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民间有啥好看的故事吗

2022-11-05 15:18 作者:自说文史 围观:

民间故事:穷人发了财,买小妾婢女享乐,最后病饿而死,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自说文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间有啥好看的故事吗1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乐钧志怪笔记小说《耳食录》,翻译时稍有改动。文中插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有一句老话说:钱有眼,谷有鼻,飞来飞去无定地。意思就是说,钱财和谷子,都是有眼有鼻子的活物,它们是流动的,会在人们中间飞来飞去,不会固定在某一处,也不会被某人一直占有。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贫富不定,谁也不会一直穷或者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有意外之财,得到了就会富裕;也可能有意外之灾,出现了就会耗尽家产。当时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证明这句话。

某地有一个穷小子,就叫他王五吧,已经三十多岁了,家里很穷,妻子死后,他没有钱再娶,儿子已经快成年了。这么穷的家庭,按理说就该好好干活挣钱,但是王五却好吃懒做,从不做事挣钱。父亲总是骂他,但也没用。

有一天,王五在家睡大觉,听到外面有动静,他以为有热闹看,就起来往外走。

此时,一个穿着青色衣服的人,带着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进了他家,对王五说:我们一直被人幽禁在小屋里,今天侥幸走脱了,所以来你家躲一阵子。几天之后,黄兄也会到你家,你不要害怕。

说完后,青衣人拉着白衣人到了王五家屋里,也不管王五说什么。

王五很害怕,他还以为这两人是逃犯,心里想着要不要报官。眼看那两人进了屋里,好奇心驱动下,他也进屋了,他要看个究竟,问个明白。

结果,他到了屋里后,发现那两个人没影了,屋里堆了很厚的东西,仔细一看居然都是青钱(就是青铜钱,古代铜钱久了会绿色的生锈,所以也叫青钱)和白银。粗略算下来,这里的钱折算后,足有几万两银子。

王五大喜,他明白了,青衣人是青钱,白衣人是白银,这两人都是银钱之神。

想到这里,王五忽然又想:那么,刚才他们提到的黄兄,又会是什么呢?黄色的,莫非是黄铜,又或者是黄金?应该是黄金,毕竟铜钱已经有了,银子也有了,下一个肯定是更值钱的黄金!

王五猜对了,确实是黄金!

几天之后,来了一身穿着黄色衣服的人,他到了王五家也不说话,进屋后不见了。王五紧随其后,看到他消失后,屋里多了一地的黄金,堆得高高的,足有几万两黄金!

一开始,王五并不敢花这些钱,害怕给自己招来灾祸,又害怕丢失钱的人家会找过来。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始终没有人来找钱,他家也没什么事。

王五转念一想:这些钱财之神说,自己被幽禁在小屋里很长时间了,侥幸才走脱。这就说明,他们并不想藏在屋里,既然如此,说明他们肯定想出去,也就乐于被人使用了。

想通了之后,王五开始挥霍了。

他先是买了农田,雇人去耕种,又盖起了华丽的房子,买了家具装饰,还买了许多漂亮的婢女放在家里,他自己娶了一个妻子,三个小妾,一个比一个漂亮。每天除了跟妻妾婢女厮混外,王五就宴请朋友,胡吃海喝。

在出行这方面,王五也很奢侈。

只要是出门,王五要么坐着十六人抬的轿子,要么就是坐在四匹白马拉的华车上,后面还得跟着几十名穿着鲜艳的仆人,简直比王公大臣还高调。王五的奢侈和富豪,方圆几百里的人都知道了。

王五的儿子叫王六,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自从家里有钱了后,王六也开始豪横了,比他父亲还会玩。

王六叫人弄了一些金子,然后打造成薄薄的一片,做成旗帜的样子,上面还雕刻着龙虎鹿龟等动物。这样的旗帜,他一做就是三十六面。

当天上刮风的时候,王六就叫人把三十六面金色大旗放在杆子上,然后让仆人不断晃动。这样的话,不仅发出呼呼的声音,而且在阳光的映射下,金灿灿的刺眼,别提多高调了。

王六还派人买来名贵的蜀锦、苏锦,放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三寸。而后,他叫那些漂亮的婢女、小妾,脱下衣服,横七竖八地躺在上面,他自己蒙住眼睛,随手摸一个名贵之物,往这些妾婢身上丢。

