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唐朝打仗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7 15:49 作者:神州知事 围观:

大唐战神李靖夜袭阴山,是一场奠定突厥灭亡的战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神州知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唐朝打仗的故事有哪些1

01:战神李靖

在唐朝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里,李靖位列第八。李靖一生雄韬伟略,文武兼备,善于用兵,为唐朝击败退突厥立下汗马功劳,其地位更是近乎了神话。

战神李靖

李靖本是出生于隋朝的官宦之家,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便胸怀大志,经常与他的舅父谈论兵法,一连说得头头是道。他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能遇到贤明的君主,就应该建功立业求取富贵。后来李靖也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当年的豪言壮志。

作为大唐王朝与突厥诸多战役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阴山之战可谓是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唐朝彻底击败了东突厥汗国,成功俘虏了东突厥可汗,所以说李靖夜袭阴山,是一场奠定突厥灭亡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唐朝的主将是声名显赫的大将军李靖。李靖此人本就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华,以赫赫战功立足于朝堂。在他的带领之下,军队趁着夜色对突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因此这场战役也被称为李靖“夜袭阴山”。

02:平定定襄

贞观三年,北方下了一场大雪。东突厥的牲畜死了不少。大漠以北发生饥荒。颉利可汗加紧对其他部族的压迫,又引起各部族的反抗。颉利派他的堂兄弟突利去镇压,反被打得大败。突利逃回去后,被颉利责打一通。两人因此翻了脸,突利投降了唐朝。

唐太宗抓住这个时机,派出李靖、徐世勣等四名大将率领大军十多万,由李靖统率,分路出击突厥。

平定定襄

贞观四年正月,唐帝国北部边境,大雪纷飞,寒风怒吼。就在颉利可汗在他的大帐中烤火饮酒取暖之际,一支由李靖所率领的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正借着夜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颉利的王庭主力所在地——定襄而来。但颉利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根本不会想到唐军会在这大雪纷飞之夜前来偷袭,同时他也对沿途驻守的突厥军队很有信心,就算唐军前来,他们也会阻挡住的。但这一次,自大的颉利可汗错了,因为他将要面对的是古往今来、千古无二的大唐战神李靖,这个名字将在这大雪纷飞之夜成为颉利挥之不去的梦魇,至到颉利死去的那一刻,他甚至都无法忘记。

在这个晚上,颉利可汗酒足饭饱之后,呼呼大睡了起来。突然,睡梦中的他被一阵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所惊醒,有那么一瞬间,颉利以为自己在做梦,可当刀枪的碰撞声以及马蹄的嘶鸣声真真切切地传入他的耳朵之后,他才明白,这不是梦,这是唐军杀来了。

尽管颉利对唐军的到来感到不可思议,但眼下的情势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他急忙穿好衣服,跑出大帐一看,眼前的情形让他一愣,他的王庭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士兵早已乱作一团,面对从天而降般的唐军,尽管他有十几万的精锐,但是就连颉利自己,也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心。

看到眼前的乱局,颉利无奈之下只好向沙漠边缘地区撤退。部队也在撤退过程中不断瓦解,士兵数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李绩带领军队从云中出发,在白道附近再次大败突厥军队。突厥可汗再次遭遇失败,只好带领剩余的一万余人及一些亲信逃往阴山以北的碛口。至此,定襄陷落。

唐王朝所展现出来的军事实力太过强大,东突厥可汗实在担心唐王朝会继续发起追击。便派出他的心腹执失思力前往长安谈判,想要与唐朝交好。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其首领更是表示自己愿意在唐王朝任职。

也是由于突厥方面派遣使者前来,使唐太宗李世民暂时放弃了继续追击突厥的想法。唐太宗李世民派使者鸿胪卿唐俭等人回访突厥进行安抚,并命令李靖率领军队接受突厥的投降。

实际上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根本就不愿意真正地投降于唐朝,颉利可汗求和实际上只是缓兵之计,只是想等草青马肥季节来到,再逃到漠北。但是当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看到唐朝使者唐俭来到以后,以为唐太宗中了他的计,暗暗高兴,防备也自然松懈下来。

