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古代公主的文章大全

2023-07-20 03:52 作者:阅读时代杂志 围观:

史上最经典的10首才女诗词,全是千古佳作,一生一定要读一次,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阅读时代杂志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古代公主的文章大全1

在三千年的诗史中,我们读过太多男人的作品。

在古时,女子困囿很多,不似男子那般自由,但是,总有一些钟灵毓秀的女子,用才华在文学史上,书写了一篇篇佳作。

可以说,她们的作品不逊于男人,在文学史上,依然熠熠生辉。

今天,就来认识这10位女诗人,读一读她们的惊世之作。

01

第一位女诗人:庄姜

  • 宋人朱熹认为庄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

朱熹他认为收在《邶风》中开篇五首诗是庄姜所做,但最无异议最了不起的是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名篇——《燕燕》。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之作”。

诗歌采用重章复唱的手法,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

诗人并没有表现对方临别时的言行,而是集中力量来展现自己的行为举止和内心感受,但通过这样细致的刻画,两人情谊之深挚也就不言而喻了。

用“瞻望弗及,伫立以泣”二语来表现送别时难以割舍、痛不欲生的情态,尤为传神写照。

清代王士禛:“万古送别之祖。”(《分甘余话》)

02

乱世才女:蔡文姬

  •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文姬归汉的故事,广为流传。

悲愤诗(节选)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蔡文姬是一个苦命的女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她流落到匈奴,目睹了生灵涂炭,写下这首《悲愤诗》。

全诗108句,共计540字,字字血,句句泪,诗人的悲愤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气氛,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时代色彩。该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长篇五言叙事诗。

清代文学家张玉谷《古诗赏析》:“汉五古如苏、李、《十九首》,多用兴比,言简意含,固是正宗。而长篇叙事言情,局陈恢张,波澜层叠。若文姬此作,实能以真气自开户牖,为后来杜老《咏怀》《北征》诸巨制之所祖,学诗者正不可以偏废也。”

03

后宫才女:班婕妤

  •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本来很宠爱,后来赵飞燕姐妹入宫,班婕妤失宠了。

她别出心裁,以扇子自比。夏天炎热,扇子不离手,秋天到了,降温了,用不到扇子了,就丢弃一边。

以秋扇见捐以喻女子似玩物遭弃,尤为新奇而警策,是前无古人的创造。在后代诗词中,团扇几乎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时的象征,就是明证。

南朝梁文学评论家钟嵘《诗品》:“《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

04

咏絮才高:谢道韫

  •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谢道韫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

拟嵇中散咏松诗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䬙。

谢道韫是东晋著名才女,“咏絮才高”说得就是她。

《拟嵇中散咏松诗》是谢道韫模仿嵇康的《游仙诗》诗而作的。

谢道韫着力赞美了亭亭如立的“山上松”,希望白己能够憩息松下,像“山上松”一样,隆冬不凋、志气高洁。

一般女性多用细膩、柔美的笔调和意象来构造诗歌的意境和气氛,而谢道韫笔调豪迈大气,少见女性诗人的矫揉造作,代之以朴素磅礴的语言,融情于景,在女性诗作中独树一帜。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诗评选》:“入手落手转手,总有秋月孤悬、春云忽起之势,不但古今闺秀不敢望其肩背,即中散当年,犹有凝滞之色,方斯未逮也。”

05

女中诗豪:李季兰

  • 李冶(约730年~784年),字季兰,,唐朝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童年即显诗才,后为女道士。
  • 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

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这首《八至》诗是李冶盛名之作。

最亲近的,也是最熟悉,最陌生的人。

从内容上说,全诗四句,说的都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富有哲理意味。

从结构上说,作者设置了层云叠嶂,前三句只是个过场,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明·钟惺《名媛诗归》:“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

06

大唐女校书:薛涛

  • 薛涛(约768年—832年),字洪度,唐代歌伎、女诗人,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幼随父来到成都,长于成都。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流传诗作90余首,收录于《锦江集》。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筹边楼:唐代名楼,位于成都西郊。

女子也关心天下大事

薛涛通过筹边楼壮观景色的描绘和时过境迁、时移事异的感叹,表现了诗人托时感事,忧心国事的真挚感情。

前二句侧重叙述、描写,写出楼的高峻、壮观,点明筹边楼扼川西首府形胜之地。后二句侧重议论、感慨,严正批评边将的短见与贪婪。

明·钟惺《名媛诗归》:教戒诸将,何等心眼,洪度岂直女子哉,固一代之雄也!

