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名人关于儿童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4 23:12 作者:东西儿童教育 围观:

从功高盖世到死于非命,八个成语故事给孩子讲述韩信的传奇一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东西儿童教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名人关于儿童的故事有哪些1

原创 安斌 东西儿童教育 2022-09-25 发表于四川


上一篇讲了大汉第一谋士张良,今天我来讲一讲“汉初三杰”中的另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韩信。



张良和韩信都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世功勋,前者获得善终,后者却死于非命。


是什么造成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呢?


今天我就用八个成语故事来讲一讲韩信的传奇人生,试着解答这个疑问。



不像张良出身韩国贵族,韩信的出身比较低贱。


虽然长得人高马大,一表人才,经常背着一把象征贵族身份的剑,青年时代的韩信生活一贫如洗,以至于经常要饿肚子。


他跑去下乡南昌亭长家里蹭饭吃,一蹭就是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受不了了:大小伙子真不要脸,我们家都快被你吃穷了!



有一天,亭长的妻子早早地做饭,全家吃了,等到饭点韩信去的时候,饭已经没了。


韩信明白她的用意,他自尊心很强,一怒之下就再也没有去南昌亭长家。


可是人得吃饭啊!


于是韩信去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旁边漂洗丝棉,其中一位大娘估计听到了韩信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就拿出饭给韩信吃,一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很感激,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


大娘生气地说:“一个大丈夫,却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公子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贪图你报答吗?”


后来韩信发达了以后,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送给她一千两黄金作为报答。


他也给下乡南昌亭亭长一百钱,说:“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


成语积累:一饭之恩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近义词“一饭千金”。



因为贫穷被人看不起,青年韩信经常会被一些地痞流氓欺辱。


一天,他正在街上走,有个少年拦住他挑衅说:“别看你长得这么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你要不怕死,就一剑杀了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伏下身子,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韩信胆小怕事。


韩信做了楚王以后,召见那个曾经侮辱过的少年,任用他做了中尉,并告诉大家说:“这是位壮士。当年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杀掉他没有意义,所以我忍了一时的侮辱,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成语积累:胯下之辱

原指韩信从少年胯下爬过的耻辱。后形容有才干的人在未得志时,受到的鄙视、嘲笑和侮辱。



韩信的成与败都和一个人有关,那个人就是丞相萧何。


秦二世二年,韩信投入项梁军中,项粱战败,韩信又跟着项羽,他多次向项羽献策,项羽都没有采纳。



后来,韩信便脱离项羽,归顺了刘邦。


丞相萧何多次跟韩信谈话,认为他是位奇才。


然而韩信仍然没有得到重用,他估摸着萧何已多次向刘邦推荐自己,大概是没什么戏了,所以就干脆逃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赶忙跑去追他。


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刘邦又惊又怒,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


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


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


萧何说:“韩信。”



刘邦又骂道:“将领逃跑了几十人,你都不追,却去追韩信,你不老实!”


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


刘邦说:“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他做个将军吧。”


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


刘邦说:“任命他做大将军。”


萧何说:“那就太好了。”


正是萧何的极力推荐,让韩信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为一员大将。



然而,韩信的死也是萧何一手策划的。


汉朝建立以后,刘邦有杀掉韩信的想法,但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不久,代相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


这时候,有人告发韩信谋反。


刘邦的妻子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来,就和萧何商量,打算骗韩信说陈豨已被俘虏,群臣都要进宫祝贺。


萧何对韩信说:“就是有病,也打起精神进宫祝贺吧。”


韩信万万想不到萧何会出卖自己,就放心地进宫了。


韩信一进宫,吕后就命令武士把他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


成语积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刘邦麾下的猛将很多,但只有韩信可以单独指挥大军作战。


楚汉战争开始后,刘邦趁着项羽北上攻打齐国的机会,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兵马,共五十六万人,向东进攻楚国,占领了项羽的大本营彭城。


项羽闻讯,率领精兵三万人离开齐国,长途奔袭,在彭城以东的睢水上跟汉军激战,大败汉军,汉兵的尸体堆积如山,睢水都被堵塞了。


刘邦败退到下邑,十分沮丧,觉得自己一个人打不过项羽,便下马倚着马鞍问道:“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谁能够同我一起建功立业呢?”



