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价格与质量的经典语录

2022-11-09 19:20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围观:

新闻洞察丨“从流量到留量”今年双11消费将更注重质量提升,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经济时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价格与质量的经典语录1

聚焦第十四个双11

编者按 2022年是极为特殊和不平凡的一年,各种国内外因素交织影响消费大局,今年双11能否进一步促进消费复苏、提振消费信心备受关注。今年是双11第十四年,相较往年,今年的双11呈现出哪些消费特点,消费群体和消费方式有何变化,如何发挥好双11的作用来提振消费、提高消费质量?

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胡畔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即将到来,相较往年,今年双11呈现出哪些消费特点?能否进一步促进消费复苏、提振消费信心?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总体来看,今年的双11消费总体呈现出更重视体现消费者福利、更多融入发展关怀的特点。同时,提高居民收入和提振消费信心仍然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加强政策的长短结合。此外,商家也要更注重沉淀自己的能力,先一步为消费者创造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新消费理念崛起 消费体验更丰富

10月31日,多个电商平台正式开启了今年的双11促销活动,双11拉开序幕。相较往年,今年的双11消费呈现出哪些消费特点?消费群体和消费方式有何变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以往,今年的双11消费总体呈现出更重视体现消费者福利、更多融入发展关怀的特点。

一是促销商品价格优惠更直接。多个平台都直接采用了满减等直接的价格优惠方式,让优惠更直接,消费者看得更明白。二是平台间资源打通。最突出的是实现了跨平台直播,直播可以同时在天猫、抖音等平台带货,消除以往平台间的壁垒,避免了消费者和商家被迫“二选一”的问题,让消费更透明。三是“农货多一件”等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融入到直播带货中,借助双11促销和平台资源,为更多优质农产品打开市场,帮助提升农民收入。四是国货品牌销售增速快,国货消费的认可度显著提高。五是售后服务保障明显升级。多个平台在双11推出了运费险及保价服务,最长保价时间从15天延长至27天;针对老年消费群体,一些平台在线设置人工客服,帮助完成维权、代客退款等服务。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国消费增长受到一定挑战,但线上消费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涌现出了国潮、运动户外、宠物、预制菜等不少新亮点,“囤旅游”“囤健康”成为消费者新的购买习惯。

总体来看,今年双11消费群体更加多元化,新兴消费者Z世代、银发人群、残障人士等也成为消费者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消费市场融合更加紧密,下沉市场、跨境电商比重增长速度较快。消费者消费行为渐趋理性,非理性、冲动型消费行为大大减少。绿色低碳消费引领消费新浪潮,民族艺术商品享誉全球,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得到较大增强。互联网企业互联互通进程加快,消费者购物不再专注于一个平台。同时,即时零售业务得到关注,网购大件物流体验持续改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线上消费是当前我国扩大消费和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其创新动能不减,将继续支撑今年双11成为拉动消费的重要契机和平台,并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

从消费方式来看,我国短视频APP用户规模已经高达9.6亿人,随着短视频、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新消费模式渗透率持续提升,将成为今年双11的重要“战场”,为消费者带来更鲜活、更便捷、更惊喜的购物体验。同时,双11所激发和带动的消费热情也将进一步向线下蔓延,更多线下实体店在双11期间联动开展一系列促销活动,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和多层次的消费体验。

从消费人群来看,年轻群体、低龄老年人、新一线城市居民等消费者群体加快崛起,绿色、活力等新消费理念与时俱进,也将共同推动双11消费内容不断分化和细分,并向高品质、精品发展。

畅通物流渠道 创造良好消费氛围是高品质消费的前提

当下,双11已经成为中国标志性的购物节,要发挥好其作用来提振消费、提高消费质量,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对此,王蕴提出了三方面建议。一是畅通消费品配送渠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畅通快递物流,尤其是跨省物流,尽可能缩小配送受限区域,让消费者能够比较方便、快捷地收到商品。

二是鼓励和引导平台将升级版的售后服务常态化。保持价格稳定、运费险以及延长收货时间等,消费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

三是准确把握国货品牌消费热潮,支持和鼓励国货供给升级。鼓励消费品行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在汽车、纺织服装、消费类电子、家用电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广泛开展国货品牌宣传活动,引导线上、线下渠道为塑造国内品牌形象提供资源支持。

