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农村扶贫干部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7 12:41 作者:全国党媒信息公共 围观:

一见便相知 相知成牵挂——朱岚岚与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农村扶贫干部的故事有哪些1

来源:新乡日报

李香萍和一双小儿女,穿上了朱岚岚(左二)精心挑选的羽绒服

初春的牧野大地,从田间地头到项目工地,从商场超市到工厂车间,一派生机勃勃。新乡市政协委员、平原商场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岚岚,与原阳村民李香萍一家,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各自忙碌着。

朱岚岚和李香萍一家,生活环境和人生轨迹完全不同,缘于“苹果”,一见便相知,相知成牵挂,毫无刻意。

没有世俗的杂质,人格的维度和张力贯穿其间,在她们的交往中,洋溢着纯净而温馨的力量。精神的丛林很广,家和国的情怀,在她们的交往中,流淌着如水的穿透力。

时代画卷的底色是人心,民族复兴的关键是精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今天我们一起聆听朱岚岚与一个农民家庭的故事。

2021年的冬天其实来得并不早,初冬的“小阳春”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在冬至前后气温骤降。看着阳光明亮,但水泼地上瞬间结冰,几天不化,农民管这叫“晴冷”。

就是在这样一个“晴冷”的上午,平原商场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原阳县齐街镇东川村村民李香萍和她的一双小儿女,还有她的公公郑超忠老人。他们提着扛着抱着一个个编织袋,有新磨的玉米面,新碾的麦仁儿,一粒粒挑拣出来的没有虫眼儿的花生,还有一兜自家蒸的馒头,接待室里,顿时充满了一股田野的气息。

平原商场总经理朱岚岚熟悉这种气息,也喜欢这种气息。

李香萍带来的还有一面锦旗:“社会责任归于己任 助农扶困情系乡亲”——她家5亩苹果园里的滞销苹果,在朱岚岚的关心下,被平原商场高于市场的价格包销了,她是来感恩的。

李香萍一行到来之前,朱岚岚已经贴心为他们每个人量身选好了羽绒服,希望能在寒冷的冬天,为他们抵御一点风寒。

朱岚岚近几年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种甜瓜的,种葡萄的,种红薯的……他们要么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村干部,要么是规模化种植的合作社负责人。因疫情,因洪灾,或因市场预判偏差造成的农产品滞销,最后都被平原商场“爱心”消化了。

李香萍是朱岚岚的新朋友,去年夏天两人才认识。李香萍既不是村干部,也不在合作社,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种苹果的。两人的相识缘于李香萍的一封求助信:几年前丈夫病逝,她一人带着4个孩子,生活有些艰难。急迫的是,5亩地的苹果眼看该采摘了却没有销路。了解到平原商场帮农助困的事迹后,她大着胆子给朱岚岚写了一封求助信。

朱岚岚,一个兜兜转转始终在高楼与霓虹间穿梭的城市妞。象牙塔里走出来,大舞台上写人生。工商界里业绩不让须眉,社会担当声望更具影响,刚毅中不乏娇弱,温婉中又具果敢的知性女子——

李香萍,一个从娘家田野走到婆家田野的土生土长的农村妞。中学一毕业就摸爬滚打在土地上,她人生的舞台以生活的村子为中心,只辐射了方圆几十里,只熟悉庄稼气味和泥土气味的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

两个人的经历没有一点“相似度”,她们的人生轨迹原本也不会交叉,但缘于一封求助信,朱岚岚结识了李香萍。交往过程中,朱岚岚被这个农村妇女身上的那种“咬着牙、含着泪,笑着奔忙、笑着生活”的坚韧的品质深深打动,由此开启了她与李香萍、与这个农民家庭的温暖故事。

李香萍上世纪70年代出生,20岁时,由李庄的娘家,嫁到了东川村的婆家。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肯干,她也勤快,都能吃苦。夫妇俩除了种地,主要靠打夯(农村盖房子夯实地基)增加收入。2014年,夫妇俩用几年的积蓄,加上借的一部分钱,建起了一座两层小楼。但搬进新家没几个月,丈夫就因病去世,给李香萍留下了4个孩子和近20万元的债务。丈夫去世时,大女儿刚上大一,一年光学费就近2万元。大儿子十三四岁,正是叛逆期,加上父亲离世给他造成的创伤,折腾得李香萍身心俱疲。两个小的一个5岁一个3岁,都还不懂事。

