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歌曲是个有故事的男人

2022-11-07 12:28 作者:光明网 围观:

《长椅》亮相舞台 小剧场有大作为,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歌曲是个有故事的男人1

作者:郭佳

北京人艺为小剧场戏剧40周年拿出的话剧《长椅》,带着文学的支撑和商业的气息登台人艺小剧场。虽然舞台上仅有于震和辛月夫妇二人,但人艺舞台上的第50部小剧场话剧却以顶级的制作宣示着人艺对小剧场40年来的不离不弃。

40年前,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诞生在北京人艺,从《绝对信号》到《长椅》,40年,人艺创作了整整50部小剧场剧目,而今年正逢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还是于震和辛月结婚10周年,70、50、40、10,这一组整数字冥冥中注定了两人与《长椅》的缘分。作为已故院长任鸣生前的工作安排,面对现任院长冯远征的交托,两个人唯有尽全力没有别的选择。

北京人艺演出的50部小剧场话剧中,场次最多的是《我爱桃花》,迄今为止已演出了300多场。巧合的是,于震和辛月都分别出演过这部戏,只是两人无缘同台。最初创作时,于震、徐昂、白荟、吴姗姗等人在导演任鸣的带领下,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排出了保留至今的舞台样式,到现在演员已经换了几茬儿,《我爱桃花》也已经成为当代小剧场经典。

【聚焦】

于震、辛月夫妇联袂 “两个人”的话剧上演

作为前苏联编剧盖利曼的名作,《长椅》是戏剧院校教学的经典剧本,辛月称自己在学校时就看到有同学排演过片段,但接触完整剧本还是这次排演。“据说剧作家创作这个剧本其实是因为一个契机,以长椅为主题,不同的国家各出一个剧本,然后就有了《长椅》,还有《动物园的故事》以及《心心相印》,这三部作品都是以长椅为主题的,里面的角色也都是男人和女人。”

本土化是如今排演国外戏剧通常的做法,于震介绍说,“像我的心情简直糟糕透了,公园里的老鹰,穿着裙子的管理员之类的,很多都是翻译语序,为了让观众更易理解,我们需要调动自己日常对生活的积累,把它变得顺嘴一些。当年因为英若诚先生本身就是翻译家,《推销员之死》的剧本就会非常生活化,我们虽然没有这种本土化的能力,就尽可能让它口语化一些。”

30天排出了100天的效率

虽然自称以自己的能力致敬小剧场戏剧40周年还是有些诚惶诚恐,但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两个人甚至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词汇:沉浸式排练。从8月10日建组,于震和辛月及导演杨佳音花了10天的时间对剧本进行了梳理。辛月说,“除了在剧院的排练时间,回到家只要有空,我们就是在聊戏聊剧本。”虽然排戏时间只有30多天,但两个人的工作效率却已经相当于正常排练的100天,“即便去单位的路上我们俩在车里也一直聊戏。排练回家后,她会有两个小时给孩子辅导功课,而那时我则是在弄剧本。吃完饭后,俩人又开始聊戏,甚至躺在床上都在背词,这一个多月真的有点魔怔了。”于震表示。

排练的那段时间恰好赶上孩子开学,辛月说,“回想起来那段时间,家里完全是乱的,有时下午晚上都在剧院排戏,回家都是夜里了。闺女有一天说想我,说想着想着就坐在床上哭了,然后又告诉姥姥说不要告诉妈妈。”30多天两个人只休息了一天,周六日排练就会把孩子也带到剧院。即便是觉得这段时间亏欠孩子太多,但于震称,这样的创作过程非常难忘,“我们俩一起排过话剧,拍过电影、电视剧,但像这次这么拼的还真是没有,这个戏1小时45分钟,台上就我们两个人,一个喘息的机会都没有。之前剧院两个人的戏《洋麻将》《老式喜剧》,都是老人院题材,整个戏的节奏要慢一点;而《长椅》讲的是中年人的事,我们要用表演和风格化的舞美让观众感觉到一种高级感。”

千万别怠慢了小剧场

基于人艺小剧场独特的结构,《长椅》演出中演员离观众最近处只有不到一米,于震说,“所以每一场都感觉是在跟观众一起磨合一起创作,观众比较接受和认可的点,我们也在想怎么让它更细腻甚至放大。”哪怕是观众的一个呼吸演员都能感受得到,有一天两个人正演到激情处,一位观众的手机突然掉到地上,全场哄笑起来。这样完美的配合也成为小剧场的魅力所在。

