业产业布局在全国范围内的低碳优化。不过,西部地区绿色能源丰富的地方仍面临人才储备、资金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国家在重点地区开展重点政策扶持。二是在二十大以后,建议加强区域间的协作,经济发展大省和新能源发展大省可结对子,促进新能源的投资和共享。

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卓越教授,国家能源、环境和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张中祥认为,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长期性与系统性,在行动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中国在煤电和控煤上的立场,既要考虑遵守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也要基于本身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结构的客观现实。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能源转型要建立在能源安全之上,先立后破,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他说道。

“双碳行动或影响我国未来4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今年8月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上表示,双碳行动不仅促进产业竞争,还将推动根本性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实现有非常强的带动作用。同时,这对于全球尚未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发展中国家来讲,具有共性意义。

贺克斌认为,实现碳中和路径主要可分为五个板块,即资源增效减碳、能源结构降碳、地质空间存碳、生态系统固碳和市场机制融碳。“资源增效减碳主要集中于节能和能效提升。我国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远高于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是OECD(经合组织)国家的2.7倍。如果我国采取各种措施达到同样的经济目标,但将能源需求降到最低,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每降1%,可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他进一步称。

近十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环保工作的表述(部分)

2013

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和成效让人民看到希望。

2014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2015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2016

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2017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2018

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019

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环保责任。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2020

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20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2022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数据来源:综合二十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程维妙

(新京报)

编辑:邬嘉宏

来源:新京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