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吾说说(吾之爱女说说)

2022-10-02 08:18 作者:一往文学 围观:

铁凝:我眼中的杨绛先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一往文学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吾说说(吾之爱女说说)1

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 铁凝

五月二十七日晨,在协和医院送别杨绛先生。先生容颜安详、平和,一条蓝白小花相间的长款丝巾熨帖地交叠于颈下,漾出清新的暖意,让人觉得她确已远行,是回家了,从“客栈”返回她心窝儿里的家。

现在是二〇一六年的七月,我把《杨绛全集》再次摆放案头开始慢读,我愿意用这样的方式纪念这样一位前辈。这阅读是有声的,纸上的句子传出杨绛先生的声音,慢且清晰,和杨绛先生近十年的交往不断浮上眼前。

——铁凝《我眼中的杨绛先生》

作为敬且爱她的读者之一,近些年我有机会十余次拜访杨绛先生,收获的是灵性与精神上的奢侈。而杨绛先生不曾拒我,一边印证了我持续的不懂事,一边体现着先生对晚辈后生的无私体恤。后读杨绛先生在其生平与创作大事记中写下“初识铁凝,颇相投”,略安。

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杨绛姐姐?”

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笑得很乐”——这是杨绛先生在散文里喜欢用的一个句子。

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辞典。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几枚手印很是醒目。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至今我连陪嫁都没有呢。”杨绛先生笑谈。后来我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过那几枚黑手印,杨绛先生读了那篇文章说:“铁凝,你只有一个地方讲得不对,那不是黑手印,是白手印。”我赶紧仰头再看,果然是白手印啊。岁月已为天花板蒙上一层薄灰,手印嵌上去便成白的了。而我却想当然地认定人在劳动时留下的手印必是黑的,尽管在那晚,我明明仰望过客厅的天花板。

▲ 铁凝女士近照

我喜欢听杨绛先生说话,思路清晰,语气沉稳。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她读《美国国家地理》,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知道前两年走俏日本的熊人玩偶“蒙奇奇”,还会告诉我保姆小吴从河南老家带给她的五谷杂粮,这些新鲜粮食,保证着杨绛饮食的健康。跟随钱家近二十年的小吴,悉心照料杨绛先生如家人,来自乡村的这位健康、勤勉的中年女性,家里有人在小企业就职,有人在南方打工,亦有人在大学读书,常有各种社会情状自然而然传递到杨绛这里。我跟杨绛先生开玩笑说,您才是接“地气”呢,这地气就来自小吴。杨绛先生指着小吴说:“在她面前我很乖。”小吴则说:“奶奶(小吴对杨绛先生的称呼)有时候也不乖,读书经常超时,我说也不听。”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锺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那更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想念,是爱的宗教。杨绛晚年的不幸际遇,丧女之痛和丧夫之痛,在《我们仨》里,有隐忍而克制的叙述,偶尔一个情感浓烈的句子跳出,无不令人深感钝痛。她写看到爱女将不久于人世时的心情:“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送别阿圆时,“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摧垮杨绛,她还要“打扫现场”,从“我们仨”的失散到最后相聚,杨绛先生独自一人又明澄勇敢、神清气定地走过近二十年。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也是一个爱的奇迹。

我还好奇过杨绛先生为什么总戴着一块圆形大表盘的手表,显然这不是装饰。我猜测,那是她多年的习惯吧,让时间离自己近一些,或说把时间带在身边,随时提醒自己一天里要做的事。在《我们仨》中杨绛写下这样的话:“在旧社会我们是卖掉生命求生存,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如今在家中戴着手表的百岁杨绛,让我看到了虽从容却严谨的学者风范。而小吴告诉我的,杨绛先生虽由她照顾,但至今更衣、沐浴均是独自完成,又让我感慨:杨绛先生的生命是这样清爽而有尊严。