小剧场演得不多的辛月,也一直在和于震探讨表演尺度的问题,“我们还问了远征哥、杨立新老师,还有何冰哥。大家都说,其实小剧场跟大剧场是没有区别的,表演也是没有分别的。如果说有区别,就在于你要表现得更细腻更真实。”于震则演过很多小剧场,除了《我爱桃花》,他还演过将近100场《足球俱乐部》,“别觉得小剧场就一定要收着,你反而要更细腻,手势、眼神,包括脸上一个细微的表情,内心要更充实更满,更不能假。大剧场是有偷手的,小剧场没有,所以小剧场在锻炼演员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千万别怠慢了小剧场。”

为角色烫了个妈妈头

从《骆驼祥子》结缘,到两个人没有对手戏的《司马迁》,再到这次的《长椅》,两个人每天不仅要因角色而撕扯,还时常讨论有关男人与女人的话题。辛月说,都说人的一生中,夫妻之间会有30次离婚的念头,这个戏我们俩基本就用了二十几次了。如果说演员在台上的自由是源自沉浸在角色的思维里,那在于震看来,“再经过下一轮的演出,我们俩的表演可能会更加筋道一些。这是一个全新的原创戏,至少需要30场,我们基本可以把演出样式固定下来。”

其中激烈的拉扯场面对于一直饰演甜美角色的辛月而言,很有挑战,“前期排练的时候,导演经常让我要控制脸上的表情,不要总是笑。因为一笑就流露出美好,与角色的心情不符。后来我努力管理自己的面部表情,包括外形上还专门烫了个头发。我跟理发店的人说,就给我烫个妈妈头,很小的卷儿,所以这些天我完全不敢散头发。有一天我洗完头,散着头发等着干,我儿子过来管我叫‘姥姥’。我当时既崩溃又欣喜,看来从外形去寻找人物成功了。”

没演过话剧难体验表演的快乐

“拍了太多的影视剧,真正能享受到表演快感的一定是舞台。影视剧中,观众透过镜头,再经过导演的剪辑,音乐的铺垫,空镜的描述而看到的画面,没有舞台来得纯粹。我不认为演过戏就是演员了,因为演员不光要学表演的技术,还要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演员仅仅是个职业,不能忘了你的身份就是老百姓。身为演员一定要演话剧,没有演过话剧的演员,很难体验到表演带来的快乐。”于震一口气表达了自己对于演员职业的看法。

今年暑假,人艺为剧院演职员的孩子开办了戏剧夏令营,于震和辛月的儿子也参与其中。经过台词、形体训练,孩子们还进行了汇报演出。坐在台下的辛月看着台上的儿子有模有样地说着台词,比自己演出还要激动。“孩子们也特别享受,说明年还要来。”(郭佳)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歌曲是个有故事的男人2

“他真的爱我吗?”

每当在后台看到这样的疑问时,我都觉得挺讽刺的。

因为如今的年代,人们的爱情是自由了,但也不再纯粹了。

总有些女人在满心欢喜期待爱情的时候,遇到的却是一个不甘于寂寞的人,甚至是出于欲望才选择在一起的人。

所以,女人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就需要具备分辨真心的能力,不能总是傻傻地将原本错的人当成是真爱,以免让自己因为爱错了人而遍体鳞伤、痛苦绝望。

那么,应该如何去分辨一个男人的用心?

01


人都是善于伪装的,会不由自主地隐藏自己,刻意地包装自己。

但一个人所表达的言语,往往会彰显他内心的世界、三观以及人品。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和男方通过相亲app认识,微信聊了一个月后见面,见面时一起吃了饭,相互感觉都可以。

回去后,男方就问了她要不要在一起,但碍于还想再接触接触,她就婉拒说太仓促了。

第二个星期,男方约她去旅游,她答应了。回来后也一直微信聊天,见了几次面感情都很好。

最近一次见面,俩人发生了关系,也聊到了各自的收入,家庭情况。

但也是在这时,她发现男方在相亲app首页更新了两张他自己的照片,她觉得男方还想找其他女生。

她事后找男方对话,发消息不回、电话不接,也不正面回答问题。

紧逼地追问下,男方才说“还在适应”。

后来一个星期,两个人都相互没说话,她主动问男方现在什么情况,男方也只是说忙,最终也没回答。

上述故事里,就是我们一直反复科普的两性心理学: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之间的关系。

女生使用相亲软件想寻找的是长期关系,因为她用的是长期策略。

然而,男生想寻找的是短期关系。

此时不管用什么样的东西来粉饰,对方本质上就是不在乎这段感情,因为对方根本还没上升到长期关系的高度。

也就是说,这件事儿归根结底不是情感问题,而是想发展长期关系,却找了个只想短期发展的人。

所以,不是说“你不找他,他不找你”的问题,而是对方压根就不想找,“还在适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应该怎么辨别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呢?

