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橘子的故事有哪些课题

2022-11-05 21:44 作者:新华网 围观:

中医药可以“很有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橘子的故事有哪些课题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的学生在识别中草药。资料图片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率先编撰面向全年龄段青少年的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搭建起国内首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慕课科普平台,打通大中小学实践平台资源,建设校园科普工作站和“百草园”,在不少学生心中播下了中医药的“种子”。

“我们希望,通过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基础教育全过程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方式,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说。

校园里有了“百草园”

对城里的孩子而言,要分清平日吃的五谷杂粮是什么,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准确辨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孩子们却有自己的“小草朋友”,还有一片共同的乐园——“百草园”。

通泉草、阿拉伯婆婆纳、一年蓬……这些上海本土常见的草本植物,孩子们很快就熟悉了。在校园里,他们搜寻并拍摄自己的“小草朋友”,自主完成校园小草调查报告。学校则会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作专题报告。

“原来蒲公英也可以入药啊”“车前草是药用植物”“这种香香的植物是薄荷”专注探究的过程是快乐的。不必说芳香甘美的玫瑰、解暑化湿的藿香,也不必说橘和枸杞的性味和功效,单是认识金银花、薄荷、艾等一批药用本草,就足以让“小农夫”们乐在其中,自觉担当起了“百草园”的日常养护工作。

陈佳咪是蔷薇小学的自然教师。她告诉记者,孩子们渐渐对这些本草植物有了感情,有了责任,心情也会随着本草的生长变化而变化。一个老师们眼中的“熊孩子”,成为“百草园”的“小农夫”后,每天都会准时到老师办公室,询问要不要浇水,仔细查看植物的情况,一片紫苏在他的照顾下长得特别茂盛。

“别小瞧一株小小的植物,它蕴含的价值是巨大的。带领孩子们认识身边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在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同时,也将中医药文化的理念播撒在孩子心中。”陈佳咪说,这也是热爱本草植物的她,主动加入学校传统中医药文化课程建设团队的原因。

多位老师坦言,面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要讲清楚“何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委实难度不小,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从理论研究、资料收集,到环境改造、课程构建,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记者了解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不仅建设了4所大学附属高中、初中和小学,还在沪上20所中小学建立了中药百草园特色示范性基地、中药标本陈列室和中医药科技实验室,向学生讲授常用的中药种植和应用知识。不少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不知不觉爱上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融入学科教学

“老师,葫芦真的能治病吗?”一堂语文课上,青年教师陈忆瑶从“悬壶济世”这一成语的讲解入手,带领学生开展关于葫芦的药用价值研究。“中医文化进课堂”这一课题开展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老师们开始了中医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医知识的融入,丰富了课堂,也传承了文化。

陈忆瑶告诉记者,在学科教学开展中,学生们争当“中医小专家”,主动挖掘身边的中药知识。比如,从“陈”字的“老、旧”这个义项联想到陈皮,进而了解陈皮的药用价值。创新的课堂模式,让中医药文化不再远离生活。

赵卉是晶城中学的地理老师,教学中,她会有意识地寻找地理学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发掘学科的育人价值。一节《橘逾淮为枳》的课,看似普通,实际上是反复思考才确定的主题。“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不能太难,不能太枯燥,要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最好和地理学科有机结合,达到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赵卉告诉记者,在查阅资料时,注意到橘和枳的差异,这让她来了灵感:《橘逾淮为枳》既是中学必读的文言文故事,又涉及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同时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药材,这样跨学科的整合与联结,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思维“体操”。

“在晶城中学,课堂教学成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晶城中学校长孙强讲到。学校鼓励教师深挖课程价值、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相结合的模式。除了在六年级开设中医药文化课、七年级开设中医药探究课等“中医课程”外,开拓性地尝试“课程中医”教学,即以“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形式,构建与基础课程相融合的课堂教育体系。

《红楼梦(药膳)与文学赏析》《中国哲学与中医》《现代化学与中医》《中医药图谱绘画与现代艺术》等微课程,融入语文、历史、思想政治、化学和美术等学科。很多学生反馈:加入中医元素的课堂,变得更有味道了。

“中医药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文化的宝库、科学的宝库,在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学时期开展中医药特色课程教学,打造科学与人文同步启蒙的综合型教学平台,在潜移默化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种子就扎下了根。”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国家督学徐建光说,“把中医药元素有效融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把学科老师打造成为中医药知识的传播者,达到润物细无声与教学师资培养的双重效果,这是我们近年来的全新尝试。”

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还建立了上海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站,邀请院士、中医名师领衔中医药科创实验课程,4年来吸引上海600多名高中生参与,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