有时候我怕杨绛先生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不舒服,也会和先生“笔谈”。我从茶几上拿过巴掌大的小本子,把要说的话写在上面。这样的小本子是杨绛用订书器订成,用的是写过字的纸,为节约,反面再用。我在这简陋的小本子上写字,想着,当钱锺书、杨绛把一生积攒的版税千万余元捐给清华大学的学子们,是那样地毫不吝啬。我还想到作为文学大家、翻译大家的杨绛先生,当怎样地珍惜生命时光,靠了怎样超乎常人的毅力,才有了如此丰厚的著述。

为翻译《堂吉诃德》,她四十七岁开始自学西班牙语,伴随着各种运动,七十二万字,用去整整二十年。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国王和王后。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

“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杨绛说。

有时我会忆起一九七八年的国宴上西班牙女宾的这句话:“她穿得像个女工。”初来封闭已久、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西班牙人对中国著名学者的朴素穿着感到惊讶并不奇怪,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单从穿着看去,大约都像女工或男工。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如同她常说的“我们做群众最省事”,如同她反复说的,她是一个零。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在做学问的同时,她也像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女性一样,操持家务,织毛衣烧饭,她常穿的一件海蓝色元宝针织法的毛衣就是在四十多年前织成的。我曾夸赞那毛衣针法的均匀平展,杨绛脸上立刻浮现出天真的得意之色。

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和台湾“中研院”一位年轻学者见面,十几年前她在剑桥读博士,写过分析我的小说的论文。但这次见面,她谈的更多的是杨绛,说无意中在剑桥读了杨先生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两部话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惊叹杨先生那么年轻就展示出来的超拔才智、幽默和驾驭喜剧的控制力。接着她试探性地问我可否引荐她拜访杨先生,就杨先生的话剧,她有很多问题渴望当面请教。虽然我了解杨绛多年的习惯——尽可能谢绝慕名而来的访客,但受了这位学者真诚“问学”的感染,还是冒失地充当了一次引见人,结果被杨绛先生简洁地婉拒。我早应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这个结果只让我更切实地感受到杨绛先生的“隐身”意愿,学问深浅,成就高低,在她已十分淡远。任何的研究或褒贬,在她亦都是身外之累吧。自此我便更加谨慎,不曾再做类似的“引见”。



▲ 杨绛先生晚年生活照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杨绛先生百岁生日前,我和作协党组书记李冰前去拜望,谈及她的青年时代,我记得杨绛讲起和胡适的见面。胡适因称自己是杨绛父亲的学生,曾经去杨家在苏州的寓所拜访。父亲的朋友来,杨绛从不出来,出来看到的都是背影。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杨绛最好的朋友陈衡哲跟她说,胡适很想看看你。杨绛说我也想看看他。后来在陈衡哲家里见了面,几个朋友坐在那儿吃鸡肉包子,鸡肉包子是杨绛带去的。我问杨绛先生,鸡肉包子是您做的吗?杨绛先生说:“不是我做的。一个有名的店卖,如果多买还要排队。我总是拿块大毛巾包一笼荷叶垫底的包子回来,大家吃完在毛巾上擦擦手。”

讲起往事,杨绛对细节的记忆十分惊人。在她眼中,胡适口才好,颇善交际。由胡适讲到“五四”,杨绛先生说:“我们大家讲‘五四运动’,当时在现场的,现在活着的恐怕只有我一个了,我那时候才八岁。那天我坐着家里的包车上学,在大街上读着游行的学生们写在小旗子上的口号‘恋爱自由,劳工神圣,抵制日货,坚持到底!’。我当时不认识‘恋’字,把‘恋爱自由’读成‘变爱自由’。学生们都客气,不来干涉我。”杨绛先生还记得,那时北京的泥土路边没有阴沟,都是阳沟,下雨时沟里积满水,不下雨时沟里滚着干树叶什么的,也常见骆驼跪卧在路边等待装卸货。汽车稀少,讲究些的人出行坐骡车。她感慨那个时代那一代作家。“今天,我是所谓最老的作家了,又是老一代作家里最年轻的。”那么年轻一代中最老的作家是谁呢?——我发现当我们想到一个人时,杨绛先生想的是一代人。

