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重现贝多芬观后感(重现贝多芬观后感300字)

2022-08-11 21:43 作者:澎湃新闻 围观:

小调查|天才、强者、普通人:你眼中的贝多芬,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澎湃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重现贝多芬观后感(重现贝多芬观后感300字)1

宋祺

贝多芬,一个诞生250年后仍然如雷贯耳的名字,对大众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是教室墙上身残志坚的精神偶像,课本里为盲人兄妹演奏的温柔音乐家,是《命运交响曲》震撼人心的开篇,还是垃圾车都会播放的《致爱丽丝》。时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澎湃新闻·翻书党做了一个小调查,请大家聊聊自己眼中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刻板印象:失聪的天才

毫无疑问,当代人对贝多芬多少有些刻板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耳聋”和“伟人”这两个关键词。亦或者是,因为贝多芬的失聪,使得大家对其伟大更无质疑,日本有位名为佐村河内守的音乐人甚至有过“假装耳聋”而获得关注的丑闻。

已工作十余年的小夫回忆说:“小学有位胖胖的音乐老师,她通过弹钢琴来教我们不同年代的钢琴曲有什么差别,但我完全没有记住,不过,我记得她弹过一首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的作品,老师说贝多芬的叔叔给他打聋了,但因为贝多芬已经弹了很多年钢琴,所以他能在没有听力的情况下,用脑子想,然后写出了几部伟大的作品。所以我对贝多芬的印象,就是一个聋子,原来不靠耳朵也能写音乐,后来我看过他的传记,只记得他很小就开始写歌,我也听过他很多音乐,但听不出门道,没能感受到太多东西。”小夫坦言自己“没有被贝多芬的音乐鼓励过”,但“被他的故事鼓励过”

比小夫年长几岁的阿芬也感叹:“我对贝多芬完全没有了解,只知道他练琴练得地板都湿透了,我想大概跟王羲之洗笔把整个池塘洗成黑色是一个意思吧,也可能是个江湖传说。一个听不见的人能够作曲,我觉得这基本上就不是一个人呐,不需要耳朵的功能也能够听得到音乐,大概只有贝多芬吧,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从他的生活轶事上能感受到是一个已臻化境的高人。”

德国联邦邮局发行的“著名德国人”系列中的贝多芬70芬尼邮票

在在校学生黄66眼里:“我对贝多芬的初印象是在小学课本上,还有学习电子琴课时老师简单的讲述,之后在历史课本里也有一点相关介绍。在我印象中,贝多芬大概就是一个虽然命途坎坷但却与命运决战到底的音乐天才,青年时失聪,但他用木棍咬在嘴里感受钢琴震动坚持做音乐的励志故事是作文里的常用素材。”

至于贝多芬因何被称为天才,不论能否专业地欣赏其作品,似乎也是不需思索的。

黄66说:“教音乐的老师还有很多人都在说,贝多芬是个天才,所以在接触音乐的时候就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能创作出这么多经典作品的音乐家一定是个天才。”

“85后”奇犽也提到:“我只知道贝多芬是天才,耳朵聋了,《命运交响曲》。他的音乐给我感觉也是天才、激烈,听说他6岁就开巡回演唱会了。”而在奇犽的父辈眼里,则认为:“贝多芬是世界级大音乐家,德国人,晚年失聪,他最著名的应该是《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吧,他是让世人仰慕的音乐界大神!无人超越。”

先不论以上贝多芬的轶事有几分真假,失聪的时间与原因又是几何,贝多芬无疑是一位早已被推上神坛的人物,在大众心中,他是伟人,是神,但拨开刻板印象的遮蔽,在那些曾试图走近贝多芬的人心中,他又是怎样的呢?

八卦流言:疾病缠身的暴脾气

世人爱称贝多芬为英雄,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英雄偏爱有加,甚至总有人想将英雄拉下神坛,对于贝多芬被广为传颂的事迹,也有人不太感冒,而更多从个人角度去感受这位音乐家。

毕业于厦门大学音乐系的李响说:“古典主义的三大巨头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其中贝多芬既是集古典之大成,又是开浪漫之先河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体裁丰富,作品数量多,对后世影响大,我最有印象的是《第九交响曲》,花费了贝多芬数十年的时间,听到合唱的部分,可以感受到人性的高光。”

李响提到自己看过一部名为《复制贝多芬》的电影,“这部电影应该是有史实加上虚构,过去我觉得贝多芬就是一个音乐家,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以后可能会更明白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子的音乐,以及,他不只是天才作曲家,他还是一个人。”

电影《复制贝多芬》剧照

对于贝多芬,李响的评价也更多带着人性的观照:“贝多芬以音乐为剑,抗击命运,叩问人生,很有力量,感觉活得太用力了,天才可能都有点偏执,不知道他自己快乐吗?”而在个人偏好上,李响说:“我个人感觉,他是一个命运比较多舛,所以可能也导致性格比较暴躁的一个人,我个人更喜欢相对温和一点的生活态度,比如像海顿、巴赫或是莫扎特那种,所以贝多芬对我来说有点,呃……太重了。”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主修钢琴的宁宁老师也直言不讳:“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贝多芬,因为他特别自大,我平时听他的音乐,无疑表现了很多英雄主义,很坚定、很有男子气概,但我可能也会想,为什么他会写这种东西呢?贝多芬本人其实是个身材比较矮小的人,长相也算不上好看,就我所知,他的爱情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外表受挫很多回。贝多芬终身未婚,但是一直不懈地追求爱情的滋润,年轻时在波恩有好几个情人,但据当时婉拒过他的歌手玛格达莱纳说:‘他长相丑陋,精神也不太正常。’所以这些情人也没有真正对他认真过,或许有些瞧不上他。”

“他的音乐到了这种程度,在音乐方面已经是跟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较匮乏,他应该还是需要一些感情上的认可,我自己的感觉,他写了很多彰显他男子气概的曲子,也是一种情感需求的表达,但从女性眼中,很多男性他刻意表现得自己很强大,反而会显得有些幼稚。”

