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乡村孩子感人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5 05:47 作者:光明网 围观:

“背母上大学”的刘秀祥:亲身经历中国乡村教育十年巨变,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乡村孩子感人的故事有哪些1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从10多年前我从贵州走出大山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在大山深处是有很多人不能够去走出大山的,但是就是在10年后的今天,在大山深处很多人他都有机会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去通过教育走出来。

【解说】14年前,生长于贵州山区的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的故事曾感动无数人。大学毕业后的他选择回到大山深处,带领更多学子走出大山。近日,刘秀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刚回到山区任教时,虽已有心理预期,但这里的实际教学条件还是令他感到心酸。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因为当时回去之后和我的想象当中还是有差距的,因为第一个是当时的教育基础设施就是不是那么完善,另外家长和这种孩子们对这种读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其实他们是并不知道的,甚至那个时候会在老百姓当中,在很多孩子当中都是觉得读书是无用的。所以从2012年后当时去发起了一个行动叫助学走乡村行动,那个时候主要就是走村串寨去4处劝学,那就是告诉他(们)要来读书。

【解说】十年间,刘秀祥骑坏了8辆摩托车,成功让1800多位学生重返校园。从一名教师成长为副校长,他参与了家乡的发展,也亲眼见证了中国乡村教育的十年巨变。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在10年前我们要从贵州的省会贵阳到我所教学的县的话,至少得8到10个小时。现在的话从贵阳到我们县就两个半小时。另外一个教育基础设施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像中学的话,全部能够去住校,它的教学设施,包括多媒体的设备,然后图书资源等等,它基本能够去完善满足学生的需要。孩子包括百姓,他已经意识到读书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的。

【解说】作为中共二十大代表,刘秀祥出席了中共二十大开幕会。作为一名扎根山区的乡村教师,他对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部分颇为关注。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这次当中提出来要实施科教兴国,要去发展叫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去促进教育的公平化,会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会在未来当中,会在教育当中会有更大地一个投入,这样的话会让山里的孩子,他能够在大山深处,他也能够去享受到一种优质的这种教育服务,他可以去通过接受更好的教育,他能够去走出来。对像我一样在大山深处从教的乡村教师来说,应该说是充满着这种无限的期待。

【解说】刘秀祥说,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乡村,仍需补齐的短板是软实力,也就是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育理念。

【同期】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只有我们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去努力了,我们去奋斗了,最终把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叠加到一起,最终它就能够汇聚成一个巨大的洪流,就能够去推动贵州,推动中国的发展。

记者 王世博 庞无忌 北京报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乡村孩子感人的故事有哪些2

编者按:

村庄中,汗水滴下种子发芽

远山里,忘我耕耘,希望在茁壮

央广网特别推出系列报道《远山的回响》

第三季《你好!新村民》

记录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入秋,天气转凉,可眼下青山村的游客仍未间断。

一大早,村民叶丽飞开始为房客准备早餐,一盘南瓜饼、一碟花生米、一碗清粥,带着乡土气息,很快就被端上桌。

作为“村里见”民宿的老板,叶丽飞当然喜得见到这样的场景。

回想几年前,青山村还是个饱尝水质污染之苦、“空心化”严重的古朴村庄。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多了起来,还有70余位外地来的“新村民”到村里创业、生活。

前段时间,“新村民”教会了叶姐如何自制披萨,她自己还在后院建起了土窑。嫁到青山村几十年,她没想到有一天日子还能过得这样“时髦”。

这一切变化,都与她口中的“新村民”有关。

宿命与使命

点子多,爱生活,叶姐口中的“新村民”,是张海江最为骄傲的身份。

个子很高,休闲打扮,有着典型的西北人长相,在人群中很突出,张海江就这样出现在记者面前。

即便海归、“双一流”高校毕业,这些足以让张海江有更多职业选择,但他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当时是带着一个使命来的,创建中国第一个乡村小水源地保护的示范地。”2015年,双学位硕士毕业后,张海江就拖着行李只身来到了青山村。

位于浙江杭州余杭区黄湖镇的青山村,距离杭州市中心仅需一小时车程。漫步在乡间小道,流连于竹林清涧,满目绿色,似乎在唤醒人内心的力量。

南方乡村不仅秀丽,对于出生在甘肃的张海江来说,水资源更是最大的吸引力。

而张海江此行,就是为保护水源地而来。“大水源地保护很常见,但是小水源地保护不多,周围的村庄或小镇需在这里取水、生活。”在浙江,如张海江所言的这样的小水源地,就有两万余个。

青山村的龙坞水库就是典型的小水源地。在一大片竹林深处,龙坞水库隐匿其间,通透碧绿,供给着青山村等周边村子近4000名村民的日常饮用水,关乎百姓生计。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村里老人居多且没有工业,多靠种毛竹谋生。而当地人为了提高竹子产量使用化肥和除草剂,水库水质因此受到影响。