07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是李清照最精妙的一篇小词。

女词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另辟蹊径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的女子多愁善感的心理共性,既有精微的审美体验,又有精妙的审美传达,堪称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在李清照笔下,相思是愁的,也是精工典雅的。

明·李廷机《草堂诗馀评林》卷二:“此词颇尽离别之情,语意超逸,令人醒目。”

08

乱世才女:徐君宝妻

  • 徐君宝妻,南宋末年岳州(今湖南岳阳)人,不曾留下姓名,只留下一首绝命词《满庭芳》。这首词以其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为后世所瞩目。

满庭芳·汉上繁华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南宋末年,元军攻入湖南岳州,兵荒马乱之中,徐君宝的妻子被掠,自岳州押解到杭州,拘留在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故居中。

徐夫人秉性刚烈,貌美多才,敌兵将领数次想要强暴她,都被她化解。

可这一次,她知道躲不过去了,佯装笑道,等我祭拜完先夫,再答应你的要求。

于是,她“严妆焚香,再拜默祝,南向饮泣”,挥笔在壁上题写《满庭芳》词一首,然后趁人不备,投入池中而死。

《满庭芳·汉上繁华》意境之重、大、崇高。徐夫人不写自己的人生悲剧,而写国家的悲剧,文化的悲剧,哀悼宋文明的衰亡,词境极为重大。词中表明自己死节之心,将祖国和个人的双重悲剧融汇,意境极为崇高。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读其‘此身未北,犹客南州’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之句,知其有生为南宋人、死为南宋鬼之意。惜但传其词而逸其名胜,至香百年后无从得知此爱国女子之生平也。”

09

河东君:柳如是

  •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浙江嘉兴人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明末清初女诗人。

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柳如是,是妓女,也是诗人,更是一个虔诚的爱国者。

柳如是,本姓柳,这首《金明池·咏寒柳》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

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表达对离人的思念与无法与爱人厮守的怅惘。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居然作者,味其词,正有无数伤心处也。”

10

女中豪杰:秋瑾

  • 秋瑾(1875年—1907年),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在近代,秋瑾是最耀眼最豪迈的女诗人。

这首诗作于1905年。诗人从日本回国后,曾在上海她的挚友吴芝瑛女士家中,拿出新购的一把倭刀给朋友看,几人喝完酒后,诗人便拨刀起舞唱歌,吴女士命女儿用风琴伴奏,声音悲壮动人。这首诗便是缘此而作。

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中国文史出版社》:吴海发:风格独特,词气豪迈,开一代风气。

谁说女子不如男?

事实上,除了真、善、美,女子还给勇、强、刚,她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一幕幕传奇,在男性主宰的世界上,绽放出耀目的光辉。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关于古代公主的文章大全2


《新唐书》有载,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容色过人,有光艳动天下之美称。古人又云,美人如花隔云端,既然美人可称光艳动天下,那么花为何不可?有此可言,这世上可称光艳动天下的何止安乐公主,譬如花中之王牡丹,亦可有此称。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有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明代程羽文的花月令有云:“四月牡丹王,芍药繁于阶,丽春花,木香上升,杜鹃归,荼靡香梦。”


牡丹是百花之王,花语是富贵、圆满、浓情,自古以来便是雍容华贵的象征。自南北朝算起,牡丹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千余年,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有着许多文雅且动人的称呼,如白鹤卧雪、飞雪迎夏、软瓣银红、珊瑚凤头。


牡丹和别的花不同,牡丹大气,它的美是张扬的美,无畏的美,一旦在枝头绽放便毫无保留,仿佛用尽全部生命向世人展示什么叫倾国倾城。牡丹高贵,如果说梅花是气质高绝的清冷女子,兰花是空幽山谷里淡薄娴雅的佳人,那牡丹便是母仪天下的一国之后,眼角眉梢俱是天家富丽。


每当苏州牡丹园的牡丹盛放,置身于那姹紫嫣红的牡丹花海里,总会让人我、不禁好奇盛唐时洛阳的魏紫姚黄是一番怎样的壮丽模样。幸而千年来无数骚人墨客写下了他们眼里的牡丹,让我们也有机会一窥千年前的繁花是否如今日一般国色天香。



满庭牡丹花盛开时,赏花的人闻名而来,总是一茬一茬络绎不绝。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在刘禹锡的眼里,牡丹是独一无二的国色,芍药过于妖冶,芙蕖显得单薄,美则美矣,却都比不上牡丹花开动京城的盛况。他笔下的牡丹不止是花,他写的既是眼前的花,也是看花的他自己,他相信,既然牡丹能以国色享誉京城,那么自己终有一天也会以满腹才华得到赏识,就像牡丹一样名动天下。

