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重庆的战士有哪些故事名字

2022-11-08 01:34 作者:清羽倾城 围观:

一泡尿,送走一名日本高级指挥官,重庆小兵42年后才知自己立大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清羽倾城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重庆的战士有哪些故事名字1

“所有人都给我前进!谁敢往后退,谁就...砰!”

酒井直次的命令还没说完就停止了,因为一个地雷强行让他安静下来,虽然此时的他还并未丢掉性命,可因为没有军医及时治疗,他最终还是离开了。

此时,他的第十五师团已经慌作一团,而看见长官离世的一小部分人内心更是充满忐忑,生怕自己和长官一样面临如此境况,毕竟他可是被人围在了最中间.....

其实,在酒井直次离世前,他也十分不解,双眼瞪得极大,他似乎没想到自己怎么可能会成如此模样,可不管他怎样不甘,结局早已注定。

酒井直次是谁?又是何方高人埋下了这颗神不知鬼不觉的地雷?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掀开那段抗日历史便能知悉一二,后一个却要经过42年的时间,而当人们找到了这位“高人”时,“高人”也才得知酒井直次死于自己手中。

面对众人的目光,他仰天长笑:“这个日本军官是死在一泡尿上!”那么,42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01 游荡于人间的恶魔

1937年,卢沟桥的石狮子无力阻拦这群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日军的铁蹄无情地践踏着中国人民。

虽然同为人,但是有些人身上却没有人性。

自日军入华夏大地后,日本天皇下达的“三光政策”也被这群人疯狂追捧,而这其中最为狂热的当数酒井直次。

酒井直次出生于1891年,其先祖是日本战国中后期名将,德川家康之家臣。

由于家族的过往,这使得酒井直次深受日本天皇的重视。

当然,酒井直次也并不是依靠家族的废物,1911年,酒井直次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了,而后的日子里,他也为了“天皇”而努力地学习着他认为对的事情。

经过十几年的军事学习以后,他成为了天皇眼中“完美”的部下。

1937年,接到命令来到中国后的酒井直次彻底摒弃了心中最后的良知,他疯狂地推崇“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

这样丧心病狂的政策本不该存在,可这些人却为了所谓的信仰大肆推崇,甚至加以“改进”。

当时,酒井直次不仅要求自己的部下严格执行命令,还专门举办比赛来刺激“军队异类”心中的兽欲,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争虎豹头衔比赛”,而这个比赛内容也令人痛心:侵略中国女性的数量。

谁也无法想象,不过一个虎豹的头衔,却在当时牺牲了成百上千中国女性。

这该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尖叫声和求救声不绝于耳,到最后以一声枪响为结束。

因为酒井直次的荒诞行径,他成为了当时的江苏、安徽、浙江三地上方最为恐怖的名字,但凡事都有报应。正如老人所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令他没想到的是,结束他一生的根因和一泡尿有关

02 一泡尿要了日军指挥官的命

1942年4月,日本东京、名古屋、神户等地被美军飞机轰炸,日本见此状况,深感恐慌,生怕美军会从中国浙江对日本进行“穿梭式轰炸”。

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浙赣会战一触即发,酒井直次被任命为高级指挥官,按接到的命令赶往衢州,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前进机场。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酒井直次的第十五师装备配置比同批军队好上些许。

当酒井直次的队伍出发后,川军第21军也接到命令:拦截酒井直次及其军队,坚决不能让他们得逞。

当命令下发后,第21军第146师派出独立工兵第8营营长黄士伟带领士兵向日军必经之地兰溪江边靠近。

为了能够给敌人沉重的一击,黄士伟和士兵们头顶六十多枚四号甲雷行动。

到达目的地以后,黄士伟迅速侦察起地形。

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月光洒在兰溪江的波光无法抚平黄士伟的焦急,不到六个小时,酒井直次的军队就要抵达他正站着的地方。

环视一圈之后,黄士伟把目光定在了前方的三岔地形上的山坡。

其实,到底把雷埋在哪里才能完成预想的效果,这是一个经验和运气缺一不可的问题,而黄士伟不敢保证酒井直次的部队一定会经过小山坡,但他想要赌一把。

小山坡的位置便利于侦查,过了这里就是毫无掩体的河面,而黄士伟赌的就是日军要不要在这个位置侦查。

下定决心以后,他马上号召士兵开始埋雷,除了小山坡上的地雷以外,日军可能经过的大路也埋下了地雷。

由于日军十分狡猾,且还有精密仪器用来勘察地雷,所以埋下地雷以后,他必须要把一切伪装成毫无痕迹的样子。

就这样,一群人埋完地雷后又开始埋头“种草”,用树枝进行掩盖,处理得差不多以后,黄士伟命令第八营就地埋伏。

一晚上的提心吊胆到了趴下的那一刻终于得到了些许的缓解,但是黄士伟根本不敢彻底放松。天边的颜色已经从彻底的墨色淡开,风掠过脸上直让人觉得冷冽,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黄士伟的尿意比日军先一步到来。