03:夜袭阴山

但是,李世民清楚地知道,如果这一次不乘机彻底解决东突厥的话,放任颉利逃到漠北,与漠北的铁勒九姓会合的话,那他之前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于是,李世民一边令鸿胪寺卿唐俭前去与颉利谈判,稳住颉利的同时,又命李靖率军继续追击,断掉颉利的退路。

唐攻击突厥之战

接受任务的李靖与李绩相约在白道一带会合,他们二人就这件事情进行了商议。他们认为虽然突厥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但还有十分强大的军队实力。若是接受他们的议和,东突厥肯定会向沙漠地区撤退,从而保存有生力量。唐朝若是想要再发起追击,就会因为路途遥远等因素,困难加倍。

现在朝廷本来就派遣使者前往突厥方面,突厥军队肯定会松懈下来,以为唐朝会和他们建立合约关系。如果趁此机会挑选一支军队带着仅够20天的粮食前去,兵临城下之时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战斗,就可以将突厥首领活捉。

李靖和李绩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便与另外一位将领张公瑾商议。但张公瑾实在太过保守,他表示皇帝既然已经同意了突厥方面投降的请求,况且使者还在突厥的地盘上,若是贸然发起攻击,那岂不是背信弃义之辈。

但李靖却表示,这就是当初韩信用来打败齐国的计划。用少数人的生命来换取最大程度上的胜利,没有什么可惜的。李靖本来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征求旁人的建议已经是极不容易的。

夜袭阴山

因此他便坚定信念,趁着夜色带领军队发起攻击,而李绩为表示支持,也带领部队紧随其后。在李靖的军队到达阴山的时候,就遇到了突厥方面的一处驻地,共有帐篷1000多座。面对李靖突如其来的举动,突厥士兵措手不及,最终全部束手就擒。

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在发现唐朝派遣使者前来的消息后,表示得十分欣喜,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了。却不知也是因为他的放松警惕,导致突厥在这之后直接覆灭。李靖一行人到达阴山后,他命令手下将领苏定方率领200骑兵部队作为先锋,趁着大雾天气向前前进。

趁着唐俭前去谈判之机,李靖率领大军继续推进。大军进入阴山后,遇到东突厥殿后的一千骑兵,唐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这些人后,李靖命令这些人当向导,带领唐军前往颉利所在地。此时的唐俭已经与颉利展开了谈判,稳住了颉利。而颉利也没有想到李靖会不顾唐俭的性命,对他发动攻击,可事实总是那么不遂人愿,当颉利正满怀希望地与唐俭谈判之时,李靖所率领的大军已经悄悄地摸到了他的身边。当哨兵发现的时候,唐军已经挥舞着武器冲到跟前来了。一心保命的颉利此时已经顾不得和他谈判的唐俭了,早已被李靖打怕了的他带着骑兵一万多人继续向北逃亡。

颉利一溜,剩下的部众没了主心骨,早已乱作一团,任由唐军宰割,战斗呈现出了一面倒的态势,唐军很快便解决了战斗。此战,唐军俘虏东突厥十几万男女老少,俘获牲畜十万余头。并杀死隋朝义成公主,擒获其子叠罗施。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带领着剩余的军队本想要逃往戈壁沙漠地区,被屯于道口的李绩部堵截。见此情况,突厥首领颉利可汗麾下的大酋长纷纷选择投降。李绩极为轻松的就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俘虏了这些少数民族士兵之后就开始返回唐朝。至此,唐朝对突厥的战争大获全胜,阴山到沙漠一带的局势也就此平定下来。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原附属东突厥的各国各部落都归顺唐朝,并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04:突厥首领颉利被擒

颉利败走后,决定前去投奔位于灵州西北的叔父阿史那苏尼失。当初突利可汗投降唐朝后,颉利就把突利空出来的可汗之位给了苏尼失,苏尼失为了报答颉利,在颉利众叛亲离的那几年,一直对颉利忠心耿耿,并没有背离颉利而去。此时此刻,走投无路的颉利完全把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位叔父身上。

