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名言

2022-08-01 08:01 作者:齐鲁壹点 围观: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名言,让我们来看看晶羽文学网琪琪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欢迎收藏转载。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名言1

      1.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有哪些
      1.《兵马俑》李商隐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2.《青玉案.兵马俑》
      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
      今见重光犹待鼓,总听擂动,即行冲发,一样驱胡虏。
      3.《观秦兵马俑杂感》
      郦山驱役血殷鞭,霸业蒸腾虑九泉。
      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4.《绝句》
      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待令赴沙场。
      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然征战忙。
      5.《绝句》
      庞大恢弘世无双, 耗工费时难估量。
      今人惊为天下奇,犹怨古人骂始皇。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已有200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2. 关于兵马俑的古诗
      1、《观秦兵马俑杂感》清-黄航诗
      原文:
      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译文:坟墓下面绝对没有藏着匕首的刺客,又怎么需要三千兵马俑呢。
      2、《青玉案·秦俑怀古》明代-宋义
      原文:
      千秋功过谁评说?俑坑畔,心胸豁。
      栩栩如生天下钺 ,威然风骨,阵容寥阔,犹见秦王悦。
      译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千百年来有谁来评说呢?我站在秦俑坑畔,心胸赫然开朗。秦俑栩栩如生如同皇上的仪仗队一样,威风凛凛,阵容壮阔,此情此景我好像看见秦始皇喜悦满面。
      3、《题秦始皇兵马俑》 现代-许清泉
      原文:
      六国烽烟一扫平,人间无可再相争。
      幽冥闻有称王者,未死先屯十万兵。
      译文:
      六个国家的烽烟一旦都扫平了,那么人间就再也没什么可争斗的了。地府的幽冥间有传有想称王的人,还没死就先屯十万兵。
      4、《七绝·秦兵马俑》 宋-佚名
      原文:
      顿觉长安虎气扬,俨然将士戌疆场。
      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
      译文:来到长安突然就觉得长安虎气飞扬,就俨然像将士戌疆的战场。向西一路行至潼关道,仍然拥有当年秦始皇路过的风光。
      5、《兵马俑》 唐-李商隐
      原文:
      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抖落黄尘举世惊!
      译文:一字罗列,诚心守护着帝王陵寝,谁说土做的泥偶就并非不能表达这豪迈的情意。想当年,始皇架龙骑向北远离咸阳都城,来到渭水边列阵威慑,明光远扬。在芝罘射杀大鱼降服毒蟒,在泰山封禅刻石惹动天地雷霆。那里甘心在九泉之下,做个小鬼,且抖落这黄土一杯,再让这举世皆惊吧。
3. 描写“兵马俑”的诗句有哪些
      1、《古风·秦王扫六合》唐代诗人 李白
      原文: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译文:
      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
      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
      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