贝多芬画像,克里斯蒂安·荷尔文(Christian Horneman),1803年

另外,我对他还有点儿‘吝啬’的印象,坊间流传的信息,贝多芬因为不是很富有,和朋友的钱算得是很斤斤计较的,他写过一首曲子叫《丢失一分钱的愤怒》,这是一首贝多芬生前未完成的钢琴小品,如果找来听,会发现旋律跳跃频繁,情绪波动很大,有一种和跑步心跳相似的步步逼近的感觉,表现了愤怒和俏皮互相交织的情绪。

贝多芬本人就是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为了一分钱,当然本身这也只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不但动怒,还把它表现到音乐上,写出这样愤怒和俏皮交织的乐曲,也是个吝啬鬼的真实写照吧,所以我会觉得他有点儿小心眼,但从另一个角度,从这样的作品中,可见他是比较有童真的。”

在贝多芬的作品方面,宁宁老师补充道:“贝多芬交响曲的标题,除了《田园》及这首交响曲的各乐章副标题是他自己取的,其它包括《英雄》等,都是出版商或者后人给冠上去的。再比如他的一些钢琴奏鸣曲,只有《悲怆》和《告别》是他亲自取名,其他也是后人揣摩曲子的意境来填上去的。因为贝多芬的偶像光环,听者和评论家就喜欢美化或者优化他的曲子,冠上更正面、更积极化的曲名。在大众看来,贝多芬很伟大,写了那么多交响曲,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都创作过,是宏大的、积极的,但其实他很多小曲子非常有意思,也很好听。”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手稿

在宁宁老师眼中,贝多芬更多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我觉得大师也是人,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上帝是公平的,给这个人特殊的才华,那一定会拿走他的一些东西,所以人无完人,不是说我们偶像崇拜,他就要有偶像光环。”

的确,关于贝多芬的八卦与议论,自18世纪就未曾间断,19世纪时期对贝多芬的研究更是蔚然成风,延续至今,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贝多芬的私生活,有人认为他终生保持童贞,也有人认为他常年进出妓院,因此贝多芬与梅毒的关系,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而关于他失聪的程度,也经常遭到质疑。

对贝多芬颇有偏爱的小白说:“现在的人有点莫名其妙,一说贝多芬伟大,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你怕不是还以为贝多芬是完全聋的吧?’然而我能产生共情,就是因为这些人不是被架起来的英雄,而是普通人里面的精神强者,所以有人说贝多芬不是完全聋了,得了梅毒,甚至说本来作曲家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即使听力有障碍也能作曲很正常,以此来试图说明贝多芬不是‘英雄’,我就觉得很疑惑,因为我并没有想把这个人当成英雄祭在祭台上。”

英雄交响曲总谱封面,可见贝多芬修改的字迹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藏

除了小白提到的言论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贝多芬因患梅毒所带来的精神影响,使得他在创作方面更为敏感,因此才滋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曾任外科主治医生的医学史教师孙轶飞表示:“梅毒跟艺术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重视的,但原理并不是非常确认。这方面的书也很多,比如《天才、狂人与梅毒》,八卦名人的疾病史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他这方面的八卦,我个人觉得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待。”

宁宁老师也说:“在贝多芬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一些人怀疑他得过梅毒以至于耳聋,但这种现象在当时也非常普遍,其实在音乐史上,得梅毒的音乐家非常多,比如勃拉姆斯,还有贝多芬的知音舒伯特,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贝多芬的母亲有梅毒,有点为他开脱的意思,但不管如何,在那个年代,很多艺术家的消遣的确是去妓院。”

此外,孙轶飞还提到了一个关于“病耻感”的概念:“在贝多芬那个时代,对梅毒的看法跟今天是不一样的,病耻感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在当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每种病的病耻感都在随着时间变化,有那么一个历史时期,得梅毒是时尚的象征,莫泊桑得了梅毒的时候非常开心……而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如今要是谁家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可能不太会藏着掖着,这个病又叫老年痴呆,病耻感是相对比较轻的,但是精神分裂就不一样,至少在这个时代,精神分裂症还是受到很严重的歧视的,但是在很多表现上,这两种疾病并没有那么大差别,可这两种病的病耻感就是天差地别的。

其实,也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有很明显的抑郁症的症状,但因为是在爱因斯坦身上,人们就觉得这是天才的表现,再比如被称为‘天才指挥家’的舟舟,我前段时间看了个调查,光环褪去之后,人们才发现,其实他只不过是个病人。至于说贝多芬是否感染了梅毒,历来就众说纷纭,在《天才、狂人与梅毒》这本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学者们已经研究了几个世纪,未有定论。”

《天才、狂人与梅毒》 [美]德博拉·海登著、李振昌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梅毒这种传染病,由于作用于神经,对人的影响是全面且渐进的,这也是为何人们会揣测贝多芬的诸多病症是因其而起,贝多芬的听力也是逐渐衰退的。但无疑,在饱受病痛折磨时,贝多芬未曾放弃艺术,他在最后的遗嘱中写,“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更在极度痛苦消沉时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此般疾呼,他常说,“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除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这些罗曼·罗兰关于贝多芬的记录,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立体的他。

喜好阅读经典的秀秀说:“贝多芬的音乐我听得比较少,但我感觉《名人传》里的《贝多芬传》写得很好,大概对他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个印象,我最近在看罗曼·罗兰的另一本《约翰·克利斯朵夫》,感觉作者也通过主人翁暗示了一些贝多芬的精神,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个音乐家,也是个不屈于命运的人。我觉得这些人,并不是说想要战胜什么,是他们本身就是对音乐喜爱,对生命喜爱,支撑他们能够活下去。在读《名人传》之前,我只觉得这人很惨、不屈服于命运之类的,就会想着是不是一个很打鸡血的人,看完后我觉得贝多芬就真的是比较牛,是真的热爱生命,很多人被生活击倒,会为此愤怒或者消沉,但人家依旧是喜悦昂扬,是根本没被击倒,有独立的思想,对比现实生活,我们似乎太软弱了。”

《名人传》 [法]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0年

同样是《名人传》,小白有些不一样的观感:“这本书里面有大量贝多芬写给朋友的书信,会感觉这个人特别拧巴,细节我不太记得,但有一种大概这个人很别扭、很轴的印象,后来看了《呼啸山庄》,感觉和贝多芬的拧巴特别相似。他在表达友情上用词特别炽烈,我开始没多想,觉得可能欧洲人表达感情就是比较直接,后来有人说他是同性恋,我也不好作什么评价。贝多芬常常抱怨自己的处境,如果单看这些书信,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还以为这是哪个中年危机的‘loser’,当然,也有人说《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形象是刻意被弄得很潦倒。”