最让李香萍纠结的还是苹果园。丈夫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原打算到他45岁时就不再打夯了,这活儿太苦,半辈子都生活在“咚咚咚”的夯声中。于是提前栽植了5亩地的苹果树苗,等他“退休”时,苹果正好挂果儿。到时候,在果园盖间小屋,旁边种些蔬菜,再养一二十只小柴鸡,夫妇俩的后半生就这样度过了。

谁知,果树刚栽上一年多,丈夫就去世了,离45岁还差两年。如果她接手管理苹果园,就意味着放弃打夯。打夯虽然辛苦,但收入比种地强。但如果将小果树刨了,她又不忍心,那是丈夫后半生的愿望。

公公看出了儿媳的心事,主动承揽了苹果园。这个果园,对李香萍来说,是对丈夫的念想,对老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对儿子全部的感情寄托?

原本对果树一知半解的郑超忠老人,硬着头皮学起了繁琐的果树管理技术。他不会开奔马车,只会蹬三轮车,5亩果园的鸡粪、豆饼、复合肥,都是他一车一车蹬去的。老人还在树趟里种上大蒜,大蒜收了种花生。村民们谁上晌再早、下晌再晚,都能看见老人在果园里忙活。累了,就坐果园边休息一下。有时,会坐很长时间,晚霞都落尽了,星星都出满天了,果园里的蛐蛐儿都开始鸣唱了,老人还坐在那里。果园的前方,是儿子的坟头。

李香萍继续打夯。到谁家打夯,人家帮忙把夯从奔马车上卸下来,干完活儿,人家再帮忙把夯装上车。她没事也发发“朋友圈”,时间大都是凌晨,配文配图都很单一:一个小黄瓷盆里是泡好的方便面,配文是“装箱结束,成绩不错”,时间是凌晨2点,这是刚从蔬菜批发市场回来,蕃茄装箱都是这个时间;还是那个黄瓷盆,里面有几个荷包蛋,配文是“吃完出发!”时间是凌晨5点,这是要到路程较远的村子打夯;寒冬,暮色阴沉,一条空荡荡的路无限延伸,配文是“收工,回家!”,这是丈夫刚去世时,她打完夯回家时拍的一张图片。以前都是丈夫开车她坐车,一起走、一起回。如今是她自己开车,一人走、一人回。

还有一个场景,“朋友圈”里看不到。李香萍每次给小麦浇水,排队用井时都主动排在夜间。夜晚很安静,将水引流到麦畴后,她就偎依在地头丈夫的坟边,想跟丈夫说说话儿。但她也不知道说些啥,总归是那三个字:“可难呀,可难呀……”远处夜鸟鸣叫,大地月光普照,麦苗嗞嗞地吮吸着水分,好几次,她蜷缩在土堆旁就睡着了。

李香萍给朱岚岚最深的印象是她的笑容,还有她的口头禅:“没事儿、没事儿。”但同为女人,同为母亲,同为女儿及儿媳,李香萍生活得有多艰难,朱岚岚能深深体会到。

作为一家大型企业的总经理,掌管着3000多名职工的“命运”,还担负多项社会职务,在别人眼里,她应该是风光无限的。但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近些年,数字经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线上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不断提升,加上两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反反复复,还有去年突如其来的洪灾,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并冲击着实体商业,这都是她需要深度思考并及时解决的问题。

一路走来,她以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行为自觉,不惧挑战、化危为机,和班子成员凝心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和保障企业发展。同时,将能力作风建设融入日常,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尽企之力担当社会责任,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平原人”的优异答卷。

工作,占据了她大部分精力,但作为女人,还绕不开家庭的牵绊。她是独生女,最崩溃的,是家里老人同时住院。

2017年年底,父母同时住院。父亲在内科,母亲在外科,连着两个科室的是个长廊。她先到母亲的病房,跟母亲说:“没事儿,家里好着呢,俺爸好着呢……”出了母亲的病房,穿过长廊,走进父亲的病房,跟父亲说:“没事儿,俺妈好着呢,你放心吧……”那段时间,班子成员开会都在半夜,因为白天一整天她都得待在医院。