这些张海江都看在眼里,焦虑在心底。他想改善劣质水源,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安全的饮水环境。

也许,用“宿命”一词来形容张海江的这种使命感,再准确不过。

在老家甘肃,“海江”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西北人对水的珍视。而更让张海江忘不掉的是,幼时父母常带着他背水到荒山上种树,即便是寒冬时节,父母也依然会背冰上山。成年后,本科就读于广州,广阔的珠江又带给了他不一样的感受。此后,三年留学时光里,张海江游遍美国五大湖流域,还到过美国大陆最南端的岛屿基韦斯特。

这些经历,带给张海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水不仅影响环境,更是塑造了万物的方方面面。他想探索一场生态变革,实践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

青山村似乎为张海江提供了绝佳的试验温床,即便未来并不确定。

他也正喜欢这种未知带来的新鲜感,并自嘲是“工作狂”,调研持续了4个月后,试验计划逐渐清晰。

改善水质,要先从水库周围的土地开始。他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承包下水源地周边500多亩关键林地,进行集中管理。改变毛竹耕作施肥方式,彻底消除了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给山林时间和空间,静候大自然自我疗愈。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

和竹林地的土壤恢复一样,乡村小水源地保护示范地的创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千头万绪。张海江决定留下,成为青山村的第一位“新村民”。

理想与实践

张海江喜欢运动,龙坞水库是他每天晨跑的终点。如今水质的变化几乎可以说是“日日可见”的。

仅用三年时间,青山村水质就从Ⅲ、Ⅳ类水质提升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不过,他的使命才刚开始。“要想从根本上保护水源地,就得树立村民的环保意识,探索村民的多样化收入模式。”他觉得,这是长久之计,而非短暂改变。

他又将目光聚集在村子东边废弃的小学,决定将这里打造成向公众传递自然环保知识、开展自然课堂的“青山自然学校”。

可他很清楚,这事儿仅靠一己之力,很难。

青年建筑师高威则是这场废弃小学改造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早在2016年,他就试图在青山村盖一家民宿,未果后,张海江提出的青山自然学校,又给了他新的契机。

于是,他们把原有的砖混结构拆掉,运用中国最传统的夯土材料改造,墙的内外都保留了夯土本来的土黄色,屋顶配上中式小青瓦,既古朴又静谧。

新绿的草木、娇艳的郁金香、嗡嗡作响的昆虫,校园在改造下成了一个自然原生的大花园。

“你好像已经过上了我追求的财富自由以后的生活。”张海江的朋友这样评价他。

那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这种生活?在张海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在青山村落地,越来越多的“新村民”在这里安家,环保工作者、设计师、乡村创业者……有70多位。来自中科院的动物学博士朱虹昱就是其中一位。

起初,朱博士作为水源地保护项目的志愿者来到青山村。后来,他果断选择留在青山自然学校,想多做些和自然教育有关的事。

一切都自然而然发生了。

学校建成后,在张海江的推动下,课程设计的工作落到了朱虹昱身上。

“我一直在城市里面长大,二十多年都没见过萤火虫,今天见到这么多萤火虫真的很震撼。”一位参与过学校课程的游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感慨道。

夜观昆虫是青山自然学校的特色课程。夏夜时分,“新村民”带着孩子们徜徉田野,打起手电,寻找那些或五彩斑斓、或神秘低调、或霸道横行的昆虫伙伴们,一起沉浸在昆虫的世界里。

如今,青山自然学校已成为青山村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每年接待参观学习者超过1万人次。

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外回到国内,张海江在这些参观者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有了更多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另一项计划也悄然落地了。“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将青山村打造成为全国首个‘无塑料袋’村。”2019年,张海江发起“自然好邻居”计划。

作为青山村产业共富计划之一,“自然好邻居”项目提倡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发展农家乐和民宿,并鼓励村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和经营方式,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些理念,在叶姐的民宿里就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不使用一次性制品、垃圾须分类,这些做法都摆在明面上,奖励也更直接:表现好的民宿,会优先推荐游客入住,还能进行星级评比。

“村里定期检查,很严格的。”叶姐说。

张海江心里很清楚,这些不仅帮助村民年均增收数万元,更为持久的是,村民还会将餐饮住宿收入的一部分捐赠给可持续的水源保护,回馈水源保护项目。

这和水库改善水质一个道理,建立“老村民”与水库的利益关联,才是一个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每次前往龙坞水库探查水质,看到路上的垃圾,张海江都会习惯性地弯腰捡起,似乎已是一种肌肉记忆。而路过的村民也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亲切地和他打着招呼。“捡一个就少一个”的环保意识早已刻在张海江心里。

融合与共生

张海江很忙,常常出差,但他对村里的情况却了如指掌,帮助“新村民”宣传最近的环保活动,整理青山自然学校的最新课程,为游客带路到地图上搜索不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在探索未来乡村发展过程中,张海江笑称自己就像一个拓荒者。

“一个农村往下发展,必然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有新的人进来,既会打破人口结构,同时也意味着知识结构被打破,固有观念受到冲击。”张海江觉得,现在中国很多农村面临的问题是:当原本固有的观念受到冲击时,该如何去应对?