总之,各种关于贝多芬的文学及影视作品,都在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他走下神坛,是个鲜活的人,你或许喜爱,或许厌恶,但没人能否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带给大家不同凡响的听觉体验。

作品丰富:不仅仅是激昂,不全都是沉重

而从贝多芬的音乐里看到的他,或许同他人书写言传的故事里了解的他,更不一样。

大猫家里有全套的贝多芬CD,但在他看来,“听得少”、“沉重了点”,大猫说:“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李斯特的CD我都有买,单从外行的听感上讲,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莫扎特、李斯特会在沙发午睡的时候听,但贝多芬是不合适的,贝多芬更加雄壮,会联想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步伐整齐的阅兵方阵,第九交响曲就是很振奋的感觉,但我平时听贝多芬的频率不高。我有段时间很喜欢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也很振奋,富有激情,不过更加贴近人性的感觉,听起来很欢快、愉悦。在我看来,如果说莫扎特的基调是人间的喜怒,贝多芬则超越了形而上的东西,感觉贝多芬不是那么媚俗吧,这个媚俗,是昆德拉提出的那种概念的含义,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含义,大概就是人会基于约定俗成的群体意识,自身表露出的顺应的反应。所以我感觉贝多芬更多一点神性吧,不流于世俗的感情。”

贝多芬画像,[德]威利波德·约瑟夫·马勒(Willibrord Joseph Mähler),1815年

秀秀则持不同意见,或许是受到《贝多芬传》的影响:“我觉得他的音乐不会沉重,他的音乐里没有负面的东西,都是很积极的。”秀秀认为,“经典的作品真的挺好,经过时间挑选后,传达的都是勇气、力量这些内容,这些是网络上没有的”。

作为“后浪”中的一员,黄66说:“我自己不常听古典乐,但在小学、初中的音乐课,历史课上关于音乐史的片段中,都有听过贝多芬的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我们中学举办过一场交响乐音乐会,其中好像就有贝多芬的曲子,听过他的作品后,音符间透露的激情与戏剧性,有柔有刚的音乐风格,都在彰显独特的音乐魅力,特别是《命运交响曲》里蓬勃澎湃的生命感和不服输的韧性很是震撼人心,能够从他的音乐里感受到他和音乐已经融为一体了。”

称自己为“贝多芬粉丝”的泠风,说到贝多芬的音乐十分兴奋。“以前学钢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两个超级喜欢的音乐家嘛,古典音乐里我最喜欢贝多芬。”

泠风分享说:“大概16岁左右,我妈妈给我买了包括德彪西、莫扎特、贝多芬等很多大师的CD,当时我就特别喜欢《命运》,这个交响曲,大家比较熟知的都是一上来那个‘灯灯登等’,但当时我听这首的时候,发现其实后面很好听,虽然一上来很亢奋,可它之后的旋律是意外的好听,就是《命运》给我的一种感觉——虽然说好像命运中有很多让你过不去的地方,但也有让你觉得美好的地方——它是一种交替的。那时我年龄小,却觉得自己对命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不是大家以为的只有悲伤、苦痛,也有一些优美、快乐,它们是并存的。

命运交响曲的“命运”动机

我还非常喜欢贝多芬的《月光》,说起来比较惭愧,学琴的时候我听了很多曲子,但大多数时候是听不懂的,虽然说那些曲子的名字中,都有一些意象的表现,可我听不出来,单单就是《月光》这首,我真的听出来了!是那种月光洒在河面上的优美景色的感觉。所以当时我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意象明确。

在我学钢琴的时候,我妈妈非常喜欢《致爱丽丝》,但是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因为实在是弹太多遍了,应该每个琴童都会反复苦练这首曲子吧。但是妈妈觉得这首曲子代表爱情,就是她心目中爱情的样子,特别喜欢听我弹。

而我就比较喜欢贝多芬那些难度高的曲子,可能也是因为难,我当时的水平根本弹不了,比如《月光》《悲怆》,再就是贝九,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欢乐颂》,好像交响曲里其实很少会带合唱的,我记得贝多芬也是比较早在交响乐里加入合唱元素的,这是贝多芬相对来说比较晚的一首曲子,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对人生的很多东西已经看淡了,是一种到晚年时候开始回顾人生,对世间的一种赞颂,一种慷慨。

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在走过那么多坎坷与困难后,回顾时给予的却更多是感谢与赞颂,这是特别戳我的一点,虽然说我也没有走过这么多人生,但我很希望,我到年老的时候,也能有这种态度。”

贝多芬画像,[奥地利]费迪南·乔治·华德梅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1823年

同样自小学钢琴的Jessie,一说起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也饶有兴致,Jessie常居德国、意大利,长期受到古典乐的熏陶,她说:“关于那些作曲家的生平我知晓得很有限,更多只是通过作品去了解,贝多芬给我最大的感觉,其实就是:没有套路。像莫扎特、施特劳斯他们都还是有套路的,很多曲子弹多了或者听多了,你是能大概推测出它下面要出来一个怎样的旋律,或者什么样的‘章节’,也能感觉到作曲家的作曲习惯,比如旋律接下来会怎么走,和弦大概会配哪个,但贝多芬就会冷不丁地出来一个和弦或音符,你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这里是这样的,为什么要用这个,弹出来的话,第一遍可能还会怪怪的,后面会觉得放这里效果还挺好。”

Jessie猜测,“我猜是不是这也和他失聪有关,因为无法直观地听到,他对音乐和旋律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之前那些经验,可以让他知道那些音符组合起来是什么效果,但听不见,无法验证和微调,也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中有些段落会有微妙的不和谐,或者说不常规,但这也是他曲子的魅力所在。”对Jessie来说,贝多芬的音乐是“适合别的听腻了拿来刷一下耳朵”的存在,但也提到“他的曲子我不能单曲循环”。