2021年初,公公住院需要做手术,爱人请不下假,作为总经理的她,又能向谁请假?但她去医院,两个孩子就无人看管。没办法,她在家里装了两个摄像头,让大的照看小的,她在手机上“看管”孩子。哪料想两个孩子意外受伤,她吓傻了,哭着喊着语无伦次地给爱人打电话……

在她疲惫的时候,有爱人的肩膀可以依靠,所以她更能理解李香萍的不易。所以接到李香萍的求助信后,她随即派人去家访,平原商场要尽可能多地对这个家庭进行帮扶。

初秋的乡村,田野是金黄的暖色调,果实都在等待收获。

2021年9月14日清晨,东川村热闹起来,由朱岚岚带队,组织平原商场90多名党员及志愿者,来到了李香萍家的苹果园。整齐服装,党徽闪耀,映衬的是一张张充满活力的脸庞。

现场,采摘的采摘,运输的运输,过秤的过秤,装箱的装箱,一直干到下午1点多,5亩地的苹果才采摘完毕。

此时,朱岚岚因紫外线过敏,脸部开始红肿而刺痛。她忍着疼痛,仔细查看园子里苹果是否摘完,当看到间种的花生因踩踏倒伏时,赶紧让郑超忠老人估算一下损失。老人说花生正好该起了,没一点儿损失。朱岚岚仍交待工作人员“处理好”,最后将1000元作为补偿硬塞到老人手里。

其实,当天采摘苹果只是一项内容,另一项内容则是平原商场的主题党日活动。从城市走向村庄,从商场来到田野,思想作风教育与义务劳动融为一体,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别具一格,意义更为深远。

现场,朱岚岚向大家介绍了李香萍一家的状况。这个家庭虽遭不幸,但这一家人勤劳、坚韧、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每位同志学习。李香萍除了打夯,同时还打几份工;郑超忠老人70多岁还学习果树管理技术,独自打理一个果园;就连得过脑血栓的婆婆,腿脚不灵便,用双手还将果园收获的大蒜一个个剪茎除须、装袋;将带秧的花生一粒粒择下来晾晒;大女儿用几年时间成功考取了幼儿园、小学、中学3个资格证书,已从乡村小学应聘到原阳三中,目前正准备教师编制考试。这家人不等不靠,活得刚强,活得有尊严,这是最打动朱岚岚的地方,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拥有22年党龄的朱岚岚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为,将“乡村振兴”作为完善人生的又一课堂,用实际行动阐释共产党员的先锋精神。

乡村振兴,第一要素就是农民自身的产业发展,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不管是单干还是合作社,畅通产销渠道特别关键。农民会种、会养,但不擅长销,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还需要政府部门适当调控,这是一个大课题。作为市政协委员的朱岚岚,以此作为课题深入调研,并将成果作为提案在“两会”上提交。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进村委,到农家,进特色大棚,到麦田、果园,无论在原阳县路寨乡、桥北乡,还是延津县王楼镇、丰庄镇,都有朱岚岚的身影和足迹。经济上支持,产业上助力,从扶贫扶智到乡村文化建设,带领企业践行新时代民营企业使命,朱岚岚一直在路上。

只有乡村真正振兴了,像李香萍这样的家庭,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窘迫的状况。目前,朱岚岚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李香萍也给自己打气:“也作难不了几年了。”她还能再打几年夯,起码干到50岁。大女儿能挣钱了,还有希望考上正式编制,考几年了都是面试没过。大儿子也懂事了,知道学习重要又重回学校,虽然一年2万多元的学费让她有些压力,但孩子走上了正道比啥都强,不然她对不起没享过一天福就去世的丈夫。

唯一对不住的就是公婆,两位老人本该享享福了,却被自己拖累了。大前年,婆婆脑血栓治疗出院后,她留了个心眼儿,将1万元作为“压箱底”存起来,这是为防老人不测“办事”时用的,她知道家里窟窿大,怕到时措手不及。所以再急用钱,去找旁人筹借她都不动这笔钱。虽然丈夫不在了,也得让老人“走”得风风光光。

