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我们的冬奥故事有几个

2022-10-27 23:48 作者:人民政协网 围观:

北京冬奥会已闭幕,但这些“故事”还在路上……,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政协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们的冬奥故事有几个1

壬寅新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成功。中国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尚未褪去的特殊时刻,这场在北京举办的奥运盛会,向世界发出了各国应携起手来“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呼声,受到全世界瞩目。

冬奥会讲述了怎样的中国故事?如何以冬奥会为契机,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带着这些话题,我们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

记者:本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赢得了许多关注,也收获了很多赞誉,冬奥会上有哪些打动您的中国元素和细节?

贾庆国:我觉得首先是中国的节日氛围。这届冬奥会正值春节期间,冬奥会的驻地里,各国选手吃饺子、品中国美食,感受浓浓的中国年味。此外,随着中国这些年发展,国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届冬奥会的举办地北京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第三,大家感受到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非常有效,使人们感到很安全。最后,开幕式和闭幕式做得也很漂亮,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底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也包括人见人爱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

记者:中美关系一直备受瞩目,在冬奥会开幕之前,我们注意到美国一开始声称“抵制”北京冬奥会,但后来态度出现了“反转”,派出代表正常参加,您如何看待美国的这番操作?您如何评价美国媒体对本届北京冬奥会的报道?

贾庆国:我认为美国政府在冬奥会问题上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拜登政府对国内政治考虑的结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年美国国内民主共和两党在对华强硬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加之执政的民主党在国会的优势极为微弱,拜登政府在国内要想做成任何大的事情,无论是内阁官员任命,还是通过纾困法案,都需要国会的支持,所以必须在对华政策问题上表示强硬。在冬奥会问题上,这集中体现在不派政府官员前来参加的决定上。这当然是对中国不友好的做法,但可能也是一种变通和妥协。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在呼吁美国全面抵制整个冬奥会,连运动员也不派,并号召其他的西方国家也不派运动员过来。拜登政府没这么做,而是采取了这样一个中间的做法,既满足了表态的要求,又让运动员有可能到中国来参加这届奥运会。

在报道北京冬奥会时,美国国内的有些媒体一开始也拿一些问题进行炒作,但这些媒体更多的是那种比较极端的媒体,如福克斯新闻或者自媒体。至少从我看到的报道看,美国的主流媒体好像并没有过多地去炒作这些,甚至还有一些正面的报道,比如报道中国疫情的管控措施比较有效,运动员比较安全,生活起居都挺好,对奥运开幕式也高度评价。放在美国政治的背景下,他们对本届冬奥会的报道还是相对客观的,至少比我们原来的预期要客观些。

记者:本届冬奥会上,谷爱凌成为人们的宠儿,她的故事和表现备受瞩目。您如何看待谷爱凌现象?谷爱凌身上体现着怎样的体育精神?

贾庆国:谷爱凌的身份比较特殊,她既有中国的血统,也有美国的血统,既受到了中国的教育,也受到了美国的教育,这样一个中美联合“创造”的人物。她的形象好、性格开朗,身上充满奋发进取的精神,确实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面对外媒记者提问甚至是一些刁钻的问题,她都回答得挺好,没有给负面炒作提供口实。她的出现对于推动中美两国民众之间的认知也有帮助,代表了两国积极正面、追求梦想的青年人的形象。本届冬奥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传递“更团结”的信息,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我觉得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我们举办冬奥会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您认为对于西方受众来说,怎样的中国故事才能打动他们?

贾庆国:习近平总书记对“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论述非常到位。我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真实,也就是真诚、客观地去跟国际友人交流,不藏着掖着,不光讲好的方面,而是真实地去讲述,这一点很重要。不同国家的人,如果他感觉到跟你很多想法、很多利益、面对的困难是一样的,他就愿意理解你,愿意寻找共同点跟你合作。如果不交流,就只能去想象对方是什么样的,这样特别容易把对方想得特别好或者特别坏,结果就是既不真实也不立体。

“全面”实际上跟“真实”是连在一起的,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既讲好的方面,也讲不好的方面,既讲过去的经历,也讲现在情况和对未来的期待,需要让对方全面地了解。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到今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始终坚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很多艰辛和困难,走了很多弯路。这些都需要让外部世界了解。今天的中国也不是完美的,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只有了解了这些,外部世界才能理解今天的中国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人为什么对今天如此自豪。中国的故事只有全面客观地讲才能有说服力,才能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

记者:与中国民众对西方的了解相比,西方人对我们的了解是不是相对还太少?从您的专业领域来看,怎样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主动性和话语权?

