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挖马兰说说(挖马兰作文)

2022-10-17 20:21 作者:光明网 围观:

《感动中国》20年颁奖辞集锦,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挖马兰说说(挖马兰作文)1

《感动中国》播出整整20载了!

这个“一看就绷不住要哭”的节目

到底与“我”有什么关系?

走的路越长,越能咂摸出来——

那里有青春

那些事迹那些个颁奖辞,

被揉进作文安放在最好的年华里。

那里有信仰

能在你坠落时托住你,

令你深信人间值得的温热。

那里还有“我”

有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精神在,

关乎爱与良善,正义与风骨,

以及山海可平的执着,

无问西东的付出,九死不悔的勇。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揭晓

《夜读》也摘选了一些历年的颁奖辞,

以最诚挚璀璨的文采,敬最可爱的人,

致永不过时的“感动”。

《感动中国历年颁奖辞摘抄》

01

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张桂梅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颁奖辞】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02

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张定宇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

【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03

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开办“一元抗癌厨房”18年

【颁奖辞】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04

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樊锦诗

“敦煌女儿”

【颁奖辞】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05

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黄文秀

扶贫干部 30岁遭遇山洪殉职

【颁奖辞】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06

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四川木里森林扑火勇士

【颁奖辞】青春刚刚登场,话语犹在耳旁,孩子即将出生,父母淹没于泪水。青山忠诚的卫士,危难的永恒对手,投身一场大火,长眠在木里河两岸。你们没有走远,看那凉山上的秋叶,今年红得分外惹眼。

07

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伍淑清

香港企业家 在联合国揭露乱港真相

【颁奖辞】四十年前,你说有件事值得做;四十年后,你说有些事必须做!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超越港岛的远见,不让须眉的担当。爱青年,更爱香港,是美心,更是良心。

08

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马旭

中国首位女空降兵

【颁奖辞】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09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屠呦呦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颁奖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10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郎平

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

【颁奖辞】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11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颁奖辞】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12

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黄旭华

“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辞】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3

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陈俊贵

守墓老兵

【颁奖辞】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14

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胡佩兰

退休后仍坐诊20来年的百岁仁医

【颁奖辞】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15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林俊德

“两弹一星”重要开拓者

【颁奖辞】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16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高秉涵

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

【颁奖辞】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17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罗阳

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

【颁奖辞】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吗?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18

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19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陈玉蓉

“暴走妈妈”捐肝救子

【颁奖辞】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和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

20

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

【颁奖辞】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21

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颁奖辞】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2

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季羡林

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先生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23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任长霞

“警界女神警” 因公牺牲

【颁奖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女子能赢得百姓如此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24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颁奖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落笔为记,烙在心上。

记住,

我们是吃“爱”长大的,

也是在“感动”里泡大的。

就愿这美好与感动,因你环环相扣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幕

分享你与《感动中国》的故事

监制丨李浙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少卓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挖马兰说说(挖马兰作文)2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7日电 题:林俊德: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

李清华、高腾

地处罗布泊大漠深处的新疆马兰,屹立着一座用天山花岗岩砌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陈士榘、张蕴钰、朱光亚等为我国核试验事业牺牲奉献的开创者们。

全军挂像英模、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的林俊德也长眠于此。2019年9月,他曾被评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去世后,他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

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林俊德和病魔赛跑,抓紧生命的最后时光,为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尽最后的努力。

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把思考很久、趋于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

5月30日下午5时30分,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椅搬进病房。这一次,他强撑着工作到当晚9时45分。

5月31日,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先后9次下床工作。这时他腹胀如鼓,呼吸困难,已经极度虚弱,每点一下鼠标,都要喘一大口气。

在笔记本电脑上,林俊德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3次用加密电话打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当他感到稍微有点儿精力时,又为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下300余字的评语和6条建议;在病房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实验任务。

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

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马兰基地官兵对林俊德的评价。

201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各时期英模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挂像英模。

来源:新华社

挖马兰说说(挖马兰作文)3

《燕山夜话》

1979年版

北京出版社出版

邓拓

1961年3月19日,《燕山夜话》专栏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生命的三分之一》。


读初中那会儿,第一次接触“马南邨”(邓拓的笔名)和《燕山夜话》,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当时并不是因为觉得教材里选的那篇文章有多好,而是因为“邨”字不大常见,而《燕山夜话》又太像一本鬼故事书或是一档夜间电视栏目的名称。2010年,《燕山夜话》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重版,我出于怀旧当即买了一本,但直到去年下半年才趁着几次出差的机会集中读完。读完全书,最大的感受,统而言之,一个字——“实”;析而言之,曰“切实、扎实、朴实”。

