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担当有哪些励志的故事

2022-11-04 23:38 作者:漫水金思 围观:

海尔杨绵绵的励志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漫水金思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担当有哪些励志的故事1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海尔背后站着张瑞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张瑞敏的背后站着杨绵绵。作为张瑞敏的“黄金搭档”和助手,杨绵绵为海尔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海尔从濒临倒闭到成长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凝聚着她的贡献;海尔更新管理模式、锻造企业文化、实行国际化战略的新跨越,她又站在了最前头。虽然功勋在身,但杨绵绵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参与者,这就是杨绵绵的品格:平和而执著。

在她身上,艰苦奋斗的美德、爱岗敬业的忠诚和开拓创新的魄力同时闪光,而所有这些的背后,是一位不甘平庸的女性的心灵真实:追求卓越,努力创造人生的最大价值。

张瑞敏曾经回忆过他当年的这种选择:当年力邀杨绵绵一同创业,就是觉得她和别人不同,在她的同龄人上班时间买菜织毛衣、洗衣服的时候,她在认真地读书学习。现在看来,当年的这种印象也许是朴素和直观的,但也显现着张瑞敏识人,任人的人才观,正是这种看似朴素而实则内涵丰富的“人才观”,奠定了一位杰出女性的创业史、奋斗史。

像海尔一样,杨绵绵用真诚感染和感动着许多人,包括许多见惯了大人物的媒界人士,他们对杨绵绵的评价总是一致:真诚。

而杨绵绵“快乐是工作着、创造着”的心声,就来自于这种真诚:对海尔的真诚热爱,对海尔的真诚奉献,对每一个海尔用户的真诚相见。她说,我们是在用真诚来营造海尔这个品牌,我们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是一种诚实付出的结果。

杨绵绵曾经对记者这样说:我在海尔工作了17年,自己的喜怒哀乐早已和海尔融为一体。海尔像我的一个孩子,看着它长大。听到人们说海尔好,海尔的产品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益处时,我就感到特别开心;当听到人们说海尔不好时,我会很苦恼。

杨绵绵倾心着海尔、热爱着海尔,也正是源于这种倾心和热爱,在别人看来是艰苦的工作,在杨绵绵眼中却是一种快乐——为海尔奋斗而快乐。

有一年,杨绵绵到新疆乌鲁木齐参加洽谈会。一下飞机,她不是先到下榻的地方,而是一头扎进商场实地调研,调研完后,又连夜召开座谈会,商讨市场调整的策略。此后,在新疆的每一个终端市场,人们都能看到杨绵绵的身影。此次实地考察,杨绵绵连续奔波了6个昼夜,以至于在返回乌鲁木齐的途中,她累得一到车上便睡着了。而在抵达目的地的当晚,杨绵绵又出现在座谈会上,尽管由于疲劳过度,嗓子发炎,已几乎说不出话来,但她还是坚持召集工作人员一起讨论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等到所有问题全部讨论结束,已是第二天凌晨4点,而上午8点,她又出现在下一个行程的飞机上。

杨绵绵常常是事必躬亲--对每一项有关海尔发展的事项她都时刻放在心上、实践在行动上--以至于她忽略了疲倦,而让人们觉得她仿佛不知疲倦。

2000年9月,海尔在全国10个城市举行B2B洽谈会,这是海尔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市场行动。杨绵绵再次担当重任,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她穿梭于济南、广州、上海、武汉等10个城市,先后逐一主持了这10个城市的洽谈会,而且还在中间返回青岛参加了两个会议。面对员工们关切的目光和询问,杨绵绵惯常的回应是笑笑,那意思是:放心,我没事。

在此次市场行动中,杨绵绵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

到会议现场看布展情况,并和商家现场交流。有时尽管飞机到达目的地很晚了,但她的第一个安排仍是赶往会场,这个“惯例”到现在谁也没有给她改变过来,也不可能改变。

杨绵绵总是这样反复说着一句话:“只有到现场才能发现问题,正因为商家对海尔产品很重视,所以我们更应该而且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人曾问她:“你这样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她说:“人总是要做点事的,在做事的时候,不要当成负担,而要当成乐趣。当你看到企业由于自己和同志们的努力每天都在发展时,当你看到这个社会有那么多消费者因使用了海尔产品提高了生活质量时,当你看到还有那么多工作需要自己时,你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

整整17年,杨绵绵的每一天都和海尔联系在一起,而且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在她的日程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而且往往节假日的时候,是她工作最忙碌的时候,每次出差回来,她的第一个去向是企业。张瑞敏曾经多次希望她在星期天回家里休息、放松一下,但杨绵绵已经形成了习惯,仍然不由自主地出现在自己或部下的办公室里,甚至是车间里。