中医药融入生活方式

在胡鸿毅看来,当前,面向青少年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首先要解决基础教育与中医药理论知识缺乏衔接的问题。“中医药学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播模式上不单是健康养生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中医药理论和思维方式的普及。”

为此,上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注重从知识普及向知行合一转化,从课堂内容叠加向全方位融合转化,从知识学习向提升文化自信转化,传播路径则从平面向立体化、网络化转化。

目前,上海已完成全年龄段青少年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的编撰,率先搭建起国内首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慕课科普平台,已有20多万青少年完成注册学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团、学生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大手牵小手”的中医药科普特色校本课程,成为孩子们接触中医药“宝库”的窗口。

已开设7年的青少年中医药启蒙夏令营深受欢迎。首期以“小小推拿师”为主题,此后拓展至小试针灸术、采摘草药制作标本、学习武术长拳等内容,让孩子们感受中医药的魅力。更得到家长们认同的是,在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中,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和人文关怀浸润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还教会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就这样进入千家万户,中小学生从受益者,成为自信、自觉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者。这样的传递,是徐建光乐于看到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生产单元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医药知识的有效继承与创新,理应成为科普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高中生设计的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科研项目还获得国际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大赛金奖,“中医药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胡鸿毅同时提出,中医药科普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掌握青少年的关注热点,还要解决科普队伍良莠不齐的问题。当前社会对健康知识的传播需求旺盛,而中医药文化传播总是存在“杂音”,需要更多来自高校和医院的专业人才加入和发挥科学主导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这项工作,共同讲好中医药里的“中国故事”。(记者 颜维琦)

来源:光明日报

关于橘子的故事有哪些课题2

中医药可以“很有趣”

——上海面向青少年创新传播中医药文化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文化传承弘扬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积极推动中医药科普知识进校园、进课堂,率先编撰面向全年龄段青少年的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搭建起国内首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慕课科普平台,打通大中小学实践平台资源,建设校园科普工作站和“百草园”,在不少学生心中播下了中医药的“种子”。

“我们希望,通过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开展形式多样、覆盖基础教育全过程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活方式,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胡鸿毅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的学生在识别中草药。资料图片

校园里有了“百草园”

对城里的孩子而言,要分清平日吃的五谷杂粮是什么,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准确辨识。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孩子们却有自己的“小草朋友”,还有一片共同的乐园——“百草园”。

通泉草、阿拉伯婆婆纳、一年蓬……这些上海本土常见的草本植物,孩子们很快就熟悉了。在校园里,他们搜寻并拍摄自己的“小草朋友”,自主完成校园小草调查报告。学校则会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老师给孩子们作专题报告。

“原来蒲公英也可以入药啊”“车前草是药用植物”“这种香香的植物是薄荷”专注探究的过程是快乐的。不必说芳香甘美的玫瑰、解暑化湿的藿香,也不必说橘和枸杞的性味和功效,单是认识金银花、薄荷、艾等一批药用本草,就足以让“小农夫”们乐在其中,自觉担当起了“百草园”的日常养护工作。

陈佳咪是蔷薇小学的自然教师。她告诉记者,孩子们渐渐对这些本草植物有了感情,有了责任,心情也会随着本草的生长变化而变化。一个老师们眼中的“熊孩子”,成为“百草园”的“小农夫”后,每天都会准时到老师办公室,询问要不要浇水,仔细查看植物的情况,一片紫苏在他的照顾下长得特别茂盛。

“别小瞧一株小小的植物,它蕴含的价值是巨大的。带领孩子们认识身边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在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同时,也将中医药文化的理念播撒在孩子心中。”陈佳咪说,这也是热爱本草植物的她,主动加入学校传统中医药文化课程建设团队的原因。

多位老师坦言,面对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要讲清楚“何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委实难度不小,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从理论研究、资料收集,到环境改造、课程构建,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记者了解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不仅建设了4所大学附属高中、初中和小学,还在沪上20所中小学建立了中药百草园特色示范性基地、中药标本陈列室和中医药科技实验室,向学生讲授常用的中药种植和应用知识。不少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不知不觉爱上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融入学科教学

“老师,葫芦真的能治病吗?”一堂语文课上,青年教师陈忆瑶从“悬壶济世”这一成语的讲解入手,带领学生开展关于葫芦的药用价值研究。“中医文化进课堂”这一课题开展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老师们开始了中医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医知识的融入,丰富了课堂,也传承了文化。

陈忆瑶告诉记者,在学科教学开展中,学生们争当“中医小专家”,主动挖掘身边的中药知识。比如,从“陈”字的“老、旧”这个义项联想到陈皮,进而了解陈皮的药用价值。创新的课堂模式,让中医药文化不再远离生活。

