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教育故事的演讲

2022-10-25 12:32 作者:七台河检察 围观:

求达于真理”:李大钊的干部教育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七台河检察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教育故事的演讲1

求达于真理”:李大钊的干部教育观

来源:学习时报

李大钊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革命实践队伍的引导和教育,在他的身体力行和大力推动下,为中国革命成功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和领袖人物。

 宣传演讲,用革命思想宣传教育干部

李大钊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抽出时间去校园、赴厂矿、走基层,倾力宣传爱国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1917年,天津青年组织爱国讲演会,邀请李大钊在东马路青年会礼堂作了“大亚细亚主义”的讲演,楼上楼下挤得水泄不通,听众热情极高。1918年11月29日,北京大学在中央公园(后改称中山公园)举办讲演大会,李大钊到会讲演,讲题是“庶民的胜利”。1922年9月3日,他应邀在中华职业学校发表关于青年问题的演讲,号召青年团结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翌年4月,他又于复旦大学演说“史学与哲学”。这年4月至11月,在上海大学先后3次为上大师生演讲。从“演化与进步”鼓励青年确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到“社会主义释疑”阐析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再及“史学概论”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李大钊的讲演总是那么深入浅出、热情洋溢,极受学员的欢迎。

聆听过李大钊演讲的人,都会被李大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导深深打动。陈毅称李大钊“自学浑不倦,诲人何其勤”。林伯渠说李大钊“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毛泽东对李大钊更是感佩有加,称他是“真正的老师”。

讲坛授课,引导青年骨干走上革命道路

李大钊重视在讲堂上向青年灌输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女高师等校任教期间,他利用合法讲坛系统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史学系开“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在经济系开“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在法律系开“社会主义”课。在政治系与陈启修教授合作举办“现代政治讲座”,开设“唯物史观研究”课。他所讲授的“唯物史观”“社会运动史”“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学”“史学思想史”“女权运动史”等内容,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出现的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课题。

当时,李大钊在青年中的声望极高,许多青年把他看成自己的导师和引路人,不少人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向他求教。他总是认真热情诚恳地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启发勉励他们投身到劳动人民中去,“加入劳工团体”,改造中国和改造自己;同时,告诫他们什么是理想、什么是革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怎样才能“饫尝青春之甘美,浃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不少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的骨干力量,如薄一波、李楚离、方仲如、杨一辰等都聆听过他的教诲。

 组建社团,使之成为教育干部的摇篮

当时的青年社团云集了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李大钊非常注重在社团活动这个平台上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推动青年社团成为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成长的摇篮。少年中国学会,由王光祈、李大钊等7人发起,历时7年、有100多位会员,其中的毛泽东、张闻天、邓中夏、恽代英等人后来都成为著名的中共领导人。1920年3月,李大钊与邓中夏、高君宇等人酝酿成立“马克斯(即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也叫“亢慕义斋”、共产主义小室,李大钊是顾问,多次举办专题研究、学术演讲、辩论会等,许多青年在他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中有些人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如高君宇、何孟雄、朱务善等。

此外,还有新潮社、国民杂志社、新闻研究会、哲学研究会、平民教育讲演团等众多社团。李大钊和这些群体结合在一起,凭借其教授和导师的职位,以文会友,奋发探索,指导这些群体活动,给这些群体以深刻影响。李大钊就是通过和北大一批又一批青年知识精英的组聚与散射,成倍量地放出了光和热,成为一代青年的导师和中共组织的创始人。毛泽东1949年进北京看到古都城垣时,无限感慨地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领导党校,培养教育干部投身革命实践

1920年12月初,北京党组织决定在长辛店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校址在长辛店镇大街祠堂口1号,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李大钊是到学校授课的主要教师之一。在劳动补习学校,老师们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工人为什么受苦受穷、为什么要组织起来,讲外国工人怎样与资本家作斗争,讲怎样组织工会和政党。

