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初中散文教学研究论文

2023-03-29 08:49 作者:人民日报 围观:

新教材来了!语文教材古诗文占近一半课文数,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日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散文教学研究论文1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中三科教材统编情况。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工作已经完成,今年9月秋季开学,将率先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级使用,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全面推开。教材已经在东中西部13个省份的412所学校开展试教试用,通过课堂教学检验教材的适宜性。未来,将实施国家、地市、县三级培训,组织专家对教材进行系统深入解读,确保所有任课教师先培训后上课。同时,建立教材使用监测平台,定期对教材进行回访,用好三科教材意见反馈平台,实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及时研究教材使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对教材进行修订,使教材不断完善。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创新呈现方式 设置综合探究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教材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育人主线,通过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可读性,创新呈现方式,为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材还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

整体构建 分块安排教材内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4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3册。必修4册教材采取总分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览和基础,让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有总体了解;《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分领域进行深入阐释,让学生具体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选择性必修3册教材则重在培养学生用全球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大势,用法律手段处理日常问题,用科学思维探索认识世界。

重点学习内容上,整套教材系统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经济、政治、法治、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详细阐述。法治教育方面,与学生未来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就业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法律内容被纳入其中。此外,“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被纳入其中。

创新形式 突出综合性实践性

思想政治统编教材还创新了呈现方式,力求增强针对性、可读性。教材设置了单元导语、课导语、正文、穿插于正文中的各种栏目、综合探究,着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通过活动与正文相互嵌套、问题情境创设、综合探究活动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为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材设置了“综合探究”内容,必修1共有2个,其他各册教材每个单元有1个。“综合探究”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围绕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议题,教材设计了综合探究,阐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此外,教材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材料,便于学生结合实践理解理论问题、利用理论解决实际困惑。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首次设计学习任务群 引导自主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3册。教材创新性地设计了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条学习线索,细化出“伟大的复兴”“使命与抱负”“青春激扬”等若干人文主题,并以课程标准规定的12个学习任务群,分解成了28个学习单元,其中,22个单元以课文为核心构建,基本栏目包括单元导语、选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改变过去常见的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语文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材还有2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和4个活动类单元。这些单元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或实践活动的开展。

古诗文占近一半课文数

在选文上, 精选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覆盖面,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

选文:突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还注重突出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作品,其中,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篇(首)文章,鲁迅《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还有《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等多篇作品。同时,还注重选取了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

展现祖国日新月异变化的,如《哦,香雪》,讴歌时代楷模的;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反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的,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此外,教材也选入了十多篇外国文学文化经典作品,有《复活》《百年孤独》《哈姆雷特》《致云雀》等。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史论结合 强化思考

普通高中《历史》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中外历史纲要》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3册。

围绕五大核心素养 栏目设置新颖

教材精选史实、史论结合,通史与专题史结合,多维度呈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教材合理设置栏目,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5个核心素养,总体安排、各有侧重地进行内容和栏目设计。教材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一些功能性栏目。其中,“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历史内容和学习要求,“导入图(语)”生动、简洁地引出本课要讲述的内容,“学习聚焦”提示学习重点,“史料阅读”简要补充拓展相关文献材料,“历史纵横”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作进一步补充、扩展,“思考点/学思之窗”强化学生对正文涉及内容的思考,“探究与拓展”重在提升学生对相关材料、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此外,每册教材各设一节活动课。

引导学生认同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

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强化国家主权、海洋意识

教材介绍了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并强化国家主权、海洋意识,以史实为依托,讲述西藏、新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安全的意识,形成正确的国家观。

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同时,教材还融入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述了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介绍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今年9月将全年级覆盖

2017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统一使用,今年秋季学期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主要替换教材的为4—6年级。

据了解, 义务教育三科教材投入使用后,教育部建立了全流程、广覆盖的教材使用跟踪机制。从跟踪情况来看,师生对教材整体满意度较高,近90%的学生表示喜欢新教材,认为教材内容丰富有趣、语言优美、图文并茂、启发思考;教师对教材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2%,认为教材思想立意高、价值导向强,内容选材精当,呈现方式活泼,设计新颖,适教利学。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也收集到一些意见建议,对于有价值的意见,将积极吸收,进行修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初中散文教学研究论文2


【一】

我这一辈子,与散文的关系非常怪异,几乎说得上是“生死冤家”。

我原本的专业,是世界戏剧学,兼及国际人文美学。直到我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以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还没有写过一篇散文。

