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陕西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2022-10-30 02:19 作者:明羽知识图鉴 围观:

陕西的30个冷知识,你确定都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明羽知识图鉴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陕西的传说故事有哪些1


1. 北京时间并不是在北京观测发布的。位于陕西西安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发布全国通用的标准时间。

西安临潼“产生”标准时间,蒲城的国家授时中心二部“发送”标准时间给各地。、


2. 陕西延长是国内最早生产石油的地方。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天然油矿,是延长油田,在陕西。

1905年建厂,1907有了“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3. 陕西省有陕北、关中、陕南的不同地区。三个地区的气候、饮食、习俗都有着区别,不能相互代表,各有特色。

《平凡的世界》里讲的故事主要发生在陕北。


4. 名将蒙恬以及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都曾经驻军在榆林绥德。这里还有一个景点叫做“扶苏点将台”。

5. 陕西八大怪一般指关中八大怪。分别是: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不唱吼起来。

6. 一提到大熊猫,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四川。实际上,陕西秦岭也有大熊猫,这是珍稀的野生大熊猫。

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是两个不同的亚种。四川的大熊猫基本都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卧龙自然保护区,秦岭的大熊猫基本都在深山老林,是野生的。


7.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大型国家级博物馆,所以不叫做“陕西省博物馆”。


8. 秦岭四宝是指,生活在秦岭里面的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


9. 山西的英文写为Shanxi,陕西的英文写为Shaanxi。


10. 陕北有一首民歌,叫做《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学名斑百合,别名红百合。


11.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的是周幽王和褒姒。褒姒不是姓褒,她是褒国人,姓姒。


12. 陕西有一首民谣,是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想吃糠果走横山。”


13. 大荔县没有荔枝,“大荔”的名字来源于西晋,地处大荔戎国而得名。


14. 陕西简称“陕”或“秦”,而陕县在河南,以前的陕县正是现在河南的陕州区。

陕西自然博物馆


15. 红碱淖是国内最大的沙漠湖泊,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


16.秦始皇定都咸阳,他自己生于赵国邯郸(河北邯郸),东巡的时候驾崩于沙丘(河北邢台)。


17. 《武林外传》里,佟掌柜说的“陕西话”,其实是关中一带的方言。


18. 华山位于陕西渭南,“华山论剑”是武侠小说里出现的著名情节。

华山象棋馆

听说,金老先生第一次写“华山论剑”情节的时候,他本人并没有去过华山。


19. 汉中的名字和汉水有关,汉水也叫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湖北人民会很熟悉。

湖北,襄阳

汉江流域的陕南地区,有几分江南的钟灵毓秀。


20.“泾渭分明”发生在西安市高陵区,泾河清,渭河浊。

杜甫的诗句“浊泾清渭何当分”里可以看出,在古代正好相反。


21. 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山,是太白山,有3700多米,位于宝鸡。


22. 现在的西安城墙,大致是明城墙,历史和南京的明城墙差不多。


23. 钟楼和鼓楼是西安市的地标之一,钟鼓楼始建于明代,古时候的钟楼和鼓楼上面,分别有一座大钟和大鼓。

古时候击钟报晨,击鼓报暮,于是有了“晨钟暮鼓”。最初,钟楼上的钟是景云钟,现在的景云钟收藏在了西安碑林博物馆。


24. 西安的教育同样强势,和有着100多万大学生的武汉市一样,西安也拥有7所211高校,全国排名并列第四。


25. 宝鸡市存有一个“钓鱼台”,传说是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26. 武侯祠在成都,不过诸葛亮墓,在陕西汉中市。

汉中市也有一个诸葛亮墓武侯祠。


27. 咸阳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在古时候,水北叫“阳”,山南也叫“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所以称为咸阳。


28. 在陕西,据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尤为明显。


29. 和周边的省级行政区接壤个数最多的省份或自治区是哪个?陕西和内蒙并列第一,都是8个。


30.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陕西省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这里有周朝的奠基者周文王姬昌;周朝开国君王周武王姬发;“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

“丝绸之路”的主要开拓者张骞;东汉时期“投笔从戎”的班超;三国时期名将马超;唐代诗人杜牧;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南宋名将韩世忠等等。