整整17年,作为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助手,杨绵绵历任海尔集团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执行总裁、总裁。在17个春夏秋冬的耕耘下,她和3万余海尔人一起,用神奇的创造力、神奇的速度,为中国的民族工业打造了一个世界名牌,在这一历程中,杨绵绵也打造了自己事业与人生的辉煌。但在17年的历程中,无论身处什么领导位置,杨绵绵总是以一个普通海尔人的胸怀,在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杨绵绵的快乐,也来自于她自身的这种胸怀——以海尔的发展壮大为最终目的的胸怀。

杨绵绵获得过许许多多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优秀管理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人才、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和“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中帼发明者”,等等,并被光荣地推选为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但无论获得什么样的荣誉,杨绵绵总是将其看作是海尔的荣誉、海尔人的荣誉。

张瑞敏将杨绵绵的精神总结为两点:一是她胸怀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与志向;二是创业17年如一日,始终不懈的创新精神。

关于担当有哪些励志的故事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大青年纷纷表示,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厚植爱国情怀,矢志不渝跟党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在海南省陵水海域,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钻机轰鸣,作业忙碌。甲板上,气田开发生产团队工艺工程师刘昱亮正和同事们一起调试设备。过去5年来,这支青年人占比七成以上的团队先后攻克一系列行业技术难题。展望未来,刘昱亮和团队成员充满信心:“我们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部署要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这几天,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李喆,正带领课题组探讨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新型纳米治疗方法。李喆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后,于2015年回国。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勉励他们“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李喆深感重任在肩,调整课题方向专攻生物医学应用研究。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李喆表示:“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我将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在科学研究中不断突破创新。”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委组织部干部黄海芬,最近正和同事深入基层收集记录红色故事,为巴宜区筹办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馆准备素材。5年前,广东姑娘黄海芬大学毕业后放弃舒适的工作,怀揣梦想奔赴雪域高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黄海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西藏是我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多作贡献。”

深秋的可可西里,昆仑负雪,大地苍茫。今年33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副站长龙周才加,已在这片土地上守护藏羚羊10多年。“如今在可可西里保护站,80后、90后青年已成为骨干和主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将携手奋斗,守护好‘中华水塔’,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在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项目现场,对着施工样板,中国建筑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邹彬为工友们讲解如何确保工序质量标准。这位95后党员曾获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这些年,培育新型产业工人方面出台了很多好政策,给了青年技能人才越来越大的施展平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邹彬感受颇深,“一定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带领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高技能专家孙柏慧从一名学徒工干起,迄今已带领团队完成一系列技术革新,主导完成科研、攻关、发明专利等40余项。“党的二十大报告充分回应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干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我们青年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舞台。”今年32岁的孙柏慧说,作为一名产业技术工人,将潜心钻研业务、练就过硬本领,努力在新征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这几天,西安交通大学各班陆续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班会。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用高昂情怀和满腔热血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如今,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学习西迁精神,成为西安交大学子的必修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从事班主任工作12年的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授雷亚国表示,将进一步激励交大学子当好“西迁精神”新传人,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本报记者曹文轩、姚雪青、徐驭尧、姜峰、申智林、方圆、高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7日 08 版)

关于担当有哪些励志的故事3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号


五星红旗到哪里,中国军人就守护在哪里。 王兴刚摄

编者按

他们曾在战火纷飞的地区为维护和平戴上蓝盔;他们曾在与外军联演的沙场上披坚执锐;他们曾在国际竞赛场上以智慧和汗水搏胜利;他们曾为描红那界碑上“中国”二字翻山涉水……他们是中国军人,他们在为国争光,他们无比自豪!

在战火纷乱的马里,维和官兵日常是一种什么状态?在万里之遥守卫和平,维和官兵和思之念之的祖国、和每天相伴的五星红旗又有哪些感人故事?我们联系到刚刚归国不久的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的3名官兵,请他们来讲讲代表祖国出征马里的维和经历。

我骄傲,我是中国军人

警卫中队高射机枪手 张俊峰

当“和平荣誉勋章”挂在我胸口的那一刻,我看见远处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

还记得2021年8月,乘坐的飞机停在马里加奥机场时,一种背井离乡、远离祖国的孤独感瞬间缠绕在我的心头。直到进入营区,看见门口写着“中国工兵”四个字的标识牌,我才有了家的感觉。“中国”二字给了远离家乡的“游子”一种归属感。

15000多公里的距离和8个小时的时差,是马里给我们的“见面礼”。在异国他乡,我们开始以“中国维和军人”的身份执行任务、捍卫和平,为这抹“中国红”增光添彩。

对于很多人来说,维和是熟悉又陌生的领域。虽然我们时常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国家正经历着战争,但生长在和平国家的我们真的难以想象战争有多么残酷——街道两侧是弹痕遍布的墙壁和大门紧闭的小商店;往来的皮卡车上架起机关炮映射着还未褪去的战争阴云;难以满足日常需要的水电;当地百姓居住在用篷布和木杆搭起来的又小又矮的窝棚,旱季闷热难耐,雨季阴暗潮湿……