写散文的起点,本书那篇《因爱而勇》里约略提到。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越来越感到中国文化蒙受了巨大委屈。居然有那么多自称知识分子的人到处撰文、演讲,滔滔论述“民族的劣根性”“丑陋的中国人”。即便在所谓“寻根热”中,不少热点也是以此为主旨。只要是中国人做的,什么都错,而且错得愚蠢、可笑、荒唐。对比的坐标,全在西方。

表面上,他们没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否定。因为我对文化的终极理解是“集体人格”。所谓“民族的劣根性”“丑陋的中国人”,就是在终极意义上否定了“集体人格”,因此也否定了中国文化。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那些诅咒中国人的中国人,想在他们表情间找到一丝把自己也包括进去的愧仄。但是没有,他们的口气始终居高临下,睥睨方圆,好像自己刚刚从天上下凡。

对此我不能不生气。尽管乡间童年告诉了我什么是贫困,文革灾难告诉了我什么是痛苦,但我也亲眼目睹父母之邦在摆脱贫困和痛苦时的不懈毅力。我长期研究西方的最高哲思和顶级艺术,也熟知他们的远征血火、虏掠罪恶,怎么能容忍一帮既不了解西方也不了解东方的中国文人胡言乱语,天天毒害大量民众?

就在这时,我读到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中国的论述。罗素一九二一年到中国来考察,当时的中国备受欺凌,一片破败,让人看不到希望,但是这位哲学家却说:

进步和效率使我们富强,却被中国人忽视了。但是,在我们骚扰他们之前,他们还国泰民安。

白种人有强烈的支配别人的欲望,中国人却有不想统治他国的美德。正是这一美德,使中国在国际上显得虚弱。其实,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国家自豪得不屑于打仗,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如果中国愿意,它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只要文化问题能解决,无论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我都接受。

说实话,读到“在我们骚扰他们之前,他们还国泰民安”时,我哽咽了。

罗素对中国历史了解不多,却显现出如此公平的见识。这种公平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催促我必须为中国文化做一点事。

于是,我辞职二十三次终于成功,单身来到甘肃高原。当时宣布的目的是“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而我内心的目标却更为学术:让中国人找到集体身份。

若有可能,我还想用点点滴滴的理由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罗素说“如果中国愿意,它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

【二】

要说服自己和别人,理由必须是感性的、具体的,因此,我不在图书馆里查阅汉唐,而要独自在沙漠中行走。

我们以往,在受屈、愤怒、反驳、辩论时,用的大多是大话和结论,听起来慷慨激昂、气势不小,实际上却无法平静地向外界说明自己,因此并没有什么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举起的标帜,大多是历史逻辑、国际政治、经济数字,而不是文化。大家经常把文化放在口上,而不是放在心上,不相信文化真有那么大的力量。

但是,罗素说了,“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

于是,我决定,既然要为中国文化说话,就必须用最纯粹的文化方式,让一切向往文化的陌生人都能倾心。

这样,我的主要行为就成了这样两项——

第一,实地考察古文化的遗迹和废墟,必须亲自到达;

第二,边考察边写散文,而且是美文。因为只有美文才称得上“纯粹”的文化。

这就是我开始在荒原小客栈里写作一篇篇《文化苦旅》的由头。

【三】

说起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队伍已经不小,但是,这支队伍基本上由学者组成,他们都以学者的目光,做着学者的事。

我也是学者,但我打开了散文的目光。

不错,散文不仅仅是文笔,首先应该是目光。

这就像我原先从事的戏剧一样,以“戏剧的目光”和“非戏剧的目光”看同样的事,结果大不一样。

以散文的目光看中国历史,也就引进了广大读者最饥渴又最动心的眼光。这种目光的特点是:厌倦陈腐,厌倦狭窄,厌倦枯燥,厌倦重复,厌倦概念;着意诗情,着意人伦,着意发现,着意惊奇,着意细节。

我就顺着这种目光,取舍沿途所见所闻,结果,选择出来的一切与我原先的学术目光差别极大。但学术目光也有作用,那就是在散文目光中加了一层“重大意义”的网筛。

这样一来,我写敦煌,就会凭想象写出自己与斯坦因的车队对峙在沙漠里,然后自己大哭一场的情景。然后,我系统阐释了废墟文化、非攻文化、魏晋文化、乱世文化、两难文化、拜水文化、藏书文化、书院文化、晋商文化、清宫文化、流放文化、科举文化、君子文化、小人文化……

