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活着》电影观后感(活着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

2022-08-22 19:47 作者:青岛润达生物 围观:

「读书心得分享」读《活着》有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青岛润达生物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活着》电影观后感(活着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1

夜深了,给女儿读完故事书,看着她睡熟的脸庞,想起了前几天刚读完的《活着》。余华老先生在记者采访他时,谦虚地说过,因为他认识的字少,所以写出来的作品都通俗易懂。果然是大家风范,道理可能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能表达得出来的。而《活着》能被多个出版社多次出版,拍成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自然是因为它有这个价值。它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即使生活再难,我们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书中主人公福贵,出生在一个富贵之家,从小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少爷公子哥。青年时期,他染上了赌瘾,把家产败了个光,气死了为他打工还债的父亲,气得母亲一身病痛,需要常年吃药,气的岳父把怀孕的福贵媳妇家珍带回娘家。福贵在买药的路上被抓壮丁去当大兵,幸运的是活了下来,熬到了战争结束一心想回到家,结果是日夜牵挂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他好不容易和老婆家珍撑起这个贫苦的四口之家,无奈还是入不敷出,不得已只得送出又聋又哑的闺女凤霞让别人抚养,最终不忍心不舍得,还是坚持一家人在一起。本以为,他们可以苦尽甘来,无非是日子穷一点,但是一家人可以齐齐整整地在一起。可惜天不遂人愿,听话懂事的儿子有庆,五年级献血时,抽血的人没控制好量,血干而死。中年丧子呀,而且是那么听话优秀的孩子,该是怎样的锥心之痛。终于熬到了女儿凤霞出嫁,嫁了一个好人家,可惜在怀孕生子时难产大出血身亡。经历了先后失去儿女的悲痛以后,家珍本就孱弱的身体雪上加霜,不久就撒手人寰。女婿和外孙,也在后来皆因意外身亡。至此,福贵身边的一众亲人,全都离他而去。他呢,本以为自己也会不久于人世,在枕头下放好了10元钱,以恳求路过的好心人把他和家人葬在一起。但是他竟然活了下来,而且还慢慢攒钱买了一头老黄牛,最后和老黄牛相伴。

福贵的一生,说不幸是确实不幸,少年丧父丧母,中年丧子丧妻,从长大后就是穷困潦倒,一直在为生计发愁。但是说幸运,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活得时间长,见证着,经历着,这社会的动荡和变化,这世间发生的一切。所以,要说不幸,要说不容易,我们当下,又有谁比福贵还不容易呢?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

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经受一点挫折教育,不要那么轻易的,就放弃生命。我们来到这世上,是不得不来,等到我们要离开这人世的时候,也是不得不走。既然生死都由不得我们,那我们就该选择在活着的每一天好好活着,让活着的每一天都有价值,有意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都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而已,我们拥有对我们自己生命主体的绝对主权,所以,我们都要,好好活下去。毕竟,这世间,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谨以此文,呼吁大家珍爱生命,关心我们身边的家人、亲人、朋友乃至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活着》电影观后感(活着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2

合上书本的那一刹那,仿佛福贵就在我眼前,他坐在田埂上,佝偻着背,瘦骨嶙峋的身子比田边的残叶还要单薄一些,满着泥土的裤脚被卷起来,一长一短两只脚踩在地上。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养家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离他而去。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几乎忘却曾经的福贵也是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少爷。恍然间竟以为福贵一开始就出生在底层,饱经风霜与磨难。在《活着》这本书中,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本该是压抑而痛苦的呻吟,在余华的笔下却始终看不见那种无力感,反而是透露出积极乐观的思想:为了活着而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可是很多人却至此一生都在探索活着的真理。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有的人是因为家庭和责任;有的人是因为理想和追求;有的人是因为社会和担当。在福贵的眼中,人本身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儿子有庆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失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因难产而死在手术台上;外孙苦根因生活艰难吃豆子撑死……最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和家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布满老茧的粗糙而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明明悲哀不已却从未放弃,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在一个又一个痛彻心扉的时刻没有选择死亡,而是以一种直面人生的豁达不断地摸索前行。

