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现在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06:34 作者:光明网 围观:

惊天一跳,14年前空降兵让人热泪盈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现在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1

转自: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天空”

14年前的汶川地震

15名空降兵临危受命

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

无气象资料的情况下

从近5000米高空纵身一跃

空降震中地带

打开空中救援通道

当时,地震灾区道路损毁严重

地面救援部队难以抵达

位于震中地带的茂县成为了“孤岛”

空降兵成了进入灾区

了解灾情的最后希望

15名空降兵

做好了三分之一伤亡的准备

毅然从近5000米高空盲跳

空降震中地带,打开空中救援通道

当时,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48岁

最小的只有23岁

空降兵15勇士

空降兵空降

需要开阔平坦的位置作为着陆场

但是当时灾区

没有一个适合空降的地方

出发前

15位勇士写下了相当于遗书的请战书

“我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去挽救灾区人民的生命

实现我们军人的价值”

作为第一批救援力量

空降震中后的7个昼夜里

15勇士在汶川、茂县两县展开震情侦察

翻过了4座3000米以上的大山

徒步走了近220公里

途经7个乡镇55个村庄

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

如今再看15勇士当年惊天一跳的身影

和他们留下的请战书

很多网友仍然为之动容

“这份勇气永不会淡去

会在时间和记忆里传递!”

“在无助和绝望时,他们就是光!”

今天,是中国空降兵

成立72年纪念日

让我们一起致敬勇士

祝福中国空降兵生日快乐!

从“背伞的步兵”到“合成飞行军”

72年前的今天

空军陆战第一旅在河南开封组建

仅经11天地面训练

便在800米高空完成“第一跳”

一路走来

空降兵一直战斗在

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72年来,空降兵部队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从最初“背伞的步兵”

逐渐发展成为由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

适应现代战争体系的“合成飞行军”

在力量规模上

空降兵实现了力量重塑、换羽高飞

按“体系融合、模块整合”理念

对各类要素重新编组集成

形成编制更加合理

装备更加先进

防护能力更强

机动速度更快的

空降合成部队

在战法创新上

着重在实战环境中检验训练成效

随着力量编组“脱胎换骨”

作战能力不断“换档提速”

从大漠戈壁到南国密林

从高原山地到边疆海岛

在各种极端环境和

特殊气候条件下

不断挑战练兵备战的新高度、新领域

在装备发展上

高空伞、低空伞、武装翼伞等

多性能先进伞具相继列装

空降战车、全地形车、直升机等装备

陆续形成战斗力

探索使用新机型展开

整建制远程机动

跨区域重装空投演练

先后完成大型装备四件连投

人装同机同降、高原空投等任务

探索突破不同环境下的空降空投极限

部队全疆域空投能力持续提升

在荣誉传承上

经历了黄麻起义的硝烟

红军长征的洗礼

在抗击侵略、争取解放、维护和平的战场上

浴血奋战、屡建战功

涌现出“特级英雄”黄继光

“一级英雄”邱少云

等英模人物的传奇故事

和“模范空降兵连”

“上甘岭特功八连”

“黄麻起义红三连”

“常胜模范连”等先进集体

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

空降兵战车方队

首次编入陆上作战模块

昭示着空降兵逐步成为

现代联合作战中的“尖刀利刃”

鲲鹏展翅凌万里

策马扬鞭再奋蹄

展望未来

空降兵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

强烈的使命担当

推进改革转型

聚力备战打仗

实现从“空降尖刀”向

“战略拳头”的不断升级

以垂直打击之力

雷霆万钧之势

向着世界一流空降兵加速迈进

始终成为一支党和人民

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中国空降兵

祝你生日快乐!

来源: 共青团中央

现在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2

来源:光明日报

张劼工作照。蚌埠市公安局供图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43秒,能做些什么?

2016年1月5日,安徽蚌埠特警支队民警张劼在处置一起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时,面对已经打开的液化气罐,毅然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控制嫌疑人,避免了事发楼栋48户200多位居民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前后历时43秒。

然而,就在这短短43秒间,张劼却被爆燃的气浪灼伤,全身30%皮肤深二度烧伤,前后经历手术20余次。

长夏未央,英雄归来。今年8月18日,张劼在蚌埠市区路口执勤时被路人认出,得到众多市民、网友的关心点赞。

从警22年,张劼长期战斗在反恐处突一线,一心提升专业技能,他不分白天黑夜把自己“焊”在训练场:高空软网轮墙、高架速降、徒手攀登、快速分解组合手枪步枪……张劼还能熟练驾驶运兵车、装甲车、布障车等各式特种车辆,是特警支队的全面手。

“成为一名特警,体能、技能、力量缺一不可,但最紧要的是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特警必须在危机瞬间做出冷静、果敢、正确的处置判断。”记者面前的张劼,穿着黑色作训服,满脸疤痕、一身正气。

张劼说:“从警的第一课是老爸教的。”张劼的父亲张留成也是一名警察。2000年夏天某日,还在派出所实习的张劼得到爸爸被人砍伤的通知,他急忙赶赴现场,只见父亲倒在血泊里——已退居二线的张留成在下班途中为保护群众,赤手空拳与歹徒展开搏斗,全身多处受伤,就医时缝了103针。