黄士伟不敢起伏过大,于是,他微微拱起身子,摸到山坡差不多的位置解决了生理问题。

再次回到埋伏地点后,黄士伟看着敌军还没来,心里做了对此时的情况做了一番计较:敌人还没来,但是大部队马上就会有所行动,该怎么办?

短暂的思考后,黄士伟下达最后命令:撤离,回归大部队。

让黄士伟没想到的是,他前脚离开,酒井直次的部队后脚抵达地雷阵的位置,而毫无防备之下的酒井直次部队踩中了黄士伟等人埋下的地雷,一阵轰天声响之后日军有所损伤

为了不再继续出现这样的战损,部队停下来,侦察兵带着仪器开始扫雷。

也许是刚刚的轰炸使得军心有所动荡,几个侦察兵草草扫过就敢上报,可酒井直次的防备心可不是几个侦察兵的话就能够打消的,他决定亲自查看。

于是,他叫来一群士兵将自己围在中间,此时的酒井直次自以为已经把保护措施做到了极致,可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身下的马匹。

世人皆知狗的嗅觉灵敏,马的速度敏捷,但也忘了后者的嗅觉是能和前者媲美的。

黄士伟的那一泡尿吸引了马匹的注意力,酒井直次随着马匹的移动来到了布满炸弹的小山坡之上。

随着马蹄的落下,又是一声轰鸣,而这次炸中的是这支队伍的最高长官——酒井直次

此时,酒井直次的左脚完全被炸碎,腿部的皮肤已经血肉模糊,有的地方甚至已经能够看到森森白骨。

见此状况,卫兵慌忙去搀扶酒井直次,其余人跑去寻找随行的军医,可因为刚刚的伤亡,军医全都四散到各个支部。

整整半个小时的时间当中,面如死灰的酒井直次只能硬撑着。

令人感到可恶的是,即便他伤势已经如此严重,他还不忘了命令军队继续完成任务,而等到医护人员来到他身边的时候,酒井直次已经回天乏术。

大战在即,酒井直次的死一旦传开只会动摇军心,考虑到这一点,日军方面隐瞒了他的死讯,在几个月以后才举办酒井直次的丧事。

因为时间错开的缘故,黄士伟等人都没有想到是自己的地雷要了酒井直次的性命,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直过了42年才真相大白。

03 迟到42年的战果

1984年,日本方面出书记录了昭和十七年的行军事迹,详细记录了酒井直次死亡的全部过程。

这本书被曾经也是川军第21师一员的顾祝同看到,根据时间,他推测出酒井直次正是死在当年第八营所布下的地雷阵当中。

虽然过去了42年的时间,但是顾祝同希望八营营长黄士伟能够知晓这份迟到的战果。

于是,他和随行人员一起来到了黄士伟的老家——重庆。

此时的黄士伟已经不是当时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健伟男儿,时光的蹉跎之下,他已经是一位64岁的白发老人。

看着这位白发老人,顾祝同缓缓道出自己来的意图:我想和此来和你当年参战的事情有关,酒井直次的死其实和您有关……

听着顾祝同的话黄士伟先是大笑这鬼子死于自己的一泡尿,转而热泪充斥眼眶,说道:“好啊!酒井直次的死也算是告慰了那些死在战场上的战友们!

时隔42年再次提起当年的事,那些回忆就像活了一般,而老人也情不自禁讲起了自己的埋下地雷后的故事:当年,埋下地雷后,我也又曾参加了几次埋雷的行动,在战场上,也见证了很多事情,我始终记得我参战的时候,父亲的叮嘱和母亲的泪水,始终记得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誓言,可后来我人生中最后一此埋雷,因为被敌人发现,让我失去了无数的兄弟,也让我因和大部队断了联系,彻底离开了部队,离开部队后,我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会计……

听着黄士伟的话,也曾有随行的人问他是否后悔,是否有遗憾。

可对于这些问题,他却摆了摆头,说道:“没有!那个年代只有一件事情会成为遗憾,那就是没有把敌人赶出中国。只要敌人还在,军功可以不要,但人一定不能倒下!”

