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先秦散文有什么突出特征

2023-03-29 08:53 作者:华图小能手 围观:

2021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高频考点之先秦叙事散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华图小能手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先秦散文有什么突出特征1

 2021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高频考点之先秦叙事散文

  1.《春秋》:春秋时期孔子所作的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以记事为主。

  2.《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以记言为主。

  4.《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5. 春秋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先秦散文有什么突出特征2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一些较长的钟鼎铭文,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甲骨卜辞和《周易》卦爻辞中的韵语,是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诗歌的萌芽。最初的诗歌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形态

1诗乐舞结合。

2文化呈综合形态,文史哲不分。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多彩,写作中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具有较突出的叙事文学特征,奠定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大多数说理散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带着浓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形象,文学价值很高。

3出现成熟的文学作品。

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政治叙事诗,再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或追念先祖,或美刺时政,或吟咏性情,奠定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在楚地民风、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4有些文学作品非一时一人所作,或由集体创作,或经过后人加工修改,原始作者和创作年代都难以指实。

此外,文学作品在传承过程中可能有所损益。1这一时期作品的写定,往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师说和后学之说,可能混杂在一起,师徒间代代传授,难免有增删的情况;2先秦典籍经秦火以后,大多为汉人重新编定,难免有讹误。

第三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

1夏商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一些占辞句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诗经》中一些祭祖的诗歌,如《大雅·生民》等,都是宫廷巫师的作品。

2商周之际,史官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商书》中的《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诸篇,是史家最早的散文创作。史官所录朝廷诰誓,辞风质朴,不加文饰。史官自作,条理细密,文思清晰。春秋时期,史官的文化活动达到高潮。《春秋左氏传》文质并胜,把史家散文推上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3西周时期,贵族垄断文化,成为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的一部分,用以美、刺王政。周朝也有许多民间歌谣(十五国风),作者大都是平民,文学价值很高。

4春秋战国之际,士阶层崛起,推动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他们议论时政,阐述哲理,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先秦文学作者的身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第四节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一 原始(巫)文化与夏商文学

1《诗经·商颂》五篇,颂咏祖先,歌舞娱神,用于祭祀,在述功和颂圣方面,有较高的表现技巧。2《周易》中的某些卦爻辞,若舍其“占辞”,便是简短古朴的诗歌,内容或怨上刺世、申诉痛苦,或抒发爱情、歌咏劳动,运用象征、比兴、白描、叠咏等手法,用韵参差错落,灵活多样,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萌芽状态的特点。3《尚书》所录《禹贡》和《甘誓》,据说是夏代的遗文。商代完整的散文作品是《商书》。

二 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1周代崇尚敬礼重德的理性精神,其文学更加关注历史、社会和人生。鲁《春秋》的基本精神是“道名分”,即讲社会伦理秩序,并通过对历史事实的选择以寓褒贬,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左传》是先秦史传散文的顶峰之作,它记述史实,刻画形象,以极为高超的表现技巧把中国叙事文推向成熟,开史传散文之先河。《国语》以记言为主,其言辞典雅、精练,并通过人物语言描绘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后世推崇。

2一些文化巨匠提出种种社会理想,说理散文得到长足的发展。《论语》是孔子门人对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先秦礼乐德治思想最集中的体现,表达了孔子对现实热切的关怀,它所昭示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文约旨博,言简意赅,极有韵味。《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宗教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墨子》发展了文章的逻辑性,文风朴实无华。《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表达对现实的反省和批判,直接导致了道家学派的成立,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该书散韵相间,自然变化,不拘一格。

3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体现出和谐、典雅的特质,婉而多讽的特征。《春秋》《左传》的“书法”。《诗经》以“比兴”为主要的艺术手段,再加以复沓叠唱的结构形式,造成含而不露、回环往复的效果。

  三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1此时的文化巨匠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

2自觉的创作精神大为增强,时常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激情。

3文学风格百花齐放。庄子创造性地运用了“寓言”、“重言”、“卮言”等文学手法,使其文章充满了奇思逸想。《孟子》之文纵横捭阖,凌厉逼人,比喻生动形象,文风至大至刚而饶有韵味。《荀子》述理缜密,善用譬喻,长于铺排,风格浑厚。纵横家充分运用夸张、排比、寓言、用韵等各种文学手法,使语言具有煽动性。《战国策》一书由此显得奇谲恣肆、雄隽华赡、姿态万方。韩非子的文章无所顾忌,峻峭犀利,入木三分,淋漓酣畅。楚国屈原别开一朵奇葩,屈赋以参差错落的句式,奇伟瑰丽的词藻,丰富奔放的想象,表现了屈原美好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情操,是《诗经》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峰。