在青山村,张海江找到了答案——未来乡村议事会。

这是由余杭区委统战部门牵头,黄湖镇政府,青山村村委会等共同发起的,为新老村民搭建的坦诚沟通的“桥梁”。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下午定期举办,新老村民和村干部各抒己见、协商共议。

青山村里还来了一位外国人。三年前,德国人Nicole跟随先生来到青山村,与张海江一道,为新老村民举办堆肥培训,推动厨余垃圾的环保处理和再利用。

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包括参加议事会。

就在两个月前,新老村民再次走进青山访客中心二楼。以智慧屏为中心,桌子呈U字型摆放,大家围坐在一起,张海江和Nicole也准时参加。以“青山村饮用水水源”为议题,议事会“剑拔弩张”。

村民率先发问,问题一个比一个犀利:“收水费就能促进大家节约用水吗?”“之前承诺水库再次启用在8月底执行,还没进展?”

张海江当然理解“老村民”心里的结,这是他扎根农村多年来的经验。

2020年下半年,青山村因长期干旱、原有供水系统老化等问题,导致供水不稳定,龙坞水库的水不够用了。为保障村民饮用水稳定供应,当地水务集团对青山村进行大管网改造,一般情况下仍由龙坞水库供水,在旱季龙坞水库水量不足时则启用新的水源。

然而,矛盾也就此产生。

一方面,原本免费的水要收水费,这使“老村民”无法接受。“凭什么现在让我们交水费?”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我们就想吃龙坞水库的水,水质好,泡出来的茶不会‘浑’。”

可在“新村民”那,则认为这是常识性的东西。“‘老村民’水龙头再不拧紧,水确实是不够用了,冬天甚至需要水务公司派送水车挨家挨户送水。”

村干部作为新老村民之间的纽带,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这才“灭了火”:水价按照标准水价80%收取。且户籍为本村人员,每人每月可免费使用两吨水。

这不是一个说服的过程,事实就摆在那里:开始收水费后,村子每天用水量由5000多吨骤降到1500吨,原计划8月底让村民喝到龙坞水库的水,也提前到了8月中旬……

气候变化不能逆转,这是全球的事情,但这个话题,对于一个祖祖辈辈在乡村的“老村民”来说,似乎相隔很远。张海江觉得:“很简单,要做到信息公开,推动向大家期望的方向发展。”

这是张海江扎根乡村7年来积淀下来的“智慧”。

找回自我 又重建自我

张海江至今记得第一次来青山村时的感受,甚至是时间,“2015年6月28日”,他脱口而出。彼时他觉得青山村真的很美,大自然带来的一切都是新鲜的。过了7年时间,当初的这种新鲜感还在。

不同的是,他对青山村的理解又多了一层。“很土很潮有未来”,这是张海江做客综艺节目时对青山村的定义。

他解释说,“很土”,并不是说它土得掉渣。它是一个农村,有农业,有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它有着中国乡土特色。这个“土”是土地的土。而如今,随着“新村民”的到来和青年返乡,原本“很土”的乡村被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也正因为这样的传统和新潮,才奠定了现代乡村的未来。”他说。

青山村被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确定为“未来乡村实验区”。2020年,余杭区出台《“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和《“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二十八条》,并选取青山村作为试点。“它很具有代表性,或许为城市周边乡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张海江说。

2021年,张海江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颁发的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成为代表浙江获“母亲河奖”表彰的4个获奖者之一。

张海江带着新村民们所做的改变,早已超出产业变革之外。他们一方面在打破传统,另一方面,更是在找回传统。

曾经,村里的端午节活动随着年轻人的离开而逐渐消亡。但在“新村民”的帮助下,传统节日又“复活”了。新老村民延续“公益环保”理念,以村里的竹材做龙骨,利用废弃闲置物品装饰龙身,组成别具特色的端午游龙,穿行在青山绿水间。

“用大家都认可的,共同印刻在民族骨子里面的文化,来创造新老村民交流的机会。”张海江分享道。

如今,“端午游龙会”已连续举办三年,青山村“出圈”了。而“老村民”也通过传统技艺,走向了曾经难以想象的“世界之巅”。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走进青山村,教授村民手工艺,设计师们与6位村民用传统竹编展现水蒸气、云雨、叶子等意象,打造名为“The Lake湖”的装置艺术品,共同创作了作品《水的一生》,表达水源保护的主题,还登上了米兰设计周。

“新村民”们也在自我成长,找回自己。

“新村民”王若瑜感慨:“之前在城市里特别'宅',基本不参加任何活动,但是我可以在这里结交各种人,视野反而更开阔了,我也更愿意敞开自己了。”

外来游客,也在这里找到了心之所向。

坐在“美好咖啡厅”,点一杯清香的西柚水果茶,听着馆内播放的叮叮当当的爵士乐,望着橱窗外的玉米秆和静谧的乡村夜景,让人不禁恍惚,这是乡村还是城市?