贾庆国:从一般民众的角度来说,我们对西方的了解,比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要多一些。但是从学术界来看,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了解可能比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更深,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对中国发展问题学术层面的挖掘非常专业和深入。

作为一个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我觉得现在中国在世界上不缺话语权。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参加国际会议,那个时候中国才真的缺乏话语权。那时中国人说话,没有多少人注意听,但美国人发言,大家都竖起耳朵听。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中国代表说话,他们也会非常认真地去听。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想让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已经不是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说话怎么才能让别人理解、认同,并取得好的效果。目前的情况不太乐观。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讲得不够好,也就是没有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真实、立体和全面。此外,我认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进一步发挥民间的作用,最好采取“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做法。所谓“政府搭台”,就是政府创造条件让更多民众有机会更方便地对外交流,包括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文化交流、青年交流,与别的国家民众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分享彼此的真实想法和生活,推动相互理解和合作。所谓“民间唱戏”,就是发挥民间的主体作用和优势。

最近大家都在重温党史,我一直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共外交做得非常成功。那个时候,许多外国记者、外交官、学者和军人去延安探访,中共领导人虽然很欢迎他们来,但因为很穷,只能请他们住窑洞、吃粗茶淡饭。尽管如此,探访后这些人无论在公开的报道中还是在秘密的报告里都对中国共产党赞不绝口。结果,中国共产党朝气蓬勃、先进进取的形象在国际上得以广泛传播。如今,我们的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各方面的条件也好了,我们应该能够更好地去讲述我们的故事。

记者:朱婷

编辑:黄喆

我们的冬奥故事有几个2

上管“风云变幻”,下管“人来车往”

精彩冬奥背后,有群什么都管的“幕后英雄”

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的冬奥会最佳战绩,见证中国运动员勇攀体育高峰、不断实现突破的精神。

运动员赛场圆梦的背后,离不开大量赛会保障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虽在赛场外,却也在夺取人生的金牌!”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近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倾听他们的冬奥故事,揭秘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面对高峰时每日逾千名入境者

【个人简介】纪晋文,男,44岁,现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2020年被授予“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自述】冬奥会期间,我在医疗防疫工作组工作专班,主要负责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我们协助北京冬奥组委不断完善《防疫手册》,制定10余个技术文件,为竞赛场馆(群)、签约酒店等各类场馆开展工作提供技术遵循;围绕签约住宿设施和工作人员(志愿者)集中驻地公共卫生保障,建立“4+1+1”方案指引体系,并开展全员培训……

参与冬奥医疗防疫保障任务是荣耀,更是责任与担当。特别是面对高峰时每日逾千名入境者,一方面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感到无比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境外人员可能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而感到深深不安,可以说每天都如履薄冰。入境病例每增加1个,就觉得风险增加了一分。为了万无一失,我们每天都在思索,不停地查找,看看哪里还有防控漏洞需要去堵,防控措施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方面,防控措施的执行是否兼顾了赛事正常运行和冬奥会参与者的健康安全……

我还记得2月5日,5岁的儿子给我发来一段视频,他说“爸爸,生日快乐!”孩子的笑脸一下子消除了我春节无休、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家人的默默支持,增添了我为冬奥守好疫情防线的信心和力量!

专挑“坏天气”上山

【个人简介】陶亦为,37岁,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副首席预报员,冬奥期间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预报员。

【自述】雪车、雪橇速度快,计分精度达到千分之一秒,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赛道结霜,影响比赛成绩。

山地气象预报是世界性难题。2017年5月,我作为第一批人员,加入延庆冬奥气象现场服务团队。为尽快提高预报水平,我翻阅大量文献,反复分析不同天气背景下海坨山的温度、风、风向的变化规律;我们还专挑强降雪、寒潮、大风等“坏天气”去爬海坨山,专门去体会天气变化。尤其是2018到2019年,赛区正在建设阶段,山上没有路、气温低,往往上一次山就要5到6个小时。

通过不断深入海坨山,积累对复杂地形下天气要素的认识,我逐渐摸清了海坨山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也提升了自己的预报水平。

2月13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迎来强降雪,降雪量达到暴雪级别。13日上午正值女子单人雪车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强降雪天气势必对比赛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降雪还会让本来就较陡的道路变得湿滑,影响雪车等比赛器材的运输。经过细致研判,我们提前6天就开始对场馆及各领域滚动提示这次暴雪天气过程。13日当天,我们也进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运行指挥室,逐小时通报天气实况和未来趋势。场馆方面根据预报提前播撒融雪剂,并在降雪的最强阶段加派人手及时清扫积雪。精准的预报让比赛没有因为天气而改期,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我和团队们这几年的辛苦都值了!