这就是维和军人每天工作、生活的环境。

在马里,蓝盔勇士们一直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这抹“中国红”就像一粒种子,在当地人民心中生根发芽。

在任务区,待的时间越久越能感受到:“中国”是哨位之上纵然狂风暴雨也要坚守住的责任;是高温酷暑下依然坚守在施工场地时挺直的脊梁;是清晨骤然炸响的火箭弹与阵阵枪响反复考验的胆量;是红区防卫演练中,面对不明武装分子持枪闯入,鸣枪示威、据理力争中的寸步不让。

忘不了,难民营的孩子,手捧中国维和军人赠予的文具,露出的开心笑容;忘不了,执行施工任务期间,外国友人竖起大拇指说的那句“China Good!”;忘不了,装备核查中,检查官对中国标准的肯定与赞赏;忘不了,课目演示中,中国功夫引来的阵阵掌声……

我们为此骄傲、为此自豪。

在自己的哨位,我们要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因为当我们臂挂国旗走出华夏大地的那一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我们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我们希望“中国红”能成为国际维和事业上最美的颜色。

不久前,我结束了维和任务,平安回到祖国怀抱。当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我远远地看到机场上空的五星红旗,瞬间眼含泪水,自豪感、归属感溢满心头。我骄傲,我是中国军人!

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

立体中队驾驶员 刘振毫

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瞬间,会被某种光环笼罩,使内心充盈,让精神闪光,仿佛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这瞬间对于我来说,就是头戴蓝盔、臂绣五星红旗,踏上维和征程的那一刻。

我特别羡慕那些能有机会参加维和任务的战友,每当看到电视里头戴蓝色贝雷帽、佩戴五星红旗的维和勇士们,就非常想同他们一样,代表中国军人去维护世界和平。

一晃5年过去,我从新兵变成了老兵,但参加维和的梦想没有变。当维和使命的召唤真的来临时,我毫不犹豫地向单位提出申请,非常庆幸,组织批准了我!

在穿上印着五星红旗的星空迷彩服那瞬间,我感觉到了莫大的荣耀,那是一种代表祖国出征西非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一种代表中国军人亮相世界舞台的极大自豪感!

走下飞越15000多公里飞机的那刻,热浪伴着风沙滚滚而来,我意识到,我真的来到了异国他乡,来到了远离祖国和亲人的马里,一种陌生感让我怅然若失。这时候,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维和的一位班长对我说:“小刘,想家的话就摸一摸国旗,会好一些。”

我至今都记得从机场乘车前往维和部队营区时的感受,远远地看见高高飘扬在空中的五星红旗时,就像远离家乡的游子突然看到了思念的母亲一样,眼里噙着泪水,好想拥抱她。

入营后不久,我开始和各中队官兵一起外出执行任务。每当我们顶着高温酷暑和漫天风沙完成一天工程作业任务后,在回营的路上远远看到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时,都会情不自禁高声欢呼,一天的紧张、疲惫和辛苦瞬间不翼而飞。

很多官兵动情地说,蓝天白云之下、大漠黄沙之中的五星红旗,是这个世界是最亲切、最壮丽的画面。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就能立刻感受到伟大祖国的重托,感受到全国人民的厚望,感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自豪感、责任感和幸福感齐上心头。

从此以后,每当我外出执行任务回来,总会看着越来越近的五星红旗,紧绷的神经会慢慢地放松下来,心中逐渐归于平静,因为我知道,五星红旗在哪里,祖国就在哪里。

每天清晨,在马里朝阳霞光的映照下,五星红旗格外耀眼;每天傍晚,在马里落日余晖的笼罩下,五星红旗分外鲜艳。

走出国门方知祖国强大,历经战火倍感责任重大。经历维和,我才真切地感到,五星红旗,是“明信片”,是“风采录”,更是“通行证”。

在马里任务区的300多个日夜,我经常会仰望五星红旗,因为是五星红旗让我在马里的土地上感到踏实,激励我在维和征程中勇往直前。在我心中,五星红旗是给予我力量的源泉,也是我在维和任务中必将誓死守护的荣耀。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平面中队政治指导员 刘凯

2021年8月26日,我随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第一梯队出征,当晚我在维和日记本上写下:“奔赴马里,代表祖国出征,为和平而来。”

一下飞机,踏上马里的土地,街头持枪的武装人员、墙上密布的弹孔、街边烧毁的汽车让我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气息。马里的满目疮痍与国内的繁荣安宁形成强烈对比。