说到大众在听感上对莫扎特、德彪西的接受度要高于贝多芬,Jessie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是因为莫扎特、德彪西更加没有攻击性,他们的曲子更多地就像四平八稳的商业电影,贝多芬,那是妥妥的文艺片!很多音乐家的曲子都很好听,就像很多小说也很好看,但你能预判情节,也不会觉得震撼,贝多芬,我觉得属于为数不多,如果你没有听过它,你完全不能预判。大家现在不觉得,是因为很多曲子都太有名,或多或少都听过,比如《命运》,可惜实际上我怀疑很多人听的都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简化版,那是为了让大众能听完的‘商业版’,或者说只听了某几个开头,就是,‘噢,贝多芬嘛,我知道那几个开头。’”

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葬礼,[奥地利]Franz Xaver Stöber,1827年

在Jessie看来,大众所熟知的那部分贝多芬的音乐无法体现他的特点,实际上,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极其丰富,非常推荐去听现场。“我是真的推荐去现场听,贝多芬是一定要去现场听的,虽然可能所有的曲子都应该去现场,你才能感受到它为什么是经典,但我觉得贝多芬是尤其重要的!”

Jessie回忆:“我第一次去现场听交响乐,就有贝多芬,那时候才十几岁,之前没听过的时候,会觉得应该没什么区别啊,因为CD也能出很好的效果,但那天明显感觉到不同,那场交响乐是一个合集,还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但贝多芬非常突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场你就能知道,你必须听现场,CD里面那种细节是出不来的,贝多芬的音乐实在是太丰富了,一场听2、3个小时,你都不会无聊,因为他基本上不会重复之前的东西,每一次出来都会给你一个比较新的感觉。

而且那种整场的共鸣噢,只有在现场才会深刻的了解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这样组合,我觉得贝多芬可能在作曲的时候真的也有更多考虑到现场的效果,可能跟他们那个年代有关,那时候不知道留声机有没有出来,他们那些作曲家是完全以现场效果为主的。如果有人想要开始了解古典乐,我觉得可以推荐去听一场比较经典的贝多芬现场交响乐演奏会。

贝多芬在波恩的出生寓所 现作为纪念馆“贝多芬之家”

Jessie和泠风都坦言,虽然有学琴的经历,但古典乐并非充斥自己的生活,泠风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贝多芬了,我觉得听古典乐,尤其是交响乐,需要安排很长的一整段时间来进行,享受交响乐需要连贯的时间,不然一中断情绪就接不上了。以前上课通勤需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可以连续地听完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现在这样的机会很少了。虽然我不专业,但我觉得音乐就是传递情感,也不用把它当成特别高级的玩意儿,听得懂谁就听谁的。”Jessie也说:“每个人听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就像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但有被感动到,就是很好的体验了。”

关于贝多芬其人其音乐,有鲜明的特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不能从音乐上去欣赏,也能因其故事而感受到生而为人的生命力、创造力。在《天才、狂人与梅毒》一书中,作者写下:“贝多芬后期的音乐是音乐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第九交响曲《快乐颂》,简直是超越完美之作。有人问贝多芬关于钢琴奏鸣曲,他说这不是为现在而是为将来创作。贝多芬有没有得过梅毒,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能够试着去感受长达几小时的交响乐,体会浸润在高质量作品中的艺术表达,在我们这个年代也是尤其可贵的。

你对贝多芬的第一印象是?(我心目中的贝多芬可能是ABCD)

0人参与

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

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

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

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

有才华易暴躁的狂人

有才华易暴躁的狂人

耳朵聋了的灯灯登等

耳朵聋了的灯灯登等

责任编辑:彭珊珊

校对:丁晓

重现贝多芬观后感(重现贝多芬观后感300字)2

1770年12月16日,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他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于22岁时定居于维也纳,而这里也成为他最终离去的地方。

贝多芬的一生难称幸福。世人向往的爱情和圆满家庭与他无缘,病痛与磨难始终徘徊不散,健康的体魄也变成奢求,他要借助纸条才能与他人交流。但他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始终渴望成为一个善良、高贵,并为人类献身的人。

在美国作曲家、作家扬·斯瓦福德为其所作的传记《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之中,讲述了贝多芬历经磨难,最终成就辉煌的一生。数百年来,贝多芬和莎士比亚都被提升到经典的地位,而在斯瓦福德看来,他们的确具有着无以伦比的共性:“两人都太粗犷强健,以至于不可能被这些锁链限制。最后,他们都以喜剧结束创作,知道喜剧的深刻不逊色于一切,艺术同时是无意义的游戏和超然的象征。”

斯瓦福德说:“重新把贝多芬当作一个人审视他的人生道路,他最令人感到吃惊的地方是他克服了成为贝多芬途中的障碍。他有如此沉重的负担:心中有多少让他心烦意乱的音乐,多少怒气,多少误会,多少身心痛苦。不难想象为何同时代人称他是超人。但更真实、悲哀的现实是贝多芬的最高目标是做一个人,他把这一切包含在他的艺术中。作为革命年代的关键人物之一,他见证了,并对我们所有人指出了为人之义的新的一面。”

以下内容节选自《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美]扬·斯瓦福德著,韩应潮译,启真馆丨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版。

原文作者丨[美]扬·斯瓦福德

摘编丨安也

他的身体不给他一点喘息的机会

1825年年底,贝多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接近生命终点,尽管他大概不会对此表示诧异。他很久以前就说过自己知道怎样死去。他已经不知几次濒临死亡,最近一次是因为结肠感染。“贝多芬又变好了,”他的出版商朋友托比亚斯·哈斯林格致信作曲家约翰·胡梅尔,“但他已经上年纪了。”即使贝多芬知道,他也从未提过。但他也可能没有买镜子。

自12月起,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的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加里津”四重奏》激起的热情还未消退,这首作品与委约无关,是为他自己创作的。11月时他成为维也纳的主要音乐组织“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这是感人的纪念,特别是考虑到他欠协会委约的一部《十字的胜利》清唱剧已经很久,也并未退还付款。(协会领导为通融而提出一部新的圣经台本《扫罗》。它同样未能见效。)批准会员资格的领导者们包括作曲家路易吉·凯鲁比尼和路易·施波尔,两人都对贝多芬的音乐不太感冒,但他们并不否认他在艺术中的地位。

