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叙述故事的口吻有哪些特点

2022-11-05 01:26 作者:中小学教案资源大 围观: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6.最后一课,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小学教案资源大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叙述故事的口吻有哪些特点1

6.最后一课

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2.体会本文巧妙地选取儿童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这一重大主题的写作特色。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4.品味文中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的语句。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从明天开始,你们只能学习外语,不能再学习汉语,你们会做何感想呢?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土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的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的感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作品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1.结合文章特殊的历史背景,速读课文,说说文题为什么叫《最后一课》。

明确: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把握线索,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主要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段):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学路上

第二个阶段(7—10段):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11—23段):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课中

第四个阶段(24—29段):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时的情景。——下课

目标导学三:感受人物心理变化,体会情感

找出每一个阶段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贪玩)

(1)“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贪玩、怕提问。

(2)第三自然段中“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说明小弗郎士的幼稚。

(3)“又出了什么事啦?”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设置悬念。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

明确:(1)平时上课:①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②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③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儿,静一点儿……”④态度:“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2)最后一课:①气氛: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②学生:上课前,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课堂里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③教师: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穿着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的穿戴。④态度: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正式隆重;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镇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1)在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几个方面来谈小弗郎士的变化。(小组讨论)

明确:①小弗郎士本来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是想着逃课,去找鸟窝,去溜冰,最讨厌课本和学习。而现在他觉得它们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②以前他觉得韩麦尔先生是个很严厉的人,现在他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对韩麦尔先生不能再教法语产生理解和同情,开始敬仰韩麦尔先生的人格。③对于祖国,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一开始并没有失去国土的悲痛,没有爱国的意识,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还觉得比学习有意思,而在最后一堂课上他懂得侵略者的意义,说他们是“坏家伙”,成长为了一个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

(2)是什么让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明确:是他的老师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教育了他,是亡国的惨痛剧烈地震撼了他,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感染了他,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教师总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通过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态度的波澜起伏,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三、板书设计

   情节         情感变化

上学路上(序幕)———————幼稚、贪玩

课前(开端)—————————疑惑、诧异

课上(发展)—————————难受、懊悔

下课(高潮和结局)——————悲愤、懂事

第2课时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初步把握了文本内容,感受到了寄寓于文中的复杂的爱国情怀,但是对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我们了解得还远远不够,接下来的学习,会让我们对他们的形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揣摩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1.探究:韩麦尔先生,也是本文的主角之一,为了表现出这一主角,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韩麦尔先生?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①外貌描写:穿戴庄重。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②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情深的热爱。

③动作描写:“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④语言描写:“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2.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明确: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做自我批评,痛心地检讨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目标导学二:品读环境描写,体悟作用

1.请同学们找出第1-6段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①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②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公文逼迫人们不得不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教室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目标导学三:品味意蕴深刻的语言

1.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明确: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明确:这个句子表现出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说明他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将对母语的热爱与对祖国的热爱融合在一起。

3.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明确:鸽子咕咕叫,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小弗郎士却因它产生了联想,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禁止教法语的讽刺与蔑视。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明确:这里运用了两个破折号,表示韩麦尔先生心情的沉重,虽然嘴里有千言万语,但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正是因为如此,这里的留白就化作了最后几个沉重的大字,“法兰西万岁”!

目标导学四:拓展提升,学习“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探究:本文为什么要以一个小男孩儿的口吻叙述故事,选取一名反侵略的英雄人物表现爱国主题不是更好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明确:选取一位英雄人物表现爱国主题,未必能达到本文的效果。这是因为作者选取一个调皮贪玩的小男孩儿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稚嫩的口气以及心理变化,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眷恋。同时,孩子的视角无疑更加纯真感人,容易打动读者。这也表明,表现重大主题,未必一定要依赖大人物的视野,小人物、小事件也可以表现宏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本文正是巧妙地选取儿童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这一重大主题的。

三、板书设计



叙述故事的口吻有哪些特点2

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指的是写文章的时候,作者用谁的口吻来说话。记叙的人称一共有三种。

第一人称



作者用“我”的口吻来写文章,我们读文章的时候,仿佛文章中的那个“我”和我们在促膝谈心,显得亲切、真实。“我”是作者写文章时使用的一种口吻,并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作者可以赋予“我”各种各样的身份和地位。