有的人赏花是为了自己,邀上三五好友,或是与心上人一同,轻易便可消磨一日光阴,而有的人则是“奉命”赏花,不仅赏花,还要据此作诗。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唐·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而李白眼里的牡丹则有着如杨贵妃一样可以令君王含笑观看的美色风流。天宝年间李白入朝任翰林,一日玄宗与贵妃赏花,宣李白就此景作诗一首,李白不假思索落笔成诗,世间便有了这首清平调,人与花融为一体,只是不知诗仙是以花赞人还是以人赞花。千百年过去了,世间繁花开了又落,但当年的那一株牡丹,至今仍然在诗仙的笔尖灿然盛放。


牡丹颜色众多,其中大部分都是艳丽色彩,阳春时节女子折一枝红花簪鬓,羞问身边人是否人比花娇邪?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爱那夺目颜色,偏就有人喜欢那一抹纯白。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唐·韦庄《白牡丹》


在众多牡丹中,韦庄独喜那白牡丹,在他看来,白牡丹的颜色比新妆的妇人还要美,那傅粉的郎君见了白牡丹,都要羞惭垂首。白牡丹的花色莹润,在艳丽的颜色面前几乎淡得看不见,但即使是这样淡雅的白牡丹,也有着铺满整个庭院的馥郁香气。


贵人们赏花作乐,牡丹是他们富贵生活中一个芬芳的点缀,文人们笔落成章,牡丹是他们抒发情感的载体,或是借以展示才华的途径。可贫苦的百姓们没有兴致去赏花,更别说为之作诗了。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唐·白居易《买花》


白居易透过牡丹看到的是百姓生活的艰难。每当长安城牡丹花开的时节,人们便相随去买花,所费价钱因品种不同有差异,有的仅小小一束就值上五束素,这花海有幄幕和笆篱呵护,精致地包裹起来送到买花人的手上,娇贵得很。买花人高高兴兴地走了,路过的田舍老翁却深深感叹,一丛这样的花竟抵得上十户人家的税赋,民生实在多艰啊。


赏花,不止是欣赏牡丹的美丽,也有人看到了这美丽背后的脆弱,因而对牡丹产生了怜惜之情。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唐·白居易《惜牡丹花》


白居易怜人,亦怜惜这花。世人都爱写牡丹盛极时的美景,写花朵的娇艳,花瓣的薄嫩,露珠的可人。然而,不管花开得有多好,终究会有凋谢的一天,即便是最美丽的花王亦不能例外。白居易因此怜惜牡丹,眼看着花期将过,阶前的红牡丹花瓣飘零,花蕊四周只剩下些许残花环绕,而这残花定然是禁不住明日的风的,于是他生了恻隐之心,带着心中的不舍,举着火把细细观赏最后的牡丹。


牡丹终有凋零时,花无百日红,人亦如此。只是零落的花儿来年仍可复来,老去的人,却该如何自处呢。


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

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

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

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

——唐·鱼玄机《卖残牡丹》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鱼玄机用已残的牡丹自喻,牡丹价高无人问,牡丹香浓蝶不近,这高贵的本应生在上林苑的花最终只能在风中残败。花残人老,她这一生飘零无所依托,见到无人赏识的花,便想到了无人赏识的她自己,花谢花落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鱼玄机叹息,她最终大抵只能落得个惨淡结局吧。



有见花如见自己的人,自然也有见花如见他人的人,一见到牡丹,便能够想到旧时的佳人或美人。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唐·李商隐《牡丹》


李商隐眼里的牡丹艳丽如古时的卫夫人南子,那身形绰约如舞女之环佩,颜色浓烈似大片烛影摇红,暗香浮动更胜过名贵香炉细细熏染。牡丹如此令人沉醉,醉卧群花下,他隐约梦到了神女,神女翩跹起舞,风姿灼灼竟不可直视。他恨不得神女能给他一支传彩神笔,如此他便可以在牡丹花瓣上写下满腔的思慕寄给她。


多情的诗人醉卧花下,从牡丹中看出思慕,伤情的人儿看牡丹时也有一腔相思,但更多的却是满心愁绪。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唐·薛涛《牡丹》


薛涛眼里的牡丹是那个离她远去的情人。元稹在蜀地为官时曾与薛涛相爱,后来元稹离开,并没有打算带薛涛走,于是薛涛便写了这首诗送给他,借别离牡丹写告别爱人。细细读来,满纸相思,分明是女子在倾诉,此情不消说,彼此应都知晓,我展开新制的花笺,一笔一划书写对你的告别,你一定读懂了我写的牡丹就是你,一定读懂了我留在笔墨间的不舍,惟愿与你凭栏再见,与你夜深再论相思。



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就着牡丹倾吐满腹文墨,创造出了无数经典的、精巧的、华丽的、动人的、感人的、伤悲的诗篇词句或成语俗语。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少不了国色天香一词。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唐·李正封《牡丹诗》