历朝历代以长安为都城的帝王,如汉武帝,不少人都在这儿出生。


欢迎在评论区里交流补充更多陕西的知识。

关注作者明羽,持续浏览更多有关全国各地有用知识的独家原创优质文章。

文/明羽

陕西的传说故事有哪些2

道教策源地


道教源于古代的神仙信仰、方仙之术和黄老学说。汉中是道教发源地之一。在道教创立前,传说和史载的道教早期人物如汉阴老人、李八百、杨王孙、唐公房、郑子真等的活动,都与汉中有关,甚至还有兴元(今汉中)北逢山老君观“是老君行化之所”(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一)的记载。据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和今人樊光春《西北道教史》论证,汉中有嶓冢山、斗山庐、濜口化、天台山、紫柏山等道教名地。在《道教灵验记》中,就有“兴元北逢山老君观验”、“洋州素灵宫验”、“三泉黑水老君验”等出现在汉中的道教灵验故事。汉中还有曾诸如唐公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褒女死后尸体离棺飞升;陈世安濜口得道升天;徐佐卿化鹤飞仙;张卓洋州遇仙,夫妇飞升;陈休复有“少君之术”,招李当之女亡魂;进士吕群褒斜道遇鬼;关下酒妇骑龙上华阴山;张玉兰腹出金经,葬后尸解飞升;城固斗山张氏食茯苓而举家成仙等道家逸闻。


飞天


杨王孙为汉中成固(今城固)人,当汉武帝时,潜心学黄老之术,家累千金,讲求养生。临终时嘱其子曰:“吾欲裸葬,以返吾真,必勿易吾意。死,则以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杨王孙的要求,即是道家理念的体现。唐公房亦祖籍成固,为汉中郡郡吏,得到其师李八百①的传授潜心学道。据《玉堂闲话》、《舆地纪胜》等史料记载,西汉王莽居摄年间,李八百尚在洋县北鄙寒泉山和城固斗山传道。他与唐公房相约,来到湑水河畔,将仙丹授予公房,言服用此仙丹即可具神异功能。当时,汉中郡府设在西城(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距成固七百余里,但每逢休沐日,公房往来转身即可到达。后公房因琐事冒犯郡守,郡守欲加害于他,命拘捕其妻室儿女。公房惧,抢先回到湑水谷口,呼唤其师李八百搭救。李八百闻风而至,取出仙丹让公房及妻室儿女服用,然后说:“你们可以飞升了!”不一会风起云涌,公房及其妻儿老小、房宅六畜悠然同飞九霄,地上犹闻云中鸡鸣犬吠之声。为纪念唐公房举家升天之灵异,城固人建了唐仙观,刻石记其事。


略阳县东南飞仙岭


东汉末年,汉中张修的五斗米道(天师道)与钜鹿(治今河北宁晋县)张角的太平道、关中骆曜的缅匿道,是黄老道的三个重要分支。五斗米道的创始地和创始人,传统的理论是东汉顺帝时由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创立于西蜀鹤鸣山(一说鹄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境内),而任继愈在其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指出,张道陵创立道教之说源于其孙张鲁在汉中掌握权力以后人们的迎合附会,而实由张修在东汉中平元年(184)之前创立于汉中,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老子想尔道陵注》亦由张鲁在汉中所注而托名张道陵。著名暂学家汤一介和日本学者大渊忍尔亦认为《老子想尔注》成于张鲁之手。


张道陵像


张修、张鲁在汉中传布五斗米道,健全其组织系统,教人诚信不欺诈,有病则处静室思过,“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犯法者可原谅三次,然后再加惩办。张修死,张鲁自号“师君”,以汉朝廷授予的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为掩护,割据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不设置长吏,皆以祭酒管理民事,得到百姓拥护,“雄踞巴、汉垂三十年”,使汉中“户出十万,财富土沃”。一千多年后,中共领袖毛泽东将张鲁“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三国志·张鲁传》)等措施诠释为人民公社的“历史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


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收降张鲁后,道教在汉中和西北地区仍然得以传播。张鲁在白马塞(今陕西勉县西走马岭)建立的天师堂(张鲁治),被奉为道教二十四治之一;传说留坝紫柏山张良庙的前身即为张鲁为其追认的祖先张良所建的天师堂,至清末成为全真道十方丛林。此外,洋县白云山等地亦修建有天师堂;而勉县的武侯墓、祠建起之后,也逐渐涂上道教色彩。南北朝时,今城固老庄镇古城北石穴中建杜阳仙人宫(即今洞阳宫),更是盛大的道教场所。故唐人在《隋书·地理志》中曰:汉中“崇重道教,犹有张鲁之风焉”。