油画《在钢琴前创作的贝多芬》。

他的身体不给他一点喘息的机会。1月他又得了眼部感染,伴随着腹部问题——不知是他的老毛病还是新麻烦。事实上他的肝脏正在衰退,他喝了更多的酒,令病情加重。在这点上,他大概是被当时的主要助手卡尔·霍尔兹带坏的。霍尔兹在其他方面的服务都不错。他是个出色的音乐家,舒庞齐四重奏的第二小提琴,也是忠诚而见解深刻的朋友。

霍尔兹在一本谈话册上写道:“我会这样解释莫扎特的器乐作品和您的差异:对一首您的作品,一位诗人只能写出一首诗;对一首莫扎特的作品,他能写出三四首相同的。”贝多芬大概喜欢这句话。它表现出他的叙事线索的前后一致——尽管它更适用于早期和中期,而非更诗意的非叙事性晚期作品。莫扎特和海顿的音乐内涵没那么容易掌握。

如歌德所说,“最近的作曲家”(主要是指贝多芬)的作品中“听众不能加上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他指的是贝多芬给听众以自己方式回应、寻求自己的意义和故事的空间较少。霍尔兹记得有一次在贝多芬创作四重奏期间和他一起散步,他停步记下一个乐思。贝多芬笑道:“但这个[乐思]属于下一首以后的那首[升C小调四重奏],因为下一首[降B大调四重奏]已经有太多乐章了。”

霍尔兹认为降B大调四重奏是《“加里津”》中最好的,除了《大赋格》,至少他对贝多芬这么说。他问贝多芬最喜欢哪首,贝多芬回答:“每首都自成一格!艺术要求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你会发现一种新的声部进行,在想象中,它会,希望如此,比之前的更完美。”他是“专横地”说出这句话的。

贝多芬真的担心他的想象力会不够吗?贝多芬在1826年年初把最后一首四重奏寄给加里津大公。他已经收到了一部分定金,正等着六百弗罗林里的最后一笔付款(它包括一笔一百五十弗罗林的款项,支付贝多芬题献给加里津的《剧院落成》序曲的一份乐谱)。他从未收到这些钱。曾有人被派往圣彼得堡当面向加里津要求付款,但是被大公赶走了。

电影《复制贝多芬》(2006)剧照。

1826年年底,大公给贝多芬写了一封浮夸的道歉信:“您一定认为我反复无常又特别自私,让您等了这么久得不到回复,特别是我还收到了您寄来的两首充满您不朽的无限天赋的崭新大作。”加里津刚经历了家人的丧事,以及贵族所能面对的最可怕的破产。最后他在1852年把钱付给了卡尔·凡·贝多芬,但他并非心甘情愿地付钱。加里津安排了《庄严弥撒》在圣彼得堡的首演,之后他向贝多芬报告:“我怀疑这么说是否夸张,但我从未听过这么崇高的音乐。”

多年后,大公暴怒地说:“谁的行事更高尚,贝多芬还是我?他突然就寄给我一份没用的乐谱[弥撒],我从没要求他。然后他让我为此支付五十金杜卡特,但几个月后我只要花五个塔勒就能买到一份出版的乐谱。”在贝多芬自己的工作和关注之外,浪漫主义继续用它的概念解释他的音乐。

贝多芬出现时就像沐浴着

春天的一切色彩的年轻人

在1826年1月的《大众音乐杂志》上,乐评家戈特弗里德·威尔海姆·芬克(Gottfried Wilhelm Fink)发表了一篇以从未消失的问题为题的文章:“我们的音乐是否已经衰落到它不可能再与过去、古老的音乐相提并论?”他对近来音乐的评论包括熟悉的比喻:“海顿向许多人展现了他生活中新的、友好的方向。莫扎特辉煌地崛起。他的光芒就像理性的光芒,有如慈祥的父亲允许心爱的孩子们在他周围玩耍。”

当乐评家谈到贝多芬时,他的比喻进入神秘的境地,但它们热情到近乎不再连贯:“贝多芬出现时就像沐浴着春天的一切色彩的年轻人。他坐在高山之间。他的战马粗犷地向前奔驰。他一边沉思,一边紧紧握住缰绳,让它们停止在悬崖边。但他直视深渊,就好像他在那里埋葬了什么东西。然后他跳过宽阔的裂隙回归,像嘲笑一般游戏,或像暴风雨一般汹涌。在深处有些东西奇怪地盯着他的身后——生活也是如此。”

电影《复制贝多芬》(2006)剧照。

春天,贝多芬迎接了来访的钢琴教师弗里德里希·维克(FriedrichWieck),他在女儿克拉拉诞生之前就已决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后来试图阻止在18岁时已誉满全欧的克拉拉与罗伯特·舒曼结婚,但失败了。)维克表示,贝多芬在一架音板上有扩音装置的钢琴上为他即兴演奏了一个多小时。与其说他列举了贝多芬的谈话,不如说列举了他的独白的主题。它们包括他可恶的仆人、莱比锡的音乐、莱比锡《大众音乐杂志》的编辑弗里德里希·罗赫利茨、散步、美泉宫和广场、他的傻弟弟、“维也纳的蠢货”、贵族、民主、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意大利歌剧的完善、鲁道夫大主教。

关于他的风格,维克说:“他相当粗鲁地表现自己的意见,但给我留下他有着高贵、同情、敏感的性格的印象,他的态度友善而热情,但在政治上是悲观的。”维克指出贝多芬常常用双手捧着头或头发。这是疲惫或痛苦的姿态。当年夏天的另一个来访者提到贝多芬用双关语对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赞美:“他的名字不该是巴赫[意为‘小溪’],而应是大海,因为他那无限而永不衰竭的和声与组合资源。”他宣称最纯粹的宗教音乐应是无伴奏的,不使用乐器,至高的范例是帕莱斯特里纳的风格。但他也说:“模仿[帕莱斯特里纳]很愚蠢,除非拥有他的天赋和他的宗教信仰。”