切实 超越时代切中需求

《燕山夜话》中的文章是应时而作的。1959年起,由于“大跃进”造成的严重后果,加之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我国进入了经济困难的时期。1961年1月,党中央决定着手纠正工作中的不良风气,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同志也在这一时期多次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出要“搞一个实事求是年”。中央精神在北京迅速得到贯彻。据当时《北京晚报》的副主编顾行回忆,时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的邓拓指出:现在工业下马,农业歉收,物资供应紧张;群众生活困难,情绪低落,许多事情不好报道。报纸应当提倡多读书,帮助群众开阔眼界,增加知识,振奋精神,在困难时期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

《北京晚报》受到启发,当即决定开辟一个知识性杂文专栏,并由顾行和《五色土》副刊编辑刘孟洪去向邓拓约稿。邓拓起初并不想答应,但禁不住“软磨硬泡”,于是就有了《燕山夜话》这一专栏,从1961年3月19日写到1962年9月2日,每周二、周四发表,后来陆续结集出版。这便是《燕山夜话》一书的由来。

邓拓从写作这一专栏伊始,就抱定了“在某些方面满足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农兵群众的需要”(《两点说明》,见《燕山夜话·一集》卷首)的打算。他在该专栏写的第一篇文章便是《生命的三分之一》,引用《汉书·食货志》的说法,将夜晚的时间折合为半日,视为“生命的三分之一”,又举古人利用夜晚时间勤学苦读的事例,鼓励人们学习古人“对待自己生命的三分之一的严肃认真态度”,末了还借机申明了开设专栏的目的:“我之所以想利用夜晚的时间,向读者们做这样的谈话,目的也不过是要引起大家注意珍惜这三分之一的生命,使大家在整天的劳动、工作以后,以轻松的心情,领略一些古今有用的知识而已。”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邓拓总能就读者关心的话题介绍知识、发表看法,或针砭时弊(如《爱护劳动力的学说》《围田的教训》《说大话的故事》),或谈文论艺(如《三分诗七分读》《创作新词牌》《艺术的魅力》),或讲历史掌故(如《北京劳动群众最早的游行》《谁最早发现美洲》《中国古代的妇女节》),或涉国计民生(《植物中的钢铁》《甘薯的来历》《养牛好处多》),甚至有些题目就是读者来信提供的。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切中读者精神生活的需求。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文章都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切合当时的需求,今天读起来难道不会觉得过时吗?不得不承认,有些文章的确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烙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章,今天看来仍能给人以启发和警醒,特别是那些谈论读书学习的文章。比如今天的语文教材依然选用的《不求甚解》。文章审慎地辨析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完整含义,对“不求甚解”作了辩证分析,提倡理解精神实质、不死抠一字一句的读书方法。今天有些教师讲文言文,只是死抠字词释义和语法术语,结果把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弄得支离破碎琐屑不堪,学生也学得兴味索然。如果能抓住“不求甚解”的精髓,适当多一点“会意”“观其大略”,是不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呢?

又如《不要空喊读书》,批评了各种“空喊读书”的人——坐不住的,怕变成“死读书”的,懒得读的,还有“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的,今天这样的人又何尝少呢?

又如《不要秘诀的秘诀》,批评“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而这些小册子如今已“进化”成大厚本,价格翻了数十倍,内容依然毫无价值,目的仍旧只是骗人,还不是有好些人上当受骗?

其余如《欢迎“杂家”》称扬广博知识的意义,《从三到万》提倡谦虚谨慎的学风,《学问不可穿凿》强调实事求是的态度,《事事关心》阐明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时政的道理,还有谈写作的《贾岛的创作态度》《新的“三上文章”》《创作要不要灵感》等,谈练字的《大胆练习写字》《讲点书法》《选帖和临池》等,无不能给我们的读书学习以启发。它们的“切实”是超越时代的。

扎实 大手笔写小文章

邓拓出生在福建闽侯一个旧式知识分子家庭,自幼酷爱读书,古典小说、历史传记、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甚至当时的“新学”书刊,无所不读。1934年,他进入河南大学经济系,致力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三年内写出了十几万字的学术论文和二十余万字的专著《中国救荒史》。早年读书求学的经历为他后来的文章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燕山夜话》的文章都不长,大抵千字左右,但都写得扎扎实实,言必有据,不肯含糊。老舍先生还不知“马南邨”就是邓拓时,就曾称赞《燕山夜话》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邓拓学识广博,正如《欢迎“杂家”》中所说的,他自己就是个“杂家”。读《燕山夜话》,很容易感觉到作者的博学,不仅话题涉猎广,引证也极丰富,无论马列著作还是历史典故、诗文名句,总能够信手拈来,恰当运用。据统计,在《燕山夜话》的150多篇文章中,古代典籍的引用多达470余处(王必胜《邓拓评传》)。要知道,邓拓当时身居要职,公务繁忙,而《燕山夜话》每周二、周四要准时出刊,那时又没有电脑和网络检索,一切材料都等临时去翻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早年和平素阅读的积累。