11、“我”作线索。通过“我”的活动,把事件连贯起来,“我”像一条线索一样。


例如《祝福》一文,通过“我”回到鲁镇遇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回忆起她的半生遭遇,把故事组织起来,“我”起到了穿线的作用:“我”回到故乡无处投奔,只好住在四叔家里,引出鲁四老爷和四婶;通过“我”去访问朋友,遇见祥林嫂,引出祥林嫂的凄凉晚景;通过“我”听见四叔发脾气,引出祥林嫂的惨死;通过“我”的回忆,引出祥林嫂半生的经历以及卫老婆子,柳妈、祥林嫂的婆婆、贺老六等人物。如果没有“我”这条线索,这些事件和人物就串不成串,不成其为文章。



12“我”作主角。作者以某个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的口吻记叙。


例如《竞选州长》的作者以一个独立党党员的身份,叙述“自己”在竞选纽约州州长的过程中遇到的诬陷和嘲弄,被搞得“声名狼藉”不得不退出竞选的经过,把资产阶级政客的虚伪、凶狠、奸诈、下流,揭露得淋沥尽致。因为作者是用“我”的口吻记叙的,随时可以抒发感情和发表评论,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穷人的专利权》也是用这种方法写的,所以能把一个穷人申请一项专利遇到的名目繁多的刁难和勒索写得活灵活现,象是“我”在当面向我们诉说,所以能深深打动我们的心。



13.“我”作配角。作者以“我”的口吻来记叙别人的事,“我”作配角。

因为有“我”这个具有某种身份和地位的人参加了某事,所以记叙起来显得真实,显得亲切。例如《百合花》一文,因为“我”是文工团创作室的成员,总攻之前被分配到连里作救护工作,认识了通讯员和新媳妇,是通讯员和新媳妇事迹的见证人,所以通讯员和新媳妇的事迹就显得真实,感染力强。因为有了配角“我”的活动,内容也显得充实,反映的生活更丰富更深刻。《百合花》中的“我”性格泼辣、热情爽朗,很会做群众工作,虽然“我”不是主要表现的对象,也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14.“我”作衬托。用“我”的口吻记叙“我”和另外的人,“我”是低能的,衬托出主人公的高超;“我”是卑微的,衬托出主人公的高尚。例如《一件小事》ー文,用“我”和洋车夫对待跌倒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衬托出洋车夫思想的高尚。



第二人称


作者以给“你”写信或和“你”谈话的方式记叙、抒情。


15.向“你”直陈法。作者以和“你”直接谈话的方式记叙或抒情,虽然文章字面上没有提及读者,只提到了“你”,但是,因为情真意切,读者却丝亳没有被置之不理的感觉,反而会被文章的内容牢牢地吸引住,被深深地打动。

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月的哀思》,都是采取和周总理直接谈话的方式来记叙和抒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但是,这种写法不便于容纳更多的事件和人物,只能容纳“你”所参与的事件,所以,不宜用这种方法来写长篇巨著。



16.第二人称插话。作者在面向读者记叙某人某事时,在某个地方,及时变换人称,直接向他所记叙的人物,用“你”直接倾诉,然后仍恢复原来的人称,仍然面向读者记叙。


因为这种第二人称的插话,多出现在情感最强烈的地方,读者并不会因记叙的人称暂时改变而茫然,反而觉得此处不是作者在直接向“你”诉说衷肠,而是自己情不自禁地在向作者所记叙的人物直陈胸臆。等到读者从这种情境中解脱出来之后,渴望继续了解人物的事迹时,作者又及时恢复了原来的人称,面向读者继续记叙,正和读者的心理变化相吻合,所以读者并未觉出人称的变化,不会感觉人称的混乱。例如《离不开你》一文,作者在写刘桂芬决心服侍因工伤失去双臂的丈夫之后,突然改用第二人称热情讴歌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象刘桂芬一样朴实、忠厚、善良的中国妇女的美德:



第三人称



在整个作品中均看不到作者的影子,作者是客观地用“他”如何如何地吻来记叙抒情和议论的。例如《党员登记表》、《项链》、《范进中举》等大量课文都是用“第三人称”来写的。


17.客观记叙法。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忠实地把他观察捜集到的材料公诸于众,而作者自己,不以“我”的身份出现。


例如《眼睛与仿生学》作者把眼睛与仿生学的关系以及有关的知识一一介绍给读者,但是自始至终我们看不到作者的影子。又例如《王贵与李香香》一文,作者把王贵与李香香争取自由、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记叙出来,也有抒情和评论,但是,作者不以“我”的身份露面。


这种写法,是较之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得更普遍的方法,几乎没有任何题材不能用它来记叙。