其实,李香萍去平原商场之前,只知道岚岚妹子是个经理,但不知道经理到底是多大的领导。踏入平原商场的大楼她才知道,岚岚妹子管理着这么高的楼,管着几千人的吃喝拉撒。自己操持一个小家都恁难,妹子比她还不容易,她都替岚岚妹子发愁。

春节前,是商场销售黄金期,全年工作开局之重要节点,总结2021年工作成效,部署2022年规划目标实施步骤,政协提案调研形成最终报告,朱岚岚的日程表上满满当当;平日里打工的地方放假了,白天在村里养鹅场干活,晚上在亲戚家蒸馍店帮忙,李香萍奔波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

年味儿愈浓,牵挂愈切。1月27日,坚守疫情防控岗的朱岚岚,抽调平原商场党委委员李漫与朱优优等人,满载着米、面、油、奶等年货踏上了前往李香萍家的“探亲”路。

朱岚岚送的羽绒服,李香萍和孩子们都穿在了身上。这样价格的服装,一家人平时连想都不敢想。公公在苹果园干活儿,不舍得穿,怕被树枝挂破,说过年时再穿。走在村子里,一有机会她就向别人介绍身上的新羽绒服:“岚岚妹子买的。”孩子们则说:“新乡姨姨买的。”

闲下来时,李香萍会时常想起岚岚妹子,想起那座高耸壮观的大楼,想起那里有一群充满爱心的兄弟姐妹,心里就会甜甜的,暖暖的。甚至,想到新乡这座城市,身心都会涌起一丝丝的温暖!

【编后语】

两位女性,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人生轨迹,但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勤劳、刚毅、隐忍、善良等传统美德,在两人身上都得到了充分的诠释。磨难中历练自己,困境中激励自己,用女性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各自的一个“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两位女性,在热闹的都市,在恬静的乡村,带着穿透时光的坚强,过着彼此的日常。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女性,她们与男人一样,为小家打拼,为大家奔忙,其奋力生活的轨迹,真实反映了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日常,如此普通,却描绘着新时代美好、和谐、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如此平凡,却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和传承底色。

两位女性,只是这个奋进新时代的一个缩影,向她们致敬!(张建法 文/图)

编辑:申彬彬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农村扶贫干部的故事有哪些2

航拍下的油房沟,新村美丽。

封面新闻记者 赵紫君 谢杰 摄影报道

蹲点时间:2022年4月19日

蹲点地点: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油房沟社区

4月19日,四川南充蓬安县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碧空如洗,仿佛自带滤镜。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黛瓦白墙的美丽庭院、清澈的水塘、瓜果飘香。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忙得不亦乐乎:眼看着今年百牛渡江放牛节要到了,大家都做足了准备。

曾经的油房沟,还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现在,蝶变为远近闻名的美丽新村,依托百牛渡江,村里吃起旅游饭。封面新闻记者蹲点踏访油房沟的变化,采访油房沟社区“50后”“80后”“90后”三位书记,听他们讲述“变身”背后的故事。

90后书记说变化 儿时贫穷村“变身”生态旅游村

李定家,是村里的“90后”后生。当兵回来后,在老书记不断“召唤”下,他将个人事业和村里发展联系起来。现在,是油房沟社区副书记。他在这里出生、成长,对这块土地爱的深沉,也见证了油房沟的发展变化。“最明显就是环境越来越美,产业也兴旺起来。”

“从有记忆开始,我们要走一段泥泞路再坐船去赶场,下雨涨水,哪里都去不了。”李定家感慨道,如今油房沟社区建成村社道路43公里,入户便民路58公里,户户实现把车开到家门口。“从社区到县城开车只需要15分钟,大家还可以坐公交车进城。”

村里新建的“牛村院坝”