顾行曾回忆过《一块瓦片》一文的写作经过。一天晚上,邓拓和顾行等人聊天,说起自己的文章,他谦虚地表示,连“抛砖引玉”的“砖”都算不上,只能算“一块瓦片”,说到这里突然打住,提笔飞快地写下自唐至明六首咏瓦的诗,又说其他史料还有不少,于是决定写《一块瓦片》。一篇千字文,引用了三国蜀谯周《古史考》、西晋张华《博物志》、梁元帝《九贞馆碑》、宋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宋王子韶《鸡跖集》、《新唐书·蛮夷传》、《新唐书·五行志》、明陈耀文《天中记》、《大明一统志》以及皮日休、元稹、王建、蔡珪、李梦阳、锺惺的诗句,意在说明一块小小的瓦片中“种种复杂的情形”。引用虽多,却都恰如其分,有时只是只言片语,点到为止,并不给人以“掉书袋”之感。此外,据顾行回忆,邓拓的写作态度十分严谨,每篇文稿都字迹清晰,提供的资料都翔实有据,连标点符号都决不马虎。后来结集出版时,邓拓仍要“在文字上略加修改,引文重新核校一过”。尽管难免有疏漏,但总体来看仍不失为一部非常扎实的作品。

朴实 循循善诱与读者谈心

邓拓在拟定《燕山夜话》这个栏目名称的时候就说:“燕山,是北京的一条主要山脉;夜话,是夜晚谈心的意思。”读《燕山夜话》,感觉像是与一位和蔼可亲、真挚热情、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长者聊天。它言辞朴实,朴实得几乎说不上有什么文采,读来却有一种难得的舒畅和愉悦。最浅近的字词,最直白的话语,就把事情说得清楚明白,决不故作高深,故弄玄虚。

当然,朴实并不等于平淡乏味,有的时候,也会玩一点小俏皮。比如《三分诗七分读》中,他批评当时写作旧体诗词不遵格律的现象(这种现象今天也还普遍存在),在文章结尾处半开玩笑地说:“我认为谁都可以自由地创造新的格律,但是,你最好不要采用旧的律诗、绝句和各种词牌,例如,你用了《满江红》的词牌,而又不是按照它的格律。那么,最好就另外起一个词牌的名字,如《满江黑》或其他,以便与《满江红》相区别。”由《满江红》“仿拟”出一个“满江黑”,让人忍俊不禁。

又如《不要空喊读书》中,他调侃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读书的懒人,开了这样一个“脑洞”:“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到那时候,打一针或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看到这里,我立即想起了小时候看的日本动漫《机器猫》中的“记忆面包”,其讽刺意味是如出一辙的。坦率朴实而不失生动有趣,是不是有点像近期的“网红大夫”张文宏?

《燕山夜话》朴实的文风,与邓拓的读者意识也有着直接的联系。邓拓1937年到达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后,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一手握枪,一手提笔,在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下坚持“马背上办报”(他的笔名“马南邨”就是当时办报所在的马兰村的谐音)。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先后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等职务。超过二十年的报人生涯,使他深刻地认识到报纸与读者的关系,也使他撰写文章时总能处处为读者着想。其实邓拓并不是只会写这样平易浅白的文章,他的《中国救荒史》最初是用文言写成的。他能写旧体诗词,也能写深刻的史论和雄辩的政论,但他深知《燕山夜话》是写给“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工农兵群众”看的,因此谈论的是他们最关切的话题,介绍的是他们最需要的知识,运用的也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语言。引用史料时,凡是不那么好懂的,必辅以浅白流畅的解说,决不给读者制造阅读障碍。

《燕山夜话》就是这样一部洋溢着读者意识的作品。它在《北京晚报》上连载时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一年之内读者来信多达400余封;结集出版后更是一时间洛阳纸贵,“文革”前即印行30余万册,“文革”后更是超过百万册。是啊,这样功力深厚又愿意为读者考虑的作者,怎么会不受欢迎呢?(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原标题:《燕山夜话》为何广受读者欢迎?)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陈恒舒

流程编辑 刘伟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