“安全、有序集散是最大的挑战”

【个人简介】王先亚,男,31岁,北京团市委国际联络部二级主任科员,冬奥期间在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人员集散协调组工作。

【自述】我是1990年出生的,出生那年北京刚巧举办亚运会;2008年我考大学来北方,恰逢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我人生的关键节点都遇上了国家举办国际体育盛会。

观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见证者、参与者。为协助观众顺利观演,我们综合考虑测温安检、乘车出发、落客抵达和进场落座等环节,会同交通、安保和属地管理单位共同完成远端集结点、近端落客点的规划建设,制定交通路线,不断推演优化流程,力保观众安全、舒适地抵达国家体育场。

现实的挑战和困难依然不少:观众来自不同行业和区域,分布在20多个区域集结,需要科学规划建设远端集结点;疫情形势多变,要合理设计交通和人员行进路线,避免和闭环内人员冲突;天气严寒,需要加强各环节有效衔接,做到环环相扣,尽力减少观众室外非必要停留时间。

上万名观众、400余辆车辆在短时间内进入国家体育场周边,如何避免出现车辆拥堵、人员拥挤,安全、高效地安排庞大的人群和车辆有序停车落客,准时进入国家体育场,是所有工作中最大的挑战。

通过一一实地踏勘,在寒风中用脚步丈量每一个重点区域,我们制定工作指导手册、绘制进退场流线图,将工作流程细化到分钟;在近端落客点设置前线指挥调度中心,掌握所有车辆抵达情况,随时处理现场突发情况。开幕式当天,各远端集结点的车队按照批次安排陆续抵达。我站在近端落客点的入口,核实着每批车队,尽管手脚冻得冰凉,但内心却随着车辆的抵达越来越踏实。在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几万名观众能够安全、有序来到开幕式现场,亲眼见证这一盛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长时间在室外,有时一天也顾不上吃一顿饭”

【个人简介】姚亮,男,41岁,现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广告处副处长,参与冬奥城市景观规划和实施任务。

【自述】城市环境景观是展现城市良好形象、烘托冬奥氛围的重要手段,城市安全运行是保障市民正常生活、保障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支撑。为做好这项工作,市区城管部门以及水电气热等行业单位的60名骨干,共同组成了北京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全力推进城市运行和环境保障工作。

3处标志性景观、1595个花坛、620处景观小品、20余万个灯笼灯饰、1.8万面宣传道旗、6万余处宣传画面、28处灯光秀……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处处融合着“国际范”和“中国风”的冬奥城市景观布置精彩亮相,展现出主办城市独特魅力,营造浓郁冬奥赛事氛围。

筹办期间,家中接连两位亲属去世。纵有不舍与愧疚,想起所负使命和重托,参加完追悼会我又匆匆返回岗位。为保证每处景观的展示效果,我们经常是白天现场调度,晚上组织完善方案。遇到问题不推脱、不延迟、不隔夜,现场协调解决;遇到分歧,耐心沟通,交换意见。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干到晚上九十点是常态;现场调研时长时间在室外,有时一天也顾不上吃一顿饭,矿泉水喝到最后都是冰凉冰凉的,但看到城市里浓浓的冬奥氛围内心就觉得特别温暖。

1.16万场冬奥主题活动是如何组织的

【个人简介】刘贵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冬奥期间任冬奥北京市城市文化活动组办公室成员。

【自述】营造浓郁的喜迎冬奥和欢度春节氛围,是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内容。2021年初,51家市区成员单位参加,共同组成了冬奥北京市城市文化活动组,由文旅局公共服务处和抽调的6名同志组成专班,牵头推动冬奥文化广场和冬奥示范设施建设,组织策划各类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659项、1.16万场。

我们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独特优势作用,在现有2008年奥运会文化广场基础上,按照新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最终在延庆、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等各区建成了冬奥文化广场16个,每个冬奥文化广场设有中心舞台区、观众区、冰雪活动区、科技体验区、展览展示区、应急保障区等功能区。

每天每个广场上演至少两场文艺演出。既有专业艺术院团演员,也有业余群众文化团队,包括杂技、快板、舞狮、广场舞等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各广场组织开展1008场文艺演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冬奥文化氛围。

在冬奥文化广场现场,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各司其职,为市民提供了一批充满冬奥冰雪特色和春节、元宵节传统文化元素的欢乐广场。纯洁的冰雪与热烈的中国红相映衬,冬奥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活动彰显出古都北京城市文化的别样魅力。(记者李斌、王君璐 参与采写:实习生胡锦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我们的冬奥故事有几个3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北京冬奥会,大家除了被赛场上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冰雪健儿们所吸引和感染外,在赛场下,还有很多普通人与北京冬奥会结下了不解之缘。2月18日下午,四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普通市民,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媒体记者分享他们各自精彩的冬奥故事。