颉利可汗逃到他的叔父苏尼失那里之后,看到苏尼失手下的五万部众以及他的另一个心腹阿史那思结麾下的四万铁骑之后,原本失望的内心又再次燃起了希望,他觉得凭借着这些部众,他完全可以东山再起。但就在他满怀希望之时,现实又给了他一巴掌,原来阿史那思结率部投降了唐朝。

这让颉利无比失望,此时此刻,就算苏尼失不背叛他,他也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了,况且现在他的身边就剩苏尼失一个人了,苏尼失会不会也背叛他,他不得而知。但此时的颉利也很清楚,他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望,留在苏尼失这儿,只会多一分危险,想到这儿,颉利决定离开苏尼失的地盘。于是,他带着几名亲信连夜出逃,向着吐谷浑的方向疾驰而去。

就在颉利逃走不久,唐朝大同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带兵来到了苏尼失的地盘。李道宗先行派遣使者警告苏尼失,让他抓住颉利,向唐朝投降。眼看唐朝大军逼近,苏尼失自知大势已去,于是派出士兵追击逃走的颉利,最后硬是把颉利抓了回来。

颉利可汗

贞观四年三月,唐大同道副总管张宝相率军抵达苏尼失大营,苏尼失为了避祸,连忙将五花大绑的颉利交了出去,颉利随即被押往长安。到达长安后,李世民对颉利以及他的家人给予了优待,并封颉利为右卫大将军。四年后,颉利去世,李世民以突厥之礼安葬。

唐朝打仗的故事有哪些2

朱温投降唐朝以后,唐僖宗任命他为金吾卫大将军,还赐名为朱全忠。朱温很高兴,卖力地镇压起义军。朱温因镇压起义军有功,升任汴州刺史,兼任宣武军节度使,管辖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和安徽北部地区,成了实力较大的藩镇之一。朱温洋洋得意,滋生了更大的野心。

黄巢起义长达十年之久,摧垮了唐朝的统治。起义被平息以后,各节度使拥兵自重,相互攻打,抢占地盘。朱温野心勃勃,依仗实力,开始与其他节度使进行混战。朱温先后灭掉秦宗权、朱瑄、朱瑾等地方势力,占据蔡州、郓州、兖州等大片土地,还占领了东都洛阳,一跃成为最大的藩镇势力。

唐僖宗死后,他的弟弟李晔继位,被称为唐昭宗。唐昭宗当时二十二岁,他神气雄俊,励精图治,很想有一番作为。唐昭宗知道,唐朝长期存在着两大顽症,一是宦官专权,二是藩镇割据。

唐昭宗首先解决宦官专权问题。他经过一番准备,果断出击,一举铲除了宦官势力,夺回了长期由宦官控制的禁军兵权。唐昭宗信心大增,又想着手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唐昭宗知道,藩镇手中有兵,远非宦官可比,必须建立一支由朝廷直接指挥的武装力量。于是,唐昭宗下令,招兵买马,扩大中央禁军,在不长时间内,得到了十万之众。

朱温老奸巨滑,知道唐昭宗有削藩之意,他当时最忌惮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是沙陀族,英勇善战,占据山西一带。朱温联合几个节度使,一齐给皇帝上书,说李克用是夷族,历来对唐朝不忠,日后必为大患,他们愿意出兵,帮助朝廷平定山西。

唐昭宗见了奏章,正中下怀,立即部署攻打李克用。不料,朱温等人只是象征性地出了一点兵。刚组建的十万禁军未经训练,属于乌合之众,在虎狼之师的李克用军队面前不堪一击,结果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唐昭宗失去了唯一的资本,从此厄运连连,丝毫不能有所作为了。

公元903年,朱温率兵西进,把唐昭宗抢到自己手里。朱温的势力在东部,便宣布迁都洛阳。唐昭宗没有办法,只好跟着朱温去了洛阳。唐昭宗为了感谢朱温,任命他为太尉、兼中书令,进爵为梁王,并赐予他“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