这是要做什么呢?原来,王六和这些婢女小妾做了约定:只要砸中了某处,当天就宠幸她,而且那个名贵品也属于她。

果然,人有钱了就不用去青楼了,因为他在家里比去青楼还会玩,他家就是更高级更名贵的青楼。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呢,王六最喜欢玩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王六会弄来几升的珍珠,然后猛然往地上一撒,再让那些小妾、婢女脱了衣服,去争着抢着夺珍珠,而且他允许她们为了抢珍珠打架。想象一下那个场景,白花花的身子,和白晃晃的珍珠,交相辉映,不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吗?

诸如此类,荒唐淫靡的事情,不可胜诉。总之,人家喝一顿酒,吃一顿饭就要花几百上千两银子,而且一点不心疼,反正家里多的是钱。

家里唯一正常的人,大概就是王五的父亲王四了。

王四大概是穷惯了,不敢这么享受,这么铺张浪费,所以他从不和儿子、孙子一起吃饭,也不会花儿子的钱,他依旧跟往常一样,种地干活,和妻子吃着粗茶淡饭。

这一天,王四外出,准备去田里看看。

走在路上的时候,王四看到路边有一堆牛粪,连同着牛尿,可能是前面人家的牛拉的。在牛粪中,有几粒谷子。王四一看就心疼了,自言自语说:我们农人从春季忙活到秋季,才能收获谷子,这谷子也是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如此珍贵的东西,怎么能让它在粪堆里浪费呢?

于是,王四把牛粪里的几粒谷子挑了出来,又用水冲洗干净了,放入了口袋中。

忙完了田里的事,王四回家了。

刚到家,王五就迎上去了,说:晌午的时候,有几个穿着光鲜的人,排成一队从屋里出来,对我说,你家人赶我走了,我不在你家了,我要去西村人家。等那几人离开后,我进屋一看,发现家里的铜钱、银子、黄金都没了。就连仓库里的谷子,也一粒不剩了!

说完后,王五放声大哭,王六也跟着大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钱没了,王五、王六只能卖了田地,家里名贵东西等等,最后房子也卖了,那些小妾婢女早就跑了,昔日的朋友也不来了。

不到三年,王五因为受不了清苦日子,气得犯病而死。王六更搞笑,说宁死也不吃那些糙米饭和腌菜,结果最后出去乞讨,在受冻挨饿中死了。

王六和王五父子俩死后,王四和妻子很伤心,哭个不停,一个多月后,才慢慢平复心情。

一天晚上,王四做了个梦,梦中,一位神仙告诉他:我是谷神,几年前你把我从牛粪中救出来,我一直想着报答你。之前看你家很有钱,就没帮你,现在,你家又跟从前一样贫穷了,我就让你吃饱饭吧。

第二天早上,天空飞来许多蚊子,到了王四家中,变成了十口袋谷子。

从那天开始,王四家中就再也没有断过谷子,只要他吃完了,天空就会飞来蚊子,蚊子到他家就会变成谷子。而且这些谷子不能卖,不能送人,只能他们两口子吃,吃完了依旧会有。

直到王四夫妇去世,都是这样。

最后,作者发出一番感慨。

天地之间的财货,本来都是给人用的,所以一定要按照规矩让这些财货流通,大家才能都享受到财货带来的好处。如果有人强行垄断这些财货,那么就不对了,因为这样只能保证他一人得到好处,更多的人要受苦。

不信你看,有些大财主特别有钱,仓库里的钱都生锈了,谷子都生霉了,但是他却不肯拿出来帮助大家,弄到最后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这是什么情况?这不就是把钱财之神困起来了吗?但是,钱财怎么可能被困住呢?有钱人的子孙,凭借这些财货,奢侈过度,一顿饭就是十户中产之家的钱财,所以钱又会流矢掉,而且他们还会因此惹祸,连累家人。到最后,他什么都没了,还可能会获罪。