留坝县张良庙的道士 石翊摄于20世纪30年代


隋唐宋各朝许多皇帝崇信道教,隋炀帝曾拜道士为师,唐代统治者自称老子之后,宋徽宗则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这些行为,带动了各地兴建道教宫观之风,汉中出现了奉旨而建的道教场所。唐杜光庭《历代崇道记》载:“(天宝)十五载,(玄宗)帝幸蜀,混元现于汉中郡三泉县黑水之侧,帝亲礼谒,遂命刻石像真容于所见之处”,并建老君祠于下,地在今宁强县代家坝老君铺。唐代汉中著名道观还有洋县的兴势观、罗公观等。宋代道风更炽,许多山峰洞穴,被披上了厚厚的道教外衣。汉中南部的米仓山被称为仙台山、玉女山,《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三对其有生动、具体的记述:“仙台山,一名玉女山,在(南郑)县南一百九十里。上有古城,三门,不可登。山下时闻钟磬之声。《道家开山经》云:此山仙人玉女所居之地也。”在宋代的地理总志中,汉中道观目不暇给:玉女潭、龙溪、斗山、五穴、女郎山、检玉观(浕口化)、九真山、九仙观、灵寿院、延祥观、鹤腾山、玉井洞、石观音、灵泽祠、素灵宫、龙华园、寒泉山、崇道观(老君洞),等等。


明清时期汉中新建重修道观之风未减。明初重建了城固洞阳宫,隆庆元年(1567)建丰都庙,万历四十三年(1615)修建天台山道观。天启、崇祯年间,瑞王朱常浩在汉中大修道观。武侯祠、留侯祠也先后重建。从明嘉靖《汉中府志》清康熙《城固县志》、康熙《洋县志》、乾隆《南郑县志》和嘉庆《汉南续修郡志》等地方志中看,汉中的道教场所遍布城乡。

来源:文化汉中

陕西的传说故事有哪些3

过 年了过年了,送走了牛年,迎来了虎虎生威的虎年。这种过年的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形成的古老传统。早在汉朝的《太初历》就作了规定。过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没有中断的传承。

关于过春年的风俗习惯很多,大家都很熟悉。今天讲一个陕西东府地区农村过年的民俗。就是关于驱赶家雀(麻雀)的民间故事。流行于解放前到五六十代以前。大概到了1958年全国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运动以后就基本失传了。前几年我在关中东部渭北一带,走访七十以上的老人,个别人还能知道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现介绍出来供朋友们欣赏。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房屋一般都是木梁承重,砖、土封墙,留有门窗,室内通风明亮。家庭住房分为上房和厢房。条件好的住上房。上房是人字型,中有大梁两边流水双檐式,和古建筑的正殿相似。条件差点盖厢房,当地叫厦子房,也就是陕西八大怪里《房子一边盖》的哪种房子。当然也有的家庭上房和厦子房都有,再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

陕西关中农村房子这种特点,特别是房檐下,封墙上的洞孔都是麻雀筑巢的最佳位置选择。这里成了家雀(麻雀)的天然鸟窝。这种小生灵在农村一值令人讨厌,视为害虫。尽管现在政府给他改了属性,成了益鸟,属于保护的对象。但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一样。麻雀筑窝又必然引来了蛇的出没。蛇又给农家带来了危险。所以当地人对麻雀一值都是恨之又恨,但又无能为力。

过去农村为了防止麻雀的祸害,民间就形成有了一种习俗,借用神灵的力量进行驱赶,以减少危害。在春节大年初一按规定进行操作,借助神灵的法力来驱赶家中的麻雀。据说效果不错,做法后麻雀明显减少,而且不再进农家室内了。

具体办法就是在大年初一,当晚在鸡叫三遍后,大约寅时左右(三至五点钟),家中的男孩子(也可能男孩子胆子大)独自一人起来,不能被大人叫醒,不能和任何人说话,不能点灯照明。要静悄悄的穿好衣裳,下坑后把家里的所有中门打开,然后从房屋中间向后门方向驱赶麻雀。慢慢的行走,两手做驱赶动作,口里要喊着驱赶鸟的声音,当地方言“号失…号失…号失”。待走出房屋中轴线最后一个门结束。这种办法在当地流行了多少年无法考证。但在解放前到六十年代初,还在少数人家流行。这种习俗到文革时期就彻底没有了。

因为这种信仰民俗只在民间私下传受,一般都是通过婚嫁女性亲缘传受,各家自行操作。但据我所知和过去访问农村老年人了解,这种习俗具体操作大同小异,大部分家庭都做过。

这种习俗,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有没有实际效果,现在也成了历史悬案。借过年高兴,现在经过回忆整理写出来。这也是对家乡的一种回忆和思念,供大家以乐。(图片部分来于网络)

相关文章