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杜甫的故事有哪些总结

2022-11-07 16:11 作者:光明网 围观:

不一样的杜甫,焕发跨文化的魅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杜甫的故事有哪些总结1

作者:胡笛

不久前,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以下简称《杜甫》),引发了关注,也引起了热议。这是一个西方他者视角下的杜甫,无论是故事的讲述方式还是人物的塑造,都带有明显的西方叙事色彩,呈现出戏剧化的效果。

这样一个他者视角下的杜甫,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是有些陌生的,却也促使人们去进一步了解杜甫和他的作品,去领略这位古代诗人在当下焕发的跨文化魅力。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叙事的民间性

纪录片《杜甫》的导演迈克尔·伍德,是英国历史学家和电视制作人,参与制作了大约120部纪录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多次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他热衷于讲述中国故事,也形成了独特的纪录片风格——他“通常会在纪录片中担当主持人,因为纪录片的本质在于讲故事,主持人有助于故事的讲述”。他还是一个历史的漫游者,实地探寻故事中的大城小巷。

迈克尔·伍德的历史纪录片最重要的一点,是记录“活”的文化,“历史不需要我们操心,但我们必须要确保中国群众充分融入纪录片中”,在与中国老百姓的采访互动中,经常能看到他脸上抑制不住的好奇和喜悦之情。明白了他历史纪录片叙事对民间性的倾向,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杜甫》的主题是杜甫,镜头里却有那么多或唱歌跳舞或舞文弄墨的普通百姓。因为,于他而言,历史照应着一幕幕鲜活的现实。

为了《杜甫》,迈克尔·伍德重走了杜甫的人生路,从西安、河南、成都到长沙等地,从开元盛世到战乱流离,遍寻诗人出生、游历、入仕到流亡的足迹,并选择相应的诗歌作品互为印证。开篇以大唐都城长安为背景,“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杜甫壮丽的一生与这座城市和那个时代休戚与共,杜甫之谓“诗史”正是记录了玄宗统治下大唐由盛入衰的过程。镜头里则是当下的西安,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美食街上林立的店铺、跳着广场舞的人们、摊位上望着镜头的孩子,这一切与旁白中“在唐朝的市场中,外国时尚与美食的结合会令你迷醉,波斯的无花果,撒马尔罕的金桃”形成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无声对应。

位于成都的杜甫草堂,是诗人晚年漂泊生涯中短暂的安身之所,在那里他留下了许多书写自然的名篇。纪录片中,在草堂外朗诵《春夜喜雨》的孩童,耄耋老人述说“杜甫诗词优美和爱国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杜甫表达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那些穷人的情感”……迈克尔·伍德对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采访,实则体现了杜甫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传承。

清明时节,湖南平江杜甫墓前,学生的祭扫活动和民间诗社的研讨活动,都是这部纪录片关于诗人杜甫的民间叙事。关于这位唐代诗人,除了研究者的论述,街头巷尾普通民众的认可,似乎更能证明其伟大。

纪录片取名于汉学家洪业的同名英文专著。在书中,洪业定位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即使在成千上万的中国诗人当中,杜甫也是独一无二的。他是唯一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声名与日俱增的诗人……当诗人杜甫追求诗艺的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实性之际,杜甫个人则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

人物的戏剧性

纪录片用58分钟来论述杜甫的伟大是有难度的,正如迈克尔·伍德所说,“在东方,他是不朽的诗圣,但在西方则鲜有耳闻”,所以纪录片多次采用东西方人物之间的类比来直观定义杜甫,评价杜甫和但丁、莎士比亚——“这些诗人创造的价值成为后世诗歌的评判标准”。怀着东西文化交流对话的目的来拍摄纪录片,即便《杜甫》中的杜甫或许与我们想象中的杜甫不一样,它仍旧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令杜甫在后人的品读中一次次鲜活起来。

选择杜甫出生的传奇性。无论是洪业的传记还是冯至的《杜甫传》等,都以杜甫家族诗书仕宦传统为主来介绍杜甫,如“文章四友”的祖父杜审言给予他“诗是吾家事”的自信。而《杜甫》却将杜甫给姑母的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里的内容作为有关人物身份的叙述主体。“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间,女巫至,曰:‘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是用存,而姑之子卒。”这种墓志之说本意在褒扬逝者德行,而在迈克尔·伍德看来,“天命”之说更具戏剧性,能吸引西方观众,将此解说为杜甫出生的“谜团”。

