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观后感乡村(观后感乡村医生)

2022-08-22 19:49 作者:中国日报网 围观:

医生的爱是治愈村民最好的药,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日报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观后感乡村(观后感乡村医生)1

钟晶常常和同事走乡串寨给龙河村村民看病

在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龙河村卫生室的橱窗里,一双黑色的老式千层底布鞋格外醒目,此外,这里还摆放着乡村医生钟晶14年来在改善乡村医疗工作中取得的一些荣誉证书。

眼前的这双布鞋做工虽不算精良,却是一位90岁老奶奶一针一线缝制的,她做好后跋涉几公里山路到村卫生室送给了钟晶。正是这份厚重礼物让钟晶下定决心留下来,扎根龙河村医疗卫生服务,为这里的百姓看病治病。

“我都不敢想老人家眼睛不好,还要手拄拐杖大老远摸着路来,就为给我送一双鞋。” 钟晶回忆起这件事,心里五味杂陈。而这只是钟晶与当地3000多邻里乡亲守望相助的故事之一。

每天早上7点30分,钟晶都会按时打开龙河村卫生室的大门,风雨无阻。因为村卫生室是乡亲们唯一不用长途跋涉就可以看病、治病的地方。

走访看诊多年,钟晶已经熟悉每一位来诊村民的病情以及他们的家庭状况,所以每次诊断都快速高效,也能对症下药。她也会在村民农闲在家休息时打电话催他们来复查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我会定期提醒他们来测量血压和血糖值。如果他们实在抽不开身,我也会上门去做检查。” 钟晶说道。

“近年来,由于村民的自我健康意识增强,到卫生室就诊的频次变少了。”

2008年,钟晶作为乡村医生留在龙河村,村民很高兴,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病情危急时无处就医。

“我就住在村卫生室,任何时候他们都能找到我,甚至半夜都可能打电话来看急诊。”钟晶说。

前两年,钟晶常常挨家挨户走访为患有慢性疾病的村民看诊。“这样,他们就不必在疫情期间到处走动,导致感染。” 她说道。

钟晶和同事经常探访患有慢性疾病的村民,为他们测量血压、血糖、备药

2008年,为了能和在基层工作的丈夫团聚,钟晶毅然辞掉省城医院的工作,跟随丈夫来到黔西南州贞丰县龙场镇。其实,早在2006年,钟晶就已经到访过龙场镇龙河村,那时她了解到村里许多老年人患有关节炎和一些老年疾病,以及因妇科问题导致的一些不孕不育症。

所以来到龙河村,她就自筹资金,利用刚参加工作积攒的2万元,开办起村里唯一的新农合报销卫生室,致力于守护当地百姓健康。

然而,初来乍到,她不仅要适应新的工作和新的生活环境,更令她棘手的是与村民的观念上交流,以及如何获得他们的信任等。

钟晶表示,“村里当时没有诊所,村民们只会在病情严重时才会选择就医看病。他们甚至会质疑我这样一个年轻的医生医疗专业知识是否可靠。”

所以每当他们迫不得已要看病时,就会跑到县城医院去,即便要多花四个多小时的路程。

为鼓励村民去找她,钟晶心生一计,“我给他们说,第一次免费看诊,当他们对我的治疗认可了,满意了,再回来找我复诊时,才会收费。” 后来,她看诊过的村民病愈了,很快就回来复诊并支付了费用。于是,钟晶的医术得到了村民们的称赞,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也吸引了邻村的人来看病。

然而,正当她的的工作顺利展开之际,命运又再次让她陷入两难的抉择中。

钟晶特别关注村民们的慢性病治疗,常常登门给他们送药

在村里呆了大约六个月后,她的丈夫调到离龙河村80公里远的兴义市。钟晶说:“当时我没有考虑一个人留下来。” 但是,转念一想,还有更多人牵动着她的心弦,而且是她费尽心力才获得信任的人。

“听说我要走了,一些村民主动前来结账,许多人还邀请我到他们家吃饭。” 知道钟晶医生要离开,村民们都明显感到难过。钟晶见此状,心里割舍不下,于是她决定再多待半年看看情况。

她清楚地记得丈夫离开后的那一天。“许多村民一大早就在我的门外等着。他们给我送来了大米、鸡肉和蔬菜,希望说服我留下来。”

接下来的六个月是她和村民们相互治愈的过程:钟晶帮患病村民治疗,减轻了病痛,同时乡亲们也给了她数不尽的温暖。

“当我挨家挨户给他们分发药物时,他们就会把自己的粮食送给我,放到卫生室。有的老人晚上专门坐到卫生室陪我聊天,给我家的感觉。” 钟晶回忆。

最令她感动的是,一位87岁的老奶奶在她生命即将消逝的最后几天还经常想起她,钟晶说:“这是在大医院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这里的村民和医生之间更像是家人的关系。”

后来,当钟晶丈夫回来看望她,亲眼目睹患者给她家人般的关爱,也很受感动。他决心全力支持钟晶留在村里,服务村民。(记者 杨飞跃 编译 王瑾)

原文见8月13日中国日报旗舰版9版头条配图新闻,英文链接:

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208/13/AP62f714dca310a1c5959c24b7.html。

来源:中国日报网

观后感乡村(观后感乡村医生)2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崔学庆 通讯员 李保民 张志超)在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活跃着一大批乡村疫情防控最美逆行者。他们认真负责,主动而又深入地扎根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为全体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封丘县陈固镇冯马台村村医李占朵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今年64岁的李占朵从事村级卫生防病工作已经46年。46年来,她始终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心系村民。她不善言辞,但说起每家每户每个村民的健康状况,她都如数家珍。