在黄士伟看来,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活着看到日本鬼子离开中国的那一天。

这位老战士无疑是让人敬佩的,而在战争时期,还有许多同黄士伟一样的人。

2014年10月13日,黄士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位英雄老人用自己的一生经历赢得了后人的敬佩,向他致敬!

参考资料

1.郭汝瑰.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2.郭昌文. 《论浙赣会战 》. 福州大学学报. 2015.

3.《浙赣路上毙天狼——寻访日军中将酒井直次丧命兰溪处》

4.《酒井直次 被地雷炸死的师团长》

5.《军史回眸:日军恶魔中将酒井直次这样毙命》

重庆的战士有哪些故事名字2

为讲好重庆英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生动故事,重庆市推出英才人物系列报道。近日,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专访了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任毅。

近年来,重庆市卫生健康牢固树立“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的理念。在育才方面,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实施“医学领航”人才工程。擅长应用中医经典经方诊治心肺重症的任毅正是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中的一员。同时,他还是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将嘴巴张开,看看舌头……”走进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门诊,任毅正在为当日最后一位患者看诊,“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虚湿阻证。治法为健脾化湿,给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还是要进行适量运动。”开完处方,任毅又认真叮嘱了几句,才结束了诊疗。

本科到博士10年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潜心研学,加之十几年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任毅不仅在医术上不断精进,更是总结出了医者当有的“四心”。

“我们身为医生,就要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在救治过程中一定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以及最重要的责任心。”任毅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减轻患者的病痛,简单而明确。

坚定责任心去诊治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正是阖家团聚,喜迎新年的日子,任毅却在接到一通电话后迅速整理起了行装。原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任毅成为重庆市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一员,被派往黔江中心医院抗击疫情,第二天便要出发。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彼时人们还缺乏对这一病症的了解。“这毕竟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又没有特效药,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担忧。”此时再回想前往抗疫一线前夕的心情,任毅感慨道,“但我是一名党员,又是既熟悉中医又懂得西医的医生,有多年在重症病房工作的经历,在这种特殊时刻我自己也希望能挺身而出,担起责任。”

没有特效药,中医药成为重要的联合治疗手段。为了取得一手资料,调整治疗方案,加服中药,中医需要进行望闻问切,和患者近距离接触。任毅没有犹豫,很快便进入了隔离病房,接触到黔江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开具中药处方。一周后,这位重症患者的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成为黔江地区新冠肺炎治愈出院的第一例患者。在接下来的诊疗中,黔江地区所有确诊患者的中医药治疗参与率为100%。

哪里困难,就去往哪里。万州区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重,成为重庆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地区,任毅和医疗专家组很快轮换到万州。那时候,危重症和重症患者较多,任毅和其他医务工作者几乎每日都要工作10小时以上,前前后后一共诊治了248名患者。

当疫情在中国得到迅速控制的同时,许多海外同胞还在艰难地与新冠肺炎抗争。同年5月,任毅作为中国政府赴非洲抗疫医疗专家组中唯一一位中医专家,前往条件更为艰苦的非洲进行援助。

“知道他的情况的时候,我们都感觉揪心。” 从苏丹回国前一天,任毅和两位专家组成员诊治了留学生李某,“他判断自己可能被感染了,甚至出现了咳血症状,但是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做到核酸检测。后来,通过大使馆和医疗队的协调完成了检测,在我们回国前一天他被确诊了。”

那一天,任毅三人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刚来到隔离病房,医院突然停电了,空调和照明设备都停止运转。在44摄氏度蒸桑拿般的高温环境中,靠着应急灯的光亮,任毅等人对李某坚持诊治了一个多小时,并将提前配制好的中药交予李某。透过雾气斑驳的护目镜,看到医生们眼周细密的汗珠,李某泪流满面感动不已。

“要让海外同胞感受到祖国母亲的关怀,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哪怕再难,我也会克服,因为这也是我的一份责任。”任毅说。

关键时刻,抗疫一线有着一批批“白衣战士”全力以赴,正是得益于国家的人才战略,储备了大量医学人才。任毅表示,当前疫情在全国各地仍有散发,对于医务工作者们而言仍然是不能松懈的考验。

捧着爱心去安抚

“任医生真是好医生啊!我不认识他,他却非常热情,很照顾我,医术又好。谢谢你们,我终于好起来了。”中医经典科病房内,心衰患者吴某紧紧握住任毅的手,眼角闪烁着泪光。

烦恼时帮你解忧,孤单时给予陪伴的,可能是亲人,也可能是像任毅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任毅认为,对于病痛中的患者,医生就是一道希望的光,更要充满爱心给予他们关怀。