中晚唐诗人李正封的知名度不高,现存的诗词作品也只有寥寥几首,但凭着这首咏牡丹之作,足以为他在灿烂光辉的大唐诗坛长久地占据一席之地。李正封有着过人的想象能力和比喻能力,在他的眼里,牡丹是白日里醉酒的美人,微醺娇颜,皎皎可爱,形容牡丹的香是能在夜里染透衣裳的浓香。牡丹花开在春天,沉醉了春天,也沉醉了观者,自此以后,人们形容鲜花与美人时,都离不开国色天香这个成语。


牡丹之美之所以当得起国色,便是因为这种美并非只是轻浮的表面之美。昔年女皇上苑催花,白花折腰,惟有牡丹不肯屈服,由此可见,牡丹也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风骨。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唐·罗隐《牡丹》


晚唐诗人罗隐十分认同牡丹这种脱俗的姿态,在他看来,牡丹有自己的坚持而不随大流,虽无情,却很动人。罗隐的学问很好,可接连参加了十多次科考都没有中,原因是他为人刚直不肯趋炎附势,写的文章总是针砭时弊,在腐朽动荡的晚唐,他这样的人大约很难有出头之日了。但是无妨,牡丹被女皇逐出长安后,仍可在洛阳大放异彩,他于科举一途上虽难出头,却可写出隽永的诗词,伴随他的姓名万世流传。


世间繁花万种,牡丹才是国色。牡丹是盛唐时后妃公主宝髻上的装饰,是大宋时文人士子冠帽上的簪戴,也是明清官员家中亭榭里的点缀。漫步牡丹诗丛,我们看到牡丹承载了多少情丝、愁思、相思、离思,牡丹以花中之王的肚量容纳下这一切,待再开时还是花叶繁复、无畏无惧的骄傲模样,于天地间静默诉说千年见闻。


春草凝露,春花灼灼。如今尚未到牡丹盛放的季节,但想来今年的花定然开得同往年一样鲜妍,到那时人花相映,便是一幅再赏心悦目不过的动人画卷。

-作者-

阿圆。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关于古代公主的文章大全3

作者:不贰过

身为大唐皇帝的李渊,有一个出名的儿子李世民,足以掩盖其他儿女的风采。

李渊能生,有十九个女儿,作为第十八个女儿的千金公主,和二哥李世民的九儿子李治年纪相仿,这就导致了同一年龄,不同辈分的尴尬。

千金公主最初也只是被一个安分守己的公主,被指婚给宰相温彦博的次子温挺。温挺官至延州刺史,本来前途光明,可惜死的太早。千金公主就成了新寡。

毕竟李氏家族和鲜卑等胡人有血缘关系,所以在当时没有什么贞洁为大,千金公主再嫁,这一次嫁给了著名门阀荥阳郑氏的子孙郑敬玄。

郑敬玄借助驸马这个身份,一路升官直光禄大夫。

千金公主顺风顺水的活到了武则天当政时期,千金公主被改封为安定公主。

要知道武则天的第一个孩子,就被册封为安定公主,只是孩子早夭,封号成了亲姑奶奶的。

千金公主改了封号,冷眼看着武则天统治之下的人伦惨案。

武则天执政,面对第一次的谋反就是李世民之子和李世民之孙的联合举兵。

兵败之后,武则天就看着满当当的李氏子孙碍眼,所以开始了清除李氏宗室的行动。

这一次,李氏宗族几乎死亡殆尽,首先李渊的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被迫自杀,然后李世民的三个儿子自杀,最后李治的四个儿子也被害死。

这还只是嫡系,至于李渊和李世民的孙子辈,那更是杀的血流成河。

千金公主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被杀,害怕自己是下一个目标,为了活命,千金公主开始主动奉迎武则天。

先是给武则天进献了一个美壮男薛怀义,武则天身份高兴。

千金公主再接再厉,上书想认武则天做母亲。

按照李世民的辈分,武则天是李世民的才人,千金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按照礼制的辈分,千金公主是李治的姑姑,武则天是李治的妻子。

千金公主为了活命,自降辈分。

武则天十分开心,接受了千金公主,并且改封号为延安大长公主,并且赐姓武。

千金公主在做了李渊的女儿之后,又成了武则天的女儿。

但是千金公主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千金公主的儿子娶了武则天侄子武承嗣的女儿,而千金公主也可以早晚随意进出宫门。

千金公主靠着自己的阿谀奉承获得了活着的机会,获得了荣华富贵和地位,也因此成了当时的笑柄,成了后世历史的笑话。

千金公主的做法确实令人不齿,毕竟兄弟姐妹全部在武则天的淫威中英勇就义,全了自己皇族的脸面。只有千金公主没了自尊,辱没了李氏皇族。

可是站在千金公主的角度,自己一人的笑柄,却救了全家,保全了家族的生命。

站着死值得赞叹,跪着生也不容易。毕竟,说白了都是李家自己的事。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