这些文化,在我之前,大多没有人以专题方式完整写过。这就是说,散文目光帮助我开启了这些重大课题在当代立身的起点。由此可知,散文目光,能够超越疲庸的历史流行话语,诗化地思索天下。

挖掘出这些文化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是让广大不熟悉历史的朋友乐于接受。于是,散文的语感、节奏、文字起了关键作用。这就使《文化苦旅》等作品拥有了大量急于在文化上认祖归宗的读者,而且,在海内外保持了几十年的热度而不减。

大陆不必说了,深圳书城总经理陈景涛先生曾向我出示过一份全国十年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我一人占了四本——这还不算总数超过正版几十倍的盗版。

在台湾,“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秋雨”成为一代时尚,一群台湾作家还以这个书名出版了专著。为此,我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到台湾举行一次“环岛演讲”,无法推却。

白先勇先生说:“余先生的散文,一直是全球各华人社区读书会的第一书目。”

但是,正是这一切, 给我带来了祸害。

【四】

极度畅销,被媒体转换成了极度诽谤。据杨长勋教授统计,我已经有幸成为古往今来受攻击最多的独立文化人。他自己收藏到的诽谤文章,已达一千八百多篇。这就是散文所能造成的祸害,本文开头所说的“生死冤家”,并不夸张。

奇怪的是,所有的诽谤都不涉及文章本身,只是一味造谣。上海警方根据我的报警,曾就一个所谓“前妻”的谣言进行深入调查,得出结论:社会上针对我的多数诽谤都是为了诈取“止谤费”,因此建议以“讹诈”的罪名起诉。我为了避脏,没有起诉,心里却还有点嘀咕:仅仅为了“止谤费”,能搞出这么大的规模、延续那么长的时间吗?应该还有强悍的发动者吧?

后来终于明白了真相。本书《“石一歌”事件》一文已经记述,香港一家报纸加上广州一家报纸,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是在汶川大地震期间,我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后在海外发表文章,说“全民救灾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人类极少数最优秀的族群之一”。没想到这句话引得香港《苹果日报》发起对我的系统攻击,攻击文章也承认了过去对我的诽谤都由他们制造。原来,他们最容不得的,是我把中华民族说成是优秀族群,哪怕是“之一”也不允许。

对此,我作了回应:“我愿意在中国寻爱,他们坚持在中国寻恨。”

这就是他们对我发起大规模诽谤的根本原因。

因此,他们也从反面为我颁发了一个大大的文化奖章。这么一想,散文又让我由“死”返“生”了。

于是,我干脆以阐释中华文化为主业。到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发表演讲《中华文化的非侵略本性》,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中华文化长寿的原因》。同时,开始在海内外从头论述君子之道、老子、周易、屈原、司马迁。


【五】

生生死死之间,我对自己的散文也就更加珍惜起来。

一直有不少人在编我的文选,连大学者季羡林先生也在生前主导,为我编了一本散文选《南溟秋水》。但是各种文选都没有来得及把我近年来所写的《中国文脉》《门孔》《雨夜短文》作为选择对象,因此就有了这本新的散文选。

可选文章不少,我闭目一想,粗粗分了四辑:

第一辑 背影

第二辑 路途

第三辑 逸思

第四辑 自己

“背影”是指中国历史上一些让我们仰望的杰出文化人。他们后来多数成了中国人的“人格地标”,因此也成了集体人格的一部分。顺着我的目光细细地看过这些背影,谁还能相信所谓“丑陋的中国人”这种诬陷?

“路途”是从空间意义上丈量中国文化的厚度和温度。这种丈量,我先用脚,再用笔。有幸,广大读者都跟着我上了路。余光中先生曾打趣:“你的苦旅,转眼就成了人声鼎沸的乐旅。”让那些被长期冷落的文化路途再度热闹起来,这本是我的初衷。但是,再度热闹并不是回到过去。重温过去的路,是为了迈出新的脚步。中国文化,看起来老路纵横,却急需新路。

第三辑“逸思”中的很多文章,在其他地方出现时最受青年读者欢迎,被报刊转载的频率也最高。用短短的文字随意书写,这倒是散文的本性。相比之下, 第一辑和第二辑的负载都太重了。我自己在休闲时也喜欢读这种轻笔漫谈的文章。因此,这一辑让散文回归,让读者舒心。

第四辑“自己”,放在压轴的地位。散文写来写去,最终是写自己。个体生命信号的浸润,是散文不同于论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在这一辑里所选的,都是以自己为题材的篇目,但这一辑的开头《我的生命支点》《因悟而淡》两篇,已经说明我心中的“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自己”早在心中放空,只是写作时所需要的一种“可亲托手”。

“无己而又有己”,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散文的一种格调。

初中散文教学研究论文3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

文/王本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编写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的设计是重点内容。2017年9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开始使用。那么,这套教材的阅读教学理念是什么?阅读内容的整体设计思路又是怎样的?