洪勇认为,应激发消费活力,培育高品质、绿色低碳的商品。

一是创造良好网购环境。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禁止大数据杀熟,打击先升后降,夸大宣传,假冒伪劣,延迟发货等问题,完善网络信用信息体系,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二是创造沉浸式购物体验。三是高效挖掘消费数据价值。识别不同消费者的偏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反向定制和柔性化生产。四是持续优化物流体验,提供按需上门、送装一体等个性化的服务保障,给用户创造更好的物流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新时代新征程消费市场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注入了坚定信心、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为消费市场的持续成长壮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念表示,双11将进一步发挥其消费创新的试验场和展示新产品新理念的大舞台功能,持续助力消费提质升级。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抓住时机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特别是大型中心城市的发放力度,更多面向低收入人群、实体商业及线下服务消费场景发放,在更大范围释放双11消费活力,最大限度提振消费信心和促进消费回补。二是鼓励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兴趣电商等多种多样、百花齐放的新消费模式,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引流,引导平台企业加强自律和规范,持续优化消费体验。三是加强供需双侧结合,将双11与“数字三品”行动相结合,促进消费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创新,鼓励平台企业培育更多新国货品牌,逐步扩大双11国内国际影响力。

提高居民收入和提振消费信心仍是重点

也有部分观点认为,由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今年双11消费增速或不及往年。因此,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振消费信心至关重要。

王蕴表示,提高居民收入和提振消费信心仍然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是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精准的防控措施,尽可能降低疫情对正常经济活动的干扰。二是落实落细中央出台的各项稳就业、增收入的相关政策。做好以工代赈促就业、增收入的相关工作。及时帮扶失业人员、须纳入低保的对象和临时遇困人员等,在保障和救助上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困难人员发放消费补贴。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社保补贴、创业贷款、税费减免等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扩大增加高校毕业生实习机会和岗位,提升毕业生的工作技能。

洪勇认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网红利已经见顶。今年双11,互联网平台不再关注GMV(商品交易总额)数字,而是提出一系列新目标,这本身顺应了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告别“唯GMV论”,本质上是围绕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价值,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先一步为消费者创造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

当下,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从流量到留量”的时代,跑马圈地的阶段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已经摒弃了盲目追求规模和赔钱卖吆喝,而是更注重沉淀自己的能力,因此,增长质量对于今年双11格外重要。

数据显示,当前,线上消费增速仍然高于线下消费,但也要看到,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点散发影响物流效率、平台经济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线上消费增速呈现出回落的趋势,部分电商平台今年“618”大促期间成交额也出现了同比放缓的情况。

对此,王念表示,今年双11消费增速有可能不及往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的收入和就业预期不稳,消费信心不足且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当前提振消费更需要加强政策的长短结合。

一是尽快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全力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探索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和降低部分商品消费税进一步释放促消费积极信号。二是加强中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保障,尽快完善重点民生商品保障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动态、及时将符合低保标准的人口等纳入低保。三是着力稳定市场主体消费供给能力,实施力度更大、含金量更高的小微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措施,多方面发挥互联网平台助力纾困的作用。

双11第十四年:大主播跨平台带货是今年一大看点

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吕红星

在第十四个双11到来之际,在北京的汪先生早就整理出了今年的购物清单,有一件羊毛衫让他特别期待,最近天气变冷,正适合眼下的深秋时节。

“近些年来,我每年双11都会买一些心仪的商品,毕竟从整体来说,价格会比平常便宜一点。”汪先生表示。

大主播跨平台带货将成趋势

与汪先生热衷于在双11购物不同的是,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双11已经是第十四个年头了,各种创新玩法早已经被消耗殆尽,各电商平台难出新招,且几乎没有什么新看点。

对此,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每年的双11都有一些往年的常规玩法,但也要看到一些新鲜元素,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在洪勇看来,2022年的双11与以往相比有以下三个看点值得关注。

第一,商家生态更丰富。今年的双11是有史以来新商家、新生意人最多的一次。头部直播机构“交个朋友”“遥望科技”等,都已经在双11期间入驻天猫。截至今年7月,淘宝天猫的00后商家数首次接近100万,90后商家数超过80后。

第二,新商家正在持续涌入。天猫的中小商家更多了,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淘宝天猫商家数净增120万,其中有大量的设计师、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等。