吾说说(吾之爱女说说)2

很久以前,蜀地一带有许多鹦鹉,鹦鹉会说话,羽毛也很漂亮,最主要的是也不怕人,所以当地人就经常捉鹦鹉,然后作为宠物养在笼子里。

成都有一位年轻人,叫蒋士三,也喜欢鹦鹉,他还蓄养了一只鹦鹉,已经好几年了。

这一天,外面来了一只八哥,停在树梢上,称呼笼子里的鹦鹉为“能言公”。两只鸟儿都能说话,所以鹦鹉就跟八哥聊起来了。

八哥问鹦鹉:“能言公,你很久没回翠衣国了吧?是不是有好些年了?”

鹦鹉说:“是啊,我五年前离乡,本来一直很自在,结果前年被捉在了笼子里,确实有好些年没回去了。”

“那么,你想回去吗?”

“我怎么能不想着回去呢?你不知道我,我其实不是生来就做鹦鹉的。这样吧,我来跟你说说我的故事。”

接下来,鹦鹉为八哥说了自己的身世和故事。

原来,鹦鹉以前是商人,在湖南、湖北等地做生意。他生意做得很好,往往能够赚到好几倍的利润,因此他赚了许多钱。而且,他能说会道,总是做大好人,为别人排忧解难,所以他人缘不错,大家对他口碑也好。

有一年仲春,商人和同伴乘船,从水路出发,要去某处做生意赚大钱。

出发几天后,大船遇到大风,然后船被吹到了一个岛上。这岛上有高山,直耸云霄,天空蔚蓝,十分漂亮。几个人觉得这里不错,商人也很喜欢,就拉着同伴上了岛,然后四处游玩观看,越往里走,大家就觉得越漂亮。

就这样,几人深入岛中,到后来走得太远,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岛上并没有人,只有鸟儿在飞,边飞边叫,鸟儿极多,不知道有几万几十万只。几个人一开始很高兴,但是后面转了几圈,费尽了力气,也找不到回去的路,这才开始慌了。几个人本就因为乘船有些不适,又走了许多路,饿得受不了,找不到食物,只好想着捉鸟吃。

但是,几个人也没有工具,所以也抓不到鸟儿,就这样,几天后一行人都饿死了。

其他人死后怎么样,商人不知道,他自己飘飘荡荡,来到了一处地方,这儿有巍峨的宫殿,有富丽的城郭,城里还有很多,这儿的人似乎不分贵贱,都穿着翠色衣服,十分奇怪。

商人找人问了,别人回答他说,这里是海中第七岛,叫翠衣国。

得知这儿是国家后,商人有了希望,他去拜见了国王,说了意思,希望能够回家。

翠衣国国王大约五十来岁,也穿着翠色衣服,识义理,通阴阳,他部下那些上大夫都会写诗,中大夫则都能唱曲儿,下大夫则能言善辩,反正都是有才之人。商人也很会说道,所以受到国王重视,把他视为客卿。

后来,国王又把女儿嫁给了商人,那公主很漂亮,会唱歌,会唱诗,跟商人关系很好。第二年,国王又让人给商人做了翠色衣服,商人穿了后就能飞起来了,跟其他人一样。一旦飞起来,他们就成了鸟儿,其实就是鹦鹉。国王很高兴,封他为能言公。

后来,国王带着商人夫妇飞翔在林中。飞到山中的时候,商人饿了,就飞下山去找食物,结果被人抓住了。再以后,鹦鹉就被人关在了笼子里。

最后,鹦鹉说:“我很想念国王和妻子,不知道你能不能为我捎口信过去呢?如果可以,那么真实我的万幸了。”

说完后,鹦鹉伤心,几乎落泪。

八哥听完后,安慰了鹦鹉,表示愿意作为信使,替鹦鹉传话。

鹦鹉则提醒八哥:“翠衣国离这里很远,你要小心,可不要像我一样,被人捉在此处,几年都无法自由啊!”