王本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起长期从事初高中语文教材、

一、时代赋予语文课程和教材的使命

这里所说的“时代”指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后,选取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2011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那么,自2010年至今,国家出台了哪些与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呢?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等不同角度确定了未来10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其中在总体战略部分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报告中的两项内容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是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前者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后者是就各级教育提出的最高目标,两者密切关联。


为落实十八大关于教育方面的基本精神,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形成教书育人大格局。其中立德树人的主要内涵和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同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此外,还有多年坚持的革命传统教育,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而要求教育进行的法制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环境、资源、粮食、信息安全等)、领土主权意识教育(海洋权益等)等,也都进入基础教育的视野。


所以,围绕这些要求,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启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围绕“全面发展的人”,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课题组发布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括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在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下,2012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其中几次说到道德与法制、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提出三科教材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三统一”方案。


以上种种,可以说是国家的要求,大的背景,总体形势,是对教育、课程、教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呼唤着语文在内的三科教材更多体现国家意志,更好地将主流价值观有机渗入到学科教育之中。



二、语文自身的独特价值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各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语文作为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学科,它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我想,语文教育发展到现在,至少以下几个理念与本文论述的核心——阅读教学密切相关,庶几可以成为我们的共识。


1.语文即生活

看到这个命题,教育工作者可能立刻会想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它们正是这里说的“语文即生活”的理论基础。

杜威曾来中国讲学,其“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影响可谓至深至远。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因为,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即是发展,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教育是为着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教育要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融合,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环境过好当前的生活。


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国情,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其实,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实质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在这一点上,语文学科特别突出,所以我这里说“语文即生活”。


语文即生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素材源于生活。从传统语文教育走过来,我们长期重视的可能是文学的、文化的、思想的经典。这些经典中蕴含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但多是以文学手法表现出来的。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语文教学也在悄然变化,学会读报、走进图书馆、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等,将语文教学的视野延伸到课堂以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从课程建设层面提出教学资源问题,使语文的视野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


另一方面,语文即生活,即语文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试想正常的人有谁不说话,不与人交流,不发表观点?但是传统语文时代基本上是为了科举考试,民国及以后虽然在读写能力之外也强调听说能力,但并未真正树立起语文是为了生活的观念。2000年以后的语文课程改革,确立综合性学习内容、方式,可以说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与在生活中运用的语文取得了密切的联系;非连续文本的融入,也将语文的视野不断扩大。今天,特别是统编教材的编写,将语文和生活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2.阅读即分享

分享,与他人分着享受。“阅读即分享”,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阅读者通过阅读分享作者提供的信息、内容、观点、思考等。在所有的语言文字材料中,除了私人日记、备忘录等极少数材料外,大部分记述下来的文字都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与别人沟通交流,也就是为了与人分享。阅读者阅读这些材料时,很自然地就分享到了作者所记录的、所表达的种种,虽然阅读者所感受到的和写作者所表达的可能不一致,但并不影响其分享的特性。


阅读即分享的另一个方面是,阅读者在将阅读所得沉淀为自己素养的同时,还要学会与他人去分享。这种分享可能是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有时候是自觉的,有时候又是无意识的。对于阅读和写作我们有一个惯用的表达:“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总体上看,这个表述是没有问题的,但仔细推究我们就会质疑,阅读仅仅是为了吸收吗?吸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自己了解、自己懂得吗?假如你不将自己了解的、懂得的“说”给别人听,与别人分享,其意义又何在呢?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就会进一步明白,其实阅读的第二个方向——与他人分享,也是极为重要的。


