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立志报国的故事有什么

2022-10-30 02:24 作者:中国军号 围观:

航天员蔡旭哲——厚积薄发,飞天圆梦,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军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立志报国的故事有什么1

来源:学习军团·中国军号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5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清秀的面庞,看不出一丝紧张。清澈的眼里,闪耀着兴奋和渴盼。


一张新面孔,出现在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乘组发布会上,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这一天,航天员蔡旭哲已经等待了整整12年;为了这一天,从小是军迷和航空迷的蔡旭哲已经准备了30多年。


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爷爷奶奶都是老党员。3岁时,爷爷送给他一大箱子关于八路军的小人书,给他读抗日故事。这让蔡旭哲从小就立志从军报国。


蔡旭哲家乡附近有个空军机场。听到战机的轰鸣声在头顶响起,他经常冲出屋来,瞪大眼睛仔细分辨飞机的形状,一直目送飞机消失不见。那时,他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驾驶战鹰从无数次凝望过的天空掠过。


蔡旭哲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入县重点中学后,他省吃俭用,订了一份《中国空军》杂志。每当杂志拿到手,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航空航天知识。


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蔡旭哲高三那年招飞成功,如愿接到空军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19岁的他激动得直掉眼泪。


时至今日,蔡旭哲依然清晰记着在飞行学院那段难忘的拼搏岁月。漫长的北方冬日,训练结束后,他和战友们头发上冒出的汗珠结成了冰碴儿,提前打好的洗脸水也结了一层冰。在刺骨的冰水里洗脸,他们常常冻得上下牙齿直“打架”。


从飞行学院毕业时,蔡旭哲做出了一个让战友们惊讶的决定:他主动申请分配到当年分配意向中最艰苦的一支部队。


晴空万里,驾驶战机翱翔蓝天,是蔡旭哲最享受的时候。他对飞行的热爱,简直有点走火入魔。爱人坐月子,他休假陪护照顾。每天只要有空,他就趴在窗户前望着天空自言自语:“今天天气能见度高,适合飞行。”


凭着这股痴迷劲儿,蔡旭哲逐渐成长为飞行骨干。也正因为有着扎实的技术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数次大大小小的故障,蔡旭哲都能转危为安。上百种应急事故预案就像刻在他脑子里一样,随时可以启动。

蔡旭哲安全飞行1523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先后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


2010年5月5日,是蔡旭哲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其他6名战友,经过千挑万选,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要经历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不但要学习枯燥的基础理论,还要完成包括体质、心理、航天专业技术等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沿着这100多个科目的登天台阶,蔡旭哲逐步攀登而上。


2018年,蔡旭哲和战友参加48小时沙漠生存训练,遭遇了高温、沙尘暴和大雨的重重考验。负重徒步走出沙漠那一刻,大家又累又热,随行的工作人员好多都中了暑。


每每回想起那难忘的48小时,蔡旭哲都觉得苦中有乐。电影《长津湖》中提到的杨根思“三个不相信”战斗精神: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对此,蔡旭哲深有共鸣。


看着同批战友陆续飞天,蔡旭哲时常想起爷爷对自己的期望。爷爷有5个孙子,个个都有出息,蔡旭哲排行老三。爷爷逢人便夸:“我家这老三,干的可是国家的事业。”


“我入伍了!”“我入党了!”“我飞出来了!”“我入选航天员了!”……每当有好消息,蔡旭哲第一时间就要跟爷爷分享,爷爷总是激动地说:“好!好!”