张扬杜甫仕途的高光时刻。科举失意后,天宝十年,杜甫凭借三篇《大礼赋》得到玄宗关注,纪录片将《壮游》中“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赏”配以朝堂的画面,让观众领略杜甫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事实上,杜甫待制集贤院却没有了下文,期间不少写给友人的诗词中透露着饥寒贫病的现状。杜甫与长安友人登塔所写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已显露乱世的端倪。天宝十四年,他终于获得一小官职,从长安回奉先探视家人,因这段路程写就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人们耳熟能详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他作为人父的愧疚“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都来源于此。杜甫的仕途是短暂的,但他用自己的诗歌记录并见证了一个时代。

对比李白和杜甫。杜甫客居洛阳艰难谋生,却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偶像李白。纪录片这样形容李白——“在中国人眼中,他魅力十足,经常醉酒,斗性十足,是青楼常客,在斗殴中杀过人”,这显然是出自洪业笔下的“手刃仇人,挥霍万金,娶妻纳妾,纵情声色”的描述。且不说这些史料确凿与否,这样的描述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李白形象显然有着不小的差别。但这种极具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正是西方视角下的典型表现。接着,纪录片分别将李白与杜甫比作酒神与日神,对此牛津大学的学者进一步解释说,“李白很热衷于物我两忘的能力,杜甫更能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如何按照儒家伦理来生活”。对于西方观众而言,一部纪录片是不足以完全理解中国的“诗仙”和“诗圣”的区别,但通过这般类比倒也能获得一个粗浅朦胧的感受。

阐释的个性化

《杜甫》将杜甫晚年的自传式叙事诗《壮游》作为整部纪录片最主要的文本依据,在阐释杜甫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和思想时,都会引用其中的片段作为注释。杜甫一生作诗一千余首,经典不少,纪录片对这些诗歌的选择与阐释,正显示了创作者对于这位中国诗人的了解与理解。

其文本选择的精彩之处,比如纪录片首尾分别节选了《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的内容。开元盛世之初,幼年杜甫所见公孙氏舞剑器之势,感受艺术之间的相互启发,选用诗歌前半部分“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晚年杜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偶然再见其弟子舞剑器,选用诗歌后半部分“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动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玳筵急管曲复终”。50年后,杜甫见到公孙大娘弟子临颍李十二娘,一曲剑器舞几十年沧桑巨变,让他瞬间陷入人生巨大的迷惘,“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将同一首诗拆开在纪录片的首尾来说明诗人境遇之变化,可谓用心。

纪录片文本选择不足之处,除了过度重复引用《壮游》,就是对不少经典之作的遗漏。青年时代,杜甫壮马轻裘游历时,有不少诗篇展现了大唐的富庶,也洋溢着诗人的壮志豪情。第一次科举失意,年轻的杜甫并没有受太大的打击,几年之后所作的《望岳》一诗中仍可见诗人的气势与格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纪录片并没有选择这首代表作。安史之乱时,杜甫一路颠沛流离,成为苦难和苦难中的老百姓的发声者,纪录片选择了《彭衙行》《月夜》《春望》予以表现,若能再有“三吏”“三别”这些血泪之诗,则更能彰显杜甫“上悯国难,下痛民穷”的诗圣品格。冯至在《杜甫传》中分析杜甫在诗中的矛盾性时说,“若是强调人民的痛苦,反对兵役,就无法抵御胡人;但是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压迫下到了难以担受的地步,他又不能闭上眼睛不看,堵住嘴不说”。

一叶孤舟漂浮于湘江之上,诗人留下绝笔之作《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杜甫》在伊恩·麦克尤恩沧桑诵读“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英文版杜诗)中,结束了诗人一生。纪录片认为,杜甫被定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称呼他反而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因为这将他的地位仅仅限制于一个诗人……事实证明,某些人在某种机缘下,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感情,还能象征整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这段话可见其理解了杜甫之谓“诗圣”。

杜甫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而后世注释杜诗者却无数。正如《杜诗镜铨》所言,“其诗不可注,其诗不必注”,每一次注释,都是对诗人和其作品的重新阐释,BBC的纪录片《杜甫》也是如此。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的重读甚至误读中,悠然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自身、与外界的交流。(胡笛)

关于杜甫的故事有哪些总结2

◆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半泽直树 | 煤气灯效应 | 纳闷集 | 一禅小和尚 | ……

本文摘自《扛住就是本事》

巴菲特是这个时代大家公认的最会投资的人,很多人都总结过他的投资模式。

一是他不会冒险进入不了解的领域,二是他更喜欢长期持有。

巴菲特的老搭档查理·芒格曾说过,巴菲特像一个学习机器,每天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学习,时间久了就会了解很多行业,而他所做的投资,也往往因为长期持有而利润翻番。

可见,时间是巴菲特的重要武器,它是可以改变一件事的性质的。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会被要求背诵唐诗宋词。

提起唐诗,就不得不提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现在我们认为李白和杜甫是不分高下的,但是在唐代,这两位在世的时候,李白在诗坛的地位远远高于杜甫,而杜甫只是李白的一个小粉丝,在人才济济的唐朝不太起眼。

那是什么让杜甫的名气节节攀升,最后成为能和李白齐名的大文豪呢?