第三,消费者的体验更优化。阿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满300减50,这是近几年来优惠力度最大的满减;淘宝购物车从120个增加到300个方便消费者挑选更多商品;短视频和直播也将全面内容化,以往纯卖货式的演绎,也将融入探访特色直播基地、XR走秀、家居的3D样板间、局部暴改等场景化表达,让商家“种草”更带感,用户“拔草”更开心。

“大主播跨平台带货是今年双11的一大看点。”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对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双11前夕,罗永浩、俞敏洪、遥望科技等头部直播相继宣布入驻淘宝直播,将淘宝直播作为长期经营的阵地。在多位抖音头部主播现身淘宝直播背后,直播江湖已经发生变化。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一平台的风险和增长压力让众多主播不得不将全渠道策略加速推进。当然淘宝直播也需要推动竞争、吸引用户及更多商家和主播加入淘宝开播,同时加速推进“内容+交易”的平台规则变革。

“从罗永浩、俞敏洪他们的举动可以看出,大主播背后的公司开始考虑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避免过度依赖一家平台,大主播跨平台带货将成趋势。”莫岱青表示。

各大平台从竞争走向竞合阶段趋势明显

随着双11的进一步临近,各大平台布局正在加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双11平台与平台之间的火药味似乎没那么重了,快手也先后与淘宝联盟和京东联盟重修旧好,恢复商品外链合作。

10月28日,京东联盟宣布将与快手全面恢复商品外链合作,目前已完成产品灰度测试,于10月28日逐步开放京东商品在快手直播间挂车功能,10月29日将正式全面恢复完成。京东表示,此次京东联盟与快手恢复外链合作,意味着快手用户在消费路径上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可以更便捷地体验到京东提供的优质商品和服务。

对此,洪勇表示,新形势下,各类市场主体在寻找新机遇的同时不断扩大线上布局,出现了显著的品牌商家多平台布局现象,电商平台从竞争走向竞合阶段。

记者了解到,不仅仅京东联盟宣布与快手全面恢复商品外链合作,淘宝联盟商品链接也已经恢复在快手直播间购物车、短视频购物车、商详页等发布商品及服务链接。

应如何看待内容平台和传统电商的分分合合?

在洪勇看来,内容平台想打造闭环电商生态,更好地利用自身流量优势,避免将流量低廉地转移给其他平台。传统电商面临流量增长困境,也急迫进入内容电商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字节成立了抖音电商,淘宝也发力淘宝直播。但由于内容电商平台在供应链上与传统电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传统电商在直播引流等方面还正处于追赶阶段。因此,短期内,虽然内容平台和传统电商在部分业务上有竞争,但在另一部分业务上仍处于紧密合作期。

随着用户规模见顶,新增用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双11经过十四年的时间,目前已经进入存量竞争,网络购物节的吸引度有所下降,这是客观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各大电商应如何创新寻找新的突破口?

对此,洪勇建议,商家在传统的销售收入增长之外,更要关注利润、消费者复购、会员沉淀、品牌心智成长等业务核心指标,为长期增长筑牢基础。越是有挑战,越需要经营的确定性,越需要在双11期间获取新客,为长期增长打基础。同时,更注重沉淀自己的能力。

“双11会根据消费习惯变化、技术升级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营销创新和运营创新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庄帅表示。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全国这100个职业“最缺工”

●聚焦 | 平安银行减费让利 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权威访谈⑩丨赵晋平: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伟大变革·新发展理念实践案例⑰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以民生亮色绘就新时代幸福

●焦点丨双11启幕 新气象引领消费强劲回升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价格与质量的经典语录2

现在去超市买酒和以前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去超市买酒,看进去就是看见一大排包装华丽的白酒,不管是有名的酒还是不知道名的白酒,包装都做得非常的好,让人不知道选哪些酒比较合适。



以前买酒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包装,并且大多数都是纯粮酒,有些甚至都没包装都很受人们的喜欢。现在没包装的都被放在了超市货架最底层或者是最高层,“C位”都被一些包装华丽的白酒所占据了。


其实在现在这种白酒市场情况下,包装华丽的白酒要么不是啥好酒,要么几乎没有什么性价比,恰恰是那些没包装,光瓶酒80%都是好酒,这些白酒价格不贵,那是因为它没有包装成本,所以说很多懂酒的人拿来当口粮酒的大多数都是一些没包装的白酒。