自从成为航天员后,近10年来,蔡旭哲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频繁地给爷爷报告好消息。每次他回老家,爷爷总是欲言又止。他知道爷爷期待着一个答案。然而,他无法回答。甚至这些年来,他都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


蔡旭哲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地训练,默默等待机会到来。随着空间站任务来临,机会随之增多。2019年12月,他光荣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只是,这个消息来得晚了些,敬爱的爷爷已经去世。蔡旭哲把遗憾藏在心底,他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加刻苦训练,出色完成任务。


2022年6月,在经历了整整12年的坚守和努力后,蔡旭哲终于迎来梦圆时刻。为祖国出征太空,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


空间站建造阶段,蔡旭哲所在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任务非常繁重,工作量剧增,面临许多新的技术问题。


他深知,每一项操作、每一个细节都关系任务成败,地面训练更要分秒不差,毫厘不失……


东风航天城,神舟飞船整装待发。出征在即,蔡旭哲面对媒体镜头,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带着梦想,出发!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立志报国的故事有什么2

许下铁血忠诚的誓言,扛起强军兴军的责任。近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武部组织双合格青年开始全封闭式管理。“准新兵”们在训练期间,怀着对军营的憧憬和热爱,写下了入伍前的感言和誓言。罗湖区人武部组织“准新兵”们上台分享从军感言活动,以此鼓舞和激励参与集训的“战友们”。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年!

张志辉于2021年广东某大学毕业,父亲和大伯都是退伍军人,听着军营的故事长大,每当听到父辈讲起在部队的日子,脸上不由自主的溢出自豪感、荣誉感。受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对部队有一种别的热爱,对军人有一种特别的崇敬,从小就有立志当兵的愿望,每每看到国庆大阅兵上那一个个威武的英姿,憧憬着早日成为其中一员。

如今愿望即将实现,他呼吁应征青年:“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年。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争做“四有”士兵,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决不辜负家乡人们的殷切期望!”

军营追梦,无悔青春!

曹俊杰,来自深圳某学院的一名毕业生。他说:自小时候看到国庆的阅兵仪式,便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当兵入伍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军人一职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念头反而越来越强烈。向往部队里虽然艰苦但是有趣的生活,向往那一身帅气的橄榄绿迷彩服,向往军人在战场上一往无前的身姿,更向往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总是奋斗在第一线的身影。他立志在部队中锻炼自己,绝不放弃,迎难而上。兵强则国强,国强则民富,保卫祖国,国家富强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他坚信,军营追梦,无悔青春,不会辜负每个对他有期待的人,不会让他的家人失望,更不会让自己失望。

参军报国,不负韶华!

惠一,2021年7月毕业于广州大学,2022年初他放弃了高薪厚职的工作,怀揣着绿色梦想,承载着家里几代人的期盼,毅然选择了报名参军。该青年从小就对军人有着不可磨灭的高尚情怀,对军人一词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对军人有着让旁人难以理解的崇拜,他坚信只有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才能百炼成钢,他坚信只有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锻炼,能书写出不一样的青春。“参军报国,不负韶华!” 惠一说,放弃工作毅然参军,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担当、更要有奉献精神。

路在脚下,梦在心中!

江才奇出生在长沙浏阳红色革命根据地,从小耳濡目染红色经典,成年立志参军报国。发言中,他铿锵有力,激扬澎湃:“战友们,路,就在我们的脚下,梦就在我们的心中。”即将穿上戎装,把青春献给军营的他,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他相信通过军营历练,日后定会成为一只笑傲苍穹的雄鹰,振翅于碧海蓝天。

错过机会,后悔一辈子!

张洋,24周岁,大学毕业生,中共党员。去年9月,他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深圳某知名公司录用,他入职后踏实肯干,短短几个月,便成了公司重点培养的技术能手、业务骨干。令全公司人没想到的是,张洋放弃这份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征兵报名工作启动时,他第一时间登录全国征兵网进行报名,并在体检、政考、役前训练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表现优秀,还积极报名申请到偏远、艰苦的地方,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当兵又苦又累,放弃那么高的薪资待遇参军入伍,到底图个啥?”不少大学同学、身边朋友表示不理解。对此,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虽然现在的工作环境优越,工资待遇不菲,但当兵是自己的理想,工作可以再找,钱以后可以再挣,但当兵机会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有,不当兵会后悔一辈子!”