不仅仅是路,房屋也发生了变化。油房沟社区1、2、3期聚居点已有208户住房建成入住,第4期也将启动。村民们从老破房搬进了水电气全通、有着自己庭院的黛瓦白墙楼房。

“住”和“行”解决了,“吃”和“穿”怎么办?李定家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油房沟社区因地制宜发展了果蔬、文旅等产业,推动集体经济从几近为零增至现在的2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000多元。“以前村里的产业只有少量柑橘,庄稼只够自己吃。”荒山变成花果山,900亩果林、1759亩耕地,葡萄、草莓、火龙果、桃子、萝卜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村里的山顶草帽派对(图据蓬安宣传部)

今年4月2日,社区的“山顶草帽派对季”上线,户外踏青、露台烧烤、帐篷音乐会……新潮的文旅方式,吸引不少城里人来休闲放松。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走,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到我们这里来工作、来生活、来玩耍。”农房变客房、村庄变景区,油房沟社区“变身”生态旅游村,村民也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这背后,都是村里老一辈发展百牛渡江,给我们打下的底子。”

50后书记讲秘籍 打造“百牛渡江”文化品牌,年旅游收入800余万元

百牛渡江

百牛渡江,是油房沟村蝶变故事里不能不提的内容。

每年4月底至10月,每天清晨,数百头耕牛分别从嘉陵江岸边成群结队游上太阳岛,啃食青草;黄昏,牛又下水回游上岸。这种生态奇观被称为“百牛渡江”。

71岁的油房沟村老支部书记王元国,向封面新闻记者讲述了牛吃草如何变成百牛渡江文旅盛会的故事。

“我们这儿是‘两山夹一沟’,磨盘山和大石岩之间就是油房沟。”2003年,52岁的王元国当选为村主任。“要致富,先修路。”在他的带头捐款和到处向乡友化缘下,油房沟终于打通了公路。

有了路,下一步做什么?油房沟离县城近,听说嘉陵第一桑梓争创4A级景区,要沿江延伸,村委会捕捉到这可能是摘穷帽的最后机会。考察成都温江一个遛马场后,王元国灵机一动:咱村里大多数人家都养了耕牛,我们能不能搞个遛牛场,开发牛拉车等项目。

那一年,相如镇组织沿江4个村召开旅游会议,王元国的牛项目,并不被大家看好。散会后,当时的镇党委书记李运明把王元国喊到一边:把牛儿集中起来,让城里人看稀奇。

临时起意的王元国做梦也没想到,原本只是让大家看看“稀奇”,竟无意中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旅游扶贫工程,油房沟村“百牛渡江”慢慢传开了,成为村里的一张靓丽名片。

牛儿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10年,蓬安县将“百牛渡江”作为农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修通了县城到油房沟的水泥路。由县旅游公司统一规划、打造“百牛渡江”旅游景区,与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旅行社签约,在全国叫响“百牛渡江”品牌。

从2010年至今,每年4月底,“百牛渡江”拉开帷幕,从“五一”一直持续到“十一”,已经连续12年。而这12年里油房沟发生了巨变,从一个连筹钱修路都十分困难的村,发展到年旅游收入800余万元的社区。

航拍下的油房沟,产业振兴

80后书记谋发展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持续振兴

2020年4月,村级建制调整,原油房沟村和隔壁的雁坪坝村合并,成为油房沟社区。也是这一月,王元国从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当过兵、在外闯荡多年、知识结构更新的“80后”龚奇伟接任。

在雁坪坝村当过书记的龚奇伟,早就“眼馋”油房沟的旅游饭,这些年雁坪坝的发展也是紧盯百牛渡江带来的人气。“现在两个村合并,文旅也连片发展。”

原油房沟村因“百牛渡江”而闻名,但是全村面积只有1.4平方公里,人多地少,发展受限。而原雁坪坝村面积有4.54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三面环水,打造了垂钓、采摘等乡村旅游项目。两个村合并后,实现了旅游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放大旅游效应,游客来了不但可以看“百牛渡江”,还可以住民宿、摘果蔬,体验到更多的游玩乐趣。

“集中力量才能干大事,村子合并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优势。”龚奇伟介绍,改革让油房沟实现了“面积由小变大、人口由少变多、干部由老变青、职数由多变少、效能由低变高”五大转变,曾经的空壳村、小渔村变成了示范村、幸福村。