张良进言说:“有三个人可以。”


刘邦说:“哪三个人?”


张良说:“黥布和彭越,这两个人可以利用。您的将领中唯有韩信可以独当一面。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舍给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就可以打败了。”


成语积累:独当一面

当:承担、担当。

原意是单独指挥军队作战,迎接一面之敌。后泛指独立担当或领导一个方面的工作。



就像作家有代表作一样,一个名将也有他的代表战役。


对于韩信来说,就是攻打赵王歇的战役。


韩信是如何指挥这场战役的呢?



首先,韩信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命令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营地,插上汉军的旗帜。


韩信又派出一万人作为先头部队,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


赵军远远望见,都捧腹大笑。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


不一会儿,汉军假装战败,退回水边阵地,赵军果然倾巢出动,前来追击。


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越战越勇。


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见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大为震惊,队伍立刻就乱了。


汉军前后夹击,取得了大胜,活捉了赵王歇。


胜利之后,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背后靠山,前边临水’,现在您让我们背水排阵,竟然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们的士兵并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如果有退路,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成语积累: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韩信曾经有一个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好机会,但是他主动放弃了。


攻下赵国以后,韩信接着进攻齐国,大破二十万援助齐王的楚军,杀了楚将龙且,占领了齐国。


这时候韩信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是事实上刘邦、项羽之外的第三股势力。


项羽听说龙且被杀,有些害怕了,派说客武涉去劝说韩信脱离刘邦。


韩信对武涉说:“我侍奉项王,不过当个卫士,言不听,计不从,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拜我为上将军,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我绝不会变心的,请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



武涉走后,又有一个叫蒯彻的人劝韩信自立为王,也被韩信拒绝了。



成语积累:解衣推食

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慷慨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韩信因赫赫战功被封为楚王。


刘邦始终对韩信不放心,他想削去韩信的兵权,却苦于没有理由。


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收留了项羽的旧将钟离昧,有谋反的嫌疑。


于是,刘邦假称自己要到云梦泽巡游,派使臣通知各诸侯前往相会。


韩信感到惴惴不安,他想发兵造反,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觐见刘邦,又怕被擒。



这时有人跟韩信出了个馊主意:“杀了钟离昧去见皇上,皇上一定高兴,就没有祸患了。”


韩信去见钟离昧,坦白了这件事,钟离昧说:“汉王不攻打楚国,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你想杀我讨好汉王,我死了,下一个死的就是你。”


于是骂韩信说:“你不是个厚道人!”然后自刎而死。


韩信拿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命令武士把韩信绑了。


韩信说:“果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定,我本来应当被烹杀!”


刘邦说:“有人告发你谋反。”就给韩信戴上了刑具。


到了洛阳,刘邦赦免了韩信,改封他为淮阴侯。


成语积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鸟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来。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有功之臣成就事业后被杀掉或抛弃。



韩信离开了自己的封地,又失去了兵权,好比蛟龙被困在了陆地,猛虎被关进了囚笼。


他闷闷不乐,托病不去上朝。


但即便到了这时候,他说话的口气仍然很大。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看我带兵打仗能带多少人马?”


韩信说:“不超过十万。”


刘邦说:“我能带十万,那你呢?”


韩信回答说:“我越多越好。”



刘邦说:“奇了怪了,您越多越好,怎么还被我俘虏了?”


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韩信被萧何和吕后合谋杀掉以后,刘邦平叛回来,听到韩信的死讯,又高兴又感到惋惜,问吕后:“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


吕后说:“韩信说,后悔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


蒯彻就是当初劝韩信自立为王的辩士之一。


成语积累:多多益善

益:更加。

形容越多越好。



EASTWEST


写在最后: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


为什么张良和韩信的命运如此不同呢?


司马迁说:假如韩信能够像张良一样学道谦让,不夸耀功劳,不恃才傲物,就没事了。


易中天老师分析说:韩信“犹豫狐疑、患得患失”“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这些都是造成他的悲剧结局的原因。


这些都是从韩信的角度去想怎么才能避免悲剧,但有没有个人以外的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我们想象一下刘邦和韩信的互动:


韩信在刘邦身边,心里犯着嘀咕:“他会不会怀疑我对他有威胁?会不会拿我开刀?要不干脆反了算了?”