赵卉是晶城中学的地理老师,教学中,她会有意识地寻找地理学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发掘学科的育人价值。一节《橘逾淮为枳》的课,看似普通,实际上是反复思考才确定的主题。“面向的群体是中小学生,不能太难,不能太枯燥,要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最好和地理学科有机结合,达到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提升学以致用能力的目的。”赵卉告诉记者,在查阅资料时,注意到橘和枳的差异,这让她来了灵感:《橘逾淮为枳》既是中学必读的文言文故事,又涉及地理学科中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同时橘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药材,这样跨学科的整合与联结,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思维“体操”。

“在晶城中学,课堂教学成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晶城中学校长孙强讲到。学校鼓励教师深挖课程价值、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中医课程”和“课程中医”相结合的模式。除了在六年级开设中医药文化课、七年级开设中医药探究课等“中医课程”外,开拓性地尝试“课程中医”教学,即以“中医药文化元素+”的形式,构建与基础课程相融合的课堂教育体系。

《红楼梦(药膳)与文学赏析》《中国哲学与中医》《现代化学与中医》《中医药图谱绘画与现代艺术》等微课程,融入语文、历史、思想政治、化学和美术等学科。很多学生反馈:加入中医元素的课堂,变得更有味道了。

“中医药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文化的宝库、科学的宝库,在认知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学时期开展中医药特色课程教学,打造科学与人文同步启蒙的综合型教学平台,在潜移默化中,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中医药现代化的种子就扎下了根。”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国家督学徐建光说,“把中医药元素有效融进中小学课程教学,把学科老师打造成为中医药知识的传播者,达到润物细无声与教学师资培养的双重效果,这是我们近年来的全新尝试。”

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还建立了上海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站,邀请院士、中医名师领衔中医药科创实验课程,4年来吸引上海600多名高中生参与,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

中医药融入生活方式

在胡鸿毅看来,当前,面向青少年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首先要解决基础教育与中医药理论知识缺乏衔接的问题。“中医药学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播模式上不单是健康养生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中医药理论和思维方式的普及。”

为此,上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注重从知识普及向知行合一转化,从课堂内容叠加向全方位融合转化,从知识学习向提升文化自信转化,传播路径则从平面向立体化、网络化转化。

目前,上海已完成全年龄段青少年中医药系列科普读物的编撰,率先搭建起国内首个面向中小学生的中医药慕课科普平台,已有20多万青少年完成注册学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团、学生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大手牵小手”的中医药科普特色校本课程,成为孩子们接触中医药“宝库”的窗口。

已开设7年的青少年中医药启蒙夏令营深受欢迎。首期以“小小推拿师”为主题,此后拓展至小试针灸术、采摘草药制作标本、学习武术长拳等内容,让孩子们感受中医药的魅力。更得到家长们认同的是,在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中,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中华传统孝道文化和人文关怀浸润于日常生活之中。

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还教会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就这样进入千家万户,中小学生从受益者,成为自信、自觉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者。这样的传递,是徐建光乐于看到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科技、文化、哲学、思维的智慧结晶,其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生产单元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中医药知识的有效继承与创新,理应成为科普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高中生设计的地黄抗糖尿病有效成分的科研项目还获得国际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大赛金奖,“中医药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胡鸿毅同时提出,中医药科普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掌握青少年的关注热点,还要解决科普队伍良莠不齐的问题。当前社会对健康知识的传播需求旺盛,而中医药文化传播总是存在“杂音”,需要更多来自高校和医院的专业人才加入和发挥科学主导作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这项工作,共同讲好中医药里的“中国故事”。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2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关于橘子的故事有哪些课题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科技部等

开栏的话

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在火星表面留下中国印记、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这一年,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实力不断提升。这背后,是科学家群体的坚守和付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奋力攻坚,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贯穿科学研究的始终。

科学探索无止境,一片丹心为报国。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为此,本报开设“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栏目,将笔触对准科学家群体,讲述他们心怀家国、求实创新、协力攻关、默默奉献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临近年底,刚荣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傅向东更加忙碌了,撰写年底工作总结、制定新课题计划、与学生谈心了解实验进展……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装厂里,为确保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顺利推进,技术人员正准备开启火箭的总装总测工作……

今年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最近正忙着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研究探讨科学前沿课题。他始终牢记导师的话:“如果可以,希望你能以国家需要为己任……”

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科学家群体有着很多共同点,协力攻关各种基础前沿课题和许多关键技术;科学家群体也有很多差异性,在不同研究领域发光发热,在技术的独创性上下着苦功夫。

爱国·奉献

“只要是国家所需,我们一定要努力和坚持去做”

有人认为科学家群体很神秘,其实他们也和普通科研工作者一样,记录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每天按部就班完成日常工作。他们有对工作的热爱与憧憬,也有对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对于责任与担当,傅向东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以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为例,投入大、出成果慢,但每一次解决难题后的喜悦,都无法用一两句话来表达。”