抗击新冠肺炎对于国家而言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来说同样是一场持久战。

“每个人情况不同,有的患者通过治疗可能很快就转阴了,但有的患者可能因为病毒载量较大,隔离治疗的时间更长。一周不转阴,两周不转阴,有的甚至要住上一两个月的院。”任毅说,随着住院的时间变长,焦虑、孤独和烦躁的心理便慢慢在患者心底滋生。

任毅认为,治疗不能仅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也要兼顾他们的心理健康。

怎么办?他常常陷入思考。

除了增加和患者的沟通,为他们答疑解惑,任毅决定组织患者练习八段锦等中医健身操,让大家活跃起来。“一方面,患者做中医健身运动有利于恢复心肺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心理上的一种调节。”任毅说。

秉持细心、耐心去呵护

前段时间,王某有些发热、头昏,似乎是感冒了。于是,他来到医院,希望开点药吃,早点好起来。

任毅仔细为王某进行了检查,最终发现王某并非感冒,而是患上了心肌炎。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影响心跳、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王某听后怔了一下,却并不相信。他觉得医生不过是在“套路”他,自己尚且年轻,只是有些发烧,绝不可能得这种听起来十分严重的疾病,坚持认为自己只不过是普通感冒而已。

“医学的专业性很强,医患之间会存在知识结构不对等的情况,所以患者可能对自己的病症理解不够深入。”任毅介绍道,医学面对的是生命,要细心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对症下药;对于专业的医学知识,患者一时不能理解,要给予耐心的讲解。

王某表现出了不理解、不配合,任毅却没有气恼,反而更加耐心地进行解释,还将科室的科普文章分享给他。慢慢地,理解产生了,信任增加了,王某开始积极配合治疗。“要知道,医患互信也是战胜疾病的一个关键。”任毅笑着说。

以精湛医术为笔,以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为墨,接触医学的二十几年里,任毅以身作则、守正创新,不断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书写着属于杏林的担当。

重庆的战士有哪些故事名字3

弘扬百年大党光荣传统

传承革命先辈优良作风

近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北京高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

举办“红色家书 百年初心”

红色书信诵读活动


一封封红色书信

书写了革命先辈

不畏艰难、不惧牺牲

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

一段段深情诵读

抒发了我辈对先烈的敬仰和缅怀

对党的热爱与忠诚


即日起

京法网事将带领大家

从这些红色书信中

感悟爱国主义情怀


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

由北京高院民三庭

李晓琳、李双阳诵读的

烈火中的英雄——邱少云

诵读人:民三庭党支部 李晓琳、李双阳

大家还记得这张图片吗?这是我们小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配图:

烈火熊熊燃烧,邱少云紧皱眉头,咬紧牙关,五个指头深深地抠入土地,然而他目光坚定,狠狠地望着远方。

1951年3月15日,邱少云写下一生中唯一的一封家书后奔赴朝鲜战场;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在烈火中牺牲,今年是邱少云同志逝世69周年的日子。重新阅读这封家书,了解一下这位英雄的传奇故事。


在今天重庆市铜梁区,蔚然矗立着一座伟大战士邱少云的英雄纪念碑。1926 年,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一间孤零零的草房中,他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就开始了长工生涯,因家庭贫苦,邱少云没有上过学,在参加解放军后,一边苦练杀敌本领,一边学习写字。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同年3月15日,邱少云在奔赴朝鲜战场前写下的一生中唯一的一封家书:

前些日子,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明天就要出国打仗去了。听指导员说,侵略者在那里杀人放火,干尽了坏事。他们占领我国台湾省,还想占领我们的国家,我们就要回到旧社会去,分的房子和土地又要被地主夺去。我恨死了侵略者。到朝鲜后我一定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死了又算个啥!

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两天后,1951年3月17日,邱少云和部队一起乘上火车从内丘出发,昼夜兼程,奔赴朝鲜战场。

下面让我们和大家一起重温那篇经典的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军的阵地。我们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29师把进攻391高地的计划分成两步:

第一天晚上,隐蔽接近敌人;

第二天晚上,发起进攻。

这也就意味着,两个晚上之间,进攻部队要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整个白天。他们要把自己当成石头、当成土地,一动也不能动。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悄悄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发现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敌人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查,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的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的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的敌人发现,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的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的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邱少云牺牲时胸前未烧尽的棉服残片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我们歼灭了。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这位伟大的战士

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也没动一寸地方

这位伟大的战士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没发出一声呻吟

这一壮举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

所写的钢铁誓言

为了世界革命

为了战斗的胜利

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烈火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却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

邱少云

在烈火中永生!



编辑:崔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