随着周天子的衰微,西周、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颓然崩溃,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生的关怀,著书立说,批评时弊,阐述政见,互相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西汉末,刘歆于六家之外,又增加了农、纵横、杂、小说四家。这些学派各自从不同的出发点,分别探讨了自然、社会、人生、政治、学理等问题。就其各方面的影响而言,以道家的庄周、儒家的孟轲和旬卿、法家的韩非以及纵横家最为重要。

先秦散文有什么突出特征3

在我看来,汉语的独特之美有三。

第一,便是“兴”的力量。晋代陆机在《文赋》中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秋交替,万物更迭,这些都能使诗人的内心产生相应的感情,中国古典诗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这“诗可以兴”的传统。大家应该都知道“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其中“赋”是指白描直叙和铺陈排比,“比”则是类比比喻。类似于“赋”和“兴”的手法在外国的文学中不难见到,唯有“兴”是汉语独有的。《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描写雎鸠鸟叫声,才由此引发君子求女的情谊;《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先描绘桃花盛放之华美,再写美人之出嫁,都是“兴”的作用。作者从自然万物和人世情理中受到感动,从而创作作品。作品进而感动我们读者,这种“兴发”和“感动”就传递到了我们身上。当我们品读着陆游的《钗头凤》中“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时,依然能够感受到千年之前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中国的读者也由于“兴”的力量,才在作品中读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联想与感慨。正是因为“兴”的力量,中国的抒情诗才是这么的发达。相比较而言,西方诗歌的抒情成分要弱很多(除了在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有一些),而更偏重于哲理和巧智。

第二,便是汉语独特的音韵美。汉语中的“同声异字”现象很多,这给中国诗歌的押韵带来了便捷。又加之汉语独有的声调,传统的中国诗歌便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律美。或激昂勃发,或婉转低沉,诗的音律完美地和作品情感结合在一起。在这一方面,律诗与绝句可谓最为典型。杜甫的《登高》被称为“七律之冠”,不仅是因其在描绘悲秋之景、抒发潦倒之情上的出神入化,更是由于该诗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运用已达圆通之境。在汉语中,不只是诗歌,散文也常常有内在的音韵,这是很多外文所做不到的。例如许多先秦散文就有韵文的特征,老子的《道德经》就是自韵文向散文转化过程的产物。再到秦汉时的赋体则更为典型,司马相如、扬雄、枚乘等人的赋亦诗亦文,音韵是制造气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沿着这条脉络一直梳理下去,至南北朝时骈文达到了鼎盛。庾信的《哀江南赋》像史诗一般描绘梁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和自己由南北漂的经历,苍凉雄劲、真挚感人,这种艺术感染力又岂是能离得了韵律么?外文的诗歌自然有押韵,但其文章恐怕不会像汉语这般富有“诗”的特征,更多的是精确和刻板,缺少了一份艺术性。

第三,便是汉语的“朦胧美”。从根本上讲,任何语言都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人脑中的想法,所以模糊性是世界上所有的语言所共有的。但是我记得,季羡林认为没有形态变化的汉语是世界上模糊性最强的语言。汉语的诗中可以没有人称,也可以没有时态,所以是最为灵活和朦胧的。比如温庭筠的两句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仅仅是平白地列出了六种意象,意象之间的关系却已相当模糊。读者却可以在这几个意象叠加之中受到感染,体会到作者的心境。在这种诗中,不存在一个中心的意象,作者根本无需挑破情理,然而情理自身又呼之欲出。英语这一类富于形态变化的语言便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太精确了,精确得如同显微镜和标尺。这种精确的语言适宜进行科学描述,而不适宜进行文学创作,词语上的精确性会大大限制作者的想象力。我常常听到有人诟病汉语不够准确,难以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创建,但也正是这种不准确性和模糊性,造就了瑰丽的中国文学。从这个角度来讲,汉语天生就是写诗的语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