3.兴趣与能力是并蒂莲花

若干年来,特别是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语文教学基本是文选式体制。文选式体制,按照现在的学制,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已经阅读了相当数量的作品,学习了很多阅读技巧、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却不喜欢阅读,不愿意阅读。一本语文教材新发下来,有些学生可能一口气就把那些文章读了一遍,虽然可能囫囵吞枣,可能不求甚解,但是他们是怀着极大兴趣来阅读的,是愿意读的。但是一旦进入课堂,老师一开讲,学生们往往就对这些文章失去了兴趣,甚至对语文学科望而却步。


2005年,《光明日报》曾经对温儒敏先生做过一个访谈。温先生在访谈中说到,他曾经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新生中做过两次调查,一次是“你怎样看待中学语文教学”,一次是“你怎样看待鲁迅作品教学”,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调查的结论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甚至讨厌上语文课。试想,面对这样一门最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学科,这样一个考上了全国顶尖大学中文系的群体,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这样,这难道不应让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并反思吗?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阅读兴趣的养成更不容小觑。能力与兴趣像两朵并蒂莲花,像鸟儿的两翼,任何一个都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他们精神和品格,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4.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归宿

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一直到今天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看到语文教育研究永不停滞的脚步。


语文知识时期,大概是学科初建的时代。语文是个古老的学科,从2000多年前传统语文教育的识字启蒙、读经讲经、词章作文等,过渡到1904年《奏定学堂标准》的制定,语文学科开始单独设科,为语文教育的学科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学科初建到短暂的汉语、文学分科时期,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是学科知识建立及发展时期,语音知识、汉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知识等,都逐渐进入到语文教学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中将能力训练分解为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话训练、说话训练四大方面48个能力点,可以说是语文学科多年探索的经验总结和具体实施。


进入21世纪以后,语文的人文性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适时地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学理念。语文素养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更多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包括了21世纪特别需要的过程与方法的领会和学习。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外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语文学科也研制出笨学科的核心素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也以此为契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下边讲到的阅读教学设计思想可见端倪。



三、阅读教学的内容设计与终级目标

为了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更大程度地呈现语文教学的独特价值,统编语文教材在哪些方面创新了阅读教学理念、进行了独特的阅读教学设计呢?


1.从阅读内容单元设置上说,利用双线组织单元,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成为阅读素养的坚强的两翼,目标是强化能力,沉淀语文素养。

所谓“双线”,即按照“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所谓人文主题,即按照内容类型进行课文组合,形成完整的单元。如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分别是:四时美景、挚爱亲情、学习生活、人生理想、生命之趣、想象的翅膀。这些主题均与生活密切相关,形成一条贯串整册教材的显在线索。


所谓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将这些要素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体现在各个单元的预习、阅读提示或习题设计之中。语文要素的确定,目的是保证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使教学有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也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


关于语文要素的落实,统编教材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设计。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科普作品、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以及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从阅读组织上说,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强化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的养成,目标是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学习(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并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


教读课文,由老师带领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比如在七年级,一般每个单元有2-3篇教读课文,通过这些课文,渗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方法、策略、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目的是用“法”。比如在七年级,一般每个单元有1-2篇自读课文,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用前边学到的经验进行实习,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检验和巩固,沉淀为一定的语文素养。


课外自读,在本套教材中主要是强调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古诗词积累等,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其中拓展阅读与单元教学相配合,是由某一篇文章向一组同主题、同题材、同作家或与之关联的整本书的拓展,在部分课文的后边就配有相应的提示和要求。整本书阅读是这部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材既有“1+2”的名著推荐供学生自由选择,也提供了文本的简要解读和针对该文本的阅读方法,力求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们课外生活的一部分。


3.从教学处理来说,加大两类课型的区分力度,体现由教师引导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践行叶圣陶先生一贯倡导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关于教读和自读,上文有简单的解释,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到底需要怎样的教学辅助系统的支撑呢?在以前,我们往往用练习量的多少、有无阅读提示等加以区别,统编教材则体现出更大的区分度。


教读课文,强调教师在场,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并建构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方案。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都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这样的思考,教材设计了从课前“预习”到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的课文助读系统。


在教材中,“预习”的设计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或激发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以前所学进行关联,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设计,目的在于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思考探究”,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学习写作技巧,品味精妙语言,解决疑难问题。“积累拓展”,重在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并侧重拓展延伸,或仿写、续写、改写,或课外实践,或讨论话题,或比较阅读,力求让学生将文本与文本以外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自读课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运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经验、阅读策略,独立地、个性化地完成阅读任务。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材编者设计了“旁批+阅读提示”的组成样式。“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力避直接给出结论。这一板块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既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同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4.从学习方式上说,尝试构建以任务驱动为重要形态的自主探究交流活动,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忽视这一特点,语文教学会更多地陷入课文分析、知识讲解、机械训练中。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培养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培养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解决特定问题的重要,为此,统编教材在八、九年级新增4个专门的“活动探究”单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设计单元任务单),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