刘邦心想:“这小子看我眼神怎么不对?一定心里憋着坏呢!最好还是先下手为强?”


双方的猜疑和不安全感越来越深,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是刘邦杀了韩信,就是韩信真的造反。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韩信的个性是狂傲了一些,不过假如活在今天,顶多就是人缘差,升职加薪慢,绝不会有性命之忧。


真正杀死韩信的,既不是刘邦、吕后和萧何,也不是韩信的张狂性格,而是皇权之下畸形的君臣关系。


我们今天给孩子读历史,并非为了让他们学会古人的“处世之道”,而是要让他们从对历史的学习中获得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毕竟,我们所期待于他们的,是创造一个未来,而不是复制一个过去。




文章图片:采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图片作者所有,侵删。

名人关于儿童的故事有哪些2

古往今来,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优秀人才更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现如今,我国的科学家非常多,他们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因为有了他们,我们国家才能够跻身世界前列,成为世界强国,他们都很伟大,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缅怀!

袁老仙逝,举国哀恸

江河呜咽,山河失色

四海民众,齐往岳麓;

为您送别,一路走好。

此时正值插秧时节,农民下着秧苗,此刻是否也挂念着袁老。

我是农村长大的,小时候饭没吃完,爷爷奶奶会告诉我,要节约粮食,想当年过59的时候,那有这样的白米饭吃。不光是爷爷奶奶,每次跟长辈们坐在一起,聊起往常的事,

59年大饥荒的故事总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看着他们的眼神,似乎回到那个年代。而现在,我们不愁米饭吃,杂交水稻让粮食增产,惠及中国人民,惠及世界人民,养育着亿万民众。

袁老的离世,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惋惜,长沙城汇聚成千上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手捧鲜花,为袁老送别!盛况空前,不经意会想起,几十年前,周总理逝世,北京城十里长安街围满群众,为总理送别。

是什么样的品德让百姓如此牵挂,是什么样的德行感召着芸芸众生。

《中庸》里面有一句话,至诚如神,袁老就是这样一位至诚至善的神人。而神人往往是朴实无华,没有丝毫装饰,显现的是本真。

吃得干干净净的碗,以后做一个光盘行动者,并配上一段文字“碗里有米,心中有您”

一句“心中有您”,是普通民众最朴实的表达,一个光盘行动,是受您精神鼓励而感化的点滴行动。

袁老虽然走了,但精神长存,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持续奋斗不息。

致敬袁隆平爷爷!!!

我是小天籁VLOG,关注我给您分享更多有趣的知识。

名人关于儿童的故事有哪些3

在语文课上,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成语。


老师总会讲出一个精彩的成语故事,我们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道理。


许多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10个成语,10个历史名人,看完赶紧教孩子!



01

卿卿我我——王戎


王戎是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之妻常以“卿”称呼王戎,而按照礼仪,妇人应以“君”称其夫,“卿”乃是夫对妻的称呼。


可能感觉老被妻子这样叫不好意思,王戎就说:“你这样叫我,按照礼仪属于不敬,往后不要再叫了。”


可他的妻子却道:“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王戎被怼得哑口无言,只好听之任之。


由此, “卿卿我我”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02

胯下之辱——韩信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


韩信是淮阴人,年轻时家里穷,饭都吃不上,却喜欢舞刀弄剑,村里的一群少年经常欺负他。


有一个,一个屠户少年拦住了他说:要么,你用你的剑杀了我,要不,你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握紧了剑,思索之下,他从少年的胯下钻了过去。


多年之后,韩信在刘邦手下立下赫赫战功,被封楚王,衣锦还乡。


他找到当时的少年,封他做了尉官。别人都不解,韩信却说:当年,我并不是不敢杀他,可是,如果杀了他,我难逃责罚,心中的抱负如何实现呢?所以我强忍屈辱,才终于有了如今的成就。可以说,是他帮助我磨炼了意志,我怎么能不感谢他呢。


“胯下之辱”指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也可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


03

不欺暗室——蘧伯玉


蘧【qú】伯玉:春秋时期卫国大臣,大夫蘧无咎之子。


蘧伯玉德行非常好,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一会儿,辚辚的车声又响起来。


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


夫人说:“应该是蘧伯玉。 ”


灵公问:“你怎么知道是他呢?”