(蔡菊芳)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琳澘

编审:许小娟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立志报国的故事有什么3

“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 资料图片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生产战线都在紧锣密鼓地运转。作为国内唯一的钴源生产地,秦山核电基地生产的钴源正在各地用于医用物资辐照灭菌。医用物资采取常规灭菌需要7至14天,而辐照灭菌仅需1天,现代核技术为抗击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秦山核电基地建设的直接推动者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早在20世纪50年代,王淦昌就撰文指出:“原子能应用于和平建设,必定有非常光辉的远大前途。”

王淦昌1907年出生于江苏常熟。他尚未成年,父母均已去世,是兄长与外婆等人将他抚养成人。外婆虽不识字,但通情达理,王淦昌回忆:“外婆常对我说,你要像岳飞那样,胸怀大志,精忠报国。外婆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父母双亡后,家中经济状况大不如前,但重视教育的家人还是将王淦昌送去上海浦东中学读书。大哥王舜昌叮嘱他:“目前家境不好,你在外面读书,一要节俭,不要乱花钱;二要用功读书。”晚年的王淦昌回忆说:“大哥能让我去上海读书,我很领他的情。我也下决心,到中学一定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

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30年,王淦昌又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项目,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后,王淦昌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1950年,受钱三强夫妇等人邀请,王淦昌调入中国科学院,从事核物理研究。

为了祖国的核科学事业,王淦昌常常顾不上小家,贤惠的妻子吴月琴给予他充分的理解。1956年至1960年,王淦昌作为中国的代表,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为了照顾王淦昌的生活,吴月琴也来到杜布纳。许多中国科学家周末到王淦昌住所做客,大家聚在一起仍不忘讨论工作。吴月琴热情接待他们,并对丈夫说:“可惜我拿不动笔,如果我有文化,把你们的研究活动记下来,写成一本《充满客厅的原子味》,该多好啊!”

王淦昌与吴月琴育有5名子女。孩子们童年时觉得爸爸比较严厉,如果谁没有完成当天的作业,就会受到批评。每次王淦昌回家,大家“就赶紧拿本书躲起来”。但子女们成年后都理解了父亲,二女儿王韫明在王淦昌去世19年后这样谈起父亲:“(他)常用对自己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现在想来,‘严’何尝不是爱!父亲的‘严’让我们很小就懂得了努力、很早就能自立,这为我们以后的学业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我们姐弟五人尽管各自专业不同,但是大家都很尽力。”

的确,王淦昌并非不疼爱子女,他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1949年,王韫明与父亲一起坐火车从上海回杭州。正值冬季,韫明坐在父亲对面,冷得直跺脚。王淦昌当时身穿长袍,便把女儿的双脚塞进自己的袍子里焐着,这让韫明从脚底到心里都觉得温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王淦昌夫妇带着外孙女李末言在四川生活过一段时间。一次,末言脚心长了疮,附近没有医院,王淦昌每天背着她步行到几公里外的医院去换药。有时候小末言哭闹着不想去,王淦昌就扮滑稽的鬼脸逗她,让外孙女“脸上挂着泪水就笑着爬到外公背上去了”。

在生活上,王淦昌总是教育家人要节俭。他对孩子们说:“钱够花就行了,应当把它们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他去世后,尽管子女们都在学校与科研院所工作,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秉承王淦昌遗愿,从他生前所获奖金中拿出50万元,在中国物理学会设立“王淦昌物理奖”,并为家乡常熟捐款10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身教胜于言传。王淦昌生前常因忙于工作、对家庭照顾较少而感到内疚,他曾说:“我在家里对物理现象的对称性做得太差。”对于一名立志以身许国、早已放下个人得失的科学家来说,平衡工作与家庭,或许是一个美好却难以实现的愿望。但他那勤奋严谨、赤忱报国的精神,不仅感染了身边的学生、同事与工作人员,也让家人耳濡目染,深受教益。他们理解王淦昌,并回馈他以家庭的温暖与真挚的爱。王淦昌百年诞辰时,大女儿王慧明夫妇与二女儿王韫明夫妇共同创作了一组纪念诗,其中一首写道:“德高望重寓一身,活在人心即永生。太空淦星千秋照,俯瞰神州万象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