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无论是怎样的探究,怎样的活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阅读都不能缺位,因此,文本学习应该是活动的起点,是任务的抓手,也是探究活动的基础。为此,教材编者根据每一类不同文本——新闻类、演讲类、诗歌类、戏剧类,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任务和阅读方案,以便为下一个任务“铺好路、搭好桥”。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开展各种与生活实践密切关联的活动:或实地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深入揣摩排演剧本。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文本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比如借助戏剧知识揣摩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以更好地代入角色等。


活动的落脚点是写作,或者将活动搜集的素材整理成文,或者根据活动要求撰写文稿,或者进行文学创作,或者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感悟等。


5.从阅读资源说,选文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文化尊严感。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据此,统编教材将经典性作为选文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让学生对中外经典文化有尊严感。所选课文大部分必须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定评的作品,包括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以经典为主,可以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语文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经典文章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沥,虽然其传达的人文精神并不过时,但其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为此,统编教材也特别注重时代性,编入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高质量的新课文。如《一着惊海天》,记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对于提升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性、适用性也是选文的重要标准。所选文章既要思想格调高,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养,又要语言形式优美,满足“语文素养”这条线的教学需要,并能激发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同时,还要注意以学生为本,难易适中,适合特定年段学生学习,适合教学。


此外,选文强调多样性,尤其重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选取和学习。以现代文为主,精选古代诗文,外国的作品也占一定比重;同时还选收一些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以及非连续性文本。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教材编者的认真编写、精心设计,特别是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喜欢语文,越来越喜欢阅读,阅读将成为他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编写语文教材,阅读内容的设计是重点内容。2017年9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开始使用。那么,这套教材的阅读教学理念是什么?阅读内容的整体设计思路又是怎样的?

一、时代赋予语文课程和教材的使命

这里所说的“时代”指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后,选取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2011年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那么,自2010年至今,国家出台了哪些与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呢?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等不同角度确定了未来10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其中在总体战略部分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报告中的两项内容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是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前者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后者是就各级教育提出的最高目标,两者密切关联。


为落实十八大关于教育方面的基本精神,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形成教书育人大格局。其中立德树人的主要内涵和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同年,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此外,还有多年坚持的革命传统教育,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而要求教育进行的法制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环境、资源、粮食、信息安全等)、领土主权意识教育(海洋权益等)等,也都进入基础教育的视野。


所以,围绕这些要求,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启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围绕“全面发展的人”,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课题组发布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括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在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下,2012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其中几次说到道德与法制、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提出三科教材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的“三统一”方案。


以上种种,可以说是国家的要求,大的背景,总体形势,是对教育、课程、教材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呼唤着语文在内的三科教材更多体现国家意志,更好地将主流价值观有机渗入到学科教育之中。



二、语文自身的独特价值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各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语文作为一个最古老的传统学科,它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我想,语文教育发展到现在,至少以下几个理念与本文论述的核心——阅读教学密切相关,庶几可以成为我们的共识。


1.语文即生活

看到这个命题,教育工作者可能立刻会想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它们正是这里说的“语文即生活”的理论基础。

杜威曾来中国讲学,其“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影响可谓至深至远。在他看来,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因为,儿童的生长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生活即是发展,没有教育就不能生活。教育是为着眼前的生活,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教育要与儿童当下的生活融合,教会儿童适应眼前的环境过好当前的生活。


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国情,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其实,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实质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而在这一点上,语文学科特别突出,所以我这里说“语文即生活”。


语文即生活,一方面,语文学习的素材源于生活。从传统语文教育走过来,我们长期重视的可能是文学的、文化的、思想的经典。这些经典中蕴含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但多是以文学手法表现出来的。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语文教学也在悄然变化,学会读报、走进图书馆、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等,将语文教学的视野延伸到课堂以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从课程建设层面提出教学资源问题,使语文的视野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