车辆驶入联马团加奥超营时,我一眼就看到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归属感涌上心头。我暗下决心:作为中国军人,一定要让五星红旗成为传播和平友谊的闪亮名片。

随着远离祖国时间的推移,大家对祖国的依恋和思念越来越强烈。每天早晨,当值班中队的同志升起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时,全体官兵都会不约而同立正站好,面向国旗深情凝望,敬礼的手臂久久不肯放下。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因马里与北京有8个小时时差,为了能够与全国人民同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实时收看冬奥会开幕盛况,维和分队特意调整了作息时间。大家提前半个小时来到电视机前等待收看开幕式直播。

冰雪如镜,映照“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现代化的中国以崭新面貌亮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当中国代表队的旗手高举五星红旗入场时,伴着《歌唱祖国》豪迈激昂的旋律,我们身在异国他乡的维和官兵深感震撼,同时非常自豪。

与此同时,当地平民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北京冬奥会开幕的盛况。那段时间,每当我带领外出施工的车队驶出营区后,当地的百姓看到挂着联合国旗和五星红旗的车队时,都显得无比兴奋,用略显生疏的汉语大声喊着:“中国,你好!”并向我们伸出大拇指。那一刻,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同行的几位战友举起右手,向着祖国的方向致以军礼。

维和的日子并不像流水般清澈平静,危险往往如影随形,恐袭总是来的措手不及。曲射火器、汽车炸弹、渗透袭扰等恐袭手段不断上演,一份份恐袭通报让我触目惊心。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信仰和坚守让中国工兵一次次刷新中国速度、创造中国标准、立起中国样板。在加奥和梅纳卡两个任务区,我们出色完成了联合国赋予的53项施工任务。联马团东战区司令斯蒂芬·安德森准将在授勋仪式上激动地讲:“中国工兵素质过硬、表现卓越、深受爱戴,你们为马里和平作出的杰出贡献必将载入史册。”

国外走一遭,也是从他乡回望故乡、从异国认识祖国的过程。在这片撒哈拉沙漠的红土地上,每每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就会热泪盈眶,看到五星红旗也别样亲切温暖。我深知,是五星红旗给我们带来了安全,背靠着强大的祖国,我们走在哪里都可以昂首挺胸。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编后——

维护和平,中国军人脚步永不停歇

32102部队政治委员 李忠举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用这句话来形容坚守在“世界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的中国军人再合适不过了。他们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军人“头顶他乡月,心系天下安”的人间大爱,书写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无私奉献,体现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国际主义精神。

出国维和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蓝盔强化政治担当,不负人民重托,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奋勇向前、不畏牺牲,以实际行动忠实履行新时代维和使命,为当地民众托起了一片和平的天空。蓝盔勇士每天枕着枪声入睡,伴着炮声醒来,战斗装具从未离开视线范围,他们与爆炸相伴、与袭击相邻,在执行安全护卫、扫雷排爆、支援重建、救死扶伤等多类任务中,虽然生死考验近在咫尺,但从未皱一下眉头,因为他们的胸膛里始终流淌着赤诚的热血,为了祖国的重托可以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是什么让他们从容应对生死考验?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守在冲突连连的维和战场?是什么点燃了他们面对危险绝不退缩的豪情?这些亲身经历血与火考验的官兵讲述的他们与五星红旗的故事,告诉了人们答案。这是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热爱及由此激发的大国担当,是对飘扬在异国他乡的五星红旗所代表的大国军人荣誉的捍卫,是对党和国家赋予的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忠诚践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对于踏出国门的维和军人来说,五星红旗代表着祖国,赋予他们力量,时刻陪伴在他们身旁,也时刻守护着他们。当五星红旗每天在营区升起,受到多国维和军人注目凝视时,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的大国尊严与地位。对维和军人来说,身边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意味着祖国时刻与他们同在。

无论条件多么恶劣,危险多么巨大,五星红旗在任务区飘扬的地方,就是中国军人守护的地方,也是中国梦与各国人民梦想息息相通的地方。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军队。中国维和军人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时刻在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五星红旗下,正义必胜”的信念就是中国维和官兵的力量源泉。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生死考验面前,中国维和军人从不退缩。他们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那些战乱动荡的国家和地区送去珍贵的和平之花,给那些陷入困境绝望的人群带来新的希望。“哪里飘扬着五星红旗,哪里就有安全保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中国维和军人的无限信赖,更是对中国国际贡献的赞誉。

中国军队为维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告诉世界,一支强大的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力量。中国维和军人守护的五星红旗上,彰显着“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军人风范,展示着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宣示着中国维和军人守望和平永不动摇的坚定决心。

采访整理:邵绪昌、王宏阳

(解放军报客户端·中国军号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