时间,是最简单的属性。

两个人聊了一小会儿就发生关系,完了之后对方就立马冷处理,就是短期关系。

而真正的长期关系,在发生关系的过程会对关系有所建立,有一定的步骤和阶段,而且双方的社交圈是互相打通的。

我觉得人跟人之间最大的误会,有时候不是误会了别的,而是始终搞不清楚这一点。

因此,要学会辨别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

并且,在搞清楚对方并非是自己能够托付的良人时,就要抖落灰尘重新继续往前走,这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

02

“我是为了你好”——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也渐渐衍生到了两性关系里。

这句话的出发点或许未必坏,但挺让人窒息的,因为它会延伸出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是真心想让自己变好,还是对方想把自己变成他喜欢的那个样子?

曾经就有读者跟我说过,她之前由于一时冲动跟前男友表白,然后对方也声称是喜欢她的,就答应在一起了。

在一起很短的时间里,她能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有许多意见,不止一次跟她说应该学会化妆,性格大大咧咧不合适、写字太丑太大不像女生。

一开始,她会觉得对方是在为自己好,但随着关系渐渐恶化,她又觉得对方只不过是想把她往想要的样子改。

她知道在恋爱里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必然要改变,互相磨合,一起进步。所以,她想要判断这种改变的意义。

弄清楚双方之间的关系,是鉴别“对方提出的要求是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还是想把我们奴化成为他们期望的样子”的前提。

如果双方的关系是一段你死我活的关系,那么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是让你奴化;

如果双方的关系是有商有量的、允许互相提建议的,那对方就是在提出一些可行的要求,是善意的。

所以,鉴别的本质在于你们的关系是互相成就的伴侣关系,还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如果还觉得迷惑,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这个改变对你来说,是让你成为了更好的人、让你更舒服,还是让你成为了一个更容易控制的人?

比如写字,虽然在如今这个时代,写字好看与否似乎并不是很重要,但把字练得越来越好看,会让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再比如化妆,如果学会了化妆,即使俩人分手了,你也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因为在一些商务场合或者一些其他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化妆这项技能总有用得到的时候。

反过来讲,如果对方不允许你和朋友联系,你就真的不和朋友联系的话,会成为一个失去自我的人。

这种改变,跟前面提到的学会化妆的改变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改变。

简而言之,就是从结果上衡量:这种改变是让你变得更好,还是让你变得更差;是让你克服舒适区往上走,还是让你变得更舒适。

03

都说喜欢一个人,一定是这个人能够带给自己情绪上的正向刺激,让自己感到快乐、幸福。

可见,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判断喜欢还是合适的衡量标准都包含着:自身的情绪。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和男朋友分手了,但她怀疑双方到底有没有真正在一起过。

她和男友从相亲平台认识的,大概在一起四个多月的时间。在第三个月的时候,男友带她见了父母。

男方的家庭条件远远好于她,这让她有一点不配感、内心有点自卑。

刚认识时,男友还没有辞职,时间精力较为充沛,每周会来找她一次,她也逐渐越来越喜欢对方。

在喜欢的人面前,她即便喜欢得有点小心翼翼,但还是很开心。

在一起几个月,俩人只牵过三四次手,没有更多亲密动作,包括接吻拥抱。

之后由于对方在辞职创业,频繁出差,事情较多,没有太多时间找她,后来基本半个月见一次面,每天微信聊天超不过十句话。

不再联系是起于她问对方是不是不喜欢了,对方回复感觉差了一点、也不是不喜欢。

她假装大度回复“没事你再看看接触一下别人”。

这场谈话之后,两个人不再联系,但她会控制不住地难过伤心。

看完上述故事,觉得很多人都应该永远记住一个最重要的规律——“所见即所得”。

有的时候,所遇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好比在自卑情况下,我们会觉得是关系出了什么问题,其实压根不是。

在介意自己是农村出生的时候,遇到什么事都觉得介意,比如出门会觉得人家是不是看不起自己?这个人是不是在批评我?