所以说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4款在超市被包装耽搁的白酒,这些白酒都是一些价格不高,品质很好的白酒,来看看你喝过几款。


①董酒.老贵董


董酒.老贵董这款酒要是有包装再精致一点的话,那肯定会更受欢迎,因为董酒本身就是我国的名酒,而且还是董香型白酒,老一辈比较喜欢,但是它只局限于自饮,如果要送礼的话还是有点不合适,也是被包装耽搁的好酒。



当然,有可能是这款酒的价格便宜,还不到100,品质又好,酒企把大多数的钱都花在了酿酒身上,还有就是这款酒酿造的时候加入了中草药,其酿造成本比较高,所以说在包装上的成本要有所减少。


②西凤酒白标


西凤酒这款酒在凤香型白酒中真的是很鸡肋,因为这款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上不如华山论剑,下又比绿脖西凤要稍微好一点。虽然是这样,这款酒也因为包装的问题总是被摆在超市货架的底层,也是被包装耽搁得很严重。



喝这款酒的人也是一些会喝酒,了解酒的朋友,因为这款酒虽然说价格低了点,但却是出口的,出口的白酒品质是不会差的,这关系着西凤酒的脸面对吧,没被包装耽搁的话它确实是一款好酒。


③蒸台坤沙


蒸台坤沙这款酒有人说它很“笨重”,有人说它很大气,因为它是1000ML的大瓶装,是一款光瓶酒,摆在超市最底层比其他白酒高出一大截,所以说尤为的突出。虽然突出,但是因为被包装耽搁所以说很少人去买它,买它的大多数是回头客。



因为这款酒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它不仅是1000ML装的设计,还是一款有小红粮小麦酿造的一款大曲坤沙酒,最主要的是它价格才100多点,要是这款酒有包装的话那肯定是很受欢迎的。当然,这款白酒没包装看着也很顺眼,因为给人很大气的感觉,喜欢喝酱香型白酒的可以试试。


④玉蝉大曲


玉蝉大曲这款酒就包装而言,喜欢它的人有很多,不喜欢它的人有很多,因为市场上的很多白酒都是圆瓶子的设计,而玉蝉大曲则是方形瓶子的设计,看上去比较奇怪,还是一款光瓶酒,所以说在超市都是放在最底层,看上去它很不显眼。



要是这款酒别被包装耽搁的话,那也是不得了的,这款酒在以前的浓香型白酒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只是因为发展跟不上导致它只能混在底层,把包装做好那妥妥的一线名酒,妥妥的“C位”。


上面这4款白酒都是很经典的,奈何被包装给耽搁了,要是优化一下包装,那都是不得了的。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被包装耽搁的好酒,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价格与质量的经典语录3

每经记者:李可愚 每经编辑:陈旭

11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了刘鹤署名文章《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文章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

文章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供需两端着手深化改革。而在加强需求侧管理方面,文章指出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需求,使建设超大规模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篇文章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

2020年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的基点牢牢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推动供需良性互动,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对于上述表述,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分析称,传统上来说,我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拉动,当前我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依靠外需因素拉动受到一定挑战。因此,扩大内需是在外需受挑战背景下的一个焦点。

李锦强调,这篇文章提出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应对各方面挑战的方案,就是利用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通过其发展撬动国内市场的循环,再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工人在汽车总装车间内作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不能形成不符合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和产品

此次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署名文章特别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

文章指出,财政和货币政策要在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不稳时出手,做到适时适度、精准施策,不能搞大水漫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上做文章,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不能形成不符合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和产品,造成社会资源和财富浪费。

对此,李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从当前情况看,“需要供给的供给不上来”的情况还比较常见,许多人都能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高品质的产品比较稀缺,价格也比较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要。因此,相关署名文章提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上做文章”等内容非常必要。

李锦分析称,未来我们不光需要优质产品的供给,还需要养老、托幼、健康、文化等方面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业也得到提升,而在研发、设计、审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上同样要得到有针对性的提升,才能更好满足需求侧的需要。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此次发表的文章指出,要坚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就是要充分用好超大规模市场这个宝贵的战略资源,为市场主体营造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预期,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市场自主支出意愿和能力,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

文章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供需两端着手深化改革。

一方面,供给结构调整本质上是改革问题,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打破垄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发力,破除制约供给端自我调整的体制机制障碍,保护和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推进供给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要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释放消费和投资需求,使建设超大规模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