刘博强:轧钢工人转型成制冰师

44岁的刘博强本是首钢集团的一名轧钢工人,曾跟高温和钢水打了20多年交道的他,做梦也没想到会从“火”跨界到“冰”,转型成首钢园的一名制冰师。

刘博强一开始接触到制冰这个工作是2017年7月,当时他和工友们被派往首都体育馆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制冰、扫冰培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都泡在冰场里,没有周末,三个月后,基本学会了扫冰和制冰的工序。”学习结束后,他们回到首钢园,在那里新建了四块冰场,作为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女子冰球和冰壶这四支国家队的训练场地。

“隔行如隔山,钢铁工人转型做制冰师,难度还是挺大的。”刘博强介绍说,制冰是一项综合性特别强的工作,并非简单的“泼水成冰”,制冰师要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控制,包括制冰机组、除湿机组、空调系统、水处理系统、修冰设备等等。刘博强的踏实肯干,让他很快就掌握了大部分技术要领。

为了提升制冰技术,刘博强在2018年7月开启对所有冰面赛场中难度最大的冰壶赛道的制冰学习。“冰壶场地与别的场地并不一样,面上看起来很光滑,其实是不光滑的,上面有很多冰点,制冰过程叫打点,要求非常高,几个月的练习后总算可以配合国外顶级制冰师去完成上冰打点工作。”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学习,刘博强制冰技艺已经大大得到提升,但是他还在不停的激励自己,希望能够继续学习进步,成为国际顶级制冰师,“能够参与到北京冬奥会制冰服务保障工作,有机会和国际顶级制冰师学习交流,我感觉很幸运,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把他们的技术经验留在中国,为国家做贡献。”

王凯文:“滑雪小神童”有大梦想

王凯文是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小学的学生,今年10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早在2014年,他刚刚2岁的时候,就在爸爸的带领下初学滑雪,此后他深深爱上这项运动。

在天赋和努力的加持下,王凯文7岁就成为了全国冠军、10岁获得各类青少年单板、双板、回转和自由式滑雪比赛的金牌。他说:“几年来我在滑雪圈已经小有名气,金牌和证书挂满了我家的两面墙。”

王凯文说,北京冬奥会上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谷爱凌和苏翊鸣,自己有一个远大理想。“梦想自己成为地球上第一个同时获得单板、双板回转还有自由式滑雪三个项目奥运冠军的人!”

付妍: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的韧劲和拼劲

付妍是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队员,也是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2018年,北京市中医局要组建一支中医滑雪保障队,当时她毫不犹豫就报了名,之后以滑雪、英语、专业知识三项全优的学员身份进入了补测群。“进入补测群后,我继续加强技能学习,最终经过层层筛选,终于接到了冬奥组委的录取通知。”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滑雪医生,除了要有近乎专业的滑雪技能外,还要有极端条件下施展救治的能力。”付妍介绍,国际雪联对他们的要求是在四分钟之内,就必须要到达伤员身边,20分钟内就要将伤员转运到医疗站。能够精准及时地救治伤员,也是所有队员四年来最大的心愿和目标。“四年来,我们在雪地上完成了成百上千次计时四分钟的演练,为了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在假人身上反复练习,从最开始的30秒降到10秒,甚至更快。”

北京冬奥会上,付妍和团队曾在高山滑雪男子大会转比赛中,及时迅速救治了一名严重受伤的运动员。救援队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滑到了伤员身边,十分钟之内就把伤员转移出赛道,十多分钟就通过直升机紧急送往救治医院。“据我所知,这名伤员已经在元宵节当天,做完手术出院了,他对我们中国医生所做的救治给予了高度赞扬。”

北京冬奥会即将闭幕,回顾这几年走过的路,付妍感到非常骄傲。“我们的队员兑现了曾经的承诺,我也完成了自己一个小小心愿,就是在冬奥会舞台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的风采。”

侯琨:持续致力推广奥林匹克文化

今年38岁的侯琨,已经去过全世界所有举办过夏季、冬季奥运会和青奥会的26个国家的47座城市。他把推广奥林匹克文化,从爱好变成事业,并且将“中国故事”带到世界各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都为他点赞。

侯琨最早与奥林匹克结缘,是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上,他当了一名志愿者。那三天的志愿者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此之前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参加完收藏博览会,让我更多地认识到了奥林匹克的文化和教育意义。”

从2012年1月1日到2020年的1月12日,侯琨进行“奥林匹克环球行”,致力于推广奥林匹克文化。尽管去了这么多地方,但侯琨觉得拜访1984年冬奥会举办地萨拉热窝的印象最为深刻,“萨拉热窝经历了战争的改变,现代奥林匹克则带给它复兴的力量。让我看到所从事的奥林匹克推广工作是极具意义的,且能为全世界带来福祉。”

此外,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以及现在的北京冬奥会,侯琨认为自己深深的感受到奥林匹克文化在中国不断地得到升华,“如果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让世界开始了解中国,那么北京2022年冬奥会则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看到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中国,我们也满怀自信地举办了这届精彩的冬奥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