另一方面,语文即生活,即语文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试想正常的人有谁不说话,不与人交流,不发表观点?但是传统语文时代基本上是为了科举考试,民国及以后虽然在读写能力之外也强调听说能力,但并未真正树立起语文是为了生活的观念。2000年以后的语文课程改革,确立综合性学习内容、方式,可以说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与在生活中运用的语文取得了密切的联系;非连续文本的融入,也将语文的视野不断扩大。今天,特别是统编教材的编写,将语文和生活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2.阅读即分享

分享,与他人分着享受。“阅读即分享”,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阅读者通过阅读分享作者提供的信息、内容、观点、思考等。在所有的语言文字材料中,除了私人日记、备忘录等极少数材料外,大部分记述下来的文字都是为了让别人了解,与别人沟通交流,也就是为了与人分享。阅读者阅读这些材料时,很自然地就分享到了作者所记录的、所表达的种种,虽然阅读者所感受到的和写作者所表达的可能不一致,但并不影响其分享的特性。


阅读即分享的另一个方面是,阅读者在将阅读所得沉淀为自己素养的同时,还要学会与他人去分享。这种分享可能是各种方式、各种途径,有时候是自觉的,有时候又是无意识的。对于阅读和写作我们有一个惯用的表达:“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总体上看,这个表述是没有问题的,但仔细推究我们就会质疑,阅读仅仅是为了吸收吗?吸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自己了解、自己懂得吗?假如你不将自己了解的、懂得的“说”给别人听,与别人分享,其意义又何在呢?通过这样的追问,我们就会进一步明白,其实阅读的第二个方向——与他人分享,也是极为重要的。


3.兴趣与能力是并蒂莲花

若干年来,特别是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语文教学基本是文选式体制。文选式体制,按照现在的学制,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已经阅读了相当数量的作品,学习了很多阅读技巧、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却不喜欢阅读,不愿意阅读。一本语文教材新发下来,有些学生可能一口气就把那些文章读了一遍,虽然可能囫囵吞枣,可能不求甚解,但是他们是怀着极大兴趣来阅读的,是愿意读的。但是一旦进入课堂,老师一开讲,学生们往往就对这些文章失去了兴趣,甚至对语文学科望而却步。


2005年,《光明日报》曾经对温儒敏先生做过一个访谈。温先生在访谈中说到,他曾经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新生中做过两次调查,一次是“你怎样看待中学语文教学”,一次是“你怎样看待鲁迅作品教学”,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调查的结论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甚至讨厌上语文课。试想,面对这样一门最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学科,这样一个考上了全国顶尖大学中文系的群体,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这样,这难道不应让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思并反思吗?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阅读兴趣的养成更不容小觑。能力与兴趣像两朵并蒂莲花,像鸟儿的两翼,任何一个都不可或缺。特别是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他们精神和品格,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4.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是归宿

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一直到今天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看到语文教育研究永不停滞的脚步。


语文知识时期,大概是学科初建的时代。语文是个古老的学科,从2000多年前传统语文教育的识字启蒙、读经讲经、词章作文等,过渡到1904年《奏定学堂标准》的制定,语文学科开始单独设科,为语文教育的学科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学科初建到短暂的汉语、文学分科时期,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是学科知识建立及发展时期,语音知识、汉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知识等,都逐渐进入到语文教学的视野。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中将能力训练分解为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话训练、说话训练四大方面48个能力点,可以说是语文学科多年探索的经验总结和具体实施。


进入21世纪以后,语文的人文性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适时地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教学理念。语文素养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更多指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包括了21世纪特别需要的过程与方法的领会和学习。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外发布,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语文学科也研制出笨学科的核心素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也以此为契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下边讲到的阅读教学设计思想可见端倪。



三、阅读教学的内容设计与终级目标

为了更好地体现国家意志,更大程度地呈现语文教学的独特价值,统编语文教材在哪些方面创新了阅读教学理念、进行了独特的阅读教学设计呢?