      天下兵器铸为十二金人,函谷关的大门向东面大开,国内太平。
      会稽岭刻石记下丰功伟绩,驰骋琅琊台了望大海,何处是仙岛蓬莱?
      用了七十万刑徒在骊山下修建陵墓,劳民伤财!
      盼望着神仙赐长生不老之药来,徒然心哀!
      派大海船入海,用连发的弓箭射杀山一样大的鲸鱼,是为了清除所谓的妖怪。
      哦,那鲸鱼多么大啊,额头就有山丘大,呼吸时扬起的波浪势如云声如雷。
      鱼刺一张开,青天看不见,有他们在海里,怎能到蓬莱?
      徐芾用楼船载三千童男童女去寻仙药,至今没有回来!
      看看骊山脚下的深土里,金棺盛的只是秦始皇冰冷的骨灰。
      2、《兵马俑》 唐代诗人 李商隐
      原文: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
      译文: 一字罗列,诚心守护着帝王陵寝,谁说人偶没有情谊。
      3、《青玉案·秦俑怀古》明代诗人 宋义
      原文:千秋功过谁评说?俑坑畔,心胸豁。
      栩栩如生天下钺 ,威然风骨,阵容寥阔,犹见秦王悦。
      译文: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千百年来有谁来评说呢?我站在秦俑坑畔,心胸赫然开朗。秦俑栩栩如生如同皇上的仪仗队一样,威风凛凛,阵容壮阔,此情此景我好像看见秦始皇喜悦满面。
      4、《观秦兵马俑杂感》清代诗人 黄航诗
      原文: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
      译文:坟墓下面绝对没有藏着匕首的刺客,又怎么需要三千兵马俑呢。
      5、《七绝·秦兵马俑》现代诗人 龚启俭
      原文:西行一路潼关道,仍拥当年秦始皇。
      译文:在西行的潼关路上,兵马俑仍然忠诚的拥护当年的秦始皇。
4. 关于兵马俑的诗
      兵马俑(散文诗) 作者:梦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架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千古的精灵——兵马俑颂歌 北中国敦厚的黄土 策源了一个庞大的民族 孕育了春秋五霸 打造了战国七雄 催生了六合一统 千古一帝秦皇赢政 在魂断巡游路的那一刻 也念念不舍 所向无敌的军阵 横扫天下的万钧雷霆 他要把这带到另一个空间驰骋 三十八年七十万众 在寒来暑往的更替中 营造出异度的地宫 涌流在高原上的恢宏 凝固在黄土的胸怀之中 纵然沉寂了两千多个秋春 却动观着古往今来的风云 终于在盛世中 发出了震惊世界的吼声 那一排排一尊尊的兵马俑 是血与火的生命智慧 铸就了他的灵气 灵与肉的积聚 那正是工匠们的永恒化身 秦王朝 灰飞烟灭的埃尘 兵马俑 千古不朽的精灵。
5. 关于兵马俑的诗
      西安兵马俑打油诗一首
      ——金浪子
      (一)
      西安自古是名城,景色瑰丽吸游人。
      游人驻足观秦陵,饱尝眼福啧叹声。
      (二)
      临潼灵,葬名人,秦王埋在骊山中。
      发现兵俑与阿房,国人兴奋世人惊。
      黄头发,蓝眼睛,千里迢迢观奇宫。
      本地居民说Hello,老外微笑竖指头。
      留下美元说Bye Bye,欢迎下次您再来。
      (三)
      关中地区瑰宝多,盗贼分子很摆阔。
      洋车洋枪洋工具,西装革履蛮阔绰。
      文物走私谁知晓,千年遗产流失掉。
      回头醒悟及时找,暗查暗访吓一跳。
      上下齐抓手段硬,工农军民一条心。
      严打严查严惩罚,文物保全盗贼傻。
6. 描写兵马俑的名句.
      描写 兵 马 俑 的名句.
      1. 秦兵 马 俑是 秦始皇命令工匠们制作用来为他陪 葬的,就埋在离秦始皇凌不远处的地底下。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2. 二号坑大部分还掩埋在地下,挖掘出来的陶俑都已破损,倒在坑内,或一只正在抽刀的手,或一个跪射的姿势,或一个头,或半个马臀,一个车轮子,似乎是一支多兵种的特殊部队。
      3.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了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的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名言2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名言3