那些暴富的人,更应该理性处理财货,不然会在金钱中迷失自我,会让你忘了本性。

所以说,无论是谁,都应该好好处理财货,不要霸占太多,留下够自己生活的钱财就足够了。就像王四夫妇一样,不多不少,够吃正好。

民间有啥好看的故事吗2

大家好,我是缘睦求瑜,点击右上方“关注”,我会每天持续为您分享民间搞笑小故事、经典冷笑话及内涵段子。

1.要钱不要脸

从前有一个人极其喜欢吃白食,和人一起吃饭,从未花过一文半钞。自从他出娘胎,就不晓得什么东西叫作“会东道”的。

有一天,在酒肆中遇到两个经常被他打秋风的朋友,他走过去弯了弯腰,想坐下来继续奉行他那个独一无二的白食主义。不意这两位都是平常被他白食吃怕了的主儿,一见他来,早已成竹在胸,一个抱住酒壶不放,一个抓住筷子说道:“你且慢些吃喝,今天在开席之前,咱们玩个新花样,权当行次酒令吧!规则是:每人要说一样东西,改成另外一样东西,还剩两样东西;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说不出来呢,今天的酒菜谁就买单,还要再罚他10次东道。”

那人道:“既如此,你们两位先来,我好附你们的骥尾。”

一个朋友说道:“我有一条裤子,改成裤头,还剩两条裤腿。”

另外一个朋友说道:“我有一件布衫,改成汗衫,还剩两只袖子。”

两位说完,四只眼睛定定地看着那人,看他如何收场。

谁知那人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有一张脸,改成屁股,还剩两只耳朵。”

两位朋友齐声问道:“那你还要脸不要?”

那人不假思索道:“要脸我还不得掏钱付酒钱,不要脸了!!”

2.傻儿子学话

明朝时期,有一位富绅,有房有地,有钱有势,有才学,有名望,有儿有女,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人人羡慕。美中不足的是:富绅的儿子智力低下,傻里傻气。

有一天,有位世交前来拜访他,多年未见,这位世交的千金也已经到了婚嫁年龄。

为了锻炼儿子的待客之道,并借机向世交推销儿子,好让两家共结秦晋之好,

富绅决定让儿子代自己招待这位世交,还特意教给他几句话:

“如果世伯问你咱们家那棵桂花树怎么没了,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如果世伯问你咱们家的宅院怎么这么凌乱,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蹋了’”;

“如果世伯问你咱家钱粮怎么这么多,你就说‘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如果他问你怎么如此聪明伶俐,你就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于是,儿子遵照父命去招待这位世伯。

世伯一进门就问:“世侄,你父亲呢?”

儿子答道:“让我砍了卖了!”

世伯一听这哪儿跟哪儿呀,接着问:“你母亲呢?”

儿子回答:“兵荒马乱糟蹋了!”

世伯愈加糊涂,又问:“你们家门前的马粪怎么这么多呀?”

儿子一脸骄傲地说:“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世伯听了驴头不对马嘴,生气地问:“你怎么这么说呢?”

儿子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们家世代如此!”

3.呆女婿爬梯


有一户人家的呆女婿不通人情世故,每次在岳父家里聚餐,总被其它几个女婿压坐下位。

他妻子甚觉脸上无光,回到家千叮咛万嘱咐教他下次宴会一定要择高位而坐。

一天,风和日丽,又上岳父家。把酒让坐之际,妻子朝丈夫使了使眼色,暗示他坐上位。

呆女婿醒悟过来,东张西望之下,只见廊檐下有一架梯子竖着,就“蹬蹬蹬”爬上半个梯子坐了上去。

另外几个女婿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这位连襟唱的是哪一出。

他妻子想:这呆子这回又出洋相了,便瞪眼指示,让他快些下来。

呆女婿哪里领会得到,大声抗议妻子说:“你瞪我干什么?难不成叫我坐到天上去吧?”

4.误哭遭打

有个游手好闲的人叫吴勤,无以为业,靠四处骗吃骗喝混个饥饱。

一天,吴勤路过一户人家,见人家正在办丧宴,心下盘算了一番,说:“有了。”

吴勤装作常客一般,旁若无人地走了进去,对着灵堂极尽哀痛地号哭了起来,好似死了爹娘一般。

这家主人和众宾客谁也不认识他,吴勤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他生前和我最为相好,几个月不见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刚才从门前路过才知道,所以连祭品都还没来得及买,先来哭上一场,表一表我们的友情吧!”