纪录片《寻找贝多芬》(2009)海报。

贝多芬曾成功地将古老的对位音乐当作榜样,但他暗示自己虽有天赋,却无纯粹的信仰。除了升C小调四重奏之外,当时他仅有的另一个创作计划是《大赋格》的钢琴四手联弹改编版,由钢琴家安瑟姆·哈尔姆(Anselm Halm)委约。一开始贝多芬收到了一份哈尔姆的改编,他附上了一份说明,表示为方便起见,他必须把一些旋律线在各手间分配。贝多芬对方便没有兴趣。他拒不接受哈尔姆的版本,自己写了一个。手稿页面上充满修改和斗争,有些地方乐谱甚至都被擦出了洞。

出版商阿塔利亚不太满意。他原计划购买新的终曲,但当贝多芬拒绝使用哈尔姆版本并重新创作赋格的键盘改编曲时,阿塔利亚又得为此付款。事实上,出版商为卖不出去的《大赋格》付了三笔钱。贝多芬完成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后就开始创作F大调的下一首。

他的希望和信念被一个

想成为普通人的男青年打败了

在这几个月间,他与侄子卡尔的关系不可避免地崩溃了。自18世纪90年代以来,贝多芬在1826年夏天第一次待在维也纳度过热天,主要是为了看管侄子。年已19岁的卡尔居住在一个寄宿家庭,他盼望着伯父离开,这样可以暂时从怀疑和责骂中稍微解脱。有一次,卡尔打了贝多芬并跑去找母亲。

6月时他们因卡尔的洗衣费大吵了一架。1826年7月底,大约在完成升C小调四重奏的同时,贝多芬收到卡尔的房东文策尔·施莱默尔的便条:“我今天听说您的侄子想在下周日之前用枪打死自己。”卡尔秘密地增加与母亲的接触,与被禁止来往的朋友涅梅茨饮酒作乐。他对一位教师说:“我的伯父!我想把他怎么样就怎么样,做出一些奉承和友善的姿态就能让一切顺利。”他告诉卡尔·霍尔兹自己可以把伯父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事实上,19岁的卡尔已陷入绝望和崩溃。卡尔的房东听说孩子想用枪打死自己时,便搜查了卡尔的房间。他在一个箱子里找到了两把手枪,其中一把已经装弹,上了火药。施莱默尔向贝多芬报告:“我只能猜想这是由债务所致,但并不确定,他只是部分承认,说是过去恶行的结果。”贝多芬派霍尔兹去抓他的侄子,但不知为何霍尔兹让他逃脱了。他向贝多芬报告:“我相信如果他想伤害自己,没人能阻止他……他说,不管你控制他出于什么好意,但如果他今天不逃走,也总有一天会。”

卡尔把他的手表当掉,买了另一对手枪。不久后,贝多芬接到了卡尔消失不见的消息。他发狂地跑到涅梅茨家,然后是约翰娜家。在那儿,他发现他的被监护人倒在床上,前额左侧打进了一颗子弹。据说,8月6日卡尔去了巴登,爬到劳亨施泰因城堡废墟旁的悬崖上,那里可以俯视海伦娜山谷。有着古代废墟的山谷密林遍布,那是他和伯父散步时早已熟知的景色。这就是说,卡尔希望在著名而美丽的场所自我了结:浪漫主义的自杀。他将一把手枪放到自己的头上,颤抖着扣动扳机,没打到,也可能走火了。他举起第二把手枪时的感觉可以想见。那颗子弹让他昏迷倒地,但没有穿透他的头骨。路过的车夫发现他几乎不省人事。他要求把自己送到母亲处。

电影《贝多芬传》(1936)剧照。

后来,人们会理解两把手枪射失表示卡尔在寻求帮助,而非决定自杀。但当时没有这种认识,且尝试自杀是一种罪行。人们按惯例通知了警察。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且事实上已被逮捕的卡尔被送进总医院。在审问中,他告诉一位警察是“因为我的伯父骚扰我”才这么做的。贝多芬焦躁不安地出现在医院。“我的侄子在您那儿吗,那个放荡的家伙,那个无赖?”他这么问一位森格(Seng)医生,医生说他的音调是“麻木”的。

贝多芬继续说:“我实在是不想来看他,因为他一点儿也不值得,他给我带来了太多麻烦。”他告诉医生,说自己宠坏了孩子。森格感到贝多芬最担心的是卡尔会被送进监狱。接下来几周的谈话册记录了卡尔卧床时对伯父的回应。“不要再用指责和抱怨烦扰我了。它过去了。”一段话这样写道。当贝多芬开始痛骂他的母亲时,卡尔维护她:“我不想听到任何贬低她的话。我不该评判她。如果我能有点自由时间我想在这[医院里]和她待在一起,她因我而受了那么多苦,这只能算一点小小的回报。”

贝多芬不可能同意。他致信给一位治安官:“我迫切地要求您让即将在几天内康复的我侄子除了和我自己与冯·霍尔兹先生,不能和任何其他人一起离开医院——绝不可以让他经常和他母亲,那个极为堕落的人在一起。我的忧虑和我的要求是因她最邪恶、恶毒、怨恨的秉性所致,她引诱卡尔,为的是从我这里拿到钱……她还和卡尔放荡的伙伴[指涅梅茨]勾结。”

因此,卡尔在医院里待了一个多月。贝多芬跑去找住在城里的斯蒂芬·冯·布伦宁的妻子,向她哭诉道:“您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吗?我的卡尔用枪打了自己!”他死了吗?布伦宁夫人问。“没,他只是擦伤了自己,他还没死,有希望被救活——但他已让我受辱。我多么爱他啊!”