1924年前后,李大钊深感培训干部的重要和紧迫。12月,他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后回到北京,便与北京党组织的赵世炎、彭健华同志商议,决定成立一所党校,对外公开注册名称是“北京职业补习学校”。会后向中央提出了正式的书面报告,请派罗亦农主持工作。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1925年秋冬时节,北京西城区新街口蒋养房胡同一所两进的四合院内北方区委党校成立,李大钊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论述当前革命的大好形势与党校之任务,勉励学员抓紧时间,努力学习革命本领,以备结业后奔赴火热的革命战场,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

此外,1926年初中共北方区委党校举办训练班,参加的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李大钊在培训班上讲了农民问题。他还领导北方区委成立了军事运动工作小组,推动举办了投考黄埔军校的党团员积极分子训练班,又派王若飞、宣侠父等分别开办军事学校,使党培养军事人才的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李大钊的直接领导下,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于树德、安体诚在天津创办了第一所工人学校——天津工余补习学校。这些举措,对于培养教育干部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确实达到了中央所希望的培养领导人才的初衷,推动了党的革命事业的发展。

选派学习,注重提高工农和军事干部本领

李大钊号召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中开展工作,与工农群众相结合,鼓励有志青年离开家庭和父母到劳动群众中去锤炼自己。同时,把现代新文明,从根底灌输到社会里面,即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农群众中去。他恳切地对青年指出,“那炊烟锄影,鸡犬相闻的境界,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地方”。特别在他领导北方党组织的工作期间,曾派遣青年党员到基层去深入民众,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干部,也教育和锻炼了一批适应革命需要的骨干和领袖。

李大钊领导北方区委支援南方革命,为南方的革命运动培养、输送了大批干部。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很多干部被选派到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农讲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东方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等地学习政治理论,有50多名共产党员被选送到黄埔军校学习,还有一些干部被委派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张家口的西北军干部学校、列宁格勒军事学院等院校学习军事,为我们党培养了大批建党建军人才,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播下了种子、打下了根基。他们中间许多人,如刘志丹、王一飞、李运昌、张宗逊等,后来都成长为人民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李大钊以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襟怀、以“铁肩担道义”的勇气、以“求达于真理”的教育风范,为党的干部教育培养工作作出了历史性的杰出贡献,正如习近平同志在李大钊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说:“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

有教育故事的演讲2

“在我心里,幸福,她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动词,是我愿意去付出,去努力,去用爱对待每个孩子,看到孩子们好,这便就是我的幸福!”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吴超超老师略带沙哑的嗓音,柔软亦坚定地诉说着自己的教育情怀。

近日,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举行了“我的幸福教育故事”演讲比赛。参赛选手,或讲述疫情期间指导毕业班孩子们调整心态,有效学习的教育故事;或讲述通过“鼓励式教育”让内向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勇敢、越来越优秀的教育心得;或回顾自己的不忘初心、刻苦钻研的专业成长经历。一个个真实教育故事的深情演绎,打动着台下听众,更阐释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本次比赛是该校“学习贯彻幸福教育大会讲话精神”系列活动之一。比赛中,选手们精心准备了演讲稿和PPT,比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三名。

海陵区幸福教育大会召开以来,该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同时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考核制度,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区幸福教育“动员令”,用真抓实干为海陵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有教育故事的演讲3





全文长 2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精彩导读

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1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2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

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3

一首歪诗的风波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校长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次日,陶校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因此,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象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

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同学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我检讨,……"陶校长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不是榫会,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4

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先生。陶先生热情地让她坐下,又倒了一杯茶给她,问道:“怎么不带儿子一起来玩?”

这位夫人有点气乎乎地说:“别提了,一提就叫我生气。今天我把他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陶先生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蛮可爱的哩!”

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陶先生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先生摇摇头。

夫人又接着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陶先生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上你家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

陶先生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

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陶先生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起到钟表店去好吗?”

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

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么拆,又怎么修,怎么装配,你不喜欢吗?”

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先生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孩子一起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

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先生把孩子送到家后,孩子立即跳呀蹦的跟妈妈说:“妈妈,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

那位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孩子和表一起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

陶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皂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

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一定照您的办法去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