兵家文化走出国门的一次成功尝试

——评《兵家名言:汉英对照》

文 | 黄朴民

多年来,我在学习、研究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传统兵家文化过程中,深感这一文化门类的博大精深和富于哲理,认为其完全称得上是智慧宝藏、谋略渊薮和成功门径,不仅可以供驰骋疆场的将帅研读和运用,而且也可以为经世治国的政治家、合纵连横的外交家、遨游商海的企业家提供宝贵借鉴,甚至可以为各个行业奔波劳碌的芸芸众生处世谋事提供有益的启迪。

所以,我认为,凡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从整体上了解一下兵家文化,读一点与兵家文化有关的书籍。但是,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仅存世兵书就有四五百种,在当下生活、工作都是快节奏的时代,让普通读者如专家学者那样去系统地阅读大量兵书和其他各种典籍,毕竟是不现实的。所以,长期以来,仅《孙子兵法》等少数兵书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如今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解决——我的老朋友、国内知名兵学专家李兴斌先生和他的合作伙伴苏易安女士,为大家编写了一册《兵家名言:汉英对照》,由齐鲁书社于2015年出版发行。此书出版后,先后获得济南市第三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山东女子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并且入选2018年齐鲁文化典籍翻译工程;同时,它还引起了国外读者的注意,成功走出国门,被俄罗斯尚思国际出版社和黎巴嫩阿拉伯科学出版社买下版权——其中,俄文版已于2019年正式出版发行,中俄双方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了首发式。

《兵家名言:汉英对照》李兴斌选编,苏易安英译,齐鲁书社

我认为,此书所以能够获得上述成功,应当与其具有如下特点有关:

其一,视野开阔,取舍恰当。前面述及,我国古代典籍浩繁,文献众多,要想从中披沙拣金,准确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妙言警语,并非易事。从书中收录内容看,此书共涉及经、史、子、集各类典籍80种,选取名言346条。这346条名言,虽然不可能穷尽古代所有军事方面的妙言警语,但却均称得上名实相符且流传久远,读之足以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所以,说选编者视野开阔、取舍恰当,实非过誉。

其二,重点突出,分量适中。言其重点突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佐证:其一,所选名言,多出自兵书,其涉及的兵书几近四十种,几乎占了全书所涉典籍的一半。其二,兵书中,又以《孙子兵法》《尉缭子》《六韬》《司马法》《孙膑兵法》《三略》《唐李问对》等为主,其中仅《孙子兵法》就选了56条。言其分量适中,是说此书全部内容,包括原文和汉英译文,仅14万字,印出来薄薄一册,这对于生活、工作在快节奏时代的读者来说,可谓拿着轻便,读着方便,易于接受。

三是,汉英对照,相互助益。本书采取了原文和中文今译英文对照的形式推出,可说颇为高明。改革开放以来,虽说汉语在世界范围愈来愈受到各国重视,但相对英语而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汉英对照,可以相互助益,十分必要。并且,中文今译与英语翻译,质量也都是蛮高的。其中,汉语今译由兴斌先生操刀,行文风格非常符合他的一贯特点,即准确、晓畅、简练、质朴,即便以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提倡的信、达、雅衡之,也是大致不错的,因为文如其人嘛。至于英文翻译,则由苏易安女士完成的。据兴斌先生说,易安女士是山东女子学院的专职英语老师,教授英语口笔译课程。她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历,是国内著名翻译家林克难教授的高足,中英文底蕴深厚,在校学习期间即多次参与外事翻译,曾担任过达沃斯论坛、国际生物科技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的陪同口译,并正式出版有翻译著作(美国著名作家Boston Teran的代表作The Creed of Violence ,中文译名《暴徒信条》)。所以,她的译文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不奇怪。

此外,此书的整体设计也可圈可点。其封面用兵马俑军阵作为压题图片,并配以虎符,采用较为浅黄的暖色,整体上显得简洁、典雅、大方。内文则字体字号有别,字距行距适中,轻型纸印刷,拿着轻松方便,读来舒适爽目。

其实,兵家文化早在唐代就已走出国门,但事实上主要是《孙子兵法》。据记载,《孙子兵法》自唐玄宗开元年间传入日本后,至今已有日、朝、俄、英等几十个语种数百个版本的译作,如果加上研究类著作,则已达一千几百种。如今,《兵家名言:汉英对照》的出版并被国外购买版权,无疑是古老的兵家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走出国门的成功尝试。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该校国学院执行院长、网书馆馆长)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