这家人听了十分感动,激起了伤心往事一桩桩,孝子贤孙们有的也跟着一道哭了起来,哭声停歇之后,这家人对吴勤礼敬有加,热情地邀他入席,好酒好菜招待了一番。

吴勤酒足饭饱之后,瞅着一个机会溜将出来,打着酒嗝往家里走去。

走着走着,吴勤路上遇到一个穷相识,借着酒劲儿,就把今天的得意事儿添油加醋一番,眉飞色舞地说与那人听。

那人听说吴勤竟有此等好事,一边连声称妙,一边羡慕不已。

第二天,那人便也学着吴勤专门找了一户正办丧事的人家,一进屋就嚎啕大哭起来。

这家人十分诧异,就问他,他照搬着吴勤的说辞道:“他(她)生前和我最为相好......”

他的话还没说完,几记老拳已经捅到了他的脸上。他立刻感到鼻子和嘴热呼呼的,知道出血了。紧接着,一大群人一齐上来,七手八脚把他踩在了地上...

原来这家的死者,是个年轻的媳妇。

5.白吃无妨

有四个菜贩,因为摊位相近,一回生二回熟,渐渐熟络了起来。

他们四个中一个是卖韭菜的,一个卖蒜的,一个卖葱的还有个卖白菜的。

卖韭菜、卖蒜和卖葱的三位为人豪爽,卖白菜的吝啬抠门。

四人相约聚餐轮流请客,讲好一人一顿,永不落空。

结果每次轮到卖白菜的请客的时候,总是借故逃单或者无限期拖延。

次数多了,三人就撇开卖白菜的,自行另约地点聚餐,可是无论巷子多么深,卖白菜的总能变戏法般和他们不期而遇。

于是三人就商量着嘲弄一下卖白菜的,寻机敲打敲打他。

一日,三人正在饮酒,卖白菜的又贸贸然找来了,三人就说:“今日饮酒,无以为戏,我们每人须以本行为题作一令,作不出者不饮。”

卖韭菜的先说:“韭(久)饮他人酒。”

卖蒜的说:“蒜(算)来不可当。”

卖葱的说:“葱(聪)明人自晓。”

卖白菜的也接上去说:“白吃又何妨。”

6.一钱莫救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叫贾大方,生性极其吝啬,不但平日一个钱,恨不得掰成八个来花,也从来不布施任何东西,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异常刻苦,穿的是破衣烂衫,吃的是糟糠剩菜,从来舍不得买一斤肉、吃一顿饱饭。

有一天贾大方出门闲游,路上突然遇到因连日大雨过后的河水暴涨,可他舍不得花钱坐渡船,就拼着老命徒步涉水过河。

哪知到了河中央,水流湍急,直接把他冲到下游半里开外。

刚好儿子在岸上看见了,心急如焚,就近喊了一条船去营救他。

因为水深流急,船夫要一钱银子才肯犯险前往,儿子一口咬定只肯给五分,双方讨价还价,半天也没定下来。

贾大方整个身体都浸泡在河水中,眼看体力不支,可他依然朝着儿子拼尽力气大叫道:“我儿我儿,五分能救就救,一钱免谈!”

7.陋习难改

俗话说药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可偏偏有个人就喜欢说不吉利的话,得罪别人而不自知,弄得别人都很讨厌他。

有一户人家刚盖了新房,那人也凑热闹去参观,刚敲了几下门没人应答,他就开口骂道:“破牢门关得这么紧,想必这家人死绝了。”

主人听了刺耳,出来责怪说:“我这可是刚盖好的新房,花了上千两银子,你怎么无端说这样不吉利的话?”

那人不依不饶道:“这房子要是卖,顶多值五百两,你怎么出这么高的价钱?”

主人一听火上来了,说:“我盖房子是自己住的,又没有说要卖,你没来由划什么价呢?”

那人没完没了地说:“我劝你卖也是一番好意。要是明天遇到一场大火烧了,连个屁也不值。”

过了几日,又有一家主人老来得子,刚刚满三天,大家伙都跑去贺喜。那个常常说不吉利话的人也想去看看,朋友劝他不去为好,那人说:“那我跟你一块儿去,一言不发不就行了吗?”朋友拗不过他,只好答应带他同去。

去了之后,那人果然很老实,从进门道喜到入席吃酒,一直缄口不言,这次朋友很高兴,总算少了次风波,平安度过了。

临走时,那人突然对主人说:“今天我可一句话也没说。我走后,你的孩子要是抽风死了,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啊!”