南子说:“君子是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为的是怕车声打扰国君。


忠臣和孝子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信誓旦旦,也不会因在黑暗之中没有人能看到而改变自己的操守。


蘧伯玉是我们卫国品行端正的大夫,仁而有智,对国家恪尽职守。他不会因为是黑夜,没人会看见就忘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


灵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


成语“不欺暗室”意为虽独处隐僻处,亦居心端正;形容为人坦诚磊落。



04

截发留宾——陶侃


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侃少年时,与母亲湛氏相依为命,家里很穷,生活过得清苦。


有一天,范逵去陶侃家投宿,带了很多的车马仆从,陶侃发了愁:客人来了,可怎么招待他们呢?


湛氏非常贤明,她对陶侃说:你去留住客人,我自有道理。


湛氏剪下长发,卖了钱,换来了几斛米,把家里的房柱子砍削了一半当柴烧,把用来坐的草垫子铡碎了喂马。


傍晚时分,家里便摆上了精美的食物,范逵既为陶侃的才华惊叹,也为他盛情款待而感动。


成语“截发留宾”意为母亲贤明好客。



05

出人头地——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诗人。


北宋嘉袥二年(1057年)的科举考试,欧阳修担任主考。


在阅卷时,他被其中一篇文章的文采深深吸引,认为应列第一名。


不过,欧阳修觉得这份考卷很象是他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就把它定为第二名。


放榜后,按礼节考中的学生要去拜谢主考官,不想以第二名身份来的不是曾巩,而是年青的学子苏轼,欧阳修才知闹误会了。


欧阳修很欣赏苏轼,他给朋友写信时说:“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


成语“出人头地”出自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超出一般人;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比其他人优秀。



06

坦腹东床——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晋朝时,王导声名在外,东晋重臣郗鉴派门生到王导家,想为女儿选一个女婿。


王导说:你到东厢去看看吧,子侄都在那里,任你挑选。


门生回去之后,告诉郗鉴:王家儿郎,都很不错,听说来选婿,都很矜持。只有一个人,躺在床上,露着肚子,仿佛没听到一般。


郗鉴说:就是他了。一打听,这个人就是王羲之,郗鉴于是将女儿嫁给了他。


成语“坦腹东床”就是好女婿的意思,是女婿的美称。



07

管宁割席


管宁:汉末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管宁和华歆起在菜园里锄菜。


看到地里有一片黄金,管宁依旧锄草,看待黄金犹如瓦片,而华歆高兴地捡起金子。


一旁的管宁看上去不高兴,华歆赶紧又丢掉了黄金。


两个人曾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门口有一个衣着华贵的人乘着华丽的马车经过,管宁像没看见一样,读书如故,而华歆赶紧跑出去看。


管宁见此,割断席子与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管宁割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08

奇货可居——吕不韦


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战国时,吕不韦是一个商人,善于投机和囤积居奇,所以富甲一方,名声远扬。


有一年,他来到赵国邯郸做生意,他发现一件稀有奇货:秦国王子子楚。


彼时,子楚在赵国为人质,境况十分凄惨。


吕不韦改善着子楚的生活,并且,献上了大量的金钱宝物给秦王的宠姬华阳夫人。


华阳夫人认子楚为子,并在秦王面前美言。


后来,子楚被接回秦国,立为太子,后来,成为秦王。


而吕不韦得到厚赏,成为秦国的丞相,得到从未得到过的权势。


成语“奇货可居”指把稀有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高价卖出去。后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09

怀橘遗亲——陆绩


陆绩:东汉末年大臣。


陆绩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


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三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


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怀橘遗亲意为孝顺父母。


10

断齑画粥——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小时候家里十分穷苦,但他十分酷爱读书。


范仲淹住在庙里读书。每天的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粥。


正是靠着苦学,范仲淹考上科举,走上仕途,成为大文学家和政治家。


成语“断齏化粥”形容虽贫苦但努力学习。


​插画作品:徐乐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