说起最初接触课题的经历,傅向东回忆:一次田间考察,一位老农向他提出疑问,“有些农作物即便大量施肥,产量也上不去,还影响了来年的土质”。为此,傅向东琢磨,就像人吃饭一样,植物也要“吃饭”,“吃”少了影响发育,“吃”多了也得“减肥”。为此,他一头扎进了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协同机制研究之中。

不着急出论文,埋头在田间记录数据;不关注荣誉得失,专注观察实验对象每一天的变化……傅向东曾和队员说:“做这项研究,可能没法很快出成果,但这些问题却是我们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只要是国家所需,我们一定要努力和坚持去做。”

傅向东只是科学家群体的一个缩影,像他一样的科学家还有很多。“如今,众多科学家以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己任,不断奋力攻坚、加快创新引领,在他们身上,体现着爱国和奉献的精神力量。”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这样评价。

回想起刚到兰州大学的时候,扎根西北的黄建平院士感慨万分。那时候,兰州大学大气学科科研基础弱,为改善科研条件,他决定从建设观测站入手。

经多方考察,观测站选址在萃英山顶。彼时,公路尚未修好,新购置的观测仪器只能用人力车沿小路一步步推上去。大气科学学院高级工程师闭建荣回忆,“寒冬朔风,煤炉取暖,黄老师带着我们驻扎野外。”经过团队努力,2005年,“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在当时是全国高校建成的第一个国际气候观测站。

创新·求实

“不断探寻新路、勇攀高峰,不断拓展科学边界”

科学研究上天入地,哪里有课题,哪里就有科学家群体的奋斗身影。这不,在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研究员张喜光看来,科学研究,即便是考古工作,也最离不开创新与求实。

此前,学术界发现的最早苔藓虫化石来自4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张喜光思考: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是否有苔藓虫?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喜光发现一块化石中疑似有苔藓虫,由于是孤证,张喜光没有断言,遗憾错失论文“首发”。不少人为他惋惜,但他说:“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不管证实还是证伪,都要看证据本身。”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我对中国科学家精神最深刻的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认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任何弄虚作假的零容忍、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学风”,都是科学家宝贵的财富。

在老一辈影响下,如今,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创新、求实氛围越来越浓厚。研究员刘煜对此深有体会,在研究化石过程中,通过创新性引入CT技术,成功采集到了古生物化石三维图像,解答了不少过去没有佐证的难题。刘煜说:“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求实。”

人类科学事业之所以不断壮大,就在于科学家群体对真理的追求。徐延豪说:“科研工作者,必须以过人胆识和科学眼光投身事业,不断依据事实、验证真理,不断探寻新路、勇攀高峰,不断拓展科学边界。”

协同·育人

“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和协同攻关”

科学事业“江山代有才人出”,科学家群体亦是如此。集智攻关、老中青接力,才取得了一项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伟大成果。

2014年4月,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一次测试任务中,一组异常的遥测信号数据引起关注。为了快速解决故障,科研人员不分日夜展开攻关。“哪里需要我,我就顶上去!”电气总体工程组组长彭越是其中一员。“保障组邀请了十几位来自各单位的电气专家,开展理论分析。”经过一周多的集智攻关,最终完成归零汇报。

“万人一杆枪”,是航天事业的典型特点。就像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容易说的,“是团队成员与时间赛跑、与任务同行、与责任为伴,才迎来成功发射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和协同攻关。”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院士说,科学家精神是在不断的科研探索中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甘当铺路石,科学家群体中老一代提携后人、几代人接续攻关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商洪才看来,年轻人总能提出闪光的想法。

何满潮院士说,心怀“国之大者”,各行各业科学家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功立业。

“科技报国的道理,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闲暇时间里,黄建平会看热播剧《功勋》。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赤诚报国的事迹,常常感动着他,也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地走下去……

(本报记者王锦涛、余建斌、吴月辉、杨文明、喻思南、杨彦帆)

■网友留言

网友“荔枝”: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敢为天下先等精神是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勇攻关。

网友“孤城”:引导广大科技人才自觉弘扬科学家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实现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网友“橘子”:弘扬科学家精神,首先要有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网友“爱吃糖醋排骨的喵”:看到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力耕耘,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祖国的科技事业里,让人感动。

网友“念长安”:我们的国家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从科技落后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心血、汗水、奉献和付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力量”。

网友“绿意春深”: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同时又变革自身的伟大事业,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传承者。

网友“山川江海”:他们是科学家,更是战士,还是可敬可爱的中国脊梁。

本期统筹:董建勤 张彦春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3日 06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