辛德勒写道,这次灾难后,贝多芬在一夜之间变得像是七旬老人,“令他更痛苦的是,他不得不了解到很多人把这次鲁莽行为的部分原因归咎于他”。但他的圈子依然支持他。年幼的格哈德·冯·布伦宁对他写道:“您必须每顿饭都来和我们一起吃,好让您不感到孤独。”[5]斯蒂芬·冯·布伦宁接管了卡尔的监护权。贝多芬的朋友们只责怪卡尔。这些对贝多芬的回应再次证明了他无法看到他自己的伤痛、自己的名誉之外的灾难。这就是自他青年时代开始始终伴随他的自我中心主义,他的朋友和支持者们一直了解,几乎一直原谅他,最后给他带来了毁灭性这次他终于屈服了。

电影《不朽真情》(1994)剧照。

霍尔兹和斯蒂芬·冯·布伦宁催促他同意让卡尔按自己的意愿参军。“军队生活是对一个不能忍受自由的人最好的纪律。”斯蒂芬告诉贝多芬。霍尔兹说:“您看见了光天化日之下的忘恩负义……马上让他去当兵!”这次讨论后不久,卧床的卡尔在一本谈话册上对伯父写道:“我现在的情况仍然令我要求您尽可能不要提到已发生的不可改变的事。如果我参军的愿望能够实现,我会非常高兴,无论如何,我认为它是我能做好、能感到满意的事。”

尽管几乎濒临死亡才换来了成功,但卡尔知道现在主动权在自己的手里。贝多芬开始忙于处理让侄子参军的事,帮他找到职位,请求军官和官员为他安排优越的环境。把孩子送进军官学校的愿望没有实现。卡尔必须从候补生开始。在有着冷静判断力的一刻,贝多芬致信此时已是官方监护人的布伦宁,谈到军队中的膳宿:“我想关于卡尔应注意三点。第一,他不应被当作罪犯,这一定会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第二,为了让他有晋升的机会,他的生活不能太节俭拮据;第三,如果饮食太差,会对他有很坏的影响。我不想因此阻挠您。”

霍尔兹也开始为参军一事奔忙。贝多芬悲伤地致信给他:“总的来说我完全不喜欢军人这份职业……我累了;很长时间内我不会再高兴……我的一切希望都破灭了,在我身边有人能够至少在我较好的品质方面与我相像的一切希望!”他的希望,他的理想,他对自我完善的信念被一个想成为普通人的男青年打败了。包括卡尔在内的所有人希望他能够马上进入军队,但这是不可能的——首先,他在医院里待了很久,出院后要等伤口愈合恢复。同时,为了不被送进监狱,他还要接受宗教辅导。

C小调四重奏中的胜利和对痛苦的应答

无论如何,事情总要继续。卡尔自杀后的那周,贝多芬把新完成的升C小调四重奏寄给朔特,他的信中有一个玩笑,说它是“零散拼凑而成的作品”。发现朔特没理解这个笑话,担心这首作品可能并非全新时,贝多芬只得寄去另一封澄清的信。这首四重奏完全不可能是拼凑而成的。它不逊色于他写过的任何作品,它是完整的新作。

作品的问世并不轻松。共有超过六百页草稿,包括五份乐章安排的计划。最后成形时,四重奏包括七个有编号的乐章,每个都直接继续前一乐章,几乎或完全不带停顿。直到作品结尾,他才写下通常的双小节线。整首乐曲的基础是开头构成“主题”的赤裸的赋格主题。前三个音,升G–升B–升C,构成一个一直到终曲不断再现的主导动机。后两个小节是尾部动机,它音阶式的流动也有深远的影响。“主题”的第一部分意在忧郁,温柔流动的最后部分表示顺从和希望:

同样重要的是一个引出规模庞大的后续的单音,第2小节强拍上加重的空弦A音。它奠定了A大调在四重奏中的重要性——以及D大调,D音是第二小提琴答题中的重音。在开头小节中,A和D都是令人心碎的。主题的第二次进入并非在通常的属调升G,而是在升F小调、下属调以及A大调的关系小调上。升F小调是第一乐章中另一个重要的调性,在四重奏结尾,升F和升C仍在竞争。整首乐曲的调性就像是单一一个乐章一样统一。

多数古典作品,包括贝多芬的多数作品,都在各乐章中使用两个,最多三个调性。降B大调四重奏有四个调性;升C小调四重奏有六个。晚期贝多芬的所有赋格乐章都并非纯粹的赋格。每个乐章都是巴洛克和古典模式的独特统一。升C小调四重奏的第一乐章以完整的赋格呈示部开始,但剩下的大部分是主题中的动机的奏鸣曲风格对位和模仿发展,包括B大调(并非赋格)的第二主题式段落,其中尾部动机被缩减为八分音符。在一些精致而深刻、有如回声的二重奏和更多的发展后,尾声前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运用主题的增值的赋格,每个音符时值增加一倍。

升C小调四重奏的第一个清楚的终止式直到乐章结束才出现;第一个真正稳定的主调终止式要等到终曲。充满双音的第一乐章结尾转到升C大调,就像是巴赫的繁茂结尾。(贝多芬的赋格及其情感非常接近《平均律键盘曲集》中一首调性相同的赋格。)刚好在最后几小节前,第一小提琴痛苦地到达还原D音,这一姿态有着情感和逻辑上的意义:它标志着到第二乐章标记为“非常活泼的快板”的灵活而飞快的D大调吉格舞曲的调性转换。深深的黑暗直到光明:第二乐章突然活跃的效果部分来自各乐器上D大调的影响,这个调性的音响包括大量空弦音。

电影《贝多芬传》(1936)剧照。

和其他乐章一样,第二乐章也有令人难忘的主要主题,轻盈而清澈。这个乐章短小,名义上是奏鸣曲式,但几乎没有展开部的痕迹。大型尾声构建起三个八度跨度的严厉宣言,重新回到四重奏的严肃一面。音效仍然开放而简洁;这首四重奏并不包括贝多芬在《“加里津”》中所做的织体实验。第二乐章的尾声突然从“极强”滑入柔和的叹息和片段。之后是就像一个乐章一样标记为“第三”的段落,但实际上它是下个乐章的短小前奏——“前奏”而非“转折”,因它包括短暂的跳跃音型和类华彩与类宣叙调的突然激动爆发,各持续仅仅几秒钟。

中间乐章标记为“不太慢,非常歌唱性的行板”。它是由小提琴间的呼应奏出的令人难忘的天真旋律的一系列变奏。一切都简单而透明,和声清澈,节奏温柔地跨步,注重主题,但在伴奏中也有暗藏的旋律。主题流入第一变奏,所有变奏都相互连接。变奏互为对比,但方式温柔:第一变奏为流动的对位风格,第二变奏类似进行曲等等。乐章的结尾是一系列小插曲:每件乐器上的华彩;在错误调性(C大调)上对主题短暂而令人屏息的回忆;丰富、难以描述地列队般的大量颤音,突然消失;另一次令人屏息地回顾开头主题;曲折的小提琴华彩;尾声中回响着主题的片段。