八哥飞在空中,听到后有些感动,说:“放心吧,我会的,谢谢你的提醒。你没有光顾着自己,而不考虑我的安全,这让我很感动。”

蒋士三其实一直在窗户下躺着,屋子里也没有其他人,周围也不吵闹,所以鹦鹉和八哥的对话,他都听到了。蒋十三没想到,这个鹦鹉居然有这样的故事,他忽然觉得对不起这只鹦鹉,于是打开笼子,放了鹦鹉。

鹦鹉一开始不信,不敢飞出去。蒋十三就说,自己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还提醒鹦鹉:“你快回去吧,以后可要多加小心,不要爱被人抓了。”

鹦鹉落泪,感动地在笼子上转圈飞,然后又对蒋十三点头道谢,说了一番话后离开了。

之后,蒋十三把鹦鹉的故事说给家人听,家人却不信,说他不小心放走了鹦鹉,甚至说他是故意放走鹦鹉,蒋十三听了后,也不去争辩。

一年之后,蒋十三得了重病,奄奄一息,就剩一口气了。迷茫之中,他看到有人穿着黑色衣服,嘴巴像是鸟嘴,到他跟前说:“你家之前的小囚犯(指那只鹦鹉),已经到了翠衣国,还跟国王说了,我是奉国王之命,来请你去的。”

蒋十三迷迷糊糊呢,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就跟他去了。

那人振臂一挥,猛然出现了绿色衣服的人,扛着一个肩舆(一种轿子),然后抬着蒋十三出发了。很快,就到了大海上,波浪巨大,简直就像山一样高。蒋十三一看,有些害怕。但是,那些人始终在水面上一尺高的地方飞着,丝毫不怕,而且速度很快。

很快,来到了一座岛上,跟鹦鹉说的一样,景色很美。

郊外,已经有人等候了,他们穿着翠绿色的衣服,趴在路两边。这时候,来了一人,高声说:“公子能察爱生灵,有好生之德,放了鹦鹉,网开三面,能让我回归翠衣国,实在是令人感动。我无以为报,因此在这里提前等候,略表感谢之心。”

说完后,那人又趴在地上哭了起来。

蒋十三一看他,就觉得似曾相识,原来他就是自己放回来的鹦鹉。于是,他下了轿子,拉着那人的手,一起进入城中。

进入城中,国王亲自迎接他,还作揖说道:“寡人愚昧,不该带他们出去到林中游玩,以至于爱婿被捉,女儿哭思。如果不是先生你把他放回来,寡人的爱女估计就要伤心终老了。唉,寡人还派八哥去搜寻爱婿,没想到八哥刚带回来消息,先生就放了寡人爱婿,实在难得啊!”

蒋十三看了看国王,觉得他相貌清奇,于是又谦虚了几句。

国王请蒋十三到大殿上,让他上座。国王又说:“寡人儿女能够完聚,多亏了先生。本来,寡人也不知道怎么报答先生,只是听说先生病重了,于是派剪舌候(就是那个黑衣鸟嘴的人)去请你来。”

这时候,来了十几个漂亮丫鬟,身后有一位更美的人,声音也很好听。她就是鹦鹉的妻子,国王的女儿。夫妇二人来到大殿,对着蒋十三拜谢了,蒋十三依旧谦虚了几句,还礼后坐下了。

国王大喜,叫人在望祢亭(这个亭子的意思,就是盼望你归来,祢是尔,也就是“你”的意思)摆宴。国王因为知道蒋十三有病,所以就让人取来海中神露,加入到酒中,让蒋十三喝了。蒋十三喝完后,神清气爽,一切恢复正常,仿佛比以前还年轻了。

宴会期间,那些百官,或是唱曲儿,或是写诗,都来祝贺蒋十三,但蒋十三只觉得酒菜不错,不知道他们唱了什么,说了什么。

宴会结束,国王又说:“敝国距离中华很远,也没有中华那么大,跟中华相比,国中宝贝也不太好。但是,心意还要表达,所以,只能拿一些国中的好宝贝,献给先生,就当给先生娱乐好了,希望你不要拒绝。”

