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庄子的说说(说说庄子的养生之道)

2022-10-17 20:28 作者:于春泉教授 围观:

从庄子的养生观探求今日养生之道,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于春泉教授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庄子的说说(说说庄子的养生之道)1

众所周知,庄子,是古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追求无为,提倡顺应自然,虚静恬淡忘我无欲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简谈一些庄子的养生思想,了解古人对于养生的一些看法。

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 《庄子·大宗师》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人间世》

陈樱宁先生解释这一节是"庄子听息法",他认为这是完全属于静功的做法。并解释了每一句的含义以及做法,具体如下:

  • "若一志"指的是当我们开始练功的时候,要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否则功夫很难做得好。
  •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指的是意念归一就开始用听字诀做功。一般我们说的听,是指用耳听音,此处所说的听,却不是这个意思。这里所说的听,是指听鼻中呼吸的气。大家都知道,只要呼吸系统正常,呼吸不发生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说"无听之以耳"。虽然没有声音,但自己却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或慢或快,或粗或细,纵然是听觉不灵敏的人也会有所感觉,所以说"听之以心"。
  •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指的是听息工夫做得时间久了,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已不能再做为心的对象了,亦即再不能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了,所以说"勿听之以心"。这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但还没有达成混沌境界,还稍微有点感觉。这样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短暂过程中,与其说用心听气'"听之以心",使心和气相对立,不如说"听之以气"了。这里虽仍说"听",实际上就是不要再着意于"听"了。俗话说"听其自然"、"听之任之"等等,这几个"听"字含意已非用耳听,正是庄子这几句话最好的解释。
  •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指的是初下手练功夫时,要注意在"一"字诀上。等意念归一之后,就注意"听"字诀。此后再进一步就要用"止"字诀,就是要停止听。这时的功夫,渐渐进入混沌的境界,身中是神气合一,心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作"神"解)。这种神气合一的境界是没有知觉的,外表上看来和睡着了一样,但内部的情况是不相同的。

庄子的哲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强调事物自生自化,否认神的主宰。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提出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无心而任乎自化"的精神境界。

基于这样的健康养生观,庄子的修养方法主张"坐忘"与"心斋"。庄子在《大宗师》篇借仲尼及其弟子之口论述了"坐忘"之法,在《人间世》篇记载了"心斋"之法。庄子的修道大概仅是凭着这样一类静功方法,所以对于当时医家、养生家所常用的导引等动功持有不同的看法。《庄子·刻意》篇说:"若夫……不导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给予了形体,又给予了和谐。既然人的身体、生命以及子孙都由天地自然给予,因此人必须尊重、顺应天地自然。庄子十分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强调人和自然的统一,旗帜鲜明地指出:"天与人不相胜","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在《庄子》中曾多次被提起。庄子把生与死看作是自然界万物的正常运动变化。

当然庄子还有很多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的养生思想,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庄子的静心凝神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其实在日益浮躁的社会,我们更应该做到专心一致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此外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这更警示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庄子的说说(说说庄子的养生之道)2

“养生”是庄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涵,从其养生之观念可以关联到庄子哲学的整个体系。因为庄子哲学的出发点与儒、墨、法等家不同,并不注重现实社会问题尤其是所谓国家大事应对方式的探讨,他主张生命与生活是大事。庄子的玄虚论道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论人之生,故而在《庄子》中提出诸如“活身”、“全形”、“尊生”、“卫生”、“达生”等一系列养生命题。

庄子谈养生最根本的立足点在于他把人视为自然界之一物,如《秋水》篇言:“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只不过是万物之一。四海在天地之间只算得一栗,而天地在宇宙之中又犹如稊米,在这稊米之上有万物,人应意识到自己的“眇乎小哉”,应将自己置于宇宙中该占的位置。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一章)。人的狂妄自大导致蔬视自然,认为人定会战胜自然。殊不知这样其实是我害自身。

庄子基于人是自然界之一物,则归根到底是出于“无”,即是出于“自然”的,那么养生即是自然而已。

庄子养生之道的第一要义便是顺从自然之道,保全自我,不以人害天,不以物害己。

《养生主》开卷即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缘督以为经”是庄子提出可以保全自身的做人原则。

庄子认为善与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名“也不过是另外一种”刑“,无论朝恶的方向还是朝善的方向都会失去自我,就如拿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有涯”的生命就不知不觉地被“无涯”的那些“知”所吞没了,所以应该跳出“善”、“恶”、“名”、“刑”,另外走一条顺乎自然、保全自我的路。