18展示画面法。作者运用具体描写的功夫,把一幅幅自然风光、社会生活场面、人物活动描摹下来,使读者像看电影一样如身临其境,但并未觉察出作者的存在。


例如《药》、《阿Q正传》的作者为我们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展开一幅幅生活的画卷,使我们通过这一幅幅画卷,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物,仿佛我自己也进入了作者描摹的那种情境。但是,自始至终,我们没有觉察出作者在哪里,作者是什么样子。

叙述故事的口吻有哪些特点3

全文共3584

阅读大约需15分钟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新闻报道故事化是“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通过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去挖掘出新闻事件里“让人兴奋、富有戏剧性的故事”。随着受众阅读需求的变化和媒体业态的融合化趋势,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手法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手法,可以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提升新闻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成为媒体竞争赢得读者的显著优势。那么,新闻报道故事化又有哪些叙事技巧呢?笔者结合相关实例,试从典型人物、关键细节、场景再现等三个角度去浅析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事技巧。

1 突出典型人物

宏大的主题往往需要微观的表达,需要将具体的主题内涵落脚于具体的人,有了一个个典型人物才能有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惟其如此才能使报道真正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我国新闻界著名学者李希光教授认为,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这也告诉我们,新闻报道故事化就是要将典型人物融于故事之中,关注人物的命运与重大主题之间的关联,彰显出背后的人情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背后折射的是叙事视角的微观化。

近年来,主题报道的叙事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引人关注的便是从宏大的叙事视角转为微观的叙事视角,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平视视角。由于这样的叙事视角更加贴近受众日常生活,更加关注受众的周边人和周边事,因此更易引起受众的广泛共鸣,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巨大。主流媒体承担着光荣的宣传报道任务,舞台同样巨大。如何在众多媒体参与的同题竞技中脱颖而出?笔者与两位同行前辈在日常采访中注意到了嘉兴市嘉善县和合社区王老五这户特殊的家庭,通过选取这户家庭的变化来反映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生动变迁,可谓集独特性、样本性、典型性等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价值。

之所以说这户家庭特殊,缘于1961年的“和合调查”。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搞一个实事求是年”,他派秘书田家英组织一个高水平的调查组,到浙江农村调查,选一个最好的生产队,一个最差的生产队。王老五家是当时浙江省内最差的生产队——嘉善和合生产队最穷的人家。在《魏塘人民公社和合生产队调查》中,王老五是6户调查的典型农户之首,记述达2800多字。

由于采访家庭较为特殊,在采访中,记者连续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只为更好地了解后辈们的幸福生活。在全面掌握王老五后辈20多人第一手材料后,又进行多方采访、求证,并对许多细节不厌其烦地进行核实。从最初到嘉善和合社区采访到最终成稿见报,历时三个多月,稿件也是几易其稿,力求精益求精。

主题报道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宏大的主题能否“落地”,而“落地”的关键与选取的主题人物是否足够典型密切相关。通过叙述典型人物的生动故事来折射宏大主题,这样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了解重大主题,而且通过了解典型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等,也能进一步拉近宏大主题与普通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得主题报道在更深层次上引起受众的共鸣,从而让受众感受到重大主题的内在价值,触摸到重大主题的重大意义。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面对如此宏大的主题,该如何精心选取新闻素材?2017年,嘉报集团旗下的《南湖晚报》全力挖掘了一户特殊家庭——“红船家庭”,并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红船精神”的实质和内涵。由于人物典型、故事生动,使得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其深深吸引,从而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最终体悟到了特殊家庭的红船情缘和“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

2 突出关键细节

故事化的新闻报道离不开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的叙述显然离不开细节。细节是展现人物的重要手段,一个生动的关键细节往往可以精准地传递出更多信息,让一个典型人物在报道中更加栩栩如生。要想将故事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就应尽力使细节发挥最大的作用,给细节足够的展示空间。正如邱沛复在《新闻采访论》中所说的,“细节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和职业特征,最能体现事件的来龙去脉。”

那么,何为细节?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细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细节是故事情节的“细胞”,强调对真实事件的细节还原,体现的是记者的观察力。

在《王老五的后代们》一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田家英在“和合调查”中曾这样描述王银红的父亲王掌宝:“大儿子19岁,不识字,干农活。”然而多年以后,王掌宝的外孙陈家豪,同样是19岁,却在大学里刻苦攻读,毕业后在上海铁路局工作,成了一名“动车医生”。同样的年龄,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青春,通过这一生动细节跃然纸上,也更加让受众感悟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大变迁。