8.锤碎夜壶

某人对朋友抱怨道:“我家贼婆娘特别爱吃醋,只要我买回一婢女,她就不能容忍,一天到晚地和我吵和我闹,我被吵得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把婢女卖掉。”

一朋友在旁边插口道:“我那贱女人更厉害,别说买回一个婢女了,就是看都不让我看一眼漂亮的女仆。”

另一朋友急接上说:“两位老兄快别说了,跟我那母老虎比,你们家的是小巫见大巫,她不但不容婢仆,更离谱的是连我买个夜壶都不允许啊,我要是买回来,她非想方设法给我锤碎了不可。”

9.别人通气

有一个人生病了,郎中把着脉说:“吃了我的药,腹中先会响起来,然后大便就会畅通,至少也能放出些屁通通气。”

郎中话刚说完不久,忽然听到放屁声,郎中自鸣得意起来,说:“怎么样,我所言非虚吧?”

病人有气无力地告诉他说:“刚才这屁是我小弟放的。”

郎中一时间手足无措,只得支支吾吾说:“好极!好极!”

10.盼火灭鼠

一个人特别讨厌老鼠,于是就不惜高价买来了一只捕鼠猫,他希望这只猫能够大展神威,把家里的老鼠捕捉干净。于是每天喂鱼呀肉呀的给猫吃,还特意做了个柔软舒适的猫窝让它睡觉。

猫吃得好睡得香就一点儿也不想捉老鼠了。有时实在太过无聊,猫竟然和老鼠们一起追逐嬉戏,老鼠也渐渐地不再怕猫,变得更加胆大猖狂。

主人一气之下把猫赶了出去,发誓再也不养猫了。

之后,他又自制了捕鼠器和毒鼠药,可都收效甚微,真叫他一筹莫展、束手无策。

一天,厨房失火,库房也冒了烟,眼看就要烧到卧室里来了,他却不加理睬。

邻居帮忙把火扑灭了,他恨恨地埋怨道:“大火正好把老鼠烧个干干净净,你们干嘛非要多事去救呢?”



你若点赞,发型不乱,

你若转发,貌美如花。

你若评论,一帆风顺,

你若关注,发财致富。

民间有啥好看的故事吗3

以下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爱情小说集《情史类略》,翻译时稍有改动。

江西有一人叫赫应祥,是个监生(明清时期,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读书人),在京城读书。赫应祥喜欢游玩,风流倜傥,放纵不羁,各种地方都爱去,京城里很多歌馆花楼,他都曾去过。

这一年春天,赫应祥去郊外看景色,走了很远,觉得累了,口渴,但是找不到水喝。

正在焦急的时候,赫应祥听到附近林子里有敲磬的声音,他寻声而去,来到了一座尼姑庵。赫应祥敲了庵门,大声自报家门,一个女童出来了,请他进去。很快,一个尼姑来了,生的那是天然艳丽,不施粉黛也魅人。

尼姑问了赫应祥姓名,来此何为,赫应祥说口渴,借一口茶喝。尼姑让女童去煮茶,两人就此聊了起来,尼姑颇有才学,与赫应祥谈论古今,倒是很投缘。

一会儿后,女童说茶煮好了,尼姑邀请赫应祥去那间屋子里品茶。

到了屋子里,赫应祥发现,这里非常幽静,墙壁上供奉观音菩萨的画像,茶几上还有尼姑抄写的经书。一块石头上,放着古琴,窗户外面还有几根竹子,十分挺拔。这里的景色,居然别有洞天,不像在人间,看来尼姑还挺有境界的。

赫应祥翻了经书后发现,尼姑用金色墨水写出的蝇头小楷,十分工整,法度严谨,后面还有年月日以及“空照写”三个字。由此看来,眼前这位漂亮的尼姑法号叫空照。

喝完茶后,赫应祥不愿离开,又弹了琴,乃是一首《关雎》。这曲子是说爱情,赫应祥在试探空照。空照听了后,并不生气,反而也弹了一首曲子,叫做《离鸾》。这曲子是说和意中人离别,好家伙,两人就这样通过琴声,互相表明了心意。

天快黑了,赫应祥不想走,尼姑问他:郎君,你住在哪里呀?现在该回去了。赫应祥说:我在成贤街上的寓所里住,距离这里二十里路,现在就算回去,恐怕城门也已经关了。我想借住一晚,听大师讲经,不知道可以吗?