带有自己固定的自卑想法,看什么都会像这个想法。

所以,向内求很重要,必须要花时间精力清空自己、重新清理一下自己的整个能量体系、扭转自己这种信念体系。

要不然,走到外面会处处碰壁。

很多时候,在独处的时候很自信、面对一个人却不稳,只是单纯被对方的闪光点闪了一下。

好比对方是一颗钻石,而我们看见了对方的外在。

很多男生都会准备好的一面向外展示,但接近之后,会发现这些都很空洞,内部只是一颗石头。

如果真正接近一个人,就会发现:魅力是容易被塑造的。

但因为对方的魅力导致自己有些自卑,这本质上就不是一段真正的好关系。

真正有魅力的人,一定是心怀慈悲、会考虑到对方感受的。

如果一个人让我们心生自卑,说明这个人的展示过程是带着打压性质的。

所以,要意识到这种状态不稳是由对方魅力造成的,而这种魅力本身是带着打压性的。

再举个例子,我今天认识你,我就定一个国贸特别好的米其林餐厅,最好的靠窗边位置,再开瓶拉菲,吃这顿饭花了几万。

这一系列的操作,不会让自卑的人特别自信,反而让对方感觉非常不舒服。

但如果我真有认识你的心,就会带你去吃我觉得好吃的饭菜,或者打包饭菜去我觉得不错的地方,这才是真正想分享这些好吃的。

当然,上述故事的男生其实并不坏,他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达那样的点。

一个男生在想到你的情况下,一定会照顾你的感受,而不是直接搞定这件事。

虽然上述提到的都是鉴别层面的内容,但希望大家的注意力不要放在鉴别上,而是放在鉴别背后的自我提升上。

因为只有在做出改变的时候,才能踏上收获爱情的路上。

这条路很难,尤其是在最初走的时候,也许会有人笑话你,说你傻;也许有人讽刺你,说你不现实;甚至也许根本就无人理睬你。

一个人走,很孤单很黑暗,我这里会为大家提供一束的光,帮大家照亮一点点前方的路。

祝福每一个致力于自我提升的人,幸福在前方等你。

本文的插画,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歌曲是个有故事的男人3

东方卫视《我们的歌》第四季邀请到众多童年偶像,像林志炫、杨丞琳,但凡他们开口,都会让人有一种整个青春回来了的感觉,不过让人最惊喜的还是詹雯婷的出现,作为飞儿乐队的前主唱,她是不少90后人生中难以磨灭的一道记忆,此番詹雯婷和快男出身的张远组成搭档,只要他们出现,就会引发网友的疯狂刷屏。

最新一期迎来B组代际组合配对成团,年轻歌手需要自行选择歌曲,搭档前辈歌手完成对主题“不负热爱”的诠释,张远在一众代表作中选择了那首传唱度颇高的《嘉宾》。原版《嘉宾》以男生视角缅怀前任,唱出爱情的苦涩,新版在加入詹雯婷后,以女生视角重新编写了一段歌词与旋律。错过、成全、遗憾、宿命……这些爱情里令人感怀的情绪在歌曲中一一释放,女生视角的融入也令歌曲更为丰满、画面更为丰富。

詹雯婷因为对这首歌了解甚少,在彩排的时候一度状态不佳,她甚至用“挑战极限”这样的话来形容本次演出,但是为了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为了不辜负搭档心中的那份音乐热爱,她熬到凌晨三四点才睡,努力坚持下来。最终的演唱中,二人走心的演绎毫不意外征服了台下观众以及广大网友。

张远在提及选曲理由的时候,坦言是受到之前林志炫的一句话的启发:“如果你虔诚地对待音乐的话,是有回报的。”张远一直是一个对音乐很专注的人,不过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成名道路上,他也曾经历过低谷,在独自打拼的那段时间里,他遇到了前同事,对方说自己有很多歌,询问他要不要唱,《嘉宾》就是这位前同事给张远的第一个demo,张远认为这是一份“馈赠”。

联想到张远自身的成长经历,他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县城,在小范围内,他自认很优秀,但来到更大的世界后,又惊觉不够亮眼。但即使每天都被这种落差冲击,他也从未放弃过向上成长。走过的每一步路,包括拿到“从天而降”的《嘉宾》这首歌,他都有在认真对待,这才有了今日的翻红,看似意外,但却是必然。张远用《侥幸者》中的歌词来形容自己:“我不是失败者侥幸的唱着歌,我生命也有几分饥渴,值得大声的被歌颂着。”

与《嘉宾》安静风格截然不同,“飞鸟组合”第二个舞台《千年之恋》可以用“高燃”二字形容,这是飞儿乐团演唱的一首歌曲,据说创作概念来源于英国的古老传说“荆棘鸟”,荆棘鸟毕生只鸣唱一次,自它飞离窝巢的那天起,就开始不停地找寻荆棘,找到后便奋不顾身投身于最锐利的一根刺上,有一种奋不顾身之感。

新版在舞台设计上加入了牢笼元素,两位歌手置身其中,用呐喊喊出心中的那份炙热的情感,结尾镜头里,此前一直在表演里“错过”的二人终于有了牵手动作,引得台下尖叫连连!

这首歌背后其实也有一个故事,当年为了拍好这个MV,詹雯婷在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冰湖上,在零下15度低温的环境下,撑着发抖的身体,以至眼泪溃堤。之所以选择这首歌,詹雯婷其实也是在告诉大众,她对音乐的热爱,从一而终。

詹雯婷和张远两个人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二人都经历过爆红、低谷、重新出发然后再翻红,虽然时间不断向前推移,但是好在,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做到了“不负热爱”。期待下一场比赛,二人继续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舞台表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