“那种情况,我不上,谁上?”事后,张留成对儿子说。

从此,对于“谁上?”这个问题张劼有了自己的答案。

处置危急情况时,张劼总是第一个带头上。2008年,他用手肘打掉持械歹徒的匕首,成功解救人质;2009年,他用盾牌把凶徒死死抵在墙角,解除了危机;2010年,经过激烈搏斗,张劼和队友们将4名命案嫌犯彻底制伏;2016年,张劼在“1·05”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时负伤,全身皮肤深度烧伤。

2016年5月,张劼带着满身伤痕出院,眼睑外翻、嘴唇畸形、疤痕挛缩的痛苦没有让他放弃挚爱的警务工作。“我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全身关节都没有问题,还能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他说。

6年来,张劼先后经历23次大手术和6次激光治疗。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开始康复训练:在病房里做俯卧撑,从慢走、快走到慢跑、游泳……2018年,满脸缠着弹力绷带的张劼已经站在训练场上指导队友参加全省比武训练了。

2021年10月,张劼被任命为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岗位变了,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初心没有变。

为加强路面巡逻防控工作,张劼每周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从民警的巡逻路线、巡逻内容,到警用装备的交接保管、接处警登记记录,他一项项检查、督导,提出优化方案。

为提高路面见警率,2022年张劼受命筹建铁骑警队。他对预设的巡逻路线、点位反复摸排;200公斤的重型摩托,他带领骑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过关”。

“他就是这么个人,当突击队员的时候自己带头上,当了领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特警支队干警郭跃兴与张劼共事8年,私下里他还是习惯称张劼为“劼哥”。

今年2月2日,张劼作为第13棒火炬手,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当火炬被点燃的一刹那,用张劼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我很庆幸自己如今还能在工作一线奔跑。”张劼说,“无论处在打击违法犯罪、巡逻防控一线,还是在服务群众的岗位上,我都会积极适应变化,通过努力学习弥补不足,忠实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卫人民安宁。”

(本报记者 马荣瑞 常河 本报通讯员 和鹏飞)

现在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3

43秒,能做些什么?

2016年1月5日,蚌埠特警支队民警张劼在处置一起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时,面对已经打开的液化气罐,毅然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控制嫌疑人,避免了事发楼栋48户200多位居民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前后历时43秒。

然而,就在这短短43秒间,张劼却被爆燃的气浪灼伤,全身30%皮肤深二度烧伤,前后经历手术20余次。

长夏未央,英雄归来。今年8月18日,张劼在蚌埠市区路口执勤时被路人认出,得到众多市民、网友的关心点赞。

从警22年,张劼长期战斗在反恐处突一线,一心提升专业技能,他不分白天黑夜把自己“焊”在训练场:高空软网轮墙、高架速降、徒手攀登、快速分解组合手枪步枪……张劼还能熟练驾驶运兵车、装甲车、布障车等各式特种车辆,是特警支队的全面手。

“成为一名特警,体能、技能、力量缺一不可,但最紧要的是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特警必须在危机瞬间做出冷静、果敢、正确的处置判断。”穿着黑色作训服的张劼,满脸疤痕、一身正气。

张劼说:“从警的第一课是老爸教的。”张劼的父亲张留成也是一名警察。2000年夏天某日,还在派出所实习的张劼得到爸爸被人砍伤的通知,他急忙赶赴现场,只见父亲倒在血泊里——已退居二线的张留成在下班途中为保护群众,赤手空拳与歹徒展开搏斗,全身多处受伤,就医时缝了103针。

“那种情况,我不上,谁上?”事后,张留成对儿子说。

从此,对于“谁上?”这个问题张劼有了自己的答案。

处置危急情况时,张劼总是第一个带头上。2008年,他用手肘打掉持械歹徒的匕首,成功解救人质;2009年,他用盾牌把凶徒死死抵在墙角,解除了危机;2010年,经过激烈搏斗,张劼和队友们将4名命案嫌犯彻底制伏;2016年,张劼在“1·05”危害公共安全重大警情时负伤,全身皮肤深度烧伤。

2016年5月,张劼带着满身伤痕出院,眼睑外翻、嘴唇畸形、疤痕挛缩的痛苦没有让他放弃挚爱的警务工作。“我的视觉、嗅觉、听觉和全身关节都没有问题,还能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他说。

6年来,张劼先后经历23次大手术和6次激光治疗。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开始康复训练:在病房里做俯卧撑,从慢走、快走到慢跑、游泳……2018年,满脸缠着弹力绷带的张劼已经站在训练场上指导队友参加全省比武训练了。

2021年10月,张劼被任命为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岗位变了,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初心没有变。

为加强路面巡逻防控工作,张劼每周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从民警的巡逻路线、巡逻内容,到警用装备的交接保管、接处警登记记录,他一项项检查、督导,提出优化方案。

为提高路面见警率,2022年张劼受命筹建铁骑警队。他对预设的巡逻路线、点位反复摸排;200公斤的重型摩托,他带领骑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过关”。

“他就是这么个人,当突击队员的时候自己带头上,当了领导,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特警支队干警郭跃兴与张劼共事8年,私下里他还是习惯称张劼为“劼哥”。

今年2月2日,张劼作为第13棒火炬手,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当火炬被点燃的一刹那,用张劼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我很庆幸自己如今还能在工作一线奔跑。”张劼说,“无论处在打击违法犯罪、巡逻防控一线,还是在服务群众的岗位上,我都会积极适应变化,通过努力学习弥补不足,忠实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卫人民安宁。”

2020年7月,张劼与战友一起,在高温下训练

10月7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张劼英勇事迹

综合:光明日报、“警方”微信公众号

来源: 安徽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