空照笑了笑,说:哪里来的孟浪公子啊,居然敢住尼姑庵里?也罢,念你回去路途遥远,就许你在这里住一晚吧,我与郎君畅聊一晚,也是美事。赫应祥一听,大喜。

随即,空照叫女童安排了酒菜,与赫应祥一起饮酒聊天。说着说着,话题越来越暧昧,尺度也越来越大,终于赫应祥忍不住了,动手动脚。空照也不矜持了,任由赫应祥抱着自己,然后两人安寝去了,一夜风流。

天亮以后,两人正在穿衣服,隔壁尼姑庵的静真来了。

空照去迎接,赫应祥躲在屏风后面。他看到静真也很漂亮,自有一股风情。只听静真笑着说:听说你昨天招了情郎,温文尔雅,又有才华,希望能看看他。空照狠狠地看了那女童一眼,并不说话。

静真起来四处找,在屏风后面看到了赫应祥,登时红了脸。临别时,她指了指自己的住所,然后说:我那里到这儿很近,公子愿意去我那里吗?赫应祥狂喜,跟着静真去了,空照不说话,看着两人走了。

赫应祥与静真饮酒,酒酣耳热之际,两人也滚到床上,做了夫妻。

从那天开始,赫应祥就在空照和静真两人住所,往来自由,两个尼姑一开始互不相容,后来也想通了,于是三人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甚至,两个尼姑还怕赫应祥生气,用心伺候,唯恐失宠。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快,不知不觉,赫应祥已经在尼姑庵里过了半个月。这一天他生病了,卧床不起,两个尼姑把他们藏在庵后面,偷偷找郎中给他看病。

家中人因为赫应祥多天未回来,四处寻找,一直也没找到人。后来仆人外出寻找时,看到一个木匠腰间有挂坠,认得是赫应祥的东西。一问才知道,原来木匠是在某尼姑庵的天花板上捡到的。

仆人把挂坠拿回去,告诉主母,主母报官,官府抓到两个尼姑,一顿板子打下来,两个尼姑招认了。不过,赫应祥却坚持说自己是生病了,两个尼姑没有害自己。官员于是让两个尼姑还俗,让赫应祥回去读书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冯梦龙又在故事下面,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但结局不同。

同样有一人甲,误入尼姑庵,可能因为帅气,几个尼姑都争着要甲。甲一开始觉得很爽,但几天之后就吃不消了,想着回家。尼姑们知道后,假装为之践行,买了好酒好菜招待,个个还都殷勤地劝他喝酒。

等甲喝醉了后,尼姑们把他头发剃光,认为这下他就回不去了。

甲醒来后,看自己变成了光头,一边痛恨尼姑,一边觉得尼姑可怕,就趁着夜色跑了,回到了家中。他也很诚实,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妻子骂了他半天,但家中丑事终究不好张扬,她只能让甲藏在家里,等头发长了再出来。

不过,儿媳妇半夜上厕所时,听到了婆婆在说话,还故意压低声音,她觉得奇怪,告诉了丈夫。丈夫心疑,怀疑母亲和别人私通。他等母亲和那人睡着后,拿了刀,偷偷开门,摸到一个光头,大骇,一刀砍死光头。

母亲惊醒后,点了灯,看到丈夫被杀,而杀人者正是自己的儿子,不由得悔恨痛哭。

很快,官府知道了这件事,县令认为,虽然儿子不知道那是他亲生父亲,捉奸杀人可以无罪,但是作为儿子,他不应该抓母亲的奸情,否则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于是官府还是判了儿子死罪。

最后,冯梦龙还特意强调一句:少年入尼院者,可以为戒。意思就是,少年人进入尼姑庵中,应该以这两件事为戒。男人进入尼姑庵,很可能会毁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

这个故事,最早出自《泾林杂记》。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根据这个故事,还写了一篇《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就是据此改编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