1.从阅读内容单元设置上说,利用双线组织单元,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成为阅读素养的坚强的两翼,目标是强化能力,沉淀语文素养。

所谓“双线”,即按照“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所谓人文主题,即按照内容类型进行课文组合,形成完整的单元。如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分别是:四时美景、挚爱亲情、学习生活、人生理想、生命之趣、想象的翅膀。这些主题均与生活密切相关,形成一条贯串整册教材的显在线索。


所谓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将这些要素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体现在各个单元的预习、阅读提示或习题设计之中。语文要素的确定,目的是保证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使教学有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也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


关于语文要素的落实,统编教材在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设计。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科普作品、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交叉安排议论性文章的阅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议论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以及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从阅读组织上说,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强化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的养成,目标是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学习(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并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


教读课文,由老师带领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比如在七年级,一般每个单元有2-3篇教读课文,通过这些课文,渗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方法、策略、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目的是用“法”。比如在七年级,一般每个单元有1-2篇自读课文,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用前边学到的经验进行实习,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检验和巩固,沉淀为一定的语文素养。


课外自读,在本套教材中主要是强调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整本书阅读、古诗词积累等,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其中拓展阅读与单元教学相配合,是由某一篇文章向一组同主题、同题材、同作家或与之关联的整本书的拓展,在部分课文的后边就配有相应的提示和要求。整本书阅读是这部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材既有“1+2”的名著推荐供学生自由选择,也提供了文本的简要解读和针对该文本的阅读方法,力求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们课外生活的一部分。


3.从教学处理来说,加大两类课型的区分力度,体现由教师引导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践行叶圣陶先生一贯倡导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关于教读和自读,上文有简单的解释,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到底需要怎样的教学辅助系统的支撑呢?在以前,我们往往用练习量的多少、有无阅读提示等加以区别,统编教材则体现出更大的区分度。


教读课文,强调教师在场,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并建构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方案。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都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基于这样的思考,教材设计了从课前“预习”到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的课文助读系统。


在教材中,“预习”的设计兼有助读和作业的双重功能,或激发阅读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以前所学进行关联,或提供必要的文本解读需要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必要的阅读方法,或指出阅读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等,目的在于引导、铺垫、提高阅读兴趣。“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设计,目的在于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思考探究”,重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思考作品主题,学习写作技巧,品味精妙语言,解决疑难问题。“积累拓展”,重在品味语句,积累文笔精华,并侧重拓展延伸,或仿写、续写、改写,或课外实践,或讨论话题,或比较阅读,力求让学生将文本与文本以外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自读课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运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经验、阅读策略,独立地、个性化地完成阅读任务。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材编者设计了“旁批+阅读提示”的组成样式。“旁批”随文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针对课文的关键之处、文笔精华以及写作技法做精要点评,或强调启发性和引导性,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力避直接给出结论。这一板块的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既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同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4.从学习方式上说,尝试构建以任务驱动为重要形态的自主探究交流活动,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忽视这一特点,语文教学会更多地陷入课文分析、知识讲解、机械训练中。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培养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培养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特定任务、解决特定问题的重要,为此,统编教材在八、九年级新增4个专门的“活动探究”单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活动探究单元以任务为轴心(设计单元任务单),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


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无论是怎样的探究,怎样的活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阅读都不能缺位,因此,文本学习应该是活动的起点,是任务的抓手,也是探究活动的基础。为此,教材编者根据每一类不同文本——新闻类、演讲类、诗歌类、戏剧类,设计了不同的阅读任务和阅读方案,以便为下一个任务“铺好路、搭好桥”。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开展各种与生活实践密切关联的活动:或实地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深入揣摩排演剧本。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文本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比如借助戏剧知识揣摩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以更好地代入角色等。


活动的落脚点是写作,或者将活动搜集的素材整理成文,或者根据活动要求撰写文稿,或者进行文学创作,或者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感悟等。


5.从阅读资源说,选文注重经典性、多样化,文质兼美,尤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目的是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培养文化尊严感。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有这样的表述:“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据此,统编教材将经典性作为选文的重要标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接触人类智慧的结晶,让学生对中外经典文化有尊严感。所选课文大部分必须是文学史、文化史上有定评的作品,包括那些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以经典为主,可以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大师、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语文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经典文章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沥,虽然其传达的人文精神并不过时,但其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为此,统编教材也特别注重时代性,编入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高质量的新课文。如《一着惊海天》,记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对于提升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性、适用性也是选文的重要标准。所选文章既要思想格调高,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养,又要语言形式优美,满足“语文素养”这条线的教学需要,并能激发阅读兴趣,提升审美能力。同时,还要注意以学生为本,难易适中,适合特定年段学生学习,适合教学。


此外,选文强调多样性,尤其重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选取和学习。以现代文为主,精选古代诗文,外国的作品也占一定比重;同时还选收一些科普文、新闻报道、应用文,以及非连续性文本。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教材编者的认真编写、精心设计,特别是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喜欢语文,越来越喜欢阅读,阅读将成为他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