面对家人,她心怀内疚。因工作原因,无论白天黑夜,严冬酷暑,她都始终蹲守诊所,只因担心村民遇到紧急情况找不到她而影响到最佳救治时机。她把时间都给了诊所和她的村民,她的孙子、孙女,都在城里上学,儿子儿媳看她年岁渐老,工作琐事繁多,担心她的身体受累吃不消,多次劝她放弃村医工作去他们身边共同生活,但她总说“现在不行,我还能干,我对村里情况太熟悉了,村里人都喜欢也愿意有事儿找我,我不能离开”。就这样,一年年,对孙子孙女们的陪伴照顾越来越少,在孩子的眼里,奶奶就是村里人的“奶奶”。

面对村民,她一生无悔。从1976年从事乡村卫生工作以来,她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守护着全村1600多村民的卫生防病和身心健康。在疾病防治方面,有多少次顶着寒风雨雪出诊,多少个深夜的上门服务她也记不清了。村里90多岁老人张秀荣需要到上级医院就诊却担心路途突发状况时,李占朵主动提出自己要护送以保安全,并且在老人住院治疗期间多次探望嘘寒问暖。

在健康教育管理方面,从最初的一摞摞健康教育档案,到现在的一系列电子操作系统,虽然她已年过60,但是仍然每天对着电脑不断学习、研究,只为更好更便捷地为大家服务。2003年抗击非典及农村脱贫攻坚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同时,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上门测量登记体温、消杀,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无怨无悔;扶贫工作开始后,她频繁出入每一户贫困家庭,进行深入现场走访,时刻送去党对贫困人员的温暖。在全村为贫困户募捐活动、抗击新冠、疫情防控中先后捐款、送药累计金额近3000元。

面对疫情,她义无反顾。她每天走村串户,忙碌在疫情防控前线,一个小行医箱、一辆旧电动车是她出行的标配。3月底,在核酸检测工作中她连续奋战,顾不上吃饭和休息,从不叫苦叫累,上门入户做核酸检测130多人次。采集核酸任务大,连续高强度工作,李占朵的腰间盘突出症状加重,腿脚酸麻,疲惫不堪。大家都劝她歇一歇,但她依旧坚持工作,她说,采集核酸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不能松懈。

今年以来,陈固镇冯马台村村干部每次进行返乡人员排查,村医李占朵又冲锋在前。虽然村子户数较多,但她从不漏走一户、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劝她,在家打电话问问情况就好了,她却说:“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医生,会保护好自己,我得让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顾他们,关注他们”。

李占朵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守护着全村人的健康与平安。

(映象网新乡新闻热线:18803624444,投稿邮箱:hnrcnxx@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观后感乡村(观后感乡村医生)3

怀旧散文:老家的赤脚医生

文:杨晓光

  关于“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发出以后,掀起了一个城市医生下基层的高潮,为农村培养了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泥腿子”医生。他们无诊种田,出诊看病,亦医亦农,半医半农。

“赤脚医生”作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新生事物,特指我国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医生。那时,包括我老家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造成医药下乡难、农民看病难,农村的缺医少药现象普遍存在,乡村医疗条件十分落后。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基本求医问药需求,诞生了特别接地气的赤脚医生这一职业。

那个年代的卫生防疫工作十分繁重,需要帮助农民破除封建迷信,让他们相信科学,人吃五谷杂粮,得病是正常的,而不是什么鬼神作祟。大力普及卫生健康常识、除灭害虫,夏季防肠道传染病,“双抢”季节防中暑,冬季防呼吸道传染病,平时为婴幼儿接种疫苗。帮助农民戒除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农药中毒、食物中毒、触电、溺水和外伤事故发生。积极推进“两管五改”。两管是管饮食卫生和管粪便及污物的无害化处理;五改是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当年农村群众性卫生防疫搞得有声有色,主要归功于赤脚医生。

在老家昌黎县晒甲坨农村,上年岁的人尊称医生为“先生”,医生到家看病为“请先生”,人们普遍称呼医生为“大(dai)夫”。像奶奶那样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农村妇女,一开始称呼赤脚医生为“精脚先生”或“泥腿大夫”,听起来感觉怪怪的。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叫习惯了“赤脚医生”。

有志于干好乡村赤脚医生的“又红又专”回乡知识青年,经过大队的推荐,在县医院跟着正规医生实习半年,具备了一定的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就回到村里建立医务室,身背红药箱,深入到田间地头,为社员们看病诊病了。这在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对于求医无门的乡亲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农民们平时常见的季节性伤风咳嗽、流行性感冒、头痛脑热、一般腹泻、腮腺炎、蛇盘疮、轻微跌打扭伤、皮外伤等等,一律找赤脚医生诊治处理,就近就便就医治疗,做到小伤小病不出村。

  干农活不小心磕了碰了,请赤脚医生打一剂破伤风针,用医用酒精擦拭创口,抹点碘酒,敷点消炎粉,用医用药棉、纱布做好包扎处置。这种处理看似简单,却大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酿成重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由于局限于经验、设备和条件等原因,赤脚医生治不了的重症和疑难杂症,先由赤脚医生进行应急处置,在赤脚医生的陪护下,再转诊到公社卫生院及县中心医院做后续治疗。赤脚医生向农民提供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是当时农民们迫切需要的诊疗服务,是公社和县两级医疗机构的有效延伸及有益补充,在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条件下,功莫大焉。

在那个年代,赤脚医生虽然不是正式意义上的医生,但他们与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关,他们的全部付出,换来了群众的生命健康。当年有一首赞颂农村赤脚医生的歌曲,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会唱:“赤脚医生向阳花,农村沃土把根扎,千朵万朵红似火,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对赤脚医生的敬佩与热爱。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