现在的油房沟,从产业发展、农旅融合、便民服务、乡村治理方面,都呈现出崭新色彩,2020年7月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油房沟未来的发展还是农文旅结合。”春日艳阳,龚奇伟对未来的油房沟充满信心:文旅局沿江旅游环线提升项目、水务局的堤坝项目、社区发动的斗牛场等游玩项目,都是油房沟振兴发力的机遇。“未来的油房沟社区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农村扶贫干部的故事有哪些3

张小娟(右二)与留守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资料图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初秋时节,走进舟曲县曲告纳镇瓜欧村的菊花种植示范基地,金丝皇菊铺满了基地,地里的农户正忙着采摘金丝皇菊。

“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荆棘留给自己,张小娟就是这样一个人啊!”瓜欧村原村主任王老照看着眼前的金丝皇菊不禁泪眼婆娑。

舟曲县曲告纳镇瓜欧村的菊花种植示范基地,金丝皇菊铺满了基地。舟曲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9年10月7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

瓜欧村是张小娟生前的扶贫帮扶村,村子不大,不到100户人家,其中贫困户34户176人,贫困面占全村近三分之一。2019年底,瓜欧村如期脱贫。

“瓜欧村的发展倾注着小娟的心血和汗水,村子的发展规划也是小娟帮着制定的,如今合作社壮大了,金丝皇菊品牌也打出去了,帮我们的小娟却永远离开了。”

“小娟来村子帮扶后,出主意让大伙儿改变思路种药材,还帮着请来专家,提供技术援助。如今,柴胡等药材种植成为大家的又一笔收入。”

“现在我们村越变越好,可是小娟却看不到了。”

……

大家说起张小娟时,只有一连串的“好”。

如今,瓜欧村通过“党支部+三变+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同时,采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公司”四方参股的方式,让金丝皇菊的规模种植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路子。

金丝皇菊的规模种植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路子。舟曲县委宣传部供图

2003年,张小娟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张小娟大学毕业,在学校和老师的推荐下顺利留京工作。但当舟曲县遭受“5·12”汶川大地震创伤之后,张小娟坚定地回到家乡,在艰辛的扶贫路上挥洒青春和汗水。她遍访全县19个乡镇、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

初到乡镇工作时,张小娟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怀着对故土的热爱之情和立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坚定决心,她主动担任驻村干部,经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交谈;她立志为民致富,因地制宜、大胆破题,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发展中藏药材种植、土鸡养殖产业;她还组织村里成立社火队、罗罗舞队、广场舞队,在春节等节庆期间赴县城参加表演,促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为瓜欧村注入了新活力。

张小娟(右二)和群众一起下地劳作。资料图片

担任曲瓦乡副乡长期间,哪怕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张小娟每天都要去村里。在她眼里,群众利益无小事,小到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大到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她都记在心里。

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留下了张小娟奔走的身影、忙碌的场景,她是老人心中的“乖女儿”、孩子心中的“小娟姨”,是群众知心的朋友,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小娟以前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还没来得及好好说句谢谢,咋就这样走了……”时至今日,当再次提及张小娟时,瓜欧村村民余双吉仍然悲从中来。

余双吉是张小娟曾经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前几年,余双吉出去打工,一年到头也没多少收入,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张小娟便三天两头前来探望,在她的协调下,余双吉参加了挖掘机技能培训,后来又加入村里的专业合作社,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十年的岁月里,张小娟以满腔的热血奔走在基层一线、奋战在脱贫战场,用青春扎根基层、以深情奉献乡土,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张小娟(左一)与留守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资料图片

记者手记:英雄已去 大爱无疆

韦德占

在采访过程中,再次聆听张小娟的故事,依然是泪水相伴。

一件件小事,还原真实可感的生命。这位我们追记的英雄虽然已经离去,但在我们心中,她依旧如此地鲜活、亲切!

给予、敬奉,是英雄的共同特质。张小娟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爱心和真情书写出脱贫攻坚动人故事。

张小娟,这个闪闪发亮的名字永远镌刻在白龙江畔。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郑重承诺,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对扶贫事业的忠诚担当。

张小娟殉职后,先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称号。她的精神正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勇争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