余华说:“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控诉社会的不公与生活的艰难困苦,而是以朴实平淡的口吻诉说悲剧的发生,使人产生看破世事沉浮的超然心境。通过福贵的遭遇,作者向我们诠释了人将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以何种态度对待给予自己苦难的世界。当我们对福贵的不幸人生寄予同情时,更多的却是因他对生命和生活态度而产生崇敬之情。因此,《活着》其实是“一部诗化的生命哲学”。

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选择逃避还是坦然接受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直面惨淡人生,不惧苦难”始终伴随在福贵的身上。《活着》是关于死亡的故事,更是人类超越苦难的生命历程。福贵所显示出生命的韧性和顽强,最终达到了对苦难的超越和宽容。在福贵的身上,我们看不见唉声叹气地抱怨和妄自菲薄地感慨,他一直以恬然的心境乐观地活着,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难困苦却从不轻言放弃。在苦难中拯救自己,用同情的眼光看待给予自己苦难的整个世界,对一切事物有着超然的理解态度。福贵所反映的在世态度绝不只是普通底层农民的个人生存经验,更是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苦难的超然态度和人类亘古普遍生存的意义。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好,在一切苦难面前唯有活着最为真实。故事的最后,福贵淡然一笑,牵着老牛慢慢地向前走去。我们都应该学习福贵那种面对苦难的超然态度,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不断地前行。

《活着》电影观后感(活着电影观后感500字左右)3

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秒,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活着。因为活着就是希望,活着才能做我们喜欢做的事。婴儿牙牙学语时的最基本技能就是求生,饿的时候我们会哭,身体不舒服时会哭,哭是他们表达自己意愿的唯一方式,这些都是源于求生欲。婴儿都知道求生,我们又何尝不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前老师总是和我们讲,人最重要的就是身体,身体好了比什么都重要。但同时老师又说人活着并不只是为了活着,应该做出一点有意义的事让你的人生更有意义。但是什么又是有意义呢?也许是考上好大学光宗耀祖,也许是有个好工作高收入,又或许是家庭美满幸福。但是这些我们又何尝不想拥有。以前我们会写这样的作文——人生的意义,其实我们从来没有读懂过人生,每个人对于人生有不同的定义,这些都是源于生活地域方式不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余华的《活着》让我重新定义了人生。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每个人没有为了谁而活着,谁也没有权利决定谁的生命。我们是为了自己而活。作者笔下描写了一位年少碌碌无为到最后历经沧桑与磨难的斑驳老人,因为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产,从此,厄运降临随着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去逐渐变得成熟,但是这又有什么用一切都回不去了。作者没有用多么华丽的语言描述种种磨难,相反朴实无华的语言像是无声的挣扎更加具有声临其境的感觉。平淡的语言叙述着最悲催的人生,更像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叙述人间苦难。

最有深刻记忆的是有庆的死,前一秒还活蹦乱跳的小孩后一秒就变成了冰冷的尸体,活生生看着自己的血被抽干没有一句怨言,护士也只是冷漠的说了一句“抽血的人都头晕”,随着话音的落下有庆歪头离去,医生也仅仅斥责一句便匆匆而过。人性冷漠无情,更加突出了小说主题:活着。小说中的描写让我觉得活下去都是困难的,随着小说人物一个一个的离去我的心也是大起大落,一起又一起的死亡更加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困难以及无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以为的小说结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小说主人公在生活中没有失意,而是更加豁达积极的活着。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一位老人靠捡废品维持生计他没有家庭没有亲人,因为小时候父母去世,长大后孩子老婆去世,从此他孑然一身,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观积极地活着,我想这应该就是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吧。

“你的命是爹娘给的,你不要命了也得先去问问他们”,是啊没有你的父母哪有你的现在,所以在想着如何离开这个世界想想你的父母,他们同意吗?“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家庭美满,父母安康,这是我对人生的重新定义,活着不就是为了这些吗?我们活着需要将更多时间精力花费在家人身上,离开了家庭你什么也没有。

认真的活着,乐观的活着,没人可以决定你的生死,你没有必要为谁而活着,要是非说为谁而活有那也只能是你的父母,且必须是你的父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