简单地说就是时间。

李白成名没花太多时间,他的人和诗体现的都是典型的盛唐气象,一写出来气势磅礴,就像李白喜欢用剑一样,一下就刺进人心。

但杜甫不是,他出身官宦世家,读的是儒家经典,兢兢业业、忧国忧民,是大唐王朝尽职尽责的螺丝钉,所以他的作品在唐朝不那么流行,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一直是个根红苗正的公务员而已。

直到宋朝有人重修唐代历史,写成《新唐书》,才把杜甫的地位一提再提。

从杜甫去世到《新唐书》写成,中间有漫长的290年的时间,中国经历了唐末五代之乱,又重新回到大一统,盛唐气象不在了,宋朝的人更多的是乱世的情感记忆,这才能深层次地体会到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情感,也更能体会杜甫诗歌里表达的内容。

虽然杜甫生前已经把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了,要写的诗也写完了,但后人对他的评价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地改变、升华着。

如果杜甫的诗本来就不好,那他永远只是一颗唐朝的螺丝钉,没有人会记得他的忧国忧民。

但他的诗足够好,时间就帮助他,让他的诗传播得更远,也让他自身的人格缺陷逐渐模糊,只留下“诗人”这一个单纯的属性,逐渐成为我们心中的诗圣。

这就是时间的作用,大浪淘沙让伟大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光。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一件事本质是好的,时间就能帮上忙。

做企业、做产品,也必须是个好企业、好产品,时间才能帮到你,才能让你的产品畅销,你个人、公司的价值才能够提升。

对于我们这些还活着、还在折腾的人来说,时间效应究竟体现在哪里?

通常情况下,在我们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的不是时间,而是麻烦。

如果我们解决了这些麻烦,回过头来看,我们才会发现这些事真的挺有价值。

时间的长短往往能改变事情或者人的价值。

有些事情看起来非常不起眼,重复一两次也不过只是个普通动作而已。

例如我端着杯子喝水,这本来是个正常行为,如果我连着喝上50个小时,那性质就变了,成了行为艺术,也许能获得几个打赏。

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那就站这儿死了、干了,就变成了一座雕塑,没准儿多少年之后挖掘出来是个文物,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可以在拍卖会上变现。

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谁也不会为了打赏去坚持50个小时,也没有人非要较劲,一直喝5000个小时的水把自己喝死。

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岂止这一件呢?

阅读、工作、人际交往,可能我们每件事都在做,但往往是无意识的,没有想过要长年累月地保持一个姿势、一个标准,直到把这事做好。

据我观察,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王石。

他一旦设定某个目标,看似不经意,每天好像也没花太大劲,但由于他专注、聚焦在一件事上,每天都花点时间,最后每一件事都能在所属的领域里做到最好。

除了做企业之外,比如说登山,他用十年多时间变成国家二级登山运动员,又变成国家级运动健将,最后变成登山协会副主席。

之后,他又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划赛艇,每天练,然后成为亚洲赛艇协会主席,现在又在全国推动赛艇运动。

专注而不是分散地使用时间,实际上是把时间集中在一条线上,让事情连续地朝一个方向积累,这样才能取得常人达不到的目标和成绩。

阿拉法特也是这样。

他做了35年的巴解组织领导,虽然想建立一个国家没有成功,但是他得到了全世界很多国家的尊重。

这35年来,他每天都为了这一个目标奋斗,不停地换地方睡觉,哪怕是睡觉都要睁着眼睛,因为这是最安全的办法。

正因为这样,他是靠时间熬过来,熬了35年,躲过了无数次暗杀。

后变成一个无可取代的领导者。

当你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你希望它变得伟大,不用刻意去选择惊天动地的事情,你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你准备花多长时间。

如果你只想花一年的时间,那你绝对不可能把它做成特别牛的事。

如果你敢在一件事情上赌20年、50年,甚至赌一辈子,那你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中,你可能遇到困难,这是正常的。

解决困难的一个核心就是你对未来抱有信心,同时用一切方法去解决眼下的困难,这就叫熬。

“熬”是你战胜所有对手最重要的原因,你能熬得住,平凡的机会也会变得伟大。

如果你放弃,那一切就成为一个泡影,你的离场等于失去了机会。

你不想熬,就变成一个逃兵;舍不得熬,你离机会也就越来越远。

想必大家已经体会到了,时间是可以改变一件事的价值的。

所以,我们如果想在人生路上用时间投资什么,并且有所收益的话,那就必须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正向积累,哪怕道路曲折也得熬到前途光明的时候。