之后是正式的谐谑曲,2/2拍的急板,E大调,中间是三声中部。这是喧闹的断音构成的喜剧,音调位于民歌和儿童风格之间,由大提琴像清清喉咙一样沙哑的开头音型开始。这个乐章和其他乐章一样旋律优美,特别是三声中部里头抒情的风笛舞曲风主题,它有一个急速旋转的叠句,是贝多芬最富童心,乃至幼稚的段落之一。

在谐谑曲出现三次、三声中部出现两次以及伪装的三声中部第三次出现之后,尾声通过主要主题以值得一提的伪装再现开始:标记为“近琴马奏”,乐手们在乐器的琴马附近拉奏,制造出鬼魂般具有金属感、来自远方的效果。(贝多芬从哪里听到这种在当时鲜为人知的效果呢?) “近琴马”乐句是美妙而幽默的乐章的完美结束。

电影《贝多芬传》(1936)剧照。

就像第三“乐章”并非真是乐章,而是第四乐章的前奏,第六乐章也是第七乐章的前奏,形式为升G小调上阴郁、咏叹调式的柔板。尽管它的长度有一分半钟,它不过是另一个片段。它的升G小调调性为升C小调的终曲做准备——这个调性自第一乐章以来首次回归——它的音调让我们回到第一乐章严肃但并不包括伤感的气质。

事实上它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段以悲剧开始,让我们经历了舞蹈、温柔、欢笑和儿童般的旋律的旅程结尾,我们该怎么结束呢?我们在火热的进行曲中结束,它是四重奏中第一个有着头尾完整的奏鸣曲式的乐章。它的主要主题前六小节位于一个升C小调和弦上,第一乐章从未到达的决定性的主和弦基础。自此,终曲宽广而统一,集合了整首作品中的乐思。插入四重奏开头赋格增强乐章的忧伤感的还原D音再次出现。终曲主题连奏的第二部分也回到最初的赋格的主导动机,一开始是倒影形态,后来是原型:

短小而温暖抒情的第二主题在明亮、激动人心的E大调上出现,它上升的线条回顾了谐谑曲中的三声中部主题,它在大提琴上回声般的五度回顾了第一乐章的结尾和第四乐章的第五变奏。进行曲中动力充沛的断音回顾了断音的谐谑曲和第四乐章的第二变奏。结尾先为升F小调,最后在快速、喧嚷的升C大调上结束。

之前的降B大调四重奏是贝多芬诗意风格的精华:变动不定、幻想曲式、无法预料,时刻处于它阴暗和光明的混合之中。升C小调四重奏是诗意风格与他之前作品中有机统一的结合。每个乐章都紧密编织,有着一两个主导乐思,对比被淡化了(除了在变奏曲中)。织体简洁而开放,也就是说,古典。乐章之间几乎是在毫无间隔地流动。深刻的对比主要存在于乐章间而非乐章内。

没有单独的戏剧性展开,而是不同性格的混合,整首四重奏就好像一个多样的乐章——显然这是贝多芬称它为自己最好的四重奏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整体效果与它在乐器上的调性有关:阴暗、少有空弦音的升C小调、升F小调和升G小调,以及其他在弦乐器上最明亮、充满空弦音回声的调性:A大调、D大调、E大调。

作为对第一乐章中痛苦的回答,终曲的动力和精力充沛,但并非英雄性的,和第三、第五与第九交响曲,《费德里奥》与《艾格蒙特》结尾的胜利完全不同。在这里对忧郁的胜利更为微妙、暗淡、艰难。席勒写道,在艺术中痛苦必须由英雄般的胜利应答,作为自由的道德意志的行动:“对痛苦的描绘,以单纯痛苦的形式,绝非艺术的目标,但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有极大的重要性……它在悲剧艺术中特别有效,因为它代表……有道德的人,在激动的情况下克制自己,独立于自然法则之外。人类自由的原则只有在它对抗情感的暴力时才能够变得自觉。”

在他的音乐中,贝多芬几乎一直这样处理悲剧。英雄主义的第五和第九交响曲在黑暗中开始,在胜利中结束。(《“热情”奏鸣曲》是个例外,它以悲剧结尾。)在升C小调四重奏中,超越更加深刻。在第一乐章中,赋格乐思的形成令它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最深刻的感伤制造出的仪式。令第一乐章稍微缓和的希望片刻,包括整首四重奏的统一架构,它包含如此多人生经验的情感旅程都预示了超越,它并非第五交响曲那样方向单一的旅程。

电影《复制贝多芬》(2006)剧照。

在这里光明和黑暗、喜剧和悲剧、天真和经验就像在生活中,在贝多芬自己多变的感性中一样相互混合。升C小调四重奏中的胜利没有英雄的姿态,也不是结束《费德里奥》和《“英雄”》的狂热的欢乐。贝多芬愈加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超越了他人生中的痛苦,C小调四重奏中的胜利,对痛苦的应答,是整首作品中的崇高姿态和总和。

实际上,贝多芬的艺术生涯结束于此。之后的不过是余波和脚注。

本文选自《贝多芬传:磨难与辉煌》,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丨[美]扬·斯瓦福德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张婷

导语校对丨危卓

重现贝多芬观后感(重现贝多芬观后感300字)3

候涛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人工智能(AI)目前已能在围棋和复杂的数学问题等方面与人脑竞争,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3日报道,德国音乐学家和程序员正试图用AI复制天才创意。为纪念贝多芬250年诞辰,他们计划明年在贝多芬出生地德国波恩,演出由AI完成的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关于第十交响曲,贝多芬只留下几张零碎的乐谱草图。据贝多芬的友人布鲁宁记录,贝多芬曾对其父表示这首曲子要比第九交响曲更震撼。项目参与者、波恩贝多芬档案馆负责人西格特表示,虽然天才的创作无法被完全复制,但该项目会将贝多芬现有的音乐片段整合成连贯和谐的音乐流。

不过,曾在1988年试图完成第十交响曲的英国作曲家库珀表示,电脑创作出来的曲子目前不太符合贝多芬的意图,需要进一步改进。(候涛)

责编:赵建东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