朱温把唐昭宗抢到手,起初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控制唐昭宗,朱温下令,把唐昭宗身边的侍从、宦官、宫女一律杀掉,共杀了二百多人,然后,全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唐昭宗左右看看,一个人也不认识,这才明白,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后来,朱温发现,天子的金字招牌不管用了,而且唐昭宗精明能干,不是平庸之辈。朱温时常外出打仗,总是担心唐昭宗趁机搞出点事情来。唐昭宗虽然是虎落平川,但皇帝的影响力还是有的。朱温思来想去,下了狠心,干脆除掉他,以绝后患。

公元904年农历8月11日深夜,朱温的心腹将领蒋玄晖、史太率领百余名士兵,闯入唐昭宗的寝殿。此时,唐昭宗的侍卫早就换成朱温的人了,自然不加阻拦,只有一名妃子,不惧生死,挡住去路,被史太一刀砍死。

众人冲进内室,唐昭宗听见动静,情知不妙,赶紧起身。侍寝的妃子李渐荣,挺身挡在门外,见众人手执兵器,凶神恶煞一般,急呼:“宁可杀了我们,也不要伤害皇帝。”话音未落,也被一刀砍死,倒在血泊之中。在皇帝危难之际,唯有两名妃子舍身阻拦,令人悲叹!

唐昭宗已经起身,只穿着单衣,他见士兵们冲了进来,只好绕着柱子奔跑躲避,那能管什么用呢?史太飞步向前,一刀将唐昭宗砍死。可怜唐昭宗空有满腔抱负,但唐朝大厦已倾,他无力回天。

朱温杀了唐昭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跟随唐昭宗的三十多名朝臣绑赴白马驿,全部诛杀,将尸体抛入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至此,唐朝实际上已经亡国了。

朱温为了掩人耳目,又立了唐昭宗第九子李柷当了傀儡皇帝。李柷只有十三岁,根本就是个摆设。此后,朱温可以放心地领兵出战了。

朱温原打算统一天下之后,再登基称帝。可是,此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有的势力还挺大,特别是李克用,成为朱温的大敌。朱温经过几年战争,成效不大,有时还吃败仗,眼见统一天下遥遥无期,他等得不耐烦了,决定及早称帝。

朱温的手下对此反应不一,许多人并不同意,认为这样做,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他的亲信蒋玄晖、柳璨等人,都表示反对。朱温恼怒,把蒋玄晖、柳璨杀了,众人这才不敢吭声了。

公元907年4月,朱温登基称帝,建国号为“梁”。史学界为了与南朝梁相区别,称之为后梁。朱温把汴州改为开封府,定为东都,以洛阳为西都。那个傀儡小皇帝李柷,就又被朱温杀掉了。

《新五代史》记载说,在朱温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他的大哥朱全昱对他说:“朱三,你就是砀山的一个老百姓,天子让你当了节度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却连杀唐朝两个皇帝,灭他唐家三百年社稷,我看你将来会灭族。”朱温听了,十分恼怒。后来,朱全昱不愿意住在京城,仍然回砀山老家去了。

朱温连杀唐朝两帝,篡夺了唐朝江山,他觉得再叫朱全忠,心里特别别扭,于是改名叫朱晃。朱温这个大奸之人,的确不配叫朱全忠这个名字,甚至玷污了“忠”字。

朱温悍然废掉唐朝,自立为帝,果然引发众人反对,成为众矢之的。因此,后梁的局势始终很不稳定。



唐朝打仗的故事有哪些3

唐朝是封建史上存在感非常强的一个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名将,他们的战争故事也流传至今,大唐曾经有十大名将,立下不世功勋,最后得以善终,这也和他们的避祸诀窍有极大关系。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郭子仪

这位老将在唐太宗时期并没有太过突出的表现,他的功绩大多数是在安史之乱中,因为有他他的存在,保住了唐朝江山,清除了叛军。在新帝即位之后,唐肃宗对其大肆封赏,却都被他拒绝了。

郭子仪他表示作为将领,保家卫国是分内之事,不愿意接受皇帝的赏赐。在皇帝面前非常谦虚,而在朝臣中他也从不居功自傲,即使对于政敌也非常宽容,曾经有臣子将他的祖坟都给挖了,他也毫不生气,多番忍让。