国王招了招手,旁边人拿来十个大宝珠,一双紫玉壶。婢女来了,又代表公主,送给蒋十三一个水心境,几尺高的珊瑚树。还说,先生让她和夫君破镜重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因此送些礼物作为报答。

另外,鹦鹉又送给蒋十三许多礼物,都价值不菲。

蒋十三想念家乡,国王只好派黑衣鸟嘴的人送他,于是蒋十三又坐上肩舆,飞越大海,回到了家里。

到家后,黑衣鸟嘴的人不见了。蒋十三听到屋里有哭声,进去一看,家人围在自己跟前大哭。他这时才明白,自己已经死了。他靠近自己的尸体,忽然感觉被人推了一把,魂魄与尸体重合,他又复活了。

家人大喜,一看蒋十三精神不错,各方面都恢复正常了,都很高兴,也都不明白怎么回事。蒋十三知道,是翠衣国国王的海中神露,救了他的命。他含糊几句,敷衍过去了。

等家人离开后,蒋十三要下床,忽然觉得外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蒋十三出门一看,只见树梢上,有一只鸟儿在叫,正是给鹦鹉传信的八哥。它嘴里叼着一个大包裹,放到院子里后,飞到空中,说了一句“多谢先生,东西都给你带来了”,然后飞走了。

蒋十三一看,包裹里居然是珍珠、紫玉壶、珊瑚树等,正是国王、公主、鹦鹉给他的礼物,他顿时心花怒放。这些钱,价值足有百万两,后来蒋十三靠着这些宝贝,过上了优渥富足的生活。

再以后,蒋十三慢慢地把自己的故事说给了后人听,至今,蜀地的人仍然会把鹦鹉叫“能言公”。

故事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劝诫人类,不要把鹦鹉等鸟儿捉在笼子里。

因为,你觉得它只是一只鸟,实际上它也有生命,有家庭,有父母,有妻儿等等。还有,鸟儿的声音确实动听,但在笼子里,它应该只有诅咒之声,而不是冲着你唱歌。只有放他自由,让它在外面自由飞翔时,它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吾说说(吾之爱女说说)3

假日从时饮,

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街,

已似爱文章。

出自唐代的杜甫《又示宗武》。

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还要勤学经典,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

作为已经名动四方的诗人,看到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杜甫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可想而知。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律》为陆游的一组教子诗,共八首,本诗是最著名的第三首。

陆游在诗中勉励儿子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必须“要躬行”——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才能学有所成。

北风吹衣射我饼,

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

男儿有求安得闲。

《示秬秸》是宋朝张耒书写七言律诗。这两句大意是:诗的大概意思是:北风吹动孩子的衣裳,也吹到饼上。

那个孩子的心里,应该是不担心自己衣薄寒冷,却在担心忧衣单忧饼凉了卖不出去吧。

人生职业没有高下尊卑之分,但人生志向应当坚定,男子汉如果有所追求,怎么会安享清闲。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出自苏轼的《洗儿戏作》。《洗儿诗》短短四句,语气戏谑,基调反讽,实乃事出有因。

“人皆养子望聪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本身没什么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只是苏轼本人仕途受大挫,痛定思痛,“我被聪明误一生,”也是实情。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出自唐代韦庄的《与小女》。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

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裳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

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代陆游的《示儿》。作为一首绝笔,它无愧与诗人创作的一生。陆游享年八十五岁,现存诗九千余首。

其享年之高、作品之多,在古代诗人中是少有的;而以这样一首篇幅短小、份量却十分沉重的压卷之作来结束他的漫长的创作生涯,这在古代诗人中更不多见。

山前山后是青草,

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

来看野翁怜子孙。

出自唐代曹邺的《北郭闲思》。房子四周茂盛的青草,想起了当年送别亲人时那种“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景象。

独守空居,不堪寂寞,思念亲人,只好整天外出,去乡间看看别的老人是怎样享受天伦之乐的。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让思想充实生活。谢谢您的阅读!衷心感谢来自网络的被采信息源!我们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权必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