总监制:张军 于锋

编审:余京津

监制:王薇 赵净 张岩

策划:关宇玲 李雪南

记者:关灵子 王迟 魏炜 姜頔

视频:尚天宇 郑平平

设计:张慧玲

来源: 央广网

乡村孩子感人的故事有哪些3

网络上隔段时间就有人好奇地问:那个当年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孩子如今怎么样了?

人们问的是2008年的往事。那年,贵州省望谟县的高中毕业生刘秀祥背着患病的母亲,跋涉千里,到山东读大学,一时引起轰动。

这些年,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刘秀祥,身上多了许多耀眼的光环: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这名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把自己的使命写在微信名中:“刘秀祥:助学走乡村。”助学,是他最近10年的人生主题。

这个故事还得从10年前讲起。

2012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许多企业听闻他的事迹,向他发出邀约。也是在毕业这年,一个曾一起捡过废品谋生的妹妹打电话告诉他,自己不想上学了,准备结婚。刘秀祥想到,自己靠上学改变了命运,但在贫困的家乡,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他的心愿既宏大又具体:回乡,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

李应芬讲起老师刘秀祥,忍不住哽咽起来。刘秀祥是她在望谟县民族中学读高中时的班主任。李应芬还有个弟弟,读高一那年,弟弟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可是以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供两名学生压力很大,李应芬打算放弃学业,打工赚钱供弟弟上学。

刘秀祥告诉李应芬,自己联系了一名资助人,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他没告诉李应芬,这个“资助人”其实是他自己。在他的帮助下,姐弟俩先后考上大学。“是刘老师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李应芬说。

大学毕业后,李应芬来到“刘秀祥名师工作室”上班,负责整理学生资助的相关资料,每个月还要和工作室的伙伴一起,举办受资助学生座谈会。

当年读中学、大学时,穷得叮当响,刘秀祥也执拗地不肯接受资助,如今他走到哪儿都问:能资助我的学生吗?靠这样的坚持不懈,他陆续从1000多人那里“争取”到了1300多万元,让4200多名学生得到资助。

助学的另一面,是刘秀祥出色的教学成绩。2015年,在望谟县民族中学任教的刘秀祥接手了一个高一班级。这个班以成绩差“著称”:中考总分700分,全班最高分258分,最低分只有100多分。那3年,他陪着学生上早读、下晚自习,带学生到家里吃饭、谈心。3年后,全班47名学生都考上了大学。

为了带好学生,刘秀祥将一大半工资都花在学生身上,时间也几乎都投入到学生身上,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2018年,刘秀祥调任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正逢学校新建,这无异于又一次白手起家。

从浙江省余姚市来支教的老教师熊立权记得,当时校舍施工还没结束,“没有食堂,在教学楼的一楼搭起临时的食堂;没有餐厅,教学楼的角角落落都是餐厅;缺少食堂员工,教师成了厨子帮工;没有铃声系统,吹哨子、敲钢条成了集体行动的指挥;没有广播,扯着嗓子就当喇叭”。

换了新岗位,刘秀祥依然奔忙。熊立权在支教日记里写道:刘秀祥副校长每天晚上等学生睡了、教师走了,还要在学校公告群里发一张校园平安照。听说他晚上只睡4个多小时。

以德立校是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止于成绩,“德在分前”是师生们达成的共识。

刘秀祥仍记得自己当年初入大学时的不适应,从贫困的家乡到繁华的城市,那种差距让他难忘。他希望全面培养学生的素养:当众演讲、当众表演才艺,锻炼胆量。这些学生到了大学,不会再像自己当年那么胆怯。

回乡10年,刘秀祥最初的心愿逐渐变成现实。2012年,望谟全县只有70人被本科院校录取;2022年,1302人考上本科,总上线率达到55.48%。他很高兴自己为此出了一份力。

当教师这些年,刘秀祥不辞辛苦,到处做公益演讲,一次次讲起那些心酸的过往。他说:“我一遍又一遍地讲我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给他们精神上的激励,希望他们渡过眼前的难关。”

责任编辑:张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