一个新闻故事能否打动人心,细节就是关键,这要求细节具有典型性。同样,在《王老五的后代们》一文中,笔者交代了王老五的名字,也交代了王老五的儿子王阿羊的名字,更细致交代了王嘉尔(王老五的玄孙)的名字,并通过王阿羊的口吻交代了其中的原因,“父亲的后辈有四代共27人,相比较起来,现在孩子取名越来越讲究。”名字的变化,实际上正是幸福生活的生动反映。

去年,《南湖晚报》报道了一个典型人物——朱丽华,这是一位在28年里捐款333万元的盲人。在叙述新闻故事时,作者不厌其烦地交代了这些细节:“她脚上穿的鞋子只有18元”“她的住处仅20多平方米,一张桌子两张床,她和视力残疾的女员工一人一张”,巨大的反差背后,是人间大爱的生动体现。更加让人动容的细节是,在母亲去世25天后,朱丽华郑重地签下了器官捐献书,之所以在母亲去世后签约,只是不想让母亲担忧。这样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使得朱丽华这个人物典型更为生动,更加有血有肉。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了成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主人公朱丽华从嘉兴走到全国,成为嘉兴首个“感动中国”人物。

毋庸置疑的是,精彩感人的细节对读者的心灵冲击力是相当大的,因此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中,就需要善于捕捉并描写出那些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的生动感人的细节,需要有意识地对特别有意义的、生动具体的细节加以描述,最终就是为了让受众在感受人物命运的同时,引发强烈的共鸣,从而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

3 突出场景再现

生动的细节描写是文字产生视觉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新闻叙事中,往往直观、形象、逼真的镜头式描写能够起到场景再现的效果。美联社特稿部主任德希尔瓦认为:“场景描写能够烘托气氛,没有场景描写,故事就没法讲,电影也没法拍摄,而好的场景描写包括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四部分。”

突出场景再现,实际上也是一种可视化叙事。具体来说,就是找到感性化的细节,进一步增强文字的表现力,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体会到综合的感观刺激,而非传统新闻叙事那样的生硬告知。这不仅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独特魅力,也能从中体悟到主题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如在《红船家庭的红船情缘》中记者有这样一段记述:

这几天,气温骤降。

每天早晨8点,张新志准时出现在南湖老渡口,登上船头,与同事一起向湖心岛驶去。

5分钟后,船靠岸,张新志走出船舱,径直走到红船前反复打量,审视着每一个细节——红船是否偏离位置、船体是否有损坏……

这样的习惯,他坚持了30多年。

这样的写作范式,也被称为非虚构写作。这种脱胎于文学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方法,一进入新闻领域便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原因无他,就在于其注重发挥情节设置、对话、细节和心理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让受众的阅读体验更为真切。再来看《盲人朱丽华用初心照亮未来》中的一段:

手机突然振动,朱丽华赶紧将耳朵凑到听筒旁,大一学生包伟蓉来报喜:“朱阿姨,大学校园很美!”

刚接完电话,一个叫钟新贵的大学生又发来微信:“我会努力学习,谢谢您!”

每年9月,朱丽华总会被各种温暖包围。在她的爱心资助群里,今年又多了46个“儿女”。

在非虚构写作中,通过对话描写可以更好地捕捉到人物的性格特征。实际上,除了关注典型人物的相关对话外,典型人物在对话中的细微动作、细微表情以及对话环境也会影响到新闻故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和其他的写作手法相比,包括人物表情、对话描写等更加真切的场景再现,更能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之中。在《他用2亿多元书写“诚信答卷”》一文中,作者就有这样的尝试:

罗春荣的亲朋好友闻讯后愤愤不平,有的不断为他“支招”:

“温州也有这样的事情,有些老板比你还大,他们直接‘跑路’了!”

“你别犯傻了,趁着还没找到你,你转移一下资产,出去避一避吧!”

“这2亿多元,又不是你花掉的,别人企业倒闭了,干吗让你背锅?”……

文中作者用一连串的对话,描写出了人物之间富有戏剧性的“冲突”,这样真实的场景再现让受众有一种参与感,仿佛就是这个对话场景的倾听者、见证者。从中可以发现,与传统新闻相比,新闻类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策略更加具有拓展性、丰富性和敞开性,既注重真实性的还原,又注重个性化的表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新闻的渗透力,从而强化新闻的传播力量。

投稿邮箱:cmpl@8531.cn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