养生就象庖丁解牛一样“顺其自然”。庖丁是其刃游于骨节之间的空隙中,不去与牛身上的大骨头和筋骨交错的关节硬碰,而是“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样达到“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的结果。做到一切顺乎自然,避免与外界事物产生矛盾、冲突,就能避免许多危害,才能全身养生,这就是用“顺”的办法来处世,因循于事从而可得安然。

《人间世》中讲述颜阖怎样辅导“其德天杀”的卫灵公太子,庄子通过蘧伯玉之口说明只能用“顺”的办法:“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人于无疵”。因为“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之者,逆也”。违逆就难以保身全生,故而用“顺”。“顺”是生存的一种手段,亦是庄子的处世哲学,也是道家思想要征之一。司马谈评论道家时认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顺为用。”朱熹也认为:“道家之要,最要这因,万事且要因来做。”因和顺都是要秉承事物本然之道,而随应其变化与发展。

养生具体而言,外要养其形,内则养其心、养其神,形神皆养不可偏废,然而观庄子所论养生之道更重要的在于养神,养神实为养生之真谛。

稀康在其《养生论》中说:“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此番论说恰是说明了庄子养形之源在于养神之意。去除物欲,莫使己丧于外物,这是养形;而要能做到不为名位、食色所诱惑,不被利禄所困扰,不使人之机体受累,关键在于致内心之虚静,少思寡欲,忘却生死,保持宁静和谐的心态,这就是养神。

凡人不知修性养生,往往只知贪图一时的痛快而不顾及后果,尤其在食色间。庄子告诚食色伤生,养生者应当节欲。

在《达生》篇中借仲尼之口言:“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

世人之行为正如稀康《养生论》中言:“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腑脏,醴醪煮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芸芸众生,欲望太多,富贵者养尊处优,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最终搞垮了自己的身体。贫困者为了追求金钱而营思谋虑,弄得精疲力竭,也难免消尽了体魄心机。

《天地》篇中言:“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惾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追求过分便是违逆自然,难免形容憔悴。庄子认为人应看重自己的生命,不能以物害己,丧己于物。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让王》);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秋水》)。

凡事皆要适度,遵从人的自然本性,“富贵”和“贫穷”都不能有害于“养生”的原则。

庄子讲的“养生”、“全形”与所谓“导引”、“吐故纳新”等不同,各种求长寿的养生之法皆出于怕死,因而心气不能平和,难免杂念滋生,形神不能健全发展。

养神之要在于致虚静,而要达到入静、入虚的境界就需去知去情,要去知去情就需体“无”,坚信虚无之天道,则能无心无私,一切遵循自然而然的道理,即便对于生死也应看破。

《达生》中言:“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至乐》中庄子妻死时也有一番议论:“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劳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把生死看作是生命在自然的来去而已。死亡是对于现实生命的解脱,是归还于自然之平常事,所以我们应该随顺天意,安然于自然的过程,是为“安时而处顺”,那么就能“哀乐不能入也”。但是人们或许知道情为伤神,却往往不能忘人之情,而以情困神、劳神。

《德充符》中记载了惠施与庄子的对话: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稿梧而朕,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百鸣。”

人之无情仍是“因自然”,无伤身心,无所用心而顺乎天理。稀康《养生论》亦云:“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僧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性情平稳可以顾养生机。养生亦是需用心斋、坐忘之法,守静才能养精神,“堕肢体,融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唯道集虚”,既是身体的保养修炼之法,也是人道之门径。养生之法走向“悟道”、“得道”的层面便是以“忘”代“养”,回到虚静的状态。忘却外物,忘却知情,忘却生死,直至忘却自身,“吾丧我”,把自我融化在宇宙之中,与道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则可以超脱人间烟火的限制,成为《逍遥游》中所描绘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养生之道就在于保持心气恬静平和,合乎自然,顺乎自然,无思无为。所谓“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应帝王》)。

通过“心斋”的修养而达到“无己”的境界。“无己”就如庖丁牛刀之“无厚”一样,可在社会生活中有金地危”可保全身,可全其道遥游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作者:徐宇宏 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

庄子的说说(说说庄子的养生之道)3

“庖丁解牛”这个典故来自庄子的名篇《养生主》,庄子写这个故事的目的不是讲如何杀牛,而是以此来表达他的养生观念。

庖丁了解牛体的自然结构,顺着牛体自然的肌理,从筋肉骨节的缝隙处下刀,用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运转刀刃时自然游刃有余。庖丁从不切割筋骨,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所以他的刀虽已用了十九年,仍锋利如新。梁惠王听完庖丁解牛之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即“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庖丁的刀在使用时,从不割肉、砍骨头,而是依循牛本身的规律解开牛的身体,这样牛刀的寿命就长久。牛刀好比是人的身体,身体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各种伤害,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不勉强硬碰,这样便可以保全生命,保全天性,存养精神,尽享天年。(于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