晚年时候,在自家后院大肆豢养妻妾,不惜以自污的方式,损坏自己的名声,减轻皇帝的疑心,这一方法也让他成功得以善终,他活到了84岁,儿子女婿也都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

苏定方

在隋朝末年,苏定方最开始跟随的是窦建德,后来看到此人十分残暴难成大器,干脆选择了归隐,直到李世民即位之后才又加入朝堂为朝廷效力,后来在争讨西域的时候立下大功。

由他负责的战争,大多数都能取胜,甚至在对抗高句丽等国家的时候,可以直接将他们的领导人抓捕。李世民对他也非常看重。苏定方打完仗之后都会直接交出手中的兵权,面对皇帝的赏赐,也是多番推辞,十分谦卑。

在臣子中也很少炫耀自己的功绩,因为这一点他更加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在其死后皇帝还给他修建了庙宇。

薛仁贵、李孝恭

薛仁贵最早出现是在李世民征讨辽东的时候,那时战场上将领被高勾丽大军包围,只见他一身白衣冲入敌方阵营,单枪匹马救下了将领,因为骁勇善战也让李世民一眼看中记住了他的名字。

后来在战场上他帮助王朝开疆拓土平定叛乱,立下了极大的功勋。他在战胜回朝之后,皇帝给他的很多赏赐,他都是诚惶诚恐的收下,每逢遇到战事又都冲在最前方,甚至会主动向皇帝请缨。

在公元683年因病去世,被皇帝后葬。李孝恭算得上是皇室宗亲,曾经带兵收复了巴蜀地区,在唐太宗时期被封为河间郡王。虽然有能力,权力也很大,但是为人十分谦和宽容从来不曾骄傲,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公元640年他因病去世,太宗皇帝得知消息,亲自到他府上祭拜。

李靖、李勣、李光弼

李靖是唐朝的开国将领,他原本在隋朝朝堂担任官职,后来归顺了李渊,此后大多数时间都跟随着李世民,他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望,善于用兵,谋略上也很出众,在唐朝建立之后,消灭东突厥土谷浑,后来更是被封为魏国公。

权势越来越大,他却从来不曾沉迷,多次向皇帝请求致仕,放下手中权力,归隐家乡。晚年生病的时候,皇帝亲自到他府上询问病情,公元649年去世。李勣原本是瓦岗军的一支队伍,后来投降了唐朝。

李勣他一生历经三位皇帝,备受三位皇帝的看重,他以纯臣自居,只效忠在位的皇帝,从不参与党派斗争,反而因此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公元669年因病去世。李光弼身份特殊,他原本是契丹人,出自将门世家。

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中崭露头角,协助郭子仪立下战功,后来又平定了地方叛乱,他在晚年时候被派到徐州驻守,最终在此地因病去世。被追赠为太保。

韦皋、李晟、李愬

韦皋早年间加入军队,在多年的战场上,随着功勋的提升,官职有所升迁,后来成为了节度使,在建南地区任职长达20年的时间,此地临近南召吐蕃,他驻守在这里,保证了当地的太平,吐蕃多次进犯都被他击退。

死后被追赠为太师。李晟原本在河西节度时手下任职,后来入朝为官,因为平定叛乱官职得以升迁,后来唐德宗被奸臣蛊惑,解除了他的兵权,他却毫无怨言,去世后皇帝将其追封为太师。

李愬他是李晟的儿子,凭借父亲的军功进入朝堂担任官职。他擅长奇袭,在对抗李师道的战争中,他曾取得十一连胜,因病交回兵权后,还被封为太子少保。公元821年因病去世。

结语

唐朝这10位名将对于唐朝的建立和稳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在最后能够得以善终,一方面是因为唐朝的几位皇帝都比较宽容,很少有大肆针对功臣的情况。

还有一方面就是他们谨守臣子的本分,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勋都不曾居功自傲,在皇帝面前,始终保持着谦卑的态度,对待其他臣子也十分宽容,这就是他们避祸的诀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