如果你对现状满意,那你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丰富你的业余生活和人生经历,取得一个平衡。

无论怎样,时间都是你最好的朋友。

关于杜甫的故事有哪些总结3

与李白齐名的杜甫,身世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主要生活在乱世。因此,他的诗歌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反映了乱世之景象,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杜甫被后人誉为诗圣。

两唐书记载,杜甫,字子美,生于公元712年。他祖籍原是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他的祖父,是武则天时期的名臣杜审言。

杜甫小时候家庭环境优越,自幼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杜甫五六岁的时候,就看过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舞蹈,听过李龟年的歌,欣赏过吴道子的画。但他十分顽皮,十五岁时还像孩童一样戏嬉玩耍,“一日上树能千回”。因此,杜甫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杜甫一气之下,不再应考,而专心游玩。后来,杜甫的家庭败落了。

杜甫从十九岁开始,离家出游。他先到山西临猗,又漫游吴越数年,还到过山东、河北等地。杜甫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吟诗作赋。著名诗篇《望岳》,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作品。杜甫年龄不大,就能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确实不简单。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见到了李白。当时,李白已经名扬天下,而且比杜甫大十几岁,应该算是前辈。杜甫虽然很敬佩李白,但并不一味地低头称颂。李白也不以年长才高自傲,两人以平等身份相处,建立了深厚友谊。此后两人又几次见面,切磋诗文,互相学习,都感觉受益匪浅。

、公元747年,唐玄宗诏告天下,凡“通一艺者”,均可到长安参加考试,择优录用。杜甫已经三十六岁了,他再次前去应试,结果由于宰相李林甫搞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无一人录取。当时,李林甫专权,朝政已经开始混乱了。

公元751年,杜甫向朝廷进献了《大礼赋》,得到唐玄宗的赏识,给了他一个“参列选序”的资格,等待分配官职。但杜甫不会巴结权贵,又是李林甫作梗,他始终没有等来朝廷的任命。

就这样,杜甫被困京城十年,他的妻儿在奉先,他独自一人在长安。科举之路走不通,又不会走权贵之门,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生活穷困潦倒。杜甫整日愁眉不展,自然写不出李白那样欢快流畅、充满豪气的诗歌来。杜甫这个时期的诗歌,大都是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生活坎坷的心情。

公元755年,杜甫终于被授予河西尉这样的小官,不久又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实际上是个看仓库的。当时,杜甫已经四十四岁了,来长安也有十年,总算有了一笔微薄的俸禄。杜甫拿着可怜的一点钱,赶紧送到奉先的家中,可一进家门,就听见妻子的哭声,原来是小儿子饿死了。杜甫根据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真是命苦,他刚当上一个小官,安史之乱就爆发了,两京失守,朝廷溃散,皇帝也逃难去了。杜甫听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便不远千里,北上灵武,打算为国效力,不料,中途被叛军抓住,又押回了长安。好在叛军见他官小,看管不严,杜甫冒险逃脱,投奔了唐肃宗。唐肃宗看在他千里来投的分上,任命他为左拾遗。

杜甫性情直爽,不会迎奉,不久得罪了唐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在途中,亲眼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沉重灾难,触景生情,写下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用文学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公元759年,杜甫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因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几经辗转,到了成都。镇守成都的大臣严武,钦佩杜甫的才华,帮他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公元764年,严武推荐杜甫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严武去世,杜甫没了依靠,便离开成都,到奉节居住。杜甫租了一些公田,自己和家人一块参加劳动,过着艰辛的生活。

当时,安史之乱刚被平息,到处一片破败。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缺衣少食,许多人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杜甫的生活也十分艰难,茅屋破旧,衣不蔽体,有时好几天揭不开锅。

在这艰苦的环境中,杜甫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在几年时间内,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杜甫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他不再过多地考虑自己的苦难,而是把个人苦难融入于广大百姓之中,深刻揭露了社会黑暗和现实问题,希望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他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他这一时期思想的生动写照。他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一针见血,入骨三分。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又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动荡、朝廷黑暗、人民疾苦,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杜甫忧国忧民,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奉节,四处漂泊,先后到过江陵、公安、岳阳、长沙、衡阳等地,到处留下他的足迹。杜甫历经艰辛和苦难,居无定所,有时几天吃不上东西。

公元770年,在由长沙去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杜甫饥寒交迫,不幸病逝,终年五十九岁。一代文豪,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间。

杜甫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具有广泛的影响。美国现代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说:“我的诗歌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他是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造成了巨大创伤,在唐肃宗、唐代宗父子两代皇帝时期,终于平定了战乱。可是,安史之乱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就是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后来形成了藩镇割据,大唐王朝时常处于动荡之中。请看下一集,唐代宗平乱安史之乱,却埋下藩镇割据后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